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十五

《卷十五》[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御定渊鉴类函卷十五
3
岁时部四秋分立秋、秋
4
秋一
5
増释名》曰:「秋者,緧也,音秋。緧廹万物,使得时成也」。 又曰:「七月谓之夷则何?夷者伤也。则者法也,言万物始伤,被刑法也」。 又曰:「八月谓之南吕。何南者,任也,言阳气盛,有任生荠麦也。 原《尔雅》曰,「秋为白藏,一曰收成」。 増又曰:「秋为旻天」。 又曰:「秋猎曰獮獮,杀也,顺秋气」。 又曰:「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元」。 《易》曰:「说言乎兊,兊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 《易通统图》曰:「日行西方白道曰西陆。焦、贑《易林》曰:秋风生哀,花落悲心。 《原尚书曰:「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尚书考灵曜曰:「虚星为秋候,昴为令期,隂气相佐,德乃不邪?子助母、收,母合子符」。虚星,北方宿也。昴星,西方宿也,隂称母也。増又曰:「政失于太白,出入不当。 《尚书大传》曰:「万物非秋不收」。 《原毛诗》曰:「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又曰:「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増又曰:「七月流火」。 《毛诗传》曰:「壮士悲秋,感阴气也。 原诗含神雾》曰:「秦地处仲秋之位,男懦弱,女髙膫,白色秀,身音中,商其言,舌举而仰,声清以扬。 《礼记月令》曰:「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鹰,祭鸟者,示有先也。仲秋之月,盲风至鸿,雁来𤣥鸟归,羣鸟养羞盲风,疾风也。𤣥乌,燕也。归,谓去蛰也。凡鸟随阳者,不以中国为居。羞,谓所养。季秋之月,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豺乃祭兽戮来宾,言其客至未去大水海也。戮,杀也。 又曰:「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郑康成曰:「孟秋者,日月会于鹑尾,而斗建申之辰」。。其日庚辛庚之言更也。辛之言新也。日行,秋从白道,成熟万物,月为之佐,万物皆肃。然改更秀,实新成利也。其帝少昊,其神蓐收此白精之君,金官之臣,少昊,金天氏,蓐收,少昊氏之子,曰该,为金官,律中夷则髙诱曰:「太阳力衰,太隂气发,万物凋伤,应法成性」。。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觽中,郑康成曰:「仲秋者,日月会于寿星而斗,建酉之辰」。,律中南吕髙诱曰:「阳气内藏,隂吕于阳,任其成功」。,日夜分平也。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郑康成曰:「季秋日月会于大火而斗建戍之辰」。,律中无射季秋气生,则无射之律。应髙诱曰:「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万物随阳而藏,而无射出见者也」。。霜始降草木黄落。 《周官》曰:「司裘掌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仲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季秋,献功裘以待颁赐。 又曰:龠章掌仲秋击土鼓,龡《豳诗》以《迎寒》迎一作逆。 又曰:「司弓矢,仲秋献,矢箙」。 増《三礼义宗》曰:「九月,大享帝于明堂之中」。 又曰:「周祫以秋者,万物新成,可以奉荐宗庙,故合先祖之神而祭之,故祫宜在秋也」。 又曰:「秋曰庚辛」。庚,更也。辛,新也」,言物皆改更而新也」。 又曰:「九月寒露为节者,九月之时,露气转寒,故谓之寒。露节,霜降为中,露变为霜,故以霜降为中。 《春秋繁露》曰:「秋露气,故杀」。 《春秋感精符》曰:「霜杀伐之表,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左传》曰: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 《国语》曰:「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 原《周书时训》曰:「立秋后五日,白露降后五日,寒蜩鸣,白露不降,民多咳病,寒蜩不鸣,人臣力疾。白露之日,鸿雁来,后五日,𤣥鸟归,后五日,羣鸟养羞,鸿雁不来,逺人背叛,𤣥鸟不归,室家离散,羣鸟不养,羞臣下骄慢。秋分后五日,蛰虫坏户后五日,水始涸蛰,虫不坯户,民靡有頼,水不始涸,介虫为害。 《夏小正》曰:「八月,丹鸟羞羞,进也、白鸟白鸟蚉蚋,辰则伏辰,房星,鴽为鼠,九月,内火火,大火心星也」。 増又曰:「孟秋始缩,仲秋始内。《汉书》曰:太白,秋西方」。金,义也,言也。义亏言失,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白。 又曰:秋●,如淳曰:●,音樵。物●敛,乃成熟也」。又曰:「八月,赐大臣羊酒以助衰气」。 又《律厯志》曰: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隂中,万物以成。是以事举其中,礼取其和。 又《礼乐志》郊祀歌曰: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含秀垂颖,续旧不发。注云:「西方少昊。沆、砀,白气之貎也」。《晋书顾凯之传曰:「蒲栁之质,望秋先零。 原梁《元帝纂要》曰:秋曰白藏气白而收藏万物,亦曰收成万物成而收敛,亦曰三秋九秋素,秋素商,髙商天曰旻天旻,愍也。愍,万物之雕零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髙风凉风,激风悲风。景曰朗景,澄景清景,时曰凄辰霜辰霜辰可施九月,节曰素节,商节草曰衰,草木曰疎,木衰林,霜柯霜条。七月首秋孟秋,上秋肇秋兰。秋八月仲秋亦曰仲商九月季秋亦曰暮秋末秋暮,商季商杪。秋亦曰授衣此时妇功毕始授衣,亦曰元月。 増唐书曰:秋气和则商声调。 又曰:序移玉律,气应金商。 原尸子曰:「秋为礼,西方为秋。秋肃也,万物莫不礼,肃敬之至也」。《淮南子》曰:「孟秋之月,西宫御女,白色,衣白采,撞白钟。其兵戈,其畜狗。八月,官尉其树柘。九月,「官候其𣗳槐」。 又曰:春女悲秋,士哀知物化矣。 又曰:七月,百虫蛰伏,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髙诱曰:「青女乃天神」。青要玉,女司霜雪者。 増又曰:西方曰皓天,其星胃、毕,西南方曰朱天,其星,觜觿、参、东井、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神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西方之极。自崐崘絶流沙沈羽,西至三危之国,石城、金室,饮食不死之野,少皥、蓐收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其令曰:审用法,诛必罪,备盗贼,禁奸邪,饬羣牧,谨贮聚,修城郭,补决窦,塞蹊径,遏沟渎,止流水,雝溪谷,守门闾,陈兵甲,𨕖百官,诛不法。秋行夏,令华行,春令荣行,冬令耗。 又曰:「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物成实」。 又曰:太隂在秋,则欲修备缮兵。