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二百二十八

《卷二百二十八》[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御定渊鉴𩔖函卷二百二十八武功部二十三鼓角 金钲,兜铙甲 鍪 鞞盾 鼓一
3
《増毛诗》曰:显允方叔,伐鼓渊渊。 又曰:「钲人伐鼓,陈师鞫旅」。 又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左传》曰:「凡师有金鼓曰伐,无曰侵。 《风俗通》曰:「鼓者,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 《周髀》曰:「万人之将执大鼓」。 吴子曰:「教战之令,勇者持金鼓,一鼓整兵。二鼓习阵,三鼓趋食。四鼓严办,五鼓就行,闻鼓声合,然后举旗」。 《尉缭子》曰:「夫将提鼓挥枹,临难决战,接兵角刃,鼓之而当,则赏功立名。鼓之而不当,则身死国亡」。 又曰:一鼓一击而左一鼓,一击而右一歩一鼓,歩鼓也。十歩一鼓,趋鼓也,音不絶。鹜,鼓也。商,将鼓也。角,帅鼓也。小鼓,伯鼓也。三鼓同则将帅伯其心一也,竒兵则反是。 又曰:「伍长教其四人,以板为鼓,以瓦为金,以竿为旗,击鼓而进,低旗则趋,击金而退,麾而左之,麾而右之,金鼓俱击而坐。卫公《兵法》曰:「诸大将置鼓四十靣于总管,给鼓。十靣营,别给鼓一面,行即负随」。 《通鉴唐纪注》曰:「鼓角将,掌军中鼓角者也」。 溪蛮丛笑曰:「麻阳。有铜鼓如大钟,长筒三十六乳,重百馀斤。
4
鼓二
5
増韩子》曰:呉使沮卫,蹷融犒于荆师。荆将军曰:「縳之杀以衅鼓」。卫曰:「死者无知,则以臣衅鼓无益也。死者,有知也」。战之时,臣使鼓不鸣,因不杀。 《后汉书岑彭传》曰:「光武収韩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彭因进说,乃贳歆。注中将军最尊,自执旗鼓,若置营,则立旗以为军门,并设鼓戮人必于其下。 《唐书段秀实传》曰:「别将王童之谋作乱,约曰:闻警鼓而纵。秀实知之,召鼓人,阳怒失节,戒曰:每筹尽当报。因延数刻,尽四鼓而曙。 又《郭子仪传》曰:㑹故将军王甫结侠少,夜鼓朱雀街,呼曰:「王师至!」吐蕃夜溃。 《通鉴唐纪》曰:邠宁节度使韩游瓌遣其将史履程夜袭尚结赞营,杀数百人,吐蕃追之,游瓌陈于平川,潜使人鼓于西山,虏惊,弃所掠而去。 又曰:「王建遣族子宗裕等攻彭州,杨晟逆战而败,宗裕等围之。杨守亮遣其将符昭救之,径趋成都,营三学山。建亟召华、洪还,洪疾驱而至,后军尚未集,以数百人夜去昭营数里,多击更鼓。昭以为蜀军大至,引兵宵遁。 孔帖曰:冯子猷入朝,载金一舸自随,髙宗遣御史许瓘视其赀,瓘至洞,子猷不出迎,后率子弟数十人击铜鼓、蒙排,执瓘而奏其罪。
6
鼓三
7
原震山 动川王昶檄江南文云:「羽骑迅逝,歩卒星陈。鸣震山之鼓张,蔽天之旌 」。杜预云:「朱旗炫日,金鼓括天,上耀三光,俯动九川」。 声气 一耳,左传云:三军,以利用也。金,鼔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鼔馋可也也。《吕氏春秋曰:金鼓所以一耳也,法令所以一心。 龙头 马上《乐録》曰:鼔吹有龙头、大棢、中鼓,独揭小鼓,皆有品秩,天子以赐臣下及军旅用也。 《周礼》:马上之鼓曰提鼓,有木可提执也。 枹鼓 警鼔。枹,一作「桴」,谓击鼓物也。在村墅曰枹鼓,在邉徼曰警鼔。 増六鼓 七鼓《周礼曰:「鼓人掌教六鼔,以贲鼓鼔军事 」。《司马法》曰:「凡鼓,鼔、旌旗,鼔车鼓,马鼔,徒鼔兵,鼓首,鼔足,七鼓兼齐」。 欢山 达旦唐书郭子仪传:子仪遣张知节为前锋,营韩公堆,击鼓欢山,以八编𩔖纂曰:粘没喝至河外,河北宣抚副使折彦质 兵十二万拒之,夹河而军。时大河守御使李囘以万骑防河,亦至河上,粘没喝曰:「南军亦衆,与之战胜,负未可知,不若加以虚声」。遂取战鼓击之,达旦,彦质之衆皆溃。 禠气 溃疮:《唐书》张介然传》曰:「介然守陈留到屯,不三日,贼已渡河,士闻钲鼓声,皆禠气不能授甲,无」。又《李嗣业传》曰:「嗣业与郭子仪等围相州,师老诸将 功,独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中流矢,卧帐中,方愈,忽闻金鼓声,知与贼战,大呼疮溃,血流数升,卒」。 银裹金帖。八编𩔖纂》曰:寳元中,党项犯邉,有明珠族首领骁狼,最为边患,世衡为将,欲以计擒之,闻其好击鼓,乃造一马持战鼔,以银裹之,极华,焕密使谍者阳卖之,入明珠族后,乃择骁卒数百人戒之曰:「凡见负银鼓随者,并力擒之。一日,羌酋负而去,遂为所擒。 唐杜甫诗曰:「金花帖鼓腰」。 坐鼓 卧鼓说《选辽志》曰:宋真宗时,遣使徃辽贺生辰还,言始至长泊,泊多野鵞鸭,国主射猎,领帐下骑击扁鼔,绕泊惊鵞,鸭飞起,乃纵海东青击之,或亲射焉,国主皆佩金玉锥,号杀鵞宰鸭锥,初获,即拔毛插之,以鼔为坐,遂纵饮酒醉,以此为乐。侯记纂渊海》引《祭彤传》曰:彤武节刚方,动用安重,虽条 ,穰苴之伦,不能过也。卧鼓邉亭,灭烽幽障」。 原行军给。 进军闻:乐令:诸道行军应给鼓角者三万人以上,给大角十四具,大鼓二十四,靣二万以上,角八具,鼓十四靣,万人以上,角六具,鼓十靣,不满万人临时量给军三分,减 ,陈书云:「吾闻鼔而已,不闻金也,鼔以进军,金以退军,不闻金言将死」。 増制有三: 节不一,唐六典武库令曰:凡军鼔之制有三:一曰铜鼔,二曰战鼓,三曰铙鼓。注铜鼓,盖南中所制,军旅之间,复有铙鼔焉。飨溪蛮丛笑曰:鼓之节不一,有暗箭鼓,集人鼓犒设鼓。 客亦以此逺近,聴以为准,酒酣,少有参商,则鼓声随变,终席无他者名客鼔。 闻百里 设数十《物𩔖相感志》曰:黄帝以灵夔为鼓,声闻百里。右弇州《史料》曰:韩雍晋都察院 都御史,军门设铜鼓数十。 原为五兵长。 正三军衆京房《易占》曰:「镇星于兵为鼓,于经为易,《易》为五经,首鼓为五,兵长 」。《淮南子》云:「剥牛皮为鼓,正三军之衆。然为牛计者,不若服于轭也」。。 动作必击。 逺近相闻,黄帝问元女兵法云:「出军行将,动作必击鼓以先声,聴其音也,知兵之强弱也」。 《吕氏春秋云:周宅鄷鄗,近犬,戎与诸侯约为髙堡,于路置鼔其上,逺近相闻,戎宼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天子欲褒姒之笑,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后戎宼果至,幽王击鼔,诸侯兵不至。 鼖鼓鼔军 鼜鼓戒夜《周礼》鼔人职云:「以鼖鼓鼓军事」。郑注:「大鼓谓之鼖鼖鼓,长八尺法」。又曰:「凡军旅夜鼔鼜」。郑《注》云:「鼜,夜戒守,鼓也」。《司马兵》。 曰:「昏鼓四通为大鼜,夜半三通为晨戒,旦明五通为发晌」。。 欧血不衰。 流血未絶。《左传》:简子伏弢、欧血,鼓音不衰,详攻战攻,又郤克伤矢,流血未絶。鼓,音详。 战。 战鼓不起 鼓音不彻,李陵别传曰:「陵与单于战数日,拒山谷中,连战数败,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鼔不起,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捜军中得卒妻,皆斩之」。侯虎钤经战候篇云:临战之时,鼙鼔之音鸣于常者,胜 也。鼙鼓之音重浊不彻者,败候也」。。 将以衅鼓」。 不以衅鼓,《左传》云:楚子以驿至于罗汭,吴子使其弟蹶由犒师,楚人执之,将以衅鼔,王使问曰:「汝卜来吉乎?」对曰:「吉,寡君。闻君将治兵于敝邑,卜之以守。龟曰:余亟使人犒师,请行以观王怒之疾,徐而为之僃处」。又曰:「晋先轸问秦囚,公曰:吾舎之矣。先轸怒公,使阳 父追之,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死且不朽」。 声以和军。 瑕如积环,周礼:鼔人掌六鼔四金之音声,以节音乐,以和军旅。教为鼔而变其声,用 韗人。凡冒鼓,必以啓蛰之日。良鼓瑕如积环。注:革,急也。鼓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鼔小而长,则其声舒而逺闻。 