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105 子部·医家类存目

《卷105 子部·医家类存目》[View] [Edit] [History]

1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

子部十五》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熊宗立撰。宗立道轩,建阳人,刘剡之门人也。剡永乐中人,有《四书通义》,已著录。好讲阴阳医卜之术,是书以《素问》五运六气之说编为歌辞。又有天符岁会之说,以人生年之甲子,观其得病之日气运盛衰,决其生死。
2
医家未有用其法者。盖本五运六气,以生克制化推其王相休囚而已,初无所徵验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素问钞补正》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明丁瓒编。瓒字点白,镇江人。嘉靖丁丑进士,官至温州府知府。初,滑寿著《素问钞》,岁久传写多讹。瓒因其旧本,重为补正,复兼采王冰原注以明之。
2
凡十二门,悉依寿书旧例,又以五运六气主客图并诊家枢要附于后。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续素问钞》九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汪机撰。有《针灸问对》,已著录。是编因滑寿《素问钞》采王冰原注太略,因重为补录。凡所增入,以续字别之。九卷之中分上、中、下三部。上四卷,中一卷,下四卷,其标目悉依滑氏之旧。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素问注证发微》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明马莳撰。莳字仲化,会稽人。其说据《汉志内经》十八篇之文,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当之。复引离合真邪论中九针九篇因而九之之文,定为九九八十一篇。以唐王冰分二十四卷为误,殊非大旨所关。其注亦无所发明,而于前人著述多所訾议,过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素问悬解》十三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1
国朝黄元御撰。元御有《周易悬象》,已著录。是书谓《素问》八十一篇秦汉以后始著竹帛,传写屡更,不无错乱,因为参互校正。如本病论、刺志论、刺法论旧本皆谓已亡,元御则谓本病论在玉机真藏论中,刺志论则误入诊要经中论,刺法论则误入通评虚实论,未尝亡也。又谓经络论乃皮部论之后半篇,皮部论乃十二正经经络论之正文。如此则三奇经与气府论之前论、正经后论、奇经三脉无异。故取以补阙,仍复八十一篇之旧。考言经文错简者起于刘向之校《尚书》见《汉旧·艺文志》,犹有古文可据也。疑经文脱简者始于郑玄之注《玉藻》见证记注,然犹不敢移其次第。至北宋以后,始各以己意改古书,有所不通,辄言错简,六经遂几无完本。馀波所渐,刘梦鹏以此法说楚词。迨元御此注,并以此法说医经。而汉以来之旧帙,无能免于点窜者矣。揆诸古义,殆恐不然,其注则间有发明。如五运六气之南政、北政,旧注以甲己为南政,其馀八千为北政,元御则谓天地之气东西对待,南北平分,何南政之少而北政之多也。一日之中,天气昼南而夜北。一岁之中,天气夏南而冬北。则十二年中,三年在北,三年在东,三年在南,三年在西。在北则南面而布北方之政,是谓北政。天气自北而南升,在南则北面而布南方之政,是谓南政。天气自南而北升,则自卯而后,天气渐南,总以南政统之。自酉而后,天气渐北,总以北政统之。东西者左右之间气,故不可以言政。此南北二极之义,其论为前人所未及。然运气之说,特约举天道之大凡,不能执为定谱以施治疗,则亦如太极、无极之争耳。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灵枢悬解》九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1
国朝黄元御撰。是书亦以错简为说,谓经别前十三段为正经,后十五段为别经,乃经别之所以命名。而后十五段却误在经脉中,标本而误名卫气。四时气大半误入邪气,藏府病形论津液五别误名五癃津液别。此类甚多。乃研究《素问》,比栉其辞,使之脉络环通。案《灵枢》晚出,又非《素问》之比。说者谓唐人剽取《甲乙经》为之,不应与古书一例错简,亦姑存其说可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图注难经》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明张世贤撰。世贤字天成,宁波人,正德中名医也。《难经》旧有吴吕广、唐杨德操诸家注。宋嘉佑中,丁德用始于文义隐奥者各为之图,元滑寿作《本义》,亦有数图,然皆不备。世贤是编,于八十一篇篇篇有图,凡注所累言不尽者,可以披图而解。惟其中有文义显然,不必待图始解者,亦强足其数,稍为冗赘。其注亦循文敷衍,未造深微。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难经经释》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1
国朝徐大椿撰。大椿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已著录。是书以秦越人八十一《难经》有不合《内经》之旨者,援引经文以驳正之。考《难经》、《汉艺文志》不载,《隋志》始著于录。虽未必越人之书,然三国已有吕博望注本,而张机《伤寒论》平脉篇中所称经说,今在第五难中,则亦后汉良医之所为。历代以来,与《灵枢》、《素问》并尊,绝无异论。大椿虽研究《内经》,未必学出古人上,遽相排斥,未见其然。况大椿所据者《内经》,而《素问》全元起本已佚其第七篇,唐王冰始称得旧本补之,宋林亿等校正,已称其天元纪大论以下与《素问》馀篇绝不相通,疑冰取阴阳大论以补所亡。至刺法本病二论,则冰本亦阙,其间字句异同,亿等又复有校改,注中题曰新校正皆是。则《素问》已为后人所乱,而《难经》反为古本。又滑寿《难经本义》列是书所引《内经》,而今本无之者,不止一条。则当时所见之本,与今亦不甚同。即有舛互,亦宜两存,遽执以驳《难经》之误,是何异谈六经者执开元改隶之本以驳汉博士耶?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难经悬解》二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1
国朝黄元御撰。《难经》之出在《素问》之后,《灵枢》之前。故其中所引经文有今本所有载者见滑寿《难经本义》。然其文自三国以来不闻有所窜乱。
2
元御亦谓旧本有讹,复多所更定,均所谓我用我法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伤寒悬解》十五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1