又曰:「秋为矩,矩者,所以矩万物也,义者成,成者方,故为矩也」。 又曰:「九月失政,三月春风秋不济」。济,止也 原文子曰:「日月欲明,浮云盖之丛兰,欲修秋风》,败之」。 増又曰:「政失于秋,太白出于无常」。 又曰:「因春而生,因秋而杀,所生不德,所杀不怨,即几于道矣」。 《管子》曰:「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与甲,其徳忧,哀静正,严顺居而不敢淫佚其事号令,毋使民淫暴。顺旅聚收,量民资以畜聚,赏彼羣干,聚彼羣材,百物乃收,使民毋怠所恶,其察,所欲必得,我信则克,此谓辰,徳辰掌收收为阴,秋行春政则荣,行夏政则水行,冬政则耗。故秋三月,以庚辛之日发五政一政,曰禁博塞圉,小辨鬭译誋二政,曰毋见五兵之刃。三政曰:愼旅农,趣聚收。四政曰「补缺塞坼。五政曰:修墙垣,周门闾。五政茍时,五糓皆入,秋行五刑,诛大罪。所以禁淫邪,止盗贼。 庄子曰:「荆之南有𠖇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幽求子》曰:「秋风晨厉,则惨然多凄。 《抱朴子》曰:「南海之中,萧丘之上有自生火,火常以秋起而秋灭」。 邹子曰:「秋取柞楢之火。 《鶡冠子》曰:「斗柄指西,而天下皆秋。 《吕氏春秋》曰:「孟秋行春令,则亢旱不食。行夏令则多火灾,痰热疟症,行冬令则败,介虫来戎兵」。又云:「仲秋行春令,则雨不降,草木荣,国有恐。行夏令则亢旱,虫不蛰,五糓复生,行冬令则风起雷,收草木早枯。又云:季秋行春令,则暖风至,民懈怠,师旅兴行夏令则大水殃民。行冬令则多盗,边境不宁,土地分裂。 又曰:「秋早寒,冬必暖」。 《太𤣥经》曰:酉,西方也,秋也。物皆成象而就也,有形则复于无形,故曰冥也。《原风土记》曰:「鸣鹤戒露,白鹤也。此鸟性警,至八月白露降,即髙鸣相警。 増隂阳五行厯曰:一时为三月,一月为一秋,三月为三秋,又一月为三秋,故三月有九秋之名也。 蔡邕《月令章句》曰:「仲秋白露节盲风,至秦人,谓《蓼风》为盲风。郑云:「盲风疾风也」。皇氏云:秦人谓疾风为盲风」。梁简文帝《秋夜诗》云:「盲风多函谷坠,露下芳枝。原《楚辞九怀》曰:秋风兮萧萧,舒芳兮振条。 又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髙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 又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又曰:「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白露旣下,降百草兮淹离,披此梧楸」。 又曰:「《秋》,旣先戒以白露兮,又申之以严霜」。 増又曰:「商风肃而害之,百草育而不长」。 《提要録》曰:七月为兰月,八月为桂月。 陆机《纂要》曰:九月,亦名菊月。 又曰:「秋树名成,秋雨名愁」。
6
秋二。
7
《増庄子》曰:舜以天下让善,卷曰:「余立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足以劳秋,收之足以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何以天下为哉?入深山,莫知其处。 《风俗通》曰:周、秦尝以八月遣輶轩使,采异俗方言,藏之秘府。 《汉书》曰:「呉王濞为秋请」。孟康《汉书》义云:「春为朝,秋为请」。 《后汉书》曰: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为友。二人春到京师,以暮秋为期,元伯以九月十五日杀鸡以待巨卿,母曰:「相去千里,汝何信之也?」言未卒而巨卿至,相随上堂再拜,母极欢恱。 王子年《拾遗记》曰:「汉武帝尝以季秋泛灵鶂之舟于淋池中内桂台之上,以香金为鈎,纫丝为纶,丹鲤为铒钓,得白蛟,付大官为鮓,肉紫骨青香,美无伦。 《史记》曰:孙寳为京兆尹,秋日署候吏为东部督邮,敕曰:「今鹰隼始击,当从王气,取奸恶,以成严霜之诛。 《西京杂记》曰:贾佩兰言宫中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林下围,碁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 又曰:「汉宗庙,八月饮酎,用九十牢」。 《原世说》曰:「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呉蒪菜羔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耳,安能从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几而作。 増《梁书》曰:朱异除中书郎,时秋日始拜,有飞蝉正集,异武冠上,时咸谓蝉珥之兆。 续齐谐曰:郄绍以八月一日入华山,见一童子,执五彩囊盛柏叶上露。绍问之,荅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眼」。又梁简文帝云:「妇人八月旦,多以锦翠为眼,明囊凌晨,取露拭目。 隋唐《嘉话》曰:「源乾曜张说以八月初五明,皇生之日,请为千秋节,百姓祭皆就此日,名为赛白帝。羣臣上万岁寿,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 《羯鼓録》曰:明皇尝制《秋风》髙曲》,每至秋空迥彻,纤埃不起,即奏之必逺风,徐来庭叶坠下洞㝠记》曰:唐宫人丽娟,善歌尝唱廻风曲,庭叶飜落如秋。 《开元遗事》曰:每至秋时,妃妾以金笼闭蟋蟀,置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 张说《上大衍厯序》曰:「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宋璟请为节表,月惟仲秋,日在端午。 《唐史》曰:徳宗秋日出畋,有寒色,顾左右曰:「九月犹衫,十月而袍,不为顺时。朕欲改月,谓何?」左右称善。李程独曰:「明皇著《月令》,十月始裘,不可改」。帝矍然止。 《风俗通》曰:八月一日是六神,日以露水调朱砂蘸小指,宜㸃炙去百病。 《岁时记》曰:楚俗以八月十日,以朱墨㸃小儿额为天灸,以压疾病。 《南康记》曰:平固县覆笥山上有一湖,中有石雁,每至秋天,飞鸣如候时。 《后山诗话》曰:东坡居颍,春夜对月,王夫人曰:「春月可喜,秋月使人愁耳」。公谓前未及也,遂作词曰:「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膓」。
8
秋三
9
原火流。 土王《毛诗》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坤」。京房《易占》曰:「立秋坤王」。《周易集林》曰:「 ,土也」。露下。 风髙《易通卦验》曰:「立秋凉风至白露下, 」下见立秋江逌诗》。 蓼风葭露上详《秋一白毛诗》曰:「蒹葭苍苍, 露为霜」。。 凝雾 《凉烟》上见袁淑《秋晴赋》, 鲍明《逺秋思赋》曰:「秋木兮架浦,凉烟兮冒江」。 劲风 《皦月》上见潘岳《秋兴赋》 」下见《湛方生秋夜赋》。 收潦 涤氛上详秋一晴下见袁淑秋《 赋》 凉风 凄日《礼记》曰:「《凉风》至日,《毛诗》曰:「秋 凄凄」。。 长宵 短晷卢谌诗曰:「凛凛素秋日,促宵长 」。下见潘岳秋兴赋》金帝 玉女金帝,金天氏也。秋玉女青要、玉女,并详 一注 《凝露》 《飞霜》曹植《秋思赋》曰:「四时更代兮秋气悲,髙云静兮露凝衣」。 徐广秋赋》曰:「于时招摇西,建天,髙气清飞霜凝洒,悴叶飘零 收温。 《涤暑》上见湛方生《秋夜辞》,而李顒悲四时曰:「秋日兮火流天, 涤暑风,入林而疎条」。 《珠露》 金风》李顒《感兴赋》曰:风触波而文动兮,露沾卉而珠凝。 张协诗曰:「金风扇素节,丹霞啓隂期」。 白帝 青女《礼记》曰:「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郑𤣥《注》曰:「祭白帝于西郊以迎秋」。