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三百三十七

《卷三百三十七》[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御定渊鉴类函卷三百三十七州郡部四河南、湖广 陜西
3
河南省一
4
増广舆记》曰:按河南居中夏之中,地形四达,东控淮阳,北连赵、魏,西有成皐、雒阳之固,南抚汝、邓、陈、蔡之饶,九州之有河南,犹一身之有腹心也。 又曰:「开封,宋旧都河,南周故邑,令人想先代遗风,卫辉地,本朝歌怀庆,地逼河雒,彰德地,杂军民,河北土风夙劲,故刚而难驯,与汝宁之尚节义,南阳之勤稼穑不相侔也。归徳地连数省,统辖匪易而人,则忠义淳厚居多云。
5
河南省二:
6
増《广舆记》曰:开封府,《禹贡》兖、豫二州之域。天文:角、亢分野。春秋郑、卫、陈之境。战国,魏都,此曰大梁,秦属三川郡,汉为陈留郡地。东魏曰梁州,曰开封,后周、隋、唐曰汴州。五代、梁及宋皆都。此曰东京,金曰南京,元曰汴。梁明为开封府。 国朝因之,领州四陈许禹郑、县三十祥符、陈留、把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中牟、阳武、原武、封邱、延津、兰阳、仪封、商水、西华、项城、沈邱、临颍、襄城、郾城、长葛、新城、密、荥阳、荥泽、河隂、汜水,又曰归徳府,《禹贡》兖、豫二州之域。天文:角、亢分野。春秋、宋地,周封微子啓于此,秦曰商邱、曰亳邑,汉曰睢阳,隋、唐曰宋州、曰睢阳,五代曰归徳,宋曰应天,明初改归徳州,嘉靖中升为归徳府。 国朝因之,领州一县八,商邱、宁陵、鹿邑、夏邑、永城、考城、虞城、柘城又曰彰徳府,《禹贡》冀州之域,天文室壁分野,商河亶甲居相,即此。春秋为晋东阳地,战国为魏邺地,秦为上党、邯郸二郡地,汉曰魏郡,魏曹操封此曰邺都,后赵前燕并都,此后魏曰相州,东魏曰司州,北齐都之曰清州。五代晋曰彰徳,金元明及。 国朝因之,领州一县六安阳、汤隂、临漳、林武、安渉,又曰卫辉府,《禹贡》冀州之域。天文室壁分野,殷纣所都朝歌地。周武王分北为弼,南为墉,东为卫,后封康叔于卫,战国属魏,秦属河束郡,汉属河内,曹、魏曰朝歌,晋曰汲郡,后魏曰义州,唐、宋曰卫州,金曰和平,元明为卫辉府。 国朝因之。领县六汲、胙城、新乡、获嘉、淇辉,又曰怀庆府。《禹贡》冀州覃怀地,天文、室壁分野,商畿内地。周初为三监地,战国为魏、卫、郑三国地。秦属三川郡,汉曰河内,后魏、唐曰怀州,金曰沁,南元曰怀,孟明曰怀庆府。 国朝因之,领县六河内、济源、修武、武陟、孟温。又曰河南府,《禹贡》豫州之域。天文柳分野。武王克商,定鼎于郏鄏。成王营洛,为王城下都。平王自镐京东迁,乃居王城。秦曰三川,汉曰河南,东汉都此三国,魏曰司州,晋亦都。此后魏曰洛州,后周曰东京,隋炀帝徙都,此曰豫州,唐曰东都,五代,梁曰东都,宋曰西京,金曰中京,曰金昌,元曰河南,明为河南府。 国朝因之。领州一县十三洛阳、偃师、巩、孟津、宜阳、登封、永宁、新安、渑池、嵩、灵宝、阌乡、卢氏,又曰汝宁府,《禹贡》豫州之域。天文角、亢,氐分野,春、秋沈、蔡二国地。秦属颍川,汉曰汝南刘,宋曰县瓠,后魏曰豫州。后周曰舒州,曰溱州,唐曰蔡州,宋曰淮康,金曰镇,南元曰汝宁,明曰汝宁府。 国朝因之。领州二信阳、光,县十二汝阳、上蔡、西平、新蔡、遂平、眞阳、罗山、确山、光山、固始、息、商城又曰南阳府。《禹贡》豫州之域」。天文、张分。野本夏、禹之国。周为申伯、邓侯所封地,春秋属楚。战国属韩。秦置南阳郡,治宛。汉光武起兵,舂陵更始立淯水,皆此地。隋曰邓州,唐、宋曰宛州,金曰申州。元、明及国朝俱为南阳府。领州二邓裕。县十南阳,唐泌阳、桐柏、镇平、浙川、新野、内乡、舞阳、叶又曰汝州,《禹贡》豫州之域。天文、张分野。春秋楚、郑地,战国属韩,后属魏。秦属三川,汉属河南三国。魏属舞阳,晋属襄城,后魏属鲁阳,东魏曰北荆州,后周曰和州,隋曰汝州,唐曰临汝,宋曰陆海,元属南阳。明为汝州。 国朝因之。领县四鲁山、郏、宝丰、伊阳
7
河南省三:
8
増金堤。 玉津《广舆记》曰:「金堤自荥阳至千乘海口数百里,厯代筑以御河」。 《记》纂《渊海》曰:玉津园在府南」。 竹川 栁河《广舆记》曰:竹川在汜水。新又曰:栁河一在陈州,一在 郑。鸿沟 龙井又曰:鸿沟在河隂东,即楚、汉分界处首。一统志曰:龙井在尉氏,金时有石如羊, ,自天而坠,遂成井。 听水 望湖又曰:听水亭在许州西湖上,宋苏轼卜宅其南。 又曰:望湖台在陈州之西园,宋张咏筑,尝有诗云:「昨日凴高向西望,满川烟树雨蒙蒙」。范镇诗:「台上望城下迢遥知㡬寻,湖光隐隐见多疑柳烟深」。 柳城 桑落又曰:栁城在西华南,一名娲城,世传为女娲氏之都。魏邓艾营稻陂,时栁舒为陂长,后人因名为柳城。 《广舆记》曰:桑落在陈州,孔子絶粮处。 迎秋台宜春苑记纂渊海曰:「迎秋台、宜春苑,俱在府城内。 以上开封府。 砀山 睢水《广舆记》曰:砀山在永城,汉髙帝隐此。 又曰:睢水在府城南。 漆园 蒙泽又曰:漆园,在小蒙城内,庄子为漆园吏,即此归。又曰:蒙泽在考城荘周生,此 以上 徳府。 五松。 双桂。一统志》曰:五松亭在林县西南,五松并生,挺然可爱。 记纂渊海曰:双桂堂在汤隂,许熙载故居。 紫陌 赤桥一统志》曰紫陌宫在临漳西北。又曰赤桥宫在临漳县东南。 金虎 铜雀又曰:金虎台在临漳西南,曹操于台下凿渠,引漳水入白沟。《 记纂渊海》曰:临漳县,西魏曹操所筑,中悬大铜雀,髙一丈五尺,其瓦可以为砚。 狎鸥 观鱼》又曰:狎鸥亭、观鱼亭,俱在忘机堂前。 以上彰徳府。 摘星。 邀月《广舆记》曰:摘星楼在淇县,古朝歌城上。《 《记》纂《渊海》曰:邀月楼在府治中。 黒麓。 青岩。一统志曰:黒麓山在辉县北。帘广舆记曰:青岩山在淇县上,有水, 洞洞,中水可鉴,毛发 。以上卫辉府。 望岳。 怀川记纂渊海曰:望岳楼在府内,台髙百尺,为一郡,胜槩阁。《一统志》曰:怀川 在府城内。 炼丹 淬劒又曰:炼丹池在济源县西天坛山下。 又曰:淬劒池在修武,晋嵇康淬劒于此。 青山 白涧又曰青山,在府东北,倚太行之侧,林木青翠。有又曰白涧,在济源东北, 悬瀑如练。下注沁水。 济渎 沁河《广舆记》曰:济渎在济源县,其源初发王屋山下,沇水旣见,而伏复出于此为济源。一统志》曰:沁河在府北,源出沁州緜山,穿太行、达济,经武陟,入黄河。元郭守敬言:沁河虽浇灌,犹有漏堰,其馀水东流至武陟北,合入御河,灌田二千馀顷。万柳亭。 九芝岭又曰万栁亭,在济源陇水北岸前。又曰九芝岭在济源西,阳台宫之以上怀庆府。 绣岭 锦屏又曰:绣岭宫在陜州,李洞诗:「春草萋萋秋水绿,野堂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髪翁,犹唱开元太平曲柱」。又曰:「锦屏山在宜阳,武后幸此」。赐名上有玉 峯」。 涧水崤山又曰涧水,源出渑池白石山,东流经新安、洛阳入于洛。《周书》所谓「涧水东,瀍水西」,即此一水」。又曰:崤山在永宁,一名嵚崟山。春秋时,晋人及羗戎败秦于崤,即此。自东崤至西崤,相去三十五里,路极险絶。七峯。 五渡又曰:七峯在嵩县南,山有七尖。自又曰:五渡水在登封,源出嵩山东谷, 山顶,下注流为二十八浦。山下大潭,中有立石,髙广平整,其水萦委,泝者五渉,故名。 九龙 五鳯记纂渊海曰:九龙泉在阌乡泉,有九窟取。一统志曰:五鳯楼在府城内。后梁太祖即位,罗绍威 魏良材为之。宋梁周翰尝作五鳯楼赋。 测影 望气《广舆记》曰:「测影台在登封古阳城县内,周公定此地为土中,立圭测日,以验四时,有记纂。《渊海》曰:望气台在灵宝,春秋时有关令尹喜见 紫气丈馀,飞入关。尹喜曰:必有异人过此」。翌日,果遇老子,驾青牛至」。 羊角 鹿蹄一统志曰:羊角山在陜州城西北隅,髙百丈,上有披云亭下。又曰:鹿蹄山在宜阳县,俗名非山,上多美,玉 ,多金甘出水焉。 