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清史稿 |
條件: 提到「輔國將軍」 |
Total 11 |
《志八十》
38 ![]() | 武官,提督,青旗八,飛虎旗、杏黃傘、青扇、兵拳、雁翎刀、獸劍、刑仗各二,旗槍四,回避、肅靜牌各二。總兵官,青旗八,飛虎旗、杏黃傘、青扇、獸劍、旗槍、大刀各二,回避、肅靜牌各二。副將,青旗六,杏黃傘一,青扇二,金黃棍二,回避、肅靜牌各二。參將、游擊、都司,青旗四,杏黃傘一,青扇一,桐棍二,回避、肅靜牌各二。守備,青旗四,杏黃傘一,青扇一,桐棍二。各省駐防將軍視內都統。副都統以下均與京職同。順治三年,定京官儀從,公,掌扇貼方金一。職官掌扇,一品貼圓金四,二品貼圓金三,三品貼圓金二,四品用灑金掌扇,五品至七品俱用素黑掌扇,八品、九品俱用白掌扇。六年,定公以下四品官以上用大、小灑金扇各一,文官用甘蔗棍二,武官用棕竹棍二。八年,定民公、和碩公主額駙,杏黃傘二,旗十,大、小扇二,貼方金四。侯、郡主額駙,杏黃傘一,旗十,大、小扇二,貼方金三。伯,杏黃傘一,旗十,大、小扇二,貼圓金一。一品官,杏黃傘一,旗八,大、小扇二,貼圓金四。二品官,杏黃傘一,旗六,大、小扇二,貼圓金三。三品官,杏黃傘一,旗六,大、小扇二,貼圓金二。四品官,旗四,灑金大、小扇二。五品以下官如三年例。京城內不得排列旗、傘,惟於外用之。宗室、覺羅各官,扇柄及棍皆丹漆。凡入皇城,惟用小扇。九年,定公以下、漢文官三品以上,皇城外坐暗轎,四人舁之,掌扇各書官銜,兼滿、漢字。康熙初年,定公、和碩公主額駙,旗十,杏黃傘二,金黃棍四。侯、伯、郡主額駙,旗十,杏黃傘一,金黃棍四。都統,鎮國將軍,內大臣,縣主額駙,子,滿、漢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旗八,杏黃傘一,金黃棍二。輔國將軍,郡君額駙,護軍統領,前鋒統領,副都統,男,滿、漢侍郎,學士,步軍總尉及三品官,旗六,杏黃傘一,金黃棍二。四品官旗四。京城內一品官以上惟用傘、棍,二品官並不用傘。四年,定在京文官三品以上、武官散秩大臣以上,一人引馬前導,其餘各官禁之。七年,定在京各官停用傘、棍,民公以下俱照順治八年例,出京用鞍籠閒馬前導。康熙七年,定外官儀從。總督,杏黃傘二,金黃棍二,旗八,扇二,兵拳二,雁翎刀二,飛虎旗二,獸劍二,桐棍二,槊棍二,槍四,回避、肅靜牌各二。巡撫,杏黃傘二,金黃棍二,旗八,扇二,獸劍二,桐棍二,槊棍二,槍二,回避、肅靜牌各二。布政使、按察使,杏黃傘二,金黃棍二,旗六,扇二,槊棍二,回避、肅靜牌各二。各道掌印、都司、知府,杏黃傘一,旗四,桐棍二,槊棍二,回避、肅靜牌各二。同知、通判、知州、知縣,藍傘一,扇一,桐棍一,槊棍一,回避牌二。州同、州判、縣丞,藍傘一,桐棍二。典史、雜職,竹板二。提督,杏黃傘二,金黃棍二,旗八,扇二,兵拳二,雁翎刀二,飛虎旗二,槍二,獸劍二,刑仗二,回避、肅靜牌各二。總兵,杏黃傘二,金黃棍二,旗八,扇二,大刀一,獸劍二,槍二,回避、肅靜牌各二。