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維基 -> 萬姓統譜卷首
《萬姓統譜卷首》[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是通過對對應底本影印本進行字符識別而自動建立的資料。字符識別過程難免引入錯字,請參考字符識別相關使用說明了解如何糾正錯誤。請點擊文本中的
圖標顯示圖文對照,以確認文本內容的正確與否。
1.
萬姓統譜自序
凡例
萬姓統譜目錄類書類
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山
一先
二蕭
三青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一董
二腫
三講
四織
五尾
六語
七麌
八導
九蟹
十賄
十一軫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潛
十六跣
十七篠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寄
二十一馬
二十二養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拯
二十六有
二十七寢
二十八感
二十九琰
三十𨃰
一送
二宋
三絳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薺
九泰
十卦
十一隊
十二震
十三問
十四顧
十五翰
十六諫
十七霰
十八嘯
十九效
二十號
二十一箇
二十二禡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徑
二十六宥
二十七泌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艷
三十陷
一屋
二沃
三覺
四質
五勿
六月
七曷
八黯
九屑
十藥
十一陌
十二錫
十三職
十四緝
十五合
十六葉
十七洽
上平聲
一東
二冬
四支
五微
七虞
十丹
十一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山
下平聲
一先
二蕭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喜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單
五尾
六語
七塵
九蟹
十盲
十一幹
十三阮
十六跣
十七德
二十工梗
一十列有
二十七寢
三十躁
去聲
一送
四寞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霽
十一隊
十二震
十三問
十四顯
十五翰
十六諫
十九效
二十浩
二十一箇
二十二褐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宥
二十六監
入聲
一屋
二沃
三覺
四質
五勿
六月
七曷
八黯
九屑
十藥
十一陌
十二職
十四緝
十五合
十六洽
關西複姓
諸方複姓
代北三字姓
代跣四字姓
歴代帝王姓系
周
2.
翼希襲封唐公隋以淵為太原留守場帝南巡
[顯示各種版本 (1)]卷一
萬姓統譜自序
凡例
萬姓統譜目錄類書類
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山
一先
二蕭
三青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一董
二腫
三講
四織
五尾
六語
七麌
八導
九蟹
十賄
十一軫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潛
十六跣
十七篠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寄
二十一馬
二十二養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拯
二十六有
二十七寢
二十八感
二十九琰
三十𨃰
一送
二宋
三絳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薺
九泰
十卦
十一隊
十二震
十三問
十四顧
十五翰
十六諫
十七霰
十八嘯
十九效
二十號
二十一箇
二十二禡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徑
二十六宥
二十七泌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艷
三十陷
一屋
二沃
三覺
四質
五勿
六月
七曷
八黯
九屑
十藥
十一陌
十二錫
十三職
十四緝
十五合
十六葉
十七洽
上平聲
一東
二冬
四支
五微
七虞
十丹
十一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山
下平聲
一先
二蕭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喜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單
五尾
六語
七塵
九蟹
十盲
十一幹
十三阮
十六跣
十七德
二十工梗
一十列有
二十七寢
三十躁
去聲
一送
四寞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霽
十一隊
十二震
十三問
十四顯
十五翰
十六諫
十九效
二十浩
二十一箇
二十二褐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宥
二十六監
入聲
一屋
二沃
三覺
四質
五勿
六月
七曷
八黯
九屑
十藥
十一陌
十二職
十四緝
十五合
十六洽
關西複姓
諸方複姓
代北三字姓
代跣四字姓
歴代帝王姓系
周
2.
卷二至卷六
翼希襲封唐公隋以淵為太原留守場帝南巡
URN: ctp:wb72360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