国朝黄元御撰。是书大旨,谓汉张机因针灸刺法已亡,而著《伤寒论》以治外感之疾。其理则岐、黄、越人之理,其法则因岐、黄、越人之针刺而变通之。
2
立六经以治伤寒,从六气也。制汤丸以疗感伤,守五味也。凡《脉法》八十三章,《六经经证》以及入府传藏之里证误行汗吐下之坏病三百六十八章,外感之类证汗吐下宜忌八十六章,共五百三十七章,合百十三方。自晋王叔和混热病于伤寒,后来坊本杂出,又有传经为热,直中为寒之说,而伤寒亡矣,且简编亦多失次。
3
因为解其《脉法》,详其经络,考其常变,辨其宜忌,凡旧文之讹乱者,悉为更定。末载驳正叔和序例一卷,以纠其失。其持论甚高。考《伤寒论》旧本经王叔和之编次,已乱其原次,元御以为错简,较为有据,与所改《素问》、《灵枢》、《难经》出自独断者不同。然果复张机之旧与否,亦别无佐证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伤寒说意》十一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1
国朝黄元御撰。元御既作《伤寒悬解》,谓论文简奥,非读者所能遽晓。乃会通大意,复著此书以开示初学之门径。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金匮悬解》二十二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1
国朝黄元御撰。元御谓张机著《金匮玉函经》以治内伤杂病,大旨主于扶阳气以为运化之本。自滋阴之说胜,而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迄无解者。因推明其意,以成此书。于四诊九候之法,言之颇详。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长沙药解》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1
国朝黄元御撰。张机《伤寒论》共一百十三方,《金匮玉函经》共一百七十五方,合二书所用之药共一百六十种。元御各为分析排纂,以药名药性为纲,而以某方用此药为目,各推其因证主疗之意,颇为详悉。然药有药之性味,此不易者也。用药有用药之经纬,此无定者也。此当论方,不当论药。但云某方有此药,为某证而用,某方有此药,又为某证而用,是犹求之于筌蹄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图注脉诀》四卷、《附方》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明张世贤撰。是编因世传王叔和《脉诀》而为之图注。考晁公武读书志》曰,《脉经》十卷,晋王叔和撰。唐甘伯宗《名医传》曰,叔和,西晋高平人。
2
博通经方,精意诊处,尤好著述。其书纂岐伯、华陀等论脉要诀而成,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凡九十七篇。《读书志》又曰,《脉诀》一卷,题曰王叔和撰,皆歌诀鄙浅之言,后人依托者,然最行于世云云。据此,则《脉经》为叔和作,《脉诀》出于伪撰。今《脉经》十卷,尚有明赵邸居敬堂所刊林亿校本,知公武之言不诬。世贤不考,误以《脉诀》为真叔和书而图注之。根柢先谬,其他可不必问矣。书末附方一卷,皆因脉以用药。然脉止七表八里九道,而病则变现无方,非二十四格所能尽。限以某脉某方,亦非圆通之论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杜天师了证歌》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旧本题唐杜光庭撰。光庭字圣宾,晚自号东瀛子。括苍人。应百篇举不第,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幸蜀,召见。赐紫衣,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据蜀,赐号广成先生,除谏议大夫,进户部侍郎,后归老于青城山。此书题曰天师,据陶岳五代史补》,亦王建时所称也。考光庭所著多神怪之谈,不闻以医显,此书殆出伪托,其词亦不类唐末五代人。钱曾书敏求记》以为真出光庭,殊失鉴别。其注称宋人高氏伍氏所作,而不题其名。后附《持脉备要论》三十篇,亦不知谁作,多引王叔和《脉诀》,而不知叔和有《脉经》,则北宋以后人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疮疡经验全书》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旧本题宋窦汉卿撰。卷首署燕山窦汉卿。而申时行序乃称汉卿合肥人,以疡医行于宋庆历、祥符间,曾治太子疾愈,封为太师。所著有《窦太师全书》。其裔孙梦麟,亦工是术,因增订付梓云云。考《宋史艺文志》不载此书,仅有《窦太师子午流注》一卷,亦不详窦为何名,疑其说出于附会。且其中治验皆梦麟所自述,或即梦麟私撰,托之乃祖也。国朝康熙丁酉,歙人洪瞻岩重刊,乃云得宋刻秘本校之,殆亦虚词。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大本琼瑶发明神书》二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1
旧本题赐太师刘真人撰,不著其名。前有崇宁元年序,则当为宋徽宗时人。
2
然序称许昌滑君伯仁尝看经络专专案:专专二字疑误,姑仍原本录之。手足三阴三阳及任督也。观其图彰训释案:图彰二字未详,今亦姑仍旧本,纲举目张云云。伯仁,滑寿字也,元人入明,《明史》载之方技传。崇宁中人何自见之,其伪可知矣。书中所言皆针灸之法及方药,盖庸妄者所托名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崔真人脉诀》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1
旧本题紫虚真人撰,东垣老人李杲校评。考紫虚真人为宋道士崔嘉彦。陶宗仪辍耕录》称,宋淳熙中,南康崔紫虚隐君嘉彦,以《难经》于六难专言浮沉,九难专言迟数,故用为宗,以统七表八里,而总万病,即此书也。宋以来诸家书目不著录,焦竑国史经籍志》始载之,《东垣十书》取以冠首。李时珍已附入《濒湖脉学》中。至其旁注之评语,真出李杲与否,则无可徵信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东垣十书》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1
不著编辑者名氏。其中《辨惑论》三卷,《脾胃论》三卷,《兰室秘藏》三卷,实李杲之书。崔真人《脉诀》一卷,称杲批评。其馀六书,惟《汤液本草》三卷,《此事难知》二卷为王好古所撰,其学犹出于东垣。至朱震亨方发挥》一卷,《格致馀论》一卷,王履医经溯洄集》一卷,齐德之《外科精义》二卷,皆与李氏之学渊源各别。概名为东垣之书,殊无所取。盖书肆刊本,取盈卷帙,不计其名实乖舛耳。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四卷侍郎金简购进本

