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64 史部·传记类存目六

《卷64 史部·传记类存目六》[View] [Edit] [History]

1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四

史部二十》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西征记》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卢襄撰。赞元。观其《自序》,盖衢州人。此书载于《锦绣万花谷前集》之末,不知何人抄出别行。乃襄赴京春试时纪行之作。末题「庚辰仲春元日」。
2
案北宋凡三庚辰。吴自牧所作《历科状元表》,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庚辰仁宗康定元年庚辰,皆不见有进士科。惟哲宗元符三年庚辰,有李釜榜进士,则是人应试或在此年。所叙述皆无关考据。又杂载诗歌,词多鄙俚,颇近传奇小说之流。
3
虽出宋人,无可采录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乙巳泗州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胡舜申撰。舜申,绩溪人,舜陟之兄,官至舒州通判。宣和乙巳,舜申在泗州,亲见朱勔父子往来及徽宗幸泗州事,因为此录。纪载寥寥,无可采择。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己酉避乱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胡舜申撰。建炎己酉,金兵攻平江,宣抚周望出走。舜申之兄舜陟时为参谋,举家避难,舜申次为此录。其言颇诋韩世忠,末复载世忠携妓一事。似有宿憾之言,未必实录。此书与《乙巳泗州录》,王明清玉照新志》皆全载其文。
2
盖即后人于明清书内抄出别行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逢辰记》一卷永乐大典本

1
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著录,注云吕颐浩历官次序。此书末有附记云:「公平昔所为文及奏议并载之《别集》。此外又有公之《勤王记》及遗事可考,故为家传以纪事。」则此记乃颐浩后人所撰矣。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勤王记》一卷永乐大典本

1
旧本题宋臧梓撰。梓,里贯未详。此书结衔题左宣教郎、荆湖南路安抚制置大使司干办公事,盖作书时所居之官。其始末亦不可考矣。案《原序》称绍兴五年史馆修纂建炎日历,令勤王臣僚吕颐浩等,各录建炎三年金人攻泗州,诸路勤王事迹。梓因即颐浩所述,以成此书。则梓特编次颐浩之文,非所自撰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西征道里记》一卷永乐大典本

1
郑刚中撰。刚中有《周易窥馀》,已著录。是书乃刚中为左宣教郎试秘书少监充枢密行府参谋时记行之作。前有《自序》,称绍兴己未,陕西初复,命签书枢密楼公谕以朝廷安辑之意。某以秘书少监预参谋。所过道里,集而记之。虽搜览不能周尽,而耳目所际,亦可以验遗踪而知往古。与夫兵火凋落之后,人事兴衰,物情向背,时有可得而窥者。同行者右通直郎尚书员外李若虚等九十五人云。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乌台诗案》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1
旧本题宋朋九万编。即苏轼御史台狱词也。案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曰:「元丰己未,东坡坐作诗讪谤,追赴御史狱。当时所供《诗案》,今已印行,所谓《乌台诗案》是也。靖康丁未岁,台吏随驾挈真案至维扬。张全真参政时为中丞,南渡取而藏之。后张丞相德远为全真作墓志,诸子以其半遗德远充润笔。其半犹在全真家。余尝借观,皆坡亲笔。凡有涂改即押字于下而用台印」云云。是必大亲见真迹,然不言与刊版有异同。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是书十三卷,胡仔《渔隐丛话》所录则三卷有奇,皆与此本不合。仔称其父舜陟靖康间尝为台端,台中子瞻《诗案》具在,因录得其本,视近时所刊行《乌台诗话》为尤详,今节入《丛话》。是仔书所载已为节本。今考《丛话》诸条,不过较此本少一二事,其馀则条目皆同,则未必仔所见本。振孙称九万录东坡下御史狱公案,附以《初举发章疏》及谪官后表章书启诗词。此本但冠以《章疏》,而无谪官后表章书启诗词,则亦非振孙所见本。或后人摭拾仔之所录,稍傅益之,追题朋九万名,以合于振孙之所录,非九万本书欤。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客杭日记》一卷光禄寺卿陆锡熊家藏本

