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絲不如竹竹不如肉"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樂府雜錄
條件: 包含字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
Total 1

1
歌者,樂之聲也。故,迥居諸樂之上。古之能者,即有韓娥、李延年、莫愁。莫愁者,女子也。樂府詩云:「莫愁在何處?住在石城西。艇子打兩漿,催送莫愁來。」案:注「莫愁者……」六字,諸本並脫,依《御覽》五百七十三補。「打」字舊訛「折」,依文瀾閣本改。《御覽》同。善歌者案:舊脫「者」字,據《御覽》補。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間出,案:舊脫「間」字,據《御覽》、《類說》補。《御覽》「出」作「發」。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明皇朝有韋青,案:《類說》引,下有「者能歌」三字。本是士人,曾有詩:「三代主綸誥,案:《御覽》「主」作「掌」。一身能唱歌。」青官至金吾將軍。案:舊脫「青」字並「金吾」二字,依《御覽》補。開元中,內人有許和子者,本吉州永新縣樂家女也。開元末選入宮,即以永新名之,籍於宜春院。既美且慧,善歌,能變新聲。韓娥、李延年案:諸本並脫「李」字,依《御覽》補。歿後千餘載,曠無其人,至永新始繼其能。遇高秋朗月,臺殿清虛,喉囀一聲,響傳九陌。明皇嘗獨召李謨吹笛逐其歌,案:「笛」字,舊訛「曲」,依《御覽》改。曲終管裂,其妙如此。又一日,賜大酺於勤政樓,觀者數千萬眾,喧嘩聚語,莫得聞魚龍百戲之音。案:舊脫「聞」字,依《御覽》、《類說》補。上怒,欲罷宴。中官高力士奏請:「命永新出樓歌一曲,必可止喧。」上從之。永新乃撩鬢舉袂,直奏曼聲,至是廣場寂寂,若無一人;喜者聞之氣勇,案:《御覽》作「義者聞之血湧」。愁者聞之腸絕。洎漁陽之亂,六宮星散,永新為一士人所得。韋青避地廣陵,因月夜憑闌於小河之上,案:舊脫「因」字,「月」訛「日」,「小」訛「上」,依《御覽》、《類說》補改。忽聞舟中奏水調者,曰:「此永新歌也!」乃登舟與永新對泣案:《御覽》作「登舟省之,相與對泣。」久之。青始亦晦其事。後士人卒與其母之京師,竟歿於風塵。案:《御覽》作「終于狹邪間。」及卒,謂其母曰:「阿母錢樹子倒矣!」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