1
旧本题金李杲撰。考《珍珠囊》为洁古老人张元素著,其书久已散佚。世传东垣《珍珠囊》乃后人所伪托,李时珍本草纲目》辨之甚详。是编首载寒、热、温、平四赋,次及用药歌诀,俱浅俚不足观。盖庸医至陋之本,而亦托名于杲,妄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伤寒心镜》一卷通行本

1
一名张子和《心镜别集》,旧本题镇阳常德编。德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时代。考李濂医史》张从正传后附记曰,《儒门事亲》十四卷,盖子和草创之,麻知几润色之,常仲明又摭其遗为《治法心要》。子和即从正之字,知几为麻革之字,仲明字义与德字相符。常仲明者,其即德欤?若然,则金兴定中人也。书凡七篇,首论河间双解散及子和增减之法,馀亦皆二家之绪论。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伤寒心要》一卷通行本

1
旧本题都梁镏洪编。洪始末未详,大旨敷演刘完素之说。所列方凡十八。又有病后四方,与常德《伤寒心镜》皆后人裒辑,附入《河间六书》之末者。然掇拾残剩,无所发明。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流注指微赋》一卷永乐大典本

1
元何若愚撰。若愚爵里未详。原注有云,《指微论》三卷,亦是何公所作。
2
探经络之赜,原针刺之理,明荣卫之清浊,别孔穴之部分,然未广传于世,于内自取义以成此赋。则若愚先著指微论,又自约其义为此赋,便记诵也。今《指微论》不传,惟此赋载《永乐大典》中。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如宜方》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元艾元英撰。元英,东平人。始末无考。此本为三山张士宁所刊。前有二序,一为至正乙未林兴祖作,一为至治癸亥吴德昭作。其书首列药石炮制总论,不过数十味,未免简略。第一卷述证,自中风至杂病凡三十类。第二卷载方,凡三百有馀。其曰如宜者,如某证宜用某汤,某证宜用某圆散是也。其说一定不移,未免执而不化。焦氏《经籍志》、高氏《百川书志》俱不著录,然相其版式,犹元代闽中所刊,非依托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泰定养生主论》十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旧本题元洞虚子王中阳撰。其书论婚孕老幼阴阳气运节宣之宜,并摘录脉证方剂以资调摄,取庄子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及养生主之语名之。前有中阳自序,及至元戊寅段天佑序,盖正德间兵部郎中冒鸾所重刊也。后有杨易跋,谓《吴宽集》中载中阳为吴人,名圭,字均章,自号中阳老人。生元盛时。年四十,弃官归隐虞山之下。慕丹术,尤邃于医。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旧本题元文江孙允贤撰。本名《医方集成》,此本为钱曾也是园所藏,犹元时旧刻。目录末题至正癸未菊节进德书堂刊行。前有题识曰,《医方集成》一书,四方尚之久矣。本堂今得名医选取奇方,增入孙氏方中,俾得贯通,名曰《医方大成》云云。则坊贾所为,非允贤之旧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伤寒医鉴》一卷通行本

1
元马宗素撰。宗素始末未详。是书载《河间六书》中,皆采刘完素之说以驳朱肱《南阳活人书》,故每条之论皆先朱后刘。大旨皆以热病为伤寒,而喜寒凉,忌温热。然活人书往往用麻桂于夏月发泄之时,所以贻祸。若冬月真正伤寒,则非此不足以散阴邪,岂可专主于凉泄?未免矫枉过直,各执一偏之见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杂病治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1
明刘纯撰。纯有《玉机微义》,已著录。是书成于永乐戊子,末附兰室誓戒四则,叙其父橘泉翁受医术于朱震亨。纯承其家学,又从其乡冯庭干、许宗鲁、邱克容游,尽得其法。因撮举纲要,著为一编,分七十二证,每证各标其攻补之法。盖皆其相传口诀,故略而弗详。初无刊本。成化己亥,上元县知县长安萧谦观政户部时,奉命赏军甘州,始从纯后人得其本,为锓版以传。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伤寒治例》一卷通行本

1
明刘纯撰。其体例与《杂病治例》相同,不标六经,亦不分表里,但以现证九十五种为纲,而每证推其病源与其治法。亦成化己亥萧谦所刻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医方选要》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明周文采编。李时珍本草纲目》引作周良采,字之讹也。其里贯未详。是书乃其为蜀献王椿侍医时,承献王之命所作,则洪武中人也。每门皆抄录古方,而各冠以论。嘉靖二十三年,通政使顾可学奏进,诏礼部重录付梓,仍行两京各省翻刻。前有献王序及文采自序,并载礼部尚书费寀题覆疏二篇,盖亦翻刻本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袖珍小儿方》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1
明徐用宣撰。用宣,衢州人。《艺文志稿》作徽州人,盖字形相近而讹。其书以《脉诀》为首,《方论针灸图形》次之。总七十二门六百二十四方,蒐采颇备,惟论断多袭旧文,无所发明耳。是书作于永乐中,嘉靖十一年赣抚钱宏重刊,以是书原本宋钱乙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安老怀幼书》四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

1
刘宇编。志大,河南人。成化壬辰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初,宋咸淳中,陈直撰《养老奉亲书》。元大德间,邹鈜续为《寿亲养老新书》。
2
黄应紫合为一篇刻之。宇于成化戊戌得其本,宏治庚戌重为刊行,改名《安老书》,仍为三卷。后六年丙辰,复得霅川娄氏《恤幼集》,又补刻于后,总为四卷,题曰《安老怀幼书》。霅川娄氏,明洪武永乐间御医也,宇得之于其曾孙云。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医学管见》一卷通行本

1
何瑭撰。号柏齐,怀庆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右副都御史。谥文定。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书凡二十二篇,自记谓因读《素问》及《玉机微义》二书而作。其说皆主于大补大攻,非中和之道。其第十九篇论久病元气太虚,病气太盛,当以毒药攻之,尤不可训。其论金石药一条,则名言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保婴撮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明薜铠撰。铠字良武,吴县人。弘治中官太医院医士。是编分门纂辑,于幼科证治最为详悉。其论乳下婴儿有疾必调治其母,母病子病,母安子安。且云小儿苦于服药,亦当令母服之,药从乳传,其效自捷。皆前人所未发。其子太医院院使己,又以其所治验附于各门之后,皆低一格书之。后人集己遗书为《薛氏医案》,此书亦在其中。考卷首苏州府知府林懋举序,有请己纂而约之之语。疑铠但草创此书,其编纂成帙则实出己手。后人收入己书,盖由于此。此本为嘉靖丙辰所刊,犹未编《医案》以前单行之帙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神应经》一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