1
郭畀撰。天锡,号云山,京口人。是编乃其所作日记。原本共四册。
2
真迹在扬州程氏家。雍正乙巳,厉鹗游扬州得见之。鹗,杭人也,因手录其中《客杭》一册以归。其书自至大戊申九月初一日至次年二月初九日,逐日琐记交游闻见。中颇记请托吏胥之事,盖畀于江浙行省求充学正山长时作也。鹗称其所记白塔,以进士题名碑为基,铜钟有淳熙改元曾觌篆铭,为他书所未载。而寺壁一诗与《桯史》所记康与之题徽宗画扇诗,亦可参考异同云。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使西域记》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1
陈诚撰。,吉水人,洪武甲戌进士,永乐中官吏部员外郎。诚尝副中使李达使西域诸国,所历哈烈撒马儿罕等凡十七国。述其山川风俗物产,撰成此记。
2
永乐十一年返命,上之。《明史艺文志》载有陈诚西域行程记》,即此书也。
3
末有秀水沈德符《跋》,其所载音译,既多讹舛,且所历之地,不过涉嘉峪关外一二千里而止。见闻未广,大都传述失真,不足徵信。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使交录》十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1
钱溥撰。原溥,华亭人,正统己未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文通。
2
是书乃其天顺六年翰林院侍读学士时出使安南所作。多载赠答诗文,而其山川形势、土俗人情,乃略而不详。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东祀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1
李东阳撰。东阳有《燕对录》,已著录。此《录》乃弘治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东阳奉使往祭,裒其途中所作记、序、铭文、奏疏、诗章等篇,共为一编。
2
而冠以敕文祝词,又以《记行志》附于后。已载《怀麓堂集》中。此其别行之本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七人联句诗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1
杨循吉撰。循吉有《苏州府纂修识略》,已著录。是编乃循吉与王仁甫、徐宽、陈章、王弼、侯直、赵宽六人会饮联句,因成是记。后列六人《小传》,而以自撰《小传》附其后。复以《会中盛事》系之卷末。盖偶然寄兴作也。所载胜事,以六官一隐者为大奇,亦未能免俗矣。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归田杂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1
毛纪撰。有《密勿稿》,已著录。纪于成化丁未通籍,嘉靖甲申赐休。
2
自以位登台辅,全节完名,制为《四朝恩遇图》一册,凡十有六帧。每帧皆先叙作图始末,而以制词、敕旨具录左方。又辟寻乐轩,与二三故老立忘形会。轩有记。会有约,有启。与《恩遇图》并刊之。分为上下二卷,总题此名云。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归闲述梦》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1
赵璜撰。廷实,号西峰,安福人,弘治庚戌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谥庄敏,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追述其平生居官事迹。卷首载《自序》一篇,诗数首,词皆朴俚。盖亦家传之类,特出于自作耳。璜本名臣。其所述核以本传不甚相远,犹非粉饰失真者比,然其大端已具于史矣。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淮封日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1
陆深撰。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是编乃其正德七年编修充册封淮府副使途中所记。其纪程至苏州而止,不言所封者为何人。据深子楫所为《年谱》,乃封淮王于饶州。而《明史诸王世表》,淮定王佑棨,弘治十八年已袭封,至嘉靖三年卒。不应正德中始行册礼。与深《年谱》不同,莫能详也。记中录马中锡抚贼事,较史所载尤备,可旁资参考云。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南迁日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1
陆深撰。嘉靖中深以祭酒侍经筵,因争阁臣改窜讲章,谪延平府同知。是编纪其南行道路所经。以舟中日读《汉书》,故评史之语亦杂载其间。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使西日记》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1
