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二百八十七

《卷二百八十七》[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御定渊《鉴𩔖函》卷二百八十七人部四十六
3
贫:一
4
増《尔雅》曰:窭,贫也。疏曰:「窭者,无礼也」。 《说文》曰:「贫财分少也」。原吕忱《字林》曰:「窭,贫空也。《方言》曰:南楚人贫,衣被丑敝,谓之湏捷捷谓狎疌,或谓之褛裂褛衣坏貌,音楼,或谓之蓝缕《左传》曰:「荜路蓝缕为贫也」。。 《尚书洪范》六极,四曰贫。 増诗曰:「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又曰:「三嵗食贫」。 原又曰:「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増礼记曰:天子布徳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 原又曰:贫者不以货财为礼。増又曰: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 原又曰:「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荜门圭窬,并日而食,易衣而出。 増诗说曰:墉风有狐君子于寒,夜见贫民与狐渉水而伤之赋也。 《韩诗外传》曰:「孔子曰:贫而如富,其知足而无欲也」。 《战国䇿》:苏秦曰:贫穷则父母不子」。《史记货殖传》曰:「《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寳絶,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李斯传》曰:「悲莫悲于穷困」。 《汉书》曰:「贫者裋褐,不完含菽饮水 《礼乐志》曰:「奢泰则下不逊而国贫」。 《五行志》曰:「寒则不生五谷,上下俱贫,故其极贫也」。鼂错《传》曰:「民贫穷者,变其业」。 《食货志》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蓑衣,𩔖也。 《董仲舒传》曰:「贫者穷急愁苦而上不救,则民不乐生,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此刑罸之所以繁,而奸邪不可胜者也」。 《南史》李沩传曰:「为谓古人安贫。清白曰:「𡰥,湼而不淄曰白」。 《通鉴》:田子方曰: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 《老子》曰:「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列子》曰:「凡为名者,必亷亷斯贫」。 又曰:「贫者,士之常也」。 管子曰:「六畜不育,则国贫而用不足」。 荀卿子曰:「仁义之于人也,譬之若财货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贫犹胜于穷也。 邓析子曰:「与贫者言依于利」。 《韩非子》曰:「用力者寡,则国贫」。 又曰:「无饥馑疾疚祸辠之疾。独以贫穷者,非侈则惰也。 宋玉九辩曰:「坎壈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吕氏春秋》曰:世皆以珠玉为寳,寳愈多而民愈贫,失其所寳也。 汉王充《论衡》曰:「贫人之宅,亦以一丈为内,内中空虚,徒四壁,立黄宪。外史》曰:贫者不报,人以币。 魏刘劭《人物志》曰:伎俩之政,宜于治富。以之治贫,则劳而不困。 北齐顔氏家训》曰:南人贫,素皆事外饰,车乗衣服,必贵齐整,而家人妻子不免饥寒。 原宋书顔延之庭诰》曰:「富则盛,贫则病矣,不惟形色粗黶,或亦神心沮丧,非但交友疏弃,必有家人诮让」。 増宋王安石言事略曰:人之情不足于财,则贪鄙茍得,无所不至。 明《杨思义传》曰:思义为户部尚书,帝谕之曰:「先王之世,无不耕之土,不蚕之民,自什一制,湮技巧作而农桑业废,一民负耒,百家待食,一女理织,百夫待衣,欲民不贫,何可得也?」
5
贫:二
6
原六韬》曰:成王问太公贫富,岂有命乎?将理生不得其意。太公曰:盗在其室,计之不熟。一盗收种不时,二盗取妇,无能三盗,养女太多,四盗弃事就酒,五盗衣服,过度六盗,封藏不谨,七盗井竈不便,八盗举息就利,九盗无事,烧火十盗,安得富也?」 増刘向《新序》曰:寗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赁车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衆,寗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桓公闻之,执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 《战国策》曰:「莫敖子华对楚威王曰: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日之储,故彼亷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令尹子文是也」。 《史记滑稽传》曰:楚孙叔敖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之子也,父死,属我见优孟。优孟曰:若无逺有所之。即为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嵗馀像,孙叔敖,楚王与左右不能别也,以为孙叔敖复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㢘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必如叔敖,不如自杀。 原晏子曰:「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公曰:晏子如此贫乎?使致千金以奉賔客」。 《国语》曰:「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诸侯亲之,戎翟懐之,以正晋国,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修其徳也,是以贺若不忧徳之不修,而忧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庄子曰: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乗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嬉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也,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廵而有愧色,曽子居卫,緼袍无表,顔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絶,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曵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孔子谓顔回曰:家贫居卑,胡不仕乎?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夫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 《礼记》: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 孙卿子曰:子夏贫,常悬鹑衣于壁。