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广西通志卷二十二
3
田赋
4
则壤成赋肇于《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粤西,其衡之阳邪?顾田则下中,而赋直下下,度支嵗额,代有盈绌,然去沱潜云梦,犹终逺甚,刀耕火种之区,岂尚有遗地力而不治也欤?
5
国家大沛,纶音粤民,咸欣欣慕,义报垦复,则而他省之氓,并许占籍认垦,化荒塍为膏壤,输太仓而封比屋,盈宁之象,月异而嵗有加矣。重以
6
圣朝不宝珍异物,土宜而贡,亦得与菁茅箘、簵同称也。屯政之阙,兵民异制,顾权饷于赋,则理财之重兼焉,斯又无庸别志耳。志田赋附额办屯田。
7
广西通省原额:官、民、猺、獞田地塘共九万三千三百零六顷六十二亩七分零内,除荒一万二千六百一十一顷一十八亩七分四厘零,实徵七万八千三百七十三顷六十八亩八分一厘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升科及里民首报并垦田捐纳,共二千三百七十八顷八十三亩七分六厘零。又康熙十九年并雍正三年开垦及七、八、九、三年首报捐纳报饷归公额外田地共一千零四十一顷二十一亩四分八厘零,又附徵奉文归民。废藩田及额外共一千一百四十顷零一十一亩二分六厘。零内除荒四十二顷二十二亩一分九厘零,实徵一千零七十四顷七十二亩四分一厘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起科,并里民首报垦熟共二十三顷一十七亩六分五厘零。又雍正七、八两年里民首报垦,熟未入全书额外老荒、民猺馀田共二十九顷三十四亩一分七厘零实熟田地共八万二千八百三十六顷九十八亩零八厘零。又泗城府属新定分界江南田共二千三百二十九,白半零二十五。又镇安府康熙二十七年清出原土遗田并开垦及雍正七、八两年编徵新垦起科,并雍正七、八九三年首报共田㙔一千七百九十四㙔一百零五厘,各徵不等,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附徵秋粮米三十六万六千九百四十一石三斗二升零九勺零。除栁州府属来宾县拨给白牛峝,免差米一十一石一斗九升八合零,实徵三十六万六千九百三十石零一斗二升二合九勺零,内折色米二十三万六千七百三十五石三斗七升零,本色米一十三万零一百九十四石七斗四升五合九勺零内,除宾州永折米五千五百零五石一斗三升二合零实,共本色米一十二万四千六百八十九石六斗一升三合九勺零。
8
桂、平二府属本色米七万八千零二十八石二斗七升五合零半徵,折色该银三万一千二百一十一两三钱零半,徵本色米三万九千零一十四石一斗三升一合。
9
平乐府属平乐、恭城、昭平起运,本府、庆丰仓共米二千七百七十二石七斗二升三合,内半徵折色该银一千一百零九两零八分八厘零半,徵本色该米一千三百八十六石三斗六升一合零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捐纳附徵地粮并洲园草塲、都司草塲、山地、仙鹤谷田,及三镇兵田、官田、社学、禾价、鱼课、城头陋规等项,共银三十一万七千八百四十六两一钱五分零。
10
太平府凭祥土州附徵田土银一十一两二钱,应徵额熟及新垦首报捐纳审增人丁银四万四千八百九十四两五钱零一厘零。
11
思恩府賔州额徵永折米,折银四千四百零四两一钱零五厘零。
12
以上共银三十六万七千一百五十六两零六分四厘零。内存留并驿站共银八万四千八百六十七两四钱八分四厘。零起运银二十八万二千二百八十八两五钱八分零,遇闰加徵银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七两六钱三分二厘零。
13
梧州府徵收蛋户鱼课,归入起运银二十八两七钱八分五厘零。
14
三年,朝。
15
觐除镇安府并庆逺府属东兰土州额解贡马共五匹半,毎匹折银一十二两,共银六十六两外,水脚银一两九钱八分。又镇安府额解贡器银香炉、葢碟一副、花瓶一副、烛台一副,三项共重五十七两外,水脚银一两七钱一分,额解本色黄蜡三十八筋额,解本色降香二十五筋,查额解前项贡马贡器、降香黄蜡等项,先经咨部,请照泗城府以土改流之例豁免徵解。于雍正八年八月初七日,奉准部覆东兰土知州已降州同及属流官管事,镇安府亦改土归流。所有贡马等项,应准免贡照例徵输钱粮,如有借土贡名色重累,小民该抚即行指参,遵照在案太平府属上石西土州、宁明州、陀陵土县各额解贡马一匹,于请停藩臬朝。