都穆撰。有《壬午功臣爵赏录》,已著录。穆于正德八年奉使册封庆藩寿阳王妃,自京师至宁夏,因记其道路所经。《江南通志》称其奉使秦中,访其灵胜形势、故宫遗壤,作《西使记》,即此书也。于碑碣古迹载之颇详。然大抵多据见闻,罕所考证。时杂齐东之语。如赵州石桥称张果骑驴处,获嘉故地称妲己梳妆台,皆可笑噱。惟辨黄粱梦事为误传吕洞宾,颇为典核。所记石龙涡金崇庆二年静难军节度判官张玮诗,亦为志金石者所未及云。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断碑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1
方豪撰。思道,开化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明史文苑传》附载《郑善夫传》中。此其知沙河县事时案《明史》载豪由昆山县知县迁刑部主事,不言尝知沙河县,盖偶然失载,重立颜真卿所书《宋璟神道碑》,而记其始末者也。是碑在沙河食膳铺。宋崇宁中,有编修国史会要所检阅文字范致君者,别书一碑易之,而旧碑遂不显。正德中,豪始求得原石,已断为二,乃锢以铁而复建之,并裒一时题咏及案牍之文以成是集。编次冗琐,不出地志之陋体。惟其所载真卿之文,与世所传《鲁公集》颇有异同。如《集》本云「尝梦大鸟衔书,𠰍口中而咽之,遂来而上」,石本「𠰍」作「吐」、「来」作「乘」。《集》本云「襟怀益爽」,石本「怀」作「灵」。《集》本云「年十六七时,或读易,旷时不精」,石本于「六」字之下「读」字上惟阙二字。《集》本云「有司特闻」,石本「特」作「时」。《集》本云「异而召还」,石本「异」字上多一「后」字。《集》本云「吾比欲优游自免」,石本「自免」作「乡里」。
2
《集》本云「不宜与执政通同」,石本「通同」作「通问」。《集》本云「玄宗将幸西蜀」,石本作「中宗将幸西京」。《集》本云「又复迁相州」,石本无「复」字。《集》本云「东宫有大功,宗庙社稷主也」,石本作「春宫有大功,主安得异议」。《集》本云「无敢不蔇」,石本「蔇」作「畏」。《集》本云「变以陶瓦」,石本「陶瓦」作「陶旅」。《集》本云「燕国公张说者」,石本无「者」字。《集》本云「寻入为洛州长史」,石本作「又为洛州刺史」。
3
《集》本云「思勖以将军贵幸,泣诉于帝」,石本「幸」作「达」、「诉」作「辞」。《集》本云「改号侍中」,石本作「复兼侍中」。《集》本云「明年驾幸洛阳」,石本「洛阳」作「东都」。《集》本云「驰道险隘,行不得前」,石本作「驰道隘,稽车骑不得前」。《集》本云「必若致罪二臣」,石本无「必」字。《集》本云「以臣言免之」,石本无「言」字。《集》本云「上嘉而从之」,石本「上」作「遂」。《集》本云「母宠子爱」,石本「爱」作「异」。《集》本云「恐非正家之道,王化所不宜」,石本无「不」字。《集》本云「上药异殊」,石本作「殊异」。《集》本云「蹑公而殁」,石本「蹑」作「人聂」。《集》本云「河西节度行军司马」,石本「河西」作「河南」。《集》本云「忠孝之盛,人伦之纲」,石本作「人伦纪纲」。《集》本云「功成生让,事轶屠羊」,石本「生」作「牢」。《集》本云「略无交言」。石本「略」作「路」。《集》本云「谠论泱泱」,石本「谠论」作「右揆」。一篇之中,舛异者凡二十八处,皆足以订传写之误。故其书虽不足存,而一节之长,特为附著于此,以资考证焉。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东观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1
舒芬撰。有《周易笺》,已著录。此其所著《梓溪内集》之一也。芬于嘉靖二年被召复官,道出济宁,谒阙里孔林,修释菜礼。因录所撰《谒庙记》及《阙里形胜图》、《夫子宫墙图》及《释菜礼仪》、《士相见礼仪》,并附《问答》五章、《与伍馀福联句》三十韵,汇为一帙。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滇程记》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杨慎撰。有《檀弓丛训》,已著录。此编乃其谪戍永昌时纪程之作。其中惟《记崇宁寺僧满空遗像》、《记段思平遗迹》、《记叫狗山故事》诸条,可备异闻。《辨晃州非夜郎》一条,可资考证。其馀不过志山川,表里俗,采风谣而己。末有《附录》一篇,则又慎得于医士张姓以补此书所未及者云。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却金传》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王世懋撰。世懋敬美,太仓人,世贞弟也,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明史文苑传》附见其兄《世贞传》中。是编乃其官福建提学副使时值参政王懋德病革,同僚醵金赠之,懋德坚不受。及懋德卒,同官又括六百金遣使渡海致于家,其父良弼亦坚不受。世懋高其清节,为叙始末作此《传》。又以同时士大夫歌咏附之,盖意以风示贪吏也。懋德,琼州文昌人,隆庆戊辰由南京刑部郎中出守金华,擢江西按察司副使,迁福建布政使参政,所至皆以廉著云。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南内记》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1
不著撰人名氏。南内即明英宗所居之南城,复辟后增置殿宇,皆极华丽。此记乃嘉靖庚子所作,叙列规制颇备。与彭时可斋笔记》、朱国桢涌幢小品所载,互有详略。书末自称韦布之士,盖以布衣游京师,从太常卿李开先等入观而私录之者。朱彝尊《日下旧闻》失采,殆偶未见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奇游漫记》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1
