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0196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春冰室野乘
條件: 提到「乾隆
Total 9

卷上

7
乾隆宮禁遺事三則
8
乾隆一朝,每歲暮,祀灶於坤寧宮,至中正炕上,設鼓板。皇后先至,上駕繼到,坐炕上,自擊鼓板,唱《訪賢》一曲,執事官鵠立環聽。唱華,送神,上起還宮。六十年中,無歲不然,至嘉慶時始罷。
12
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為孝憲聖皇后萬壽,由西華門至西直門外之高梁橋,經棚劇場,相屬於道。各省供奉,皆窮極工巧,而尤以粵鄂浙三省為最巨麗。粵之翡翠亭,高三丈餘,廣可二丈,悉以孔雀尾為之。鄂之黃鶴樓,形制悉仿武昌,唯稍小耳。最奇者,重樓三成,千門萬戶,不用一士一木,唯以五色玻璃瓦砌成,日光照之,輝映數里。浙之鏡湖亭,以大圓鏡,徑可二丈許,嵌諸藻井之上,而四圍以小圓鏡數萬,鱗砌成牆垣,人入其中,一身可化百億,真奇觀也。當時街衢中,惟聽婦女乘輿,官吏士民皆騎馬往來,不得乘車轎,慮擁擠也。熙來攘往,太和翔洽之盛,安得復睹于今日哉?
15
嘉慶癸西林清之變,賊犯大內,宣宗方在智邸,讀書上書房。聞變,諸王貝勒皆倉皇奔避,宣宗獨親御鳥槍,連發斃二親酋,賊錯愕不敢前,禁軍入,遂悉就擒。仁廟下詔褒異,加封智勇親王,遂定金匱緘名之局。人皆仰聖武之布昭,而不知智勇天錫,自髫齡時而已然也。乾隆五十四年,高宗木蘭秋獼,宣宗以諸皇孫隨扈,時聖齡才八歲一日至張家灣行宮,上親率諸王校射,宣宗侍側,俟諸王射畢,亦御小弓矢,連發,中其二。上大喜,拊其頂曰:「兒能連中三矢,當以黃馬褂為賚。」果三中之。即置弓矢,跪上前,上問所欲,不對,亦不起。上大笑曰:「吾知之矣。」因命侍臣取黃褂衣之。倉卒間不得小者,即以成人之衣被之,乃謝恩起。而裾長拂地,不能行,乃命侍衛抱之以歸。御製詩集中,有詩紀其事。
22
內廷進御之時憲書,與外間頒行者,其款式絕不相同。用白宣紙印朱絲闌,楷書繕寫,一頁僅十日,積三頁乃成一月。每日所有宜忌各事,皆屬國家大政,慶賞、刑威、朝會、遊幸之屬。姚伯昂先生《竹葉亭雜記》,嘗載其一條;高宗內禪後,已頒行嘉慶元年憲書。嗣仁宗面諭樞臣,命除民間通行專用嘉慶元年一種外,其內廷進御,及中外各衙門,與外藩各國頒朔,皆別刊乾隆六十一年之本,與嘉慶本並行,以彰孝敬之誠。自是兩本並行者歷四歲,至高宗升遐後始已。此見諸聖訓及《東華錄》諸書者也。
25
南宋劉僧遇自稱欽宗皇子者,明末之王之明,皆在亂亡之餘,即西漢成方遂之獄,亦當戾園巫蠱之後,大獄甫解,人心未靖,乘機而起,圖遂奸私。從未有昇平無事之時,忽起非常之疑獄者。若國朝乾隆時,偽皇孫一案則真可異矣。乾隆五十五年春,純廟南巡回鑾,駐蹕涿洲,忽有僧人率一幼童接駕,云:係履端親王次子。王諱永城,純皇帝第四子,其側室福晉王氏,王素鐘愛,有他側室產子以痘殤,邸中人皆言實為王氏所害。事曖昧無可究詰,上雖微聞之,然弗問也。至是乃以童子入都,命軍機大臣會鞫之。勵堂侍郎保成,時為軍機司員,察其偽,乃直前披童子頰曰:汝何處村童,為人所給,乃敢為滅門事耶?童皇懼,自承樹村人,本劉姓,為僧人所教。獄上,斬僧於市,戍童子伊犁。後又於其地冒稱皇孫,為松相國筠所斬。保遂以是受知,不數年至卿貳。

