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二》[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御定渊鉴𩔖函卷一百八十二:礼仪部二十九吊引、祭奠、明赙、賵挽、助丧、披 绋 噐 歌吊一。
3
增《周礼》太仆」曰:「太仆掌三公、孤卿之吊劳,小臣掌士大夫之吊劳」。 原《礼记》曰:「知生者吊,知死者伤。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伤,知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吊。丧不能●,弗问其所费」。 增《礼统》吊生曰唁,吊死曰吊,吊生谓之唁,何非为丧之位?哭泣之事,但嗟叹以言,故谓之唁,吊死谓之吊。何素有恩,礼无服属,但致伤哀,故谓之吊。原《礼记》曰:五十无车者,不越疆而吊人吊于人。是日不乐,妇人不越疆而吊人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焉。吊于葬者必执引,若従柩及圹,皆执绋,丧公吊之,必有拜者。虽朋友州里,舎人可也。吊曰寡君承事,主人曰临君。遇柩于路,必使人吊之。大夫之丧,庶子不受吊。 增又曰:诸侯吊于异国之臣,则其君为主,诸侯吊必皮弁,锡衰所吊,虽已葬,主人必免。主人未丧服,则君不衣锡衰。贺循《丧服要记》曰:始吊朝,元端之服也。皮弁绖,素弁而加环绖也,始死而往。朝服者,主人未变,賔未可以变也。又曰:古之吊者,皆因朝夕哭而入吊賔,至主人即出中门外,西面向北上,拜賔入门,即位于堂下,当阶西面,賔即位,皆哭哭止,主拜之。 又曰:「大夫吊于大夫,始死,而往服朝禓裘,如吉时也。当敛之时而至,则弁绖服皮弁之服以袭裘也。主人成服而往,则皮弁绖而加锡衰也。大夫于士有朋友之恩,乃得弁绖。 谢兹《丧服图》曰:夫王吊三公及三孤弁绖锡衰吊,六卿弁绖,锡衰,吊。大夫弁绖,疑衰吊。士弁绖缌衰吊,畿内诸侯弁绖缌衰」。《皇览逸礼》曰:「君使大夫吊于国君礼,锡衰衰,裳弁绖,有绖焉。下大夫为介,亦如之。士介者,将命者,缌、麻裳、弁、绖,异姓,葛同,姓麻。 原挚虞《决疑要注》曰:《礼》,臣丧其父母,则赴于君君吊之。 又曰:国家同姓王公妃、主发哀于东堂,凡使者监哀吊祭。同姓者素冠帻,白练深衣,器用皆素吊祭。异姓者服色,器用不变也。 又曰:古素冠锡衰为吊服,今以白祫深衣为服。深衣,即单衣也。锡,细麻䟽也。 增《通典》曰:「吊賔至,掌次者引之,賔次,賔著素服,相者入告内外衰服,相者引主人以下立哭于阼阶下,妇人升哭于殡西,相者引賔入,立于庭,北面西上,为首者一人进当。主人东面立云:「如何不淑?」主人哭,再拜稽颡。为首者复北面位,吊者俱哭十馀声,相者引出。少顷,相者引主人以下各还次。
4
吊:二
5
原《礼记》曰:「卫将军文子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吊,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洟。子游观之曰:将军文氏之子,其庶几乎!亡于礼者之礼也,其动也中。 增《曾子吊于负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降妇人而后行礼,従者曰:「礼与?」曾子曰:「夫祖者,且也。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也」。 曾子「袭裘而吊,子游禓裘而吊」。曾子指子游曰:「夫夫也,为习于礼者也,如之何?其禓裘而吊也?」 哀公使人吊蒉,尚遇诸途,辟于路画宫而授吊焉。曾子曰:「蒉尚不如杞,梁妻之知礼也」。 原齐荘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增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与子贡吊焉。阍人为君,在礼弗内也。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廏而修容焉,子贡先入,阍人曰:「乡者已告矣。曾子后入,阍人辟之。渉内溜,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而揖之。 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趋而出。曾子曰:「尔将何之?」曰:「吾父死」。将出,哭于巷曰:「反哭于尔次」。曾子北面而吊焉。 原《檀弓》曰:「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徃哭之。或曰:「齐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欤哉?」注:于朋友哀痛甚,哭之,非若凡吊。 增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丧人无以为寳,仁亲以为寳,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 卫司徒敬子死,子夏吊焉。主人未小敛绖而往,子游吊焉。主人既小敛,出绖反哭,子夏曰:「闻之也」。与曰:「闻诸夫子主人未改服则不绖」。 原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曰:朋友丧明,则哭之」。 增《左传》曰:「琴、张》。闻宗鲁死,将往吊之」。仲尼曰:「齐豹之盗而孟絷之,贼又何吊焉!」 晋顷公卒,秋八月,葬郑游吉吊,且送葬。魏献子。使士景伯诘之曰:「悼公之丧,子西吊,子蟜送葬。今吾子无二,何故?」 《家语》曰:季桓子死,鲁大夫朝服而吊。子游问于孔子曰:礼乎?孔子不答。他日,又问孔子曰:始死。则羔裘元冠者,易之而已,又何疑焉? 孔子有母之丧,既练,阳虎吊焉,私于孔子曰:「今季氏将大飨,境内之士闻诸乎?曰:丘弗闻闻之,虽在衰绖,亦欲与往」。阳虎曰:「子谓不然乎?」季氏飨士不及子。 原庄子曰:「荘子妻死,惠子吊之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曰:察其始,夲无生,非徒无生也。本无形,非徒无形也。本无气变而有生,今变而之死,人且寝于巨室,我嗷嗷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之」。 增老耼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耶?」曰:「然」。「然则吊焉,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㑹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原《汉书》曰:「龚胜死,有老父来吊,其哭甚哀,既而曰: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 虞翻《别传》曰:「翻放弃南方,自恨䟽斥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以典籍自慰。 挚虞决疑要注》曰:汉太𫝊胡广丧母,天子使谒者以中牢吊祭,具送葬,魏司空陈羣丧母,使者吊祭如故事。又使黄门侍,即杜恕奉诏慰问。 增蒋诩,字元卿。邅父丧,有吊者盈门。后母疾之,不得止。旧庐于侧作小庵,往如旧庐受吊焉。 《续汉书》曰:郭泰林宗,退身隠居教授,徒衆甚盛,丧母友人或千里来吊之。 《东观汉记》曰:「祭遵病薨,丧至河南,诏遣百官皆以丧服往吊上,车驾素服,望城门举音,遂哭,哀恸不止。复幸城门,遇丧,车曕望涕泣,上亲临祠,以太牢仪如孝宣帝临霍将军故事」。 谢承《后汉书》曰:徐孺子不就诸公之辟,及有丧者,万里常吊于家,预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酒中暴,乾以褁鸡,径到所赴冢𡑞,以水渍绵使酒气,以鸡置前,祭毕便去。