一下详「秋」。 虫吟 鸟击上见苏彦秋夜长 ,下详秋一 木落 《草衰》魏文帝《燕歌行》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零落露为霜」。 李陵荅苏武《书》:「凉秋九月,塞外草衰」。。 露叶 《霜条》谢恵连诗曰:「团团满叶,露淅淅振,条风 ,下见何瑾,悲秋夜》」 落英 《陨叶》上见「苏彦秋夜长》」下见潘岳《秋兴赋》 九法 五政《周礼》曰:「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仲秋敎理,兵政 」。下详秋一。 逆寒 迎气上详秋一下详立秋 献裘 授几上详秋一庙。《礼记》曰:「仲秋之月,天子居总章,太 ,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 月帐风帷,汤恵休《白苎诗》曰:「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 下见潘岳秋兴赋」。 《霜阶风隙上见夏侯湛秋可哀》诗,首谢灵运《七夕诗》曰:「月弦光入户,秋 风绕隙」。 治兵𨕖士:尚书考灵曜云:「秋絶太白,是谓大武。用时治兵,得功 。月令:孟秋之月,天子乃命将帅,𨕖士厉兵,简练杰俊,顺彼逺方。 素节 白商张协七命云:「白商素节,月旣授衣。天凝地闭,风厉霜飞」日凄凄。 《风洌洌》上见《凄日注》。诗下见《左思杂》 照帷月 《盈幕风》上见《夏侯湛秋可哀》,下见宋孝武《秋诗》 振条风 《倾枝露》上详「秋一 」下见宋孝武诗 警露鹤。 含风蝉》上详秋一怀下见《谢恵连秋 诗》 百草萎,万物衰。司马彪诗云:「秋节良可悲,百草咸萎落。堂前栁随风,疎林𣗳萧瑟 」。傅𤣥诗云:「萧萧秋气升,凄凄万物衰。荣华尽零落,槁叶纵横飞」。 増降霜。 揖月《淮南子》曰:「秋三月青女乃出,主降霜雪,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瓒」。《注》云:「郊 畤,平旦出行宫,揖日,其夕西南向,以揖月」。《苇风》: 荷露僧恵林诗:「苇风荷露,逼人寒,午梦天髙眼界寛,落落与谁同」,此意纤纤。初月上云端。 水天 霜月》宋舒亶诗:「纤尘不动天如水,一色无痕月共霜」 菊散 荷疎》唐《太宗诗:菊散》金风起,荷疎玉露漙。 萧晨 阴气殷仲文《诗》「哲匠感萧晨」注云:「萧晨,秋晨也」。《时管子曰:「西方曰辰,其 曰秋,其气曰阴」。。 缯云 《玉露》藻林立秋》,浊隂云出如赤缯。《李宓诗》:金风荡佳节」,《玉露团清影」。 泛昆明池。 登慈恩塔》王莽欲娯乐元后,令四时廵四郊,秋歴东馆泛昆明池菊唐髙宗时,凡天子游幸秋登,慈恩浮图,衆僧献 花酒称寿。 潦收水洁。 《月澹烟沈》,唐《虞世南赋》:云旣净而天髙,潦将收而水洁。 唐呉融凉思》诗曰:「松间小槛接波平,月澹烟沈暑气清。半夜水禽栖不定,緑荷风动露珠倾」。 陵阳食气 匈奴立威。《陵阳子明经》:「秋食沦隂沦隂者,日没后赤黄气 」。《汉□错传》:「匈奴立威,始于折胶」。《注》云: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匈奴常以为候而出军。 蒲柳先零。 梧楸早脱》上详秋一 刘禹锡赋「晚枝多露蝉之思,夕蔓趣寒螀之愁。至若松竹含韵梧楸早脱惊绮疏之晓,吹堕碧砌之凉月。七月 原登糓 食瓜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下详《豳诗》 鸣鵙 祭鸟豳土晚寒,伯劳七月始鸣 鹰,乃祭鸟 河汉方秋。 天地始肃 増合冰。 烧稻。《唐书》:王方翼平西域,七月次叶河,无舟而冰,一夕合,时以为祥。 真腊风土记》云:眞腊国七月,新稲熟,迎于南门外,烧新稲以供佛妇女车象往观者,衆主却不出。 伐竹 作刀《甘泽謡》云:「竹生云梦之南,鉴在柯亭之下,以今年七月望前生,明年七月望前伐,过期不伐」。则其音窒未期而伐,则其音浮于焦氏。《类林》曰:物理论阮师之作刀,七月庚午,见金神 冶监之门,敎以水火之齐,用隂阳之候,取刚柔之和。 金柔。 火老《韩诗》:「金柔气尚低火,老候愈浊 八月 原畜菜 尝麻趣民收敛务蓄菜。注云:始为御冬之备也。 以犬尝麻。 命社 为裳《月令》云:「择元日,命民社」。注云:「近秋分前后戊日 」。诗《载𤣥》载「黄为公子裳」。 断壶 剥枣》壶,瓠也,俱豳诗》 祀夕月 《戒清风》祀夕月于西郊,秋分日也。织四民《月令》曰:「清风戒寒趣缣帛」。。 享寿星 祭马祖享寿星于南郊,祭马祖于大泽。 増鹰风 豆《藻林。鹰风》,秋风也。古诗鹰风凋,晚叶」 ,《歳时记》云:八月而谓之豆花雨」。 考治 筑城《唐百官志》曰: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以八月,考其治否,销兵为上考,足食为中考,边功为下考。 敬晖为衞州刺史,时河北经突厥所骚,仲秋筑城,晖曰:「金汤非粟不守,讵乘农畆事城隍哉?纵民归敛,阖郡利安」。净土𣗳。 太液莲,一统志曰:鄠县有鸠摩罗什所覆履,土生净,土𣗳三月花,八月结实如小粟,壳中皆黄,土盛。天寳。遗事云: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 ,开帝宴赏久之,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觧语花」。 客星犯斗: 钱王射潮、上详星部始呉。越武肃王钱鏐 筑捍海塘,在候潮门之外。八月,潮水冲激,乃命强弩数百以射潮头,遂成堤岸。今钱塘江堤仍旧。 九月,原肃霜。 纳火《诗》九月肃霜心。夏小正》,九月内火。 星也 伐薪 尝稻伐薪为炭,以却寒气。天子尝稻,先荐寝庙 百工休。 七驺驾霜始降则百工休, 命仆夫七驺,咸驾载旌旐授车,以级整,设于屏外,司徒搢扑北面而誓之,誓衆以军法。 蟋蟀在户,鸿雁来宾《诗》九月在户 下,见《月令》 《増鲤鱼风》。 《黄雀雨》九月,风也。古诗尘散、鲤鱼风雨,九月雨为黄雀 宴耆老 谒神翁《六帖云:开元二年九月丁酉,宴京师耆老于含元殿,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鸠杖,妇人亦如之,赐于其家。 ,元符中,监城时,叟有请于徐神翁,告曰:「尔亟归,九月中,有道者来,宜善待」。仍布施」。至期,暴客夜集其门,时悟出迎,设酒淆,金帛慰遣,乃免凌暴衣絺綌。 插茱萸北里富熏天,髙楼夜鸣笛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綌 。《容斋随笔》曰:刘梦得云:九日诗中用茱萸字者凡三人,杜甫醉把、茱萸仔细看王维徧插茱萸,少一人,朱放学他年少,插茱萸三君所用,杜为优也」。
10
秋四
11
原执矩详秋一祀门》《月令》,其祀门祭先肺 四秋管子》云:「岁有四秋而分有四时,故曰农事。且作请以什伍农夫赋耜鐡,此之谓春之秋,大夏且至,丝纩之所作。此之谓夏之秋,而大秋成五榖之所会,此之谓秋之秋。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也。此之谓冬之秋」。大秋又云:「大秋甲兵,求缮弓弩求弦」。 迎西郊详立秋。啓西户。《皇览逸礼》云:秋居明堂,右啓西户。 击土鼓《周礼》:龠章仲秋击土鼓,以乐田畯御袷衣见潘岳《秋兴赋》。 习五戎《月令》:季秋之月,天子乃敎于田猎,以习五戎。注曰:五戎、五兵,弓矢、殳矛,戈㦸也。严百刑。又云:「仲秋之月,天子乃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 修法制又云孟秋之月,命有司修法制,申号令又云:「季秋之月,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纳,以会天地之藏」。。 愼罪邪又云:「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审断决又云:「孟秋之月,审断决狱讼,必端平」。。 令将帅 缮囹圄并《月令》 筑场圃诗云:九月筑场圃。注曰:埸圃同地,自物生之时耕,治之以种,菜茹至,物尽成熟,筑坚以为埸。