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49618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倪思
Total 10

卷31 經部·春秋類存目二

1
國朝陸奎勲撰。奎勲有《陸堂易學》,已著錄。是編力破《春秋》一字褒貶之說,頗能掃《公》、《穀》拘例之失與宋儒深刻嚴酷之論,而矯枉過直,謂孔子全因舊史之文,然則所謂筆削者安在?所謂其義竊取者又安在?況《公羊》著不修《春秋》之文,《左氏》記河陽書狩之語,去聖未遠,必有所受。舉一二節可例其餘。乃謂除此數條之外,悉因魯國之成書。然則必如倪思之《班馬異同》字字著原本、改本,郭茂倩之《樂府詩集》篇篇分本詞入樂,而後信為孔子有所修改耶?其疑胡《傳》而信《左氏》,亦足破以《經》解《經》之空談。而乃別出新奇,欲以孔子之言解《春秋》。凡一切子書、緯書所引,不問真偽,一概闌入,已為蕪雜。至於其文與《春秋》無關,如《莊公八年》「齊無知」一條引《坊記》曰:「子云:君不與同姓共車」一節,又引《文言傳》「積善之家」一節,注曰「按前條之義為齊僖言也,後條之義為齊襄言也」,似乎孔子一生無一語不因《春秋》而發者,有是理耶?至於《僖公二十年》「杞子卒」一條引《論語》「子曰:夏禮吾能言之」一節,以合於《左傳》夷禮之說,而又注「案杞稱子《左傳》以為《經》夷之,不若《穀》注時王所黜之說為善」,是並駁孔義矣。

卷45 史部·正史類

1
舊本或題倪思撰,或題劉辰翁撰。楊士奇《跋》曰:「《班馬異同》三十五卷,相傳作於須溪。觀其評泊批點,臻極精妙,信非須溪不能。而《文獻通考》載為倪思所撰,豈作於倪而評泊出於須溪耶。其語亦兩持不決,」案《通考》之載是書,實據《直齋書錄解題》。使果出於辰翁,則陳振孫時何得先為著錄?是固可不辨而明矣。是編大旨,以班固漢書》多因《史記》之舊而增損其文,乃考其字句異同以參觀得失。其例以《史記》本文大書,凡《史記》無而《漢書》所加者則以細字書之,《史記》有而《漢書》所刪者則以墨筆勒字旁。或《漢書》移其先後者則注曰《漢書》上連某文,下連某文。或《漢書》移入別篇者則注曰《漢書》見某傳。二書互勘,長短較然,於史學頗為有功。昔歐陽棐編《集古錄》跋尾,以真跡與集本並存,使讀者尋刪改之意,以見前人之用心。思撰是書,蓋即此意。特棐所列者一人之異同,思所列者兩人之異同,遂為創例耳。其中如「戮力」作「戮力」、「沉船」作「湛船」、「由是」作「繇是」、「無狀」作「亡狀」、「鈇質」作「斧質」、「數卻」作「數卻」之類,特今古異文。「半菽」作「芋菽」、「蛟龍」作「交龍」之類,特傳寫訛舛。至於「秦軍」作「秦卒」、「人言」作「人謂」、「三兩人」作「兩三人」之類,尤無關文義。皆非有意竄改。思一一贅列,似未免稍傷繁瑣。然既以「異同」名書,則只字單詞,皆不容略。失之過密終勝於失之過疏也。至《英布》、《陳涉》諸傳,軼而未錄。

卷46 史部·正史類二

1
倪思撰,劉辰翁評。辰翁,字會孟,廬陵人。景定壬戌廷試對策,忤賈似道,置丙第,遂以親老請掌濂溪書院。後召入史館,及除太常博士,皆不就。宋亡後隱居以終。其文集散佚,僅存《四景詩》及《須溪記鈔》,蓋不及十分之一。

卷52 史部·雜史類存目一

1
倪思撰。有《班馬異同》,已著錄。此書據《永樂大典》標題,乃承明集》之一篇。蓋紹熙二年七月,金遣完顏兗、路伯達來賀重明節,思為館伴。因紀一時問答之詞、饋送之禮。考宋制,凡奉使伴使皆例進語錄於朝。馬永卿《懶真子》,記蘇洵與二子同讀《富鄭公使北語錄》,則自北宋已然。此其偶存之一也。時金強宋弱,方承事不遑,而序謂北人事朝廷方謹,遣使以重厚為先,已為粉飾。其他虛誇浮誕,不一而足。上下相欺,苟掩耳目,亦可謂言之不怍矣。