饮马憩鹤又曰:饮马沟在巩县东,汉吕布屯军虎牢饮马于此。 又曰:「憇鹤山在宜阳,世传王子晋得仙缑岭,乗白鹤憩此」。 桃林 柏谷又曰:桃林塞在灵寳,即武王放牛处 。又曰:柏谷在永宁,刘宋袁湛随武帝军至洛阳屯,此 以上河南府。 九曲 三湾又曰九曲河,在信阳南,源出鸡头水。信又曰:三湾河在 阳南。 幽兰 修竹又曰:幽兰轩,在府治内,一名幽兰阁 又曰:修竹台在光州,宋盛度诗:「我来小小郡,爱此髙髙䑓,前对苍筤竹,万竿球琳材」。 紫水 黄山广舆记曰:紫水在光山。一统志曰:黄山在霍山。 临波 环翠又曰临波亭,在府治后。又曰环翠堂在信阳。 㑹景: 浮光又曰:㑹景阁在固始,宋绍圣初建。 又曰:浮光山在光山,一名浮弋山,即弋阳山也。 柏亭 杏山又曰:柏亭桥在西平,即《广舆记》曰:杏山在光山 抱朴子,种杏处以上汝寜府。 紫金 白玉一统志曰:紫金山在邓州,冈阜孤起,因为城角。 又曰:白玉山在唐县南。 五巄 七峯又曰五巄山,在邓州山,有五堆连接 又曰:裕州北三十里有山,七峯列峙。 菊潭 莲池《广舆记》曰:「菊潭在内乡,源出析谷,其水重于诸水,傍生甘菊,水极甘馨,有数十家,惟饮此水,寿多至百岁之上,其菊茎短花大,其味甘美,异于他菊。 一统志》曰:「莲池在舞阳,北府以上南阳」。。 凤翅 鱼齿又曰:郏县西北有山,形若鳯翅 。又曰鱼齿山在汝州。《左传》,「楚伐郑,次于鱼陵,渉于鱼齿之下」,即此。 崆峒山。 娑婆园,《广舆记》曰:崆峒山在州西,广成子隐此,今有墓庄。周述黄帝问道崆峒,遂游襄城,登具茨,访大隗,皆与此山相接。 又曰:娑婆园在郏县,宋崔鶠居也。 以上汝州。
9
河南省四:
10
増诗晋阮籍诗曰:「歩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岭。下有采嶶士,上有嘉树林。 宋谢朓《铜雀台诗》曰:「繐帷飘井干,尊酒若平生。鬰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顔延之诗曰:「涂出梁、宋郊,道由周、郑间。前登阳城路,日夕望三川」。 隋段君彦《过故邺诗》曰:「玉马芝兰北金鳯鼓,山东旧国千门废,荒垒四郊通深潭。直有菊涸井,半生桐粉落妆楼毁尘,飞歌殿空虽临元武观,不识紫微宫年代俄成昔,惟馀风月同」。 唐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诗曰:「仙官欲住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曽衡岳送苏耽」。 崔湜《襄城即事诗》曰:「子牟怀魏阙,元凯滞襄城,冠盖仍为里,池台尚识名。山光晴后绿,江色晩来清。借问东流水,何时到玉京? 包融《歗台诗》曰:「荒台森荆把,蒙茏无上路。传是古人迹,阮公长歗处。 胡曽三陵诗曰:「春到三陵淑气和,雪𥘉消处翠嵯峨。梅花未知开多少,䇿杖携壶试一过」。 杜甫《吹台诗》曰:「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岑参诗》曰:「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胜昔时」。 王建诗曰:「囘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日暮数峯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宋汪元量《封丘诗》曰:今夜宿封邱,明朝过汴州,云横遮逺塞,水落见长洲,树折枣初剥,藤枯,𤓰未收,倾囊沽一斗,聊以慰羁愁。 刘子翬《丰乐楼诗》曰:「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承平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刘敞《玉津园诗》曰:「垂杨冉冉临清籞,细草茸茸覆路沙。长闭园门人不入,禁渠流出雨残花」。 孔武仲《发蔡州诗》曰:「悠悠清晓歴长陂,杨栁沟塍雁鹜池,风色著人寒料峭,日光生野暖融怡。鹤归云海心空。在雁渡湖,天力已疲,客路驰驱元不定,西游,应有再来时。 明薛瑄《荥阳怀古诗》曰:「萧萧凉吹动秋空,千古山河一望中。广武连营秋草碧,鸿沟分壤夕阳红。石麟有甲含苍藓,铁马无声散晓风,何限英豪俱泯灭,白云依旧出层峯」。 瞿佑《汴梁怀古诗》曰:「歌舞楼台事可夸,昔年曽此擅豪华,尚馀艮岳排苍昊,那得神霄隔紫霞,废苑草荒堪牧马,长沟桞老不藏鸦,陌头盲女无愁恨,能拨琵琶说赵家」。
11
陜西省一:
12
増广舆记曰:按陜西南通楚蜀,东连豫冀,西介番夷,北抵沙漠,山河四塞,形胜甲天下,西安殷富,秦以之兴,而汉、唐以为都,所谓金城千里」者也。次则鳯翔稍饶足,若延安、庆阳、平凉、近边、临洮、巩昌,邻接羌番,原野萧条,未可与西鳯同语。汉中襟喉巴、蜀、洮、岷、西宁地入西羌,甘、凉以西暨肃州,藉为内地藩蔽,犹榆林之蔽,延安,花马池之蔽,庆阳、固原之蔽,平凉、庄浪之蔽,临洮、岷、文之蔽,巩昌焉尔。
13
陜西省二:
14
増《广舆记》曰:西安府,《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周王畿地,秦曰关中,汉初曰渭,南曰内史。武帝立京兆、冯翊、扶风为三辅,东汉曰雍州,唐曰关内,曰佑国。自周、秦、汉、晋、西魏、后周、隋、唐并都于此。五代,梁曰永平,晋曰晋昌,宋曰永兴,元曰安西,曰奉元,明为西安府。 国朝因之,领州六商、同、华、耀、乾、邠。,县三十一,长安、咸宁、咸阳、兴平、鄠、蓝田、临潼、髙陵、泾阳、三原、盩厔、渭南、富平、醴泉、雒南、镇安、商南、山阳、朝邑、韩城、合阳、澄城、白水、华隂、蒲城、同官、武功、永寿、三水、淳化、长武。又曰:汉中府,禹贡梁、雍二州之域,天文、井、鬼,翼、轸分野,春秋战国属秦与楚,秦曰:汉中,汉髙祖初为汉王都此,魏曰梁州,后周曰汉川,唐、宋元曰兴元。明为汉中府,国朝因之,领州一宁羌县八。南郑,褒城城固西乡。洋鳯,沔略阳。又曰:鳯翔府,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周、岐周地,春秋秦地,秦为内史地。汉曰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为三辅,晋曰秦国,后魏曰秦平,西魏曰岐阳,隋曰岐州,唐曰鳯翔曰西京,五代曰关西,宋曰秦鳯,金曰天兴,元明曰鳯翔,国朝因之。领州一县七,鳯翔岐山、扶风、郿寳鸡、●阳、麟游。又曰:延安府,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春秋白翟所居秦上郡地,汉曰翟国,后魏曰统万,曰金明曰东夏,西魏曰延州,隋、唐曰延安,后唐曰彰武,宋、金元明曰延安府。 国朝因之。领州三鄜、绥、徳葭县十六肤施、安塞、甘泉、保安、安定、宜川、延长、青涧、延川、洛川、中部、宜君、米脂、神木、府谷、呉堡,又曰平凉府。《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春秋朝那地。秦北地郡,汉曰安定,后魏曰武州,隋、唐曰平凉,宋曰泾原,金元明为平凉府。 国朝因之。领州三固原、泾、静宁,县七平凉、华亭、镇原、崇信、灵台、荘浪、隆徳。又曰庆阳府,《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周之先不窋所居,号北豳,春秋为义渠、戎国,秦曰北地。东汉至晋,复陷于戎。后魏曰翔州,隋曰庆州,曰𢎞化,唐曰安化,曰顺化,曰安定,五代曰武静,宋曰庆阳,金曰安国,曰安定,曰庆原。元明为庆阳府。 国朝因之。领州一县四安化、合水环真宁又曰临洮府。