趣收敛。月令云:仲秋之月,趣民收敛,务蓄菜,多积聚。 《霆收曜》见袁淑《秋晴赋》《星倾辉》湛方生《秋夜诗》,火星倾其辉,皓月流素光 《桂枝落》汉武帝《李夫人赋》云:「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胡桃零。马融《西第颂》云:「仲秋隂中节,胡桃已零落」。 菊挺葩。 《兰飞馨》李顒悲四时》诗云:「秋日悲兮火流天而涤,暑风入林而疎条。菊挺葩于緑茎,兰飞馨于翠翘」。 其虫毛生旃毛出其音商秋气和则商声调 西方者,秋《礼记》云:「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揪也。揪,敛也」。,西陆为秋《续汉书》云:「日行西陆谓之秋」。。 杀气浸盛详秋分。寒气总至《月令》:季秋寒气总至 九月,授衣《诗注》云:「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仲秋饬裳《月令》云:「仲秋之月,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恒,衣服有量,冠带有常」。。 鸟兽毛毨尚书鹰隼始鸷详立秋孙寳事 雀入大水《周书》云:「寒露五日,雀入大水化为蛤」。,蛰虫墐户《月令》云:「季秋之月,蛰虫咸俯在内,皆墐其户」。。 秋献龟鱼《周礼》鼈:人春献鼈蜃,秋献龟鱼」。注曰:「龟鼈之属」。,秋行牺牲《月令》云:「仲秋命宰祝循行牺牲」。。 季秋飨帝《礼记》:「季秋之月,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孟秋祀神《月令》云:「孟秋之月,命主祠祭禽于四方」。注曰:「以所获禽祀四方之神也」。。 草木黄落《月令》云:「季秋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荣华零落详秋三万物衰注 《天髙气清《楚辞》云髙气静曹植《秋思赋》云:「云髙气静露凝衣,野草变色茎叶稀」。。 天气清和张协诗云:「天清气和,野有甘𤓰」。,天气髙明贾林《感秋赋》 凉气渐届卢谌《感运赋》,见立秋,商风初授见潘岳诗 清商应秋见潘岳诗髙风送秋》张协七命云:「若乃龙火西頽,暄气初收,飞霜迎节,髙风送秋」。 《风萧气凉》,魏文帝《燕歌》云:「秋风萧瑟天气凉」,风辽气爽」。王洵《秋懐云:天悠云际,风辽气爽。 袅袅秋风《楚辞》 清商激牖孙绰诗云:「迢迢云端月,灼烁霞间星。清商激西牖,澄景自南●」。商风入帷曹植《感节赋》 凉风薄体,陆机行思赋》云:凉风凄其薄体。清气入肌。湛方生秋夜赋》云:气入肌以凄凛,风洒林而萧索。 《秋菊黄华》《周书》云:「立秋后,菊有黄华」。,秋《兰紫茎》《楚辞》:秋兰兮青青,緑叶兮紫茎。 鸣鹤戒露》《风土记》鸣蜩厉音潘岳诗《蟋蟀宵征《楚辞》云:「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熠耀宵流张华《迈志诗》云:「商飇振落,熠耀宵流」。。 食稻与鱼。 器廉以深并《月令》 金方戒序,白帝用事。 衆木摇落见《秋兴赋》一叶飘零《淮南子》详立秋 玉帝规时》秋白帝也。 天子食鱼 庶人荐黍月今 汉仪:斩牲详立秋 露结蒹葭风生桂树》文𨕖秋,风生桂𣗳 霜败,芝兰、黍熟,祀太祖管子曰:「夏尽秋,始而黍熟。天子祀于太祖,其盛以黍。黍者,榖之美者也。祖者,国之重者也」。,获禽祀四方详《上孟秋祀神注》。 举五糓之要《礼记》云:季秋,命冢宰举五糓之要。,藏帝籍之收《月令》云:「季秋之月,藏帝藉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秋,风吐商气张载诗云:「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秋气转微凉曹植诗,熠耀灿于阶闼。 蟋蟀鸣于轩屏潘岳《秋兴赋》。 筑城郭,建都邑,《月令》云:仲秋之月,可以筑城郭,建都邑。修宫室,坏垣墙,《月令》:孟秋之月,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修宫室,坏垣墙,补城郭。 授几杖,行糜粥《礼记》: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易关市,来商旅《月令》详春分。 白帝霏以静降《湛方生秋夜赋》,微霜惨而夕结贾林《感秋赋》云:「冷露滴而朝凝微,霜惨而夕结」。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诘诛暴慢,以明好恶并《月令》。 増秋月怀乡王粲观秋月,怀弟妹而伤神。 金●秩序、宋人秋日书啓曰:金●秩序,玉宇旉凉。●,与揪同聚也。又曰:金颢平,分碧虚如拭。 武昌登楼,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景清佐史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庾公率左右十许人歩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牀,与诸公咏谑,竟坐甚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頽」。右军荅曰:「唯丘壑独存」。 七月 原具桎梏断薄刑,决小罪,纳材苇并《月令》。 食麻与犬《月令》烹葵及菽《诗》 威徴,大火。 律变商风 禇渊弹琴之夕,《南齐书》:世祖在东宫,赐禇渊、银鏻琵琶,又尝㑹宴袁粲舍,时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渊援琴奏别鹤之曲,宫商旣调,风神谐畅,谢庄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孙宝署吏之辰,详立秋。 凄凉乍变商声 肃杀已临,兊位晓露,长垂珠影。 凉风遽振金声 气迎少皥之车影促,羲和之辔。 増献细针。《晋书》:尚署,七月献细针。 挂地头《宛署记》:燕都农家,是月祈祷年丰,各用麫果,送纸钱挂田禾之上,名佳地头 祭臯陶》《文献通考》晋孝武帝宁康三年七月故事,祭臯陶以社日,新改用孟秋,以应秋政。 陈王业诗诗注七月》之诗。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 契丹宴乐,辽志:七月十三日夜,契丹国主离行宫,向西三十里卓帐,先于彼处造酒食,至十四日,部落并随至动畨乐宴。至暮,国主归行宫,谓之迎节。十五日,动汉乐大宴。十六日早,往西方,令随军大喊三声谓之「送节」,此节谓之赛,音伊能,伊赛音好也。伊能伊谓是日也。 吹角射鹿《辽志》:每岁夏,居炭山,或上京避暑,至七月上旬,复入射鹿。夜半,猎人、吹角,效鹿鸣,诱鹿集射之」。 八月 原乃傩以逹秋气 习吹 种麦》乃劝种麦 平权衡详秋分案刍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𩔖量。小大五者备当八月载绩。 八月其获》并《豳诗》 上丁释奠于国学,上戊释奠于太公庙。 天子居总章详秋三赐几注,庶人授几杖。 采柏露以明眼,《齐谐记》:郄绍见童子,执五彩囊,盛柏叶上,露如珠满囊,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眼,言终失所在,详秋二用朱墨以㸃头详秋二 获赤雀以衔书《尚书候》曰:「季秋,赤雀衔丹书,集周之庭。结宝囊以承露。梁简文帝《眼明囊赋》序详秋二。 増蟹芒酉阳,杂爼蟹。八月,腹内有芒芒,真稻芒也。向东输与海神,未输芒不可食。芒,长寸许。樱珠八月之果似桑椹而红。江南俗名水瞢,淮上俗名拍判,即覆盆子也。 《桂子落》禅林备览天竺山昔有梵僧从天竺鹫岭飞来,八月十五夜,常有桂子落。 紫金莲嵩山法王寺石池有紫金莲开中秋一月云:「神光说法时从地涌出者,每移他处即毙」。 竹小春《笋谱》:「竹八月谓之小春热,欲去寒欲来,气至而来,故曰小春」、半闲堂《齐东野语》:贾似道当国日治湖山,作半闲堂,每岁八月八日生辰,四方善颂者数千,悉俾翘馆誊考,以第甲乙,一时传诵纸贵,然皆讇辞呓语耳 鸿雁同异《博物志》鸿,与雁大略相似,俱以仲秋来宾,一同也。