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宋書 |
條件: 提到「平北將軍」 |
Total 16 |
《卷五本紀第五 文帝》
25 ![]() | 六月甲戌,以左軍諮議參軍申宣為青州刺史。分青州置冀州。戊寅,司徒、南徐州刺史彭城王義康改領揚州刺史。己卯,以司徒參軍崔諲為冀州刺史。壬午,以吐谷渾慕容延為平東將軍,吐谷渾拾虔為平北將軍,吐谷渾輝伐為鎮軍將軍。癸未,詔曰:「益、梁、交、廣,境域幽遐,治宜物情,或多偏擁。可更遣大使,巡求民瘼。」 |
《卷六本紀第六 孝武帝》
39 ![]() | 己丑,詔曰:「自靈命初基,聖圖重遠。參正樂職,感神明之應;崇殖禮囿,奮至德之光。聲實同和,文以均節,化調其俗,物性其情。故臨經式奠,煥乎炳發,道喪世屯,學落年永。獄訟微衰息之術,百姓忘退素之方。今息警夷嶂,恬波河渚,棧山航海,向風慕義,化民成俗,茲時篤矣。來歲可修葺庠序,旌延國胄。」庚寅,制方鎮所假白板郡縣,年限依臺除,食祿三分之一,不給送故。衛將軍東海王禕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九月甲寅朔,日有食之。丁卯,行幸瑯邪郡,囚系悉原遣。甲戌,移南豫州治淮南于湖縣。丁丑,以冠軍將軍尋陽王子房為南豫州刺史。閏月戊子,皇太子妃何氏薨。丙申,初立馳道,自閶闔門至于朱雀門,又自承明門至于玄武湖。壬寅,改封歷陽王子頊為臨海王。冬十月甲寅,以車騎將軍、南徐州刺史劉延孫為尚書左僕射、領護軍將軍,尚書右僕射劉秀之為安北將軍、雍州刺史。以冠軍將軍臨海王子頊為廣州刺史。乙卯,以東中郎將新安王子鸞為南徐州刺史。十一月壬辰,詔曰:「王畿內奉京師,外表眾夏,民殷務廣,宜思簡惠。可遣尚書就加詳檢,并與守宰平治庶獄。其有疑滯,具以狀聞。」丁酉,增置少府丞一人。十二月壬申,以領軍將軍劉遵考為尚書右僕射。甲戌,制天下民戶歲輸布四匹。庚辰,以太常王玄謨為平北將軍、徐州刺史。 |
47 ![]() | 八年春正月甲戌,詔曰:「東境去歲不稔,宜廣商貨。遠近販鬻米粟者,可停道中雜稅。其以仗自防,悉勿禁。」癸未,安北將軍、雍州刺史劉秀之卒。戊子,以平南將軍、湘州刺史建安王休仁為安南將軍、江州刺史,晉安王子勛為鎮軍將軍、雍州刺史,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鸞為撫軍將軍,領司徒、刺史如故,輔國將軍江夏王世子伯禽為湘州刺史。二月辛丑,特進朱修之卒。壬寅,詔曰:「去歲東境偏旱,田畝失收。使命來者,多至乏絕。或下窮流冗,頓伏街巷,朕甚閔之。可出倉米付建康、秣陵二縣,隨宜贍恤。若濟拯不時,以至捐棄者,嚴加糾劾。」乙巳,以鎮軍將軍湘東王諱為鎮北將軍、徐州刺史。平北將軍、徐州刺史王玄謨為領軍將軍。 |
《卷七本紀第七 前廢帝》
6 ![]() | 五月己亥,割郢州隨郡屬雍州。丙午,以後軍司馬張牧為交州刺史。六月己巳,左軍長史劉道隆為梁、南秦二州刺史。乙亥,安西將軍、雍州刺史宗愨卒。壬午,衛將軍、南豫州刺史湘東王諱改為雍州刺史。尚書令、驃騎大將軍柳元景加南豫州刺史。秋八月辛酉,越騎校尉戴法興有罪,賜死。庚午,以尚書左僕射顏師伯為尚書僕射,吏部尚書王景文為尚書右僕射。癸酉,帝自率宿衛兵,誅太宰江夏王義恭、尚書令、驃騎大將軍柳元景、尚書僕射顏師伯、廷尉劉德願。改元為景和元年,文武賜位二等。以領軍將軍建安王休仁為安西將軍、雍州刺史,衛將軍湘東王諱還為南豫州刺史。甲戌,司徒、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領尚書令,射聲校尉沈文秀為青州刺史,左軍司馬崔道固為冀州刺史。