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仁者不... : |
问:“‘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此四句都相属。知者则知天理之为是而必循之,知人欲之为非而必去之,所以能处约处乐,而不至于滥与淫。”曰:“如此说时,便是硬去做,都不见利仁底意思。如安仁者,他便是仁了,更不用说。如所谓利仁者,是真个见得这仁爱这一个物事好了,犹甘于刍豢而不甘于粗粝。若只是闻人说这个是好,自家也仿佛见得是,如此,却如何得如‘刍豢之悦我口’,如何得利仁底意,便只是硬去做了。” |
| 不仁者不... : |
问:“既是‘失其本心’,则便解滥淫,而必以久言之,何故?”曰:“也有时下未肯恁地做底,圣人说话稳。而今说道他不仁,则约便滥,乐便淫,也有不便恁地底。”义刚。贺孙录云:“亦有乍能勉强一时者。” |
| 不仁者不... : |
至之问“仁者安仁”。曰:“仁者心便是仁,早是多了一‘安’字。‘知者利仁’,未能无私意,只是知得私意不是著脚所在,又知得无私意处是好,所以在这里千方百计要克去个私意,这便是利仁。” |
| 不仁者不... : |
刘潜夫问“安仁”、“利仁”之别。曰:“安仁者不知有仁,如带之忘腰,屦之忘足。利仁者是见仁为一物,就之则利,去之则害。” |
| 不仁者不... : |
晞逊问:“所谓利仁者,莫是南轩所谓‘有所为而为者’否?”曰:“‘有所为而为’不是好底心,与利仁不同。‘仁者安仁’,恰似如今要做一事,信手做将去,自是合道理,更不待逐旋安排。如孟子说:‘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这只顺道理合做处便做,更不待安排布置。待得‘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便与上不同。”又云:“有为而为之,正是说‘五霸假之也’之类。” |
| 不仁者不... : |
仁者温淳笃厚,义理自然具足,不待思而为之,而所为自帖帖地皆是义堙,所谓仁也。知者知有是非,而取于义理,以求其是而去其非,所谓知也。 |
| 不仁者不... : |
萧景昭问:“而今做工夫,且须利仁。”曰:“唯圣人自诚而明,合下便自安仁。若自明而诚,须是利仁。” |
| 不仁者不... : |
仁、知虽一,然世间人品所得,自有不同:颜子曾子,得仁之深者也;子夏子贡,得知之深者也。如程门之尹氏则仁胜,上蔡则知胜。 |
| 不仁者不... : |
或问“仁者心无精粗内外远近之间”。曰:“若有,便成两段。此句为‘仁者安仁’设。”节。 |
| 不仁者不... : |
或问:“‘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精粗之间’,如何?”曰:“仁者洞然只是一个心,所以无内外精粗远近之间。然须看自家有间底心是如何,然后看无间底心是如何。”又问:“‘无内外之间’,是如何?”曰:“表里如一。”又问:“如何是‘远近精粗之间’?”曰:“他当初若更添‘高下、显微、古今’这样字,也只是一理。”又问:“才有些个搀绝间断,便不得。”曰:“才有私意,便间断了。所以要‘克己复礼’,便是要克尽私意。盖仁者洞然只是这一个心。如一碗清水,才入些泥,有清处,有浊处。”又问:“上蔡解此段,只是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先解这一段,方连上面说。”曰:“看他文义,须是包上面说,方得相贯。然‘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又须著自去看。” |
| 不仁者不... : |
问:“不能无远近精粗之间,如何?”曰:“亦只是内外意思。‘吾心浑然一理,无内外远近精粗’,这段分别说极通透。上蔡寻常说有过当处,此却他人说不到。”先生再三诵“安仁则一,利仁则二”之句,以为解中未有及此者,因叹云:“此公见识直是高。利仁,贪利为之,未要做远底,且就近底做;未要做精底,且就粗底做。”问:“‘安仁者非颜闵以上不知此味’,便是圣人之事乎?”曰:“是。须知‘非颜闵以上不知此味’,到颜闵地位知得此味,犹未到安处也。” |