有三同、三异。 雨夜瓜菜春秋佐助,期八月,雨夜瓜菜,生于洿下,地作羮臛,甚美。 镂金相遗。问《礼》俗八月镂金以相遗,改旧从新之意。 九月 原荼樗《诗》,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叔苴叔拾也 亲尝亲尝者,尝羣神也。天子亲尝,帝使有司祭于羣神,礼毕,告备于天子也。务纳」。百官贵贱,无不务纳,以㑹天地之藏,无有宣出。 班马政齐其色,度其力,使同乗也。合秩刍养牺牲,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为民祈福。 民皆入室命有司,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注云:「霜降,清风戒寒,所以令入室」。。帝享明堂习吹大享帝于明堂。《注》谓:「祀昊天于明堂。五方帝、五官从祀」。。 天子厉饰执弓挟矢以猎。厉饰,谓衣戎服尚武也,农事备收。 授衣之月 饰服之辰 丹鸟进羞之日 白虎应感之辰《帝王世纪》曰:「扶始以季秋下旬,梦白帝遗马祖而升丘,见白虎其上,有感已而生臯陶于曲阜云云」。 増宋《台杵歌》《左传》襄公十七年十一月,宋皇国父为平公,筑台,妨农功,子罕请俟农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晳,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杜预注:「周十一月,今九月也。今版筑役夫歌》以应杵本此。 妇功嫁娶《家语》,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行。 新服具宴。唐书:髙宗九月,令百官具新服,上宴于麟徳殿。旧记:敕,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緑,七品浅緑,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庶人服黄。一品以上文官,并带手巾等,刀子、砺石,武官欲带听之。九月,百官具新服宴之。 白雁霜信《古今诗话》,北方白雁,秋深乃来,来则霜降,故谓之霜信
12
秋五。
13
原诗《晋左思杂诗》曰:「秋风何烈烈,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緑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皎皎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嗸嗸晨雁翔」。 孙绰诗曰:「萧瑟仲秋月飇唳风云髙山居感时变,逺客兴长谣,疎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 宋孝武帝《秋夜诗》曰:「局景薄西隅,升月照东垂。肃肃风盈幕,泫泫露倾枝。侧闻飞壶急,坐见河宿移。覩辰念节变,感物矜乖离。 宋谢恵连秋怀》诗曰: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如何乗苦心,矧复直秋晏,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算,未知古人心。且从性所玩,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頽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金石终销毁,丹青暂雕焕,各勉华髪欢,无遗白首叹」。 宋南平王刘铄秋歌曰:「昊天清且髙,秋风发初凉,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凝烟泛城阙,凄风入轩房,朱华先零落,緑草就芸黄。纤罗还笥箧,轻纨改衣裳」。 宋鲍照秋日诗》曰:「枯枝叶易零,疲客心易惊。今兹亦何早,已闻络纬鸣。廻风灭且起,卷蓬息复征。凄凄簟上寒,栗栗帐里清。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白杨方萧瑟,长叹从此生」。 宋汤惠休歌诗曰:「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他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为谁芳」。 又《秋思引》曰:「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思君末,光光已灭,渺渺悲望如思何」。 梁简文帝《秋夜诗》曰:「盲风度函谷,坠露下,芳枝。緑潭倒云气,青山衔月规。花心风上转,叶影𣗳中危。外游独千里,夕叹谁共知」。 又《秋夜诗》曰:萤飞夜的的,虫思夕喓喓。轻露沾悬井,浮烟入绮寮。檐重月没早,𣗳宻风声饶。池莲飜罢叶霜筱,出寒条端坐。弥兹漏离,忧积此宵。 又《秋晚诗》曰:「浮云出东岭,落日下西江。促阴横隐壁,长晖斜度窗,乱霞圆緑水,细叶影飞缸」。 梁萧华《奉和诗》曰:「副君乘暇景,临秋坐北宫,杏梁照初月,莲池引夕风。清晖动藻井,流香入绮栊,鹊声时徙𣗳,萤光乍灭空。凉风散簟席,露色变林丛」。梁范云《赠俊公道人诗》曰:「秋蓬飘秋甸,寒藻泛寒池。风条振风响,霜叶断霜枝。幸及清江满,无使明月亏。月亏君不来,相期竟悠哉」。 梁沈约《秋夜》诗曰:「月落宵向分,紫烟郁氛氲。曀曀萤入雾,离离雁出云。巴童暗理瑟,汉女夜缝裙。新知乐如是,久要讵相闻」。 梁庾肩吾奉和便省馀秋》诗曰:「前对金精坂,傍临圆水池,照影碍浮叶,看山通廻枝雁行连雾尽,雨足带云移」。 梁呉均《秋念诗》曰:「团团珠晖转照照,汉阴移箕风入桂露璧月满瑶池树,青草未落蝉凉叶。已危还深长夜想,顾忆临卭巵芳杜果芜没,缨带欲何为。 梁鲍泉秋日诗》曰:「露色已成霜梧楸,欲半黄燕去櫩恒。静莲寒池不香夕鸟飞,向月馀,蚉聚逐光旅。情恒自苦,秋夜渐应长。 陈张正见和衡阳王秋夜》诗曰:「睢苑凉风举章台,云气收萤光连烛动,月影带河流緑,绮朱弦泛黄花素蚁浮髙轩扬丽藻,即是赋《新秋。 《北齐阳休之秋诗》:日照前窗,竹露湿后园薇夜虫扶砌响轻蛾绕烛飞。 北周庾信晚秋诗》:「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搏风卷落槐,日气斜还冷,云峰晚更霾,可怜数行雁,㸃㸃逺空排」。 北齐萧慤和司徒铠曹阳辟强,秋晚诗:叶疎知树,落香尽觉荷衰山薮良多,思田园聊复归。 又《秋日诗》曰:「秋天拟文学,秋水擅庄蒙。草湿蒹葭露波卷洞庭风。便坐飜木叶,长坡歇兰丛檐喧犹有燕陂静,未来鸿蝉唱。闻疑断池清似映空」。 隋袁朗秋日应诏诗,玉𣗳凉风举金塘。细草萎叶落商飇,观鸿归。明月池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唐太宗秋日诗》曰:「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日岫髙低。影云空㸃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娯心。 又曰:「菊散金风起荷疎,玉露圆将秋数行,雁离夏㡬林蝉云,凝愁半岭露碎缬,髙天还似成,都望,直见蛾睂前」又《秋日翠微宫诗》曰:「秋光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疎一盖缺,𣗳冷半帷空,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髙眺白云中」。 又《辽东山夜临秋》诗曰:「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崖阴。