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202245"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陳書
條件: 提到「尚書左僕射
Total 18

卷二本紀第二高祖下

20
殘弊之軌,致此未康。吳州、縉州,去歲蝗旱,郢田雖疏,鄭渠終涸,室靡盈積之望,家有填壑之嗟。百姓不足,兆民何賴?近已遣中書舍人江德藻銜命東陽,與令長二千石問民疾苦,仍以入臺倉見米分恤。雖德非既飽,庶微慰阻飢。」甲午,詔依前代置西省學士,兼以伎術者預焉。丁酉,遣鎮北將軍徐度率眾城南皖口。是時久不雨,丙午,輿駕幸鐘山祠蔣帝廟,是日降雨,迄于月晦。五月丙辰朔,日有食之,有司奏:舊儀,御前殿,服朱紗袍、通天冠。詔曰:「此乃前代承用,意有未同。合朔仰助太陽,宜備袞冕之服。自今已去,永可為准。」丙寅,扶南國遣使獻方物。乙酉,北江州刺史熊曇朗殺都督周文育于軍,舉兵反。王琳遣其將常眾愛、曹慶率兵援餘孝勱。六月戊子,儀同侯安都敗眾愛等於左里,獲琳從弟襲、主帥羊暕等三十餘人,眾愛遁走,庚寅,廬山民斬之,傳首京師。甲午,眾師凱歸。詔曰:「曇朗噬逆,罪不容誅,分命眾軍,仍事掩討,方加梟磔,以明刑憲。」徵臨川王裝往皖口置城柵,以錢道戢守焉。丁酉高祖不豫,遣兼太宰尚書左僕射王通以疾告太廟,兼太宰、中書令謝哲告大社、南北郊。辛丑高祖疾小瘳。故司空周文育之柩至自建昌。壬寅高祖素服哭于東堂,哀甚。癸卯高祖臨訊獄訟。是夜,熒惑在天尊。高祖疾甚。丙午,崩於璿璣殿,時年五十七。遺詔追臨川王入纂。

卷四本紀第四廢帝

3
天康元年四月癸酉世祖崩,其日,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極前殿,詔曰:「上天降禍,大行皇帝奄棄萬國,攀號靡及,五內崩殞。朕以寡德,嗣膺寶命,煢煢在疚,懼甚綴旒,方賴宰輔,匡其不逮。可大赦天下。」又詔內外文武,各復其職,遠方悉停奔赴。五月己卯,尊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后皇太后庚寅,以驃騎將軍司空揚州刺史、新除尚書令安成王頊為驃騎大將軍,進位司徒、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丁酉,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度進位司空;鎮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章昭達侍中,進號征南將軍;鎮東將軍、東揚州刺史始興王伯茂進號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鄱陽王伯山進號鎮北將軍;吏部尚書袁樞尚書左僕射;雲麾將軍、吳興太守沈欽尚書右僕射;新除中領軍吳明徹為領軍將軍;新除中護軍沈恪護軍將軍平南將軍湘州刺史華皎進號安南將軍;散騎常侍、御史中丞徐陵為吏部尚書六月辛亥翊右將軍右光祿大夫王通進號安右將軍秋七月丁酉,立妃王氏為皇后冬十月庚申,輿駕奉祠太廟。
5
光大元年春正月癸酉尚書左僕射袁樞卒。乙亥,詔曰:「昔昊天成命,降集寶圖,二后重光,九區咸乂。閔余沖薄,王道未昭,荷茲神器,如涉靈海,庶親賢並建,牧伯惟良,天下雍熙,緬同刑措。今三元改歷,萬國充庭,清廟無追,具僚斯在,言瞻宁位,觸感崩心。思播遺恩,俾覃黎獻。可大赦天下。改天康二年光大元年。孝悌力田賜爵一級。」己卯,以領軍將軍吳明徹丹陽尹辛卯,輿駕親祠南郊。二月辛亥,宣毅將軍、南豫州刺史餘孝頃謀反伏誅。癸丑,以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始興王伯茂為中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黃法抃為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鄱陽王伯山鎮東將軍東陽州刺史
6
三月甲午,以尚書右僕射沈欽侍中尚書左僕射夏四月乙卯太白晝見。五月癸,以領軍將軍、丹陽尹吳明徹安南將軍湘州刺史乙未,以鎮右將軍杜棱領軍將軍安南將軍湘州刺史華皎謀反,丙申,以中撫大將軍淳于量為使持節、征南大將軍,總率舟師以討之。六月壬寅,以中軍大將軍、司空徐度進號車騎將軍,總督京邑眾軍,步道襲湘州。閏月癸巳,以雲麾將軍新安王伯固為丹陽尹。秋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澤為皇太子,賜天下為父後者爵一級,王公卿士已下賚帛各有差。