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我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我不复见」。 増髙士传曰:「周威王时,齐隐士黔娄子守道不屈,卒时覆以布被覆头则足露,覆足则头露,曽西曰斜,其被则敛矣,其妻曰斜而有馀,不如正而不足。 原庄子》曰:「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河侯曰:「我将得邑金,贷子三百金」。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顾视车辙,有鲋鱼焉。问之曰:「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波臣也,君岂有升斗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将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得升斗之水为活尔!君言此,曽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 又曰:「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子桑若歌,若哭鼓琴曰:父母岂欲我贫哉?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不得也」。 増战国策曰:齐人有冯暖者,贫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刘向《新序》曰: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子列子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乗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室,妻望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得佚乐。今妻子皆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者也,以人之言而知我以人之言而遗我粟也,其罪我也!又将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东坡志林》曰:齐顔蠋与齐王游,食必太牢,出必乗车,妻子衣服丽都,蠋辞曰:「玉生于山,制璞则破焉。士生于野,推选则禄焉,然而璞不完形,神不全蠋,愿得晚食以当肉,安歩以当车无罪,以当富贵,蠋可谓安于贫者也。 原《史记甘茂传》曰:甘茂亡,秦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于秦。茂曰:「臣得罪于秦,惧而遁逃,无所容迹。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㑹,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馀子,可分我馀光,无损子之明。今臣困,愿以馀光振之」。 増《前汉书食货志曰:始皇并天下,收太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师古曰:太半,三分取其二。 《史记陈丞相世家》曰:陈平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産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 《淮隂侯传》曰:「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县名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絶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原齐悼惠王世家》曰:「魏勃少时,欲求见丞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蚤夜埽齐相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埽,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 《増郦生列传》曰:「郦生食其者,陈留髙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外戚世家》曰:窦广国少君,年四五嵗,时家贫,为人所略,卖传十馀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寒卧岸下百馀人,岸崩尽,压杀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封侯。 《滑稽传》曰:「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及其拜为二千石,佩青緺,出宫门,行谢主人,故所以同官待诏者等,比祖道于都门外,荣华道路,立名当世,此所谓「衣褐懐寳」者也。当其贫困,时人莫省视,至其贵也,乃争附之,谚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其此之谓耶! 司马相如《列传》曰:「相如与卓文君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原《汉书朱买臣传》曰: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産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妻求去,买臣笑曰:「我五十当贵,今已四十馀」。妻曰:「如公等终当饿死。买臣不能留,即聼去。 《増主父偃传》曰:「偃家贫,假贷无所得,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客甚困。后为齐相,徧召昆弟賔客,散五百金与之,数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賔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絶矣,无复入偃之门! 《司马迁传》曰:「迁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潜夫论》曰:儿寛卖刀于都巷,匡衡自鬻于保徒者,身贫也,贫厄若彼,而能进学若此者,秀士也。 《后汉书郑𤣥传》曰:「𤣥字康成,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数千百人。 《郭丹传》曰:「范迁为公辅,有宅数亩,田不过一顷,复推与兄子。其妻谓曰:君有四子,而无立锥之地,可馀俸禄以为后世。业迁曰:吾备位大臣,而蓄财求利,何以示后世?」在位四年,家无担石焉。 《原三辅决录》曰:「第五颉子陵,伦小子洛阳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寄止灵台中,或十日不炊。 增后汉书锺离意传》曰:药崧者,河内人,天性朴忠,家贫为郎,尝独直台上,无被枕,杫食糟糠。