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 又《山阁晚秋》诗曰:「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疎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𣗳歴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増又,秋日效庾信体诗曰:岭衔宵月桂珠穿,晓露丛蝉啼觉𣗳,冷萤火不温,风花生园菊橤荷尽戏,鱼通晨浦鸣飞雁,夕渚集栖鸿飒飒。髙天吹氛,澄下炽空」。 原上官仪和颍川公,秋夜诗》曰:「泬寥空色逺叶黄,凄序变涸浦落遵。鸿长飇,送巢燕,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 又《奉和辽东山夜临秋》诗曰:「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疎林。滴沥露珠响,空蒙烟壑深」。 《増李白秋思》诗曰:「春阳如昨日,碧𣗳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羣芳歇白露,凋华滋 又《江上秋怀诗》曰:「餐霞卧旧壑,散发谢逺游。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杜甫《秋兴诗》曰:「玉露凋伤枫𣗳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髙急暮砧」。 韦应物《秋夜诗》曰:「髙阁渐凝露,凉叶稍飘闱。忆在南宫直,夜长钟漏稀。 韩愈《秋怀诗》曰:「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宋司马光秋意呈邻㡬冲卿诗》曰:新凉入闾巷,旧暑何人扫筠笼卖红莲,莎阶坠丹枣,蕉衫日以疎,纨扇安能好,蝉悲西风𣗳,燕乱斜阳草。此意属渊明,篱边㡬尊倒。 《朱子秋日诗》曰:「一雨生凉杜若洲,月波微漾緑溪流。茅檐归去无尘土,澹薄闲花绕舍秋」。 陆游《秋怀诗》曰:「园丁傍架摘黄瓜,邨女沿篱采碧花。城市尚馀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又《秋光诗》曰:「小圃秋光泼眼来,老人凭几兴。悠哉翩翩蝴蝶成,双过两两蜀葵相对开雨足疎篱引荒蔓人稀幽径长新苔。贫家竈冷炊烟晚,待得邻翁卖药囘」。 《杨万里秋晓出郊》诗曰:「野菊相依露下丛,冷香自送水邉风丰年气象无多子,只在鷄鸣犬吠中」。 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诗曰:「杞菊垂珠滴露红,雨蛩相应语莎丛。虫丝罥尽黄葵叶,寂歴髙花侧晚风」。 又曰:「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惟有橘园风景异,碧花丛里万黄金」。元赵孟俯秋夜曲》曰:「雨声滴夜清漏长,朱帘金幕浮新凉,闺中美人动裁剪,故罗衣𬒮生秋香,东邻剥枣西邻获,旅馆无人念飘泊,馀不潦尽涵清辉,芙蓉压堤怨不归,墙根草緑阴蛾飞」。 又《新秋诗》曰:「夜久不能寐,坐来秋意浓。露凉催蟋蟀月,白澹芙蓉,渐觉綀衣薄,欲将纨扇慵」。 《明王逢秋诗》曰:「香散天街静玉珂,露台风殿夜如何?星从河汉澹中落,秋在梧桐疎处多,鸾影不曽离宝鉴,珠丝先已缀金梭。君王蠒馆询遗事,却拟鸾车共载过」。 蔡羽《秋日诗》曰:「枫疏映天逺,草蔓护门深砌亦朱华,冐帘常緑藓,侵园香三夜雨雁过一城,砧已畏洞庭,晚休添楚客吟。
14
原赋魏繁,《钦秋思赋》曰:「何《晏秋》之憯凄,处闲夜而怀愁。风清凉以激志兮,𣗳动叶而鼓条。云朝跻于西泛兮,遂愤薄于丹丘。潜白日之𤣥阴兮,翳朗月于重幽。零雨蒙其迅疾,潢潦汨以横流。 晋潘岳《秋兴赋序》曰:「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寓直于散骑之省,髙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厠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底宁,譬犹池鱼笼鸟,而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以秋兴命篇,四运忽其代序,万物纷以廻薄,览华莳之时育,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以春敷,嗟夏茂而秋落,虽末事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憀栗兮若在逺行,登山临水,送将归夫送归,怀慕徒之恋兮,逺行有羇旅之愤,临川感流而叹逝兮,登山怀逺而悼近,彼百感之疚心,遭一涂而难忍,嗟秋日之可哀,谅无愁而不尽,野有归燕,隰有翔隼,游氛朝兴,槁叶夕殒,于是乃屏轻箑,释纤絺,藉莞蒻,御袷衣,庭𣗳槭以洒落,劲风戾而吹帷,蝉嘒嘒以寒吟,雁飘飘而南飞,天晃朗而弥髙,日悠扬而寖微,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月朣胧以含光,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灿于阶闼,蟋蟀鸣于轩屏,听离鸿之晨吟,望流火之馀景,宵耿介而不寐,独展转于华省,悟岁时之遒尽兮,慨俛首而自省,斑鬓彪以承弁兮,素髪飒以垂领,且敛袵以归来兮,忽投绂以髙厉,耕东臯之沃壤兮,输黍稷之馀税,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江逌《述归赋》曰:时运逝其何速,素秋奄以告季。虚栁中于昏日,羲和宿于房位,微寒凄其薄人,凝霜粲兮朝坠,林飘飘以洒叶,隰芒芒而摧穟,菊发华于髙丘,雁辞北以南莅。 湛方生《秋夜赋》曰:悲九秋之为节,物雕悴而无荣。岭頽鲜而殒緑,木倾柯而落英。履代谢以惆怅,覩摇落而兴情。信臯壤而感人,乐未毕而哀生,秋月清兮何秋夕之转?长夜悠悠而难极,月皦皦而停光。播商气以清温,扇髙风以革凉。水激波以成涟,露凝结而为霜。凡有生而必雕,情何感而不伤?茍灵符之未虚,孰兹恋之可忘。何天悬之难释,思假畅之𠖇方。拂尘衿于𤣥风,散近滞于老庄。揽逍遥之宏维,总齐物之大纲。同天地于一指,等太山于毫芒。万虑一时顿,渫情累豁,焉都忘物。我泯然而同体,岂复寿夭于彭殇。 晋曹毗《秋兴赋》曰:「素秋始啓,清风激暑,叶零玉阶,柯委劲楚,离禽嘤嘤而晨鸣,轻帷翩翩,以微举夕,露颓润于兰庭,秋虫属响乎廊宇。 晋夏侯湛秋可哀曰:「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火廻景以西流,天既清而气髙,壤含素霜,山结元霄。月延路以増夜,日迁行以收晖,屏絺綌于笥箧,纳纶缟以授衣,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绸筱朔以敛稀,密叶槭以陨疎,雁擢翼于太清,燕蟠形乎榛墟,秋可哀兮哀良夜之遥,长月翳翳以隐云,时笼笼以投光,映前轩之疎幌,照后帷之闲房,拊轻衾而不寐,临虚槛而褰裳,感时迈以兴思,情怆怆以含伤。 又《秋夕哀》曰:秋夕兮遥长,哀心兮永伤。结帷兮中宇,屣履兮闲房。听蟠蟀之潜鸣,覩游雁之云翔。寻修芜之飞檐,览明月之流光。木萧萧以被风,阶缟缟以受霜。玉机兮环转,四运兮骤迁。衔恤兮迄今,忽将兮渉年。日往兮哀深,岁暮兮思繁。 宋袁淑《秋晴赋》曰:「是月也声晷合,朝夜分。霆收耀虹,戢文炎都。褰埃旻,㝢涤氛曵,悲泉之凝雾,转絶垠之严云。 宋沈勃《秋羇赋》曰:「于时朱云弛辰,金祗御岁,菊图缛于园沼,橘倒饰于池砌。草改貎而倾蕡,林伐状而摇蒂,潭敛气而威荷,露危光而严蕙。 宋谢琨《秋夜长》曰:秋夜长兮,虽欣长而悼速。送晨晖于西岭,迎夕景于东谷。夜旣分而气髙,风入林而伤緑,燕翩翩以辞宇,雁雝雝而南属。 宋苏彦秋夜长》曰:晨晖电流以西逝闲,宵漫漫其未央。牛女隔河以延伫,列宿双景以相望,轻云飘霏以笼朗,素月披曜而舒光。时禽鸣于庭栁,节虫吟于户堂。