卷五本紀第五宣帝

8
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新除中撫大將軍章昭達進號車騎大將軍,新除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淳于量為征北大將軍,鎮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新除鎮西將軍、郢州刺史黃法抃進號征西大將軍,新除安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湘州刺史吳明徹進號鎮南將軍,鎮東將軍揚州刺史鄱陽王伯山進號中衛將軍,尚書僕射沈欽尚書左僕射,度支尚書王勱尚書右僕射護軍將軍沈恪鎮南將軍廣州刺史辛丑,輿駕親祠南郊。壬寅,以皇子建安侯叔英為宣惠將軍、東揚州刺史,改封豫章王。豊城侯叔堅改封長沙王。癸卯,以明威將軍周弘正特進戊午,輿駕親祠太廟。二月庚午皇后謁太廟。辛未皇太子謁太廟。
15
四年春正月丙午,以雲麾將軍、江州刺史始興王叔陵湘州刺史,進號平南將軍;東中郎將、吳郡太守長沙王叔堅為宣毅將軍、江州刺史;尚書僕射、領大著作尚書左僕射;中書監王勱尚書右僕射庚申,以丹陽尹衡陽王伯信為信威將軍、中護軍庚午,輿駕親祠太廟。二月乙酉,立皇子叔卿為建安王,授東中郎將、東揚州刺史三月壬子,以散騎常侍孫瑒安西將軍荊州刺史乙丑,扶南、林邑國並遣使來獻方物。夏四月戊子,以中權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黃法抃為征南大將軍南豫州刺史五月癸卯尚書右僕射王勱卒。六月辛巳侍中、鎮右將軍、右光祿大夫杜棱卒。秋八月辛未,周遣使來聘。丁丑,景雲見。戊寅,詔曰:「國之大事,受賑興戎。師出以律,稟策於廟,所以乂安九有,克成七德。自頃掃滌群穢,廓清諸夏,乃貔貅之戮力,亦帷幄之運籌。雖左衽已戡,干戈載戢,呼韓來謁,亭鄣無警,但不教民戰,是謂棄之,仁必有勇,無忘武備。磻溪之傳韜訣,穀城之授神符,文叔懸制戎規,孟德頗言兵略。朕既慚暗合,良皆披覽。兼昔經督戎,備嘗行陣,齊以七步,肅之三鼓,得自胸襟,指掌可述。今並條制,凡十三科,宜即班宣,以為永准。」乙未,詔停督湘、江二州逋租,無錫等十五縣流民,並蠲其徭賦。九月庚子朔,日有蝕之。辛亥,大赦天下。又詔曰:「舉善從諫,在上之明規;進賢謁言,為臣之令範。朕以寡德,嗣守寶圖,雖世襲隆平,治非寧一。辨方分職,旰食早衣;傍闕爭臣,下無貢士。何其闕爾,鮮能抗直。豈余獨運,匪薦讜言。置鼓公車,罕論得失;施石象魏,莫陳可否。朱雲摧檻,良所不逢;禽息觸楹,又為難值。至如衣褐以見,簷簦以遊,或耆艾絕倫,或妙年異等,乾時而不偶,左右莫之譽,黑貂改弊,黃金且殫,終其滯淹,可為太息。又貴為百辟,賤有十品,工拙並騖,勸沮莫分,街謠徒擁,廷議斯闕。實朕之弗明,而時無獻替。永言至治,何迺爽歟?外可通示文武:凡厥在位,風化乖殊,朝政糸比蠹,正色直辭,有犯無隱。
26