帝每夜入台辄见,崧问其故,甚嘉之。注杫,谓爼几也。《方言》云:蜀、汉之郊曰杫。 原谢承《后汉书》曰:王充仲任,少孤,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衆流百家之言。 《续汉书》曰:王苑字孙仲,安贫,茅屋蓬户,藜藿不厌。 又曰:范丹,桓帝时以丹为莱芜,长不到官,遭党人禁锢,结草而居,有时絶粮。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范晔《后汉书》曰:「李充大逊,陈留人。事母至孝。家贫,兄弟六人同衣出入。 増三国胡质传曰:质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嘉平二年薨,家无馀财,惟有赐书、衣箧而已。 《阚泽传》曰:「泽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 《原魏略》曰:裴潜每之官,不将妻子妻子贫乏,织荆芘以自供。 増魏邴原别传曰: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隣,有书舍原过其傍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读书者必皆具有父兄,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茍有志,我徒相敎,不求资也」。 《晋书殷仲堪传》曰:「仲堪每语子弟云,人见我受任方州,谓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能登枝而捐其本,尔其存之」。 《陶潜传》曰:「潜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云:「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 元林坤《诚斋杂记》曰:吴隐之为度支尚书,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氊席。 《南史刘吁传》曰:吁家甚贫苦,并日而食,隆冬之月,或无氊絮。吁处之晏如人,不觉其饥寒也。 《北史司马裔传》曰:「裔性清约,不事生産,所得俸禄,并散之亲戚,身死之日,家无馀财,宅宇卑陋,丧庭无所。诏为起祠堂焉」。 髙允传曰:「允拜中书令」。司徒陆丽曰:髙允虽蒙宠待,而家贫布衣,妻子不立」。帝怒曰:「何不先言,今见朕用之,方言其贫」。是日,帝幸允第,唯草屋数间,布被緼袍,㕑中盐菜而已。帝叹息曰:「古人之清贫,岂有此乎!」 《房彦谦传》曰:「彦谦前后居官,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馀财,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元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刘昼传》曰:「昼少孤贫爱学,服膺无倦,常闭户读书,暑月唯著犊鼻褌。 《北齐书文宣帝纪》曰:「初,髙祖之归尔朱荣,时经丧乱,家徒壁立,后与亲姻相对,共忧寒馁。时帝尚未能言,歘然应曰得活」。 《唐书郑馀庆传》曰:至徳后,方镇除拜,必遣内使持幢节就第,至则多馈金帛,且以媚天子,唯恐不厚,故一使者纳至数百万缗。宪宗每命馀庆,必诫使曰:是家贫,不可妄求取。 《杜甫传曰:「甫少贫,自七嵗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郑䖍传》曰:「䖍初为协律郎,明皇爱其才,欲置左右,以不事事,更为置广文馆,以䖍为博士,时号郑广文」。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杜甫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氊」云。 《唐纪》曰:「李景让幼时家贫,居于东郭宅后古墙,因雨隤陷,得钱盈船。景让母李氏焚香祝之曰: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天必以先君馀庆。矜其贫而赐之,则愿诸孤学问有成,乃其志也。此不敢取」。遽命掩而筑之。 《五代史》曰:梁朱诚生三子,曰全昱、存、温。诚卒,三子贫,不能为生,与其母佣食萧县人刘崇家。 《宋史吕蒙正传》曰:蒙正父龟图多内宠,与妻刘氏不睦,并蒙正出之,颇沦踬窘乏。 《东轩笔录》曰:范文正公在睢阳掌学,有孙秀才,上谒文正,赠钱十千,明日复谒,又赠十千,问何汲汲于道路,曰:「老母无以养,若日得百钱,则甘㫖足矣」。公曰:「吾观子才,非凡客也,一年仆仆所得,几何而废学?吾今补子学职,月得三千以供养子,安于学乎?」孙生大喜,于是授以《春秋》文正,去睢阳孙亦辞归。后十年,闻泰山有孙明复先生道徳,髙迈朝廷,召至太学,乃昔日索游、孙秀才也,文正叹曰:「贫之为累大矣,傥索游至老,则虽人材如孙明,复犹将汨没也!」 《湘山野录》曰:范希文少时最贫,在长白山,僧舍,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划为四块,早晩取二块断虀数十茎醡汁半,盂入少盐,暖而㗖之,如此者三年。 《稗史》曰:宋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魏野赠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执与焉。使者歴视诸相,语侍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 《梦溪笔谈》曰:宋晏、元献公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𨕖,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覆,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宴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殊对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具,臣若有钱,亦湏往」。上益嘉其诚实。 《语林》曰:苏东坡尝与刘贡父言:某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复信,人间有八珍也。贡父问三白之说,坡言是一撮盐一盘生萝卜,一盌饭贡,父大笑。 性理《吕氏家塾记》曰:邵尧夫居洛四十年,安贫乐道,自云未尝皱睂,所居寝息处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又为瓮牖读书,燕居其下。旦则焚香独坐,晡时饮酒三四,瓯微醺则止,不使至醉也。尝有诗曰:「莫道山翁拙于用,也能康济自家身」。 《贫士传》曰:宋贾收耘老,以诗著名,喜饮酒。家素贫,东坡先生每念之,尝作古木怪石,书其后以赠云:「念贾处士贫甚,无以慰其意。为作古木怪石一纸,遇饥时辄一开看,还饱人否?若吴兴有好事者,能为君月致米三石、酒三斗,终君之世者,当便以赠之。不尔,当令侍姬掌贮,湏添丁长以付之也」。 《辽史》:耶律玦传曰:「玦不喜货殖,帝知其贫,赐宫户十。 耶律哈斯传》曰:「㑹同五年,诏求直言,时海思年十八,衣羊裘,乗牛诣阙,有司问曰:「汝何故来?」对曰:「应诏言事,茍不以贫稚见遗,亦可备直言之𨕖」。 《金史郝天挺传》曰:太原元好问尝从天挺学进士业,天挺曰:读书不为艺文,𨕖官不为利养。今之仕多以贪败,皆苦饥寒,不能自持耳。丈夫不耐饥寒,一事不可为。子以吾言求之,科举在其中矣」。 