卷下

55
乾隆時,益都李文藻所著《南澗文集》中,有琉璃廠書肆記云:「琉璃廠因琉璃瓦窯為名,東西可二里許。未入廠東門,路北一鋪曰聲遙堂,入門為嵩口堂唐氏、名盛堂李氏,皆路北。又西為帶草堂鄭氏、同升閣李氏,皆路南。又西則路北有宗聖堂曾氏、聖經堂李氏、聚秀堂曾氏。路南為二酉堂、文錦、文繪兩堂、寶田堂、京兆堂、榮錦堂、經腴堂,皆姓李氏,宏文堂鄭氏,英華堂徐氏,文茂堂傅氏,聚星堂曾氏,瑞雲堂周氏。二酉堂自明中葉已有之,人故呼為老二酉。迤西,南轉沙土園北口,路西有金氏之文粹堂,肆賈謝姓,頗深目錄之學,為乾嘉兩朝冠。又北轉至正街,為文華堂徐氏,在路南,而廠橋東之肆盡矣。橋西僅七家,先月樓李氏在路南。又西為寶名堂周氏,在路北。又西為瑞錦堂,亦周氏,在路南。其地即韋姓鑑古堂舊址。周氏在乾隆初頗有聲,全謝山、杭大宗、朱笥河諸先生,皆折節與交者也。又西為口文堂周氏、五柳居陶氏,在路北。陶氏即黃蕘圃題跋所謂五柳主人者也。又西為延慶堂劉氏,在路北。又西為博古堂李氏,在路南。自此出廠西門,書肆盡矣。」今去南澗時甫百年,而記中所列各家,乃無一存焉者,求如陳思蔡益所之流,益不可得矣。《南澗集》在潘氏功順堂叢書中,今印本亦漸稀,爰撮其要於此,以餉後之脩城坊記者。
57
燕郊鎮在京師東,屬通州,東陵往來孔道也,曩時曾宿其地。去鎮數里許,道旁一廢寺。土人為言寺建於明中葉。入國朝百餘年,殿宇頹圮無存者,唯一香爐兩燭臺在焉。爐高八尺,臺丈餘,熔鐵為之,重莫能舉,故棄置荒煙蔓草中,久無人過問者。乾隆四十二年,純廟謁陵,蹕路經此,忽遇暴雨,乃入寺暫避。偶以鞭扣爐,曰:「此非鐵聲也。」令侍衛椎破之,皆精金鑄成,外塗火漆,更察兩燭臺,亦如之,遂命移入內庫。寺之緣起,州志不詳。後土人於牆陰掘得一碑,乃明嘉靖中太監李璵家廟也。世宗約束內監極嚴,李璵名不見史冊,似非當時權貴,而豪富已如是,彼王振、劉瑾、汪直、魏忠賢輩,其奢汰當更何如?史冊所傳,正恐未盡其什一耳。嗚呼!民力安得不日蹙也?
61
乾隆二十八年七月杪,松江府境,暴風三日夜不息,禾盡偃,稻花全落。諸縣田有一粒不收者,有畝收斗許者。有及半者,則慶大有年矣。吳士盧元昌有詩紀之曰:「困窮甘儉食,垂老遇奇荒。百歲人稀遘,三吳事可傷。探丸竟白日,劃篋到黃堂。我粟無升斗,開門亦不妨。」如此奇災,乃巡撫洪之傑,不唯諱災不告,反取句容縣境青苗一束,繪《嘉禾圖》上獻。詔書嘉獎,宣示中外,吳人銜次骨。嗚呼!天下妄狠人,獨洪之傑也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