七年春正月辛未,輿駕親祠南郊。乙亥左衛將軍樊毅克潼州城。辛巳,輿駕親祠北郊。二月戊申樊毅克下邳、高柵等六城。三月辛未,詔豫、二兗、譙、徐、合、霍、南司、定九州及南豫、江、郢所部在江北諸郡置雲旗義士,往大軍及諸鎮備防。戊寅,以新除征西大將軍、合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黃法抃為豫州刺史。改梁東徐州為安州,武州為沅州。移譙州鎮於新昌郡,以秦郡屬之。盱眙、神農二郡還隸南兗州。夏四月丙戌,有星孛于大角。庚寅,監豫州陳桃根於所部得青牛,獻之,詔遣還民。甲午,輿駕親祠太廟。乙未,陳桃根又表上織成羅文錦被各二,詔於雲龍門外焚之。壬子,郢州獻瑞鐘六。五月乙卯,割譙州之秦郡還隸南兗州。分北譙縣置北譙郡,領陽平所屬北譙、西譙二縣。合州之南梁郡,隸入譙州。六月丙戌,為北討將士死王事者克日舉哀。壬辰,以尚書右僕射王瑒為尚書僕射。己酉,改作雲龍、神虎門。秋八月壬寅,移西陽郡治保城。癸卯,周遣使來聘。閏九月壬辰都督吳明徹大破齊軍於呂梁。是月,甘露頻降樂遊苑。丁未,輿駕幸樂遊苑,採甘露,宴群臣,詔於苑龍舟山立甘露亭。冬十月戊午,以征北將軍、南徐州刺史鄱陽王伯山征南將軍江州刺史;安前將軍、中領軍新安王伯固南徐州刺史,進號鎮北將軍;信威將軍、江州刺史長沙王叔堅為雲麾將軍、中領軍己巳,立皇子叔齊為新蔡王,叔文為晉熙王十一月庚戌,以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郢州刺史淳于量中軍大將軍十二月丙辰,以新除雲麾將軍、郢州刺史長沙王叔堅為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東中郎將、東揚州刺史建安王卿為雲麾將軍、郢州刺史,宣惠將軍宜都王叔明為東揚州刺史壬戌,以尚書僕射王瑒尚書左僕射太子詹事、揚州大中正陸繕尚書右僕射國子祭酒徐陵為領軍將軍。甲子,南康郡獻瑞鐘。
27
八年春正月庚辰,西南有紫雲見。二月壬申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吳明徹進位司空丁丑,詔江東道太建五年以前租稅夏調逋在民間者,皆原之。夏西月甲寅,詔曰:「元戎凱旋,群師振旅,旌功策賞,宜有饗宴。今月十七日,可幸樂遊苑,設絲竹之樂,大會文武。」己未,輿駕親祠太廟。五月庚寅尚書左僕射王瑒卒。六月癸丑,以雲麾將軍、廣州刺史長沙王叔堅合州刺史,進號平北將軍
28
甲寅,以尚書右僕射陸繕尚書左僕射,新除晉陵太守王克尚書右僕射秋八月丁卯,以車騎大將軍、司空吳明徹南兗州刺史九月戊戌,以皇子叔彪淮南王
33
戊午樊毅遣軍度淮北對清口築城。,大雨雹。壬戌,清口城不守。五月甲申太白晝見。六月丁卯,大雨,震大皇寺剎、莊嚴寺露盤、重陽閣東樓、千秋門內槐樹、鴻臚府門。秋七月戊戌,新羅國遣使獻方物。乙巳,以散騎常侍、兼吏部尚書袁憲為吏部尚書八月乙丑朔,改秦郡為義州。戊寅,隕霜,殺稻菽。九月壬寅,以平北將軍樊毅中領軍乙巳,立方明壇于婁湖。戊申,以中衛將軍、揚州刺史始興王叔陵兼王官伯臨盟。甲寅,輿駕幸婁湖臨誓。乙卯,分遣大使以盟誓班下四方,上下相警戒也。壬戌,以宣惠將軍江夏王伯義為東揚州刺史冬十月戊寅,罷義州及瑯邪、彭城二郡。立建興,領建安、同夏、烏山、江乘、臨沂、湖熟等六縣,屬揚州。戊子,以尚書左僕射陸繕為尚書僕射。十一月辛丑,以鎮西將軍孫瑒郢州刺史十二月乙亥,合州廬江蠻田伯興出寇樅陽,刺史魯廣達討平之。