乙亥,詔曰:「昔凝神佇逸,磻溪贊道,湛慮思才,傅巖毗化。朕位御三極,風澄萬宇,資鈇電斷,正卯斯戮。思所以仰宣遺烈,俯弘景祚,每結夢庖鼎,瞻言板築,有劬日昃,無忘昧旦。可甄訪郡國,招聘閭部:其有孝性忠節,幽居遁棲,信誠義行,廉正表俗,文敏博識,幹事治民,務加旌舉,隨才引擢。庶官克順,彞倫咸敘。主者精加詳括,稱朕意焉。」以始興公沈慶之為太尉,鎮北將軍、青冀二州刺史王玄謨為領軍將軍。庚辰,以石頭城為長樂宮,東府城為未央宮。罷東揚州並揚州。甲申,以北邸為建章宮,南第為長楊宮。以冠軍將軍邵陵王子元為湘州刺史。丙戌,原除吳、吳興、義興、晉陵、琅邪五郡大明八年以前逋租。己丑,復立南北二馳道。九月癸巳,車駕幸湖熟,奏鼓吹。戊戌,車駕還宮。庚子,以南兗州刺史永嘉王子仁為南徐州刺史,丹陽尹始安王子真為南兗州刺史。辛丑,撫軍將軍、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鸞免為庶人,賜死。丙午,以兗州刺史薛安都為平北將軍、徐州刺史。丁未,衛將軍湘東王諱加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右光祿大夫劉遵考為安西將軍、南豫州刺史,寧朔將軍殷孝祖為兗州刺史。戊申,以前梁、南秦二州刺史柳元怙復為梁、南秦二州刺史。己酉,車駕討征北將軍、徐州刺史義陽王昶,內外戒嚴。昶奔于索虜。辛亥,右將軍、豫州刺史山陽王休祐進號鎮西大將軍。甲寅,以安西長史袁鳷為雍州刺史。戊午,以左民尚書劉思考為益州刺史。是日解嚴,車駕幸瓜步。開百姓鑄錢。冬十月癸亥,曲赦徐州。丙寅,車駕還宮。以建安休仁為護軍將軍。己卯,東陽太守王藻下獄死。以宮人謝貴嬪為夫人,加虎賁靸戟,鸞輅龍旂,出警入蹕,實新蔡公主也。乙酉,以鎮北大將軍、豫州刺史山陽王休祐為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十一月壬辰,寧朔將軍何邁下獄死。新除太尉沈慶之薨。壬寅,立皇后路氏,四廂奏樂。赦揚、南徐二州。護軍將軍建王休仁加特進、左光祿大夫。中護軍桂陽王休範遷職。丁未,皇子生,少府劉勝之子也。大赦天下,贓汙淫盜,悉皆原除。賜為父後者爵一級。壬子,以特進、左光祿大夫、護軍將軍建安王休仁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戊午,南平王敬猷、廬陵王敬先、安南侯敬淵並賜死。 |
《卷八本紀第八 明帝》
13 ![]() | 二年春正月己丑朔,以軍事不朝會。庚寅,以金紫光祿大夫王僧朗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壬辰,驃騎大將軍、江州刺史山陽王休祐改為南豫州刺史;鎮歷陽。鎮軍將軍、領軍將軍王玄謨為車騎將軍、江州刺史,平北將軍、徐州刺史薛安都進號安北將軍。安都亦不受命。癸巳,以左衛將軍巴陵王休若為鎮東將軍;新除安東將軍尋陽王子房為撫軍將軍;司徒左長史袁愍孫為領軍將軍。甲午,中外戒嚴。司徒建安王休仁都督征討諸軍事,統眾軍南討。以青州刺史劉祗為南兗州刺史。 |
27 ![]() | 宵言永懷。良兼矜疚。思所以重播至澤,覃被區宇。可大赦天下。」加新除左光祿大夫王玄謨車騎將軍。丙午,遣吏部尚書褚淵慰勞緣淮將帥,隨宜量賜。戊申,以新除右衛將軍劉勔為豫州刺史。九月癸丑,鎮西將軍、雍州刺史巴陵王休若進號衛將軍,平西將軍、郢州刺史蔡興宗進號安西將軍。乙卯,以越騎校尉周寧民為兗州刺史。戊午,以皇后六宮以下雜衣千領,金釵千枚,班賜北征將士。庚申,前將軍兼冀州刺史崔道固進號平北將軍。甲子,曲赦徐、兗、青、冀四州。冬十月壬午,改封新安王延年為始平王。戊子,芮芮國遣使獻方物。辛丑,復郡縣公田。鎮西大將軍、西秦河二州刺史吐谷渾拾寅進號征西大將軍。十一月,立建安王休仁第二子伯猷為江夏王,改封義陽王昶為晉熙王。乙卯,分徐州置東徐州,以輔國將軍張讜為刺史。高麗國、百濟國遣使獻方物。十二月庚辰,以寧朔將軍劉休賓為兗州刺史。 |
