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4699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王若虛
Total 5

卷166 集部·別集類十九

3
《中州集》稱寂著有《拙軒集》、《北遷錄》諸書。今《北遷錄》已失傳。而好問所選寂詩僅七首,又附見《姚孝錫傳》後一首,其他亦久佚不見。惟《永樂大典》所載寂詩文尚多,雖如好問所摘《留別郭熙民詩》諸聯及蔣一葵《長安客話》所紀《盧植墓詩逸句》,皆未見全篇,亦不能盡免於脫闕。而各體具存,可以得其什七矣。寂詩境清刻鑱露,有戛戛獨造之風。古文亦博大疏暢,在大定、明昌間卓然不愧為作者。金朝一代文士見於《中州集》者不下百數十家,今惟趙秉文、王若虛二集尚有傳本,餘多湮沒無存。獨寂是編幸於沉埋晦蝕之餘複顯於世,而文章體格亦足與《滹南》、《滏水》相為抗行。謹次第裒綴,厘為六卷。俾讀者攬其崖略,猶得以考見金源文獻之遺,是亦可為寶貴矣。
1
王若虛撰。若虛從之,自號慵夫,稿城人,登承安二年經義進士,歷官左司諫,轉延州刺史,入為翰林直學士。金亡後,微服歸里,自稱滹南遺老。越十年,與劉祁東游,卒於泰山。事跡具《金史文藝傳》。史稱若虛有《慵夫集》、《滹南遺老集》,均曰若干卷,不詳其數。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載《滹南遺老集》四十五卷,與《王鶚序》合。《慵夫集》虞稷雖著錄,而卷數則闕。考大德三年《王複翁序》,稱以《中州集》所載詩二十首附卷未,則《慵夫集》元時已佚,惟此集存耳。此本凡《五經辨惑》二卷、《論語辨惑》五卷、《孟子辨惑》一卷、《史記辨惑》十一卷、《諸史辨惑》二卷、《新唐書辨》三卷、《君事實辨》二卷、《臣事實辨》三卷、《議論辨惑》一卷、《著述辨惑》一卷、《雜辨》一卷、《謬誤雜辨》一卷、《文辨》四卷、《詩話》三卷、雜文及詩五卷,與四十五卷之數合。然第三卷惟《論語辨惑序》一篇、《總論》一篇僅三頁有奇,與他卷多寡懸殊。疑傳寫佚此一卷,後人割第四卷首三頁改其標題,以足原數也。
1
安熙撰。敬仲,稿城人。少慕劉因之名,欲從之游,因亦願傳所學於熙。會因卒,不果。然所學一以因為宗。其門人蘇天爵作《熙行狀》,稱朱子《四書集注》初至北方,滹南王若虛起而辨之。陳天祥益闡其說。熙力與爭,天祥遂焚其書。今天祥之書故在,焚之之說雖涉於誇飾,然熙之力崇朱學,固於是可見也。熙歿之後,天爵輯其詩文,而虞集為之序。詩頗有格調,雖時作理語,而不涉語錄。惟《冬日齋居》五首及《壽李翁八十詩》,不入體裁。雜文皆篤實力學之言,而傷於平沓,蓋本無意於求工耳。天爵行狀稱集十卷。《目錄》後熙子塈附記,亦云《內集》五卷、《外集》五卷。此本僅存詩文五卷、《附錄》一卷,或舊本散佚,後人重為編綴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