《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战国,西羌所居,秦、汉曰陇西,晋曰狄道,刘、宋曰武始,隋曰金城,唐曰临州,曰临洮,宋曰镇洮曰熙州,金元明为临洮府。 国朝因之。领州二兰河,县三狄道,渭源金又曰:巩昌府,《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春秋羗戎所居。秦属陇西郡,汉曰天水,东汉曰汉阳,曰南安,唐曰渭州,宋曰巩州,金元明为巩昌府。 国朝因之,领州三徽阶秦,县十四,陇西、安定、通渭、漳、㑹、宁、伏、羗、宁逺、西和、成两当文清水、秦安礼,又曰兴安州,《禹贡》梁、雍二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周为庸国地。春秋战国属楚,秦属汉中郡,东汉末,分置两城郡。魏曰魏兴郡,梁曰东梁州,西魏曰金州,隋曰西城,唐曰金州,曰安康郡,曰汉南郡,又置昭信军,改昭戎军。王建改雄武军,宋改昭化军。绍兴后属利州路,元属兴元路。明初曰金州,改兴安州,属汉中府。 国朝升为直𨽻州,领县六平利、石泉、汉隂、洵阳、白河、紫阳又曰:宁夏卫,《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春秋羌戎地,秦、汉曰朔方,晋夏赫连、勃、勃都,此后魏曰夏州,西魏曰𢎞化,后周曰怀逺,唐曰夏州,曰朔方,宋曰兴州,曰兴庆、曰中兴,元曰宁夏。明初为府,后改宁夏卫。 国朝因之。 又曰:宁夏中卫,唐、灵州地。元置应理州。明建宁夏中卫,𨽻陜西都司。领千户所五。 国朝因之。 又曰:洮州卫,《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秦、汉诸戎地。晋为吐谷浑所据,后周曰洮阳,隋曰临洮,唐、宋、金曰洮州。明置洮州卫,𨽻陜西都司,领千户所五。 国朝因之。 又曰:岷州卫,《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古西羌地,秦曰临洮,魏、隋、唐曰岷州,宋曰西和,明改置岷州卫,𨽻陜西都司,领千户所,四军民千户所一。 国朝因之。 又曰:河州卫,《禹贡》雍州之域,古西羌地,秦、汉属陇西,隋曰枹罕,唐曰河州,曰安乡,金元俱曰河州。明置卫,𨽻陜西都司,领千户所六。 国朝因之。 又曰:靖鲁、卫,《禹贡》雍州之域,古西羌地,秦属陇,西汉属金城,后魏曰㑹宁,唐曰粟州,曰西㑹,曰㑹宁,宋曰敷文金,曰保川。明置靖鲁卫,领千户所四,国朝因之。 又曰:榆林卫,《禹贡》雍州之域,古戎狄地。秦属云中,汉五原郡地。隋、唐曰胜州,曰榆林。明正徳,置榆林卫,𨽻陜西都司。 国朝因之。 又曰:「陜西行都司,《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汉,月支国地。武帝时,置酒泉、武威、张掖、西平、金城五郡,以断匈奴右臂。晋时张轨据之为前凉,吕光为后凉,李暠号西凉,沮渠蒙逊号北凉,后魏曰西凉,西魏曰甘州。唐没于吐蕃。宋、金俱为夏所据。元为甘肃路,明置陜西行都指挥使司,领卫十二,守御千户所二。 国朝因之。
15
陜西省三:
16
増雁塔 鸿台《一统志》曰:雁塔在慈恩寺中,唐时进士题名于上。 又曰鸿台在汉长乐宫中。金泉 锡谷又曰金泉,在淳化,世传目昏者洗之,可明 。又曰:锡谷在府东南,有路至归安镇,合义谷路,通汉中府。 细栁 长杨》记纂渊海曰:细栁原在昆明池南。 《广舆记》曰:长杨宫在盩厔秦离宫。 白堂 紫阁。一统志曰:白堂山在蒲城,旧图经秦白起立塞于此。 又曰:紫阁峰在鄠县东南。杜甫诗:紫阁峯隂入渼陂。 蓝田 赤水又曰蓝田山,在蓝田东南,山出玉。英以又曰:赤水在渭南东, 水色名赤。 马嵬 鹿苑又曰:马嵬坡在兴平西,唐杨妃𦵏处坡,有马嵬泉久涸,明洪武中,其旁涌出一泉 。又曰:鹿苑原在髙陵。。 七盘 万斛《广舆记》曰:七盘山在蓝田县南。杜氏《通典》:七盘十二䋫,蓝关之险路也。 记纂渊海》曰:万斛山在富平东北,山有石,形如斗,斛者以万数。 落雁 蟠龙一统志曰:落雁峯在华山,唐李白登之曰:「此山最髙,呼吸之气,想通帝座矣,恨不携谢朓惊人诗来以问青天耳」。 又曰:蟠龙原在蒲城,唐明皇游此,见雪雾中有黄龙状,乃于下得石,状似蟠龙,因名 以上西安府。 望云。 待月又曰:望云楼在旧洋州郡圃,唐徳宗幸梁,洋尝登是楼御,题一字于上,及还京,凿取以归。 。又曰:待月台在洋县旧郡囿中。 玉笛石筹》又曰:玉笛台在府城东。 又曰:石筹山在城固 豆积。 米仓又曰豆积山,在鳯县治北,上有不老泉,世传张果老隐处。至广舆记》曰:「米仓山在府城西南,萧何追韩信 此。 凝云吸月,一统志》曰:凝云榭在府园,宋文同诗:「朝云南山吐暮云,北山翕来往髙榭,中留者颇堆积 又曰:吸月亭在鳯县旧郡圃,宋建檐外多植杏。 藏劒 卓笔又曰:藏劒岩在褒城。汉髙祖为王时,甞藏劒于此。峯方舆胜览》曰:卓笔山在沔,一 削出如笔。 披锦 《拥翠》又曰:披锦亭在洋县。宋苏轼寄文同诗:「烟红雾緑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谁道使君贫且老,绣屏锦帐咽笙簧 一统志曰:「拥翠亭在洋县北望泰山,丛峯叠嶂,云雾显晦」,甚为竒观」。 玉谷水 宝顶山又曰:玉谷水在城固汉水,自魏兴泝流一百八十里至玉谷溪口 又曰:宝顶山在府西南,上多生芝草 以上汉中府。鳯泉。 鸿泽《广舆记》曰:鳯泉驿、鸿泽亭俱在扶风。 石鼻。 金牙记纂渊海曰:石鼻寨在宝鸡东,诸葛亮所筑,以拒郝昭。 一统志曰:金牙关在宝鸡东南。 青峯 紫塠记纂渊海曰:青峯山在宝鸡峯,峦苍翠,故名翔。一统志曰:紫塠山在陇州南,色如堆,紫 ,以上鳯、 府。苇谷 栁湖《广舆记》曰:苇谷在鄜州,唐郑玉诗:「水㑹三川漾碧波雕,隂人唱采花歌,旧时白翟,今荒壌苇谷,凄凄风雨。《多延记纂渊海》曰:栁湖在府南,宋范仲淹诗种栁穿湖后, 安盛,可游逺怀,忘泽国真赏,即瀛州。 龙尾水。 鳯翅山一统志曰:龙尾河在肤施,即龙尾溪。 记纂渊海曰:鳯翅山在宜川东南。 葭芦河 兰芝谷一统志》曰:「葭芦河在葭州岸,多芦苇,故名 」。又曰:兰芝谷在宜君以上延安府。 百泉 三水《广舆记》曰:「百泉在泾州西,泉眼百馀,大旱不涸」。《 《记》纂《渊海》曰:「三水在镇原东北,泉水三𣲖,㑹归一川」。。 皂鹤 青龙一统志曰:「皂鹤洞在崆峒山东岩之半,上有皂鹤,每见必主兵。革洞又曰:「青龙洞在翠屏山上,雨晴云辄归洞,一名归云。 游师雄诗相传:「雷雨收片片,归云白」。 乗风桥 凌云阁又曰乗风桥,在府东,又名湫浴桥 又曰凌云阁在玉山巅,下临万仞,常有云气 以上平凉府。 鳯川 马岭《广舆记》曰:鳯川在合水,其水清澈,多鸥鹭。春月,邑人冶游于此,有记纂渊海》曰:马岭在安化一名箭括山,汉之牧地,上 果实猿鸟,岩洞幽䆳。 玉梅 红栁又曰:玉梅川在合水东,与延鸠川俱出子午山,东流入华池水。 又曰:红栁池在府北,周围二十六里,石沟池在其西,莲花池在其东。 景山 华池《一统志》曰:「景山在府西,山多竒木、怪石及獐鹿猿猱之属川」。又曰:华池水在合水东北,来自保安县至此,合豹子 平戎川、苖邨沟诸水,流入鄜州界。 以上庆阳府。 栁沟 榆谷记纂渊海》曰:桞沟在兰县东。《广舆记》曰:兰县西有大、小榆谷,汉西羌居此。縁山滨水以广田畜,故至强大。 白石 红泥记纂渊海》曰:「白石山在兰县东南,以山多白石,故名 」。一统志》曰:红泥泉在兰县东。 金城 银记纂渊海曰:金城关在兰县北。 《广舆记》曰:银川驿在河州。 临川阁。 望江楼又曰临川阁,在府城中,下临清流,擥一郡之胜。 一统志曰:望江楼在兰县。 以上临洮府。 赤谷青泥又曰:「赤谷在秦州,有赤谷川」。唐杜甫诗:「晨发赤谷亭,艰险方自兹 」又曰:「青泥山在徽州界」。唐史喻诗,岭接青泥入劒天」。 华川 宝井广舆记》曰:华川在通渭,草茂水清。 一统志曰:寳井山在成县东南。 鸑鷟 凤凰又曰:鸑鷟山在两当古鳯州,以此得名。 又曰:鳯凰山在成县东南,汉世曽有鳯凰栖,其上山有瀑布,名迸玑泉。唐哥舒翰有题宛然半岩间」。 黄蜃。 紫燕又曰:黄蜃洞在成县北,中有块石,其色青黄,形夭矫若蜃然 《广舆记》曰:紫燕山在宁逺,上有石洞竒絶。花石峡。 药水泉,一统志曰:花石峡在阶州北,峡中有石,青质黒理,其文有松柏人物,溪桥、水石、山林、楼屋、日月之状,可为屏府。又曰:药水亭在成县。 以上巩昌。 崆峒 渥洼《广舆记》曰:「崆峒山在肃州。《史记》:黄帝披山通道,西至崆峒,即此 」。又曰:「渥洼水在沙州,汉时天马生渥洼中」。红泉。 白水一统志曰:红泉在凉州城东,水色微红 。又曰:白水源出肃州卫。 积石鸣沙又曰:积石山在西宁,即禹导河之所天。又曰:鸣沙山在沙州城峯,崿危峻沙如乾糖, 气清朗时,沙鸣闻于城内,其沙或堕,经宿,复还山上。 焉支山 居延海《广舆记》曰:「焉支山在山丹卫城西北」。 又曰:居延海,在都司以上陜西行都司。