副將,杏黃傘二,金黃棍二,旗六,扇二,回避、肅靜牌各二。參將、游擊、都司,杏黃傘一,旗四,扇一,桐棍二,回避、肅靜牌各二。守備,杏黃傘一,旗四,扇一,棍二。崇德初年,定固倫額駙,彩畫雲紅傘一,豹尾槍二,紅仗二。超品公、和碩額駙,金黃傘一,豹尾槍二,旗六,後從十人。民公、郡主額駙,金黃傘一,豹尾槍一,旗六,後從八人。都統、子、尚書、縣主額駙,金黃傘一,旗六,後從六人。內大臣、大學士、副都統、護軍統領、前鋒統領、侍郎、郡君額駙,旗六,後從四人。一等侍衛、護衛、參領、前鋒參領、縣君額駙、學士、滿啟心郎、郎中,旗四,後從四人。二等侍衛、護衛、佐領、漢啟心郎、員外郎,旗二,後從二人。三等侍衛、護衛、護軍校、主事以下官員,止用後從一人。 |
《列傳二》
36 ![]() | 鎮國襄敏公瓦三,固爾瑪琿子。事聖祖,初封輔國將軍。從岳託定湖廣,襲輔國公。二十一年,授右宗人。追論攻長沙退縮罪,奪官,仍留爵。復授鑲藍旗滿州固山額真。俄羅斯侵據雅克薩,上遣瓦三偕侍郎果丕,會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按治。尋命固山額真朋春等率師討之,以瓦三統轄黑龍江將士。二十四年,卒,謚襄敏。瓦三子齊克塔哈,襲輔國公。事聖內大臣。坐事,奪爵。以固爾瑪琿孫鄂斐襲。?祖,徵噶爾丹在行。歷右宗人、都統、領侍征噶爾丹亦在行。卒,以子鄂齊襲。事世宗,嘗奉使西藏,宣諭達賴喇嘛,進鎮國公。授天津水師都統,坐不能約束所部,奪爵。復起授都統,坐納賂,再奪爵。 |
《列傳六》
18 ![]() | 富綬襲爵,改號曰顯親王。康熙八年,薨,謚曰懿。子丹臻,襲。三十五年,從征噶爾丹。四十一年,薨,謚曰密。子衍潢,襲。乾隆三十六年,薨,年八十二,謚曰謹。富綬孫蘊著,襲。乾隆中,自三等輔國將軍授內閣侍讀學士,歷通政使、盛京戶部侍郎。調兵部侍郎,遷漕運總督。坐受商人餽遺,謬稱上旨籍鹽政吉慶家,坐絞,上寬之,復授副都統,歷涼州、綏遠城將軍,工部尚書。既,襲封。四十三年,復號肅親王。薨,年八十,謚曰勤。丹臻孫永錫,襲。官都統。坐事,罷。道光元年,薨,謚曰恭。子敬敏,襲。咸豐二年,薨,謚曰慎。子華豐,襲,歷內大臣、宗令。以火器營設碓制藥,占用王府地,華豐力拒之,詔責不知大體,罷宗令、內大臣。八年,薨,謚曰恪。子隆懃,襲,官內大臣。光緒二十一年,疏請納正言、裕財用,上嘉納之。二十四年,薨,謚曰良。子善耆,襲。三十三年,授民政部尚書。遜國後,避居大連灣。久之,薨,謚曰忠。 |
26 ![]() | 綿護,允祿次子輔國公弘?孫,輔國將軍永蕃子也。二十一年,薨,謚曰勤。弟綿,襲,二十五年,薨,謚曰質。子奕仁,襲,同治十三年,薨,謚曰厚。子載勛,襲。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入京師,載勛與端郡王載漪相結,設壇於其邸,縱令侵使館。俄,授步軍統領。上奉太后幸太原,載勛從,為行在查營大臣。既,與各國議和,罪禍首,奪爵,賜自盡。弟載功,襲。 |