董传策撰。传策有《奏疏辑略》,已著录。此书之作,则其疏劾严嵩,为所构陷,谪戍南宁时也。一卷曰《出戍道经》,二卷曰《楚南结缆》,乃自京赴粤经行之地。三卷曰《粤徼征次》,四卷曰《行役载途》,则在粤时所游历。其称「奇游」者,盖取苏轼《谪儋耳渡海诗》「老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语也。末附方瑜《南宁青山记》、吴时来《混混亭记》、陈大纶《洞虚亭记》,三者亦为其在粤所居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西迁注》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张鸣凤撰。鸣凤羽王,丰城人,嘉靖壬子举人,官桂林府通判。此编乃鸣凤谪官利州时,自京赴蜀,复自蜀还京,记其道路所见名胜古迹。于碑刻多载全文,颇裨考证。前有《自序》。后有其子揆《跋》,称其在道不挈书自随,但直写所记忆。故徵引亦多抵牾,如以良乡料石冈为辽石冈之类是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历仕录》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1
王之垣撰。之垣号见峰,山东新城人,嘉靖壬戌进士。是编自记其历官行事,自荆州府推官历御史给事中太仆寺少卿鸿胪卿顺天府尹湖广巡抚户部左侍郎止。后《附录》二条,又《纪友》、《纪梦》、《纪异》各一条。
2
之垣即劾诛何心隐者,是编详纪其事。万历中,御史赵崇善论其杀心隐为媚张居正,故其曾孙士祯杂著中屡辨之。是编之《跋》,亦惟争此事云。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黄粱遗迹志》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1
明杨四知撰。据《太学题名碑》,明有两杨四知。其一万历甲戌进士,祥符人。其一崇祯戊辰进士,六安人。此书题巡按直隶御史开封杨四知,则万历中人也。《黄粱遗迹》,已详唐沈既济《枕中记》。四知复增以明人序记数篇,元明诗数十首,次成是书。殊寥寥无可采录,盖当时书帕本耳。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恩命世录》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张国祥编。国祥万历丁丑袭爵,为五十代天师。因汇辑明太祖以来至神宗二十五年诰敕,以时代次序,汇为此书,而以四十二代天师劝进太祖笺附焉。
2
盖其家乘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饥民图说》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1
杨东明撰。东明有《青琐荩言》,已著录。是编乃万历中东明官刑科右给事中时所上。《明史王纪传》称,东明上《河南饥民图》,即指此也。凡十四图。前十三图备绘流民之状,各系以说,皆以俚语纪实事,盖取其易明。末一图乃东明拜疏之像,疑为其后人所加。然图末亦有一《跋》,称这望阙叩头的,就是刑科右给事中小臣杨东明云云。则亦原本所有。殆以神宗宴安深宫,无由知外廷之迫切,故并绘此窘急入告之形欤。首冠以奏疏批答及户部议赈疏,并两宫出内帑百官捐俸之谕。盖是时神宗犹未全不事事也。此图本以告君,原不必锓版行世,涉于居功近名。观卷末有「男春育、春融刊」及「六世孙榴重刊」字。知其子孙表章先人,非东明所自为矣。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视履类编》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李同芳撰。同芳济美,号晴原,昆山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山东巡抚
2
是编自录其生平善迹,凡四十门。皆以佳名标目。自古以来,自作传者有之,大抵叙述阅历始末耳。至于著一书以自誉,则自有文籍未之前闻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宫省贤声录》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1
高曰化撰。曰化,澄海人,万历中官楚府右长史。是书以楚府承奉嵫阳郭伦事楚王华奎佐理有功,因纪其前后乞休挽留之事。凡启请文牒及时人称颂之作,并录之。华奎以非楚恭王子,为宗人所讦。郭正域力主其事,内外交讧者数年始定。其真伪迄不能明。是书体例猥杂,所言伦佐理之功,亦未可尽信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绣斧西征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1
何镤编。,泰兴人,万历戊子举人,是编载其祖何棐正德间以御史监军,征蜀寇鄢本恕、蓝廷瑞之事。所录皆序记赠咏之类。开卷即题第十二卷第二十二页。其标目则题《泰兴何氏家乘》,中间又题曰《西征捷音》、《西征图咏》,名目纷然。盖本刻于《家乘》中,此乃拆出半卷别行者耳。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礼白岳记》一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

