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維基 -> 諸病源候論
《諸病源候論》[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 該資料已通過字符識別與對應底本相連結。請參考字符識別相關使用說明,以了解如何糾正該資料中的錯字。
作者 | 巢元方 |
---|---|
成書年代 | 隋 |
版本 | ![]() ![]() 《周氏醫學叢書》本 |
數據項目 | ctext:674440 |
檢索: |

全書共分67門,載列證候1739條,包括內、外、婦產、小兒、五官諸證。詳細記載它的病因、病理、及證狀,又附論導引養生之法,「薈萃精說,沉研精理,形脈証治,罔不該集」,對於中國醫學的發展,有很重大的影響。《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無子候》指出夫婦雙方有病可導致無子,而不是女方單方面的原因。《諸病源候論》記載的赤蟲即薑片蟲。它其中又多引用《傷寒論》的條文,為後世提供了另一個了解《傷寒論》原文的途徑。
但《諸病源候論》也有不少錯誤,例如在〈九蟲候〉中稱:「蟯蟲在人腸內,變化多端,發動亦能為癬,而癬內實有蟲也。」事實上蟯蟲跟癬症是兩回事。〈九蟲候〉又稱「肺蟲,狀如蠶。」又「肺蟲令人咳嗽。」「蛔蟲,貫心則殺人。」,實屬不確。《諸病源候論》有時也涉及迷信,以為女子不孕是風水影響,「婦人無子者,其事有三也。一者墳墓不祀,二者夫婦年命相剋,三者夫病婦疹,皆使無子。」。
《諸病源候論》多缺佚,王燾所撰《外台秘要》40卷中共引用《諸病源候論》370候,對《諸病源候論》條文的輯佚有很大幫助。後世學者認為《諸病源候論》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了治療的藥方。
1.序 卷一二風病諸候 卷三四虛勞病諸候
2.卷之五 腰背病諸候(凡十論)
3.卷之五 消渴病諸候(凡八論)卷之六 解散病諸候 卷七八 傷寒病諸候 卷之九 時氣病諸候 熱病諸候 卷之十 溫病諸候
4.卷之十 疫癘病諸候(凡三論)
5.卷之十四 淋病諸候(凡八論)
7.6-卷之十八 濕病諸候(凡三論)
8.卷之二十三 尸病諸候(凡十二論)
9.卷之二十九 耳病諸候(凡九論)
10.卷之三十四 瘻病諸候(凡三十五論
11.卷之三十八 婦人雜病諸候二(凡一十九論)
12.
產後中風候
13.1 卷之四十七 小兒雜病諸候三(凡四十五論)
[顯示各種版本 (1)]2.卷之五 腰背病諸候(凡十論)
3.卷之五 消渴病諸候(凡八論)卷之六 解散病諸候 卷七八 傷寒病諸候 卷之九 時氣病諸候 熱病諸候 卷之十 溫病諸候
4.卷之十 疫癘病諸候(凡三論)
5.卷之十四 淋病諸候(凡八論)
7.6-卷之十八 濕病諸候(凡三論)
8.卷之二十三 尸病諸候(凡十二論)
9.卷之二十九 耳病諸候(凡九論)
10.卷之三十四 瘻病諸候(凡三十五論
11.卷之三十八 婦人雜病諸候二(凡一十九論)
12.
卷之四十二 婦人妊娠諸候下(凡四十一論)
產後中風候
13.1 卷之四十七 小兒雜病諸候三(凡四十五論)
URN: ctp:wb836980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