| 不仁者不... : |
问:“安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精粗之间’。性之未动,既皆至理所存;情之既发,无非至理所著。利仁固是审于既发,莫更著谨于未发否?”曰:“若未发时,自著不得工夫。未发之时,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问:“原宪‘克、伐、怨、欲不行’,是他许多不好物事都已发了,只白地壅遏得住,所以非独不得为仁,亦非求仁之事。”曰:“是如此。” |
| 不仁者不... : |
问:“上蔡云:‘安仁,非颜闵以上做不得。’颜闵似未至安仁?”曰:“亦见此意思。” |
| 富与贵章: |
或问:“富贵不处,是安于义;贫贱不去,是安于命。”曰:“此语固是。但须知如何此是安义,彼是安命。盖吾何求哉?求安于义理而已。不当富贵而得富贵,则害义理,故不处。不当贫贱而得贫贱,则自家义理已无愧,居之何害!富贵人所同欲,若不子细,便错了。贫贱人所同恶,自家既无愧义理,若更去其中分疏我不当贫贱,便不是。张子韶说‘审富贵而安贫贱’,极好。” |
| 富与贵章: |
“审富贵而安贫贱”者,言不以其道得富贵,须是审。苟不以其道,决是不可受它底。不以其道得贫贱,却要安。盖我虽是不当贫贱,然当安之,不可于上面计较云,“我不当得贫贱”,有汲汲求去之心,譬如人作折本经纪相似。 |
| 富与贵章: |
问:“君子当得富贵。所谓不当得而得者,乃人君不能用其言,徒欲富贵其身。”曰:“富贵不以道得之,不但说人君不用其言,只富贵其身。如此说,却说定了。凡是富贵贫贱有不当得而得者,皆不处不去。如‘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之类,亦是不当得之富贵。须且平说,不要执定一事。又终食、造次、颠沛,一句密似一句,须至倾覆流离之际,亦不违仁也。” |
| 富与贵章: |
文振问“富与贵”一章。曰:“‘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若曰是谄曲以求之,此又是最下等人。所谓得之者,便设有自到我面前者,吾知其有一毫不是处,也不可处。譬如秀才赴试,有一人先得试官题目将出来卖,只要三两贯钱,便可买得,人定是皆去买。惟到这里见得破,方是有学力。圣人言语,岂可以言语解过一遍便休了!须是实体于身,灼然行得,方是读书。” |
| 富与贵章: |
问:“贫贱,如何是不当得而得之?”曰:“小人放僻邪侈,自当得贫贱。君子履仁行义,疑不当得贫贱,然却得贫贱,这也只得安而受之,不可说我不当得贫贱,而必欲求脱去也。今人大率于利,虽不当得,亦泯默受之;有害,则必以为不当得,而求去之矣。君子则于富贵之来,须是审而处之;于贫贱,则不问当得与不当得,但当安而受之,不求去也。”问:“此二节语,犹云‘怨有不雠,而德无不报’之意否?”曰:“然。盖于富贵则有所不处,于贫贱则必受之而不辞也。” |
| 富与贵章: |
问:“‘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去’字或读作上声,可否?”曰:“自家离去之‘去’,去声读;除去之‘去’,上声读。此章只是去声。” |
| 富与贵章: |
“君子去仁”之“去”只音去声。如“孟子去齐”之“去”,我元有而自离去之也。若作上声,则是除却。贺孙。明作录云:“是除却了,非也。” |
| 富与贵章: |
“富与贵,贫与贱”一章。某曰:“学者须是从富贵贫贱处判断得下,方有用工处。”先生喜曰:“这里看得分晓,须要做下面工夫。若做得下面工夫,看上面事愈觉分晓。”又问:“‘恶不仁者’,直是如此峻洁!”曰:“只缘是不要一点不仁底事著在身上。”又曰:“如此看得,方是。” |
| 富与贵章: |