28 ![]() | 四年春正月己未,車駕親祠南郊,大赦天下。庚午,衛將軍巴陵王休若降號左將軍。乙亥,零陵王司馬勖薨。二月辛丑,以前龍驤將軍常珍奇為平北將軍、司州刺史,珍奇子超越為北冀州刺史。乙巳,右光祿大夫、車騎將軍、護軍將軍王玄謨薨。三月乙未,以游擊將軍劉懷珍為東徐州刺史。戊辰,以軍司馬劉靈遺為梁、南秦二州刺史,南譙太守孫奉伯為交州刺史。交州人李長仁據州叛,妖賊攻廣州,殺刺史羊南,龍驤將軍陳伯紹討平之。夏四月己卯,復減郡縣田租之半。東海王禕改封廬江王,山陽王休祐改封晉平王,改晉安郡為晉平郡。辛丑,芮芮國及河南王並遣使獻方物。甲辰,以豫章太守張辯為廣州刺史。五月乙未,曲赦廣州。癸亥,以行雍州刺史巴陵王休若行湘州刺史。會稽太守張永為雍州刺史,湘州刺史劉韞為南兗州刺史。秋七月乙巳朔,以吳郡太守王琨為中領軍。丙辰,始平王延年薨。己未,以侍中劉襲為中護軍。庚申,以驍騎將軍齊王為南兗州刺史。八月戊子,以南康相劉勃為交州刺史。辛卯,分青州置東青州,以輔國將軍沈文靖為東青州刺史。丁酉,安南將軍、江州刺史王景文進號鎮南將軍。九月丙辰,以驃騎長史張悅為雍州刺史。 |
38 ![]() | 丁亥,以冠軍將軍吐谷渾拾虔為平西將軍。戊子,奉朝請孔玉為寧州刺史。六月己亥,以第五皇子智井繼東平沖王休倩。庚子,以侍中劉韞為撫軍將軍、雍州刺史,前將軍、郢州刺史沈攸之進號鎮軍將軍,揚州刺史桂陽王休範為征南大將軍、江州刺史。癸卯,以鎮南將軍、江州刺史王景文為尚書左僕射、揚州刺史,尚書僕射袁粲為尚書右僕射。己未,改臨賀郡為臨慶郡,追改東平王休倩為臨慶沖王。七月丙戌,第五皇子智井薨。九月乙丑,中領軍劉勔加平北將軍。戊寅,立總明觀,徵學士以充之。置東觀祭酒。癸未,以第八皇子智渙繼臨慶沖王休倩。冬十月辛卯,立第九皇子贊為武陵王。乙巳,以前右軍馬詵為北雍州刺史。己酉,車駕幸東堂聽訟。 |
《卷五十一列傳第十一 宗室》
30 ![]() | 義融弟義宗,幼為高祖所愛,字曰伯奴,賜爵新渝縣男。永初元年,進爵為侯,歷黃門侍郎,太子左衛率。元嘉八年,坐門生杜德靈放橫打人,還弟內藏,義宗隱蔽之,免官。德靈雅有姿色,為義宗所愛寵,本會稽郡吏。謝方明為郡,方明子惠連愛幸之,為之賦詩十餘首,《乘流遵歸渚》篇是也。又為侍中、太子詹事,加散騎常侍、征虜將軍、南兗州刺史。二十一年,卒,追贈散騎常侍、平北將軍,謚曰惠侯。愛士樂施,兼好文籍,世以此稱之。 |
《卷六十八列傳第二十八 武二王》
2 ![]() | 太祖即位,增邑二千戶,進號驃騎將軍,加散騎常侍,給鼓吹一部。尋加開府儀同三司。元嘉三年,改授都督荊、湘、雍、梁、益、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給班劍三十人,持節、常侍、將軍如故。義康少而聰察,及居方任,職事修理。六年,司徒王弘表義康宜還入輔,徵侍中、都督揚、南徐、兗三州諸軍事、司徒、錄尚書事,領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持節如故。二府並置佐領兵,與王弘共輔朝政。弘既多疾,且每事推謙,自是內外眾務,一斷之義康。太子詹事劉湛有經國才,義康昔在豫州,湛為長史,既素經情款,至是意委特隆,人物雅俗,舉動事宜,莫不咨訪之。故前後在籓,多有善政,為遠近所稱。九年,弘薨,又領揚州刺史。其年,太妃薨,解侍中,辭班劍。十二年,又領太子太傅,復加侍中、班劍。 |