17
陜西省四:
18
増诗《晋三秦记:民謡》曰: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乌栊,势与天通。北魏温子升凉州乐歌》曰:逺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路出玉门关,城接龙城坂,但事弦歌乐,谁道山川逺? 又《炖煌乐诗》曰:「客从逺方来,相随歌且笑。自有炖煌乐,不减安陵调」。 梁庾肩《吾陇西诗》曰:「借问陇西行何当?驱马征,草合前迷路,云浓后暗城。寄语幽闺妾,罗袖勿空萦」。 唐王维《送李太守赴上洛》诗曰:「商山包楚邓,积翠霭沈沈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隂,甘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朱庆《馀熙州诗》曰: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尘入马毛寺,寺院中无竹栁,家家壁上有弓刀。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深巷独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楼髙。 无名氏《商州诗》曰:「和如春晩静,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当书火云生不得,一溪分作万重流」。 唐彦谦《题合阳刘仲城诗》曰:千载遗踪寄薜萝,沛公乡里汉山河。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 崔颢《华州诗》曰:「岧嶤大华,俯咸京,天外三峯削不成,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杜甫《九成宫诗》曰:「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层宫凭风廻,岌嶪土囊口。 又鄜州诗曰:「三川不可到归,路晩山稠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 又《东柯谷诗》曰:「传道东柯谷,深崖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又《秦中杂诗》曰:「秦州城北寺,传是隗嚻宫,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月明垂叶露,云逐度溪风。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又曰:「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晩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顔。 又曰:「云气接昆仑,涔涔塞雨繁。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邨。所居秋草静,正闭小蓬门」。 又曰:「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又曰:「边秋隂易,夕不复辨晨光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鸬鷀窥,浅井蚯蚓上深堂。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 刘禹锡《送令狐相公镇梁州诗》曰:「云里褒中树,风烟,汉上城前旌转谷,去后骑踏桥声。 李延寿诗曰:一株膏渥人争赏,宁似延安花满山,逺近随风香馥郁,髙低迎日锦斓斑」。 无名氏《合水县玉泉诗》曰:「山股逗飞泉泓,澄傍岩石,乱垂寒,玉条碎洒真珠滴」。 又《宁川泉诗》曰:「澄波涵万象明镜泻天色有时,乗月来,赏咏还自适」。 方干路入金州絶句曰:「棹寻椒岸索廻去,数里时逢一两花。知是从来贡金处,江边牧竖亦披沙」。 宋苏轼《磻溪石诗》曰:「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王庆长《过华州诗》曰:「拔地三峯冷翠微,落岩飞瀑喷珠玑,十丈玉莲秋不谢,半楞掌月昼还飞」。 游师雄《崆峒诗》曰:崆峒一何髙,崛起乾坤辟。峻极倚杳𠖇,峥嵘亘今昔。 又《野石桥诗》曰:「石桥跨两岫,野叟尝逺跖,旁有枰碁处,云是神仙奕」。 又《雪山诗》曰:「寒光欺夏,日素彩烁天河自笑经过客,相看发易皤。 陆游《汉中诗》曰:「雪栈屏山日月游,马蹄初喜踏梁州,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扬日夜流」。 蒋之竒《庆阳府诗》曰:陜右号名郡,庆阳乃雄镇,临柎多时才,结构甚闳峻。城端耸华阁,千里归一瞬,不窋陵庙存其旁,接烽烬,人家住深崦檐瓦,俯可认,陶穴尚遗风。前书自传信,俯窥鵞池泉,窈黒深万仞,黄流缭如带,潄激似湍迅。地险诚在兹,贼骑安可近? 金蔡松年银州道中诗曰:「小渡霜螯贱于土,重嵓野菊大如钱」。此时最忆涪翁语,无酒令人意缺然。 明王禕《兰州诗》曰:「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谁信西行从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 郭登甘州即事诗》曰:「黑河如带向西来,河上边城自汉开,山近四时常见雪,地寒终岁不闻雷,牦牛互市畨氓出,宛马临关汉使囘,东望玉京将万里,云霄何处是蓬莱?」 薛蕙《凉州词》曰:「陇西西去抵凉州,边塞萧条处处愁。青草不生青海曲,黑云常聚黑山头」。
19
湖广省一:
20
増广舆记》曰:按湖广大江,中贯五溪,外错汉水为带,衡岳为镇,洞庭云梦为池,此形势之大槩也。荆州当巴蜀之冲,郧阳绾商陜之要,襄徳北枕,河、雒、辰、沅南蔽滇、黔、郴、永,上连两粤、蕲、黄,下接三呉,地之四通、五达,莫楚若矣。
21
湖广省二:
22