《张潜传曰:「潜年五十,始娶鲁山孙氏,亦有贤行,夫妇相敬如賔,负薪拾穗,行歌自得,不知其贫也」。 王政传》曰:天㑹四年,为权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掌军资,是时军旅始定,管库纪纲未立,掌吏皆因縁为奸政,独明㑹计,严扃鐍金帛山积而出纳,无锱铢之失,吴王栋摩戏之曰:「汝为官久矣,而贫不加富,何也?对曰:政以杨震四知自守,安得不贫? 《元史亷希宪传》曰:「希宪罢相,阿哈玛特因谗之曰:希宪日与妻子宴乐耳」。帝变色曰:希宪清贫,从何设宴?」 《许衡传》曰:「衡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王磐传》曰:「磐年方冠,从麻九畴学于郾城,客居贫甚,日作糜一器,为朝暮食」。 《李徳辉传曰:徳辉值嵗凶,家储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徳辉天性孝悌,操履清慎,既就外传,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 《董士𨕖传》曰:「士𨕖晩年好易,澹然终其身,每一之官,必卖先业田庐为行资,故老而益贫,子孙不异布衣之士。 《虞集传》曰:集家素贫,归老后,食指益衆,登门之士相望于道,好事,争起邸舍以待之,然碑板之文,未尝茍作。南昌富民有伍真父者,赀産甲一,方娶诸王女为妻,充本位下郡总管,既卒,其子属丰城士甘慤求集文铭父墓,奉中统钞五百锭,准礼物,集不许,慤愧叹而去,其束修羔雁之入还,以为賔客费,虽空乏弗恤也。 备遗录》曰:「明方孝孺尝卧病絶粮,家人以报,辄曰:古人有三旬九食瓶无储粟者,穷岂独我哉!」因相与大笑而止。 《明刘崧传》曰:「崧七嵗能赋诗,家贫寒无炉,火手皲裂,而抄录不辍」。 李时勉传曰:「时勉成童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
7
贫:三
8
原蓬室 棘庭《髙士传》:老莱子以蓬蒿为室,详隐逸二 抱朴子葛洪贫,无僮仆篱落,頽决棘荆,丛生庭宇。 夜耕 昼佣陶潜《搜神后记》:周犨贫而好道,夫妇夜耕, 后燕,录王髙夫妻,昼则佣耕,夜则伐草烧砖。 茅宅 蒿牀李劭《别传:公居贫而不好修,産业,有稻田三十亩,茅宅一区,贫皇甫谧、髙士传,田禾年老,家 ,茅居蒿牀,守道不仕。 牛衣 蜗庐《汉书王章传》: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诀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昻,乃反涕泣何鄙也!」《后魏书》:杨沛前后宰歴城守,不以私计介意,故身退之,家无馀财,起蜗牛庐,居止其中,妻子冻饿。 蓬溜 《席门》抱朴子。葛洪家贫蓬莠,塞乎阶溜。《汉书》:「陈平家贫,好读书,不营生业,居穷巷中,以席为门,然门多长者车辙」。。 卖卜。 佣书,司马彪《续汉书》:范丹,桓帝时辟为太尉,自以狷急,不能从俗弊服,卖卜于市。 魏收《后魏书》:崔亮,字敬儒。家贫,佣书自业。 荜门 蓬庐礼荜门圭,窬详贫一廻。张衡《归田赋》,感老氏之遗戒,乃 驾乎蓬庐。増斫●。 织帘《南史江泌传》:泌少贫,昼日斫●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不。又《沈麟士传》:居贫,织帘诵书,口手 ,息乡里号为「织帘先生」。 采梠 纬萧晋《隐逸传》:夏统字仲御,㓜孤贫,事母孝,每采梠求食,不肯仕。 《庄子》:河上有家贫,持纬萧而食者。 吞纸卖文《山堂肆考:义》阳朱詹好学,家贫,日不炊㸑,时吞纸以实腹, 。又段湛家贫,卖文为活。 然糠 运谷》《南史顾欢传》:欢,字景怡,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聼,无遗忘者,夕则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人稗史。陈茂烈官至御史致仕,一生清苦贫甚,有 候之,见其自运谷入室。 鹑衣 《萤囊》唐杜甫诗:「乌几重重縳鹑衣,寸寸针萤」。《晋车允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 火数十以照书」。 厚报: 拙谋。《唐书》:王圭少孤,且贫,人或馈遗,初无让。及贵,厚报之,虽已亡,必酬赡其家拙。晋陶侃诗贫敎谋事, 病,使出言忧。 烹犬 宿藁《贫士传》:周方叔矩道,居丹阳,筑室五州山下,诵读不休,家贫或终日不得食,邻僧乞米送之。一日,龚农卿准孙常州吴㑹,造其庐,无以为具,乃烹犬食之,二公忻然尽,欢叹息而去。业《三辅决录》:孙晨,字元公,家贫不仕,居社城中,织箕为 ,为郡功曹,冬月无被,有藁一束,暮宿其中,旦收之。 原立:胏石。 宿白社,《周礼》:以胏石达穷民,凡逺近㷀,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胏石。三日士聼其辞,以告于王,而罪其长。 《晋董京传》:京字威辇,尝宿洛阳白社中,时乞于市」。 地无立锥。 室如悬罄。《史记》,孙叔敖事详,贫二罄,左传室,如悬 ,野无青草。 居常待终。 非力不食。《髙士传》荣《啓期》曰:贫者士之常死者,民之终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食 ,汉徐穉传:穉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 家无正寝。 増食不盈肠,唐温彦博传:彦博家贫,无正寝体。又韩愈诗:「朝食不盈肠,冬衣才掩」。钱服相周。 原琴歌自乐,《贫士传》:沈道䖍冬无复衣,戴顒闻而迎之,周以钱服。及还,悉供诸衆,无衣者,生髙士传》。荣啓期鹿裘带索,援琴而歌。孔子曰:「先 ,何乐也?」对曰:「吾乐甚」。 増赐十万钱。 封四百户。《晋王峤传》:初,朝议欲以峤为丹阳尹,峤以京尹望重,不宜以疾居之,求补庐陵郡,乃拜峤庐陵太守。以峤家贫,无以上道,赐布百匹、钱十万。 《史记》:楚孙叔敖死,其子贫困负薪,优孟言于楚王,于是召叔、敖子,封之寝邱四百户,以奉其祀。 昼樵夜读。 春韮、夏菘唐《马懐素传》:懐素客江都,师事李善,贫无资,昼樵,夜辄然以读书。 《尧山堂外纪》:周彦伦清贫寡欲,终日常蔬食,虽有妻子,独处山舍。王俭尝问:彦伦:「山中何所食?」答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尝问何味最佳?答曰:「春初早韭,夏末晚菘」。 见辱友壻。 为哀王孙,汉《严助传》:上问助居乡里时,对曰:「家贫为友壻,富人所辱母」。《汉纪》:韩信家贫,钓于城下,有漂母饭。信信曰:吾必报 」。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景略鬻畚 少游典衣《山堂肆考》:王猛景略。家贫,以鬻畚为事。尝至洛阳,有人买畚曰:「吾家在此,可随取直」。猛随至深山中,见一老翁,引猛进曰:「大司马公可进」。猛拜,翁曰:「王公何缘拜?」即十倍售畚送出山,猛顾,视乃嵩山也。 又宋秦观少游,尝遗钱文穆诗「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 乞不多取。 贫不茍得,魏略:寒贫者姓石,字徳林,独居穷巷里,人与之衣食,不肯取。郡县以其鳏穷,给廪日五升,食不足,颇行,乞乞不取多人问其姓名,口不肯言,故因号之曰「寒贫」也。车骑将军郭淮以意气呼之,问所欲,瞪而不言,因与脯糒及衣,取其脯一朐糒一升而已。渊《贫士传》:「河上贫者,宋人也,家贫,纬萧而食,其子没于 ,得千金之珠。贫者谓其子曰:「取石来鍜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之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有哉!」