1
明陈会撰,刘瑾补辑。会字善同,称宏纲先生。瑾字永怀,号恒菴。均不知何许人。瑾所附论皆冠以臣字,亦不知何时进御本也。案宦官刘瑾,武宗时流毒海内,终以谋逆伏诛,断无人肯袭其姓名者,此书当在正德前矣。所论皆针灸之法,有歌诀,有图有说,传写讹谬,不甚可据。前有宗派图一页,称梓桑君席宏达九传至席华叔,十传至席信卿,十一传至会。会传二十四人,嫡传者二人,一曰康叔达,一即瑾也。又有席宏达誓词,谓传道者必盟天歃血,立誓以传,当于宗派图下注其姓名,如或妄传非人,私相付度,阴有天刑,明有阳谴云云。是直道家野谈耳。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医开》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1
明王世相撰。世相字季邻,号清溪,蒲州人。吕楠之门人也。官延川县知县。是书凡分二十四类。首载或问数条,谓医学至丹溪而集大成,盖亦主滋阴降火之说者。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医史》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1
李濂撰。有《祥符人物志》,已著录。是编采录古来名医,自《左传》医和以下,迄元李杲,见于史传者五十五人。又采诸家文集所载,自宋张扩以下,迄于张养正,凡十人。其张机、王叔和、王冰、王履、戴原礼、葛应雷六人,则濂为之补传。每传之后,濂亦各附论断。然如医和诊晋侯而知赵孟之死,据和所称主不能御,吾是以云,盖以人事天道断之,而濂以为太素脉之祖。扁鹊传中赵简子、齐桓公、虢君各不同时,自为《史记》好奇之误,而濂不订正。葛洪自属道家,但偶集方书,不闻治验,乃一概收入。则陶宏景之撰《名医别录》,有功《本草》,何以见遗?褚澄遗书,伪托显然,乃不能辨别,反证为真本。至于宋僧智缘,本传但有善医二字,别无治验,特以太素脉知名,与张扩之具有医案者迥别。载之医家,尤为滥及,辽济鲁古亦更无一事可述,但以长亦能医,专事针灸二语,遽为立传,则当立传者又何限乎?濂他书颇可观,而此书乃冗杂特甚,殊不可解。惟其论仓公神医乃生五女而不生男,其师公乘阳庆亦年七十馀无子,以证医家无种子之术,其理为千古所未发,有足取焉。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药镜》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明蒋仪撰。仪,嘉兴人。正德甲戌进士,其历官未详。是编前后无序跋。惟凡例谓医镜之镌,骈车海内。今梓药性,仍以镜名。其载药性,分温、热、平、寒为四部,各以俪语括其主治。后附拾遗、疏原、滋生三赋,以补所未备。词句鄙浅,徒便记诵而已。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医学正传》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1
虞抟撰。天民,自号花溪恒德老人。义乌人。是书成于正德乙亥。其学以朱震亨为宗,而参以张机、孙思邈、李杲诸家之说,各选其方之精粹者次于《丹溪要语》之后,复为或问五十条以申明之。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卫生集》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明周宏撰。宏始末未详。前有正德庚辰宏自序,复系以五言律诗一章,词颇近俚。其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湿热法河间,杂病法丹溪,尚属持平之论。
2
然亦大略如是,未可执为定法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明万表编,其孙邦孚增辑。有《海寇议》,已著录。邦孚字汝永,官都督佥事。是编原本抄集古方,分门别类,凡五卷。邦孚又益以经验诸方及脉诀药性,共为六卷,亦颇有可用之方。至首载吕仙降乩赠诗五首,以美是书,则语怪而不可训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摄生众妙方》十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张时彻编。时彻维静,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事迹附见《明史·张邦奇传》。是编分四十七门,标目繁碎。自序云,每见愈病之方,辄录而藏之。盖随时抄集而成,未为赅备。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急救良方》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张时彻编。分三十九门,专为荒村僻壤之中不谙医术者而设。故药取易求,方皆简易,不甚推究脉证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灵秘十八方加减》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旧本题德府良医所良医济南胡嗣廉校编。前有嘉靖十七年可泉子序,云不知何人所辑,则嗣廉但校正编次耳,非所撰也。其书以世人多用《和剂局方》,不知加减之用。因以此十八方各详其因证加减之法,以便于用。然病机万变,相似者多,但据证以减药味,似非必中之道,仍与执《局方》者等也。十八方后又附补中益气汤等四方,共为二十二方,亦不知何人所加。或即嗣廉续入欤?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心印绀珠经》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明李汤卿撰。汤卿不知何许人。是书为嘉靖丁未嘉兴府知府赵瀛所校刊。上卷曰原道统,曰推运气,曰明形气,曰评脉法。下卷曰察病机,曰理伤寒,曰演治法,曰辨药性,曰十八剂。融会诸家之说,议论颇为纯正。惟以十八剂为主,而欲以轻清暑火解甘淡缓寒调夺湿补平荣涩和温数字该之,未免失之拘泥。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运气易览》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汪机撰。有《针灸问对》,已著录。是编取《素问》中五运六气之说详加辨论,所衍各图,亦颇有发明。然治病自以脉证为主,拘泥司天在泉,终无当于经旨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痘证理辨》一卷、《附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明汪机撰。前列诸家治痘方法,后引浙中魏氏之说以辨之。自序云,嘉靖庚寅,痘灾盛行。因探索群书,见有论痘疮者,纂为一编。其论痘皆主于火。然痘虽胎火之毒,而虚实异禀,则攻补异宜。又多兼杂证,不可拘以一说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养生类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明吴正伦撰。正伦字子叙,自号春岩子,歙县人。郑若庸尝为作小传,则嘉靖中人也。是书上卷载导引诀、卫生歌及炼红铅秋石之法,下卷分春夏秋冬诸证宜忌合用方法,盖兼涉乎道家之说者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志斋医论》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1
明高士撰。士字志斋,鄞县人。是书作于嘉靖中。上卷专论痘疹,下卷杂论阴阳六气,血脉虚实。其说云今之医者多非丹溪,而偏门方书盛行。则亦以朱氏为宗者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经验良方》十一卷通行本

1
陈仕贤编。仕贤邦宪,福清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其书首载医旨脉诀药性,别为一卷。次为通治诸病门,如太乙紫金丹、牛黄清心丸之类。
2
次分杂证五十二门,皆抄录旧方,无所论说。自序称,与通州医官孙宇考定而成云。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丹溪心法附馀》二十四卷内府藏本