36
甲寅,詔曰:「舊律以枉法受財為坐雖重,直法容賄其制甚輕,豈不長彼貪殘,生其舞弄?事涉貨財,寧不尤切?今可改不枉法受財者,科同正盜。」六月庚辰,以鎮前將軍豫章王叔英為鎮南將軍、江州刺史丙戌,以征南將軍、江州刺史鄱陽王伯山中權將軍護軍將軍秋七月辛卯,初用大貨六銖錢。八月甲子,青州義主朱顯宗等率所領七百戶入附。丁卯,輿駕幸大壯觀閱武。戊寅,輿駕還宮。冬十月甲戌,以安前將軍、祠部尚書晉安王伯恭為軍師將軍,尚書僕射陸繕尚書左僕射
41
十二年春正月戊戌,以散騎常侍、左衛將軍任忠為平南將軍南豫州刺史,督緣江軍防事。三月壬辰,以平北將軍廬陵王伯仁為翊左將軍、中領軍夏四月癸亥尚書左僕射陸繕卒。乙丑,以宣毅將軍河東王叔獻南徐州刺史己卯,大雩。壬午,雨。五月癸巳,以軍師將軍、尚書右僕射晉安王伯恭為尚書僕射。六月壬戌,大風壞皋門中闥。秋八月己未,周使持節、上柱國鄖州總管滎陽郡公司馬消難以鄖、隨、溫、應、土、順、沔、儇、岳等九州,魯山、甑山、沌陽、應城、平靖、武陽、上明、溳水等八鎮內附。詔以消難為使持節、侍中大都督、總督安隨等九州八鎮諸軍事、車騎將軍司空,封隨郡公,給鼓吹、女樂各一部。庚申,詔鎮西將軍樊毅進督沔、漢諸軍事。遣平南將軍南豫州刺史任忠率眾趣歷陽;通直散騎常侍、超武將軍陳慧紀為前軍都督,趣南兗州。戊辰,以新除司空司馬消難為大都督水陸諸軍事。庚午,通直散騎常侍淳于陵克臨江郡。癸酉,智武將軍魯廣達克郭默城。甲戌大雨霖。丙子,淳于陵克祐州城。九月癸未,周臨江太守劉顯光率眾內附。是夜,天東南有聲,如風水相擊,三夜乃止。丙戌,改安陸郡為南司州。丁亥,周將王延貴率眾援歷陽,任忠擊破之,生擒延貴等。己酉,周廣陵義主曹藥率眾入附。冬十月癸丑,大雨雹震。十一月己丑,詔曰:「朕君臨四海,日旰劬勞,思弘至治,未臻斯道。而兵車驟出,軍費尤煩,芻漕控引,不能征賦。夏中亢旱傷農,畿內為甚,民失所資,歲取無託。此則政刑未理,陰陽舛度,黎元阻饑,君孰與足?靖言興念,餘責在躬,宜布惠澤,溥沾氓庶。其丹陽、吳興、晉陵、建興、義興、東海、信義、陳留、江陵等十郡,并諸署即年田稅、祿秩,並各原半,其丁租半申至來歲秋登。」十二月庚辰,宣毅將軍、南徐州刺史河東王叔獻薨。
42
十三年春正月壬午,以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淳于量左光祿大夫中權將軍護軍將軍鄱陽王伯山即本號開府儀同三司;鎮右將軍、國子祭酒新安王伯固揚州刺史;軍師將軍、尚書僕射晉安王伯恭尚書左僕射;安右將軍、丹陽尹徐陵中書監,領太子詹事;吏部尚書袁憲為尚書右僕射庚寅,以輕車將軍、衛尉卿宜都王叔明為南徐州刺史二月甲寅,詔賜司馬消難所部周大將軍田廣等封爵各有差。乙亥,輿駕親耕藉田。夏四月乙巳,分衡州始興郡為東衡州,衡州為西衡州。