君子谓其不以贫而茍得焉。 乞食以葬。 带经而农。《五代史杂传》:李琪兄珽,唐末举进士及第,为监察御史。丁内艰,贫无以葬,乞食而后葬。 晋《皇甫谧传》:谧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牵船作屋。 编草为裳。《南史张融传》:武帝问融何处住?答曰:「臣陆处无屋,舟居无水」。后上问其从兄绪,绪曰:「融近东出,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 」。《晋孙登传》:登字公和,汲郡共人也,无家属于郡北山为土窟居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好读《易》,抚七弦琴,见者皆亲乐之」。 义不独饱。 意将何求!」《南史郭原平传》: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稗史胡文定公家至贫,转徙流寓,遂至空乏。然贫之一字于亲故间,非惟口所不道,亦手所不书。尝戒其子曰:「对人言贫,其意将何求!汝曹志之」。 「钱何见怪!」 绵乃生悲,稗史。俗传:书生入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不世说朱百年家贫,母以冬月亡衣,并无絮百年,自此 衣绵帛,尝寒时,就孔思逺宿,衣皆夹布,饮酒醉眠,思逺以卧具覆之,百年初不知,既觉引去,谓思逺曰:「绵定竒」。温因流涕悲恸思逺,亦为感泣。窍如七星。 覆无一瓦,稗史,郑广文䖍,屋室破漏,自下望之窍如七星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太夫人守节自誓,居贫,自力于衣食,曰:「汝父为吏亷而好施与喜賔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馀。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壠之植,以庇而为生。 折蒲当纸。 映月代灯,《晋王育传》: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每过小学,必歔欷流涕。时有暇,即折蒲学书,忘而失羊,为羊主所责,育将鬻已以偿之。同郡许子章,敏达之士也,闻而嘉之,代育偿羊,给其衣食,使与子同学,遂博通经史。 《宋陆佃传》:佃字农师,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 蔽前掩后 计口度身《贫士传》:「郭泰从屈伯彦学,《春秋》并日而食,衣不蔽形,常以盖幅自障出入,入则蔽前,出则掩后 」。《晋王袖传》,「袖家贫,躬耕,计口而佃,度身而蚕。或有助之者,不聼诸生密为刈麦,袖遂弃之」。。 藏金以待。 出瓮为炊,一统志》:晋隗照善《易》,临终,书板授妻曰:「后五年春,当有诏使来,姓龚此人负吾金,即以此板往责」。至期果至,妻执板往,使者取蓍筮之,曰:「吾不负金,汝夫自有金,知汝渐困,故藏金以待,知我善易,故书板以寓意耳」。金五百斤,盛以青瓮,覆以铜盌,在屋东掘之如卜,一搜神后记。晋谢端少孤,无有亲属,为隣人所养。尝得 ,大螺如三升壶,取以归贮瓮中。后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竈下燃火。媏曰:「新妇何来,而相为炊?」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留此殻去以贮米,常可不乏」。吾亲未享」。 此子屡空,元揭徯斯传》:徯斯少处穷约,事亲,菽水粗具而必得其欢心。暨有禄入衣,食稍逾于前,辄愀然曰:「吾亲未尝享是也」。《防汉贾逵传》:逵母尝有疾,帝以钱二十万使颍阳侯马与之,谓防曰:「贾逵母病,此子无人事于外,屡空,则从孤竹之子于首阳山矣」。 相士多失,为客甚困。详贫二 饥惟曼倩。 ,寒有西华汉东方朔𫝊「朔」字。曼倩对上曰:「侏儒长三尺馀,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朔长九尺馀,亦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业」。《南史梁任昉传》:昉有子东里、西华、南容、北叟并无术, 流离不能自振,生平旧交,莫有收䘏西华冬月著葛帔,练裠道逢、平原刘孝标乃著《广絶交论》,以讥其旧友。 庾郎有菜。 范妇无㡓,《南史》齐庾杲之传,杲之初,为驾部郎,清贫自业食,唯有韮葅]韮生韮杂菜。任昉尝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尝有二十七种匹!」世说范宣洁行亷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 , 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寜可使妇无㡓耶!」范笑而受之。 牧豕海上。 种𤓰,城东《史记》:丞相公孙宏,灾川薛县人也。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种又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 𤓰于长安城东𤓰美,故世俗谓之东陵𤓰,从召平以为名也 剗雪相访。 懐书自随。宋王陶传:陶微时,苦贫,寓京师,其友姜愚气豪乐施,一日大雪,念陶奉母寒馁,荷一锸剗雪,行二十里访之,陶母子冻坐,日髙无炊烟。 《南史孔子祛传》:子祛少孤贫,好学,耕耘樵采,常懐书自随役,闲则诵读」。 卖犬办嫁。 敛钱为婚,世说:谢石奴请吴隐之为卫将军主簿,隐之将嫁,女谢知其贫洁,遣女必当率薄,乃令遗㕑帐助其经营。使者至,方见一婢牵犬卖之,此外萧然,无办婚。晋阮修传,修居贫,年四十馀,未有室,王敦等敛钱为 ,皆名士也。时慕之者求入钱而不得。 共处蓬室。 合买犊车:《南史刘瓛传》:瓛兄弟三人共处蓬室一间,为风所倒,无以葺之,怡然自乐门。《汉》《蔡义传》:义以明经给事、大将军幕府,家贫,常歩行 下好事者为义,合买犊车令乗之。 裘敝苏、秦。 衣穿到溉《战国策》: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黒貂之裘,敝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絶去秦而归 」。《梁书》:到溉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补」。 岂变吾志! 「不因人热,《姓谱》:宋俞易直尉彭泽不茍取,不沽名,以母老不仕归。尝有病,县令卢知原往视之,问以后事,曰:「棺已具,衣已浣,附葬先茔,他无所湏也」。卢退,遗以钱五万。易直曰:「吾素贫,岂以五万钱变吾志哉?」炊世说梁鸿伯鸾,少孤,尝独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 已,呼伯鸾及热釜炊,伯鸾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竈更燃之」。。 犹有一劒。 不过十金,《史记》孟尝君列𫝊:初,冯驩,闻孟尝君好客,蹑屩而见之。孟尝君曰:先生逺辱,何以敎文也?」冯驩曰:「闻君好士,以贫,身归于君」。孟尝君置𫝊舍十日,孟尝君问𫝊舍长曰:「客何所为?」答曰:「冯先生甚贫,犹有一劒耳」。 汉《扬雄传》:雄家産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剪发易书。 载酒从学元陈,佑𫝊:佑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剪发易书,使读之,好纬略。