郭泰别传曰:贾叔字子厚,林亭乡人,虽世有冠冕,而性险害,邑里患之。林宗遭母忧,叔来吊之,而钜鹿孙咸直亦至,咸直以林宗贤而受恶人吊,心怪之,不进而去。林宗遽迎而谢曰:贾子厚诚凶徳,然洗心同善,仲尼不逆互乡,故许其进也。叔闻之,改过自厉,终成善士。 原又林宗有母丧,徐稚往吊,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林宗曰:此必南州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徳以堪之」。 增语林曰:「陈元方邅父丧,形体骨立,其母哀之,以锦蒙其上,郭林宗往吊,见锦被而责之,賔客絶百许日。 原王隠《晋书》曰:「何邵为司徒,薨,养子岐为嗣。袁粲吊岐,岐辞以疾,粲独哭而出曰:今年决下婢子品」。王诠谓之曰:「知死吊死,何必见生!岐前多罪,尔时不下。今何公新亡,便下岐品。人谓中正畏强侮弱。粲乃止。 增邓粲《晋记》曰:「阮籍能为青白眼,礼法之士輙以白眼对之。宗正嵇喜,康之兄也,闻籍丧,吊焉,籍以不哭,见其白眼,喜不怿而退。 晋中兴书》曰:「周嵩兄顗既被害,王敦使人吊嵩。嵩曰:「亡兄天下之人,为天下人所杀,复何吊!」敦甚衔之。 《原陶侃传》曰:「侃丁母艰,在墓下,忽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仪服鲜异,知非常人遣随而看之,但见双鹤舞》而冲天也。 《増谈录》曰:丁晋公谓言:「尝见常武、太原王公言:先太师倾背时朝,贤来相吊,朱紫盈门,惟徐左省铉,独擕一麻袍角带,于客位内更易后方入相吊,以此知士大夫具朝服临哀吊问,深不可也」。先太师,即兵部侍,即佑也。 孙公谈圃曰:司马温公光薨,当明堂大飨,朝臣以致斋不及奠,肆赦毕,蘓子曕率同軰以往,而程正叔固争,引《论语》「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子瞻曰:「明堂乃吉礼,不可谓歌,则不哭也」。正叔又论司马温公诸孤不得受吊,子瞻戏曰:「颐可谓燠糟鄙俚叔孙通!」闻者笑之。
6
吊:三
7
原白鹤陶侃事,见《吊》二 青蝇》虞翻。事见吊二。 服如爵吊弁,绖服,服如爵、爵弁,素冠而加环绖 髽而吊鲁妇人之髽而吊,自败于台。鲐,始也。 殷于圹 周于家殷人吊于圹,周人吊于家,示民不僭也。 吊中庭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为主也 吊牖下史鱼卒,置尸牖下,灵公吊焉。详死丧 不越疆见吊一 不逾封《檀弓》:「妇人非三年之丧,不逾封而吊」。 不及哀吊生不及哀 不特吊丧事不特吊畀者,不特吊。尊者,谓烦也,必俟朝夕哭时也。 哀祸灾周礼大宗伯职云:「以吊礼,哀祸灾」。郑注云:「祸灾,谓遭水火」。。 哀宼乱:周礼大宗伯职云:「以䘏礼,哀宼乱」。郑注云:䘏,忧也。邻国相忧,兵于外为宼作,于内为乱。 三不吊。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注:畏人,或以非罪罪已,不能有以说之。死之者,厌行止危险溺,不乗桥船。 罚不吊宜吊不吊,有司罚之。 元冠不吊《檀弓》:「羔裘元冠,夫子不以吊」。注云「不以吉服而吊也。 齐衰不吊子张事见吊二 三年而吊《曾子问》:「三年之丧吊乎?」夫子曰:「三年之丧,练不羣立,不旅行君子礼以饰情。三年之丧而吊哭,不亦虗乎」功衰不吊三年之丧,虽功衰不吊。自诸侯达诸士,如有服而将往哭之,则服其服而往注。功衰,既练服也。 庶子不吊大夫之丧,庶子不受吊。 鲁人不吊榖梁云:「周人、鲁人皆有丧,周人吊之,鲁人不吊。周人曰:吾臣也,使人可也」。鲁人曰:「吾君也,亲之者也。使大夫则不可也。故周人吊鲁人不吊」。。 越人来吊卫将军事见吊二。 王吊巫前周礼》丧祝职云:「王吊则与巫前」。郑司农注云:「丧祝与巫以桃厉执戈在王前」。。 后吊祝前《周礼》丧祝职云:「若王后吊,则与祝前」。郑注曰:「女巫与祝前后如王礼」。。 爵弁纯衣《白虎通》云:「天子哭,诸侯爵弁纯衣」。又曰:「遣大夫吊,辞曰:皇天降灾,子独罹之。呜呼哀哉!」! 拥膝蹲踞,《符子》云:陶朱公丧其中子,邻人往吊之,朱公方拥膝蹲踞,捧头而笑。邻人曰:「闻有丧」。将唁,子之哀」。朱公曰:「生不致哀,死而唁,何邻人之不通也!」 独哭而返。《裴楷别传》云:阮籍邅母丧,楷往吊籍,乃离丧位,神气晏然,纵情啸咏,傍若无人,楷便率情独哭毕而返。 禓裘而吊子游事见吊二 画宫而吊。蒉,尚事见吊二。 乗醉而入,王恱,字元达,弱冠知名,恃才,縦酒放诞,慕王澄为人妇。父尝有惨,恱乘醉吊之,妇父哭,恸恱与賔客十许人,连臂被发,祼身而入,绕之三匝而出。后为荆州刺史而卒。 不前而反王羲之代王述为会稽太守,少齐名,而羲之轻述述母丧,羲之心止一吊,竟不重诣,后言往吊入门,主人哭不前,而反欲以辱之,述甚恨也。 反哭而吊」。殷人既封而吊,周人反哭而吊。孔子曰:「殷已慤,吾从周」。 阮籍母终,晋阮籍母终,裴楷往吊之,籍醉,登牀,直视楷行吊礼毕去。或问:「主人不哭,何以行礼?」楷曰:「阮方外士,我俗中士,宜以仪轨自居」。时议以为两得其道也。 王衍子丧山涛吊。 増帝欲临吊,髙士廉卒,帝欲临吊,房𤣥龄以帝饵金石,谏不宜近丧。帝曰:「朕有旧故姻戚之重,君臣之分,卿置勿言」。即从数百骑出。长孙无忌伏马前陈士亷遗言,乞勿临丧,帝犹不许。无忌至流涕,乃还。 以诗遗吊。合璧事𩔖:白居易卒,宣宗以诗吊之。 遣使㑹吊。杨绾薨,帝惊悼,诏赠司徒,遣使者册授,欲及其未敛也,遣百官㑹第吊。 中使设祭。张曲江既薨,元宗追叹曰:「自公殁后,不闻谠言。发中使至韶州吊」。 中人临吊李嗣业卒,葬日,使中人临吊,中李吉甫卒,自大殓至卒哭,皆人临吊。 即中临吊。韩文、李惟简讣至,上悼怆罢朝,遣即中临吊。 京官赴吊。尉迟恭卒,髙宗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临吊。 百官㑹吊。孔光传云:「光薨,公卿百官㑹吊临常,衮华州刺史。墓志:百官 吊毕,集孔光之门。 原鼓琴而哭。世说: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尝以置灵牀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其牀,鼓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吊丧主而出。 置刍而去。徐穉事见吊二,又刘师知作沈侍中集序云:「遂使褐裘,莫计寳剑,无追痛此生刍,同兹宿草,九原方逺,百身寜赎」。 增设席而吊。孔帖卫大经:蒲州解人素善魏夏侯乾童,闻其母卒,盛暑往吊,或止之曰:「方夏渉逺,不如致书」。答曰:「书能尽意耶?」比至,乾童以事出,乃设席行吊礼,不诣其家而还。 赴者三万。陈实,字仲弓,卒于家。大将军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馀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刋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仙人白鹤遥投《士行》之前。 孺子只鸡,逺赴林宗之所。 旧馆遇亡,宣父尚犹出涕。 同门在戚,王丹未可忘情。
8
吊:四
9
原赋汉司马相如《吊秦二世赋》曰:「登陂陁之长坂,入曾宫之嵯峩。临曲江之隑洲,望南山之参差,岩岩深山之谾谾,通谷豁兮𧮰谺。泊淢靸以永逝,注平皐之广衍。观衆𣗳之蓊薆,览竹林之榛榛。东驰土山,北掲石瀬。弭节容与,歴吊二世。持身不谨,亡国失势。信谗不悟,宗庙灭絶。呜呼!操行之不得,坟墓芜秽而不修,魂魄亡归而不食。 晋傅咸《吊秦始皇赋》曰:「余治狱至长安,观乎阿房而吊。始皇曰:伤秦政之为暴,弃仁义以自亡,搦纸申辞,以吊始皇。有姬失统,命不于常,六国既平,奄有万方,政虐刑酷,如火之扬,致周章之百万,取发掘于项王,疲斯民乎宫墓,甚癸辛于夏商,未旋踵而为墟,屯麞麋乎庙堂,国既㒹而莫扶,孰阻兵之为强?