1
李日华撰。日华有《梅墟先生别录》,已著录。是书自纪其万历庚戌礼神白岳之事。卷末又题曰《蓬栊夜话》。殆是书有二名耶。《因树屋书影》曰:「尝见槜李李君实所为《礼白岳记》。分视之各为一则,合视之共为一记,而诗即连缀于中。分视之则诗,合视之诗亦记也。诗文照映,使山水神情无所遁于其间,真是合作。今人为游记者,意在谋篇,终难逐境。章法固自贯串,境地终未分明。且记自记,诗自诗,使读者因记以忆诗,持诗以录记,笔墨间隔,神情不属,不数行欠伸欲卧矣。故予以为李公之记,可为今人法也」云云。其推挹甚至,然终不出万历后纤巧之格。所谓才士之文,非作者之文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玺召录》一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

1
李日华撰。自记其天启乙丑召为尚宝司司丞赴京途中所经。始二月二十四日,终四月十五日。略仿《吴船录》、《入蜀记》之例,而寥寥无所记载。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两宫鼎建记》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1
贺仲轼撰。仲轼敬养,获嘉人,万历庚戌进士。初,万历二十四年建乾清、坤宁两宫,仲轼父工部营缮司郎中贺盛瑞董役。后京察坐冒销工料罢官。仲轼因详述其综核节省之数,作此书以鸣父冤。下卷并附以历年所修诸工,末录盛瑞《京察辨冤疏》。陈继儒尝刻入《普秘笈》中,改题曰《冬官记事》,而佚其《辨冤疏》一篇。此本为朱彝尊《曝书亭》所抄,犹完帙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北行日谱》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朱祖文撰。祖文完夫,自号三复居士,长洲人,都督先之孙。少负气节,与周顺昌善。顺昌以阉祸被逮,祖文间行诣都,为纳饘粥汤药。及徵赃令急,又为之奔走称贷。顺昌榇归,祖文哀痛发病死。后人以配食顺昌祠。《明史》亦附载《顺昌传》中。此书乃其北行时所手记,其子寿阳所刻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鉴劳录》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1
孙传庭撰。传庭伯雅小说或书其名为傅庭,字之误也,代州镇武卫人,万历已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督师征流寇,没于柿园之战,事迹具《明史》本传。传庭自崇祯九年三月受命抚秦,至十一年十二月,其间攘寇清屯,自以为所有劳绩,无不仰邀帝鉴。随时纪录,积以成帙,因题曰《鉴劳录》。卷前后俱有传庭《自识》语,知当时业经付梓,今惟存抄本耳。传庭以功高丛忌数语,为枢部督过。虽朝命赐褒,废格不行,卒以蜚语被逮。观于是编,可以见明政之不纲矣。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定变录》六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1
许徽编。凡六种,皆副都御史铜梁张佳允事迹也。《滑县擒盗记》一卷,黎阳卢楠撰。《靖皖纪事》一卷,云间莫如忠撰。《宣抚降罚记》一卷,太原王道行撰。《定浙二乱志》一卷,吴郡王世贞撰。《浙镇民变传》一卷,姑苏钱有威撰。《浙镇兵变始末》一卷,山阴郑舜民撰。其中关于浙江者三。徽,浙人也,故序而汇梓焉。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南征纪略》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1
国朝孙廷铨撰。廷铨伯度,又字次道,益都人。前明崇祯庚辰进士。入国朝,官至大学士,谥文定。顺治辛卯,廷铨奉使祭告禹陵及南海。此乃其纪程之书。上卷自出都至杭州,下卷自杭州至会稽,迄南祀毕而止。其间游览古迹,多因以追论史事。同时酬赠诸诗,亦并载其间。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李赘》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1
国朝胡文学撰。文学有《疏稿》,已著录。是编乃其为真定推官日,自叙其政绩十八事。推官称司李,故题曰《李赘》。每事多先举古人遗迹一二条,而后自叙,使若先后媲美者。纵言不尽诬,亦颇嫌于自誉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蜀道驿程记》二卷内府藏本

