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79504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
條件: 提到「知汝州
Total 13

本紀第二十七 高宗四

16
二月丁亥朔,升桂州為靜江府。乙丑權邦彥薨。浙東賊彭友犯龍泉縣辛卯,李通餘黨劉德圍舒州。吳玠遇金人於饒風關,王彥自西鄉來會,金人分兵攻關,統制郭仲敗走。丁酉,饒風關破,玠趣西縣,彥奔達州,四川大震。張浚被罷職之命,以諸軍方潰,因秘不行,復具奏審。己亥,金帥撒離曷入興元府,經略使劉子羽焚其城走三泉縣,吳玠退屯仙人關。庚子,以宗子伯琮為和州防禦使,賜名瑗,尋改貴州。辛丑,蠲廣東諸州被賊民家稅。壬寅,鄭州兵馬鈐轄牛皋彭玘率兵與李橫會,橫以便宜命皋為蔡、唐州鎮撫使,知汝州乙巳,翟琮遣統制李吉敗偽齊兵於伊陽,又殲其將梁進之眾。丁未王似始受宣撫副使之命。戊申,虔賊周十隆犯循、梅、汀州,詔統制趙祥等合兵捕之。庚戌,以李橫為神武左軍副統制、京西招撫使。改胡舜陟淮西安撫使辛亥,以工部尚書席益參知政事翰林學士徐俯簽書樞密院事壬子,王全犯廬州。甲寅,詔守臣至官半年,具上民間利害或邊防五事。李橫遣人奏穎昌之捷,詔許橫便宜行事。乙卯劉光世遣酈瓊等屯兵泗州為李橫聲援。是月張浚復以王庶為參謀官,往巴州措置。時金兵深入至金牛鎮,疑有伏,由褒斜穀引兵還興元,吳玠、劉子羽追擊其後,殺獲甚眾。

列傳第三十六

80
咸平中,復為京東轉運使,連知福、江、陳、襄四州。大中祥符中,權西京留司御史臺,徙知汝州,以逮事太祖,拜鴻臚少卿七年,卒,年六十九。

列傳第四十五

12
王曙,字晦叔,隋東皋子績之後。世居河汾,後為河南人。中進士第,再調定國軍節度推官。咸平中,舉賢良方正科,策入等,遷秘書省著作佐郎知定海縣。還,為群牧判官,考集古今馬政,為《群牧故事》六卷,上之。遷太常丞、判三司憑由理欠司。坐舉進士失實,降監盧州茶稅,再遷尚書工部員外郎、龍圖閣待制。以右諫議大夫河北轉運使,坐部吏受賕,降知壽州。徙淮南轉運使,勾當三班院,權知開封府。以樞密直學士知益州。繩盜以峻法,多致之死。有卒夜告其軍將亂,立辨其偽,斬之。蜀人比之張詠,號「前張後王」。入為給事中仁宗皇太子,與李迪同選兼賓客,復坐貢舉失實,黜官。復為給事中群牧使。其妻,寇準女也。準罷相且貶,曙亦降知汝州。準再貶,曙亦貶郢州團練副使。起為光祿卿知襄州,又徙汝州。復給事中知潞州。州有殺人者,獄已具,曙獨疑之。既而提點刑獄杜衍至,事果辨。曙為作《辨獄記》以戒官吏。

列傳第五十

14
禮部侍郎知永興軍,召兼翰林侍讀學士。以疾辭,且請便郡。帝語大臣曰:「吳育剛正可用,第嫉惡太過耳。」因命知汝州,遣內侍賜以禁中良藥。會疾不已,又請居散地,以集賢院學士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外臺舊不領民事,時張堯佐河陽,民訟久不決,多詣育訴。育為辨曲直,判書狀尾,堯佐畏懼奉行。復為資政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知陜州,進資政殿大學士。召還,判尚書都省

列傳第六十四

11
七年,病愈,起知汝州。會加上玉皇聖號,表求陪預,即代還,以為參詳儀制副使,知禮儀院,判秘閣、太常寺。天禧二年冬,拜工部侍郎。明年,權同知貢舉,坐考較差謬,降授秘書監。丁內艱,屬行郊禮,以億典司禮樂,未卒哭,起復工部侍郎,令視事。四年,復為翰林學士,受詔注釋御集,又兼史館修撰判館事,權景靈宮副使。十二月,卒,年四十七。錄其子紘為太常寺奉禮郎。