王执侯执短,闻逺闻,周礼曰:王执路鼔侯,执鼖鼔,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鼙, 短,闻逺闻,详见上。増鼓,无退声。 鼓不能声。《国语》:靡笄之役。张侯御曰:车无退表,鼓无退声,军事集矣可。《唐书薛万均传》曰:「万均从围梁师都,诸将以城险未 下。万均曰:城中气死,鼓不能声,破亡兆也」。既而贼果斩师都降。 公主身执 夫人亲执。唐书平阳公主传曰:公主薨,太常议妇人葬,古无鼓吹。帝曰:「鼓吹,军乐也。徃者,主身执金鼔参佐命,于古有耶?宜用之。 。《宋史韩世忠传》曰:世忠在镇江,与兀术战梁,夫人亲执桴鼓。 隤丸、掷鼓。 置楼悬鼓,《汉书史丹传》曰:元帝置鼙鼓殿下,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掷鼓声中严鼔之节注。隤,下也。掷,投也。 《北史李崇传》曰:元魏孝文以崇为兖州刺史。兖土旧多劫盗,崇命村置一楼,楼皆悬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诸村闻鼓,皆守要害,俄顷之间,声布百里,其中险害,悉有人伏盗发,便擒诸州,置楼悬鼔,自崇始也。
8
鼓四
9
原钟鼓必僃宋人杀昭公,赵宣子请师伐宋,令三军之钟鼓必僃曰:「大罪伐之,小罪惮之,伐僃。钟鼔,声其罪也」。 将之耳目。唐子曰:「将勿离鼓旗」。鼓旗者,将之耳目也。 习经枹鼔之间,虞翻,传曰翻。初立,易注奏。上曰:臣生遇世乱,长于军旅,习经于枹鼔之间,讲论于戎马之上。误鸣进鼓」,《晋书桓温传》曰:温伐蜀,李势悉衆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䕶战没,衆惧欲退,而鼓吏悮鸣进鼓,于是攻之,势衆大溃。 食鼓皆尽。《通鉴唐纪》曰:秦宗言围荆南二年,张瓌婴城自守,食甲鼔皆尽,击门扉以警夜,宗言竟不能克而去。
10
鼓五
11
増诗宋杨文公谈苑》载祢衡鼓歌曰:邉城晏开渔阳掺,黄尘萧萧白日暗」。 唐杜甫诗曰:「春风入鼓鼙」。
12
増颂唐杨炎圣徳颂》曰:金鼓一振,天地徘徊増表,唐桞宗元献平淮西,雅表曰:金鼓一动,万方毕臣。増铭。唐卢元辅《胥山铭》曰:锡之金鼓,以号以诛。
13
原文虎钤经衅,鼓文曰:「年月日某,谨衅于鼔神。三军之威,职在鼓旗之用。涂血致诚,古之常典。以声为度,兵之令仪,进退周旋,实在于尔。 増唐于公异露布文曰:「鼍鼓腾声而隠辚」。 又曰:气雄钲鼓。
14
金钲一。
15
増释名》曰:金,禁也,为进退之禁也。 《吴子》曰:「夜以金鼓笳笛为节。 《唐六典》曰:金之制有四:一曰錞,二曰镯,三曰铙,四曰铎。 《字彚》曰:「钲,铙也,镯也。镯似小,钟铙似铃,有大小之异」。《濮斗南》曰:「《周礼》鼓人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即无钲名则镯铙通谓之钲而节止,实用于鼓,故《采芭》之。诗曰:钲人伐鼔。 又曰:「军行钲铎曰金。
16
金钲二。
17
増笔谈曰:狄青在泾原,以寡当衆,必以竒胜预戒军中舍弓执短兵,令军中闻钲声,一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出,士卒如其教,虏人大笑,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大乱,相踵践死。
18
金钲三。
19
原节鼔 《餙师》《周礼》「以金镯节鼓」。《注》:「镯,钲也」。 下见《李尤铭》。 一耳。 昭声《孙子》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夫金鼓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下见《孙惠《祭文》。 琳琅 砰磕傅元《西都赋》云:「悬斾著天钲,铎琳琅角。陆云《南征赋》云:戎士肃而啓行,三军分而杂沓,长 哀鸣以命旅,金鼓訇隠而砰磕。 雷起 雷动刘劭《七华》云:「车骑云屯,金鼓雷起。 徐干《齐都赋》云:「王乃乘华玉之辂,翠幄游浮,金光皎□,戎车云布,武骑星散,钲鼓雷动,旌旗虹乱」。 震金鼓。 戴金钲。《东观汉记》云:段熲为并州刺史,有功徴,还京师,熲乘轻车介士,鼔吹曲盖,朱旗拂天,蔽日铮铎,金鼔,雷震动地,连骑继迹弥数十里,建《东都赋》云:「戎士介而扬挥,戴金钲而 ,黄钺」。 鸣以讨贼,鸣则大胜。汝南先贤传:王纳者,西平人也,为门下小吏。更始初,贼衆大起,攻破县城,纳于是鸣金鼔以讨贼旗。抱朴子曰:「军始发,大风甚雨,起于后,旌 前指,金鼔清鸣,则大胜之徴也」。 将军之气,战阵之教,黄帝出军诀云:钲鼔者,将军之气,一军之形候也。 东方朔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飬兄嫂,十三学书,十五学击劒,十六诵诗、书、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事,钲鼓之教」。
20
金钲四。
21
増身,执金鼓,参佐命平阳公主事。详鼓三 大呼疮溃,李嗣业事详见鼓三。素威司钲。词林海错曰:张衡思元赋:左青雕以揵芝兮,右素威,以司钲青雕。青龙,文也。素威,谓白虎也。 瓦为金《尉缭子》曰:「伍长,教其四人,以板为鼓,以瓦为金」。。 神钲罗,浮事。详鼔三金钲五。
22
増诗魏王粲诗曰:将秉先登羽,岂敢聴金声,増颂唐杨炎圣徳颂》曰:金鼓一振,天地徘徊増表唐栁宗,元献平淮西,雅表曰:「金鼓一动,万方毕臣」。原铭汉李尤钲铭曰:申严号令,誓饬师旅,以肃纪律,万衆是聴。 増唐卢元辅胥山铭曰:「锡之金鼓,以号以诛」。原文晋孙惠祭金鼔文曰:赫矣皇威,用伐不庭,金鼓麾旗,以昭其声。 増唐于公异露布,文曰「气雄钲鼓」。
23
24
原声铙 振铙《释名》曰:「铙声铙,铙也 ,鼔铎振铙」。 卒长执铙。 金铙止鼓《说文》云:「铙,小钲也,军法卒长执铙之」。《周礼》:鼓人职。郑注云:铙,如铃,无舌,有棅,执而鸣 ,以止击鼔。《司马职》云:鸣铙且郤」。
25
鞞一
26
増《周礼》曰:「师旅执鼙见《博雅》释乐部》。 《周髀》曰:千人之师,执鞞、鞞二。
27
増汉书史丹传》曰:元帝置鼙鼓殿下,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掷鼓。
28
鞞三
29
原骑鼔。 助鼓:《说文》曰:鞞,骑鼓也。节,《释名》云:鞞,禆也。禆,助鼓 也。 増钟师掌仲夏修《礼记》曰:「钟师掌鞞鞞」。《礼记月令》曰:「仲夏修鼗 鼓」。。 原倕作《鼓鞞岭上鞞声》《吕氏春秋》,三详见前鼓
30
鞞四
31
増威耳。吴子云:「鼙鼔金铎,所以威耳」。。 闻声思将帅。《乐记》曰:鼔鼙之声欢,欢以立动,动以进衆。君子聴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32
鞞五
33
増诗唐杜甫诗曰:「春风入鼓鼙」。 孟郊诗曰:「百里闻霜鼙」。
34
铎一
35
増释名》曰:铎,度也,号令之限度也。 《周髀》曰:「百人之师执铎」。
36
铎:二
37
増司马执。 官帅●,周礼:鼓人职掌教六鼓,以金铎通鼓,又大司马教振旅,两司马执铎王。国语云:黄池之㑹,吴、晋争长,未成,邉遽以越乱告吴。 昏,戒令服,兵擐甲,陈士卒,为彻行、行头,皆官帅●、铎、拱稽」。 以事振。 以声毁《鬻子》云:「禹之治天下,以五声聴政门,悬钟鼓铎磬而置鼗,以待四海之士为铭于簨簴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以义者击钟,教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语。寡人以狱讼者挥鼗,此之谓五声消。文子》云:「鸣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 佣耕闻铎校猎,拥铎《晋书》:石勒少时,常佣耕,每闻鞞铎之音,归以告其母。母曰:「作劳耳鸣,非不祥也」。 左思《吴都赋》云:「命官帅而拥铎,将校猎乎具区」。