28 ![]() | 鎮國慤厚公高塞,太宗第六子。初封輔國公。康熙八年,進鎮國公。高塞居盛京,讀書醫無閭山,嗜文學,彈琴賦詩,自號敬一主人。九年,卒。子孫遞降,至曾孫忠福,襲輔國將軍,坐事奪爵。 |
《列傳八》
18 ![]() | 載銓初封二等輔國將軍,三進封輔國公,授御前大臣、工部尚書、步軍統領,襲爵。道光末,受顧命。文宗即位,益用事。咸豐二年六月,給事中袁甲三疏劾:「載銓營私舞弊,自謂『操進退用人之權』。刑部尚書恆春、侍郎書元潛赴私邸,聽其指使。步軍統領衙門但準收呈,例不審辦;而載銓不識大體,任意顛倒,遇有盜案咨部,乃以武斷濟其規避。又廣收門生,外間傳聞有定門四配、十哲、七十二賢之稱。」舉所繪息肩圖朝官題詠有師生稱謂為證。上諭曰:「諸王與在廷臣工不得往來,歷聖垂誡周詳。恆春、書元因審辦案件,趨府私謁,載銓並未拒絕。至拜認師生,例有明禁,而息肩圖題詠中,載齡、許誦恆均以門生自居,不知遠嫌。」罰王俸二年,所領職並罷。九月,仍授步軍統領。三年,加親王銜,充辦理巡防事宜。二月,疏請申明會議舊章,報可。四年九月,病作,詔以綿德曾孫溥煦為後。是月,薨。追封親王,賞銀五千兩治喪,謚曰敏。 |
35 ![]() | 以綿性子奕劻為後。三十年,襲輔國將軍。咸豐二年正月,封貝子。十年正月,上三十萬壽,進貝勒。同治十一年九月,大婚,加郡王銜,授御前大臣。光緒十年三月,命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十月,進慶郡王。十一年九月,會同醇親王辦理海軍事務。十二年二月,命在內廷行走。十五年正月,授右宗正。大婚,賜四團正龍補服,子載振頭品頂帶。二十年,太后六十萬壽,懿旨進親王。二十六年七月,上奉太后幸太原,命奕劻留京會大學士李鴻章與各國議和。二十七年六月,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奕劻仍總理部事。十二月,加載振貝子銜。二十九年三月,授奕劻軍機大臣,仍總理外務部如故。尋命總理財政處、練兵處,解御前大臣以授載振。 |
43 ![]() | 子八,有爵者五:載濂、載漪、載瀾、載瀛、載津。載濂,奕誴第一子。初封一等輔國將軍,累進輔國公,襲貝勒,加郡王銜。二十五年,子溥偁,賜頭品頂帶。二十六年,載濂以庇義和拳,奪爵,弟載瀛,襲。載瀛,奕誴第四子。初封二等鎮國將軍,加不入八分輔國公銜,襲貝勒。載漪,奕誴第二子。出為瑞郡王奕志後。獲罪,奪爵,歸宗。語在瑞懷親王綿忻傳。載瀾,奕誴第三子。初封三等輔國將軍,再進封不入八分輔國公。以庇義和拳,奪爵,戍新疆。載津,奕誴第五子。封二等鎮國將軍,加不入八分輔國公銜。 |
《列傳二百七十一》
191 ![]() | 博爾都,字問亭,號東皋漁父,恪僖公拔都海子,蘊端從弟。封輔國將軍。有問亭詩集。 |
192 ![]() | 永忠,字良輔,又字臞仙,多羅貝勒弘明子。輔國將軍。有延芬室集。詩體秀逸,書法遒勁,頗有晉人風味。常不衫不履,散步市衢。遇奇書異籍,必買之歸,雖典衣絕食不顧也。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