1
方广撰。广约之,号古斋,休宁人。是书成于嘉靖丙申。因程用光所订朱震亨丹溪心法》,赘列附录,与震亨本法或相矛盾。乃削其附录,独存一家之言,别以诸家方论与震亨相发明者,分缀各门之末。然均非震亨之原书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避水集验要方》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董炳撰。文化,泗州人。是编以常用有验之方,分类裒辑,无所阐发。
2
其所用之药有积雪草者,《本草》所未详,特为具其图形,述其功效。然药类至多,惟在善用,正无取乎搜罗新异,自夸秘授也。其以《避水》名者,盖隆庆、丙寅淮水决,炳避居楼上以成是书。末附柳应聘撰《玉鹤翁传》一篇,备载炳父相治医事。玉鹤,相之自号,故炳又号怀鹤云。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上池杂说》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1
冯时可撰。时可有《左氏释》,已著录。此乃其杂论医学之书。大意主于温补,伸东垣而抑丹溪。亦偏于一隅之见者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伤寒指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皇甫中撰。中字云洲,仁和人。其书原始《内经》,发明仲景立法之意,于诸家议论独推陶华。第十三卷载节菴《杀车槌法》中,识于后云,先君菊泉与陶翁厥嗣廷桂善,尝得其所著《务寒琐言》及《杀车槌法》传心之秘旨云云。然节菴六书,至今为伤寒家所诟厉,则此书抑可知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针灸大全》十卷内府藏本

1
杨继洲编。继洲万历中医官。里贯未详。据其刊版于平阳,似即平阳人也。
2
是书前有巡按山西御史赵文炳序,称文炳得痿痹疾,继洲针之而愈。因取其家传《卫生针灸元机秘要》一书,补辑刊刻,易以今名。本朝顺治丁酉,平阳府知府李月桂以旧版残阙,复为补缀。其书以《素问》、《难经》为主,又肖铜人像,绘图立说,亦颇详赅,惟议论过于繁冗。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医学六要》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张三锡撰。三锡叔承,应天人。是编成于万历乙酉。以医学大端有六,分别论列。首四诊法一卷,次经络考一卷,次病机部二卷,次本草选六卷,次治法汇八卷,次运气略一卷。自谓博采群书,各汇其要。然杂录旧文,无所折衷。
2
王肯堂叙以医圣称之,过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删补颐生微论》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李中梓撰。中梓士材,华亭人。是编初稿定于万历戊午,已刊版行世。
2
崇祯壬午又因旧本自订之,勒为此编。凡二十四篇,曰三奇,曰医宗,曰先天,曰后天,曰辨妄,曰审象,曰宣药,曰运气,曰脏腑,曰别证,曰四要,曰化源,曰知机,曰明治,曰风土,曰虚痨,曰邪祟,曰伤寒,曰广嗣,曰妇科,曰药性,曰医方,曰医药,曰感应,门类颇为冗杂。三奇论中兼及道书修炼,如去三尸行呵吸等法,皆非医家本术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雷公炮制药性解》六卷通行本

1
旧本题李中梓撰。凡金石部三十三种,果部十八种,谷部十一种,草部九十六种,木部五十七种,人部十种,禽兽部十八种,虫鱼部二十六种。每味之下各有论案。其称雷公云者,盖采炮炙论之文,别附于末。考宋雷斅《炮炙论》三卷,自元以来,久无专行之本,惟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之差详。是篇所采犹未全备,不得冒雷公之名。又《江南通志》载中梓所著书有《伤寒括要》、《内经知要》、《本草通原》、《医宗必读》、《颐生微论》凡五种,独无是书。卷首有太医院订正姑苏文喜堂镌补字,亦坊刻炫俗之陋习。殆庸妄书贾随意裒集,因中梓有医名,故托之耳。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鲁府秘方》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明刘应泰编。应泰尝为鲁王府侍医。其里贯未详。是书分福、寿、康、宁四集。首载五言赞一首,以颂鲁王。其馀皆分类隶方,亦罕奇秘。末载延生劝世等箴,尤与医药无关。前有万历甲午鲁王序。考《明史》诸王传,鲁荒王檀八世至敬王寿鏳,于万历二十二年嗣封。是年岁在甲午,盖即寿鏳,故其序自称鲁王八代孙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普门医品》四十八卷、附《医品补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王化贞撰。化贞肖乾,诸城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以偾事伏诛。事迹附见《明史熊廷弼传》。是编摘录《本草纲目》诸方,参以诸家论述,详列病证,分类汇编。每门冠以总论,但有证候而不载诊法。其凡例谓是书为不知医者设,然望、闻、问、切,犹或审证未真,用药多舛。况舍脉而论方,则虚、实、寒、热之相似者,其误必多。执影响之见而苟冀一效,其贻误封疆,亦此学问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孙氏医案》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孙泰来孙明来同编。二人皆休宁孙一奎之子。是编即所辑《一奎医案》也。凡三吴治验二卷,新都治验二卷,宜兴治验一卷。不分证而分地,盖以治之先后为次。一奎深究医理,其议论多见于《赤水玄珠》、《医旨绪馀》,皆已著录。是编宗旨具载二书之中,且旁文多于正论,亦为冗漫。盖大意主于标榜医名,而不主于发挥医理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河间六书》二十七卷通行本