38
铎:三
39
増搢铎《词林》:海错》曰:「《国语》挺铍搢铎,以与楚王毒逐于中原。挺,拔也。搢,振也。言鸣金鼓而与楚王暴战也」。
40
角:一
41
増唐书百官志曰:卫士六百为大角手,六番阅习,吹大角为昏明之节,诸营垒候以进退。 李靖《问对》曰:「吹角开五交之旗,则一复散而为十开二交之旗,则一复散而为五开相倚不交之旗,则一复散而为三。 《卫公兵法》曰:「夫军城及屯营行军在外,日出日没时,挝鼓一千,槌三百三十三椎为一通,鼓音止角音,动吹十二声为一叠。角音止,鼔音动,如此三角、三鼓而昏明,毕」。 《经翼说文》曰:「角长五尺,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今卤簿及军中用之,或以竹木或皮为之」。
42
角:二
43
増《通鉴》曰:汴军攻凤翔,每夜鸣皷角,城中地如动。 《兵略纂闻》曰:沐英、傅友徳征云南,进至白石江,友徳欲济师,英以诸军严阵若渡者,令彼悉精锐拒于水上,而竒兵潜从上游,绕出贼后,吹铜角以张声势。
44
角:三
45
原:一双。 三唱《晋中兴书庾翼《与燕王书》云:「今致画角一双,孔雀眊二枚 」七。导云:「长角三唱,武士星布」。。 龙头 金口《晋安帝纪》云:「桓元置龙头角」。或曰:此谓亢龙角者也。 陶侃表曰:「伏惟武库倾荡,宿卫有阙,辄简𨕖其差,可奉献金口角一双」。。 増石角。 金角《三国畧记》曰:「初,魏世山崩,得三石角,藏于武库。至是,齐主入库,赐从臣兵器,持此角赐平秦王。归彦曰:「尔事常山不得反,事长,广得反。反时,将此角吓汉也」。如《杂记》《乐志》曰:「西戎有吹金角者,铜长可二尺,形 。牛角,《书记》所不载」。 原出羌、胡。 鸣沙角徐广《车服仪志》云:「角,前世书记所不载。或云本出羌胡吹,以惊中国之马。或云本出吴越頽。《三秦记》云:河西有沙角山,山头 沙,则鼓角鸣」。。 出营,鸣 夜吹警,军令》云:始出营,竪矛㦸,播旌旗,鸣鼔角中。《晋中兴书》云:大司马桓温屯军中堂,夜吹警角,御史 丞司马恬奏劾大不敬,请治罪,温见奏,叹曰:「此儿真可畏也!」 増为龙鸣。 仿鹿呜《通礼义纂》曰:蚩尤帅魑魅魍魉与黄帝战于涿鹿,帝命吹角为龙鸣以御之,自后军中置之以司昏晓。 叶隆《礼辽志》曰:契丹射鹿,时夜半,令猎人吹角仿鹿鸣鹿,旣集而射之。 原哀吟命旅 长鸣摧奸,陆云《南征赋》云:长角哀鸣而命旅角。桓温与慕容皝书云:「承将军厉奋戎武,激扬士卒,鼓 长鸣,摧折奸宄」。黄坟恒响。 竹岭有声《异苑》云:江都郡东界有黄公坟三所,隂天恒有鞞角之响,有王歆之《始兴记》云:「县西北 楛竹,岭上常有鼓角声」。 发冢有声 坏冢闻声。《幽明録》曰:始兴县城东有冢,昔有发之者,垂陷而冢中有角,声震于外,惧而塞之。 又云:晋司空郗方囘,葬妇于骊山,使㑹稽郡吏史泽,治墓,多平夷古坟,后坏一冢,构制甚伟,器物殊盛,冢发,闻鼓角声。 有声如吹。 闻声甚亮。史筌武昌记曰:武昌有岘山,欲隂雨,上有声如吹角。 异苑云:永寜县涛山有河,水色红赤,有自然石,桥多鱼獭异禽,隂雨常闻鞉角声甚亮。 不如鹤鸣。 似两鳯鸣,《语林》云:陆士衡为河北督兵,已被间构,内怀忧懑,闻衆军警角,谓其司马孙拯曰:「我今闻此,不如华亭鹤鸣角」。下见谷俭 赋。 常闻鼓角 乐闻鼓角,《晋书》曰:石勒每耕作于野,常闻鼓角之声,勒以告诸奴,诸奴亦闻之,因曰:「吾幼来在家恒闻如是。 」。《宋书》曰:张兴世父谓兴世曰:「我虽田舎老翁,乐闻鼔角,汝可送一部,行田时欲吹之」。兴世素恭谨畏法,譬之曰:「此是天子鼓角,非田舎翁所吹」。 増减角、应笳。 制角警象。《魏书》曰:武帝征乌桓,军士思归,乃减角为中鸣,其声尤悲,以应胡笳角。《黄帝内传》曰:𤣥女请制 二十四以警象。 原崤山不得鸣。 沙山时有声,盛𢎞之《荆州记》曰:鱼偃县崤山上有神庙,其神灵验,刺史二千石经过,不得鸣鼓角。 《异苑》云:凉州西有沙山,俗云昔有覆师于此者,积尸数万,从是有大风,吹沙覆其上,遂成山阜,因名为沙山,时闻有鼓角声。角四。
46
増拔逻廻杂记乐志曰:按古军法,有吹角者,此器俗名。拔逻廻,侯景围台城曽用之。 作呦呦声。宇文懋《昭金志》曰:女直以桦皮为角,作呦呦之声,呼麋鹿而射之」。
47
角:五
48
増诗唐杜甫诗曰:「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又曰,五更鼔角声悲壮》。 戎昱诗曰:「楼上画角哀,即知兵心苦」。杜牧诗曰:「孤城吹角水茫茫,风引胡笳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李洞诗曰:「角声经雨透云寒」。 韩翃诗曰:「吹角楚天秋。 《权徳舆诗》曰:「三城晓角起辕门」。 刘禹锡诗曰:「峄阳孤桐削为角」。 明陈鲁南吹角诗》曰:「南楼吹角正黄昏,城郭千家早闭门。呜咽未成初似语凄凉三叠转消魂。 钱希哲《闻角诗》曰:「嘹亮城头角吹长,五更声,落戍楼霜」。
49
原赋 谷俭《角赋》曰:夫角以𩔖推之,盖黄帝㑹羣臣于太山,作清角之音,似两鳯之双鸣,若二龙之齐吟,如丹蛇之翘首,似雄雉之带天。
50
甲一
51
原《初学记释名》曰:甲似物,有孚甲以自御也,亦曰介,亦曰函,亦曰铠,皆坚重之名也《广雅》曰:函甲,介铠也。按《管子》,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劒铠,此其始也。又《世本》曰:舆作甲《宋表注云:舆,少康子。《周官》:函人为函,犀甲七音注,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夀百年,兕甲夀二百年,合甲夀三百年革坚者又支久。凡为甲,必先为容容为象式,然后制革制其广袤。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上旅,谓要以上。下旅,谓要以下。凡甲下餙谓之裳见《左传》,甲藏谓之累见《国语》。甲衣谓之櫜见《礼记》。《说文》:公首铠谓之兜鍪,亦曰胄,臂铠谓之釬,颈铠谓之錏鍜。 増诗鲁颂曰:「贝胄朱綅胄以贝为餙,赤綫连缀甲也。《周礼》曰:「司甲,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 《齐语》曰:「桓公定三革」。韦昭《注》:「三革,甲、胄、楯也」。 词林海错曰:「《左传》棠夷三甲,注吴王僚所被,●猊甲弓箭不入。 《汉书》鼂错上言兵事曰:甲不坚密,与袒裼同。 《古今注》曰:「章帝建初三年,丹阳宛陵民掘地得甲一。 《书正义》曰:「经典皆言甲胄,秦以来始有铠兜鍪之名,古之作甲用皮,秦、汉以来用铁。 又《尹赏传》曰:「被铠捍,注铠甲,捍臂衣」。 又郭子仪《家传》曰:上赐公犀甲一,又赐其将明光甲。 《唐书兵志》曰:自天寳后,卫佐悉以假人为童奴,而六军宿卫皆市人,及禄山反,皆不能受甲矣。 又李徳裕传曰:「徳裕徙劒南西川,请甲人于安定,弓人河中,弩人浙西,由是蜀之器械皆犀锐。 又《李吉甫传曰:「吉甫奏以江淮甲三十万给太原、泽潞军。 又《吐蕃传》曰:「其铠胄精良,衣之周身,窍两目,劲弓,利刃不能甚伤。 万花谷曰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乌槌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歩兵甲,十曰皮甲,十一曰木甲,十二曰鏁子甲,十三曰马甲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捶鏁子,皆铁甲也。皮甲以犀兕为之,馀皆因所用物名焉。 孔帖曰:西域康居,开元初,贡鎻子铠,《玉海》曰:鎻子,甲甲之精细者,言其相衔之宻。 《玉海》曰:祥符中,与马知节议邉防,命制钢铁鎻子甲赐之。 《通鉴宋纪》曰:女直部内旧无铁,邻国有以甲胄徃鬻者,必厚价售之。 词林海错曰:「《唐书》:犀铠,今之水牛,通谓之犀。 辽史道宗本纪》曰:「大安二年,出太祖、太宗所御铠仗示燕国王延禧,谕以创业征伐之难。 《弇州史料》曰:北邉报警,张一中上疏,请易旗号,盔甲皆为黄色,曰黄,为中央之土,以克北方之水甲二。
52
