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615441"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文獻通考
條件: 提到「李商隱
Total 7

卷二百十五·經籍考四十二

1
陳氏曰:唐李商隱義山撰。俚俗常談鄙事,可資戲笑,以類相從。今世所稱「殺風景」,蓋出於此。又有別本稍多,皆後人附益。

卷二百二十八·經籍考五十五

1
陳氏曰:唐太學博士河內李商隱義山撰。分四部,曰《帝室》、《職官》、《歲時》、《州府》。大略為箋啟應用之備。

卷二百三十三·經籍考六十

7
鼂氏曰:唐李商隱義山也。隴西人。開成二年進士。令狐楚奏為集賢校理,楚出汴、滑、興元,皆表幕府,嘗補太學博士。初,為文瑰邁奇古,及從楚學,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旨意能感人,人謂其橫絕前後無儔者。今《樊南甲》、《乙集》,皆四六,自為序,即所謂繁縟者。又有古賦及文共三卷,辭旨恢譎,末景文序傳中稱「詭怪則商隱」,蓋以此。詩五卷,清新纖艷,故舊史稱其與溫庭筠、段成式齊名,時號「三十六體」云。

卷二百四十三·經籍考七十

1
陳氏曰:唐太學博士李商隱義山撰。

卷二百四十八·經籍考七十五

1
陳氏曰:唐李商隱集梁明帝而下十五人詩,并鬼詩、童謠。
3
平園周氏跋《文苑英華》後曰:臣伏睹太宗皇帝,丁時太平,以文化成天下,既得諸國圖籍,聚名士於朝,詔修三大書,曰《太平御覽》、曰《冊府元龜》、曰《文苑英華》,各一千卷。今二書閩、蜀已刊,惟《文苑英華》士大夫間絕無而僅有。蓋所集止唐文章,如南北朝間存一二。是時印本絕少,雖韓、柳、元、白之文,尚未甚傳,其他如陳子昂、張說、張九齡、李翱諸名士文籍,世猶罕見。故修書官於宗元、居易、權德輿、李商隱顧云、羅隱,或全卷收入。當真宗朝,姚鉉銓擇十一,號《唐文粹》,由簡故精,所以盛行。近歲唐文摹印浸多,不假《英華》而傳。況卷帙浩繁,人力難及,其不行于世則宜。臣事孝宗皇帝,間聞聖諭,欲刻江鈿《文海》,臣奏其去取差謬不足觀,帝乃詔館閣裒集《皇朝文鑑》。臣因及《英華》,雖祕閣有本,然舛誤不可讀。俄聞傳旨取入,遂經乙覽。時御前置校正書籍一二十員,皆書生稍習文墨者,月給餐錢,滿數歲補進武校尉,既得此為課程,往往妄加塗注,繕寫裝飾,付之秘閣,後世將遂為定本。臣過計有三不可:國初文籍雖寫本,然校讎頗精,後來淺學改易,浸失本旨,今乃盡以印本易舊書,是非相亂,一也;凡廟諱未祧,止當闕筆,而校正者於賦中以商為殷,以洪易弘,或值押韻,全韻隨之。至於唐諱及本朝諱,存改不定,二也;元缺一句或二句,或頗用古語,乃以不知為知,擅自增損,使前代遺文幸存者,轉增疵類,三也。頃嘗屬荊帥范仲藝均倅丁介,稍加校正。晚幸退休,遍求別本,與士友詳議,疑則缺之。凡經、史、子、集、傳注、《通典》、《通鑒》及《藝文類聚》、《初學記》,下至樂府、釋老、小說之類,無不參用。惟是元修書歷年多,非出一手,叢脞重復,首尾衡決,一詩或析為三,二詩或合為一,姓名差互,先後顛倒,不可勝計。其間賦多用「員」字,非讀《泰誓正義》,安知今日之「云」字乃「員」之省文?以「堯韭」對「舜榮」,非讀《本草註》,安知其為「菖蒲」?又如切磋之「磋」、馳驅之「驅」、掛帆之「帆」、仙裝之「裝」,《廣韻》各有側音,而流俗改「切磋」為「效課」,以「駐」易「驅」,以「席」易「帆」,以「仗」易「裝」,今皆正之,詳注逐篇之下,不復遍舉。始讎於嘉泰改元春,至四年秋訖工。蓋欲流傳斯世,廣熙陵右文之盛,彰阜陵好善之優。老臣發端之志,深懼求者之莫知其由,故列興國至雍熙成書歲月,而述證誤本末如此,缺疑尚多,謹俟來哲。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