1
国朝王士祯撰。士祯有《古欢录》,已著录。康熙壬子士祯为四川乡试正考官,记其来往所经。上卷自京至成都,下卷自成都至河南新乡县止。盖士祯年于新乡闻讣旋里,未及还京故也。中多辨证古事,较士祯他行记颇为精核。盖他行记一时笔录,此则越二十年至康熙辛未始补成之。检阅修改,历时既久,考订自为详密耳。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南来志》一卷内府藏本

1
国朝王士祯撰。是编乃康熙甲子士祯官少詹事时奉使祭告南海,记其驿程所经。全仿范成大吴船录》体。所载自京师至广州而止,故曰「南来」。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北归志》一卷内府藏本

1
国朝王士祯撰。是书乃士祯康熙乙丑二月至广州,四月初一日始还,记其归途所经,至六月十六日至其家新城而止。是时其父与敕犹在,以便途归省也。
2
所记山水名胜,较《南来志》为详。盖使事已竣,沿途得以游览云。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秦蜀驿程后记》二卷内府藏本

1
国朝王士祯撰。康熙丙子士祯户部左侍郎奉使祭告西岳、西镇、江渎,续记其往返所经,为此书。上卷自京至华阴,迂道至汧阳吴山,所谓西镇也。由汧阳乃至成都。下卷自成都至其家新城止。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粤游日记》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1
国朝王钺撰。号任庵,诸城人,顺治己亥进士,官广东西宁县知县。是编为其《世德堂遗书》之第二种,记其自家赴西宁任时途中所经。始于康熙己酉正月二十四日,终于四月初八日。仿陆游入蜀记》之体,案日记载。叙述颇简洁,而无所考证。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使琉球记》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

1
国朝张学礼撰。学礼立庵,镶蓝旗汉军,官至广西监察御史。是编乃康熙元年学礼以兵科副理事官与行人司行人王垓奉使册封琉球国王时所记。前叙请封遣使始末及往来道路之险。后为《中山纪略》,则载其土风也。时琉球国王尚质,缴故明敕印,举国内附,故学礼等有是役。盖国家遣使东瀛,此为始事云。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治禾纪略》五卷内府藏本