卷六本紀第六後主

3
丙寅,以冠軍將軍晉熙王叔文為宣惠將軍、丹陽尹。丁卯,立弟叔重為始興王,奉昭烈王祀,己巳,立妃沈氏為皇后辛未,立皇弟叔儼為尋陽王,皇弟叔慎為岳陽王,皇弟叔達義陽王,皇弟叔熊巴山王,皇弟叔虞為武昌王壬申侍中中權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鄱陽王伯山進號中權大將軍,軍師將軍、尚書左僕射晉安王伯恭進號翊前將軍、侍中翊右將軍中領軍廬陵王伯仁進號安前將軍,鎮南將軍、江州刺史豫章王叔英進號征南將軍,平南將軍湘州刺史建安王叔卿進號安南將軍
5
是用申旦凝慮,丙夜損懷。豈以食玉炊桂,無因自達?將懷寶迷邦,咸思獨善?應內外眾官九品已上,可各薦一人,以會匯征之旨。且取備實難,舉長或易,小大之用,明言所施,勿得南箕北斗,名而非實。其有負能仗氣,擯壓當時,著《賓戲》以自憐,草《客嘲》以慰志,人生一世,逢遇誠難,亦宜去此幽谷,翔茲天路,趨銅駝以觀國,望金馬而來庭,便當隨彼方圓,飭之矩矱。」又詔曰:「昔睿后宰民,哲王御宇,雖德稱汪濊,明能普燭,猶復紆己乞言,降情訪道,高咨岳牧,下聽輿臺,故能政若神明,事無悔吝。朕纂承丕緒,思隆大業,常懼九重已邃,四聰未廣,欲聽昌言,不疲痺足,若逢廷折,無憚批鱗。而口柔之辭,儻聞於在位,腹誹之意,或隱於具僚,非所以弘理至公,緝熙帝載者也。內外卿士文武眾司,若有智周政術,心練治體,救民俗之疾苦,辯禁網之疏密者,各進忠讜,無所隱諱。朕將虛己聽受,擇善而行,庶深鑒物情,匡我王度。」己巳,以侍中尚書左僕射、新除翊前將軍晉安王伯恭安南將軍湘州刺史,新除翊左將軍、永陽王伯智為尚書僕射,中護軍章大寶為豊州刺史夏四月丙申,立皇子永康公胤為皇太子,賜天下為父後者爵一級,王公已下賚帛各有差。庚子,詔曰:「朕臨御區宇,撫育黔黎,方欲康濟澆薄,蠲省繁費,奢僭乖衷,實宜防斷。應鏤金銀薄及庶物化生土木人綵花之屬,及布帛幅尺短狹輕疏者,並傷財廢業,尤成蠹患。又僧尼道士,挾邪左道,不依經律,民間淫祀妖書諸珍怪事,詳為條制,並皆禁絕。」癸卯,詔曰:「中歲克定淮、泗,爰涉青、徐,彼土酋豪,並輸罄誠款,分遣親戚,以為質任。今舊土淪陷,復成異域,南北阻遠,未得會同,念其分乖,殊有愛戀。夷狄吾民,斯事一也,何獨譏禁,使彼離析?外可即檢任子館及東館并帶保任在外者,並賜衣糧,頒之酒食,遂其鄉路,所之阻遠,便發遣船仗衛送,必令安達。若已預仕宦及別有事義不欲去者,亦隨其意。」六月癸酉朔,以明威將軍、通直散騎常侍孫瑒中護軍秋七月辛未,大赦天下。是月,江水色赤如血,自京師至于荊州。八月癸未夜,天有聲如風水相擊。乙酉夜亦如之。丙戌,以使持節、都督緣江諸軍事、安西將軍魯廣達為安左將軍。九月丙午,設無珝大會於太極殿,捨身及乘輿御服,大赦天下。辛亥夜,天東北有聲如蟲飛,漸移西北。乙卯,太白晝見。丙寅,以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長沙王叔堅司空征南將軍江州刺史豫章王叔英即本號開府儀同三司

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五謝哲 蕭乾 謝嘏 張種 王固 孔奐 蕭允 弟引

32
太建三年,徵為度支尚書,領右軍將軍。五年,改領太子中庶子,與左僕射徐陵參掌尚書五條事。六年,遷吏部尚書。七年,加散騎常侍。八年,改加侍中。時有事北討,剋復淮、泗,徐、豫酋長,降附相繼,封賞選敘,紛紜重疊,奐應接引進,門無停賓。加以鑒識人物,詳練百氏,凡所甄拔,衣冠縉紳,莫不悅伏。

卷二十六列傳第二十徐陵 子儉 份 儀 弟孝克

27
廢帝即位,高宗入輔,謀黜異志者,引陵預其議。高宗纂歷,封建昌縣侯,邑五百戶。太建元年,除尚書右僕射。三年,遷尚書左僕射,陵抗表推周弘正、王勱等,高宗召陵入內殿,曰:「卿何為固辭此職而舉人乎?」陵曰:「周弘正從陛下西還,舊籓長史,王勱太平相府長史,張種帝鄉賢戚,若選賢與舊,臣宜居後。」

卷二十八列傳第二十二世祖九王 高宗二十九王 後主十一子

25
永陽王伯智,字策之,世祖第十二子也。少敦厚,有器局,博涉經史。太建中,立為永陽王。尋為侍中,加明威將軍,置佐史。尋加散騎常侍,累遷尚書左僕射,出為使持節、都督東揚、豊二州諸軍事、平東將軍,領會稽內史。至德二年,入為侍中、翊左將軍,加特進。禎明三年入關。隋大業中,為岐州司馬,遷國子司業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