子善问此章。曰:“且如不处、不去,若是资质好底,所见稍明,便于这里也能见得,只是未必到无终食不违底意思。不处、不去,乃是立脚处好了,细密工夫方下得。若上面无立脚处了,其他可见。一作:“下面工夫,无缘可见。”圣人之意,不独是教人于富贵贫贱处做工夫,须是到终食不违,颠沛造次都用工,方可。” |
| 富与贵章: |
先生因寓看里仁篇,云:“前面几段更好熟看,令意脉接续。”因问:“造次是‘急遽苟且之时’。苟且,莫只就人情上说否?”曰:“苟且是时暂处,苟可以坐,苟可以立,令此心常存,非如大宾大祭时也。”问:“曾子易箦,莫是苟且时否?”曰:“此正是颠沛之时。那时已不可扶持,要如此坐,也不能得。” |
| 富与贵章: |
敬之问:“富贵贫贱,圣人教人,要得分别取舍到个真切处,便随道理做去。有一般昏弱之人,都只是人欲上行,便是不识痛痒底人。”先生曰:“圣人这处恰似说得疏。学问工夫尽多,圣人去富贵贫贱上做工夫。不是处富贵贫贱时节,又如何做工夫?终不成闲过了这处!圣人且立个大界限,先要人分别得个路头。‘君子去仁’,便是不成个君子。看圣人说得来似疏,下面便说到细密处。须是先说个粗,后面方到细处。若不是就粗处用工,便要恁地细密,也不得。须知节节有工夫,剥了一重又一重,去了一节又一节。”敬之云:“此章说此三句,可谓紧切。虽然,只说存养,未说仁处,要是教人自体认看。”先生笑曰:“公又如此。所见这里未是极处,更要去言外说道理,如何得。圣人这处,正是说筑底处,正是好著力处,却如此轻说过了!众人是这个心,圣人也只是这个心,存得心在这里,道理便在这里。从古圣贤,只是要理会这个物事。保养得这个在,那事不从这里做出!” |
| 富与贵章: |
“富与贵,贫与贱”,方是就至粗处说。后面“无终食之间违仁”,与“造次、颠沛必于是”,方说得来细密。然先不立得这个至粗底根脚,则后面许多细密工夫更无安顿处,人更无可得说。须是先能于富贵不处,贫贱不去,立得这个粗底根脚了,方可说上至细处去。若见利则趋,见便则夺,这粗上不曾立得定,更说个甚么!正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与“贫而乐,富而好礼”相似。若未能无谄无骄,如何说得乐与好礼!却是先就粗处说上细上去。 |
| 富与贵章: |
“富贵贫贱,不处不去,此一节,且说个粗底,方是个君子皮壳,里面更多有事在。然先会做这事,方始能不去其仁。既把得定,然后存养之功自此渐渐加密。夔孙录此下云:“然必先‘无终食违仁’,然后‘造次、颠沛必于是’。”如孟子言‘善、利之间’,须从‘间’字上看。但孟子之言勇决,孔子之言详缓,学者须就这上著力。今学者都不济事,才略略有些利害,便一齐放倒了!某尝向朋友说,须是就这上立得脚住,方是离得泥水。若不如此,则是在泥里行,才要出,又堕在泥里去。纵说得道理,也没安顿处。如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毋自欺有多少事,他却只就‘小人闲居为不善,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处说。为甚先要去了这个?盖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矣。”又曰:“‘审富贵’,是义;‘安贫贱’,是命。” |
| 富与贵章: |
不以道得富贵不处,不以道得贫贱不去,是说处这事。“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是主宰处。终食、造次、颠沛,是操存处。李先生说得好。 |
| 富与贵章: |
问“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一章。曰:“如孔子言此,便是自平居时说到那造次、颠沛之际。如孟子说义重于生处,却又说急处有打得过时,如闲居时却有照管不到处,或失之。” |
| 富与贵章: |
周李卿问造次之义。曰:“杜预谓,‘造次之期,言草草不成礼也’,便是此意。左传谓,‘过信为次’,亦只是苟且不为久计之意。” |
| 富与贵章: |