1
国朝卢崇兴撰。崇兴斗瞻,广宁人。康熙二年官嘉兴府知府,寻迁台州巡道。因辑其在郡文移条约谳语及禾民吁留状牒,合为此编。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粤西偶记》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

1
国朝陆祚蕃撰。祚蕃武园,平湖人,康熙癸丑进士,官至贵州贵东道。是编多述其督学广西时道路险阻之苦及为守土有司所不礼事。大抵皆琐屑细故,不足纪载者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海岱日记》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1
国朝张榕端撰。榕端朴园,磁州人,康熙丙辰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是编乃康熙丙子榕端奉命祭告所作。以是年正月出都,登泰山。历东镇沂山、东海,往返凡四阅月。逐日记其道路所见,附以诗歌。于山川古迹,无所考证。而工于点缀景物,叙致时有可观。其诗则已刊入《宝啬堂集》,此为复出矣。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初,萧山有德惠祠,祀宋县令杨时,以报开湘湖之功。明尚书魏骥,以修筑有劳,亦附祀于祠。后御史何舜宾以清厘侵占被祸,其子竞杀身以复雠,亦并得祔祀。岁久祠圯,并侨祀于门庑下。
2
迨修祠之后,杨、魏二主入祠,而何氏父子主未入。奇龄建议复旧章,魏氏子孙遂与奇龄互诉于官。此其案牍讼牒,奇龄录而存之者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滇行日记》二卷通行本

1
国朝李澄中撰。澄中渭清,号渔村,又号雷田,诸城人,原籍成都。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至翰林院侍读。是编乃康熙庚午澄中典试云南时途中所记。
2
凡八十有四日。于山川风土、古迹故实,无不详载,而考证之处差少。殆行箧无书之故耶。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塞程别记》一卷通行本

1
国朝馀寀撰。寀字同野,山阴人。其书记自京出古北口至喀尔伦一千五百馀里。其时道路初开,未能有所考证。仅述风土气候、山川草木之属而已。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塞北小钞》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

1
国朝高士奇撰。士奇有《春秋地名考略》,已著录。是书乃康熙癸亥六月癸未士奇扈从圣驾北巡,会士奇遘疾,行至鞍匠屯而返。记其途中恩遇及往来所经,以成是编。自鞍匠屯以后,驻跸之地,仍案日恭载。至闰六月丁酉回銮,宣示塞外,所得盘羊、夜光木诸事,亦并录焉。《自序》称奉职七年,巡幸所至,各有纪录,次第成编。而上所谘询以及恩遇之隆,则慎而不书。偶检明金幼孜北征录》,见其凡有赐予,纤悉必载,亦不忘君恩之意。故是编载锡赉顾问,比他记特为详悉。至所考塞外古迹,以今核之,多不甚确。如以喇嘛洞为卧如来馆之类,尤涉附会。盖身所未经,而仅据明以前人之典籍,宜其依稀影响尔。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滇游记》一卷、《附记》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1
国朝毕曰澪撰。曰澪秋岐,益都人,康熙中由贡生官任县知县。是编乃曰澪父忠谷官云南布政司参议,曰澪省亲时所作。案日记载道路见闻及旅中杂事,自三月十六日起,至十月十一日止。而《序》文及卷首俱不详其为何年,殊嫌疏漏。考曰澪所作《苍洱小记》,有孙宝文题词。其《序》称丙子腊日,曰澪邀饮,欲读《滇记》云云。则作于康熙丙子以前也。其《附记》一卷,则途中所见土风,不可分系某日者,故总录于末云。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滇行纪程》一卷、《续钞》一卷,《东还纪程》一卷、《续钞》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