卷65 史部·史鈔類

1
帝魁以後書,凡三千二百四十篇,孔子刪取百篇。此史鈔之祖也。《宋志》始自立門。然《隋志雜史類》中有《史要》十卷,注「漢桂陽太守衛颯撰,約《史記》要言,以類相從」。又有《三史略》二十卷,吳太子太傅張溫撰。嗣後專鈔一史者,有葛洪《漢書鈔》三十卷、張緬《晉書鈔》三十卷。合鈔眾史者,有阮孝緒《正史削繁》九十四卷。則其來已古矣。沿及宋代,又增四例。《通鑒總類》之類,則離析而編纂之。《十七史詳節》之類,則簡汰而刊削之。《史漢精語》之類,則採摭文句而存之。《兩漢博聞》之類,則割裂詞藻而次之。迨乎明季,彌衍餘風。趨簡易,利剽竊,史學荒矣。要其含咀英華,刪除冗贅,即韓愈所稱記事提要之義,不以末流蕪濫責及本始也。博取約存,亦資循覽。若倪思班馬異同》惟品文字,婁機班馬字類》惟明音訓,及《三國志文類》總匯文章者,則各從本類,不列此門。

卷69 史部·地理類二

1
國朝趙一清撰。一清誠夫,仁和人。酈道元《水經注》,傳寫舛訛,其來已久。諸家藏本,互有校讎,而大致不甚相遠。歐陽元功、王禕諸人,但稱經注混淆而已,於注文無異詞也。近時寧波全祖望,始自稱得先世舊聞,謂道元注中有注,本雙行夾寫。今混作大字,幾不可辨。一清因從其說,辨驗文義,離析其注中之注,以大字細字分別書之。使語不相雜,而文仍相屬。考沈約宋書》,稱漢鐃歌本大字為詞,細字為聲,後人聲詞合寫,是以莫辨。是傳錄混淆,古有是事。又如明嘉靖中所刻《齊民要術》,簡端《周書》曰:「神農之時,天雨粟」雲雲一條。崇禎中刻《孔子家語本姓解》中「微國名子爵」五字,間以注文刻作大字者,亦時有之。至於巨帙連篇盈四十卷,而全部夾注,悉誤寫為正文,揆以事理,似乎不近。姚宏補注《戰國策》、范成大作《吳郡志》,並於注中夾注,前人嘗舉以為例。而自宋以來,未嘗有舉及《水經注》者。祖望所云先世舊聞,不識傳於何代,載在何書。殆出於以意推求,而詭稱授受。然倪思作《班馬異同》,以大字細字連書,猝難辨析。明許相卿改為《史漢方駕》,以班馬相同者書於中,以馬有而班無者側注于左,以班有而馬無者側注於右。遂使增刪之意,開卷厘然,而原書仍無改易,最為善變。一清此書,殆亦類是。但使正文旁義,條理分明,是亦道元之功臣矣。何必讬諸原本,效豐坊之故智乎?又《唐六典注》,稱桑欽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在焉。今本所列僅一百一十六水。考《崇文總目》載《水經注》三十五卷,蓋宋代已佚其五卷。今本乃後人離析篇帙,以合原數,此二十一水蓋即在所佚之中。一清証以本注,雜採他籍,得滏、洺、滹沱、派、滋、伊、瀍、澗、洛、豐、涇、汭、渠獲、洙、滁、日南、弱、黑十八水,于漯水下分漯餘水。又考驗本經,知清漳水、濁漳水、大遼水、小遼水,皆原分為二。

卷124 子部·雜家類存目一

1
倪思撰。有《班馬異同》,已著錄。是編乃其晚年札記之文。其學雜出於釋、老,務為恬退高曠之說。然如謂妻子無論賢不肖,皆當以冤家視之,害理殊甚。其他亦皆淺陋無味,明代陳繼儒一派,發源於此。又議論空疏,多無根據。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