10
原文汉贾谊吊屈原文曰:「鸾鳯伏窜,鸱枭翺翔,谓随夷溷兮,跖蹻为亷,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腾驾罢牛骖蹇驴骥,垂两耳服,盐车所贵,圣人之神徳,逺浊世而自藏,使麒麟可系而羁,岂云异夫犬羊? 后汉蔡邕吊屈原文曰:「鸋鴂轩翥鸾鳯,挫翮啄碎,琬琰寳其瓴甋,皇车奔而失辖,执辔忽而不顾,卒壊覆而不振,顾抱石其何补?晋潘安仁《吊孟尝君文》曰:人㒺贵贱,士无真伪,延入如归,望賔若企,出握秦机,入专齐政,右□而嬴强,左顾而田竞,且以造化为水,天地为舟,乐则齐喜,哀则同忧,岂区区之国而大邦是谋,𤨏𤨏之身,而名利是求,畏首畏尾,东奔西囚,志挠于木,偶命悬于狐裘。 晋陆机吊魏武帝文曰:「夫以廻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济世夷难之智,而受困魏阙之下,格于上下者,藏于区区之木,光于四表者,翳乎蕞尔之土,雄心摧于弱情,壮图终于衰志,长算屈于短日,逺迹顿于促路。曩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威先天而盖世,力荡海而㧞山,厄何险而弗济,敌何强而不残?违率土以静寐,戢弥天乎一棺,惜内顾之纒绵,恨末命之㣲详,纡广念于履组,尘清虑于馀香,结遗情之婉娈,何命促而意长,宣备物于虗器,发哀音于旧倡,矫戚容以赴节,掩零泪而荐觞,徽清弦而独奏,进脯糒而谁尝,悼繐帐之冥汉,怨西陵之茫茫,登雀台而羣悲,贮羙目其何望?览遗籍以慷慨,献兹文而凄伤。案魏武帝疾革持姫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因泣下,伤哉!又曰:吾媫妤伎人,皆著铜雀,台上施六尺,牀下繐帐,朝晡设脯糒之属。月朔十五日,輙向帐作伎。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又云:馀香可与诸夫人诸舎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吾歴官所得绶,皆著蔵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又《吊蔡邕文曰:「彼洪川之方割,岂一篑之所堙?故尼父之惠训,智必愚而后贤。谅智道之已妙,曷信道之未坚。忽甯子之保已,效苌叔之违天。冀澄河之逺日,忘朝露之短年」。 晋庾阐吊贾生文》曰:「飞荣洛汭,濯颖山东,质清浮磬,声若孤桐,琅琅其璞,岩岩其峰,信道居正,天下为公,方驾逸歩,不以曲路期通,是以张髙弦悲,声激柱落,清唱未和,而桑濮代作。昔皐陶謩虞,吕尚归昌,徳恊允符,乃应帝王,夷吾相桓,汉登萧张,草庐三顾,臭若兰芳,奈何摧景飈风,独丧厥明,悠悠太素,存亡一指,道来斯通,世往斯否。吾哀其生,未见其死,敢不敬吊,寄之渌水」。 宋袁淑《吊古文》曰:贾谊发愤于湘江,长卿愁思于园邑,彦真因文以悲出,伯喈衒史而求入,文举䟽诞以殃速,徳祖精宻而祸及,夫然不患思之贫,无苦识之浅,士以伐能,见斥女以骄色,贻遣以往古为镜,鉴以未来为针艾书,余言于子绅,亦何劳乎?蓍蔡祭奠一。
11
增寄酹江溪龙浊醪一樽,寄酹千里 荐醪骆賔王泉壤殊途,幽明,永隔感平。生其若斯,聊申絮酒。傥聪明之不昧,式荐箪醪。 《苹蘩薀藻》《左传》茍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薀藻之菜,可羞于王公,可荐于鬼神。 蕙兰桂椒》《楚辞》: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明齐溲酒《仪礼》嘉荐普淖明,齐溲酒 樽酒簋贰权载之文,樽酒簋贰,涕零如雨 炙鸡往祭徐穉事见吊二 刲股致祭。崔从太和六年卒,下有刲肉以祭者,乌重𦙍既殁,士二十馀人刲股致祭。 斗酒、只、鸡,曹操感太尉桥元知已及后经》过其墓,自为祭文,曰:「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相沃,酹车过三歩,腹痛勿怨,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哉!」白粥生刍吕才母丧以哀毁卒通人,即馀令以白粥、元酒生刍祭路,世人哀之。 设位沃馈。李勉尝引李廵、张参在幕府,后二人卒,至宴馀,乃设虗位,沃馈之。 过墓奠祭。贾黄中谈录》:白傅葬龙门山,河南尹卢贞刻醉吟先生,传立于墓侧。今洛阳士庶及四方游人过其墓者,必奠以巵酒,冡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泞。 食𤓰遣奠《唐史》:莱国公杜如晦薨,太宗诏虞世南为制碑文,后因食瓜羙,怆然悼之,遂辍食瓜奠于灵座。 敕馔往祭。髙士廉卒,方寒食,敕尚宫以食四舆往祭。命使吊词。辛云京卒,及葬,命使吊词,时将祭者七十馀幄,丧车馀晷乃得去。 遣使设祭。明皇幸蜀,一日登髙山望秦川,谓髙力士曰:「吾听张九龄言不至此」。遣使祭之。
12
祭奠二
13
增文唐韩愈祭亡友栁子厚》文曰:嗟嗟!子厚而至然耶?自古莫不然,我又何嗟,人之生世如梦一觉其间利害,竟亦何校?当其梦时有乐有悲,及其既觉,岂足追?惟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樽青黄,乃木之灾,子之中,弃天脱馽羁,玉佩琼𥚑,大放厥词,富贵无能,磨灭谁纪?子之自著,表表愈伟,不善为斫,血指汗顔,巧匠旁观,缩手䄂间,子之文章,而不用世,乃令吾徒掌帝之制,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复,羣飞刺天,嗟嗟子厚,今也则亡,临絶之音一何?琅琅徧告诸友而寄厥子,不鄙谓余亦托以死,凡今之交,观势厚薄,余岂可保能承子,托非我知,子子实命,我尤有鬼神,寜敢遗堕?念子永归,无复来期,设祭棺前,矢心以辞。 宋苏轼撰哲宗祭司马温公文》曰:元丰之末,天歩维艰,社稷之卫,内外所属,惟是一老屏予一人,名髙当世,行满天下,措国于泰山之安,下令于流水之源,嵗月未周,纪纲畧定,天若相之,又复夺之,殄瘁之哀,古今所共,知之者神考,用之者圣母驯致其道,太平可期,长为宗臣,以表后世,往奠其葬,庶知予懐。又祭欧阳文忠文曰:公之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所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譬如大川乔岳,虽不可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今公之殁也,赤子无所仰庇,而朝廷无所稽疑,君子无与为善,而小人沛然自以为得时,譬如深山大泽,龙亡而虎逝,则变怪百出,舞鰌鳝而号狐狸。昔公之未用也,天下以为迟,及其释位而去也,莫不冀其复用,至于请宅而归也,莫不怅然失望而犹庶几于万一者,幸公之未衰,孰谓公无复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惟厌世之溷浊,洁身而逝乎?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违!昔我先君,懐寳避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受教门下者十有六年于斯闻,公之丧义,当匍匐而往,吊而懐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辞,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吾私。 欧阳永叔祭尹师鲁文曰:「嗟夫师鲁,辩足以穷万物,而不能当一狱吏,志可以挟四海,而无所措其一,身穷山之崖,野水之濵,猿猱之窟,麋鹿之羣,尤不容于其间兮,遂即与鬼而为邻。嗟乎!师鲁世之恶,子之多未必若爱子者之衆,何其穷而至此兮!得非命在乎天,而不在乎人!方其奔㒹斥逐,困扼艰屯,举世皆寃而语言,未尝以自及,以穷至死,而妻子不见其悲忻,用舍进退,屈伸语黙,夫何能然!乃学之力,至其握手为诀,隠几待终,顔色不变,笑言从容,死生之间,既以能通于性命,忧患之至宜,其不累于心胸!自子云逝,善人宜哀,子能自达,予又何悲!惟其师友之益,平生之旧,情之难忘,言不可究,嗟夫!师鲁自古有死,皆归无物,惟圣与贤,虽埋不没,尤于文章,焯若星日。子之所为,后世师法,子于衆人,最爱予文,寓辞千里,侑此一樽,兾以慰子,闻乎不闻。 又《祭苏子美文》曰:「子之心胸,蟠屈龙蛇,风云变化,雨雹交加,忽然挥斧,霹雳轰车。人有邅之心,惊胆落震仆如麻,须臾霁止而回顾,百里山川,草木开发,萌芽子于文章,雄豪放肆,有如此者,吁!