増左传》曰:狄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又曰:「晋、楚战于邲,楚王乘左广以逐赵,旃旃弃车而走,林屈荡搏之,得其甲裳。 又曰:「襄公二十五年,楚蒍掩为司马,子木使庀赋,数甲兵。蒍掩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卒、甲盾之数,旣成,以授子木,礼也」。 又曰:「襄公三十年,郑伯有嗜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子晳以驷氏之甲,伐而焚之,伯有奔雍梁。 又曰:「哀公十一年,齐伐鲁,鲁孟孺子泄,帅右师顔羽、御邴泄为右,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右,季氏之甲七千。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已,徒卒,老㓜守宫,次于雩门外五日,右师从之。及齐师战于郊师,获甲首八十,齐人不能师。 又曰:公㑹吴子伐齐,甲戌,战于艾陵,展如败,髙子,国子败胥门,巢王卒助之,大败齐师,获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献于公。将战,吴子呼叔孙曰:「而事何也?」对曰:「从司马王」。赐之甲劒」。铍曰:「奉尔君事,敬无废命!」叔孙未能对,卫赐进曰:「州仇奉甲,从君而拜」。 又曰:「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遂入越,越子以甲盾五千保于㑹稽。 说苑曰:孔子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舎,子路怒,奋㦸将下鬭,孔子止之曰:何仁义之不免俗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吾之过也。若非阳虎而以为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 《述异记》曰:乾罗者,慕容廆之十一世祖也,着金银𥜗铠,乘白马,金银鞍勒,自天而坠,鲜卑神之,推为君长。《宋书沈文秀传》曰:「文秀被围三载,外无援兵,士卒为之用命,无离叛者,日夜战鬭,甲胄生虮虱。 记《纂渊海》曰:薛安都北征至陜下,魏多纵突骑,衆军患之。安都怒甚,乃脱兜鍪,解所带铠,唯着绛纱两裆衫,马亦去具装,驰入贼阵,猛气咆勃,所向无敌,当其锋者,无不应刃而倒。如是数四,每入,衆无不披靡。 《北史》:傅𥪡眼为西征都督,梁军所在拒塞,𥪡眼三日中转战二百馀里,甲不去身,频致九捷。 《隋书权武传》曰:「武少果劲,勇力絶人,能重甲上马」。 《唐书》曰:武徳四年,执窦建徳,降王世充,六月,凯旋,太宗被金甲,陈铁骑一万、介士三万,前后鼓吹,献俘太庙。 又《百济传》曰:武徳四年,献果下马,后五年,献明光铠,贞观中,上铁甲雕斧,帝优劳之,赐帛。 又髙丽传》曰:百济上金髤铠,又以元金为山,五文铠,士被以从,帝与绩㑹,甲光炫目」。 又曰:曹王臯讨李希烈,与贼夹江阵,皐勉伊慎立功,以所乗马及其铠赐之,使将先锋,斩贼数百级。 又长孙无忌传曰:「突厥已盟而政乱,诸将请讨之,帝頋新歃血不取,为失机,取之失信。无忌曰:今我务戢兵,待其至乃可击。臣谓按甲存信便。又《韦皐传》曰:「朱泚部将牛云光谋请皐为帅,将劫以臣。泚别将伺知以白皐。云光惧,不克出奔,至汧阳,遇泚奴,使皐所令云光以兵俱皐迎劳,先纳奴,僞受泚诏。皐曰:大使固善,茍无他图,请释甲以安衆,而后可入。云光以皐诸生亡,能为,乃命士委仗铠,明日,置酒大㑹,奴云光与其下至皐,伏甲左右庑,酒行,尽杀之,以其首狥。 又《王方翼传》曰:阿史那元珍入宼,被诏进击,时库无完铠,方翼断六板,画虎文,钩聨解合,贼马忽见奔骇,遂败,获大将二。 又李聴传曰:王廷凑之乱,诏聴悉兵屯贝州,史宪诚惧聴,因取道袭之,衷甲候诸郊聴敕士櫜兵野次,魏人乃安。 又《张介然传》曰:「介然守陈留到屯不三日,贼已渡河,士闻钲鼓声,皆禠气,不能授甲。 又《吕元膺传》曰:「元膺拜东都留守,故事,留守必赐旗甲,至元膺不给留守,不赐旗甲自此始」。 《通鉴唐纪》曰:伊愼常从李希烈讨梁崇义,希烈爱其才,欲留之,慎逃归。希烈闻曹王皐用慎,恐为已患,遗慎七属甲,诈为复书,坠之境上。 《五代史周徳威传》曰:梁军至柏乡,荘宗自将出,赞皇㑹徳,威于石桥进发,时晋兵少,而梁王景仁所将神威、龙骧、拱宸等军,皆梁精兵,人马铠甲,饰以组绣金银,其光耀日,晋军望之色动,徳威勉其衆曰:「此汴宋佣贩儿,徒饰其外耳,其中不足惧也!其一甲之直数十千,得之适足为我资,无徒望而爱之,当勉以徃取也」。 《通鉴》、《五代纪》曰:梁兵攻晋阳,城几陷者数四,张承业大惧。代北故将安金全退居太原,徃见承业曰:「晋阳根本之地,若失之,则大事去矣。仆虽老病,忧兼家国,请以库甲见授,为公击之」。承业即与之。金全率其子弟及退将之家得数百人,夜出北门,击梁兵于羊马城内,梁兵大惊,引却。 通鉴宋纪》曰:夏主谅祚宼大顺城,裹银甲氊帽督战。 辽史萧呼尔古传曰:「咸雍初,忽古从招讨使耶律赵三讨番部之违命者,及请降来,介有能跃驼●而上者,以儇捷相诧。赵三问左右谁能此呼?尔古被重铠而出,手不及峰,一跃而上,使者大骇。赵三以女妻之。 《金史》曰:阿林妻萨勒札者,金源郡王尼楚赫之妹。天辅六年,黄龙府叛卒,攻钞旁近部族。是时阿邻从军,沙里质纠集附近居民,得男女五百人,树营栅为保守计。贼千馀来攻,沙里质以氊为甲,以裳为旗,男夫授甲,妇女鼔噪。沙里质仗劒督战,凡三日,贼去。
53
甲三
54
原浴铁 缧金晋建武故事》曰:王敦死,秘不发䘮,贼于水南北渡攻宫垒,栅皆重铠,浴铁都督应詹等出精锐拒之。铠车熲《秦书》曰:符坚使熊邈造金银细 金为綫以缧之。 连组 被练《吕氏春秋》曰:「邾之故为甲,常以帛公。息忌谓邾君曰:「不若以组髙诱」。《注》曰:「以组连甲 」。《左传》曰:楚子重伐吴,至于衡山,吴人要而击之,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马融《注》曰:「被练练为甲裹,卑者所服」。。 兕革 犀皮,《国语》曰:晋平公射鷃不死,使竪襄搏之逸,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今君射鷃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也」。贾逵《注》曰:以兕革为大甲。 《宋元嘉起居注》曰:御史中丞刘桢奏前广州刺史韦朗于广州所部作犀皮铠六领,请免朗官。 缨縢缀组《周书》曰:「年不登甲」,则缨縢宫室不容」。《注》曰:「缕绳甲不以组 」。《左传》曰:「楚子重伐吴,使邓廖帅组甲三百以侵吴服。䖍《注》曰:以组缀甲。组甲,漆甲也」。 益赵 缮京《战国䇿》曰:陉山之事,赵且与秦伐齐,齐王惧,苏代为齐献书穰侯曰:「臣闻徃来者之言曰:秦且益赵甲兵四万人以伐齐,臣窃必之敝。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兵以伐齐也。 《毛诗》曰:叔于田,刺荘公也,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田,国人恱而归之。 楚鲛 郑兕孙卿子》曰: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 。《盐铁论》曰:强楚劲郑,有犀兕之甲。 光耀 精刚陆翽《邺中记》曰:石季龙左右直卫万人,皆著五色细铠,光耀夺目,椎陈琳武《军赋》曰:「铠则东湖关、巩,百练精刚,函师震 ,韦人制缝,元羽缥甲,灼爚流光」。夹陛。 环宫,吴越春秋曰:公子光伏甲士于私室,具酒而请,王僚乃被棠夷之甲三重,使兵卫至光家,夹陛带甲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寝左传》曰:齐尝于太公之庙,庆舎莅事,卢蒲癸王何执 戈庆氏以其甲环公宫。 伏窟 等山《左传》曰:吴公子光伏甲于窟室而享王僚,使甲坐于道及其门。 《东观汉记》曰:刘盆子与丞相以下二十馀万人诣宜阳,降光武积甲于宜阳城西,髙与熊耳山等。 