16
觐等事题:明照泗城、东兰、镇安等府州之例,一体豁免。实南、太庆、思镇五府属土司额解贡马六十七匹,毎匹折银一十二两,共银八百四十两外,水脚银二十四两一钱二分。
17
太平府属土司,大朝贴黄文册银一十九两,内除宁明、陀陵二州县贴黄银二两,照例豁免,实应解贴黄文册银一十七两。
18
思恩府属田州土州额解贡器银、香炉、花瓶、烛台一副,共折银一百二十两外,水脚银三两六钱。桂林府属临桂、灵川、兴安、阳朔、永宁、永福、义宁、全州、灌阳二州七县原额,官民、猺、獞田地塘共二万三千五百零七顷八十二亩四分零内,除荒五千七百零一顷四十六亩二分四厘零,实徵一万七千六百零七顷六十二亩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并里民首报及官员垦田、捐纳、垦熟,共一百九十八顷七十四亩一分一厘零,又附徵奉文,归民废藩熟田一百九十一顷六十七亩九分六厘零。雍正八年,里民首出额外垦熟山地,并雍正九年分捐纳,垦熟不入全书。老荒民田共五十七顷八十八亩七分一厘零四项,田共一万八千零五十五顷九十二亩七分八厘零。
19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捐纳附徵秋粮米,除永福县减三米外,共九万零五百六十一石九斗零六合零,内折色米二万二千八百九十七石三斗一升七合零,本色米六万七千六百六十四石五斗八升九合零半徵,折色该银二万七千零六十五两八钱三分二厘零半,徵本色该米三万三千八百三十二石二斗八升八合零。
20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捐纳附徵地粮,并洲园草塲,都司草塲、山地仙鹤谷田粮银,及三镇兵田官田、社学禾价银共五万八千零一十一两一钱二分三厘零。
21
应徵旧熟新垦并审増人丁银七千七百六十九两五钱七分八厘零。
22
以上二项银共六万五千七百八十两零七钱零一厘零,内存留并驿站共银一万七千七百三十五两二钱三分一厘。零起运银四万八千零四十五两四钱七分零,遇闰加徵银二千五百二十六两零五分五厘零。
23
临桂县原额官民猺獞田地塘共五千八百零六顷六十七亩一分六厘零,内除荒六百五十九顷三十七亩四分一厘零,实徵五千一百三十六顷四十九亩二分一厘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并里民首报及官员垦田、捐纳、垦熟共一十顷零八十亩零五分三厘零,又附徵奉文归民废藩熟田八顷六十一亩七分八厘零外。雍正九年,分官员垦田、捐纳、垦熟不入全书。老荒民田共二十八顷五十亩,四项共田五千一百八十四顷四十一亩五分二厘零,编徵不等。
24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捐纳附徵秋粮熟米共二万七千八百九十四石五斗四升一合零,内折色米一千八百四十三石八斗四升一合零,本色米二万六千零五十石零七斗零半徵,折色银一万零四百二十两零二钱八分零半,徵本色米一万三千零二十五石三斗五升零。
25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捐纳附徵地粮,并洲园、草塲、折粮、都司草塲,折银共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二两三钱三分零。
26
应徵原额并审増人丁银共一千八百七十六两六钱五分。
27
以上银共一万六千七百三十八两九钱八分零。内存留并驿站共银四千九百八十九两二钱零六厘零,起运银一万一千七百四十九两七钱七分四厘零,遇闰加徵银七百五十二两一钱九分六厘零。
28
灵川县原额官民猺獞田地,塘共三千三百四十顷零二亩零二厘零内,除荒五百八十四顷八十五亩六分七厘零,实徴二千七百五十三顷六十一亩五分七厘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首报田一顷五十四亩七分八厘零,又附徵奉文归民废藩。熟田一顷九十二亩五分三项,共田二千七百五十七顷零八亩八分五厘零,编徵不等。
29
