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文史通义

《文史通义》[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作者章学诚
成书年代
版本
《文史通义》
数据项目ctext:521199
检索:
文史通义》是清朝史家章学诚的一本著作,道光十二年(1832年)出版,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在四库全书中为史部史评类。全书内容广泛,包括易教、书教、诗教、经解、言公、史德、方志等。「六经皆史」是全书重要命题。

章学诚著《文史通义》是因为校雠《汉书·艺文志》,为了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认为六经是古代实际政治社会发展的记录,并不是「载道之书」,这种见解,根本推翻了「守六经以言道」的传统观点,给九十年后的国故整理与疑古风气,提供了理论基础。「六经皆史」同时还指出,单纯的编纂和考证不算是史学,史学得有个人见解才成,所以在史学上便提出编修通史。他以为通史具有「六便」(免重复、均类例、便铨配、平是非、去抵牾、详邻事)和「二长」(即具剪裁、主家法)的特点。

章学诚在书中还提出整理「方志」的主张,即编修一地的历史演变。章学诚主张方志要立三书:记载大事和人物的「通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掌故」、和记载文献诗文的「文徵」。为了便于搜集文献资料,章学诚还提出了各州县建立志科的主张。

「六经皆史」并非是章学诚之独创,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庄子》之《天道》、《天运》诸篇,但章学诚的可贵处在于提出完善的哲学体系,也就是「即器明道」的理论。「道」与「器」将六经与史学联系起来。章氏以为「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反覆强调六经皆先王之政典,「六经皆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章氏再次重申:「六经特圣人取此六种之史以垂训者耳。」

嘉庆三年,章学诚以《文史通义》初刻稿呈送朱锡庚,当时章学诚被「盗卖毕公《史考》」流评所扰。嘉庆六年十一月,章学诚临终前将全稿交给王宗炎校定,王宗炎编次三十卷,道光六年,宗炎未定稿而卒,稿本再归沈曾植。道光十二年(1832年)出版。刘承干据沈氏藏本重新增补,加入《和州志》三卷,《永清县志》十卷,《乙卯札记》、《丙辰札记》、《知非札记》、《阅书随札》和《信摭》各一卷,别为外编十八卷,定名《章氏遗书》,1920年出版。章学诚曾言:「尝谓百年而后,有能许《通义》文辞,与老杜歌诗同其沉郁,是仆身后之桓谭也。」

1.
文史通义
  文史通义
  文史通义卷第一
  凭于声翰而附会出旅途谓光天之福则有识
  霄一
  芝迹思而诗曹诗亡然后春秋惟盖言臣花荫
  书教木
  则有书记翩翩风流名如幕府宾劝文学掾佩
  勋顿烦难盖弟祸劝乙静禅师驷谪锺五脚虹
2.
文史通义
  文集
  天喻
  俗嫌
  花俗
3.
文史通义卷五之卷六
  诗话
4.
文史通义
  地志统部
  和升志白垂品弹侠
  脾离
  和州志氏族表序伍巾
  和州志阙访列传序例
  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中
  禅郁
  
5.
文史通义
  永清县志选举表序例
  永情县志士族表序例
  永清县志水道图序例
  谕说叙录
  牙政蜀笙本
  夏奢碧
  亳州志人物表例议下
  亳力志掌故例议上
  与甄秀才论文选义例书一
  修志十议呈天门胡明府
6.
文史通义
  右十一之十三
  右十一之十五
7.
文史通义
  右十一之十一
  右十四之一虫一
  右十四之一
  右十四之一
  书一喟宴一役雠连羲一也九
  右十四之十八
  右十门之一卜一
  右十四之一十
  右十五之十
  右十八之一
[显示各种版本 (4)]
URN: ctp:wb187387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