贺吴献魏吴越《春秋》曰:勾践使大夫文种于吴。曰:窃闻大王兴大义,诛强救弱,越使贱臣种以先人藏器及甲二十领以贺君铁。《魏志》曰:景元二年,肃慎国献皮骨 杂铠二十领。 覆笠 蒙轮。吴志曰:吕蒙约令军中不得于歴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取人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左传曰:诸侯㑹于相,遂伐逼阳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 阙、巩 肠夷《春秋》云:「阙巩之甲,武王所以克商也」。案:「阙」今作「阙阙」。巩,国名。 《 越记》云:「楚王身被肠夷之甲」。。 筒袖环鏁。上详后赐筒袖,注 见《曹植表》。 起戎 赎过《书》曰:「惟甲胄,起戎 」。《管子曰:「轻过移诸甲,重过,赎以犀甲一㦸」。 有帜: 执胄《传》叔孙氏之甲有帜帜,记识也。 《礼记》云:「献甲者,执胄」。。 执氷 被露左公徒释甲执氷,言无战志。冰,箭筒,可以取饮也。 《长扬赋》云:鞮鍪生虮虱,介胄被露汗。 善敹。 私置《书》曰:善敹,乃甲胄。敹,古料字,又音僚。 ,周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可葬者。亚夫下狱曰:「臣买葬器也。廷尉曰:「欲反地下乎?不食而死」。。 察革 袒櫜:凡察革之道,眡其钻空,欲惌眡其衷,欲易眡,其朕欲直櫜之,欲约也。《注》:「惌,小孔也。直,革剥也。约卷置櫜中,易易》其秽败也。櫜,礼少仪甲:若有以前之,则执以将命,无以前之,则袒 。奉胄」注云:「有以前之,谓他贽币也。櫜甲之衣」。。 求敌 畜兵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正义》曰:「用则被之于身,不用则坐之于地也」。《擅兴律》:诸有畜禁兵器者,徒一年半,弓一张,加二等。甲一,领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绫」。。 衷甲 弃甲《左传》曰:诸侯将盟于宋西门外,楚人衷甲注甲在衣中, 又弃甲而复,犀兕尚多,弃甲则那。 増鱼甲。 犀甲,彚《苑》详《注》曰:以鲛皮为甲也,鱼甲烟聚 。《晋书马隆传》曰:隆讨树机能竒谋间发,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 缥甲 绯甲,彚苑详《注》曰:白色,甲也,城北《齐书》:突厥至并州,帝与宫人被绯甲登 以望,军营甚整。金鎻 緑,沈彚《苑详注》曰:甲以纵横,金线穿之以鎻也。杜甫诗曰:「雨抛金,鎻甲 」。《隋书》张奫传》曰:太祖赐奫,绮罗千疋,绿沈甲,兽文具装。 擐甲 蹲甲《左传》吕相《絶秦书》曰:「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𦙍而朝之」。秦 又曰:「晋、楚战于鄢陵,潘尫之子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扎以示王曰:王有二臣,如此何忧于战哉!」 舎甲 衿甲又曰:「定公十年,侯犯,以郈叛,武叔、懿子围郈,弗克驷,赤谓侯犯曰:且盍多舎甲于子之门,以僃不?」虞侯犯曰:「诺」。乃多舎甲焉。侯犯,请易于齐,齐有司观郈将至,驷赤使周走呼曰:「齐师至矣」。郈人大骇。介侯犯之,门甲以围侯犯 。又曰:「襄公十八年,晋州绰射齐殖绰中肩,两矢夹脰曰:止,将为三军获不止。将取其𠂻顾?曰:为私誓州。绰曰:有。如日。乃弛弓而自后缚之,其右具丙亦舎兵,而缚郭最皆衿甲而缚,坐于中军之鼓下。 恶衣 异物,《吕氏春秋》曰:田赞恶衣而见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赞曰:「衣又有恶于此者。王曰:「可得闻乎?对曰:「甲恶于此」。王曰:「何谓也?对曰:「甲冬日则寒,夏日则暑,衣无恶乎?甲者,赞也。贫贫,故衣恶。今大王万乗之主,富厚无敌而好衣民以甲甲之事,兵之事也。刈人之颈,刳人之腹,堕人之城郭,刑人之父子,其名又甚不荣也。 下见庾翼与慕容皝书》详甲五。 蒙皂。 披朱五代史杨行密传曰:行宻収孙儒馀兵数千,以皂衣蒙甲,号黒云都,常以为亲军义。又周徳威传曰:梁骁将有陈章者,号陈野 ,常乘白马、披朱甲以自异。 七重、六属。《海録碎事》曰:劒悬三尺,鞘铠,冇七重,犀 。又曰:文犀六属铠,寳劒,七星光。 襞毡 裹罽。《唐书常山王承乾传》曰:王又襞毡为铠,列丹帜,勒部阵,与汉王元昌分统,大呼击刺为乐,不用命者,披树抶之,或至死,轻者輙腐之,卒」。又《李元谅传》曰:「元谅副李怀让节度镇国,时兵兴,仓 ,裹罽为铠,剡蒿为矢,募兵数日至万馀,军气乃振。贼来攻,辄郤。 原桓伊藏 延夀被,晋桓伊为江州刺史,家先藏甲六百领,豫为表死,乃上之,诏褒纳。 韩延夀东都被甲。 不可犯。 不可辱《礼记》云:介胄则必有不可犯之色。敬又云: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是故君子端冕则有 色,甲胄则有不可辱之色」。。 増赐筒袖。 著明光,宋书王元谟传曰:元谟除江州刺史,明帝赐以诸葛亮筒袖铠。宋书殷孝祖传曰:御仗有诸葛亮筒袖、铠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上以赐孝祖。 《北史蔡佑传曰:周文与齐神武遇于芒山,佑时著明光鐡铠,所向无敌,齐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 元甲军。 白甲军,《玉海》曰:《霍去病传》发属国。元甲军彚苑详注》曰:元甲,铁甲也。 《八编𩔖纂》曰:唐人以茶盐强民而徴其粟帛,谓之「博徴」,又兴营田于淮南,民甚苦之。后周师至,争奉斗酒迎劳,而将帅不之恤,专事俘掠,民皆失望,相聚山泽,立堡壁自固,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谓之「白甲军」。周兵讨之。 缧金,綫 鎻蛇鳞《玉海》曰:「苻坚使熊邈造金银细铠,金为綫以缧之」。 《海录碎事》曰:蕃甲鏁蛇鳞」。 鲛皮、甲象、皮甲。《通鉴宋纪》曰:蒙古劲悍善战,夜中能视,以鲛鱼皮为甲,可捍流矢, 。桂海《虞衡志》曰:大理国最工,甲胄皆用象皮,胸背各一,大片如龟殻,坚厚与铁等。又聮缀小皮片为披膊,䕶项之属制如中国铁甲,叶皆朱之兜鍪及甲身,内外悉朱地间黄黒漆作百花虫兽之文,如世所用犀毗器极工妙。又以小白贝累累络甲缝及装兜鍪,疑犹传古贝胄朱綅遗制云。 《原离为甲胄。 信为甲胄。《周易说卦》云:离为甲,胄为兵。矢以《礼记》云:「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 为干橹。 捍国之器。 专征之服。王隠晋书云:陶侃梦有司马与侃铠者,长史陈协以为司马者,国姓也。铠者,捍国之噐也,节下当进位。俄转湘州刺史。后抱朴子云:屠犀为甲给乎,専征之,服裂翠为华集乎? 妃之首虽出于幽谷,迁于乔木,然为二物之计,未若栖窜于林薄,摄生乎榛薮。 古圣作铠。 介者不拜孔融《肉刑论》云:「古圣作犀兕、革铠,今有盆领、铁铠、节」。《礼记》云: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拜也」。注云:蓌则失容 ,蓌犹诈也。蓌,子卧切,又侧稼切挫也,一作蹲。 函人恐伤。 燕人习为孟子云:「函人惟恐伤人,綦母遂。注曰:「铠,甲也」。《元周礼》云: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郑 注曰:「燕近强胡,习于甲胄」。。革表合甲。 犀兕为甲。《周礼》郑《注》云:「削革里肉,但取其表合以为甲。 孙卿子》云:楚人犀兕,以为甲坚如金石。 驷介,旁旁。 被练锵锵《诗》云:「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传》云:清,邑也。介,甲也。锵,左思。《吴都赋》云:「俞骑骋路,指南司方》。