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維基 -> 真誥
《真誥》[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 該資料已通過字符識別與對應底本相連結。請參考字符識別相關使用說明,以了解如何糾正該資料中的錯字。
作者 | 陶弘景 |
---|---|
成書年代 | 梁 |
版本 | ![]() ![]() 《正統道藏》本 |
數據項目 | ctext:338848 |
檢索: |

「真誥」意為「真人口授之誥」,「真人」是道教對神仙人物的尊稱,「誥」是上對下的一種誡勉。《真誥》系東晉楊羲、許謐、許翽等人的"通靈"記錄。在陶弘景前,顧歡曾加以搜集整理,編成《真跡》一書。陶弘景勤加搜訪,並加註解,編之《真誥》。書中內容龐雜,介紹了道教上清派的歷史、傳記和方術等,對道教其他派別也有所涉及。《真誥》認為「道者混然,是生元氣。元氣成,然後有太極。太極則天地之父母,道之奧也」。《真誥》重視《抱樸子》的金丹和守一,但認為「若得《大洞真經》者,複不須金丹之道」。
《真誥》奉上清法為"上道",認為高出舊天師道的"太清家"。崇尚誦經、存神、守一、齋戒。書中「上清真人」,"為老君之師",反映出上清派信仰特徵有異于舊天師道。此書描述佛有如神仙,反映佛教初入中國時人們對佛教的觀念。
《真誥》也是精彩的文學作品,文字典雅,人物形象生動,描寫了許多女仙下凡和凡人戀愛的故事。女仙教導凡夫俗子修煉,同她們一起過神仙生活。《隋書·經籍志》未見著錄《真誥》。《三洞珠囊》多引其文。
1.敘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14.卷十三
15.卷十四
16.卷十五
17.卷十六
18.卷十七
19.卷十八
20.卷十九
21.卷二十
[顯示各種版本 (3)]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14.卷十三
15.卷十四
16.卷十五
17.卷十六
18.卷十七
19.卷十八
20.卷十九
21.卷二十
URN: ctp:wb8052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