列傳第七十

13
景祐三年,為侍御史,改刑部員外郎知雜事判大理寺,進天章閣待制。元昊反,為陜西體量安撫使。坐令開封府吏馮士元市女口,降知汝州。徒同州,就除陜西都轉運使文彥博鞫黃德和獄,未上,詔籍同案。籍言曰:「德和退怯當誅。劉平力戰而沒,宜加恤其子孫。」又建言:「頻歲災異,天久不雨。宮中費用奢靡,出納不嚴,須索煩多,有司無從鉤校虛實。臣竊謂凡乘輿所費,宮中所用,宜務加裁抑,取則先帝,修德弭災之道也。今宿兵西鄙,將士力戰,弗獲功賞;而內官、醫官、樂官,無功勞,享豐賜,天下指目,謂之『三官』。願少裁損,無厚賚予,專勵戰功,寇不足平也。」

列傳第七十四

31
御史中丞王陶彈宰相韓琦為跋扈,罷為翰林學士言:「中丞之言是,宰相安得無罪?若其非是,安得止罷臺職?今為學士,是遷也。」參知政事吳奎論陶事,出知青州言進退大臣,不當如是。詔遷奎官。又言:「執政罷免,則為降黜;今復遷官,則為褒進。二者理難並行,此與王陶罷中丞而加學士何以異?」章上,奎還就職。前言求去,知汝州。數月,召兼侍講判太常寺

列傳第八十五

38
寶元元年,元昊將山遇率其族來歸,且言元昊反狀,渭與知州郭勸謀,卻之。既而元昊果反。又與勸奏,以為元昊表至猶稱臣,可漸屈以禮。朝廷初以渭兼知鄜州,坐是貶為尚食使、知汝州,徙磁州。元昊犯邊,言者益歸罪於渭,復降右監門衛將軍、白波兵馬都監,卒。

列傳第八十七

37
帝嘗語輔臣,有無人才之嘆,宗孟率爾對曰:「人才半為司馬光邪說所壞。」帝不語,直視久之,曰:「蒲宗孟乃不取司馬光邪!未論別事,只辭樞密一節,朕自即位以來,唯見此一人;他人,則雖迫之使去,亦不肯矣。」宗孟慚懼,至無以為容。僅一歲,御史論其荒於酒色及繕治府舍過制,罷知汝州。逾年,加資政殿學士,徙毫、杭、鄆三州。
86
入為開封度支判官,權陜西轉運副使、制置解鹽。鹽足支十年,而歲調畦夫數千,向奏損其數。兼提舉買馬,監牧沙苑養馬,歲得駒三百,而費錢四千萬,占田千頃。向請斥閑田予民,收租入以市之。乃置場於原、渭,以羨鹽之直市馬,於是馬一歲至萬匹。昭陵復土,計用錢糧五十萬貫石,三司不能供億,將移陜西緣邊入鹽中於永安縣。向陳五不可,以為失信商旅,遂舉所闕之數以獻。嘗夜至靈寶縣,先驅入驛,與客崔令孫爭舍。令孫正病臥,驚而死,罷知汝州。甫數月,復以為陜西轉運副使,進為使。陵役費,其助如永昭時,凡將漕八年,所入鹽、馬、芻、粟數累萬,民不益賦,其課為最。

列傳第八十八

39
徽宗立,中書言序辰類元祐章牘,傅致語言,指為謗訕。詔與惇並除名勒停,放歸田里。蔡京為相,復拜刑部、禮部侍郎,為翰林學士,進承旨。有言其在先帝遏密中以音樂自娛者,黜知汝州。二年,徙蘇州。坐縱部民盜鑄錢,謫單州團練副使、江州安置。又坐守蘇時以天寧節同其父忌日,輒於前一日設宴,及節日不張樂,移永州。會赦,復官中奉大夫,遂卒。亦有文,善傅會,深文刻核,似其父云。

列傳第一百五

43
是時,議者往往指元祐舊臣在廷者太多。庭堅為帝言司馬光呂公著之賢,且曰:「陛下踐阼以來,合人心事甚眾,惟夫邪正殊未差別。如光、公著甄敘,但用赦恩,初未嘗別其無罪也。」又薦蘇軾、蘇轍可用,頗忤旨。曾布因稱其所論不常,帝命徙為郎,俄出為京東轉運判官。任伯雨庭堅立身有本末,不應罷言職。庭堅亦辭新命,改知汝州,又送吏部。伯雨復爭之,乞以庭堅章付外,考其所言,毋使言者為三省所脅。李清臣從而擠之,改通判陳州。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14
宣和中,為駕部員外郎知汝州欽宗時,上封事十篇,論事切至。使於金,還,提點京西北路刑獄。金人犯汝州自襄陽領兵往援之,戰死。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