出车,□□被练」。 锵。《注》曰:「俞骑,引路人也。□音槛。车声,练甲也,锵锵行列」。 元甲耀日 《元甲照路》班固《封燕然山铭》云:「元甲耀日朱旗绛,天天傅元魏徳颂云:朱旗翳 ,元甲照路 私藏非礼。 邱作非正敝甲素甲,藏于私家,非礼也。有《谷梁传》曰:「邱作甲」,非正也。古者有士有商,有农, 工夫甲,非人所能为也。 甲不组縢 甲不解累。国家靡敝,则甲不组縢」。注「组,饰甲及襟带也。 」,《国语》「累以盛甲」,言齐桓九合诸侯」。 増身不被甲。 家不藏甲,《晋书羊祜传》曰:祜在军,轻裘缓带,身不被甲之。《家语》曰:孔子言于定公曰:家不藏甲。古 ,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 襞纸为铠,画衣为甲。唐书徐商传曰:商拜河中节度使,置僃征军凡千人,襞纸为铠,劲矢不能洞 。隋书长孙平传》曰:平为相州刺史,甚有能名,在州数年,㑹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戏,画衣裳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之。帅曲沃甲。 取晋阳甲。《左传》曰:㐮公二十三年,栾盈帅曲沃之甲,因魏献子以昼入绛《注》:轻兵,掩晋之不僃也。《射史记》曰: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 ,君侧之恶人也。 取甲置门。 衅甲藏库,左传》曰:楚郤宛直而和国,人恱之费,无极恶之令。尹子常贿,而信䜛无极。譛郤宛焉,谓子常曰:「子恶,欲饮子酒」。又谓子恶,令尹欲饮酒于子氏。子恶曰:我贱人也,无以酬之,若何无?极曰:令尹好甲兵,子出之,吾择焉。取五甲、五兵曰:置诸门。令尹至,必观之而从以酬之。及飨日,帷诸门左无极,谓令尹曰:吾几祸!子子恶,将为子不利甲在门矣,子必无徃令尹使视郤氏,则有甲焉不徃」。遂令攻郤氏。 。《乐记》曰:武王克商,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注》:建读为键,兵甲之衣曰櫜键。櫜,言闭藏兵甲也。 被甲游水 重铠注坡晋书杜曽传》曰:曽少骁勇絶人,能被甲游于水中,凡有战阵,勇冠三军重。《宋史岳飞传》曰:飞出师,每休舎,课将士注坡跳壕,皆 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铠甲华整。 器甲充牣。《唐书尉迟敬徳传曰:王世充兄子琬使于窦建徳,乘隋帝廏马,铠甲华整,出入军营以夸衆。敬徳请与髙甑生、梁建方三骑驰徃禽琬,引其马以归。朔唐书》曰:「王忠嗣节度 ,方器甲充牣。 居常被甲。 战未被甲,《五代史刘词传》曰:词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卧,谓人曰:「我以此取富贵,岂可一日辄忘之!且人情易习,若一堕其筋力,有事何以报国重!」《通鉴》、《宋纪》曰:女真节度使劾里鉢严 多智,每战未尝被甲。 挂甲、卸甲、青绦红绦。五代史李守贞传》曰:晋兵素骄,李守贞、杜重威为将,皆无节制,其始发军也,有赐赉曰挂甲钱,及班师,又加赏劳,曰卸甲钱,出入之费,常不下三十万。 北辕録》曰:金主设朝宣明门外,直至外廊,皆甲士,青绦甲居左旗,执黄龙红绦甲,居右旗,执红龙。 称衣、造铠。 请甲给袍。唐书马燧传曰:燧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南通鉴、五代纪曰:髙季昌以蜀、夔、万、忠、涪四州旧𨽻荆兴,兵取之,先以水军攻䕫州。时嘉王宗夀鎭忠州,䕫州刺史王成先请甲宗夀,但以白布袍给之。 茗笼运甲 绵裘代甲,《宋史李允则传》曰:允则尝宴军,而甲仗库火,允则作乐饮酒不辍,副使请救,不答。少顷火熄,悉瘗所焚物,宻遣吏持檄瀛州,以茗笼运器甲,不浃旬,兵数以完,人无知者。 通鉴、宋纪》曰:曹友闻与蒙古战于大安军,㑹大风雨,西军素以绵裘代铁甲,经雨濡湿,不利歩鬭,蒙古以铁甲四靣围绕,友闻叹曰:「此殆天乎!吾有死而已!」于是血战死,军尽没。 原夫差衣水犀。 越王被唐夷,《国语》曰:吴王夫差衣水犀之甲三千士。吴越春秋》云:越王旣已诛,文种,覇闗东求贤, 孔子闻之,从弟子奉先王雅琴,礼乐奏于越,越王乃被唐夷之甲,杖屈卢之矛,出死士三百人为阵闗下」。案越絶「唐夷」作「肠夷」。 邱鸠衣,铁甲。 魏卒衣三属《吕氏春秋》曰:「赵攻中山,中山有多力者曰邱。鸠衣,铁甲操杖,击无不碎,衡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 。《汉书》云:「魏武氏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 増能被甲上马。 能重铠上马,《汉书马援传》曰: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深入军没。马援年六十二,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 」。《隋书贺若谊传》曰:「谊年老而筋力不衰,犹能重铠上马」。
55
甲四
56
増鸣吾君《说苑》曰: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曰: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为其鸣吾君也。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 隠身鞍甲之中,《北史李弼传》曰:弼弟𢶏,长不盈五尺,跨马陷阵,隠身鞍甲之中,敌见皆曰:「避此小儿」。宇文泰曰:「胆决如此,何必八尺之躯!」 甲裳尽赤,又《耿豪传》曰:「豪字令贵,沙苑之战,豪杀伤多,甲裳尽赤。周文叹曰:「观其甲裳,足以为验」,何必更论级数也!」惟著敝甲。又《王思政传》曰:思政久经军旅,每战,惟著破衣敝甲河桥之战,思政被重创闷絶,敌人疑非将帅,故得免。 四十五日不释甲。《通鉴唐纪》曰:濮州刺史刘昌守宁陵,凡四十五日,不释甲。 列十五里曳地光明甲,又曰:中使马元实至太原晓谕乱兵,且觇其强弱,杨弁与之酣饮三日,且赂之,元实还,上遣诣宰相议之,元实于衆中大言:相公须早与之节」。李徳裕曰:何故?元实曰:自牙门至栁子列十五里曳地光明甲,若之何取之? 腹中有数万甲,《通鉴宋纪》曰:范仲淹兼知延州,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六将领之,日夜训练,量贼衆寡,使更出御敌。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被缯绮、镂金银,《通鉴》、《五代纪》曰:周徳威等遣骑廹梁营,驰射,且诟之,梁将韩勍等将歩骑三万,分三道追之,铠胄皆被缯绮,镂金银,光彩炫曜,晋人望之,夺气徳威乃狥于军曰:「彼皆汴州天武军屠沽佣贩之徒耳!衣铠虽鲜,十不能当汝一擒,获一夫,足以自富」。 问甲热,朱熹曰:刘信叔顺昌之胜,时极暑,探报人至云:「贼骑至矣」。信叔令一卒擐甲立之。烈日中少顷,问:甲热乎?」曰:「热矣」,「可著手乎?」曰:「热甚,不可著手矣」。时城中军亦不多,信叔尝有宿戒,遇战则分为数替,于是下令军中依次饮食,士卒更番而上,又多合暑药,徃者归者皆饮之,故能大败。敌人盖方我甲士,甲热,不堪著手,则敌骑被甲来者其热可知,又未免有困馁之患,于此击之,是以胜也。鸳鸯战袄《典故纪闻》曰:「明太祖尝命制军士战衣,表里异色,令各变更服之,以新军号,谓之「鸳鸯战袄」。 堕甲四片。《兵畧纂闻》曰:倭贼入金山卫,指挥同知侯端与贼巷战数十合,且战且驰,至卫前,贼以所掠布疋旁午于途,以□马足,欲生致端,端以一劒挑布,以一劒断之,贼咸伏地。又以长钩钩端着左膊,端不为动,堕甲四片而去。
57
甲:五
58
増诗后汉蔡琰诗曰:「金甲耀日光」。 文选曰「金练照海浦」。 唐杨炯诗曰:「甲胄似鱼鳞」。 王昌龄诗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9