1
国朝许缵曾撰。缵曾孝修,号鹤沙,华亭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滇行纪程》,其赴云南时所作。《东还纪程》则自云南归途所作。皆述所见山川古迹,物产土风,大抵志乘所有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南征纪程》一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1
国朝黄叔璥撰。叔璥号玉圃,大兴人,康熙己丑进士,官至常镇扬通道。
2
是编乃其为监察御史时巡视台湾,自京师至闽所记。始于康熙后壬寅正月,而迄于是年六月,分日纪载。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鹿洲公案》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1
国朝蓝鼎元撰。鼎元有《平台纪略》,已著录。此其知普宁县时所谳诸案。
2
自叙其推鞫始末,为二十四篇。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念贻剩纪》一卷侍讲刘亨地家藏本

1
国朝周宣智编。宣智自号镜亭老人,长沙人。初,张献忠躏湖广时,宣智曾祖继圣,聚乡勇自守。献忠招授伪官,继圣不从,劫系其母马氏、妻吴氏及其弟继珩妻陈氏、继随妻项氏以胁之,马氏及三妇皆骂贼死。继圣亦被断腕后潜逃以免,卒伺隙破贼复雠。湖广总督何腾蛟上其功,授教授。事载《湖广通志》中。
2
乾隆壬午,宣智裒其行状墓铭之类,共为一编,而以继圣遗诗十二首附焉。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东游纪略》二卷鸿胪寺少卿曹学闵家藏本

1
国朝张体乾撰。体乾确斋,浮山人,官刑部郎中。是编乃其家居时自山西、河南东游泰山,往来纪行之作。逐日记载见闻,于古迹颇有考订。途中吟咏二百馀首,亦即附于逐日之后。其诗规仿白、陆,时亦具体。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右「传记类」杂录之属,五十八部、一百一十二卷,皆附《存目》。》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安禄山事迹》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姚汝能撰。汝能始末未详。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其官华阴县尉,未详里居。则宋时已无可考矣。是书上卷序禄山始生,至玄宗宠遇,起长安三年,尽天宝十二载事。中卷序天宝十三四载禄山构乱事。下卷序禄山僭号被杀,并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事。下尽宝应元年,记述颇详。世所传禄山《樱桃诗》,即出此书。叶梦得避暑录话》尝摭以为笑。其琐杂可知矣。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张邦昌事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1
旧本题王称撰。核其文,即《东都事略僭伪传》也。摘其一卷,别立名目,又改「王偁」为「王称」,可谓愈伪愈拙。曹溶收之《学海类编》,盖偶未考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伪豫传》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杨克弼撰。述刘豫降金,僭号始末。其《序》称以豫逆臣,不当称伪齐,故削其国号而名称之,以示贬也。《传》中载豫阜昌八年,遣宣义郎杨克弼乞师大金,克弼他辞,乃改差韩元美。是克弼亦尝仕豫,豫废后乃复归宋耳。陈振孙书录解题》作《逆臣刘豫传》,杨尧弼、杨载等撰,与此本不同。「克」、「尧」字形相近,未知孰是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徐海本末》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1
茅坤撰。顺甫,归安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事迹具《明史文苑传》。坤好谈兵,罢官后值倭事方急,尝为胡宗宪招入幕,与共筹兵计。此编乃纪宗宪诱诛寇首徐海之事。皆所亲见,故叙述特详,与史所载亦多相合。袁褧以此书与《汪直传》合刻入《金声玉振集》中,题曰《海寇后编》。
2
今析出各著于录焉。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汪直传》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1
不著撰人名氏。记嘉靖中汪直引倭入寇海上及总督胡宗宪以计诱杀直事。所以归功于宗宪者甚至,或其幕客所为也。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刘豫事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国朝曹溶撰。有《崇祯五十宰相传》,已著录。是书本杨克弼伪豫传》,又杂采他书附益之,视原《传》所述较详。

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右「传记类」别录之属,六部、八卷,皆附《存目》。》

1
案:以上皆逆乱之人,自为一传者。命曰《别录》,示不与诸传比也。其割据僭窃之雄,别附《载记》。征讨削平之事,别入《杂史》。均不与此同科。
URN: ctp:ws25030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