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 |
條件: 提到「平北將軍」 |
Total 8 |
《卷六十四》
33 ![]() | 易陽令韓範、涉長梁岐皆舉縣降。易陽縣,屬趙國。涉縣,蓋漢末分上黨之潞縣置。魏後置廣平郡,二縣皆屬焉。北齊廢涉縣入刈陵縣;隋、唐復置涉縣。宋白曰:涉縣,因縣南涉河為名。磁州昭義縣理故涉城,永泰元年改名昭義。徐晃言于操曰:「二袁未破,諸城未下者傾耳而聽,宜旌賞二縣以示諸城。」操從之,範、岐皆賜爵關內侯。黑山賊帥張燕遣使求助,操拜平北將軍。《晉志》曰:四平止於喪亂時。以河北未平,授以此號。及晉以後,征、鎭、安、平,以次進號。帥,所類翻。 |
《卷六十九》
96 ![]() | 九月,命征東大將軍曹休、前將軍張遼、鎭東將軍臧霸出洞口,據《張遼傳》,帝遣遼與曹休至海陵,臨江與諸將破呂範。又據《賀齊傳》,齊督扶州以上至皖。黃武初,魏使曹休來伐,齊住新市,會洞口諸軍遭風流溺,賴齊未濟,諸將倚以為勢,休等憚之,遂引軍還。又據《王淩傳》,遼等至廣陵臨江。蓋廣陵卽海陵也。蕭子顯曰:南兗州刺史每以秋月出海陵觀濤;與京口對岸。又據《晉書·譙王尚之傳》,桓玄攻尚之于歷陽,使馮該斷洞浦,焚舟艦。則洞口在歷陽江邊明矣。大將軍曹仁出濡須,上軍大將軍曹眞、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圍南郡。郃,古合翻。吳建威將軍呂範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左將軍諸葛瑾、平北將軍潘璋、將軍楊粲救南郡,裨將軍朱桓以濡須督拒曹仁。 |
《卷八十八》
5 ![]() | 漢鎭北將軍靳沖、平北將軍卜珝寇幷州;靳,居焮翻,姓也。珝,況羽翻。辛未,圍晉陽。 |
《卷九十六》
49 ![]() | 且石遇,偏師也,桓平北,邊將也,桓宣為平北將軍。將,卽亮翻;下同。所爭者疆埸之士,士,讀曰事。利則進,否則退,非所急也。今征西以重鎭名賢,自將大軍欲席卷河南,虎必自帥一國之衆來決勝負,卷,讀曰捲。帥,讀曰率。豈得以襄陽為比哉!今征西欲與之戰,何如石生?若欲城守,何如金墉?欲阻沔水,何如大江?欲拒石虎,何如蘇峻?凡此數者,宜詳校之。 |
《卷一百八》
129 ![]() | 楊盛遣使來請命;詔拜盛鎭南將軍、仇池公。盛表苻宣為平北將軍。 |
《卷一百十四》
82 ![]() | 氐王楊盛以平北將軍苻宣為梁州督護,將兵入漢中,將,卽亮翻。秦梁州別駕呂瑩等起兵應之;呂瑩蓋為秦之梁州別駕,以後面秦王興遣南梁州刺史王敏敕譙縱觀之可見。刺史王敏攻之。瑩等求援於盛,盛遣軍臨濜口,敏退屯武興。《水經》:沔水東逕白馬戍南,濜水入焉。《註》云:濜水北發武都氐中,南逕張魯城東,又南過陽平關西而南入于沔,謂之濜口,有濜口城。《郡國縣道記》:梁州西縣本名白馬城,又曰濜口城。劉蜀置武興督於漢中沔陽縣,隋、唐為興州,今沔州城古武興城也。濜,徐刃翻。盛復通於晉,孝武太元十九年,楊盛來稱藩;其所以不與晉通者,以桓玄之亂也。復,扶又翻。晉以盛為都督隴右諸軍事、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盛因以宣行梁州刺史。《通鑑》以晉紀年,則以盛為都督之上不必書晉,「晉」字當作「詔」字。 |
《卷一百十五》
7 ![]() | 秦王興遣其弟平北將軍沖、征虜將軍狄伯支等帥騎四萬,帥,讀曰率。騎,奇寄翻。擊夏王勃勃。沖至嶺北,謀還襲長安,伯支不從而止,因酖殺伯支以滅口。 |
《卷一百七十三》
148 ![]() | 癸酉,遣平北將軍沈恪、電威將軍裴子烈鎭南徐州,開遠將軍徐道奴鎭栅口,電威、開遠將軍,品並第七,秩六百石。柵口,柵江口。前信州刺史楊寶安鎭白下。戊寅,以中領軍樊毅都督荊、郢、巴、武四州水陸諸軍事。《五代志》:南郡公安縣,陳置荊州,江夏郡置郢州,巴陵郡置巴州,武陵郡置武州。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