増《广舆记》曰:武昌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周夷王时属楚,自楚熊渠封其子红为鄂王,始名鄂渚,《春秋》曰:夏汭,秦属南郡,汉曰江夏。三国,呉曰武、昌都。此刘宋曰郢州,隋、唐曰鄂州,五代,唐曰武清,宋曰鄂州,元明为武昌。 国朝因之。领州一兴国县九江夏、武昌、嘉鱼、咸宁、蒲圻、崇阳、通城、大冶、通山又曰汉阳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春秋郧国地。战国属楚。秦属南郡。汉属江、夏三国属魏,后属。呉唐曰沔州,曰汉阳。宋废为县。元明为汉阳府。 国朝因之。领县二汉阳、汉川,又曰黄州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春秋黄国地,后属楚,楚徙邾君于此,曰邾城,秦属南郡,汉曰西陵,属江。夏三国,魏为重镇,后属吴,晋曰西阳,南齐曰齐安曰蕲州,隋曰永安,唐曰黄州,元𨽻河南,明为黄州府。 国朝因之,领州一县八黄冈、罗田、黄安、蕲水、麻城、黄陂、广济、黄梅又曰郧阳府。《禹贡》「荆豫二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古麋国地,春秋属楚为锡穴,汉为锡县,隋曰郧乡,唐曰南丰,曰淅州。宋为均州。元为郧县。明初为隋州,属襄阳、成化升郧阳府。 国朝因之。领县六郧、房、保康、竹山、郧西、竹溪,又曰襄阳府,《禹贡》荆豫二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周为糓。邓地,春秋属楚,秦、汉属南郡。三国,魏曰襄阳,晋曰荆州,东晋曰雍州,西魏曰襄州,隋曰山南。唐、宋元明曰襄阳府。 国朝因之。领州一。县七襄阳、光化、宜城、南漳、枣阳、榖城,又曰安陆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春秋、战国属楚曰郢,中秦属南郡,汉曰云杜,齐曰竟陵,三国,魏曰郢州,梁为南司、北新二州境。西魏曰安州,曰温州,后周曰石城,唐曰京山,曰富水,元曰安陆。明初为安陆州,嘉靖初升为承天府。 国朝改安陆府,领州二沔阳、荆门县五锺祥、京山、潜江、景陵、当阳又曰德安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周职方氏荆州泽薮曰:云梦即此地。春秋曰:郧子国,秦属南郡,汉属江夏,刘宋曰安陆,西魏曰安州,后周曰郧州,唐曰安黄,五代曰宣威,曰安逺,宋曰德安,元𨽻黄州,明初改为州,仍𨽻黄州,后改为徳安府。 国朝因之,领州一县五安陆、应城、云梦、孝感、应山又曰荆州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春秋为楚、郢都。秦拔郢,置南郡。汉曰临江曰荆州,三国初属蜀,汉后属呉,晋曰新郡,梁元帝都此。隋、唐曰江,陵曰南都,宋曰荆南,元曰中兴。明为荆州府,国朝因之。领州二夷陵归,县十一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枝江,松滋逺安,宜都长阳,巴东兴山。又曰长沙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轸旁有小星曰长沙,应其地,周曰星沙。春秋战国,楚、黔中地。昔熊绎封此曰熊湘,秦、汉曰长沙,三国初属蜀,汉后属呉,晋曰湘州,隋、唐曰潭州,宋曰武,安元曰天临明为长沙府。 国朝因之,领州一茶陵县十一长沙、善化、湘潭、湘隂、宁乡、浏阳、醴陵、益阳、湘乡、攸、安、化又曰寳庆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轸分野。春秋战国属楚,秦、汉属长沙郡,三国:呉曰邵陵,隋曰建州,唐曰邵州,曰邵阳,五代曰敏州,宋元明曰宝庆。 国朝因之,领州一武冈县四,邵阳,新化城、歩新宁又曰:岳州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周三苖地,春秋麋国、罗国地,战国属楚,秦长沙郡地。三国,呉为重镇,晋曰建昌,刘宋曰巴陵,梁曰巴州,隋、唐曰岳州,宋曰岳阳,元曰岳州路。明初为州,寻升为府。 国朝因之领州一县七,巴陵、临湘、平江、华容、石门、慈利、安乡。又曰:常徳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商、周时为蛮、蛋所居,春秋战国属楚,秦曰黔中,汉曰武陵,曰义陵。项羽弑义帝,武陵人缟素而哭,汉髙帝闻而义之,故名。三国初属蜀,后属呉梁,曰武州,曰沅州,隋、唐曰朗中,宋曰鼎州,曰常徳,元明曰常徳府。 国朝因之。领县四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又曰辰州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古蛮夷地,春秋属楚,秦属黔中,汉属荆州,陈曰沅陵,隋曰辰州,唐曰卢溪。宋属湖北路,元明为辰州府。 国朝因之。领州一。县六沅陵、泸溪、溆浦、辰溪、黔阳、麻阳。又曰衡州府。《禹贡》「荆州之南境,天文翼、轸分野。春秋、楚地。秦属长沙郡。汉分属桂阳三国:呉曰湘,东曰衡阳,梁曰衡州,隋曰衡山,唐、宋曰湖南,元明为衡州府。 国朝因之。领州一桂阳县九衡阳、安仁、衡山、耒阳、常宁●、嘉禾、临武、蓝山又曰永州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春秋、战国、楚南境。秦属长沙,汉曰零陵,三国属呉,晋曰营阳,梁曰永阳,隋、唐、宋曰永州。元明曰永州府。 国朝因之,领州一,县七零陵、祁阳、东安、宁逺、江华、永明、新田,又曰靖州,禹贡荆州之域,天文、轸分。野秦,黔中地,汉属牂柯郡,唐曰诚州,宋曰渠阳,曰靖州,元属辰州路,明初升为府,寻改为州,国朝因之。领县四天柱、㑹同、通道、绥宁。又曰:郴州,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郡,项羽徙义帝都郴,即此。汉曰桂阳,三国属呉,隋、唐曰郴州。五代,敦州,宋元明为郴州。 国朝因之。领县五永兴、冝章、桂阳、兴宁、桂东,又曰,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禹贡》荆、梁二州之域。天文、翼分野,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黔中,汉属南郡三国,呉曰沙渠,晋曰夜郎,后周曰亭州,曰清江,隋曰庸州,曰施州,唐曰清化,宋元属四川。明置施州,寻省州入卫城。 国朝因之。 又曰:保靖司,《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隋为辰州地。唐属溪州,宋曰保静,元曰保靖。置保靖军民宣慰使司。领长官司二。 国朝因之。 又曰:永顺军民宣慰使司,《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古蛮夷地。春秋楚境,秦属黔中,汉属武陵,唐曰溪州、曰灵溪,宋曰永顺、曰永溪。元彭万潜为永顺安抚司。后彭天寳改宣抚司,明置永顺军民宣慰使司。 国朝因之。
23
湖广省三:
24
