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6109

說文小篆

金文

同義字

部首:+ 9筆 = 共1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76第27 康熙字典: 頁394第04 辭海: 卷5頁3710第1 GSR: 第125.f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330第01
表面結構:左:,右:。 具有相關結構:
國語發音: tōu ㄩˊ ㄊㄡ
粵語發音:jyu4 jyu6
說文解字:心部》愉:薄也。从心俞聲。《論語》曰:「私覿,愉愉如也。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愉:悅也,和也,樂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心部·》愉:《唐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𠀤音腴。从心兪聲。《玉篇》悅也,顏色樂也。《禮·祭義》必有愉色。《論語》愉愉如也。《註》愉愉,和悅之貌。又《爾雅·釋詁》樂也。《·唐風》他人是愉。《註》安閒之樂也。又《爾雅·釋詁》服也。《註》謂喜樂而服從也。又懌也。《前漢·安世房中歌》高賢愉愉民所懷。《註》愉愉,懌也。《集韻》或作婾。又與愈通。詳愈字註。又《集韻》《韻會》𠀤他侯切,音偸。《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俗敎安,則民不愉。《註》愉,音偸,謂朝不謀夕也。《疏》偸,苟且也。又勇主切,音窳。《爾雅·釋詁》勞也。《註》含或作窳。《疏》愉,懶也。郭璞曰:勞苦者多懶愉也。又叶員丘切,音尤。《張衡·東京賦》敬愼威儀,示民不偸。我有嘉賔,其樂愉愉。◎按《說文》愉訓薄援,恌爲愉,皆不合經解。
考證:〔《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俗敎民,則民不愉。〕謹照原文敎民改敎安。
反切:羊朱 (《廣韻·上平聲··》)
英文翻譯:pleasant, delightful; please

原典出處

論語·鄉黨》:私覿,如也。
At his private audience, he looked highly pleased.
禮記·祭義》:齊齊乎其敬也,乎其忠也,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
How well sustained was their reverence! How complete was the expression of their loyal devotion! How earnest was their wish that the departed should enjoy the service!
莊子·在宥》: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也。
The government of the world by Jie, (on the contrary), made men look distressed; but when their nature shows the symptoms of distress, there is a want of its (proper) contentment.
詩經·山有樞》:宛其死矣、他人是
You will drop off in death, And another person will enjoy them.
荀子·性惡》:若夫目好色,耳好聽,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
春秋繁露·王道》:虞公貪財,不顧其難,耳悅目,受晉之璧、屈產之乘,假晉師道,還以自滅。
韓詩外傳·卷三》:四行在乎民,居則婉,怒則勝敵。
大戴禮記》:飲食移味,居處溫,著心於此,濟其志也。
新書·容經》:祭祀之志,然思以和。
孔子家語·賢君》:其舉也果,其謀也和,法無私而令不,首拔五羖,爵之大夫,與語三日而授之以政。
文子·道原》:無為為之而合乎生死,無為言之而通乎德,恬無矜而得乎和,有萬不同而便乎生。
管子·七臣七主》:從主之所欲也,而況樂音聲之化乎?
淮南子·主術訓》:或佞巧小具,諂進說,隨鄉曲之俗,卑下眾人之耳目,而乃任之以天下之權,治亂之機。
呂氏春秋·長利》:伯成子高曰:「當堯之時,未賞而民勸,未罰而民畏,民不知怨,不知說,其如赤子。」
史記》:攫之深,醳之者,政令也。
逸周書·史記解》:昔者曲集之君,伐智而專事,彊力而不信其臣,忠良皆伏,州氏伐之,君孤而無使,曲集以亡。
鹽鐵論·力耕》:夫上古至治,民樸而貴本、安而寡求。
漢書·東方朔傳》:故卑身賤體,說色微辭,咰咰,終無益於主上之治,則志士仁人不忍為也。
前漢紀》:呴呴。
後漢書·張衡列傳》:愁蔚蔚以慕遠兮,越卬州而敖。
周禮·地官司徒》:六曰以俗教安,則民不
楚辭·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兮上皇。
儀禮·聘禮》:私覿,焉。
說文解字·人部》:佻:也。
爾雅·釋詁》:怡,懌,悅,欣,衎,喜,,豫,愷,康,妉,般,樂也。
方言·第十二》:,悅也。
黃帝內經·通天》:陰陽和平之人,其狀委委然,隨隨然,顒顒然,然,䁢䁢然,豆豆然,眾人皆曰君子,此陰陽和平之人也。
世說新語·品藻》:王丞相嘗謂(馬斐)曰:「孔有公才而無公望,丁潭有公望而無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顏氏家訓·歸心》:亦是堯、舜、周、孔虛失樂耳。
文心雕龍·隱秀》:使醞藉者蓄隱而意,英銳者抱秀而心悅。
抱朴子·論仙》:學仙之法,欲得恬澹泊,滌除嗜欲,內視反聽,屍居無心,而帝王任天下之重責,治鞅掌之政務,思勞於萬幾,神馳於宇宙,一介失所,則王道為虧,百姓有過,則謂之在予。
人物志·材理》:聽辯說則擬鍔而悅,審精理則掉轉而無根。
三國志·蘇則傳》:怡薨,無子,弟襲封。
高士傳·壤父》:老父皤髮,壤戲。
群書治要·地官》:一曰以祀禮教敬,則民不苟,二曰以陽禮教讓,則民不争,三曰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四曰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五曰以儀辯等,則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則民不,七曰以刑教中,則民不虣,八曰以誓教恤,則民不怠,九曰以度教節,則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十有一曰以賢製爵,則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製禄,則民興功。
藝文類聚·》:又曰:開春發兮,白日出之悠悠,吾且蕩志而樂兮,遵江夏以娛憂。
通典·天子納后》:東晉成帝咸康二年,帝臨軒,遣使持節、兼太保、領軍諸葛恢,兼太尉、護軍孔,六禮備物,拜皇后杜氏。
四書章句集注》:有和氣者,必有色。
論語注疏·鄉黨》:私覿,如也
西遊記》:卻說那女怪放下兇惡之心,重整歡之色,叫:「小的們,把前後門都關緊了。」
三國演義》:笑殺子貪富貴,豈如白帽自風流。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