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維基 -> 五音集韻
《五音集韻》[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是通過對對應底本影印本進行字符識別而自動建立的資料。字符識別過程難免引入錯字,請參考字符識別相關使用說明了解如何糾正錯誤。請點擊文本中的
圖標顯示圖文對照,以確認文本內容的正確與否。
作者 | 韓道昭 |
---|---|
成書年代 | 金 |
版本 | ![]() ![]() 《欽定四庫全書》本 |
數據項目 | ctext:118707 |
檢索: |
1.
提要
五音集韻卷一
一東
二冬
三鍾
四江
五脂
六微
2.
七魚
八虞
九模
十齊
十一皆
十二灰
十一咍
五音集韻卷三
一眞
二諄
三文
四殷
五痕
六魂
七元
3.
八寒
九桓
十山
十一仙
十二宵
十三肴
十四豪
十五歌
十六戈
十七麻
4.
一陽
二唐
三庚
四清
五青
六蒸
七登
八尤
九侯
十侵
十一覃
十二鹽
十三咸
十四凡
5.
一董
二腫
三講
四旨
五尾
六語
七麌
八姥
九薺
十駭
十一賄
十二海
一軫
二凖
三吻
四隱
五很
六混
七阮
八旱
九緩
十産
十一獮
十二小
十三巧
十四皓
十五哿
十六果
十七馬
6.
一養
二蕩
三梗
四静
五迥
六拯
七等
八有
九厚
十寑
十一感
十二琰
十三豏
十四范
一送
二宋
三用
四絳
五至
六未
七御
八遇
九暮
十霽
十一祭
十二泰
十三怪
十四隊
十五代
十六廢
7.
一震
二稕
三問
四焮
五恨
六慁
七願
八翰
九換
十諫
十一線
十二笑
十三効
十四号
十五箇
十六過
十七禡
一漾
二宕
三諍
四勁
五徑
六證
七嶝
八宥
九候
十沁
十一勘
十二豔
十三陷
十四梵
8.
一屋
二沃
三燭
四覺
一質
二術
三物
四迄
五沒
六月
七曷
八末
九鎋
十薛
9.
一藥
二鐸
三陌
四昔
五錫
六職
七德
八緝
九合
十葉
十一洽
十二乏
雙聲疊韻法
[顯示各種版本 (1)]卷一
提要
五音集韻卷一
一東
二冬
三鍾
四江
五脂
六微
2.
卷二至卷三
七魚
八虞
九模
十齊
十一皆
十二灰
十一咍
五音集韻卷三
一眞
二諄
三文
四殷
五痕
六魂
七元
3.
卷四
八寒
九桓
十山
十一仙
十二宵
十三肴
十四豪
十五歌
十六戈
十七麻
4.
卷五至卷六
一陽
二唐
三庚
四清
五青
六蒸
七登
八尤
九侯
十侵
十一覃
十二鹽
十三咸
十四凡
5.
卷七至卷八
一董
二腫
三講
四旨
五尾
六語
七麌
八姥
九薺
十駭
十一賄
十二海
一軫
二凖
三吻
四隱
五很
六混
七阮
八旱
九緩
十産
十一獮
十二小
十三巧
十四皓
十五哿
十六果
十七馬
6.
卷九至卷十
一養
二蕩
三梗
四静
五迥
六拯
七等
八有
九厚
十寑
十一感
十二琰
十三豏
十四范
一送
二宋
三用
四絳
五至
六未
七御
八遇
九暮
十霽
十一祭
十二泰
十三怪
十四隊
十五代
十六廢
7.
卷十一至卷十二
一震
二稕
三問
四焮
五恨
六慁
七願
八翰
九換
十諫
十一線
十二笑
十三効
十四号
十五箇
十六過
十七禡
一漾
二宕
三諍
四勁
五徑
六證
七嶝
八宥
九候
十沁
十一勘
十二豔
十三陷
十四梵
8.
卷十三至卷十四
一屋
二沃
三燭
四覺
一質
二術
三物
四迄
五沒
六月
七曷
八末
九鎋
十薛
9.
卷十五
一藥
二鐸
三陌
四昔
五錫
六職
七德
八緝
九合
十葉
十一洽
十二乏
雙聲疊韻法
URN: ctp:wb94959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