増龙角。 虎头。一统志曰:龙角山在兴国州,两峯相对,本名龙耳,唐改龙角 ,又曰:虎头山在武昌东,旧名鳯穴,呉黄龙初有鳯集于此,旧有鳯凰台。 鱼岳 龟湖又曰鱼岳山在嘉鱼。《水经注》:鱼岳山在大江中扬子洲南,今去水已逺,山在平地。 又曰:龟湖山在嘉鱼西南,近山有龟湖,故名。八分。 九曲》《广舆记》曰:「八分山在府东南,有水分流,如八字,有八分湖、八分院」。 又曰:「九曲岭在樊山南,曲有九折」。 莼湖 箬谷一统志曰:莼湖有二,一在嘉鱼,一在蒲圻 。又曰:箬谷在武昌县西之寒溪。 赤壁 翠屏《方舆胜览》曰:「赤壁山在东南,即周瑜焚曹操船处北,与乌邨相对。今江、汉间言赤壁者五:汉阳、汉川、黄州、嘉鱼、江夏者,合于史 。一统志曰:翠屏山在通山。黄鹄。 白羊广舆记曰:黄鹄山在府西南,一名黄鹤山,世传仙人骑黄鹤过此,因名。 一统志曰:白羊山在通山东,晋时有三人乗白羊入此山,故名。 龙蟠山。 凤栖山一统志曰:龙蟠山在武昌东北,江上旧有龙蟠于此,庾信哀江南赋龙蟠鳯集之所。 又曰:鳯栖山在大冶。 飞云洞。 涌月台《广舆记》曰:飞云洞在大冶回山之巓。元结,读书处。 一统志》曰:涌月台在黄鹤楼傍。金沙洲 银山寺又曰金沙洲,在府城西南大江中。 又曰,银山寺在兴国州北,后有石壁。宋苏轼与李仲览游,玩过此书「铁壁」二字,世传为银山铁笔。 流浪洑 散花洲又曰流浪洑,在武昌东。《酾广舆记》曰:散花洲在大冶,周瑜破曹操兵 酒散花劳军于此。 苹花溪松风阁又曰苹花溪在咸宁南,相传洪崖先生炼丹之地。甞有老姥采苹于此,问之曰:「吾鲍姑也」。忽不见。宋方舆《胜览》曰:松风阁在武昌西山寺 ,黄庭坚所题 以上武昌府 梅山 柏水一统志曰:「梅山在府西,其上多梅 。又曰:柏水在府北柏泉寺前。 炼丹井。 卓锡泉又曰炼丹井,在九真山。 又曰卓锡泉在府西。 烟波湾 宝花台方舆胜览曰:烟波弯在府东北。唐崔颢诗:烟波江上使人愁府。一统志曰:宝花台在汉川 以上汉阳。 聚宝 散花方舆胜览曰:聚寳山在府治北,山多小石,日照之红黄粲然。宋苏轼作怪石供,即此石也。 一统志曰:散花洲在黄梅大江之北,周瑜战胜,犒士散花于此。 栖霞 喷雪又曰:栖霞楼在府治西南,坐揖江山之胜。苏轼诗:黄州在何处,与子上栖霞」。 又曰:喷雪崖在龟峯山,泉飞流如雪」。 凤陂鸿轩。又曰:鳯陂在麻城,旧传曽有鳯浴于此。守广舆记曰:张耒初谪黄州监酒税,继为判,又为 ,凡三至,榜其所居曰鸿轩。 洄澜 叠嶂一统志》曰:蕲水县南兰溪苏轼游此,见水盘旋,书「洄澜」二字于石壁,后人因立亭 。又曰叠嶂亭在蕲水。 涵辉。 环翠又曰:涵辉楼在府治内。宋韩琦诗:「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山光徧轩楹,波影撼窓牖。 」又曰:「环翠亭在蕲州子城」。。 黄梅水緑杨桥。又曰:黄梅水源出黄梅山,南流入威湖桥,又曰緑阳桥在蕲州,苏轼曽夜醉乗月卧,此 既觉,作词云:「解鞍欹枕緑,杨桥杜宇数声春晓」。 七:星石。 九螺山又曰七星石在广济东,其石如七星布列此。又曰:九螺山在麻城。昔张憨子隐 ,自号九螺山逸人。 临皐亭 横江馆《广舆记》曰:临皐亭在府城南,苏轼尝寓此。王介甫居锺山,有客自黄州造访,介甫问曰:「子瞻近日何作?」对曰:「曽醉卧临臯亭,起而作宝相记千馀言,但㸃定一两字耳。副本适在舟中,介甫立索,至从月下展读叹曰:「子瞻人中龙也!」《唐一统志》曰:横江馆在赤壁山南,晋龙骧将军蒯恩建 杜牧诗:「外家兄弟晋龙骧驰骋功名业,帝王毕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 龙骧水。 鸿宿洲又曰龙骧水,在黄陂,相传晋龙骧将军王浚屯军处鸿。又曰:鸿宿洲在蕲州西大江中,秋冬 ,集其上。 俊逸亭。 清净井又曰:俊逸亭在黄梅县鲍照墓。前马又曰:清净井在广济县治左。昔四祖禅师父,司 氏为本县令,饮是泉,禅师生时,汲此水浴之,又名浴佛泉。 白龟渚 玉蟾池晋书曰:毛寳守邾城,城䧟。初寳军人于武昌市贸一龟,寳令养之渐大,放之江中。及邾城之败,养龟者投于水如坠石,上视之,乃先所养龟,载之东岸,获免。白又曰:玉蟾池在黄梅东北,昔人凿池得 石,状类玉蟾。 君子岩,仙人洞,一统志》曰:君子岩在石皷山之隂,山顶有泉,岩内有石椀、石臼。 。又曰:仙人洞在蕲州东。 以上黄州府。 白马 黄龙》《方舆胜览》曰:「白马山在竹山,曹操叹金城千里,即此 」。又曰:「黄龙山在上津」。 鳯溪 鳌水记纂渊海曰:鳯溪鳌水,在竹山。。 九室山 千尺井《广舆记》曰:九室山在房县,陈抟修炼之处。浚又曰:千尺井在竹山,宋殷隐容家浚井千尺,无水 者不觉至。一国题云梯仙国,比还家已三世矣。 以上郧阳府。 沈碑 解佩《方舆胜览》曰:「沈碑潭在万山,杜预南征,勒碑纪功,一立山上一沈山下,潭中曰:焉知后此不为陵谷乎?」 《广舆记》曰:郑交甫游汉臯,遇二女,佩两珠,交甫与言,愿得子之,佩二女,解佩以赠之。交甫怀去十馀歩,探之亡矣,囘视二女,亦失所在」。濯笔。 磨针《一统志》曰:「濯笔池在府城南虎头山,相传汉昭烈濯笔于此 。《广舆记》曰:「磨针涧在太和山北,即真武遇老妪处也。涧之右有台陈希夷诵经于此」。 凤林。 鹿门。一统志曰:鳯林关在岘山羊祜庙内。南方舆胜览》曰:鹿门山在府东。 清凉河 沧浪水《一统志》曰:「清凉河在南漳之《广舆记》曰:沧浪水在均州,即《禹贡》沧浪 水 以上襄阳府。 青泥 白雪《一统志》曰:「青泥池在樠木山,《三国志》:乐进与关羽相距青泥山,即此 。《方舆胜览》曰:白雪楼在府北石城西边,下临汉江,取宋玉阳春白雪之辞为名。唐刘宾诗:「江上楼髙十二梯,梯梯登尽与云齐人从别浦经年去,天向平芜尽眼低,寒色不堪长黯黯,秋光无奈更凄凄,䦨干曲尽愁无尽,水正东流月正西」。 却月撒花。一统志曰:撒花台在景陵广百馀丈,甞有异花撒焉, 又曰却月城在江口,即汉末黄相所守者。 雁桥 鼍湖广舆记》曰:雁桥在景陵,世传得陆羽处初见鸿集西陂,覆小児于下,僧史积收育之,因以雁名其桥。安一统志曰:鼍湖在府城东。 以上 陆府。 钓鱼 渡蚁《方舆胜览》曰:钓鱼台在府西石淙村,唐郝处俊遗迹相广。舆记》曰:「渡蚁桥在应山,宋宋庠、宋祁少时遇胡僧 ,曰:小宋他日魁天下」。后十年,僧惊,问大宋曰:「公丰神顿异,如能活万命者,试思之」。庠曰:「堂下有蚁穴,为暴雨所侵,吾作竹桥渡之耳」。僧曰:「是也」。比唱第,章宪太后谓弟不可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桥名以此。。 九井 三山《一统志》曰:「九井在厉山,有两重堑,中有九井,相传神农,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则衆井皆动峯。又曰,三山在孝感三, 鼎立,一名大洪山。 鹦鹉。 驌骦又曰:鹦鹉山在随州。 《广舆记》曰:驌骦陂在随州白云乡。《左传》唐成公有两驌骦,因名 。以上徳安府。 绛雪 白云方舆胜览曰:绛雪堂在夷陵。欧阳永叔云:峡州署中旧有千叶红梨花,知郡朱庆基始加栏槛,命坐客赋之。 一统志曰:白云亭在巴东。 龙山 鹤泽记纂渊海曰:龙山在江陵,孟嘉登髙吹帽处。 《广舆记》曰:鹤泽在府境,晋羊祜镇荆门,泽中多鹤,常取教舞以娯宾客。 方山 圆台《一统志》曰:「方山在长阳,四靣俱有风,穴口大如瓮,夏则风,出冬则风入,春秋分则静 」。又曰:「圆台山在当阳」。 濯缨落帽又曰:「濯缨台在监利楚,屈原濯缨处 」。又曰:「落帽台在龙山」。 西陵 东瀼。广舆记曰:西陵在夷陵,为三峡之一。宜都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一百里许,山水纡曲,林木髙茂,哀猿三声,岩谷响应,行者闻之,莫不怀土居。一统志曰:东瀼溪在巴东。唐杜甫甞 此。 狼尾 虎牙又曰:狼尾滩在夷陵。将又曰:虎牙山在大江北岸,与荆门相对。昔公孙述遣 依二山作浮桥拒汉桥,下有虎牙滩,又名武牙 以上荆州府。 银山 金水又曰:银山在湘潭山,石白如银 又曰,金水井在攸县。 锦湾 玉笥《广舆记》曰:锦湾在湘潭,陶侃游钓处, 甄烈《湘中记》云:湘隂,屈潭之左有《玉笥山》,屈原之放,栖于此山,作《九歌》。 书山 印石。一统志曰:书山在湘隂 。又曰:印石在安化,方广百十丈,上有印纹,遇雨即见。 罘罳峯。 篬筤谷又曰:罘罳,峯在宁乡,山顶石峯,森耸,如笋如屏,因名罘罳。《旧广舆记》曰:苍筤谷在岳麓山下,乃仙巢先生。锺尚书 隐上有吹香亭,宋理宗手题其额。 芙蓉山 芭蕉岭又曰:芙蓉山在安化旧名青羊山,与大沩山相接,竒峰叠耸,状若芙蓉。湘乡下有芭蕉市。 又曰:芭蕉岭在以上长沙府。 花溪 竹坪一统志曰:花溪山在新宁都。又曰:竹坪山在武冈,山势高峻,还绕 梁为一州伟观。 