应徵实徵及编徵附徵熟米共一万六千五百九十六石六斗零五合零内折色米一千六百五十五石三斗零八。合零本色米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一石二斗九升七合零半,徵折色银五千九百七十六两五钱一分八厘四毫零半,徵本色米七千四百七十石零六斗四升八合零。
30
应徵及编徵附徵地丁银八千六百七十六两五钱零三厘零。
31
应徵原额并审増人丁银,共二千三百八十二两二钱八分二厘零。
32
以上银共一万一千零五十八两七钱八分五厘零内存留并驿站共银二千八百零七两零九分七厘零,起运银八千二百五十一两六钱八分八厘零,遇闰加徵银四百五十八两三钱零。
33
兴安县原额:官民、猺、獞田地,塘共二千零三十七顷九十六亩一分六厘零,内除荒九百四十一顷六十亩零七厘零,实徵一千零六十八顷三十亩零五分四厘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并里民首报及生俊捐纳、垦熟,共二十八顷零五亩五分五厘零,又附徵奉文归民。废藩田并扣兑熟田共六十顷零七十二亩九分四厘零。雍正九年,分生俊垦,田捐纳垦,熟不入全书。老荒民田共二十三顷九十七亩,四项共田一千一百八十一顷零六亩零三厘零。
34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捐纳附徵秋粮米共六千二百七十四石八斗零,内折色米三千四百五十八石零六升二合零,本色米二千八百一十六石七斗三升八合零半,徵折色银一千一百二十六两六钱九分五厘零半,徵本色米一千四百零八石三斗六升九合零。
35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捐纳附徵并仙鹤田地粮银共四千五百二十七两五钱二分五厘零,应徵原额并审増人丁银共九百六十六两五钱八分七厘零。
36
以上银共五千四百九十四两一钱一分二厘。零内存留并驿站共银一千八百零一两七钱零,起运银三千六百九十二两四钱一分二厘零,遇闰加徵银一百七十九两零一分九厘零。
37
阳朔县原额官民、猺、獞田地,塘共一千二百八十九顷零七亩二分二厘零内,除荒二百六十八顷三十七亩九分一厘零,实徵九百五十一顷四十五亩九分五厘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及里民首报及生俊垦田、捐纳、垦熟,共六十九顷二十三亩三分六厘零,又附徵归民熟田一十四顷一十六亩一分七厘零。雍正八年里,民首出垦,熟不入全书。山地。并雍正九年分捐纳垦熟不入全书。老荒民田共三顷六十一亩七分一厘零四项,共田一千零三十八顷四十七亩一分九厘零,编徵不等。
38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捐纳附徵秋粮米共五千五百六十八石六斗二升零内,折色米五千零一十三石四斗二升二合零本色米五百五十五石一斗九升八合零半,徵折色银二百二十二两零七分九厘零半徵本色米二百七十七石五斗九升九合零。
39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捐纳附徵地粮银共五千零五十二两七钱一分五厘零。
40
应徵原额并审増人丁银六百零五两八钱五分以上银共五千六百五十八两五钱六分五厘,零内存留并驿站共银一千六百五十八两九钱六分九厘零,起运银三千九百九十九两五钱九分六厘零,遇闰加徵银二百两零一钱五分九厘零。永宁州原额、官民镇堡兵田共一千零七十八顷七十五亩三分九厘,零内除荒二百八十顷零三十二亩三分二厘,实徵七百八十三顷七十亩零五分七厘。雍正七年,里民首报一十四顷七十二亩五分。又附徵垦熟山地二顷六十一亩三项共八百零一顷零四亩零七厘零。
41
应徵实徵及首报附徵秋粮熟米共二千六百一十八石七斗零三,合零内折色米二百一十五石一斗七升九合零,本色米二千四百零三石五斗二升四合零半徵,折色银九百六十一两四钱零九厘零半,徵本色米一千二百零一石七斗六升二合零。
42
应徵实徵及首报附徵地粮并山地粮银共一千一百四十三两六钱一分七厘零。
43
应徵三镇兵田及官田、社学禾价熟银共五百零三两七钱一分一厘零。
44
以上银共一千六百四十七两三钱二分八厘。零内存留银五百一十八两三钱七分八厘零。起运,银一千一百二十八两九钱五分零。遇闰,加徵银一百零九两六钱五分三厘零。
45