1
吴勉学编。勉学肖愚,歙县人。是编裒辑金刘完素之书,凡《原病式》一卷,《宣明论方》十五卷,《保命集》三卷,《伤寒医鉴》一卷,《伤寒直格》三卷,《伤寒标本》二卷,附《伤寒心要》、《伤寒心镜》各一卷。名为六书,实八书也。其中多非完素所作,已分别各著于录。今存其总目于此,以不没勉学缀辑刊刻之功焉。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折肱漫录》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黄承昊撰。承昊履素,号暗斋,秀水人。黄洪宪之子也。万历丙辰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承昊体羸善病,因参究医理,疏其所得以著是书。分养神、养气、医药三门。其论专主于补益,未免一偏。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运气定论》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董说撰。有《易发》,已著录。是编凡四论八图。辨《素问》所论运气当在六元正纪大论,原文久佚。故晋皇甫谧作《甲乙经》,隋全元起注《素问》,皆云亡失。唐王冰始私采《阴阳大论》七篇补之,诡云秘藏书本。刘守真、杨子建递变其说,亦皆乖谬,因著此书以辟之。定以六气为经,五运为纬,气静运动,上下周流,天始于甲,地始于子,数穷六十,循环无端,其说甚辨。然运气之主病,犹之分野之占天,以为不验,亦有时而中;以为必验,又有时不然。天道远,人事迩,治病者求之望、闻、问、切,参以天时、地气,亦足得其概矣,正不必辨无证、无形之事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针灸聚英》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高武撰。始末未详。是书以经络空穴类聚为一卷,各病取穴治法为一卷,诸论针灸法为一卷,各歌赋为一卷。凡诸书与《素问》、《难经》异同者,取其同而论其异,故以聚英名书。其所蒐采,惟《铜人明堂子午》及《窦氏流注》等书,馀皆不录。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针灸节要》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高武撰。是书以《难经》、《素问》为主。《难经》首取行针补泻,次取井荣俞经合,次及经脉。《素问》首九针,次补泻,次诸法,次病刺,次经脉空穴。俱颠倒后先,于经文多割裂。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简明医彀》八卷内府藏本

1
孙志宏撰。志宏台石,杭州人。是书卷首冠要言一十六则,议论亦平正。
2
其馀案门列方,浅显易解,然未能尽医道之变化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金鎞秘论》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旧本题梁溪流寓李药师撰。不知何许人。自序称唐李靖以三等法教士,故亦以三等法治病。药师之称,适符靖字,殆亦寓名欤?其书分十二门,皆论医目之法,故曰《金鎞》,盖取佛书金鎞刮眼之义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扁鹊指归图》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
不著撰人名氏。以脉证形色编为歌括,以便记诵。盖坊市俗医所为。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证治大还》四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国朝陈治撰。治字三农,华亭人。是书凡证视近纂二卷,药理近考二卷,济阴近编五卷,幼幼近编四卷,医学近编二十卷,伤寒近编前集五卷,后集五卷。
2
前有喻昌及治自序。治自谓五世业医,所著书有《璜溪医约解》、《医师寤言》、《外台秘典》、《脉药骊珠》各种,皆斟酌尽善,择其近要者付之梨枣。然是书杂录诸家议论证治,门类繁碎,殊少折衷。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马师津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国朝马元仪撰。元仪,苏州人。是编前有雍正壬子濂夫序,称元仪受学于云间李士材、西昌喻嘉言。士材,李中梓之字。嘉言,喻昌之字。二人皆国初人,则元仪著书当在康熙初矣。其曰《马师津梁》者,盖元仪门人姜思吾传其抄本,濂夫追题此名,非其本目也。所论多原本旧文,大抵谨守绳尺,不敢放言高论,亦不能有所发明。所载诸方,或与所论不甚符。如中风一门,既知病由内虚,不属外邪,而附方仍多驱风涤痰,一切峻利之药。知其亦见寒医寒,见热医热,随时补救之技,非神明其意,运用自如者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张氏医通》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国朝张璐撰。路玉,号石顽,吴江人。是编取历代名家方论,汇次成编。
2
门类先后,悉依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本薛己《医案》、张介宾《景岳全书》而以己意参定之。凡古来相传之说,稍有晦滞者,皆削不录。其辞气未畅者,皆润色发挥,务阐其意。康熙乙酉,圣祖仁皇帝南巡,璐子以柔,以璐所著《本经逢原》、《诊宗三昧》、《伤寒缵绪论》及此书汇辑恭进,得旨留览。
3
考璐自序,是书初名《医归》,未及刊行,佚其目科、痘疹二册。晚年命其子以倬重辑目科治例,以柔重辑《痘疹心传》,补成完帙,改题此名。时韩氏《医通》已久行于世,璐书名与相复。自序谓元氏集名长庆,白氏集亦名长庆,未尝混也。
4
今刊本题《张氏医通》,盖亦以别于韩氏云。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伤寒缵论》二卷、《绪论》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国朝张璐撰。取张机《伤寒论》重分其例,采喻昌尚论》及各家之注为之发明,而参以己见,是曰《缵论》。又以原书残佚既多,证治不备,博搜前人之论以补之,是曰《绪论》。《缵论》先载原文,次附注释,末录正方一百十三首。《绪论》首载六经传变,合病并病,标本治法,及正伤寒以下四十证,又分别表里,如发热头痛,结胸自利之类,末录杂方一百二十馀道。其医通十六卷内,诸证毕备,不立伤寒一门。自序谓先有此二书别行,故不复衍也。康熙甲寅林起龙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其序有曰,钤槌活人类证者出,而斯道日茅塞矣。
2
近之准绳金鎞续焰参注宗印图经绪论五法手援诸刻,炫奇斗异,吊诡承讹,逞意簧鼓,任口杜撰,如狂犬吠,如野狐鸣。又曰,更可异者,本无一长,又未梦见条辨,止将尚论篇割裂纷更。称缵论者,譬之推粪蜣螂,自忘其臭,此书必不能传。即传不过供人笑骂涂抹云云。其诋諆是书,不遗馀力。然亦不至如是之甚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本经逢原》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国朝张璐撰。其书以神农本经为主,而加以发明,兼及诸家治法。部分次第,悉依李氏《本草纲目》,而疏通大义,较为明显。自序云:濒湖博洽今古,尚尔舍本逐末仅以本经主治,冠列于首,以为存羊之意。缪氏仲醇,开凿经义,迥出诸家之上,而于委曲难明之处,则旁引别录等说,疏作经言,未免朱紫之混。盖时珍书多主考订,希雍书颇喜博辨,璐书则惟取发明性味,辨别功过,使制方者易明云。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诊宗三昧》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国朝张璐撰。是书专明脉理。首宗旨,次医学,次色脉,次脉位,次脉象,次经络,次师传,次口问,次逆顺,次异脉,次妇人,次婴儿。其医学篇有云,王氏《脉经》,全氏《太素》,多拾经语,溷厕杂说于中,偶一展卷,不无金屑入眼之憾。他如《紫虚四诊》,《丹溪指掌》,《手婴宁枢要》,《濒湖脉学》,《士材正眼》等,要皆刻舟求剑,案图索骏之说。夫得心应手之妙,如风中鸟迹,水上月痕,苟非智慧辨才,乌能测其微于一毫端上哉!其言未免太自诩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石室秘籙》六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