零叶纷其交萃,落英飒以散芳,覩迁化之遒迈,悲荣枯之靡常。贞松隆冬以擢秀,金菊吐翘以凌霜。 宋何瑾悲秋夜》曰:「欣莫欣矣春日,悲莫悲兮秋夜,伊秋夜之可悲,増沈怀于逺情,叹授衣于豳诗,感萧瑟于宋生,天寥廓兮髙褰,气凄肃兮厉清燕,泝阴兮归飞雁,怀阳兮寒鸣,霜凝条兮漼漼露,溜叶兮泠泠。 宋伏系之《秋怀》曰:「于是景宇肃澄,风髙木敛,凄气夕衰,零露晨湛,泽收润而草枯,叶骤坠而庭掩,雁偕来以希阳,燕游逝而投险,岂微物之足怀,伤頽龄之告渐。 齐禇渊《秋伤赋》曰:「云纷纷而夹转兮,𣗳菸黄而陨落。瞻孤游之流鸿兮,观云间之舞鹤。景暧暧而向頽兮,时冉冉而将薄。独悲愁而凄惨兮,敛轻𥚑以归幕。 梁元帝《秋兴赋》曰:「秋何兴而不尽,兴何秋而不伤。伤二情之本背,更同来而匪方。复有登山,望别临水。送归洞庭之叶,初下塞外之草。前衰攸征,人与行子,必承脸而沾衣纷。吾闲居有怡,优游多暇,乃息书愰之劳,以命北园之驾。尔乃从玩池曲,迁坐林间。淹留而䕃,丹岫,徘徊而搴。木兰为兴,未己升彼悬崖。临风长想,凭髙俯窥。察游鱼之息涧,怜惊禽之换枝。听夜签之响殿,闻悬鱼之扣屝。将据梧于芳杜,欲留连而不归。 又《临秋赋》曰:「火歇兮秋气,生风起兮秋潦清,览时兴而自得,聊飞辔而娯情,遵二条之广路,背九仞之髙城,尔乃登长坂,息余骥揽笔舒情,沈吟属思。草色杂而香同,𣗳影齐而花异。遥峰迢遰,萦沙断絶。云出山而相似,水含天而难别。 梁江淹《四时赋》曰:「及夫秋风一至,白露团团。明月出波,萤光迎寒。眷庭中之梧楸,念机上之罗纨。 唐虞世《南秋赋》曰:「观四时之代序,对三秋之爽节。云既净而天髙,潦将收而水洁。凝珠露之凄冷,镜青山之晃澈。燕违幕而巢空,雁惊羣而行絶。于斯时也,登绮阁,临飞观。开雾縠之疎幌,褰轻绡之碧幔。映金波之皎洁,明玉绳之灿烂。看夜鹊之绕枝,望牵牛之隔汉。莲尚香于江浦,草犹青于河畔。 増李白悲清秋赋》曰: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水流寒以归海,云横愁而蔽天,余以鸟道,计于故乡兮不知,去荆呉之几千。于时西阳半规,映岛欲没,澄湖练明,遥海上月,念佳期之浩荡,眇怀燕而望越,荷花落兮江色,秋风袅袅兮夜悠悠,临穷溟以有羡,思钓鳌于沧洲,无修竿以一举,抚洪波而増忧。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托些,吾将采药于蓬丘。 王延龄《秋宵读书赋》曰:「夜如何其夜以阑闲,琴牢落坐南端流。月膧膧兮素华满银釭,煜煜兮清光寒。于是开中轩,矖晴盼,天敞朗兮,北斗何髙。云依微兮,南山可见,银河既已倾,玉窗又以明哀鸿。嗸嗸兮空际逺坠,叶纷纷兮林外轻。已而羣感互兴,衆念相积。怜穉顔兮何暮,对流年以自惜。 宋欧阳修《秋声赋》曰: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鐡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澹,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髙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緑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恱,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黝然,黑者为星星,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苏轼《秋阳赋》曰:「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糓,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羣冰立秋一」。
15
《原孝经纬》曰:「大暑后十五日,斗指西南维为立秋」。 《易说》曰:「坤,西南也,主立秋」。 京房《易占》曰:「立秋坤王,凉风用事,坤土也」。 《易通卦验》曰:「立秋日腐,草化为萤」。 又曰:立秋晡时,黄气出,坤正气也」。 又曰,立秋浊阴云出如赤缯。 《礼记》曰:先立秋三日,太史曰:某日立秋,盛徳在金」。天子乃斋。 《周礼》曰:「以白琥礼西方」。《注》曰:「立秋为白帝之精,故白琥以象秋气之严肃」。 《皇览逸礼》曰:「秋则衣白衣,佩白玉,乘白辂,载白旗,以迎秋于西郊」。 《三礼义宗》曰:「七月立秋。秋之言,湫湫缩之意,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故以秋为节名」。 《春秋考异邮》曰:「立秋促织鸣,女工急促之」。 《春秋元命苞》曰:「瑶光星散为鹰,立秋之日鹰鸇击」。 《周书时训》曰:「立秋之日,凉风不至,国无严政」。 《五经要义》曰:「磬,立秋之乐也」。《白虎通》曰:磬者夷则之气,象万物之成也。 又曰:「立秋,凉风至,报土功,礼西郊。 《増汉书》曰:立秋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白絁,皂领緑中衣,迎气于西郊。 原《续汉书》曰:「立秋,迎气西郊,乐奏黄锺之宫,歌《西颢》,舞《云翘》、《育命》,所以养时训也。 増《宋史》曰:夏尽,炎气微,火息凉风至。 《原符瑞图》曰:「立秋西方阊阖风,一名飇风」。 《月令占候图》曰:「立秋,坤卦用事,其神摄提。荆州,分也。晡时申西南,凉风至,黄云如羣羊,宜粟糓,若晴朗,风云不至,万物不成。望西南,坤上有黄云气,是正气。立秋应节,万物皆荣。赤气出其右,万物半死,豆谷半收。 又曰:「立秋日午时,竪竿影得四尺五寸二分半,五谷熟」。 《祠令》曰:「立秋日祀白帝于西郊,少昊配,蓐收从祀」。 又曰:「立秋后辰,祀灵星于国城东南。 増崔寔《政论》曰:秋风厉而赏武臣。 刘安时则训曰:「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乃赏军,率武人于朝,命将率𨕖卒厉兵,简练杰俊,専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顺彼四方。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禁奸塞邪,审决狱平词讼。天地始肃,不可以赢。是月,农始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障塞,以备水潦。修城郭,缮宫室,母以封侯,立大官,行重币,出大使行。是月,令凉风至三旬立秋二。
16
原陆机要览》曰:列子《御风》,常以立春归于八荒,立秋游乎风,穴是风至,草木皆生,去则摇落,谓之「离合风」。 《续汉书》曰:「武帝令天下膢,五日」。蔡邕曰:「貙,兽常以立秋日还食,母猛虫搏挚王者,亦以此日出猎还,以祭宗庙」。《风俗通》曰:「楚俗常以十二月祭饮食」。又曰:「尝新始杀也。食新曰貙,膢」。 増《后汉书》曰:「申屠建等与御史大夫隗嚻合,欲以立秋日貙膢时,共劫更始」。《音义》曰:「貙,以立秋日祭兽。王者亦以此日猎兽祭宗庙。冀州北方八月朔作饮食为膢,其俗曰膢、臈。 《梦华録》云:京师立秋,男女皆翦楸叶戴之,卖者盈市。 《登真隐诀》曰:立秋之日,日中五岳诸眞人、诸黄老于黄房、雪庭山、㑹仙官,定天下神图灵图、药图。
17
立秋三。
18
原署督邮。 祀白帝上详秋二一,下详立秋 増鹰击 貙祭。上详立秋一二,下详立秋 化萤 斩牲上详立秋一毕。《续汉仪》:立秋日,自郊礼 ,始扬威武,斩牲于郊东门,以荐陵庙。其仪,乗舆御戎辂,白马朱鬛,躬执弩射牲,牲荐鹿、麛。太牢,令谒者各一人,载以获车,驱驷送陵庙。还宫,遣使者赍束帛赐武官,武官肄兵习战之仪,斩牲之礼,名曰貙膢。兵官皆肄孙呉之兵法六十四阵也。
19
立秋四。
20