蜚卿问:“注云:‘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取舍之分益明。’如何?”曰:“此言内外大小皆当理会。外若不谨细行,则内何以为田地根本。内虽有田地根本,而外行不谨,则亦为之摇夺。如世间固有小廉曲谨,而临大节无可取者,亦有外面界辨分明,而内守不固者。” |
| 富与贵章: |
问:“明道云:‘不以其道得之富贵,如患得之。’文义如何?”曰:“‘如患得之’,是患不得之,将此‘得’字解上‘得’字。”必大。 |
| 我未见好... : |
问:“好仁即便会恶不仁,恶不仁便会好仁,今并言如何?”曰:“固是好仁能恶不仁。然有一般天资宽厚温和底人,好仁之意较多,恶不仁之意较少;一般天资刚毅奋发底人,恶不仁之意较多,好仁之意较少。‘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这个便是好恶样子。”问:“此处以成德而言,便是颜子‘得一善拳拳服膺’,曾子‘任重而道远’与启手足处,是这地位否?”曰:“然。” |
| 我未见好... : |
“好仁者,自是那一等天资纯粹底人,亦其真知仁之可好而实好之,故视天下之物无以尚乎此。恶不仁者,又是那一等天资耿介底人,亦其真知不仁之可恶而实恶之,故凡不仁之事,不使毫发加诸己。若好仁而有以尚之,这便不是真好;恶不仁而未免有所不当为,这便不是真恶。然好仁者于不仁非不恶,终是好底意思多;恶不仁者于仁非不好,终是恶底意思重。好仁,非颜曾未易言。恶不仁,恐伯夷叔齐方始当得。 |
| 我未见好... : |
问此一章。曰:“好仁者与恶不仁者虽略有轻重,然恶不仁者到得‘不使不仁加乎其身’,便亦是仁了。二者以资禀言之,其宽弘静重者,便是好仁底人;其刚毅特立者,便是恶不仁底人。”时举曰:“利仁者即是好仁者否?”曰:“好仁,恶不仁,皆利仁者之事。”时举曰:“‘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是言未见用力底人,还是未见用力而力不足之人?”曰:“此意,圣人只是言其用力者之难得。用力于好者固未之见,到资禀昏弱欲进而不能者,亦未之见,可见用力者难得也。” |
| 我未见好... : |
问:“好仁、恶不仁,是有优劣否?”曰:“略有之。好仁者,自有一般人资质较宽和温厚;恶不仁者,自是有一般人资禀较刚果决裂,然而皆可谓之成德。横渠言‘好仁、恶不仁,只是一人’,说得亦好,但不合。圣人言两‘者’字,必竟是言两人也。” |
| 我未见好... : |
问:“好仁、恶不仁,有轻重否?”曰:“也微有些轻重。好仁,是他资质宽厚和重;恶不仁,是刚毅方正。好仁,则于仁与礼上多些;恶不仁,则于义与智上多些。好仁,只知有仁,而不见那不仁来害他;恶不仁,是曾得知这病痛,惟恐来害他。略与‘安行、强行’相似。好仁,是康强底人,平生未尝病,亦不知有病痛;恶不仁,是曾被病害,知得病源,惟恐病来侵著。恶不仁终是两件,好仁却浑沦了。学者未能好仁,且从恶不仁上做将去,庶几坚实。” |
| 我未见好... : |
问:“好仁者如颜子,恶不仁者似孟子否?”曰:“好仁者与恶不仁者本无优劣,只是他两个资质如此。好仁底人,是个温柔宽厚底资质,只见得好仁处好,不甚嫌那不仁底,他只见得好仁路上熟。恶不仁者,便是个刚劲峭直底资质,心里真个是恶那不仁底事。好仁底较强些子,然好仁而未至,却不及那恶不仁之切底。盖恶不仁底真是壁立千仞,滴水滴冻,做得事成!” |
| 我未见好... : |
“好仁、恶不仁,只是利仁事,却有此二等,然亦无大优劣。只是好仁者是资性浑厚底,恶不仁者是资性刚毅底;好仁者恻隐之心较多,恶不仁者羞恶之心较多。圣人之意,谓我未见好仁、恶不仁者。”又从而自解之曰:“我意所谓好仁者,须是‘无以尚之’;所谓恶不仁者,须是‘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好之笃,恶之切,如此等人,不是说那略略恁地好仁、恶不仁底。”又曰:“伯夷是恶不仁底,柳下惠是好仁底,也无大故优劣。” |
| 我未见好... : |