汉扬雄家贫嗜酒, 事者载酒馔从学 同食递衣。 决踵见肘《汉李充传》:充家贫,兄弟六人同食,递衣 ,下见贫二。 舒被覆书。 驱驴负醋,《南史丘巨源传》:虞通之少好学,居贫屋漏,恐湿坟典,乃舒被覆书,书获全而被大湿。 《稗史彚编代称士流为措大,言其肖醋而冠四民」之首。一说衣冠俨然,黎庶望之有不可犯之色,犯必有验,皆比于醋而更验,故谓之。或谓往有士人贫居新郑之郊,以驴负醋,廵邑而卖,复落魄不调,邑人指其醋而笑之。 脱衣为赙,撒屋而炊。《南史张融传》:竺超人孙微,冬月,遭母丧,居贫,融吊之,悉脱衣以为赙,披牛被而返 。又《阮孝绪传》:孝绪家贫,无以㸑僮。妾窃邻人墓樵举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撒屋而炊。 磨镜以给鬻马而归。典略:程坚,字谋甫,居贫无资磨镜,自给不受,人施 。左编:宋范仲淹为广徳军司理参军,比去贫,止一马鬻马,徙歩而归。 随师无粮。 拜官得禄。后汉衞飒传:飒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少唐吴兢传:「兢自陈修史有绪,家贫不能具纸笔,愿得 禄,以终馀功。有诏拜谏议大夫。 李恂拾橡 歩隲种𤓰》《东观汉记》:李恂《饷遗》无所受,居新安闗下,拾橡实为食陵」。《三国《歩隲传》:「隲避难江东,单身穷困,与广 、衞旌同年相善,俱以种𤓰自给」。 定交杵臼。 往舍邮亭,《汉吴佑传》: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吉。又《司马相如传》:相如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卭令王 相善,吉曰:「长卿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邮亭。 卷褥质酒 然叶照书《北史李元忠传》:齐孙腾、司马子如尝诣元忠,逢其方坐树下,葛巾拥被,对壶独酌,庭室芜旷,使婢卷两褥以质酒肉,呼妻出衣不曵地,二公相视,叹息而去。薪《唐柳璨传》:璨少孤贫好学,昼采 ,给费夜然叶照《书》。 徒有四壁: 不满万钱,崔鸿《后燕录》:魏郡王髙秦末饥乱,父母兄弟死者十有五人,饥食藜藿寒衣草衣,家贫,徒有四壁。《汉贡禹传》:元帝迁禹为光禄大夫。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年老贫,穷家赀不满万钱,妻子糠豆不赡,裋褐不完,有田一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徵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同衣而行。 五日不食后汉《檀敷传》:「敷家贫,无産业,子孙同衣而出」。又《谢承书》曰:「敷与子孙同衣而行,并日而食」。 《南史王智深传》:「智深家贫,无人事,尝饿五日不得食,掘芫根食之」。。 书取柿叶。 衣得羊裘。《东坡志林》:郑䖍寓青龙寺,贫无纸,取柿叶书诗。《北史房景先传》:景先少孤贫,无资从师,其母自授毛 。《曲礼》年十二,请其母曰:「岂可使兄佣赁以供景先也!请自求衣,然后就学」。母哀其小,不许。苦请,乃从之。遂得一羊裘,欣然自足,昼则樵苏,夜诵经史。 三旬九食 二日一餐说苑》:子思居衞三旬,九食 。《贫士传》沈顗,齐末兵荒,与家人同甘困饿,二日一餐,或馈梁肉,闭门不受,唯采莼荇根供食,以樵采自资,怡然不改其乐 使欢驱雀 以冲质羊,《南史顾欢传》:欢家贫,父使田中驱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稻过半,父怒,欲挞之,见赋乃止。温锦绣万花谷,晋桓温弟冲,并少家贫,母患需羊以解 ,乃以冲质羊。材官起屋。 有司立庙,南史:王延之𫝊:延之仕宋为司徒左长史,清贫,居宇穿漏,褚彦回以启宋明帝,即敕材官为起三间斋屋庙。唐书:戴胄𫝊胄卒,以第舍陋不容祭,诏有司为「立」。轼饥,如䑕。 立饱以鱼,宋苏轼诗:「我贫如饥䑕,长夜空齩啮瓦池,研竈煤苇」,管书「杮叶岚金」。崔立传:药安国者,管州人,年二十馀,有勇力。尝为 州招讨抚使,以罪系开封狱,既出,贫无以为食,立潜结纳之。安国健㗖,日饱之以鱼。 卖宅以葬。 结草而居。《北史山伟传》:伟不营産业,身亡之后,卖宅营葬,妻子不免飘泊。陋后汉《范丹传》:丹结草室而居所止单。 遗粮受半,饷钱立尽,先贤行状:胡定字元定,至行絶人在丧,雉兔游其庭,雪霜满其室,县令遣户曹掾排雪,问定定已絶,谷妻子皆卧在牀,令即遣掾以乾粮就遗之,定乃受半。 贫士传》:刘凝之,字隐安,荆州年饥,义季虑其馁毙,饷钱十万,凝之将钱至市门,观有饥色者,悉分与之,俄顷立尽,自甘饥饿。 原三日未举火。 十年不制衣,庄子》:曽子在衞三日,不举火衣,又曽子緼袍无表,十年不制。増母欲弗与女。 吾当为助卿」。《三国吕范传》:范少为县吏,邑人刘氏,家富女美,范求之女母,嫌欲勿与,刘氏曰:「观吕子衡寜当久贫者耶?」 《晋魏舒传》: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赈其匮乏。舒受而勿辞。 东坡有破砚。 威辇无完衣。宋苏轼诗:「我生无田食破砚,迩来砚枯磨不出 」。《逸士传》:董威辇在洛阳,隐居白社,以残絮缕帛为衣,号百结衣。 㼾甎为障,安问紫丝。 扊扅作薪,空思凤蜡贫士传:扈累字。伯重,以㼾甎为障,施一㕑牀,食宿其中,书则潜思,夜则仰视星宿,吟咏不辍。又晋王恺作紫丝歩障四十里,雌古乐府百里,奚妻歌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 炊扊扅,今日富贵忘吾为」。按蔡邕《月令章句》曰:「键,闗牡也,所以止扉,或谓之剡移。然则当时贫困,并以门牡木作薪炊耳。又晋石崇以蜡代薪,王僧绰采蜡烛,泪为鳯凰,故名凤蜡。 辨雷渊之倨,乃是躭书。 恕,管仲之贪,知非嗜利。《金雷渊传》:渊庶出年最幼,诸兄不齿,父殁,不能安于家,乃发愤入太学,衣敝履穿,坐榻无席,自以跣露,恒兀坐读书,不迎送賔,客人皆以为倨。其友商衡每为辨之,且賙恤焉。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贫困,尝欺鲍叔。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相依庾氏,何妨蔬食园中。 共属阮门一,任绮罗道北。《晋范汪传》:汪少孤贫,六嵗过江,依外家新野庾氏。及长,好学,外氏家贫,无以自给,汪乃庐于园中,布衣蔬食,然薪写书阮。又《阮咸传》: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 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薪将给食,恒羞负戴相随。 史欲质钱应愧,箕裘能绍,汉朱买臣𫝊买臣家贫,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南史刘侨传》:侨素贫,常一朝无食,其子啓欲以班史质钱,答曰:寜饿死,岂可以此充食乎!」 方为重器相遗艳妇之巾。 本是富家,乃贳市人之酒。《南史贺徳基传》:徳基少游学都下,积年不归,衣资罄乏,又耻服过弊盛冬,止衣夹襦袴。尝于白马寺前逢一妇人,容貌甚盛,呼徳基入寺门,脱白纶巾以赠之,仍谓曰:「君方为重器,不久贫寒,故以此相遗耳」。问姓名,不答而去。 《西京杂记》:「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卖酒于成都。 挂百钱于鸠杖,惟知绿蚁驱愁。 贮一斛于金柈,犹记㯽榔消食。《晋阮修传》:修常歩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家无儋石之储,晏如也。检《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 好往,妻兄江氏家乞食,多见辱。江氏后有庆㑹穆之食毕,求㯽榔,江氏兄弟戏之曰:「㯽榔消食,君常饥,何忽湏此!」及穆之为丹阳尹,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致忧」。及至醉,穆之乃令㕑人以金柈贮㯽榔一斛以进之。
