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622554"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王堯臣
Total 2

卷85 史部·目錄類一

1
王堯臣等奉敕撰,蓋以四館書並合著錄者也。宋制:以昭文、史館、集賢為三館。太平興國三年,於左升龍門東北建崇文院,謂之「三館新修書院」。端拱元年,詔分三館之書萬餘卷,別為書庫,名曰「秘閣」,以別貯禁中之籍,與三館合稱四館。景祐元年閏六月,以三館及秘閣所藏或謬濫不全,命翰林學士張觀,知制誥李淑、宋祁等看詳,定其存廢。訛謬者刪去,差漏者補寫。因詔翰林學士王堯臣、史館檢討王洙、館閣校勘歐陽修等校正條目,討論撰次,定著三萬六百六十九卷。分類編目,總成六十六卷。於慶歷元年十二月己丑上之,賜名曰《崇文總目》。後神宗改崇文院曰秘書省,徽宗時因改是書曰《秘書總目》。然自南宋以來,諸書援引,仍謂之《崇文總目》,從其朔也。李燾續通鑒長編》云,《崇文總目》六十卷,《麟台故事》亦同。《中興書目》云六十六卷,江少虞事實類苑》則云六十七卷,《文獻通考》則云六十四卷,《宋史藝文志》則據《中興書目》作六十六卷。其說參差不一。考原本於每條之下具有論說,逮南宋鄭樵作《通志》,始謂其文繁無用,紹興中遂從而去其序釋,故晁公武讀書志》、陳振孫書錄解題》著錄皆云一卷。是刊除序釋之後,全本已不甚行。南宋諸家,或不見其原書,故所記卷數各異也。考《漢書藝文志》本劉歆《七略》而作,班固已有自注。《隋書經籍志》參考《七錄》,互注存佚,亦沿其例。《唐書》於作者姓名不見紀傳者,尚間有注文,以資考核。後來得略見古書之崖略,實緣於此,不可謂之繁文。鄭樵作《通志》二十略,務欲凌跨前人,而《藝文》一略,非目睹其書則不能詳究原委。自揣海濱寒畯,不能窺中秘之全,無以駕乎其上,遂惡其害己而去之。此宋人忌刻之故智,非出公心。厥後脫脫等作《宋史藝文志》,紕漏顛倒,瑕隙百出,於諸史志中最為叢脞。是即高宗誤用樵言,刪除序釋之流弊也。宋人官私書目,存於今者四家。晁氏、陳氏二目,諸家藉為考証之資。而尤袤遂初堂書目》及此書則若存若亡,幾希湮滅。是亦有說無說之明效矣。此本為範欽天一閣所藏,朱彞尊抄而傳之,始稍見於世,亦無序釋。彞尊《曝書亭集》有康熙庚辰九月作是書跋,謂欲從《六一居士集》暨《文獻通考》所載,別抄一本以補之。然是時彞尊年七十二矣,竟未能辦也。今以其言考之,其每類之序,見於《歐陽修集》者,只經、史二類及子類之半。馬端臨文獻通考》所載論說亦然。晁公武讀書志》、陳振孫書錄解題》皆在《通考》之前,惟晁公武所見多《通考》一條。陳氏則但見六十六卷之目,題曰「紹興改定」者而已。《永樂大典》所引,亦即從晁、陳二家目中採出,無所增益,已不能複睹其全。然蒐輯排比,尚可得十之三四,是亦較勝於無矣。謹依其原次,以類補入,厘為一十二卷。其六十六卷之原次,仍注於各類之下。又《續宋會要》載,大觀四年五月秘書監何志同言:「慶歷間,集四庫為籍,今案籍求之,十才六七。宜頒其名類於天下,《總目》之外,別有異書,並借傳寫。」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