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張卓》

電子圖書館
1 張卓:
張卓者,蜀人,唐開元中,明經及第,歸蜀覲省。唯有一驢,衣與書悉背在上,不暇乘,但驅而行。取便路,自斜谷中,數日,將至洋州,驢忽然奔擲入深箐中,尋之不得。天將暮,又無人家,欲宿林下,且懼狼虎。是夜月明,約行數十里,得大路。更三二里。見大宅,朱門西開。天既明,有山童自宅中出,卓問求水。童歸,逡巡見一人,朱冠高履,曳杖而出。卓趨而拜之,大仙曰:「觀子塵中之人,何為至此。卓具陳之。仙曰:「有緣耳。」乃命坐,賜杯水。香滑清冷,身覺輕健。又設美饌訖,就西院沐浴,以衣一箱衣之。仙曰:「子骨未成就,分當留此。某有一女,兼欲聘之。」卓起拜謝,是夕成禮。數日,卓忽思家,仙人與卓二朱符、二黑符:「一黑符可置於頭,入人家能隱形;一黑符可置左臂,千里之內,引手取之;一朱符可置舌上,有不可却者,開口示之;一朱符可置左足,即能蹙地脈及拒非常。然勿恃靈符,自顛狂耳。」卓至京師,見一大宅,人馬駢闐,窮極華盛。卓入之,經數門,至廳事,見鋪陳羅列,賓客滿堂。又於帳內粧飾一女,年可十五六。卓領之,潛於中門。聞一宅切切之聲云:「相公失小娘子。」具事聞奏,敕羅葉二師就宅尋之。葉公踏步叩齒,噴水化成一條黑氣,直至卓前,見一少年執女衣襟。右座一見怒極,令前擒之。卓因舉臂,如抵墻壁,終不能近。遽以狗馬血潑之,又以刀劍擊刺之,卓乃開口,鋒刃斷折。續又敕使宣云,斷頸進上,卓聞而懼,因脫左鞋,伸足推之。右座及羅葉二師暨敕使,皆仰仆焉。葉公曰:「向來入門,見非常之氣,及其開口,果有太乙使者。相公但獲愛女,何苦相害。」卓因縱女,上使衛兵送歸舊山。仙人曳杖途中曰:「張郎不聽吾語。遽遭羅網也。」侍衛兵士尚隨之,仙人以拄杖畫地,化為大江,波濤浩淼,闊三二里。妻以霞帔搭於水上,須臾化一飛橋,在半天之上。仙山前行。卓次之,妻又次之,三人登橋而過。隨步旋收,但見蒼山四合,削壁萬重,人皆遙禮。歸奏玄宗,俄發使就山祭醮之。因呼為隔仙山,在洋州西六十里。至今存焉。出《會昌解頤錄》

URN: ctp:taiping-guangji/52/zhangz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