《卷七十六列傳第三十六 硃修之 宗愨 王玄謨》
28 ![]() | 玄謨尋遷平北將軍、徐州刺史,加都督。時北土饑饉,乃散私穀十萬斛、牛千頭以振之。轉領軍將軍。孝武崩,與柳元景等俱受顧命,以外監事委玄謨。時朝政多門,玄謨以嚴直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加都督。少帝既誅顏師伯、柳元景等,狂悖益甚,以領軍征玄謨。子侄咸勸稱疾,玄謨曰:「吾受先帝厚恩,豈可畏禍茍免。」遂行。及至,屢表諫諍,又流涕請緩刑去殺,以安元元。少帝大怒。 |
《卷八十六列傳第四十六 殷孝祖 劉勔》
15 ![]() | 太宗納之,元友議遂寢。勔與常珍奇書,勸令反虜,珍奇乃與子超越、羽林監式寶,於譙殺虜子都公費拔等凡三千餘人。勔馳驛以聞,太宗大喜,以珍奇為使持節、都督司北豫二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司州刺史,汝南新蔡縣侯,食邑千戶;超越輔國將軍、北豫州刺史,潁川汝陽囗囗三郡太守,安陽縣男;式寶輔國將軍、陳南頓二郡太守,真陽縣男,食邑三百戶。珍奇為虜所攻,引軍南出,虜追擊破之,珍奇走依山,得至壽陽,超越、式寶為人所殺。 |
17 ![]() | 其年,南兗州刺史齊王出鎮淮陰,以勔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兗青冀囗五州諸軍事、平北將軍,侍中、中領軍如故,出鎮廣陵。固辭侍中、軍號,許之,以為假平北將軍。七年,解都督、假號、并節。太宗臨崩,顧命以為守尚書右僕射,中領軍如故,給鼓吹一部。廢帝即位,加兵五百人。 |
《卷八十八列傳第四十八 薛安都 沈文秀 崔道固》
14 ![]() | 前廢帝即位,遷右衛將軍,加給事中。永光元年,出為使持節、督兗州諸軍事、前將軍、兗州刺史。景和元年,代義陽王昶督徐州豫州之梁郡諸軍事、平北將軍、徐州刺史。太宗即位,進號安北將軍,給鼓吹一部。安都不受命,舉兵同晉安王子勛。初,安都從子索兒,前廢帝景和中,為前軍將軍,直閣,從誅諸公,封武安縣男,食邑三百戶。太宗即位,以為左將軍,直閣如故。安都將為逆,遣密信報之,又遣數百人至瓜步迎接。時右衛將軍柳光世亦與安都通謀。 |
《卷九十六列傳第五十六 鮮卑吐谷渾》
10 ![]() | 先是晉末,金城東允街縣胡人乞伏乾歸擁部眾據洮河、罕開,自號隴西公。乾歸死,子熾磐立,遣使詣晉朝歸順,以為使持節、都督河西諸軍事、平西將軍,公如故。高祖即位,進號安西大將軍。熾磐死,子茂蔓立。慕璝前後屢遣軍擊,茂蔓率部落東奔隴右,慕璝據有其地。是歲,赫連定於長安為索虜拓跋燾所攻,擁秦戶口十餘萬西次罕開,欲向涼州。慕璝距擊,大破之,生擒定。燾遣使求,慕璝以定與之。九年,慕璝遣司馬趙敘奉貢獻,并言二萬人捷。太祖加其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西秦河沙三州諸軍事、征西大將軍、西秦河二州刺史、領護羌校尉,進爵隴西王。弟慕延為平東將軍,慕璝兄樹洛干子拾寅為平北將軍,阿豺子煒代鎮軍將軍。 |
《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氐胡》
18 ![]() | 仇池平。以輔國司馬胡崇之為龍驤將軍、秦州刺史、平羌校尉,守仇池。索虜拓跋燾遣安西大將軍吐奚弼、平北將軍拓跋齊等二萬人邀崇之。二十年二月,崇之至濁水,去仇池八十里,遇齊等,戰敗沒,餘眾奔還漢中。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