1
国朝陈士铎撰。士铎远公,山阴人。是书托名岐伯所传,张机、华佗等所发明,雷公所增补。凡分一百二十八法,议论诡异。所列之方,多不经见。称康熙丁卯遇岐伯诸人于京都,亲受其法。前有岐伯序,自题中清殿下宏宣秘籙无上天大帝真君。又有张机序,自题广蕴真人。方术家固多依托,然未有怪妄至此者,亦拙于作伪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李氏医鉴》十卷、《续补》二卷内府藏本

1
国朝李文来编。文来昌期,婺源人。初,休宁汪桓作《医方集解》、《本草备要》二书,浅显易明,颇行于世。康熙丙子,文来撮合两书,条分缕析,分类排纂,以成是书。名曰《李氏医鉴》,实则汪氏书也。又以杂证及伤寒有未备者,更辑为《续补》二卷。末附桓所作三焦命门辨一篇,称医鉴成,请正于桓,详校差讹,玉成完璧。更授以是篇,附刻卷末。则文来辑是书时,桓尚无恙,与所手定无异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医学汇纂指南》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1
国朝端木缙撰。字仪标,当涂人。是书成于康熙。摘取古今医书,荟萃成帙。每病之下,先详脉理,次病因,次现证,次治法,颇为明析。惟于《素问》五运六气,拘执过甚,未免失于泥古。又第七卷所列医案,惟载近人治验,而古法一概不录。虽医贵因时,又不免局于目见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济阴纲目》十四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

1
国朝武之望撰。汪淇笺释。之望字叔卿,自署关中人。淇字澹漪,一字右子,钱塘人。是书所分门目,与《证治准绳》之女科相同,文亦全相因袭,非别有所发明。盖即王肯堂书加以评释圈点,以便检阅耳。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保生碎事》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

1
国朝汪淇撰。是书又名《济阴慈幼外编》,录小儿堕地时至七日内医疗之事。
2
如拭口、断脐、浴儿、稀痘各法,寥寥数则,大约取其便于检用,非保婴之全书也。卷末一条云,随有《济阴纲目》及《慈幼纲目》即镌行。则是书之成,犹在《济阴纲目》之前。其《慈幼纲目》自谓即证治准绳之幼科,加以评释。今未见其本。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释骨》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国朝沈彤撰。有《周官禄田考》,已著录。是编取《内经》所载人身诸骨,参以他书所说,胪而释之,中间多所辨正。如谓经筋篇足少阳之脉,循耳后上额角,额字乃头字之讹。谓曲角之角,经文刊本皆误作周,据气府论注改定。谓颔字说文作顄,与颐同训。顄盖自口内言之,如从口外言则两旁为颔,颔前为颐,两不相假,故《内经》无通称者。谓或骨之或乃古域字,引《说文》为证。谓齿数奇当为牡,偶当为牝,《说文》、《玉篇》并以牙为牡齿,恐误。谓曲牙二穴侠口旁四分,王冰以为颊车穴,恐非经义。谓高骨通指脊骨,不专指命门穴上一节。谓膺中有六穴,穴在骨间,则骨当有七。谓张介宾误以胁下为骹。
2
谓骨舌骨即肩端骨。谓经脉篇斜下贯胛之胛乃胂字之讹。谓本腧篇肘内大骨,内字乃外字之讹,掌后两骨,骨字乃筋字之讹。谓掌后兑骨非手髁。谓壅骨在鱼际旁寸口前,非掌后高骨。谓楗即髀骨之直者。谓骨空论颏下为辅,下字乃上字之讹。谓刺腰痛论或骨在膝外廉,膝字乃骨行字之讹。其考证皆极精核,非惟正名物之舛,并可以纠针砭之谬。已载入所著《果堂集》,此其别行之本。序称为吴文球讲明经穴而作,则其本旨以谈医而起。今附存其目于医家焉。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医学求真录总论》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1
国朝黄宫绣撰。宫绣宜黄人。是书成于乾隆庚午。据其凡例,称尝著《医学求真录》十六卷。别钞其篇首总论,勒为五卷,以标明其宗旨。议论亦明白易解,然不无臆脱。如论风土不齐,而云西北人不可温补,则未免胶柱而鼓瑟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成方切用》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国朝吴仪洛撰。仪洛遵程,海盐人。此书为其《医学述》之第四种。取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馀首,本经按证,加以论断。卷首载内经一十二方。第一卷至第十二卷每卷各有上下,分治气、理血、补养、涩固、表散、涌吐、攻下、消导、和解、表里、祛风、祛寒、消暑、燥湿、润燥、泻火、除痰、杀虫、经带、胎产、婴孩、痈疡、眼目、救急凡二十四门。卷末载勿药元诠七十四条,大旨谓古方不宜今用,故所录皆切于时用之方。凡例于汪桓《医方集解》颇有微词。然桓书浅略,亦可无庸掊击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伤寒分经》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国朝吴仪洛撰。此书为其《医学述》之第五种,取喻嘉言所撰《尚论篇》重为订正。凡太阳经三篇,阳明经三篇,太阴经一篇,少阴经二篇,厥阴经一篇,春温三篇,夏热一篇,脉法二篇,诸方一篇,补卒病论一篇,秋燥一篇,共十有九篇。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医贯砭》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1
国朝徐大椿撰。大椿有《神农本草百种录》,已著录。初,明赵献可作《医贯》,发明薛氏《医案》之说,以命门真水真火为主,以八味丸、六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大椿以其偏驳,作此书辟之。考八味丸即《金匮要略》之肾气丸,本后汉张机之方。后北宋钱乙以小儿纯阳,乃去其肉桂、附子,以为幼科补剂,名六味丸。至明太医院使薛己,始专用二方,为补阳补阴要药,每加减以治诸病。其于调补虚损,未尝无效。献可传其绪论,而过于主持,遂尽废古人之经方。殆如执诚意正心以折冲御侮,理虽相贯,事有不行。大椿攻击其书,不为无理,惟词气过激,肆言辱詈,一字一句,索垢求瘢,亦未免有伤雅道。且献可说不能多验,今其书已不甚行,亦不必如是之诟争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临证指南医案》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国朝叶桂撰。天士,吴县人。以医术名于近时,然生平无所著述。是编乃门人取其方药治验,分门别类,集为一书,附以论断,未必尽桂本意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得心录》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1
国朝李文渊撰。文渊有《左传评》,已著录。是编皆所制新方。前有自题云,古方不能尽中后人之病,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故名曰《得心录》。凡十九方。
2
其敌参膏四方,案应补之证,委曲调剂,以他药代之,为贫不能具参者计。虽未必果能相代,然其用志可尚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伤寒论条辨续注》十二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