原凉风至《月令》立秋之日,凉风至。一叶落 斩牲东门详立秋三,迎气西郊详立秋二 増忌浴。月令广义云:立秋日,浴令人肤皮粗多白屑。 《翦楸胜详立秋二熬楸膏《月令广义》云:「立秋日,太阳未升,采楸叶熬膏如常法,擣汁浓煎,收藏搽,疮痬立愈」。,吞赤豆《月令广义》云:「立秋日,以赤小豆七粒或十四粒服井华,水面西吞下一秋不犯痢疾」。授御史裵《徳容制》曰:「汉家授御史多于立秋日,盖以风霜已严,鹰隼初击之,时候云耳」。。 饮水却疾《月令广义》云:「立秋日,鸡鸣时,汲井,华水长幼皆饮,少许却百病」。
21
立秋五。
22
原诗潘岳诗曰:「商风初授,大火西流。朱明送夏,少昊迎秋。 又诗曰:「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䦨」。 《晋江逌诗》曰:「祝融觧,炎辔蓐,收起凉,驾髙风。催节变,凝露督。物化长林悲素秋茂草思朱夏鸣雁薄云岭。蟋蟀吟,深榭,寒蝉向夕号,惊飇激中夜。 宋孝武初秋诗曰:「夏尽炎气微火息,凉风生緑草未倾色,白露已盈庭,逺视秋云发,近听寒蝉鸣运移矜物化,川上感馀情」。 梁简文帝秋诗》曰:「羽翣晨犹动,珠汗昼恒挥。秋风忽袅袅,向夕引凉归!浮阴即染浪,清气始乗衣。卷幌通河色,开窗引月辉。晚花阑下照,疎萤簟上飞。直置犹如此,何况送将归!」 周庾信《和初秋诗》曰:「落星初伏火,秋霜正动钟。北阁连一作更横汉南宫映凿龙祥鸾,栖竹实灵蔡上芙蓉自有南风曲,还来吹九重。 北齐萧慤和初秋,西园应教诗《池亭》,三伏后林馆,九秋前清冷,闲泉石散漫,杂风烟蕖开,千叶影榴艳,百枝然约岭,停飞斾,凌波动画船。 唐太宗度秋诗》曰:「夏律昨流火,秋箭今移晷。蛾眉岫初出,洞庭波渐起。桂白发幽岩,菊黄开㶚涘。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又《初秋夜坐》诗曰:「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帷。寒冷雁飞疾,园秋蝉●迟。露结林疎叶,寒轻菊吐滋。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杨师道《初秋应诏诗》曰:「玉管凉初应金壶,夜渐䦨沧池流稍洁,仙掌露方团雁声,风处断𣗳影月中,寒爽气长空净髙,吟觉思寛 周宏让立秋日诗曰:「兹晨戒流火,商飇早已惊。云天改夏色,木叶动秋声」。 増许浑《早秋》诗曰:「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金河,髙𣗳晓还密,逺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白居易立秋夕即事咏怀诗》曰:袅袅檐𣗳动,好风西南来。红釭纤微灭,碧幌飘颻开。披襟有馀凉,拂簟无霏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河秋稍清浅,月午方徘徊。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限,难见如蓬莱。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廻,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頽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司空曙《和王卿立秋即事诗》曰: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暗入蝉鸣,𣗳微侵蝶绕兰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宫响传花杵天清出露盘髙琴当侧弁游鲔对凭阑。一奏招商曲,空令继唱难」。 又《立秋日》诗曰:「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花酣莲报谢,叶在桞呈疎。澹日非云映,清风似两馀。卷帷凉暗度,迎扇暑先除,草静多飜燕,波澄下露鱼。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宋陆游《早秋南堂夜兴》诗曰:「水注横塘藻荇香,候虫唧唧满空廊,风前落叶纷可扫,天际疎星森有芒,夜漏渐长愁少睡,秋衣未制怯新凉,明朝知有欣然处,写得黄庭又㡬行」。 范成大《立秋诗》曰:「三伏薰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又诗曰:「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 明陈昻立《秋夜作》诗曰:「是夜秋相见,律归夷则中,草心蒙白露,衣领受凉风。舞觉蜻蜓爽,声添蟋蟀工。吾其先,散发,作赋荅天公」。
23
原赋晋卢谌《感运赋》曰:「朱明送夏,白藏迎秋。凉气渐届,溽暑日收。气㶑㶑而侵冷,霜微微而日华。翠叶纷以朝落,朱华惨以夕捐。
24
秋分,一
25
増易说曰:「兊西方,主秋分」。 又曰:「秋分阊阖,风至雷始收声,鸷鸟击,𤣥鸟归」。 原《易通卦验》曰:「秋分日入酉,白气出直兊。此正气也。 《易候占》曰:「秋分而人君释钟鼓之悬」。 増京房《易候》曰:「虹八月出西方粟贵」。 原尚书曰: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注曰:宵中,谓秋分之夜虚。𤣥武中星,以秋分日见,以正仲秋。増孔安国《尚书注》曰:虚、𤣥武之中星,亦以七星皆以秋分,日见以正三秋。 《原礼记》曰:「仲秋之月,蛰虫、坏户,杀气浸盛,阳气始衰坏,益也」。 又曰:「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 又曰:「秋分日祀夕月于西郊。 《周礼》曰:以五云之物辨吉㓙详春分。 又曰:「《春秋》致月,注曰:「古之致月不在二至而在二分。 《左传》曰:春秋之半,称春秋分。详春分」。 又曰:「分至书云物详冬至 又曰:「分,同道也」汪曰:「日夜等故曰同道」。 又曰𤣥鸟氏司分。详春分。 増孝经说》曰:「斗指酉为秋分」。又曰:「秋分日在两衡」。 原《周书时训》曰:「秋分雷始收声雷,不收声,诸侯淫汰」。 増又曰:「蛰虫不坏户,即边方不宁,水不涸,即人多痼疾。 原《五经通义》曰:「秋分阊阖风至觧悬,垂琴瑟不张」。 《史记》曰:秋分享寿星于南郊老,人星也。《晋天文志》曰:老人星曰南极星,常以秋分之夕见于丙。文子曰:老子谓天地之气莫大于和者,阴阳调,日夜分,故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 増又曰:「生与成,必得和之精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 原《说文》曰:「龙春分登天,秋分潜渊」。 厯日疏曰:「秋分,八月之中气也。 増又曰:秋分之时,日出于卯,入于酉,分天之中,阴阳气等,昼五十刻,夜五十刻,一昼一夜,二气中分,故谓秋分也。 《天文録》曰:仲秋、秋分,暮出角、氐、房、东四舍为汉中。
26
秋分,二
27
増明乐厯志》曰:「洪武三年八月,夕月于北郊,附祭周天星辰。迎神,奏《凝和之乐》,奠玉帛、初亚献舞,并同朝日。彻豆,奏《寿和》。送神,奏《豫和》。望燎,奏《熙和》。
28
秋分三
29
原,鸷鸟击。 𤣥鸟归详秋分一。 増书云: 致月详秋分一 蔈定。 禾熟《淮南子》曰:「秋分蔈定而禾熟」。。 虫坏户: 龙潜渊 鸠化鹰。 云如羊《大戴礼》曰:「秋仲鸠化为鹰,年秋分,日有云如羣羊,岁有」。
30
秋分四
31
原七星见详秋分一 《物𩔖强》《孝经援神契》云:「秋分,物𩔖强」。。 雷始收水始涸详秋分一 同度量。 《平权衡》《礼》云:「仲秋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钓、石、角、斗、甬」。。 増祭夜明。《太常记》: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 戒杀生秋分日戒杀生
32
御定渊鉴●函卷十五
URN: ctp:ws11326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