因论“好仁、恶不仁”,曰:“此亦以资质而言。盖有一等人,只知好仁,更不管恶不仁事;一等人专是恶不仁意思多,然其‘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则所为必无不仁矣。然毕竟好仁者终是较得便宜,缘他只低著头自去做了。恶不仁者却露些圭角芒刃,得人嫌在。如颜子明道是好仁,孟子伊川是恶不仁;康节近于好仁,横渠是恶不仁。” |
| 我未见好... : |
问:“好仁、恶不仁,莫只是一样人否?”曰:“把做一样说也得,把做两样看也得。也有那好仁底人,也有那恶不仁底人。如伯夷便是恶不仁底,柳下惠便是好仁底。”因言:“此数段,皆是紧要处,须是把做个题目,只管去寻始得。寻来寻去,将久自解有悟。如吃物事,味味皆好,却须知道那一般最好,其所以好是如何,方是。” |
| 我未见好... : |
“好仁者无以尚之”,言好之深,而莫有能变易之者。“恶不仁者不使加乎其身”,言恶之笃,而不使不仁之事加于己。此与“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皆是自己上事。非是专言好人之仁,恶他人之不仁也。 |
| 我未见好... : |
“‘好仁者无以尚之’,只是将无以加之来说,此与‘恶不仁’一段相对。既是好仁,便知得其他无以加此。若是说我好仁,又却好财、好色,物皆有好,便是不曾好仁。若果是好仁,便须天下之物皆无以过之。亦有解作无一物可以易其所好者。盖只是好仁一件,方可谓之好仁,所以言‘我未见好仁者’。”徐元震问:“恶不仁如何?”曰:“只谓恶不仁,本不是仁。只‘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便是仁了。” |
| 我未见好... : |
好仁者与恶不仁者便别。如好仁者,则真能好之。恶不仁者知不仁之可恶,而不知好仁,故别。 |
| 我未见好... : |
好仁者便高了恶不仁者。如见白黑相似,吾好白者,只取白者,彼黑者便自从一边去。如好白而不取白,只管地去疾黑者,则亦浅矣。孔子言仁处,皆是用力处。 |
| 我未见好... : |
问:“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曰:“此心散漫放肆,打一耸动时,便在这里,能使得多少力!虽云用力,却不大故用力。” |
| 我未见好... : |
问:“好仁、恶不仁,虽不可得,果能一旦奋然用力,不患力之不足。”曰:“须是立志为先,这气便随他。敬义夹持,上达天德。”问:“‘一日用其力’,将志气合说如何?”曰:“用力说气较多,志亦在上面了。‘志之所至,气必至焉’。这志如大将一般,指挥一出,三军皆随。只怕志不立,若能立志,气自由我使。‘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人出来恁地萎萎衰衰,恁地柔弱,亦只是志不立。志立自是奋发敢为,这气便生。志在这里,气便在这里。”因举手而言曰:“心在这手上,手便暖;在这脚上,脚便暖。志与气自是相随。若真个要求仁,岂患力不足!圣人又说道,亦有一般曾用力而力不足之人,可见昏弱之甚。如这般人也直是少。”敬之问:“这章,圣人前面说个向上底,中闲说个能用力而无不足底,又说到有用力而力不足底,有许多次第,所以深警学者否?”曰:“也不是深警学者。但言成德之事已不可见,而用力于仁者亦无之。” |
| 我未见好... : |
敬之问:“‘好仁、恶不仁’,至‘我未之见也’,此不出两端:好仁恶不仁者,是真知得分明,此身常在天理上。下面说有能一日用力及力不足者,皆是正当分别天理人欲处著工夫。”又说:“里仁前面所说,都是且教人涵养,别须更有下工夫处。”曰:“工夫只是这个。若能于此涵养,是甚次第!今看世上万法万事,都只是这一个心。”又曰:“今夜说许多话最要紧。所谓讲学者,讲此而已;所谓学者,学此而已。” |
| 我未见好... : |