可怪耶!嗟乎!世人知此而已,贪恱其外,不窥其内,欲知子心穷逹之际,金石虽坚,尚可破碎,子于穷逹,始终仁义,惟人不知,乃穷至此,藴而不见,遂以没地,独留文章,照耀后世,嗟世之愚,掩抑毁伤,譬如磨鉴不灭,愈光一世之短,万世之长,其间得失,不待较量,哀哀子羙,来举予觞。 朱元晦祭刘恭父枢宻文》曰:呜呼!天胡付公以瓌竒俊伟之材,而不并假以耆耋期耄之寿,胡位公以枢宻,屛藩之重而不遂,畀以弥纶辅賛之权,使功名若极富贵而无欲,实则抱忧叹以终天,此中外志义之士,所以闻公之薨,皆失声而相吊,或虽未识公靣,而亦不自知其涕泗之流涟者也。呜呼!惟公生有异贤,早擢巍科,退而自保,弗竞弗哗,屈首受书,典学于家,内充其羙,外振厥华,暨登王朝,遂掌纶綍,献纳绸缪,吁谟宻勿,忤权触要,无所回屈,帝眷弗丰,报政三年,邹鲁其风,帝曰来归,本我兵柄,曾不几时,咨以大政,公奋其庸,帝虚以听,张磔宏,纲塞絶僭,令道直身,危突不暇,黔出临两镇,威惮恩渐,适嬉于堂,遽哭于苫,恩诏起之,有竦其詹,公卧弗承,帝悉其孝,曰:究汝哀,来觐来教,公言益切,公守不挠,冄抚于潭,亦显其效,乃迁建业,民病以饥,公不寝食,起坐嗟咨,方畧既张,恵术四施,曾有流莩,化为充肥,帝嘉乃勲,加劳进律,倚毗方深,遽告以疾,忠无隠情,谏有遗笔,帝惊罢朝,悼此良弼。呜呼!我以孤童,来托公家,公不我鄙,劝道有加,公姿鸾鹄,我性麏䴥,岂无异同,卒莫疵瑕,公之知我,亦晚而最,迨其永归,手札告戒,褒徳抚孤,古昔所艰,并以诿我,我其敢安。念昔帝师为国死义,亚傅承之,夷险一致,屏山虽隠,亦岂忘世,公龚其传,克广无替,矧予之懐,窃究终始,愿言思公,曷其有已。呜呼!昔诵离骚》,举公觞兮,今拜以哭,酹公堂兮私情,公义两怛伤兮,神灵不昧,尚克鉴予之衷肠兮。 又祭刘恭父枢宻文曰:「在昔嵗次,公病欲絶,自力为书,来告永诀,上言国家雠耻未雪,冡骨易枯,此恨难灭,次念遗阡,丰碑未掲,谓我铭之,以永前烈,下及诸孤,羁贯在列,谓我教之,他靡顾谒,三复悲号,心膂贯彻,闻公是日,三简并拆,拜䟽千言,忠愤是泄,我虽不武,实撃其节。又惟公家,忠孝阀阅,纪徳铭功,曷取凡劣,谅以孤生,㓜罹祸孽,蒙被前恩,欲报㒺竭,故畧其愚,以累斯碣,方将渉笔,叙次铺列,属其来西,旷日引月,迄今乃成,事伟词拙,逺荐陈之,如听予决,想像两公,感涕推咽,顾念滞留,尘土羁绁,莫相嗣人,讲贯劘切,以此负公,一饭冄噎,顷为迎师,寄此笔舌,比闻授受,稍契磁铁,尚其不厌,习久而恱,卒大公门,缓此忧惙,山瓢往酹,野蓛并设,老泪如倾,逺寄情血。 又祭张敬夫殿撰文曰:我昔求道,未获其友,蔽莫予开,吝莫予剖,盖自从公而观于大业之规模,察彼羣言之纷,紏于是,相与切磋以究之,而又相厉以死守也。呜呼!敬夫竟弃予而死也耶?惟公家传忠孝,学造精微,外为军民之所属望,内为学者之所依,归治民以寛事,君以敬正大光明,表里辉映,自我观之,非惟十驾之弗及,盖未必终日言而可尽也,矧闻公丧,痛彻心膂,缄辞寄哀,不遑他语,顾闻公之临絶,手遗䟽以纳忠,召賔佐而与诀,委符节以告终,盖所谓得正而毙者,又凛乎其有史鱼之风,此犹足以为吾道而増气,抑又可以上悟于宸聪,又闻公于此时,属其弟以语予,用斯文以为寄,意恳恳而无馀,顾何徳以堪之?然敢不竭其庸虗,并矢词以为报,尚精爽其鉴兹。 又祭张敬夫文曰:自孔孟之云逺圣,学絶而莫继得,周翁与程子道乃抗而不坠,然微言之辍响,今未及乎?百嵗,士各私其所闻,已不胜其乖异,嗟惟我之与兄,脗志同而心契,或面讲而未穷,又书传而不置,盖有我之所是,而兄以为非亦有兄之所,然而我之所议,又有始所共向而终悟其偏,亦有早所同挤而晚得其味,盖缴纷往反者几十馀年,末乃同归而一致,由是上而天道之微,逺而圣言之秘,近则进修之方,大则行蔵之义,以兄之明,固已洞照而无遗,若我之愚,亦幸切窥其一二也。然兄乔木之故家而我衡茅之贱,士兄髙明而宏博,我狷狭而迂滞,故我尝谓兄宜以是而行之,当时兄亦谓我盍以是而传之来裔?盖虽隠显之或殊,实则交需而共济,不惟相知之甚审,抑亦自靖而无愧。呜呼!孰谓乃使兄终在外以违其心,予亦见縻于斯,而所愿将不遂也,政使得间以就其书,是亦任左肱而失右臂也。伤哉!吾道之穷,予复何心于此世也!惟修身补过以毕馀年,庶有以见兄于下地也,闻兄之葬而不得临,独南望长号以寄此酹也,惟兄怜而鉴之,尚有以辅予之志也。 又祭吕伯恭著作文曰:「呜呼,天降,害于斯文,何其酷耶?往嵗已夺吾敬。夫今者伯恭胡为,又至于不淑耶?道学将谁?使之振君徳,将谁使之?复后生将,谁使之诲?斯民将谁使之福?经说将谁使之继事?记将谁使之续耶?若我之愚则病,将谁为之箴过?将谁为之督耶?然则伯恭之亡,曷为而不使我失声而惊呼,号天而恸哭耶?呜呼!伯恭有蓍龟之智而处之,若愚,有河汉之辩而守之,若讷胸有云梦之富而不以自多,词有黼黻之华而不易其出,此固今人之所难而未足以议兄之彷佛也。若乃孝友絶人而勉励如弗及,恬澹寡欲而持守,不少懈,尽言以纳忠而羞为讦,秉义以节躬而耻为介,是则古之君子尚或难之,而吾伯恭犹欿然而未肻以自大也。盖其徳宇寛洪,识量闳廓,既海纳而渊澄,岂澄清而挠浊?矧涵濡先训,诏文献于厥家,又隆师而亲友,极讨论之幽遐所以禀之,既厚而飬之深,取之既博而成之,粹宜所立之甚髙,亦无求而不备,故其讲道于家,则时雨之化,进位于朝则鸿羽之仪,造辟陈谟,则宣公独御之对,承诏奏篇,则右尹祈招之诗,上方虚心而听纳,衆亦注目其敷施何邅时之不遂,遽遘疾而言归,一卧以三年,尚左图而右书,间逍遥以曵杖,恍沂上之风雩,衆咸喜其有瘳,兾卒摅其素藴,不则传道以著书,抑亦后来之程凖,何此望之难必奄一夕而长终,增有邦之殄瘁,极吾党之哀恫。 又《祭郑自明文》曰:「比年以来,士气衰弱,观时俯仰,随势前却。其心有一身而无天下,其口有唯唯而无谔谔,伟哉自明之为人信,所谓喧啾百鸟之羣忽,见秋天之一鹗者也。盖自其布衣而已,有忧天下之心,其揖让人主之前,则直欲排佞幸之朋从而折其角。其言明白切至,磊磊落落,愤激峻厉,嶢嶢岳岳,明主所为,虚心而嘉叹,羣公所为变容而骇愕,善𩔖所为,喜幸而心开,邪党所为戚嗟而气索。伟哉!自明之为人,凛乎其有古诤臣之风。求之近世,则措之邹、陈之间而无怍者也。夫何天命之不延竒,祸一朝而遽作,使前之悲者,喜而喜者悲纷庆吊之交错。惟平生之忠赤,谅虽死而不忘,跪陈情于一酹,词与泪以俱伤。
14
●賵一
15
原《春秋说题辞》曰:「知生则●,知死则賵。 《榖梁传》曰:车马曰賵,货财曰●。注,賵覆也。车马,覆载人也。●,助也,所以助营凶事。 增《通典》曰:「凡●,使者立于大门外之西,东面。从者以篚奉元、纁、束、帛立于使者之西南,俱东面」。凡●,通货賵。相者入告,主人立哭。相者进主人前,东面受命,出,诣使者前,西面曰:「敢请事」。使之从者以篚进,诣使者前,西向,以授使者,退复位。使者曰:「某封某官某子使某●」。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相者引使者入,立于内门外之西,东面。主人止哭。使者少进,东面曰:「某封若某官使某●」。主人哭,再拜。使者少进坐,委之,兴,复位。掌事者进坐,举之,兴,以东。使者出,主人送拜。
16
●賵二
17
原副意《白虎通》:●,助也。賵者,赴也,所以助生送死追思,终副至意也。 贵诚礼:伯髙之丧,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孔子曰:「异哉!徒使我不诚于伯髙」。注云:礼贵诚信。 赠死《传》赠死不及尸,非礼也。 补丧:《周礼》:宰夫供●賵并器币,凡诸侯丧●补之注,补助不足之意。书方。书賵于方书,遣于策。《注》:方,版也。策,简也。 问费《礼》,吊丧不能●,不问其所费。 归布《檀弓》:孟献子之丧,司徒旅归四布」。《注》:「旅,下士也。使归四方●布」。。 用币鲁人之赠也。三元、三纁、广、尺、长、终、幅」,注言失之也。赠用制币,元纁、束、币。 脱骖《檀弓》: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使子贡脱骖而●之。子贡曰:「于门人之丧未有所脱,骖脱骖于旧馆,人无乃已重乎!」子曰:「予!向者入而哭之,遇于一哀而出涕。予恶夫!涕之无从也。小子行之,言人尽哀,是以恩厚待我。我为之哀,是以恩有施惠」。 遗缣后汉王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往吊之,公怒挞之,令遗缣而已。或问之,丹曰:「交友之难终也」。。 《陈路车》上介賵陈路车 陈乗黄礼陈,乗黄大路于中庭。北輈,执圭将命 增给绢布。房𤣥龄薨,给以绢二千叚,粟三千斛。 赐粟、帛孔巢父卒,赐其家粟帛,存䘏之 原无亲受●者既受命,坐委之。摈者举之主人无亲受也 原渉让,汉原渉字仁先,父为南阳太守时,二千石死,官赋敛送𦵏,皆千万已上,妻子受之以定産,业渉乃让,南阳●送行丧庐冡,于是知名。 