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458344"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王晳
Total 7

卷25 經部·禮類存目三

1
國朝朱軾撰。有《周易傳義合訂》,已著錄。是編分《冠》、《昏》、《喪》、《祭》四大綱。而《冠禮》後附以《學義》,《昏禮》後附以《士相見》、《鄉飲酒》,於喪、祭二禮尤詳。附圖三卷,則其門人王葉滋所為,軾所訂定者也。大旨以朱子《家禮》為主,雜採諸儒之說而斷以己意。意蓋欲權衡於今古之間,故於今禮多所糾正,於古禮亦多所變通。然如《士相見》、《鄉飲酒》二篇,朱子以為今不可行,蓋通儒明事勢之言。軾事事遵朱子,惟此條所見與朱子相左,必欲複之。然其說迄不可行,則終以朱子為是也。是書別有一本,僅三卷,乃軾之初稿。此本成於康熙己亥,蓋其後來定本云。

卷26 經部·春秋類一

1
馮繼先撰。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是書所列人名,周一、魯二、齊三、晉四、楚五、鄭六、衛七、秦八、宋九、陳十、蔡十一、曹十二、吳十三、邾十四、杞十五、莒十六、滕十七、薛十八、許十九、雜小國二十。《崇文總目》謂其以官謚、名字裒附初名之左。《文獻通考》引李燾云:「昔丘明傳《春秋》,於列國君臣之名字,不一其稱,多者或至四五。始學者蓋病其紛錯難記,繼先集其同者為一百六十篇。」以是二端推之,是繼先舊本本為旁行斜上,如表譜之體,故以圖為名,而分至一百六十篇也。今本目次與振孫所言合。其每一人為一條,既非裒附初名之左,亦無所謂一百六十篇者,與《崇文總目》及李燾所說迥異。案岳珂《雕印相台九經例》云「《春秋名號歸一圖》二卷,刻本多訛錯。嘗合京、杭、建、蜀本參校,有氏名異同,實非一人,而合為一者。有名字若殊,本非二人,而析為二者。有自某國適他國,而前後互見者。有稱某公與某年而經傳不合者,或以傳為經,或以注為傳,或偏旁疑似而有亥豕之差,或行款牽連而無甲乙之別。今皆訂其訛謬,且為分行,以見別書。」然則今本蓋珂所刊定移易,非複李燾以前之舊本。觀燾所稱宋大夫莊堇、秦右大夫詹傳,未始有父字,而繼先輒增之。若子韓者,蓋齊頃公孫,《世族譜》與《傳》同。而繼先獨以為韓子,與楚、鄭二公孫黑共篇。今檢驗此本,皆無此文,則為珂所削改明矣。
1
王晳撰。自稱太原人,其始末無可考。陳振孫錄解題》言其官太常博士。考龔鼎臣東原錄》,載真宗天禧中,錢惟演奏留曹利用、丁謂事,稱晏殊以語翰林學士王晳,則不止太常博士矣。王應麟玉海》云:「至和中,撰《春秋通義》十二卷,據三《傳》、《注》、《疏》及啖、趙之學。其說通者,附《經》文之下。闕者,用己意釋之。又《異義》十二卷,《皇綱論》五卷。」
1
不著撰人名氏。考《宋史藝文志》,蹇遵品、王晳家安國邱葵皆有《春秋通義》,其書均佚不傳。蹇氏、王氏書各十二卷,家氏書二十四卷,邱氏書二卷。此本僅存一卷,凡四十八條。編端冠以《小序》,稱孔子之修《春秋》也,因其舊文,乘以新意,正例筆之,常事削之。其有繆戾乖剌,然後從而正之,別匯之曰特筆。而《小序》之後亦以「特筆」二字為標題。蓋此卷為《通義》中之一種,但不知四家中為誰氏之書耳。然如「星隕如雨」一條,《公羊》引不修《春秋》曰:「隕星不及地尺而複。」君子修之,曰星隕如雨。」此特潤色舊文,非關褒貶。以為特筆,於義不倫。至華督有無君之心,而後動於惡,故先書殤公,後書孔父。《傳》有明文,真特筆也,而反不及之,亦屬挂漏。至于謂《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而終之以獲麟,明亂極必治,而王者之跡卒不熄。則其說高於諸家多矣。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