问:“集注云:‘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举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吾身。’此亦只是利仁事否?”曰:“然。”问:“上蔡谓:‘智者谓之有所见则可,有所得则未可。’如此,则是二者乃方用功底人,圣人何以为未之见?”曰:“所谓未有得者,当已见得仁如此好了,贪心笃好,必求其至。便唤做有所得,未可。”问:“集注于‘好仁、恶不仁’云:‘皆成德之事,所以难得而见。’若说未有得,如何又谓之成德?”曰:“若真是好仁、恶不仁底人,已是大段好了,只是未唤做得仁。”问:“这虽说是成德,莫亦未是十全否?”曰:“虽未是十全,须已及六七分了。”贺孙。 |
| 我未见好... : |
问:“集注云:‘是成德之事。’如何?”曰:“固是。便是利仁之事。”问:“这处地位,便是在安仁之次,而利仁之熟也。”曰:“到这里是熟,又未说到安仁。安仁又别。” |
| 我未见好... : |
问:“集注前后说不同:前说能用力于仁,未见其力有不足者。后说有用力而力不足者。既曰用力,亦安有昏弱欲进而不能者?”曰:“有这般人,其初用力非不切至,到中间自是欲进不能。夫子所谓‘力不足者,中道而废’,正说此等人。冉求力可做,却不自去著力耳。间或有曾用力而力不足底人,这般人亦是难得。某旧只说得‘有能一日用其力’一句,后知某未稳,大段费思量,一似蚁钻珠模样。钻来钻去,语脉却是如此,方见得两个‘未见’字不相碍。” |
| 我未见好... : |
问:“集注云:‘志之所至,气必至焉。’以泳观之,亦有始立之志不足以帅久纵之气者。”曰:“也是志不足。”问:“养得志完全时,只在持守否?”曰:“持守体察,讲学考索,凡圣人所说底,皆著去做。”问:“须有一个本领?”曰:“贯通处只是敬。”问:“南轩云:‘敬字贯通动静,而以静为本。’”曰:“那是就那主静上说。闲时若静坐些小,也不妨。”因举明道教上蔡且静坐,彼时却在扶沟县学中。明道言:“某只是听某说话,更不去行。”上蔡对以“无可行处”。明道教他且静坐。“若是在家有父母合当奉养,有事务合当应接,不成只管静坐休!” |
| 我未见好... : |
一日,诸生讲论语至此章,有引范氏之言者曰:“恶不仁者,不若好仁者之为美也。”又援吕氏之说,以为恶不仁者劣于好仁者。“盖谓孔子以‘好仁无以尚之’,故以恶不仁者之为劣也。”曰:“恶不仁者,亦不易得。但其人严厉可畏,不如好仁者之和易也。正不须将好仁、恶不仁分优劣。圣人谓‘好仁者无以尚之’,非以好仁者为不可过也。谓人之好仁‘如好好色’,更无以尚之者,此诚于好仁者也。其曰‘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加乎其身’者,恶不仁‘如恶恶臭’,唯恐恶臭之及吾身,其真个恶他如此。非是且如此恶他,后又却不恶他也。”去伪。 |
| 人之过也... : |
“党,类也,偏也。君子过于厚,小人过于薄,观此则仁与不仁可知。君子过于厚,厚虽有未是处,终是仁人。”或问:“过莫是失否?”曰:“亦是失也。” |
| 人之过也... : |
问“观过知仁”一章。曰:“此是就人有过失处观之。谓如一人有过失,或做错了事,便观其是过于厚,是过于薄。过于厚底,虽是不是,然可恕,亦是仁者之类。过于薄底,便不得,便是不仁了。知仁,只是知其仁与不仁而已。” |
| 人之过也... : |
非是专要在过上看仁,盖就过上亦可以知仁。 |
| 人之过也... : |
“观过斯知仁”,此“仁”字,是指慈爱而言。 |
| 人之过也... : |
问:“‘里仁’数章说仁,自有浅深轻重。”曰:“固是。如‘观过知仁’之‘仁’,只是就仁爱上说。故程先生尹先生皆只将‘厚、薄’,‘爱、忍’字说,便见只是慈爱底仁。如‘里仁为美’,却是那全底。” |
| 人之过也... : |
问“观过知仁”。曰:“先儒说得仁来大了。学者只管逐句爱说深,不知此‘仁’字说较浅,不是‘仁者安仁’之‘仁’。如有好底人无私意而过,只是理会事错了,便也见得仁在。不好底人有私意,便无过,也不敢保他有仁。如礼记谓‘仁者之过易辞’。仁者之过,只是理会事错了,无甚蹊跷,故易说。不仁之过是有私意,故难说。此亦是观过知仁意。” |
| 人之过也... : |