何竝戒何竝受颍川守召丞掾作先书告子昭曰:「吾生素餐日久,虽得●勿受」。注先书,先遗令也」。 王戎辞《本传》:王浑为凉州刺史,卒,故吏●赠数百万,其子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 不入庙门礼,賵马不入庙门,以其主于死者也。 班诸兄弟。礼,子栁之,母死,既葬,子硕欲以●布之馀具祭器,子栁曰:不可,吾闻之,君子不家于丧,请班诸兄弟之贫者。 增裴度賵缛,裴度薨,賵礼为缛。李绩赠厚。李绩卒,帝曰:「绩奉上忠,事亲孝,歴三朝,未尝冇过。性亷谨,不立産业。今亡当无赢赀,有司其厚赠之」。 给俸为賵。郑馀庆卒,帝知其贫,特给一月俸料为賵禭。 赙布尤厚。崔敦礼卒,髙宗为举哀云龙门●布秘器尤厚。 原求赙非正,《榖梁传》:武子来求赙归,死者曰●,归生者曰賵,曰:「归之,正也,求之非正也」。 读賵非古《檀弓》:曾子曰:「读賵,非古也」。 增麦舟助𦵏。范文正公遣子尧夫至姑苏,取麦五百斛。舟次丹阳,见石曼卿云:「三丧欲葬无可谋者」。尧夫以麦舟与之到家」。文正曰:「东呉见故旧乎?」曰:「曼卿三丧未举,方滞丹阳时,无郭元振无可告者」。文正曰:「何不以麦舟与之?」尧夫曰:「付之矣」。 资钱治丧,郭震,字元振,魏州人,在太学时,家中送资钱四十万,㑹有縗服叩门者,自言五世未𦵏,愿假以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亦不质其姓氏。 河东栁先生,仲涂少时,縦饮酒肆坐侧,有书生接语,乃以贫未能𦵏,其父母将谒魏守王公佑,求资以办事,先生问费几何?曰:「得钱二十万可矣」。先生曰:「子姑就舎吾,且为子谋之」。罄其资,得白金百两、钱数万以遗之,议者以郭代公之义,不能逺过。 原賵●赠含 车马货财详●賵一 增不受賵●,后汉书》曰:鲁恭,字仲康。父期,为武陵太守,卒于官。恭年十二,昼夜号踊,声闻郡中,●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薄又羊续为南阳太守,徴为太常,未及行,㑹病卒,遗书 ,敛不受賵,遗旧典。二千石卒官,●赠百万,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诏书褒羙,勅太山太守,以府●钱赐续家。 《齐书》曰:「张稷所生刘先,假𦵏琅琊黄山,建武中,改申葬礼,●助委积于时,虽不拒絶,事毕随以还之。 又江斆卒,遗令不受●,诏●钱三万,布百匹,子蒨启遵斆命,不受,诏嘉羙之,从其所请。 脱衣为赠。《齐书》曰:张融有孝义,父畅临终,谓诸子曰:「昔丞相事难,吾以不同将见杀,縁司马竺超人得活,尔等必报其子」。后超人孙微,冬月邅,母丧、居贫,融吊之,悉脱衣以为赠。披牛,被而反。
18
賵賵三
19
增诗宋苏轼赠李宪仲哀词并叙曰:「同年友李君讳敦,字宪仲,贤而有文,不幸早世,轼不及与之游也,而识其子廌有年矣。廌自阳翟见余于南,哀泣曰:吾祖母边母马,前母张,与君之丧,皆未葬,贫不敢以饥寒为戚顾,四丧未举,死不瞑目矣」。适故人梁先吉老,闻余将归耕阳羡,以绢十匹、丝百两为赆,辞之不可,乃以遗廌曰:此亦仁人之馈也。既又作诗以告知君与廌者,庶几皆有以助之。廌年二十五,其文晔然,气节不凡,此岂终穷也哉?诗云:大梦行当觉吾年,特未满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念我同年生,意长,日月短。盐车困骐骥,烈火废圭瓉。后生有竒骨,出语已精罕。萧然野鹤姿,谁复识中散。有生寓大块,死者谁不窽?嗟君独久客,不识黄土暖。惟衣助孝子,一溉滋汤旱。谁能脱左骖,大事不可缓。 又《赠章默并序》曰:章默居士字季明,生公侯家,才性髙爽,弃家求道,不蓄妻子,与世无干,有父母兄弟之丧,贫不能举,以是眷眷世间,不能无求于人,余深哀悼焉,是有以少助之,又取其言为诗,以赠其行,庶几有哀之者。诗云:章子亲未葬,馀生抱羸疾,朝吟噎邻里,夜泣腐茵席。前年黑花生,今嵗白髪出,身随日月逝,恨与天地毕,愿求不毛田,亲筑晓夜室,难从王孙祼,未忍夏后堲。五陵多豪士,百万付一掷,心知义则难,甘就贫友乞,不辞毛髪施,行自丘山积,此志茍朝遂,夕死真不灭,誓求无生理,不践有为迹,弃身尸陁林,乌鸢任狼藉」。
20
助丧
21
原主办汉项梁在吴呉人,丧梁,尝主办部署豪杰。后校尉一人不得官,自言梁曰:「某时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云云。衆乃服之。 执事吊,非从主人,言必助主人执事。 《助原壤》原壤之母死,夫子助之沐椁 《助孟氏》《传》曰:「孟氏将辟籍除于臧氏,臧氏使正夫助之。。 致金纳贝适公卿之丧,则曰听役于司徒臣,如致金玉、货贝于君,则曰「致马资于有司。敌者曰赠从者,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 先往后罢。陈平家贫,每助丧以先往,后罢为助。
22
披引绋。
23
原葛绋《传》曰:「𦵏敬嬴,旱无麻,始用葛绋」。注:「引柩则用之。 榆沈以榆汁置车下,则滑而易进也设披《仪礼》曰:「设披披络棺也」。 设拨孺子□之丧,哀公欲设拨注拨,以引柩车,所谓绋也执引吊于葬者必执引,若从柩及圹皆执绋。注:庙中曰绋,在涂曰引,同名异言。 劝防《周礼》丧祝,掌大丧劝防之事。郑司农云:「劝防,引柩也」。注谓「劝犹倡率前引者。防谓执备倾毁」。
24
明器
25
原刍灵》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注:刍灵,束茅为人马也」。 俑者礼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注:「俑偶人也,有面目,似生人也。 神器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智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簴。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鬼器《礼》仲宪曰:「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殷民用祭器,示民有知也,周民兼用之,示民疑也。曾子曰:其不然乎?其不然乎?夫明器,鬼器也。祭器,人器也。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 附于棺。《檀弓》:子思曰:三月而𦵏,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马耳矣!《注》:附棺,明器也。 异于人《释名》云:「送死之器曰明器,神明之器异于人也」。。 既殡布既殡旬而布材与明器。 为葬备凶器 多陈省纳《丧服小记》云:「陈器之道,多陈而省,纳之可也,省陈而尽纳之可也」。。 有形无实。《盐铁论》云:古者明器有形无实,示民不用也挽歌一。
26
增纂文曰《薤露》,今人挽歌。 《续汉书礼仪志》曰:「礼登遐,羽林孤皃、巴、俞擢歌者六十人」。 《晋书礼志》曰:「汉、魏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挽歌。新礼以为挽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虽音曲摧怆,非经典所制,违礼衔枚之义,方在号慕,不宜以歌为名,除挽歌。挚虞以为挽歌因倡和而为摧怆之声,衔枚所以全哀,此亦以感衆。虽非经典所载,是歴代故事。《诗》称君子作歌,惟以告哀,以歌为名无所嫌,宜定新礼如旧。
27
《挽歌二
28