増雅唐柳宗元平淮西雅》曰:犀甲熊旗,威命是荷。原铭汉李尤《铠铭》曰:甲铠之施,捍御锋矢,尚其坚刚,或用犀兕,内以存身,外不伤害,有似仁人,厥道广大,好徳者宁,好战者危,専智恃力,君子不为。
60
増令魏武军䇿令曰:「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见其少,遂不施也,吾遂出竒破之」。是时士卒练,不与今时等也。
61
原表,魏曹植上先帝赐铠,表曰:「先帝赐臣铠、墨光、明光各一领、两裆铠、一领、环鏁、铠一领、马铠一领。今代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自理」。
62
増笺晋殷仲堪相王笺曰:「奉所赐马铠,旣足以奬厉懦心,又以光华逺任。
63
原书晋庾翼与慕容皝铠书》曰:「邓百川昔送此犀皮,两当铠一领,虽不能精好,复是异物」。故复致之。
64
兜鍪一。
65
増榖梁传曰:「古者被甲婴胄,非以兴国也,则以征无道,岂曰以报其耻哉! 《春秋繁露服制象》曰:「夫执介胄而复能距敌者,固非人之所贵也」。 《家语》:孔子对鲁哀公曰:介胄执戈者,无退懦之气,非体纯猛,服使然也」。 《孔丛子》曰:「子髙曰:夫儒者居位行道,则有衮冕之服,统御师旅,则有介胄之服。 虞喜《志林》曰:「宋祭酒云,可以行御者为械,谓铠甲兜鍪也。 又《抱朴子》云:「忍痛苦之药石者,所以除伐命之疾。婴甲胄之重冷者,所以捍锋镝之集」。 又曰:「盘旋揖让,非御杀之容。贯甲婴胄,非庙堂之饰」。 又《晋令》曰:军列营歩骑士以下,皆着兜鍪」。 玉海曰:韩延夀传骑士被甲鞮鍪,注即兜鍪也。 唐书南蛮传》曰:「择乡兵为四军,罗苴子戴朱鞮鍪,负犀革铜盾而跣,走险如飞」。 《辽史国语解》曰:《仪卫志》有胡木鍪,胄名也。
66
兜鍪二。
67
増《左传》曰:「秦师袭郑,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 又曰:「晋、楚战于鄢陵,郄至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 又曰:楚白公乱,叶公亦至,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絶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何胄?国人望?君如望嵗,日日以几,若见君靣,是得艾也,而又掩靣以絶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 乐资《春秋后传》曰:「魏武侯厉衆。五年,秦人兴师而临西河,魏士闻之,介胄不待令而奋,击杀秦人者万数。 《后汉书袁绍传》曰:「绍为公孙瓒所围,射矢雨下,田丰扶绍使却入空垣,绍脱兜鍪抵地,曰:大丈夫当前鬭死,而反逃垣墙间耶! 吴志诸葛恪传曰:「恪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侠筑两城,魏军攻之,恪遣将军留赞等为前部,时天寒雪,魏诸将㑹饮,见赞等兵少而解置铠甲,不持矛㦸,但兜鍪刀楯,倮身縁遏,大笑之,不即严兵,兵得上,便鼓噪乱斫,遂破魏军」。宋书柳元景传曰:「元嘉二十七年,北伐至陜,敌多纵突骑,衆军患之。薛安都怒甚,乃脱兜鍪,解所带铠,惟着绛纱两裆衫,马亦去具装,驰奔以入贼阵,猛气咆勃,所向无前,当其锋者,应刃而倒。贼忿之,夹射不能中,如是者数四,每一入衆,无不披靡。 唐书阚棱传曰:「青山之战,与陈正通遇,阵方接,棱脱兜鍪谓衆曰:不识我耶?何敢战!其徒多棱旧部,气遂索,至有拜者」。 又冯盎传曰:番禺,新兴名贼髙法澄、洗寳彻等,授林士𢎞节度,杀官吏,盎率兵破之。寳彻兄子曰智臣,复聚兵拒战,盎进讨,兵始合,辄释胄大呼曰:「若等识我耶?」衆委戈,袒而拜,贼遂溃。 又薛仁贵传曰:「仁贵率兵击突厥元珍于云州,突厥问唐将为谁?曰:薛仁贵。突厥曰:吾闻薛将军流象州死矣,安得复生!仁贵脱兜鍪见之,突厥相视失色,下马罗拜,稍稍遁去。 《弇州史料》曰:「麓川宣慰司任发叛,命王骥总督军务讨之。濒行,赐骥黄金兜牟、细铠、蟒绣绯衣、朱弓矢。 又曰:「俺荅之《精兵戴铁浮图》。
68
兜鍪三。
69
増虎皮。 贝齿《传》曰:「蒙皐比以犯陈、蔡,因是有虎皮胄焉。 ,蜀队戴贝胄,被犀甲。此古制也。《诗》云:「贝胄朱綅」,谓以贝齿饰胄朱缕缀之也。胄插以翟尾,垂以红絮朱綅之象也。 竹笼 藤织,《通鉴注》曰:蛮俗无丝纩,跣履荆棘,不以为苦。射豪猪,生食其肉。战,以竹笼头,如兜鍪 。桂海《虞衡志》曰:黎兜鍪,海南黎人所用,以藤织为之。 原铁兜鍪。 皮兜鍪,孝经援神契云:欲去恶鬼,须具五刑,五人持大斧,著铁兜鍪,驱之常使去四五十歩,不可令近人 。广志云:犬戎皆以朱漆皮作兜鍪。悬鱼门。 生虮虱《左传》云:「公及邾师战于升陉,我师败绩,邾人获公胄,悬诸鱼门。 《韩子》云:「天下无道,攻战不己,甲胄生虮虱,燕雀处帷幄」。 上陇被。 神亭得《东观汉记》曰:建武六年,马武与衆将上陇击隗嚻,身被兜鍪,铠甲持㦸奔击,武中矢伤 《献帝春秋》曰:「孙䇿获,太史慈谓曰:孤昔与卿神亭之役,若为卿先何如?」慈曰:「不敢靣欺,若兜鍪带不断,未可量也」。《吴志》曰:慈与䇿战于神亭,䇿得慈兜鍪」。増生貂蝉。 易进贤南史周盘龙传曰:盘龙形甚羸而临军勇果,后复表年老,求解职,还为散骑常侍。武帝戏之:「卿著貂蝉,何如兜鍪?」盘龙曰:「此貂蝉从兜鍪中生耳, 干寳。百志。诗曰:阙巩代缝掖,兜鍪易进贤」。 免胄入狄师。 免胄示回纥。《左传》曰:晋侯败敌于箕,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靣如生 。《唐书》曰:郭子仪免胄,示虏回纥诸酋长下马罗拜。
70
兜鍪四。
71
原制作之巧,陶侃荅温峤书云:奉所送帐下得苏峻兜鍪,制作之巧,用功殊多,战器不须似此。刻作死休。车颖《秦书》曰:苻登,坚之族孙,坚死,登自立,皆刻兜鍪作死。「休」字示士以必死为度。故战所向无前。 増俗谓兜鍪为突厥《后周书》曰:突厥之先臣于茹茹,居金山之阳,为茹茹铁工。金山形似兜鍪,其俗谓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
72
盾:一
73
増《礼记》曰: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龠,皆于东序。 《周礼》曰:「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 又曰:司戈楯掌戈楯之物而颁之。 《汉书鼂错传》:上言兵事曰:「曲道相伏,险厄相薄,此劒盾之地也,弓弩三不当一。 龙鱼《河图》曰:「盾名自障」。 又梦书曰:「梦得镶盾,忧相负也」。
74
盾二
75
増《后汉书袁绍传》曰:「绍讨公孙瓒,先令麴义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义兵伏楯下,一时同发,瓒军大败。 鱼豢魏畧曰:「鲍出游侠兴平中,三辅乱,出母为贼所畧出,攘臂结衽,独持盾追之,行数里,及贼,杀数十馀人,贼乃解还母」。 《吴书》曰:「中州扰乱,鲁肃欲南徙江东州,追骑至,肃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骑度不能制,乃相率还」。 《宋书宗越传》曰:「夏侯穆擢越为队主,蛮有为宼盗者,使越讨伐,征辄有功,家贫,无以市马,刀楯歩出,单身挺战,衆莫能当。每一捷,郡将辄赏钱五千,因得买马。 宋畧曰:宁朔将军、益州刺史刘豪,少工刀楯,勇冠三军。 《南史王洪轨传》曰:洪轨随齐髙帝镇新亭,常以身捍矢,帝曰:「我自有盾,卿可自防」。荅曰:「天下无洪轨何有哉!苍生方乱,岂可一日无公!」帝甚赏之。 唐书李宻传曰:宻兵多骑,与长槊而北薄山,地隘骑迮不得骋,世充多短兵盾,●蹙之,宻军郤」。又髙丽传曰:「李绩围辽东,虏䝉盾以拒士,举长矛舂之」。《通鉴元纪》曰:「刘国杰讨宋降济,及蛇节师出播州境,与贼遇,战失利,乃令军士人持一盾而钉其上,俟阵合,即弃盾佯走。贼果逐之,马遇盾皆仆,国杰鼓噪趋之,贼大败。 兵畧纂闻》曰:陆完讨山东盗刘六、刘七等,贼据山巅,矢石雨下,副总刘晖等引所部力战,戴盾跽行,夺其险,贼坠死无算。