9
贫:四
10
原裋褐淮南子贫人,夏则被褐带,索含菽饮水以支暑热,冬则羊裘裋褐,不掩形而炀竈。 卧雪《汝南先贤传》:素安居洛阳时,大雪丈馀,洛阳令按行见安门,无行路,谓安死矣。除雪入户,安僵卧自如,令以为贤,遂举为孝㢘 増饭后钟,《山堂肆考》:唐王播贫而好学,客居木兰寺,寺僧叩钟㑹食,播每闻钟声,即赴㑹,衆僧厌之,乃饭后叩,钟播闻钟声而来,则饭已完矣,播题诗于壁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慙愧闍黎饭」。后钟播去后二十馀年,得官来守是邦,复至木兰寺见前诗,以碧纱罩之,播续成后二句,曰:「二十年前尘土面」,于今始得碧纱笼」。 原藜羮不糁《家语》:「孔子厄于陈蔡,藜羮不糁」。 増储无儋石,《魏志》:华歆素清贫,所得禄赐以赈施亲戚,家无儋石之储。按扬雄《方言》,海、岱之间名●为儋石。苏林云:齐人名小●为儋石。 琴书自随元亷希宪传》:希宪出镇荆南,及还,囊槖萧然,琴书自随而已,帝知其贫,赐白金五十两,钞万贯。 薪苏继晷宋汪应辰传》:应辰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 单歩之官。《三国崔林传》:林除邬长贫,无车马单歩之官。 注儭百钱,《南史张融传》:融解褐为宋新安王子鸾行参军。王母薨,后四月八日,建斋,并灌佛,僚佐儭者多至一万,少不减五千,融独注儭百钱。帝曰:「融殊贫,当序以佳禄」。出为封溪令」。 鬼为抚掌。《南史刘粹传》:刘伯龙者,少而贫薄,及长,歴位尚书左丞,少府、武陵太守,贫窭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利,忽见一鬼在旁,抚掌大笑。伯龙叹曰:「贫穷固有命,乃复为鬼所笑也」。乃止。 我常自耕」。《南史》王韶之传》:韶之家贫好学,尝三日絶粮而执卷不辍,家人诮之曰:「困穷如此,何不耕?」答曰:「我常自耕耳」。 单行定省《晋胡威传》:威自京师定省,家贫,无车马僮仆,自驱驴单行,每至客舍,躬放驴,取樵炊㸑,食毕,复随侣进道。总事不役,《元赵宏毅传》:宏毅少家贫,无书,佣于巨室,画则为役,夜则借书读之,或闵其志,但使总其事而不役焉。 大惊樊参军,《晋石勒载记》:勒以参军樊坦清贫,擢授章武内史,既而入辞,勒见坦衣冠敝坏,大惊曰:「樊参军何贫之甚也!」 抄书日者家《元许衡传》:衡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
11
贫:五
12
増诗魏曹植《赠徐干诗》曰:「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薇藿不充虚,被褐犹不全」。 晋左思咏史诗》曰:「主父宦不达,骨月还相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陈平无産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竒才,遗之在草泽」。 原又曰:「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渐疎。 晋张望诗曰:「荒墟人迹稀,隐僻闾隣濶,苇篱自朽损,毁屋每寥豁,炎夏无完絺,隆冬无暖褐,四体困寒暑,六时疲饥渴,营生生愈瘁,愁来不可割」。 江逌诗曰:「荜门不啓扉,环堵蒙蒿榛,空瓢覆壁下,箪上自生尘,出问谁家子?惫哉亦何贫?」陶潜贫士诗》曰:「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弗营,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蔽覆乃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固无忧」。 増又曰:「凄厉嵗将暮,拥褐曝南轩,前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絶馀沥,窥竈不见烟,《诗书塞坐外,日昃不遑研」。 原又曰:「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髙音。敛袂不掩肘,藜羮乏恒斟。岂忘袭轻裘,茍得非所钦」。 鲍照《愁苦行》曰:湮没虽死悲,贫苦即生剧,长叹至天晓,愁苦穷日夕,盛顔当少歇,鬓发先老白,亲友四面絶,朋知断三益,空庭慙树萱,药饵馈过客,贫年忘日时,黯顔就人惜,俄顷不相酬,恧怩面已赤,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心,为千条计事,未见一获以此穷,百年不如还窀穸。 袁伯文《述山贫诗》曰:「佣涤倦闾閈,耕牧惫松邱。制荷依露壑,搴若逗霜洲。鬓垂惊年素,肤耗盈带忧。幸有深栖性,幽山可以留」。 萧璟《贫士诗》曰:「四时迭来往,苦辛随事迫。三冬泣牛被,五月披裘客。迟迟春日永,忧来安所适。季秋授衣节,荷裳竟不易。班超弃笔砚,娄敬脱挽轭。虽云丈夫志,终渉自媒迹,贤哉顔氏子,饮水常怡怿。 増唐贾岛朝饥诗》曰: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我欲见白日,雪来塞青天,立闻西牀琴,冻折两三弦,饥莫诣他门,古人有拙言。 杜甫同谷县歌》曰:「长鑱长鑱白水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精无苖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闾里,为我色惆怅 又贫交行曰:「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湏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又空囊诗》曰:「翠柏苦犹食,明霞髙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㸑井晨冻,无衣牀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又戏赠郑广文诗》曰:「才名三十年,坐客寒无氊,頼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 髙适咏史诗曰:「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岑参题新乡王釜㕔壁诗》曰:「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禄米常不足,俸钱供与人」。 刘兼贫女诗》曰:「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髙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偏巧,不把双睂鬭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王建《赠崔礼驸马诗》曰:「鳯凰楼阁连宫𣗳,天子崔郎自爱贫,金埒减添栽药地,王鞭平与卖书人。家中弦管聼常少,分外诗篇看即新,一月一回陪内宴,马蹄犹厌踏香尘」。 宋黄庭坚诗曰:「李髯家徒四立壁,未尝一饭曽留客,春寒茅屋交相风,傍墙扪虱读书䇿,老妻甘贫能养姑,宁剪髻鬟不典书。大儿得飡不得鱼,小儿得褌不索襦」。 苏轼《赠西蜀杨耆诗》曰:孤邨微雨逐秋凉,逆旅愁人怨,夜长不寐相看惟枥马,愁吟互答有蛩螀。天寒滞穗犹横亩,嵗晚空机尚倚墙,劝尔一杯聊复睡,人间贫富海茫茫。 陆游贫述诗曰:寒生肌粟苦衣单,瘦减头围觉㡌寛,荒寂在家犹逆旅,穷空养老亦蔬餐,柴青竈,突腾烟,细膏尽灯釭照字难犹喜,新醅三斗熟,半窓梅影助清欢。 天台民宋氏鬻庐诗曰:「自叹年来刺骨贫,吾庐今已属西邻。殷勤说与东园柳,明日相逢是路人」。 张景修《贫居诗》曰:「茅檐月有千钱税,稻饭年无一粒租。生事萧条人问我,水芭蕉与石菖蒲」。 《元虞集咏贫士诗》曰:老骨寒不寐夜长,况闻风心悸危欲,折局蹐败絮中鷄鸣当晨参马疥刍。不充山童衣,百鹑唤之愧,悤悤求火扫,木叶庭树亦已空,决起不敢怠曙光屋南东。茍遂牛马性,放归春草丰。中丞赵世安常为伯生请曰:虞集久居京师,甚贫,且病,幸假一外职使医。文宗怒曰:一虞伯生,汝辈不容耶?」