问月 《宣风》又曰:问月亭,在武冈画。又曰宣风楼在武冈,陈与义宣风雪霁,诗楼逈,云随 栱飞卷帘,又应雪晴时,千林冻觧云霾埽,收出青山分外竒」。 投龙洞。 放鹤坡记纂渊海曰:「投龙洞在云山。 」又曰:「放鹤坡,梁崔穆于此罗得二鹤,放之,得玉璧一双, 以上寳庆府」。 风洞 月山《一统志》曰:「风洞、月山俱在慈利。 象骨。 龙影又曰象骨在临湘。《山海经》:「巴蛇吞象,暴其骨于此,山傍有湖曰象湖莹。又曰,龙影洞在平江三千馀尺,周三十里,石壁 然,上有龙影,屈伸蜿蜒鳞甲如绘。 赤沙 《青草》《方舆胜览》曰:「赤沙湖与洞庭湖通潇」。又曰:青草湖一名巴丘湖,北连洞庭,南接 湘,东纳汨罗之水。 栁毅井。 梅仙山《广舆记》曰:栁毅井在君山,唐栁毅下第,归至泾阳,见一妇人牧羊,曰:妾洞庭君小女,嫁泾川次子,为婢所惑,见黜至此,敢寄尺牍,洞庭之隂,有大橘树击树三,当有应者。毅如其言,忽见一叟,引至灵虚殿,取书以进,洞庭君泣曰:老夫之辜也!」顷之,有赤龙飞去拥一红妆囘,即寄书女也,宴毅碧云宫,洞庭君弟钱塘君曰:泾阳嫠妇欲托髙义为姻。毅不敢当辞而去。后再娶卢氏,即龙女也,与同归洞庭。隐又曰:「梅仙山在平江,梅子眞 处」。 以上岳州府。 橘洲 《芷水《方舆胜览》曰:「橘洲在龙阳,即李衡种橘处。《史记》:江陵千株橘,其人与千户侯等谓此 。又曰:芷水在龙阳,即沅水别𣲖,其地多生杜衡白芷,故名。 鹿山 鹤湖《广舆记》曰:鹿山在府西髙吾山后,古有鹿穴、土人,甞射鹿,逐入穴中,见一石梯,因上豁然开朗,桑果成林,其后再探之,莫知所在, 又曰:鹤湖在沅江 以上常德府。双石 七宝一统志曰:「双石崖在黔阳,二石对立,又名屏风崖,三靣如一,传言石根随水髙下土,人神之,舟楫莫敢忤犯。记纂渊海》曰:七寳山在黔阳。 桃花山 楠木洞广舆记曰:桃花山在溆浦,一名华盖山,昔人常种桃千树,至今呼桃花圃 。一统志曰:楠木洞在溆浦,石壁峭立,梯竹以登,划见天碧可纳,日月光景,行未半有涨水。盖龙池云:洞中多怪石楠木罗洞门故名,下瞰流水,名无尽溪以上辰州。 秀岩 锦石又曰:秀岩,在临武下,有两穴,水出其左为大溪,流二百馀歩复入右穴云。又曰:衡山江边有锦石数片 ,是区星遗锦,于此化为石。 金粟 玉砂记纂渊海曰:金粟岩在临武石壁,峭拔岩上,石璀璨如垂珠珞 。又曰:玉砂泉在云密峰流州岸下。 洗鉢。 流杯一统志》曰:洗鉢池在衡山西,为又曰流杯池,在衡山石上,有九曲,引水萦囘, 流觞游赏之所。 金乌 《石燕又曰:「金乌井在府北,井在道傍,水浅不满」。旧传:金乌井,满状元出 」。《广舆记》曰:「石燕山在桂阳,顶有石壁,夏秋雨过小石,坠下如燕,雌雄相比,可为药 」。以上衡州府」。。 寒亭 暖谷,一统志》曰:寒亭在江华,唐瞿令开栈道入洞穴,作亭石上,元结当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故名 。又曰:暖谷寒亭之侧,县尉李伯英得之。邑大夫蒋祺命名蒋之竒,作记。方盛寒此谷中,其气温然,虽挟纩,炽炭不若也。螭室。 龙岩《方舆胜览》曰:螭室在府西。唐桞宗元云:零陵郡西有螭室于江,法曹唐登浴其涯,螭牵以入,作诉螭文投之江。有一统志》曰:龙岩在宁逺,相传岩,有龙吟之声,则其乡 登贤书者, 以上永州府。芙蓉江。 菖蒲岭记纂渊海曰:「芙蓉江在通道,来自湖南。 又曰:菖蒲岭在绥宁青陂湖。 黄石寨方舆胜览曰:青陂湖在㑹同。靖一统志曰:黄石寨在绥宁 以上 州。龙渡 蛟潭又曰龙渡山,在州西。 又曰:蛟潭在桂东。 热水 寒泉又曰:兴宁县东,地名周门,有数池,其沸如汤,不可洗渉 。又曰:寒泉在州南,春夏尤冷。 以上郴州。 盘龙飞鳯。方舆胜览》曰:盘龙溪在卫北马公泉脚下,昔有龙盘于此, 又曰:飞鳯山在卫北。 观澜 问月,一统志曰:卫南石上镌「观澜」二字,峰又曰:问月亭在卫北,有台孤髙,独出碧波 之中,旧建此亭于上,李白谪夜郎常于此赏月 以上施州卫。
25
湖广省四。
26
増诗汉马援《武陵深曲》曰:「滔滔武陵一何深,鸟飞不渡兽不能,嗟哉!武陵多毒淫」。 晋《武陵歌》曰:仰兹山兮迢迢,层石构兮嵯峨。朝日丽兮阳岩,落景梁兮隂阿。鄣壑兮生音,吟籁兮相和。敷芳兮緑林,恬淡兮润波。乐兹潭兮安流,缓尔棹兮咏歌」。 宋《襄阳乐歌》曰:「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梁宗夬《荆州乐》诗曰:「迢递楼雉悬,参差台观杂城阙自相望,云霞纷飒沓章华游猎去纪郢。从禽归溶溶紫烟合,郁郁红尘飞,朝发江津路,暮宿灵溪道。平衢广,且直,长杨郁袅袅」。唐李《白江陵》诗曰:楚地八千里,盘桓此都㑹,巍峩数里城,逺水相映带。 又《峡州诗》曰:「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正见桃花浪,依然锦江色,江色緑且明,茫茫与天平。逶迤巴山尽,遥曳楚云情」。 又送储邕之武昌诗》曰:「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谓楚人重诗传谢,朓清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又《襄阳诗》曰:「岘山临汉江,水緑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山翁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又上三峡诗曰:「巫峡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又《岳州诗》曰:「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埽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又《武陵诗》曰:「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又曰:「雾暗烟浓草色新,一畨流水满溪春,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又《送王昌龄诗》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又白居易《鄂州》诗曰:「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苍茫云水冷,商音青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时堪赏醒堪愁」。 又峡州诗》曰:「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濶狭容一苇」。 李羣玉《汉阳诗》曰:「汉阳抱青山,飞楼映襄渚,白云蔽黄鹤,緑树藏鹦鹉」。 杜牧《蕲州诗》曰:「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后香。楚国大夫顦顇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戴叔伦《蕲州诗》曰:「蕲水城西向,北看桃花落,尽栁花残朱旗半卷山川小白马连,嘶草树寒」。 崔湜《襄阳诗》曰:「庙堂初解印,郡底忽腰章。按节廵河右,鸣驺入汉阳。城临南岘出,树绕北津长。好学风犹扇,夸才俗未亡。江山距七泽,烟雨接三湘。蛟浦荷菱净,鱼舟橘柚香,醉中求习氏,梦里忆襄王。宅毁仍思鳯,碑存更忆羊。下车惭政美,闭阁幸时康。多谢征南术,于今尚不忘」。 