1
国朝郑重光撰。重光字在辛,歙县人。明万历中方有执作《伤寒论条辨》,号为精审。后喻昌因之作《尚论篇》,张璐因之作《伤寒缵论》,程嘉倩因之作《后条辨》,互有发明,亦各有出入。然诸书出而方氏之旧本遂微。重光为有执之里人,因取条辨原本,删其支词,复旁参喻昌等三家之说,以己意附益之,名曰《续注》。卷首仍题执中之名,明不忘所本之意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医津筏》一卷通行本

1
国朝江之兰撰。之兰含微,歙县人。是书凡十四篇,每篇以《内经》数语为主,而分条疏论于其后。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四圣心源》十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1
国朝黄元御撰。四圣者,黄帝、岐伯、秦越人、张机也。元御于《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五书,已各为之解,复融贯其旨,以为此书。其文极为博辩,而词胜于意者多。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四圣悬枢》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1
国朝黄元御撰。是书谓寒疫、温疫、痘病、疹病皆由于岁气,世皆以小儿之痘为胎毒,非也。若能因其将发而急表散之,则痘可以不出。其说为宋以来所未有。夫痘病之发,每一时而遍及远近,且轻则大概皆轻,重则大概皆重,则谓之岁气,亦非无理。然究由胎毒伏于内,岁气感于外,相触而发,必谓不系胎毒,何以小儿,同感岁气,而未出痘者乃病痘,已出痘者不病痘乎?是又未可举一废百也。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素灵微蕴》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1
国朝黄元御撰。其书以胎化、藏象、经脉、营卫、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为十篇,又病解十六篇,多附以医案。其说诋诃历代名医,无所不至。
2
以钱乙为悖谬,以李杲为昏蒙,以刘完素、朱震亨为罪孽深重,擢发难数。可谓之善骂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玉楸药解》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1
国朝黄元御撰。玉楸者,元御别号也。是书谓诸家本草,其议论有可用者,有不可用者,乃别择而为此书。大抵高自位置,欲驾千古而上之。故于旧说多故立异同,以矜独解。

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脉因证治》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
不著撰人名氏。其书按四时气候,详列诸病。先脉,次因,次证,次治,颇有条理,而分属处未免牵强。如霍乱、泄泻属夏三月,伤寒属冬三月,已为拘滞。
2
至于以颠狂、惊痫、痔漏、脱肛分属冬、夏,益为无说矣。春三月之证,分别真阴、元阴、真阳、元阳,其意主先后天立说,亦牵合不能了了。案元朱震亨有《脉因证治》一书,国朝喻昌尝惜其不行,说见所撰《寓意草》。是书卷首无序,后有嘉禾石氏一跋,称岐黄家久奉为枕秘,因讹脱甚多,借得藏书家善本校录,似即震亨之书。然所载各方如左归丸、右归丸之类,皆出自张介宾《景岳全书》,而亦以古方目之。知其断非震亨所著矣。

子部十五·附录》

子部十五·附录·水牛经》三卷永乐大典本

1
旧本题唐造父撰。造父未详何许人。原序有云,唐则天垂拱二年八月,收得水牛有病证。造父奏言,水牛与黄牛形貌相同,治法不等。若依黄牛用药,误矣。
2
造父别立医书共四十五证,有方有论,并无差误,但其词俚陋。盖方技家闻古有善御之造父,误以为唐人而托之也。

子部十五·附录·安骥集》三卷永乐大典本

1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伪齐刘豫时刊书序曰,尚书兵部阜昌五年准内降付下都省奏,朝散大夫尚书户部郎中冯长宁等札子,成忠郎皇城司准备差遣卢元宾进呈司牧《安骥集方》四册。奉齐旨,可看详开印施行。长宁等窃谓国家乘宋后,不得已而用兵,故遣官市马于陇右,诏修马政。始命有司看详司牧《安骥集》方,开印以广其传云云。详其序意,则旧有此书,伪齐刊之耳。凡病各有图,药方附末。其所载王良百一歌及伯乐画烙图、十二经络图、马师皇五脏、八邪论,大抵方技依托之言。然其来则已久矣。

子部十五·附录·类方马经》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1
不著撰人名氏。首有刑部员外郎姚江舒春序,称太监钱公总掌御马监,命本监中官之善于马者,取《马经》旧本,参以群书,日加考订,究脉络针穴之源委,校经方药石之君臣,极歌诀之周,尽方术之备,又增马援所进铜马表、铜马相法及腾驹牧养法诸条。书成,命寿诸梓云云。考太学题名碑,成化己丑有进士舒春,武功卫人。则所谓太监钱公者,当即宪宗朝之钱能也。

子部十五·附录·司牧马经痊骥通玄论》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1
旧本题东原兽医卞管勾集注。有三十九论,四十六说。于马之病源治诀,简明赅备。前有正德元年陕西苑马寺卿太原车霆序。《明史·艺文志》不著录,惟高儒《百川书志》有之,卷帙与此本合。所谓卞管勾者,其名则不可考矣。

子部十五·附录·疗马集》四卷、《附录》一卷内府藏本

1
明喻仁、喻杰同撰。仁杰皆六安州马医。其书方论颇简明。附录一卷,则医驼方也。

子部十五·附录·痊骥集》二卷永乐大典本

1
不著撰人名氏。前载通玄三十九论。病分五脏治之,各有方论,复附杂病诸方。今世疗马之剂,其源大略皆本此。

子部十五·附录·右「医家类」九十四部,六百八十二卷,《附录》六部,二十五卷,皆附《存目》。》

URN: ctp:ws335578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