原于寳《捜神记》曰:「挽歌者,丧家之乐,执绋者相和之声也。挽歌词,有《薤露》、《蒿里》二章。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悲歌,言人如薤上露易稀灭也。亦谓人死精魂归于蒿里。至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又有《长歌短歌》,言寿命长短,不可妄求。晋公卿礼秩》曰:「安平王葬,给挽歌六十人,诸公及开府给三十人」。 谢绰《拾遗录》曰:太祖尝召顔延之,传诏频日寻覔不值,太祖曰:「但酒店中求之,自当得也」。传诏依㫖访覔,果见延之在酒肆,躶身挽歌,了不应对,他日,醉醒乃往。 《宋书》:范曅为吏部,即元嘉元年。彭城王大妃薨,将𦵏祖夕,僚故并集东府。晔与司徒左曹属王琛及弟司徒祭酒广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彭城王义康大怒,左迁宣城太守。 《梁书》谢几卿,普通六年,诏西昌侯藻督衆军北侵,几卿启求行,擢为藻军师长史。军至涡阳退败,几卿坐免官。居宅在白扬石井宅中,交好者载酒从之,客恒满坐。时左丞庾仲容亦免归,二人意相得,并肆情诞縦,或乘露车歴游郊野,醉则执铎挽歌,不屑物议。 增《北史》曰:文宣帝丧,朝士多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用之。魏收等不过一二篇,惟卢思道得八篇,故时号「八挽卢即」。 承天皇帝倓追号迎丧,既至,李泌为挽词二解述倓志,命挽士歌之。 卫国文懿公主薨,帝素所爱,自制挽歌,羣臣毕和。 代宗皇后独孤氏薨,诏羣臣为挽词,帝择其尤悲者歌之。 东坡云:「嵗在庚辰六月,予与少游相别于海康,意色自若,与平日不少异,但自作《挽词》一篇,人或恠之,予以为「少游齐生死了物,我戏出此语,其言过矣。此言惟渊明可以当之。少游因迁谪而作此词,岂若是乎? 《广异记》:沈亚之梦为秦穆公,㓜女弄玉壻,公主死,应教作挽歌曰:「泣𦵏一枝红,生同死不同。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白日闻箫处,髙楼明月中。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姚合谓沈亚之曰:「吾玉女生者,元和初夕,梦游呉侍呉王,久闻宫中出辇,鸣笳箫撃鼓,言𦵏,西施王,悲悼不止,立诏问客,作挽歌词,生应教,为词曰:西望呉王阙,云书鳯字牌,连江起朱帐,择地葬金钗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懐」。词进王甚喜之,及寐,能记其事,挽歌三。
29
原虞殡 田歌《左传》曰:呉与齐战,齐人公孙夏将战,命其徒歌《虞殡》。杜预《注》云:「虞殡𦵏,歌示必死。自谯《周法训》曰:今有挽歌者,髙帝召田,横至于尸,鄊 毙,从者挽至宫,不敢哭,故为此歌以寄哀音。松云 《薤露》江智泉《宣贵妃挽歌》曰:「桂襚来尘,寂筵爼竟虗存,云松方霭露,风草已声原 」。温子升《相国清河王挽歌》曰:「髙门讵改辙,曲沼尚馀波。何言吹楼下,翻成《薤露歌》」。 铃唱 绋讴檀道鸾《续晋阳秋》曰:武陵王晞未败四五年中,喜为挽歌,自摇大铃,使左右倡和。 」。《庄子》曰:绋讴所生,必于斥苦。司马彪《注》曰:绋,引踈索也。斥慢,缓苦用力也。引绋所有讴者,为人用力慢缓,不齐促急也。 梁㑹袁游、司马彪《续汉书》曰:大将军梁商,三月上巳日㑹洛水,倡乐毕,极终于《薤露》之歌,坐中流泪。 裴启《语林》曰:张湛好于斋前种松飬鸲鹆,袁山松出游,好令左右行挽歌,时人谓「张屋下陈尸,袁道上行殡」。桓伊挽歌。 傅元哀词裴启《语林》云:袁山松善音乐,旧歌有行路难曲》,辞踈质山松,好之,乃文其辞句,婉其节奏,每因酣醉继歌之,听者流涕。初,羊昙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行路难继之,时谓之「三絶泉」。傅元七哀诗》曰:「杳杳三 ,室冥冥长夜台」。 增延年》二曲 《思道》八篇并详《挽歌》二
30
挽歌四
31
增州人歌挽。韩文董公之薨也,汴州人歌之,浊流洋洋,有辟其郛,阗道欢呼。公来之初,今公之归,公在丧车。 自制挽歌详挽歌二 《梦作挽歌》详《挽歌》二 门生挽送。《汉记》:邓𢎞薨,皇太后临其丧,皆曰门生挽送」。
32
挽歌五
33
原诗古挽歌辞曰:「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结,人死一去何时归?」 又曰:「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魏缪●挽歌诗曰:「生时游国都,死没弃中野,朝发髙堂上,暮宿黄泉下,白日入虞渊,悬车息驷马。造化虽神明,安能复存我!形容稍歇灭,齿髪行长堕。自古皆有然,谁能离此者」。又挽歌辞曰:「寿堂何冥冥,长夜永无期。欲呼舌无声,欲语口无辞」。 晋陆机挽歌辞曰:「流离亲友思,惆怅神不泰。素骖停,轜轩,元驷骛飞盖。哀鸣兴殡宫,迟廻悲野外。魂舆寂无响,但见冠与带。备物象,平生,长旌谁为斾?悲风鼓行轨,倾云结流蔼。振筞指灵丘,驾言从此逝。 又挽歌辞曰:「魂衣何盈盈,旗旐何习习?父母拊棺号,兄弟扶筵泣。灵轜动轇□,龙首矫崔巍。挽歌挟毂唱嘈嘈。一何悲。浮云中,容与飘风,不能廻。渊鱼仰失梁,征鸟俯坠飞」。 又王侯挽歌辞曰:「孤魂虽有识冥漠难为符操心元芒内,注血贻鬼区。 又士庶挽歌辞曰:「陶犬不能吠瓦鸡,焉能鸣安寝曾丘下时闻板筑声」。 又挽歌诗曰:「中闱且勿喧,听我薤露诗,生死各异伦,祖载当有时,舎爵两楹位,启殡进灵轜饯饮。怅莫反,出宿归无期」。 又挽歌诗曰:「重阜何崔巍,元庐窜其间。磅礴立四极,穹隆放苍天。侧听阴沟涌,卧观天井县。圹宵何辽廓,大暮安可晨。人往有返嵗,我行无归年。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昔为七尺体,今成灰与尘。金玉素所佩,鸿毛今不振。丰肌享蝼蚁,妍姿永夷泯。寿堂延魑魅,虗无自相賔。蝼蚁尔何怨,魑魅我何亲?拊心痛荼毒,永叹莫为陈」。 又傅元挽歌辞》曰:「人生尠能百,哀情数百端。不幸婴笃疾,凶候形素顔,衣衾为谁施,束带就阖棺。欲悲泪已竭,欲辞不能言。一去永不返,长夜何漫漫」。 又挽歌曰:「灵坐飞尘起,魂衣正委移。茫茫丘墓间,松柏郁参差。明器无用时,桐车不可驰。平生坐玉殿,殁归幽都宫。地下无满期,安知秋与冬」。 又挽歌曰:「路栁夹,灵轜旟旐随风征。车轮结,不转,百驷,齐悲鸣。 《晋陶潜挽歌》曰:「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㪚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天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嵗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醑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髙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逺郊,四面无人居,髙坟正嶣嶤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以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逹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适,托体同山阿。 北齐祖孝徵《挽歌诗》曰:「昔日驱驷马,谒帝长杨宫。旌悬白云外,骑猎红尘中。今来向漳浦,素盖转悲风。荣华与歌笑,万事尽成空」。 《君王原刘禕之孝敬皇帝挽歌诗曰:「戒奢虗蜃辂锡号,纪鸿名,地叶苍梧,野途经紫聚城重照掩,寒色晨飈断。曙声一随仙骥逺,雪露愁阴生。 《增唐郑丹明皇挽歌》曰:律歴千年㑹,车书万里同,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地惨新疆理,城推旧战功。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 又肃宗挽歌曰:「国以重眀受,天从谅暗移,诸侯方北面,白日又西驰。龙影当泉落,鸿名向庙垂。永言青史上,还见载无为」。李端代宗挽歌曰: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警跸移前殿,宫车上渭桥。寒霜凝羽葆,野火咽笳箫。已向新京兆,谁云天路遥」。 白居易《徳宗挽歌》曰:「执象宗元祖,贻谋启孝孙,文髙柏梁殿,礼薄覇陵原。宫仗辞天阙,朝仪出国门。生成不可报,二十七年恩」。 又曰:「虞帝南廵后,殷宗谅暗中,初辞钟鼎地已闭,望仙宫晓落当陵。月秋生,满斾,风前星承帝座,不使北辰空。 又曰:「梦减三龄夀,哀延七月期,寝园愁望逺,宫仗哭行迟,云日添寒惨,笳笙向晚悲」,因山有遗诏,如𦵏汉文时」。 刘禹锡徳宗挽歌曰:「出震清多难,乗时播大钧。操弦调六气,挥翰动三辰。运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瑶池无辙迹,谁见属车尘。 又曰:鳯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汉仪,陈秘器。楚挽咽繁声,驻綍辞清庙,凝笳背直城。惟应晋内传,知是向蓬、瀛。 元稹、顺宗挽辞曰:「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讴歌同戴启,遏宻共思尧,雨露施恩广,梯航㑹𦵏遥,号弓那独切,曾感昔年招?」 