或问:“‘观过斯知仁’,这‘仁’字说得较轻。”曰:“也只是此理。所以伊川云:‘君子常失于厚,过于爱。’‘厚’字‘爱’字便见得仁。湖南诸公以知觉做仁,说得来张大可畏!某尝见人解‘麒麟之于走兽’云:‘麒麟,狮子也。’某尝以为似湖南诸公言仁。且麒麟是不践生草,不食生物,多少仁厚!他却唤做狮子,却是可畏。但看圣人将‘仁’字与‘义’字相同说,便见。” |
| 人之过也... : |
圣人之言宽舒,无所偏失。如云“观过斯知仁”,犹曰观人之过,足知夫仁之所存也。若于此而欲求仁之体,则失圣人本意矣。礼记“与仁同过”之意,说得太巧,失于迫切。 |
| 人之过也... : |
性之问此章。曰:“所谓君子过于厚与爱者,虽然是过,然亦是从那仁中来,血脉未至断绝。若小人之过于薄与忍,则与仁之血脉已是断绝,其谓之仁,可乎?” |
| 人之过也... : |
问:“过于厚与爱,虽未为中理,然就其厚与爱处看得来,便见得是君子本心之德发出来。”曰:“厚与爱,毕竟是仁上发来,其苗脉可见。” |
| 人之过也... : |
此段也只是论仁。若论义,则当云,君子过于公,小人过于私;君子过于廉,小人过于贪;君子过于严,小人过于纵,观过斯知义矣,方得。这般想是因人而发,专指仁爱而言也。 |
| 人之过也... : |
问:“伊川谓:‘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伤于忍。’愚谓,此与‘礼,与其奢也,宁俭’,同意。”曰:“近之。” |
| 人之过也... : |
或问:“伊川此说,与诸家之说如何?”曰:“伊川之说最善。以君子之道观君子,则君子常过于爱,失之厚;以小人之道观小人,则小人常过于忍,失于薄。如此观人之过,则人之仁与不仁可知矣。”又问:“南轩谓:‘小人失于薄,伤于忍,岂人之情也哉!其所陷溺可知矣。’此云陷溺,如何?”曰:“他要人自观,故下‘陷溺’二字。知所陷溺,则知其非仁矣。”问:“南轩作韦斋记,以党为偏,云:‘偏者,过之所由生也。观者,用力之妙也。觉吾之偏在是,从而观之,则仁可识矣。’此说如何?”曰:“此说本平易,只被后来人说得别了。” |
| 人之过也... : |
问:“昨与刘公度看南轩为先生作韦斋记,其间说‘观过知仁’一段,以所观在己。及洙泗言仁论,又以所观在人。不知二说先生孰取。”曰:“观人底是。记曰:‘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即是此意。”又问:“不知此语还是孔子说否?”曰:“固不可知,只是有此理。”曰:“以琮观之,不如观己底稳贴。”曰:“此禅话也。”曰:“琮不识禅话,但据己见思量,若所观在人,谓君子常过于厚,小人常过于薄,小人于其党类亦有过于厚处,恐君子小人之过,于厚薄上分别不开。故谓不如只作观己说,较静办。”曰:“有‘观’字,有‘过’字,有‘知’字,不知那个是仁?”或谓:“观,便是仁事在那里。”曰:“如琮鄙见,‘观’字、‘过’字、‘知’字皆不是仁。‘仁’字政与‘过’字相对。过则不仁,仁则不过。盖党是己私,仁是天理。识得过底是己私,便识得不过底是天理。”曰:“如此,则却常留个过与己私在傍边做甚?”琮曰:“此是圣人言知仁处,未是言为仁处。”曰:“此是禅学下等说话,禅门高底也自不肯如此说。一部论语何尝只说知仁!便须有下手处。请自思量别处说仁,还有只言知仁底意思否?” |
| 朝闻道章: |
问:“‘朝闻道’,道是如何?”曰:“道只是眼前分明底道理。” |
| 朝闻道章: |
问:“朝闻道而可夕死,莫须是知得此理之全体,便可以了足一生之事乎?”曰:“所谓闻道,亦不止知得一理,须是知得多有个透彻处。至此,虽便死也不妨。明道所谓:‘非诚有所得,岂以夕死为可乎!’须是实知有所得,方可。” |
| 朝闻道章: |
“道只是事物当然之理,只是寻个是处。大者易晓。于细微曲折,人须自辨认取。若见得道理分晓,生固好,死亦不妨。不然,生也不济事,死也枉死。”又云:“所谓闻者,通凡圣而言,不专谓圣贤,然大率是为未闻道者设。且如昨日不曾闻,今日闻之,便是。程子所谓‘人知而信者为难,非诚有所得,岂以夕死为可乎!’知后须要得,得后方信得笃。‘夕死可矣’,只是说便死也不妨,非谓必死也。” |
