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 |
简体字版 |
维基 -> 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 该资料已通过字符识别与对应底本相连结。请参考字符识别相关使用说明,以了解如何纠正该资料中的错字。
作者 | 王应麟 |
---|---|
成书年代 | 宋 |
版本 | 《乾隆御览四库全书荟要》本 |
数据项目 | ctext:806765 |
检索: |

《困学纪闻》是考据笔记,是王应麟晚年寓居甬上的「碎金所萃」,有〈说经〉八卷,〈天文〉、〈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评诗文〉三卷,〈杂识〉一卷,「九经旨趣,历代史传之事要,制度名物之原委,以至宗工巨儒之诗文议论」。《困学纪闻》纠正许多前人犯下的错误,例如卷十二《考史》中:「《乐书》作十九章,《索隐》云:『《安世房中乐》。』今考之《汉志》,《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索隐》误。」王应麟擅长于用避讳考证,「当阙所疑」,例如卷十四《考史》中,「《李德裕传》:韦弘质建言,宰相不可兼治钱谷。嘉佑六年《制策》:钱谷,大计也,韦贤之言不宜兼于宰相。盖弘字避讳,误以『质』为『贤』。」
清人张嘉禄称:「深宁学问岂尽心于文字,盖将以明道也,《困学纪闻》一书于君子小人消长之几,人心风俗维系之故,言之最切。」梁啓超说:「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为清代考证学先导,故清儒甚重之。」
《困学纪闻》共有七家笺释,程瑶田、屠继绪、万希槐、阎若璩、何焯、全祖望、钱大昕,故世称七笺本。《困学纪闻》和《梦溪笔谈》、《容斋随笔》并称宋代三大笔记书。
1.
易
2.
书
3.
诗
4.
周礼
5.
仪礼
礼记
大戴礼记
乐
6.
春秋
左氏传
7.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8.
孟子
小学
经说
9.
天道
历数
10.
地理
诸子
11.
考史
12.
考史
13.
考史
14.卷十四考史
15.卷十五考史
16.卷十六考史
17.卷十七评文
18.卷十八评诗
19.卷十九评文
20.卷二十杂识
[显示各种版本 (5)]卷一
易
2.
卷二
书
3.
卷三
诗
4.
卷四
周礼
5.
卷五
仪礼
礼记
大戴礼记
乐
6.
卷六
春秋
左氏传
7.
卷七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8.
卷八
孟子
小学
经说
9.
卷九
天道
历数
10.
卷十
地理
诸子
11.
卷十一
考史
12.
卷十二
考史
13.
卷十三
考史
14.卷十四考史
15.卷十五考史
16.卷十六考史
17.卷十七评文
18.卷十八评诗
19.卷十九评文
20.卷二十杂识
URN: ctp:wb498622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 | 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2。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