又元稹宪宗挽歌辞曰:国付重离,后身随十圣仙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方丈言虗,设华胥事,渺然触鳞,曾在宥偏,哭堕髯前。 张祜宪宗挽歌曰:呜咽上攀龙,升平不易逄。武皇虚好道,文帝未登封。寿域无千载,泉门是九重。桥山非逺地,云去莫疑峯。 白居易奉敇撰进《开成大行皇帝挽歌》曰:晏驾辞双阙,灵仪出九衢,上云归,碧落下席𦵏苍梧蓂晚馀,尧歴龟新启夏圗三朝连棣蕚从古,帝王无。 又曰:严恭七月礼哀动,万人心,地感腾秋,气天愁结夕阴鼎,湖龙渐逺蒙汜日,初沉惟有云,韶乐,长留治世音。 宋王元之太宗挽歌曰:「卜世知无极,上仙安可寻。祝尧违衆望,传启合天心。陵柏萧骚韵,阶茅寂寞阴。何人开殿阁,尘暗九弦琴」。 又曰:「日到虞泉路,天从杞国崩。去年寿寕节,今夕永熙陵。薤露悲风起,松阡苦雾凝。龙髯攀不及,千古恨难胜」。 王安石仁宗挽词曰:「去序三朝圣行崩,万国天忧勤无旷,古治洽最长年,仁育齐髙,厚哀思罄幅员,欲知千载羙,道徳冠遗编」。 又曰:「凭几微言絶羣臣,涕泗挥哀,号三级陛缟素九重,围天上仙游逺,宫中御座非最悲帷幄侍,不复未明衣」。 又曰:「厌代人间世收,神天上游遽然虚,五座,不复望殊旒。待旦移巾帻,饔人改膳羞。寻常飞白几,寂寞暗尘浮。 又曰:「同轨羣方至因山,七日催永违天日表空有,肺肝摧帐殿。流苏卷铃歌,薤露哀宫中垂晓轫西去,不更囬。 欧阳修仁宗挽词曰:「王者居尊本无外,由来天下以为家,六龙白日乗云去,何待金钱买道车?」 又曰:「都人扰扰塞康庄,西送灵车过苑墙,金鼎药成龙已去,人间惟有䑕拖肠」。又曰:「素幕悠悠,逗晓风行,随哀挽出深宫,妃嫔莫向苍梧,望云在昭陵洛水东。 又曰:「叨陪法从最多年,惯听梨园奏管弦。从此无因瞻黼座,惟应魂梦到钧天。 黄庭坚神宗挽词曰:「文思昭日月,神武用雷霆。制作深垂统,忧勤减梦龄。孙谋开二叶,末命对三灵。今代谁班马,能书汗简青」。 又曰:「钓筑收贤辅,天人与圣能。辉光唐六典,度越汉中兴。百世神宗庙,千秋永裕陵。帝乡无马迹,空望白云乘」。 又曰:「昔在基皇极,师臣论九畴。丘陵忽为谷,天地不藏舟。河洛功无憾,幽燕筞未收。嗣皇朝万国,任姒正兴周。 叶适、髙宗挽词曰:「何止超前代,功隆道更,尊几同造区夏,还复整乾坤黄屋,尧年度青山,禹穴昏遗民,犹望幸泪血洒中原」。 朱熹孝宗挽章曰:「乾坤归独御,日月要重光。遽移丹极仗,便上白云乡。九月哀同切,孤臣泪特滂。讵因逄舜日,曾得厠周行。但忆彤墀引,频趋黼座旁。衮华叨假宠,缟素识通丧。似用盐梅契,还嗟贝锦伤。戴盆惊委照,増秩待行香。手䟽摅丹悃,衡程发皂囊。神心应斗转,㢲令亟风扬。未答隆儒厚,俄闻脱屣翔。此生知永已,没世恨空长」。 宋御制寜宗挽词曰:「冲淡疑金汞,忧勤失寳丹,讲馀曦己午,班促漏方残。济野云生暗,苍梧日转寒。列朝从艺祖,天阙㑹金銮」。 又曰:仙御賔,空日龙飞杳杳,间五霞,呈瑞彩,九虎敞,重闗寳辇,扶苍鹤,云韶拥玉班千年栖佛地,今日覩天顔。 元王恽奉挽世祖皇帝诗》曰:「滦水龙飞日,长扬,羽猎时天顔几五见两泪遽,双垂化日中天赫隂云万里驰,何由知,帝力耕凿?乐雍熈。 又曰:「去嵗回銮辂,旌麾拥万灵。今春辞画翣,弓劒閟泉扃。黼扆虚琼岛,云龙惨帝廷」。「词臣思补报,泪湿简编青」。 明王英仁宗挽词曰:「嵗宴桥,山路风凄薄暮天珠𥜗函夜月,石马鎻寒烟,尊谥髙千古,陵祠享万年,遗民念恩泽,犹想奏薫弦」。王直景陵挽歌》曰:「苦雾纒丹旐,隂云拥翠旗,山川皆敛色,草木亦含悲,雨泣,千官送风号万国,随萧萧笳吹发,不似奏韶时。 又曰:灵御陪仁考,仙游侍太宗。珠丘连翠殿,玉匣閟元宫。海宇攀号切,天庭陟降同。遥知六龙驾,长度五云中。 李东阳孝宗挽歌》曰:「此日真何日?隂云掩上台,晦冥天色变,呜咽水声哀。旧恨齐山岳,遗恩徧草莱。万方同一恸,痛哭转成雷」。 又曰:圣徳同天纵,皇圗与日升,乾维中断絶坤轴,乍崩腾辇盖辞双阙,河山护六陵,生成直罔报,攀送竟何能。 又曰:「恭已同虞帝,祗台比夏王。内庭无女谒,外囿絶禽荒。富有天和养,终期歴数长。彼苍何弗吊,民物共摧伤。 又曰:「圣道通三极,王言似《六经》。面开天日表,书作虎龙形。杞国忧方剧,华胥梦不醒。万年金匮在,遗训炳丹青。 又曰:鹤发承顔日,龙楼问寝辰。两宫同奉养,九庙极精禋,孝可通金石,诚能动鬼神,徽称髙万国,垂宪及千春」。 又曰:「畎亩苍生,念闾阎白屋情览章,时昃日露,祷必深更,嵗旱忧疑狱,天寒悯戍兵尚遗寛䘏」。诏朝野共吞声。 又曰:「极意穷,幽隠虚懐,仰治平,近臣常造膝阁,老不呼名,道合君臣,义恩深父,子情化机,元不偶天,意竟何成?」 又曰:「玉几终宵坐彤闱,彻晓通孙谋思祖训,家教托储宫,天语丁寜际,龙顔仿像中。此身真隔世,地下倘相从」。又曰:「海宇熙平日,乾坤梦幻间虹流始华渚,龙卧已桥山。尧荚惊新换,湘筠忆旧班。翠华天上去,无路可追攀」。又曰:灵驾归何处,茂陵西更西。日轮埋地轴,云路隔天梯。月逈鸣銮静,山围簇仗齐。元宫松柏里,瞻望转凄迷」。 李东阳大行皇帝挽歌辞曰:「北阙南都象镐丰,我皇身自际时雍。祗应龙种如髙帝,何止虬髯似太宗。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因思二十年,前事长蹑仙班侍九重。 又曰:「圣朝偃武修文,日共道王,言似六经。宋史重施新,衮钺,孔庭增饰旧笾鉶垂衣共仰升,龙象赐墨皆成翥。鳯形回首,茂陵松柏,𣗳春来还,向裕陵青。 毛纪武庙挽歌》曰:「玉辇今何处?宸游事已空?泪多湘水竹,悲切鼎湖弓。汗简千年后,钧天一梦中。空馀旧戎帐,金甲凛霜风」。 呉国伦世宗挽章曰:「只怪钧天梦未通,帝星遥夜烛冥蒙,金舆罢幸三芝馆,玉几深凭五柞宫,遗诏普天俱朔雪,望灵何地不悲风,鼎湖自有云龙㑹,虚使千官泣堕弓」。 又曰:载笔曾趋供奉班江湖,犹自忆龙顔宫云,不㪚神仙仗禁,月常飘玉女环,似有飞轮驰帝座,不知遗劒在人间,千门望幸浑无计,却恨蓬莱使未还。 原隋卢思道《彭城王挽歌诗》曰:「旭早禁门开,隠隠,灵舆发,才看鳯楼逈,稍视龙山没,犹陈五营骑。尚聚三河卒,容衞俨未归,空山照秋月」。 増唐白居易太子挽歌曰:「剪叶籓封,早承华,册命尊笙歌辞,洛苑风雪蔽梁园,卤簿凌霜宿铭旌,向月翻。宫僚不逮事,哭送出都门」。 元安南国王陈益稷《挽布琳济达河南王诗》曰:「哲人萎矣栋梁倾,回首西风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过客短长亭。手扶红日名犹在,身就黄粱梦不醒。记取汾阳旧勲业,紫薇留种继芳馨」。 明方孝孺懿文太子挽诗曰:「盛徳临中夏,黎民望彼苍。少留临宇宙,未必愧成康。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神游思下土,经国意难忘」。 文华端国本,潜泽被寰区。云绕星辰劒,春回造化炉。变通周典礼,寛大汉规模。厌世嗟何早,苍生泪欲枯。 监国禆皇政忧劳二十年,龙楼方爱,日鹤驭遽,賔天已失,羣生望空,馀后世传长江,一掬泪流,恨绕虞渊。 《相宅圗》:方献还宫,疾遽侵,鼎龟悬寳命,笙鹤动,哀音谁绍,三王治,徒倾四海心,闗中诸父老,犹望翠华临。 三朝兼庶政,仁孝感婴孩,万嵗千秋志,经天纬地才,未登辰极定,忍见泰山頽,圣子承皇业,能舒四海哀。 懿文光典册,善羙过昭明。歴数归元子,哀荣动圣情。神灵游帝所,陵寝镇天京。诔徳南郊在,千秋有颂声。 渊默师成宪端严,信若神承天行,日月与世作阳春,锐意思寛政温顔,访老臣,至今江海士,犹想属车尘,斥土开瑶殿,因山近翠微,神舆离鹤禁,天泪湿龙衣,日月还丹阙,风云送六飞,太平皇业固,清庙咏光辉,僚友原唐上,官仪谢都督,挽歌》曰漠漠佳城幽苍苍,松檟暮鲁幕飘欲卷宛驷悲还顾楚铙绕卢山,胡笳临,武库怅然郊原静,烟生归鸟度。 《骆賔王乐大夫挽歌曰:「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增唐贾岛挽孟寂诗》曰:「曲江院里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今日春光君不见,杏花零落寺门前」。 宋欧阳修《挽老泉诗》曰:「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闻反旧闾,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三千弟子行丧礼,百两乡人㑹𦵏车,独我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苏轼《挽张文潜诗》曰:「髙才本出朝廷右,能事方推徳业馀,每见便吟曹植句,至今传寳魏华书,济南名士新凋丧,劒外生祠已洁除,欲寄西风两行泪,依然乔木郑公庐」。又《挽孔长源诗》曰:「小堰门头栁繋船,呉山堂上月侵筵潮声半夜千门响」诗句,明朝万口传,岂意日斜庚子后忽惊,嵗在己辰年,佳城一闭无穷事,南望题诗泪洒笺」。