李百药《郢城怀古》诗曰: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林泽窅芉緜,山川郁重馥,覇功资设险,名都距江澳,方城次北门,溟海穷南服,长䇿挫呉豕,雄图竞周鹿,万乗重沮漳,九鼎轻伊糓,大蒐云梦崦,壮观章华筑,人世更盛衰,吉㓙良倚伏。遽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南风忽不竞,西师日侵蹙,运圮属驰驱,时屯恣敲扑,莫救夷陵火,无复秦庭哭。鄢郢遂丘墟,风尘俄惨黩,狐兔时游践,露雾日沾沐,钓渚曲池平,神台层宇覆,阵云埋夏首,穷隂惨荒谷,怅矣丘壑迁,悲哉年祀,倐虽异三春望,颇伤十里目。 皮日休《送弟归复州》诗曰:「羡尔优游正少年,竟陵烟月似呉川。车螯近岸无妨取,舴艋随风不费牵。处处路傍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殷勤莫笑襄阳住,为爱南游缩颈鯿」。 韩愈《自安陆寄周循州诗》曰:「行行指汉东,暂喜笑言同。雨雪离江去,蒹葭出梦中。靣犹含瘴色,眼已见华风。歳暮难相值,酣歌未可终」。 又《岣嵝峯》诗曰:「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摹竒蝌,蚪拳身薤倒,披鸾飘鳯泊,拏虎螭事严。迹怪鬼莫窥,道士独上偶见之我来咨嗟涕。涟洏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緑,树猿猱悲。 又合江亭寄邹使君》诗曰:「江亭枕湘江,蒸水㑹其左瞰,临渺空濶,緑净不可唾,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栋梁宏可爱,结构丽匪过,伊人去轩腾,兹宇遂摧挫,老郎来何暮,髙唱久乃和,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长绠汲沧浪,幽蹊下坎坷,波涛夜俯聼,云树朝对卧。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人生诚无㡬,事往悲岂那」。 又《郴江诗》曰:「山作劒,攒江泻镜,扁舟斗转疾于飞。囘头笑向张公子,终日思归今日归」。 李商隐《潭州诗》曰: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戎昱送张秀才长沙诗》曰:「君向长沙去,长沙仆旧谙。虽之桂岭北,终是阙廷南。山霭生朝雨,江烟作夕岚。松醪能醉客,慎勿住湘潭」。 张籍《送林邵诗》曰:「词客南行,宠命新,潇湘郡入曲江,津山幽自足探微处,俗朴应无争竞人」。戴叔伦《郴州诗》曰:「地尽江南戍,山分桂地林火云三月合,石路九疑深暗谷随风过,危桥共鸟寻。羁魂愁似絶,不复待猿吟」。 宋崔鶠《黄州道中》诗曰:「春草门前已没靴,更无人过野人家,离离细竹时闻雨,澹澹疎帘不隔花」。 孔武仲《黄州诗》曰:「客路深秋一转蓬,淮天牢落此将穷。城开云水苍茫处,人在茅篁掩映中。对岸武昌风月近千年赤壁是非空。愁思陈迹慵,开口谩把筠竿伴钓翁」。 张舜民《房州诗》曰:「有客甞谈解散川,偶因晴景到山前,溪流似镜清无底,石壁为门翠插天,夜气结成三洞雨,春渠饮尽一川田,临行始觉房陵好,更欲迟留住一年」。 陈师道《随州诗》曰:「㵐溳双水抱城隅,髙谊前闻季大夫。九十九冈风俗厚,人人况已握灵珠。 赵师秀《徳安道中诗》曰:「餐馀行数歩,稍觉一身和,蚕月人家闭,春山瀑布多莺啼声出树花落片随波前路」。东林近惭,因捧檄过。 陆游《荆州歌》曰:楚江鳞鳞緑如酿,衔尾江边系朱舫,东征打鼓挂髙帆,西上汤猪聨百丈,伏波古庙占好风,武昌白帝在眼中,倚楼児女笑迎客,清歌未尽千觞空,沙头巷陌三千家,烟雨冥冥开橘花,峡人住多楚人少,土铛争响茱茰茶」。 又《道州诗》曰:「云断苍梧竟不归,江边古庙鎻朱扉,山川不为兴亡改,风月应怜感慨非」。 汪元量《江陵诗》曰:「月到荆江上,轻帆莫逺扬水摇,龙影动,风送雁声长。北斗囘秋柄,南辰耿夜光。徘徊舒一歗,诗兴落潇湘」。 又《巴陵诗》曰:「重到巴陵秋正清,岳阳城下系孤舲,江湖万里水云濶,天地一凉河。汉明月出洞庭,鱼婢舞气蒸梦泽,雁奴腥篙工。又鼓潇湘柁渔笛,渔榔上下鸣。 苏轼《荆州诗》曰:「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北客随南贾,呉樯间蜀船。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又曰:「南方旧战国惨澹,意犹存」。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废城犹带井,古姓聚成村,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 又曰:「朱槛城东角,髙王此望沙。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 又曰:「沙头烟,漠漠来往,压喧卑野市,分麞閙宫帆过渡迟游人多,问卜伧叟尽携龟日,暮江天静无人唱楚词。 又曰:「残腊多风雪,荆人重岁时。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故人应念我,相望各天涯」。 又曰:「江水深成窟,潜鱼大似犀,赤鳞如琥珀,老枕胜玻璃,上客举雕俎,佳人揺翠篦,登庖更作器,何以免屠刲?」 又《铁沟行》诗曰:「城东坡壠何所似,风吹海涛低复起。城中病守无所为,走马来寻铁溪水,铁溪水浅不容舟,恰似当年韩与侯。有鱼有鱼何足道,驾言聊复写我忧」。 又《送乔施州》诗曰:「恨无负郭田二顷,空有载行书五车,江上青山横絶壁,云间细路蹑飞蛇,鸡号黒暗通蛮货,蜂閙黄昏采蜜花,共怪河南门下士,不应万里向长沙」。黄庭坚岳州诗》曰:「满川风月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靣,银山堆里㸔青山」。 陶弼常徳诗》曰:「曲台风月德山云梦想中间今㡬春,臣𦵏江鱼终爱楚,民逃花洞不思秦」。 刘克庄《祁阳道中》诗曰:「昨过知岑寂重来,况雪天人居鸡栅。里路在鸟巢边,草树开还闭茅山断复连潇江。清似镜,悔不问归船。 元张养浩黄州道中诗》曰:「濯足常思万里流,㡬年陈迹意悠悠,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梦囘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话旧游」。 明李东阳《长沙竹枝歌》曰:「三十六湾湾对湾,人家多住白茅间。直过洞庭三百里,长沙城北是彤闗」。 又曰:「南船北船过洞庭,萧公祠前,牲酒馨,二妃枉作君王后君看君山,山自青」。 又曰:「汨罗江头春水生,汨罗江上楚歌声,人间若解三闾苦,水底鱼龙亦有情」。 又曰:「马殷宫前,江水流定王台下。暮云收,有井犹名贾。太傅无人,不祭李潭州。 又曰:「江头彩旗耀日明,船上挝鼓不停声」。《湖南乐事君记》取五月五日潭州城。 又曰:潭州城边多野田、黄茅、白苇逺连天,莫言楚国无生理,亩地如今倍直钱。 又曰:「湘江女儿愁落晖,湘江江上鹧鸪飞。行人试看君山竹,竹不成,斑君始归。 又曰:「戎门旌节拥髙台,军士南边戍未囘,红巾小儿齐击鼓,知是官船江上来」。 又曰:湘江水深天下清,何如陇头秋月明?离人到此不得醉,况是髙楼吹笛声」。 又曰:「长沙少年无奈春,青衫白靣不生尘。劝君莫向湘潭住,江燕衔泥解涴人」。 薛瑄《沅州杂诗》曰:「辰沅风壤带三苖,一望乾坤纳纳遥,翼轸衆星朝北极,岷、嶓诸岭导南条,天邻巫峡常多雨,江过浔阳始有潮。近日诗怀殊浩𣺌,谩将新句写芭蕉」。
27
定渊鉴类函巻三百三十七
URN: ctp:ws15415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