76
盾:三
77
原败敌 陷虏六韬云:陷坚阵,败强敌武翼大樐矛㦸,扶胥七十二具」。案:「樐」一作「橹」,大盾也。《释名》云:盾,遯也,跪其后,避刃以𨼆遯也。大而平者曰吴魁,本出于吴,为魁帅者所持也。隆者曰须盾,本出于蜀,须所持也。或曰:羌盾,言出于羌也。约胁而邹者曰陷虏,言可以陷破虏敌也。今谓之曰露,见是也。 捍身 赎罪《说文》曰:「盾,□也,所以捍身蔽目,象形管」。《国语》曰:桓公问曰:齐国寡,甲兵为之,若何? 子对曰:「轻过而移诸甲兵轻罪,赎以鞼盾。一戟鞼盾,缀革有文如缋也」。。 蒙伐 犀渠》《诗》云:俴驷孔羣,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传》云:蒙,讨羽也。伐,中工也。苑,文貌。《笺》云:蒙,龎也。讨,杂也。画杂羽之文于伐,故曰龎。伐楯《左传注》云:犀,渠 也。 金革 木络陶侃《表》曰:「奉献金革,大羌盾五十,青陵金革盾五十孑」。《释名》曰:狭而短者曰孑盾,车上所持者也。 ,小称也。以缝编板,谓之木络。 歩盾、木盾又曰:狭而长者曰歩盾,歩兵所持与刀相配者也。 又曰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为名也。犀盾。 龙盾以犀皮作之,曰「犀盾 ,画龙于盾」 増中瓦。 磨鼻《左传》曰:「鲁及齐,战于炊鼻,齐子渊捷从泄声,子射之中楯瓦繇朐,汰輈七入者三寸」。《注》:「瓦盾脊,朐车轭,輈车辕。匕,矢镞也」。㑹孔帖曰:「刘禹锡为记室参军 ,出师淮上,常磨墨于楯鼻」。。 木荐。 碧绫汉鼂错上言兵事曰:「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孟康《注》曰:木荐,以木板作如楯, 谢尚饷。杨征《南书》曰:五尺,金㫁头刀一口,碧绫车,中盾一番。 虎头 马头,《北史》曰:后魏蠕蠕犯塞,以任城王云为中军大都督,从献文讨之,过大碛,云曰:「夷狄马初不见虎头盾,若令舞盾在前,破之必矣!」帝从之。于是相率而歌,方驾而前,大破之,获其凶首 。《玉海》曰:元魏以马头盾破蠕蠕。 原时之所寳。 物莫能陷。物理论云:古有阮师之刀,苏家之□,皆为良工。利器,时之所寳贵也。夫刀者,身之寳也。□者,身之卫也。案□音伐,即盾也,或谓之干陷」。韩子曰:人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 也。详矛。 馀竹为盾。 编荆为盾。世语》云:魏武征袁本,初治装,馀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衆并谓不堪用。太祖意甚惜,思所以用之,谓可以为竹甲盾而未显其言,驰使问杨徳祖,徳祖应声而荅与帝意正同衆,服其辨悟。通《元晏春秋》云:「皇甫谧年十七,未 经史编荆为盾,执枝为戈」。 行者蒙盾。 败北蒙盾。魏志》云:袁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曹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䝉盾,衆大惧,持异苑云:「河南褚季野将北伐,军士忽同时倡言,可各 两盾,复相谓曰:「一人焉用两为?」及败,北抛戈弃甲,两手各持一盾,蒙首而奔。 凿齿,持盾。 虒弥执盾。《山海经》云:羿与凿齿,战于夀华之野,羿持弓矢,凿齿持盾㦸。郭璞曰:凿齿人𩔖齿如凿,长五六寸 。《左传》云: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右执盾,左抜㦸以成一队。 増拥入军门。 傅于西𤇺,《史记项羽传》曰:沛公从百馀骑见项王,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亚父令项庄拔劒,舞坐中,欲击沛公,樊哙即带劒,拥盾入军门,交㦸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 。孔帖曰:杨炎《圣徳颂》,强弩坚楯,齐傅于西烽之亭。逢萌掷盾。 典韦弃盾,后汉逢萌传》曰:「萌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旣而掷盾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耶!」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注亭长,主捕盗贼,故执楯也」。 「 」《魏志典韦传》曰:「太祖与吕布战,相持急,太祖募陷阵,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千人,皆重衣,两铠,弃盾,但持长矛撩战」。。韦朗造盾。 伯圭煮盾,宋《元嘉起居注》曰:「御史中丞刘损奏:风闻前广州刺史韦朗𦲷任虐,法暴浊,是彰于州所造牙盾三十幡,朱画青绫盾三十五幡,请以见事,追免朗前所居官」。 《英雄记》曰:公孙伯圭追讨邱力居等于管子城,兵乏,食马,尽煑弩楯啖食之。 鸾鸟戴盾。 刑天舞干《山海经》曰:「开明北有鳯鸟、鸾鸟,皆戴盾天词。《林海错》曰:陶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 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注刑。天兽名口中,好衔干戚而舞渊明,切齿篡贼,故是其一片雄心」。。 板案𩔖盾,磨盘为盾。潜夫论》曰:虏或持铜镜以象兵,或负板案以𩔖盾,遑遽扰攘,未能相持。 兵畧纂闻曰:隆庆时,贼寇界岭,我兵御之,歘东风大作,而南角不戢,人争避之,贼乘虚入三十歩许,挥佥李文急拔其纛,大呼曰:若辈不随我守南角!事宁,军法不贷」。然随行者仅百馀人,矢如雨,莫能立,乃取空舎磨盘,为楯竪于垒旁,衆始稍厝,足设大炮壕外,连发中百人,贼围解而去。 缚盾以度。 蒙盾而渡,唐书哥舒翰传曰:「军争济,至缚矛盾,乗以度喧振天地,贼乗之奔溃,畧尽 。兵畧纂闻曰:傅犮徳沐英征云南,与逹里麻阻水而阵,将济师,逹里麻惊惧,急撤阵,后军御之水,上军觉之,心动而阵乱,英乃拔刀蹙兵以济。士有猛而善泅者数百人,皆蒙盾而渡,以长刀仰砍岸上,军却,我军毕济。
78
盾:四
79
増买尚方盾。汉书周亚夫传曰:「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汚亚夫」。 铜盾制佛光。王琰《置祥记》曰:东海何敬叔,少而奉佛,至泰始中,随湘州刺史刘韫监营浦县。敬叔时遇有旃,檀制以为像像将就而未有光材。敬叔意愿甚勤,而营萦无处,凴几㣲睡,见沙门语敬叔云:「县后何家?有一铜楯,甚堪像光」。其人极惜之苦,求可得也。敬叔寤问:县后,果有何家?因求买楯。何氏云:实冇此盾,甚爱惜之,明府何以得知?」敬叔具说所梦何氏,惊奉以制光。 楯上磨墨梁荀济曰:大丈夫当于楯上磨墨作檄」。 裂衣包盾。词林海错曰:舆服杂事,楚、汉㑹于鸿门,项籍图危,髙祖、樊哙闻急,乃裂衣包楯,戴以为冠,排入羽营。 敕去盾鄣,《唐书崔义元传》曰:义元为婺州刺史,睦州女子陈硕眞反,义元发兵自统衆继之,诘朝奋击,左右有以盾鄣者,义元曰:「刺史而有避耶?谁肯死!」敕去之。由是衆为用。
80
盾:五
81
増赋汉扬雄《羽猎赋》曰:「贲育之伦,蒙盾,负羽杖镆,锄而罗者以万计」。 晋左思《吴都赋》曰:「抗神龙之华殿,施荣楯而捷猎注:「荣楯,婴以白碧镂以黄金状。𩔖龙蛇捷猎,次第貌。 又曰:「家有鹤膝,户有犀渠。
82
原铭汉李尤盾铭》曰:「吴旗鲁□,戎兵特须,进则避刃,爰以卫躯。
83
増书后汉张奂与崔子眞书》曰:「仆以元年到任,有现兵二百,马如犃,羊矛如锥,锬盾如榆叶」。 陶侃荅慕容瓌书曰:「当今扬、淮锐勇,飞㢘超骥,收屈、卢必陷之,矛集鲛犀不入之盾」。
84
御定渊鉴𩔖函卷二百二十八
URN: ctp:ws32708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