又《挽姚庄田诗》曰:「京口年来耆旧衰,髙人沦丧路人悲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遅,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痩鹤姿」。 王介甫《挽司马温公诗》曰:「元佑开皇极,功归用老成,推深万物表,不命四时行,日者倾三接,天乎奠两楹,堂堂寜,复有,埋玉恸佳城」。 又挽韩忠献诗》曰:「心期自与衆人殊,作相知非浅丈夫。独斡斗杓环帝座,亲扶日毂上天衢。锄耰万里山无盗,衮绣三朝国有儒,丧气忽随秋露尽,谩凭陈迹在龟趺。 又曰:「两朝身与国安危,典筞哀荣,此一时木稼早,闻逹官怕山頽,果见哲人萎,英姿爽气归,圗畵茂徳元勲在鼎彝幕府少年,今白发伤心,无路送灵轜」。 又《挽贾魏公诗》曰:「功名烜赫在三朝,经术从容辅汉条,儒术早纡丞相绂,戎冠冄插侍中貂。开仓六墖流民复,出甲甘陵叛党销。甲第祗今空畵像,当时于此识风标」。 元杨维桢挽达兼善御史诗》曰:「黑风吹雨海冥冥,被甲船头夜㸃兵,报国岂知身有死,誓天不与贼俱生,神游碧落青骡逺,气挟洪涛白马迎。金匮正修仁义传,史官执笔泪先倾」。 王翰《挽迭漳州》诗曰:「黑云压城天柱折,长烽夜照孤城节。劒血飞丹气夺虹,银章触手纷如雪。丈夫顾义不顾死,泰华可摧川可竭。蕉黄荔丹酒满壶,千载漳人酹呜咽。 宫阃原、唐李百药文徳皇后挽歌曰:「徘徊两仪殿,怅望九成台,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野旷隂风积,川长思鸟来,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 朱子奢文徳皇后挽歌诗》曰:「神京背紫陌,缟驷结行輈。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寒光向壠没,霜气入松愀。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龙游」。 上官仪江王太妃挽歌诗曰:「黄鸟悲歌絶椒花,清颂馀埃凝写邻。镜网结和扉,鱼银消风烛尽珠灭夜轮虚别有南陵路,幽丛临叶踈」。 崔融则天皇后挽歌曰:「霄陈虚禁夜夕临,空山隂日月昏尺景,天地惨何心!紫殿金铺涩,黄陵玉座深。镜奁长不启,圣主泪沾襟。 又诗曰:「前殿临朝罢长陵,合𦵏归山川不可望文物,尽成非隂月,霾中道,轩星落,太微空馀,天子孝松,上景云飞」。 増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曰:一纪尊名正三时,孝飬荣,髙居朝圣主,厚徳载羣生,武帐虚中禁,元堂掩太平,秋天笳鼓歇,松柏徧山鸣。 又曰:「威仪备吉凶文物杂军容,配地行新祭,因山托故封,鳯飞终不返,劒化㑹相从,无复临长乐,空闻报晓钟」。 又曰:「追攀万国来,惊卫百神陪畵翣登秋殿,容衣入夜台。云随仙驭,逺风助圣情哀。只有朝陵日,妆奁一暂开。 包佶昭徳皇后挽歌曰:「西汜驰晖过东园,别路长嵗华惟陇。柏春事罢公桑龟,兆开泉戸禽声闭,畵梁更闻哀礼过,明诏制新丧。 钱起贞懿皇后挽词曰:「淑丽诗传羙,徽章礼饰哀有恩加象服,无日祀髙禖,晓月孤秋殿,寒山出夜台,通灵深眷想,青鸟独飞来」。 白居易昭徳王、皇后挽歌曰:「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鳯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隂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宋宋庠《应制《挽庄惠后诗》曰:「嬀幄柔明训,尧闱保护贤。别居长乐寝,谁给水衡钱。谨疾方加膳,收神亟去仙。宸襟増服纪,追报焕终天」。 又曰:「昔帝推嫔则吾君頼母慈,陪陵汉家𦵏异室,閟宫祠雾暗,星轩隠天,愁月御移,翟车参享路,无复庙中期。 又应制《挽庄献太后诗》曰:「寳慈垂母训一纪御璇除。地有占沙旧,天仍补石馀。轩星沦夕纬,翟辂去宸居。异日金縢启,方知复辟书」。 又曰:「旰昃身无惮寒。暄疾有加,灾生织女。案魂断濯,龙车廞翣。浮晨旭边,箫咽暝霞,惟留长乐注刋,羙在皇家」。 汪藻《挽隆佑太后诗》曰:「四纪居坤极三朝,頼母临徳齐先后,懿恩及圣君,深册寳,追崇徳衰,麻欲报心,哀荣千古事,谁复嗣徽音?」 又曰:「庆源由魏国,奉祀及宣仁,盛徳仪中壼,私恩絶外亲,长秋期不老,厚夜忽无晨,来嵗柔桑绿,谁临茧馆春?」 明苏佑昭皇圣太后挽章曰:「慈极空遗诰,仙舆去不还。千官临内殿,万姓哭深山,雉扇秋新掩,龙髯嵗久攀。并将江上泪,沾洒泰陵间」。 王维桢孝烈皇后挽歌曰:「范内留芳训,扶天有骏功,仙游知跨鳯,圣念为当熊。玉佩虚无里,苍云怅望中。宜春花照眼,泪洒旧时丛原隋卢思道,乐平长公主挽歌曰:妆楼对驰道吹台,临景舎风入上春朝月满凉,秋夜未言歌笑毕,已觉生荣谢何时洛,水湄,芝田觧龙驾。 唐上官仪》:故北平公主挽歌曰:「木落园池旷,亭虚风露寒,北里清音絶,南陔芳草残,逺气犹标劒,浮云尚写冠。寂寂琴台晚,秋隂入井干」。 又髙宻长公主挽歌曰:「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鳯逐清箫逺,鸾随幽镜沉霜处华英落风前,银烛侵寂寞,平阳馆月冷洞房深。 增崔颢诗曰:「鸾镜埋尘罢晓妆,琴心犹忆鳯求凰雨消巫峡梦回早,花落武陵春去忙」。 宋神宗挽公主诗》曰:「海濶三山路,香轮定不归,帐空闲,翡翠,佩冷失珠玑,明月留歌扇,残云散舞衣。都门送车返,宿草自春菲」。 又曰:「春风寒,鲁阮明月断秦,箫尘入罗衣,暗香随玉篆消」。 又曰:「歌钟虽不馆,桃李不成春水折空还沁,楼髙亦隔秦。 苏轼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诗曰:「柏舟髙节冠乡邻,绛帐清风耸缙绅,岂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当年织屣随方进,晚节称觞见伯仁,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 又挽毅父妻》曰:「结䄜记初欢,同穴期晚嵗,择夫得温峤,生子胜王济,髙风双賔友,古义仍兄弟,从君吏隠中,穷达初不计,云何抱水疾,俯仰便一世。幽隂凄房栊,芳泽在巾袂。百年纵得满,此路行亦逝。那将有限身,长泻无益涕。君文照今古,不比山石脆,当观千字诔,寜用百金瘗」。又《挽余主簿母诗》曰:「闺庭兰玉照乡闾,自昔虽贫乐有馀,岂独家人在中馈,却因麟趾识闗雎,云軿忽已归仙府,乔木依然拥旧庐,忽把还乡千斛泪,一时洒向老莱𥚑」。 又挽子容母曰:苏、陈甥舅真氷玉,正始风流起頽俗,夫人髙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鷄鸣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始一晨,岂惟室家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亡躯狥国,乃吾子三仕何存知愠喜,不须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耳,诵书相挽真,区区摹碑千家多遗馀。他年太史取家传,知有班昭续《汉书》。 王廷圭《挽内诗》:奔月姮娥魂已清,锦囊空贮诰封荣。穆家酥酪盈门贵,谢氏芝兰满砌生。风散采云生碧落,霜飘寒菊坠红英。佳城万古凄凉地,陇水东流猿化声。 汪彦章诗曰:「寿母膺芝诰,名即戏彩衣。凯风方欲报,朝露忽先晞。仙行三千满,人生七十稀。闲居他日赋,应怆板舆非」。《黄庭坚》诗曰:「剪髻宾筵盛,齐眉妇礼闲谓宜俱白髪忽去伴,青山大梦惊蝴蝶,何时识佩环。哀歌行,欲絶丹旐两班班。 陈后山代南丰,作挽词曰:「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古来妾命薄,事主不尽年。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落叶风何,急山空花,自红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一死尚可忍,百嵗何当穷天地,岂不寛?妾身自不容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向来歌舞,地夜雨鸣寒蛩」。
34
定渊鉴𩔖函卷一百八十二
URN: ctp:ws12173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