| 朝闻道章: |
问:“集注云:‘道者,事物当然之理。’然尝思道之大者,莫过乎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伦,而其有亲,有义,有别,有信,学者苟至一日之知,则孰不闻焉。而即使之死,则亦觉未甚济得事。然而所谓道者,果何处真切至当处?又何以使人闻得而遂死亦无憾?”曰:“道诚不外乎日用常行之间。但公说未甚济事者,第恐知之或未真耳。若是知得真实,必能信之笃,守之固。幸而未死,则可以充其所知,为圣,为贤。万一即死,则亦不至昏昧过了一生,如禽兽然,是以为人必以闻道为贵也。”曰:“所谓闻者,莫是大而天地,微而草木,幽而鬼神,显而人事,无不知否?”曰:“亦不必如此,大要知得为人底道理则可矣。其多与少,又在人学力也。”曰:“看得此章,圣人非欲人闻道而必死,但深言道之不可不闻耳。若将此二句来反之曰:‘若人一生而不闻道,虽长生亦何为!’便自明白。”曰:“然。若人而闻道,则生也不虚,死也不虚。若不闻道,则生也枉了!死也枉了!” |
| 朝闻道章: |
问:“‘朝闻道’,如何便‘夕死可矣’?”曰:“物格、知至,则自然理会得这个道理,触处皆是这个道理,无不理会得。生亦是这一个道理,死亦是这一个道理。” |
| 朝闻道章: |
问:“‘夕死可矣’,虽死亦安,无有遗恨。”曰:“死亦是道理。” |
| 朝闻道章: |
“朝闻道,夕死可矣”。此闻是知得到,信得及,方是闻道,故虽死可也。若以听人之说为闻道,若如此便死,亦可谓枉死了! |
| 朝闻道章: |
问“朝闻道,夕死可矣”。曰:“若是闻道,则生也得个好生,死也得个好死。”问:“朝夕固甚言其近。然既闻而非久即死,莫多有不及事之悔否?”曰:“犹愈于不闻。” |
| 朝闻道章: |
问“朝闻道,夕死可矣”。曰:“所谓夕死可者,特举其大者而言耳。盖苟得闻道,则事无小大,皆可处得,富贵贫贱,无所往而不可。故虽死,亦有死之道也。”此说与集注少异,读者详之。 |
| 朝闻道章: |
守约问:“伊川解‘朝闻道,夕死可矣’,‘死得是也’,不知如何?”曰:“‘朝闻道’,则生得是,死便也死得是。若不闻道,则生得不是,死便也恁地。若在生仰不愧,俯不怍,无纤毫不合道理处,则死如何不会是!”贺孙。 |
| 朝闻道章: |
“朝闻道,夕死可矣”。二先生之说,初无甚异。盖道却是事物当然之理,见得破,即随生随死,皆有所处。生固所欲,死亦无害。 |
| 朝闻道章: |
先生顾安卿曰:“伊川说‘实理’,有不可晓处。云‘实见得是,实见得非’,恐是记者之误,‘见’字上必有漏落。理自是理,见自是见。盖物物有那实理,人须是实见得。”义刚曰:“理在物,见在我。”曰:“是如此。”义刚。淳录云:“实理与实见不同。盖有那实理,人须是见得。见得恁地确定,便是实见。若不实见得,又都闲了。” |
| 朝闻道章: |
贺孙问:“闻道,自是闻道,也无间于死生。”曰:“如何是无间于死生?”曰:“若闻道,生也得,死也得。”曰:“若闻道而死,方是死得是。死是,则在生也都是。若不闻道,在生也做不是,到死也不是。吾儒只是要理会这道理,生也是这理,死也只是这理。佛家却说被这理劳攘,百端费力,要埽除这理,教无了。一生被这理挠,一生被这心挠。”问:“伊川说此一段,及吕氏说‘动容周旋中礼,盛德之至’,‘君子行法俟命’,是此意否?”曰:“这是两项。‘动容周旋中礼’,这是圣人事,闻道自不足以言之。自与道为一了,自无可得闻。‘行法以俟命’,是见得了,立定恁地做。”问:“伊川云:‘得之于心,是为有得,不待勉强。学者须当勉强。’是如何?”曰:“这两项又与上别。这不待勉强,又不是不勉而中,从容中道。只是见得通透,做得顺,便如所谓乐循理底意思。”问:“曾子易箦,当时若差了这一著,唤做闻道不闻道?”曰:“不论易箦与不易箦,只论他平日是闻道与不闻道。平日已是闻道,那时万一有照管不到,也无奈何。”问:“若果已闻道,到那时也不到会放过。”曰:“那时是正终大事。既见得,自然不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