13
原赋汉扬雄《逐贫赋》曰:扬子遁世离俗隐,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礼薄义敝,相与羣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好为庸卒,刑戮是加,匪惟㓜稚,嬉戏土沙,亦非近邻,接屋连家,恩轻毛羽,义薄绮罗,进不由徳,退不受呵,久为滞客,其意若何?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飱,贫无寳玩,何以接欢?宗室之宴,为乐不盘,徒行负笈,出处易衣,身服百役,手足胼胝,或耘或耔,沾体露肌,朋友道絶,达官凌迟,厥咎安在?职汝为之,舍汝逺窜昆仑之巅,尔复我随,翰飞戾天,舍尔登山,岩穴隐藏,尔复我随,陟彼髙冈,舍尔入海,泛彼柏舟,尔复我随,载沈载浮,我行尔动,我静尔休,岂无他人,从我何求?今汝去矣,勿复久留,贫曰:唯唯主人见逐,多言益嗤,心有所怀,愿得尽辞。昔我乃祖,宣其明徳,克佐帝尧,誓为典则,土阶茅茨,匪雕匪饰。爰及季世,纵其昏惑,饕餮之羣,贪富茍得,鄙我先人,乃傲乃骄,瑶台琼室,华屋崇髙,流酒为池,积肉为崤,是用鹄逝,不践其朝,三省吾身,谓予无諐,处君之所,福禄如山,忘我大徳,思我小怨,堪寒能暑,少而习焉,寒暑不忒,等寿神仙,桀跖不顾,贪戾不干,人皆重闭,子独露居,人皆怵惕,子独无虞,言辞既罄,色厉目张,摄齐而兴,降阶下堂,逝将去汝,适彼首阳,孤竹之子,与我连行,予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义则服,长与尔居,终无厌极,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14
増疏汉晁错论贵粟疏略曰:「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髙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㫖,饥寒至身,不顾亷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嵗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15
原笺宋晃道元与吞公笺》曰:「道居在城,南接水墟,草木幽郁,蚊䖟所藏。茅茨陋宇,才容数牀。积污累熏,体貌萎黄。冬则两幅之薄,被心有牵藜与敝絮。撤以三股之丝,綖袷以四升之粗布,狭领不掩其巨形,促縁不覆其长度。申脚则足出,挛卷则拳露。
16
原书魏应璩《与韦仲将书曰:「夫以原宪县罄之居,而值皇天无己之雨,新刍既尽,旧谷亦倾,进无顔子不改之志,退无扬雄宴如之情,人非神仙,湏仰衣食,方今体寒心饥,忧在旦夕,而欲东希朱昌治生之物,西望陵县㕑食之禄,诚恐将为牛蹄中鱼,卒鲍氏之肆矣! 又《与董仲连书曰:「谷籴惊踊,告求周邻,日获数升,犹复无薪,可以熟之。虽孟轲困于梁宋,宣尼饥于陈、蔡,无以过此。夫挟管晏之智者,不有厮役之劳。怀陶朱之虑者,不居贫贱之地。出蒙讥于臧获,入见责于嫔息,忽使邑愤,不知处世之为乐。 又与尚书诸郎书曰:「夫秋节凉和,霖雨清闲正髙㑹之盛时,饮宴之良日也,而陋巷之居,无髙密之宇,壁立之室,无旬朔之资,流潦浸于北堂,隟漏沾于衣服,藁蒸单竭,儋石倾罄,中馈告乏,役者莫兴,饭玉炊桂,犹尚优泰,虽欣皇天之降润,亮水车之思雨,私懐蹙额,良不可言,想诸夫子,亦斯困也。夫否泰潜升,盖由昏明,二三执事,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㑹,方将飞腾阊阖,振翼紫微,运筹帏幄,显扬丰绩,岂久沈滞于下职,契濶于贫悴哉? 増宋张融与从叔永书曰:「融昔㓜学,早训家风,虽则不敏,率以成性。布衣韦带,弱年所安,箪食瓢饮,不觉不乐。但世业清贫,人生多待,榛栗枣修,女贽既长,束帛禽鸟,男礼已大。勉身就官,十年七仕,不欲代耕,何至此事! 又《与王僧䖍书》曰:「融,天地之逸人也,进不辨贵,退不知贱,实以家贫累积,孤寡伤心,八侄俱孤,二弟颇弱,抚之而感,古人以悲」。
17
増颂:宋司马光顔《乐亭颂》曰:贫而无怨,难顔子在陋巷饮,一瓢食一,箪能固其守,不戚而安此,徳之所以完増。论汉班彪《王命论略曰:「夫饿馑流𨽻,饥寒道路,思有裋褐之袭,儋石之蓄,所愿不过一金,终于转死沟壑,何则?贫穷亦有命也。 梁刘孝标《广絶交论》曰:阳舒隂惨,生灵大情,忧合欢离,品物恒性。故鱼以泉涸而呴沬鸟,因将死而鸣哀,同病相怜,缀河上之悲曲,恐惧置懐,昭谷风之盛典。始则断金由于湫隘,刎颈起于苫盖,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张王抚翼于陈相,是曰穷交。
18
原杂文汉蔡邕九惟文曰:「八惟困乏,忧心殷殷。天之生我,星宿值贫。六极之厄,独遭斯勤。居处浮●,无以自存。冬日栗栗,上下同云。无衣无褐,何以自温。六月徂暑,炎赫来臻。无絺无綌,何以蔽身?无食不饱,永离欢欣。 増唐韩愈送穷文曰: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戾手覆羮、转喉触讳,凡所以使我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羞为奸欺,不忍害伤,其名曰学穷仿数与名,摘抉杳微,髙挹羣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竒竒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形殊,面丑心妍,利居衆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戞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置我雠寃,凡此五鬼,为我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 明方孝孺《题黄东谷诗》后曰:昔人谓诗能穷人讳,穷者固不复学诗。夫困折屈郁之谓穷,遂志适意之谓达。人之穷有三,而贫贱不与焉。心不通道徳之要谓之心,穷身不循礼义之涂谓之身,穷口不道,圣贤法度之言,谓之口穷。三者有其一,虽处乎崇台广厦,出总将相之权,入享备物之奉,车马服食,非不足以夸耀市井,然口欲言而无其辞心,欲乐而有其累,其穷自若也。无三者之患,心无愧而身无尤,当其志得气满发而为言语,文章上之宣伦,理政敎之原次之,述风俗江山之美,下之探草木虫鱼之情性状妇人稚子之歌謡以豁其胸。中之所藴,沛然而江河流烂。然而日星著,怨思喜乐,好恶慕叹,无不毕见。造化鬼神,且将避之,而何慊然于区区之富贵者哉?此谓之达可也。虽饥寒流离,夫孰可以为穷?世人不之察,幸斯湏之势者多挟其所有以骄士,而不知士之非,果穷已之,非果达也。
19
御定渊鉴𩔖函卷二百八十七
URN: ctp:ws28316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