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4874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舊唐書
條件: 提到「大都督
Total 7

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德宗上

51
貞元元年正月丁酉朔,御含元殿受朝賀,禮畢,宣制大赦天下,改元貞元戊戌,大風雪,寒。去秋螟蝗,冬旱,至是雪,寒甚,民饑凍死者踣於路。丁未,以饒州刺史盧為福州刺史、福建允察使。癸丑,始聞太子太師、魯郡公真卿為希烈所害,追贈司徒,廢朝五日,謚曰文忠,乃特授男頵、碩等官。壬戌,以吉州長史盧杞為澧州別駕,尋卒。二月丙寅朔,遣工部尚書賈耽、侍郎劉太真分往東都、兩河宣慰。河南、河北饑,米斗千錢。癸未李抱真嚴震來朝。寒食節,上與諸將擊鞠於內殿。丙戌,以檢校秘書監金良相為檢校太尉、使持節、大都督、雞林州刺史、寧海軍使,襲封新羅王辛卯,大雨。

卷四十 志第二十 地理三

3
州大都督府隋江都郡。武德三年,杜伏威歸國,於潤州江寧縣置揚州,以隋江都郡為兗州,置東南道行臺。七年,改兗州為邗州。九年,省江寧縣之揚州,改邗州為揚州。置大都督,督揚、和、滁、楚、舒、廬、壽七州。貞觀十年,改大都督都督,督揚、滁、常、潤、和、宣、歙七州。龍朔二年,升為大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廣陵郡,依舊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復為揚州。自後置淮南節度使,親王都督,領使;長史為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恆以此為治所。舊領縣四:江都、六合、海陵、高郵、戶二萬三千一百九十九,口九萬四千三百四十七。天寶領縣七,戶七萬七千一百五,口四十六萬七千八百五十七。在京師東南二千七百五十三里,至東都一千七百四十九里。

卷四十一 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

325
廣州中都督府隋南海郡。武德四年,討平蕭銑,置廣州總管府,管廣、東衡、洭、南綏、岡五州,並南康總管。其廣州領南海、增城、清遠、政賓、寶安五縣。六年,又置高、循二總管,隸廣州。七年,改總管大都督。九年,廢南康都督,以端、封、宋、洭、瀧、建、齊、威、扶、議、勤十一州隸廣府。其年,又省勤州。貞觀改中都督府,省威、齊、宋、洭、四州,仍以廢洭州之湞陽、浛洭二縣來屬。改東衡為韶州,仍以南康州及崖州都督,並隸廣州。二年,省循州都督,以循、潮二州隸廣府。八年,改建州為藥川、南綏州為湞州、南會州為竇州。十二年,改南康州。十三年,省湞州,以四會、化蒙、懷集、水存安四縣來屬。省岡州,以義寧、新會二縣並屬廣州。其年,又以義寧、新會二縣立岡州。今督廣、韶、端、康、封、岡、新、藥、瀧、竇、義、雷、循、潮十四州。永徽後,以廣、桂、容、邕、安南府,皆隸廣府都督統攝,謂之五府節度使,名嶺南五管。天寶元年,改為南海郡。乾元元年,復為廣州。州內有經略軍,管鎮兵五千四百人,其衣糧輕稅,本道自給。廣州刺史,充嶺南五府經略使。舊領縣十,戶一萬二千四百六十三,口五萬九千一百一十四。天寶領縣十三,戶四萬二千二百三十五。在京師東南五千四百四十七里,至東都四千九百里。

卷四十二 志第二十二 職官一

4
十將軍,為散號將軍,以加武士之無職事者。改上開府儀同三司為上輕車都尉,開府儀同三司輕車都尉儀同三司騎都尉秦王、齊王下統軍為護軍,副統軍為副護軍,上大都督為驍騎尉,大都督為飛騎尉,帥都督為雲騎尉都督為武騎尉,車騎將軍為游騎將軍,親衛驃騎將軍為親衛中郎將,其勛衛驃騎準此。親衛車騎將軍為親衛郎將,其勛衛翊衛車騎並準此。監門府郎將為監門中郎將,領左右郎將,準此。諸軍驃騎將軍為統軍,其秦王、齊王下領三衛及庫直、驅咥直、車騎並準此。諸軍車騎將軍為別將。其散官文騎尉為承議郎,屯騎尉為通直郎雲騎尉為登仕郎,羽騎尉為將仕郎。武德九年,罷天策上將府。
24
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揚、幽、潞、陜、靈。大都護、單于、安西,已上職事官。
127
勛官者,出於周、齊交戰之際。本以酬戰士,其後漸及朝流。階爵之外,更為節級。周置上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儀同三司等十一號。隋文帝因周之舊,更增損之。有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儀同三司大都督、帥都督、都督,起正二品,至七品,總十一等,用賞勛勞。煬帝又改為左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正議大夫、朝請大夫、朝散大夫、建節奮武尉、宣惠尉十一等,以代都督已上。又增置綏德、懷仁、守義、奉誠、立信等五尉,以至從九品。武德初,雜用隋制,至七年頒令,定用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上騎都尉、騎都尉、驍騎尉、飛騎尉、雲騎尉、武騎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從七品。貞觀十一年,改上大將軍為上護軍,大將軍為護軍,自外不改,行之至今。

卷八十

13
濮王泰,字惠褒,太宗第四子也。少善屬文。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進封衛王,以繼衛懷王霸後。貞觀二年,改封越王,授揚州大都督。五年,兼領左武候、大都督,並不之官。八年,除雍州牧、左武候大將軍。七年,轉鄜州大都督。十年,徙封魏王,遙領相州都督,餘官如故。太宗以泰好士愛文學,特令就府別置文學館,任自引召學士。又以泰腰腹洪大,趨拜稍難,復令乘小輿至於朝所。其寵異如此。十二年,司馬蘇勖以自古名王多引賓客,以著述為美,勸泰奏請撰《括地志》。泰遂奏引著作郎蕭德言秘書郎顧胤、記室參軍蔣亞卿、功曹參軍謝偃等就府修撰。十四年,太宗幸泰延康坊宅,因曲赦雍州及長安大闢罪已下,免延康坊百姓無出今年租賦,又賜泰府官僚帛有差。十五年,泰撰《括地志》功畢,表上之,詔令付秘閣,賜泰物萬段,蕭德言等咸加給賜物。俄又每月給泰料物,有逾於皇太子。諫議大夫褚遂良上疏諫曰: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