永福县原额官民田地塘共八百五十九顷三十七亩五分六厘零内,除荒五百二十五顷八十二亩零五厘零,实徵三百一十九顷四十一亩二分一厘零。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首报共一十四顷一十四亩三分,又附徵清出熟田二十六顷二十八亩七分三厘零。雍正九年,分垦田捐纳垦,熟不入全书。老荒民田一顷八十亩,四项共田三百六十一顷六十四亩二分四厘零,编徵不等。
46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附徵秋粮熟米除减三米外,共三千四百五十五石七斗四升零内,折色米二千一百九十九石八斗三升五合零,本色米一千二百五十五石九斗零五合零半,徵折色银五百零二两三钱六分一厘零半徵本色米六百二十七石九斗五升二合零。
47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附徵地粮银共一千六百零一两八钱六分九厘零
48
应徵原额并审増人丁银共一百四十二两八钱九分九厘零。
49
以上银共一千七百四十四两七钱六分八厘零内存留并驿站,共银九百五十六两二钱八分七厘。零起运,银七百八十八两四钱八分一厘零,遇闰加徵银七十八两五钱一分四厘零。
50
义宁县原额官民、猺、獞田地,塘共一千一百二十八顷九十二亩二分一厘,零内除荒五十九顷三十六亩零五厘零实徵一千零六十八顷七十亩零八分六厘零。雍正七、八两年,里民首报八十五亩三分,又附徵奉文归民田二顷四十七亩七分三厘零三项,共田一千零七十二顷零三亩八分九厘零。
51
应徵实徵及首报附徵秋粮熟米共五千九百九十七石一斗五升零内,折色米一千五百三十石零五斗一升零。本色米四千四百六十六石六斗四升零半,徵折色银一千七百八十六两六钱五分六厘零半,徵本色米二千二百三十三石三斗二升。
52
应徵实徵及首报附徵地粮银共三千一百一十八两二钱六分八厘零。
53
应徵原额并审増人丁银共四百零一两三钱四分六厘零。
54
以上银共三千五百一十九两六钱一分四厘零,内存留并驿站银一千零六十四两零三分五厘零起运银二千四百五十五两五钱七分九厘零,遇闰加徵银一百六十四两二钱二分五厘零。全州原额:官民、猺田、地塘共六千三百一十二顷零九亩八分三厘。零内除荒税二千一百一十八顷六十一亩四分六厘零,实徵四千一百三十四顷八十一亩六分三厘零。雍正七八两年,里民首报五十八顷六十六亩七分四厘零。又附徴奉文归民熟田七十四顷八十七亩一分一厘零三项,共田四千二百六十八顷三十五亩四分八厘零。应徵实徵及首报附徵秋粮熟米共一万七千零四十石零七斗五升零,内折色米五千五百三十八石零六升零,本色米一万一千五百零二石六斗九升零半,徵折色银四千六百零一两零七分六厘零半,徵本色米五千七百五十一石三斗四升零。
55
应徵实徵及首报附徵地粮银共一万四千六百九十八两四钱九分五厘零。
56
应徵原额并审増人丁银共一千一百零九两零四分二厘零。
57
以上银共一万五千八百零七两五钱三分七厘零,内存留并驿站银三千零五十八两二钱一分七厘。零起运银一万二千七百四十九两三钱二分零,遇闰加徵银四百六十四两零二分四厘零。灌阳县原额,官民、猺田、地塘共一千六百五十四顷九十四亩八分二厘,零内除荒二百六十三顷一十三亩三分零,实徵一千三百九十一顷一十亩零四分六厘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共七十一亩零五厘零二项,共田一千三百九十一顷八十一亩五分一厘零。
58
应徵实徵及编徵秋粮熟米共五千一百一十四石九斗九升八合零内折色米一千四百四十三石一斗零本色米三千六百七十一石八斗九升七合零半徴,折色银一千四百六十八两七钱五分八厘零半,徵本色米一千八百三十五石九斗四升八合零。
59
应徴实徵及编徵地粮银共三千八百二十六两零九分零。
60
应徵原额并审増人丁银,共二百八十四两九钱二分二厘零。
61
以上银,共四千一百一十一两零一分二厘零内存留并驿站,共银八百八十一两三钱四分二厘零。起运,银三千二百二十九两六钱七分零。遇闰加徵银一百一十九两九钱六分五厘零。
62
平乐府属平乐、富川、恭城、贺县、茘浦、修仁、昭平、永安一州七县原额官民田地塘共六千九百五十九顷一十亩,零内除荒三十五顷七十一亩四分四厘零,实徵六千九百一十二顷九十亩零六分一厘零。雍正四年,编徵及雍正七、八、九、三年,里民首报一十顷零四十七亩九分一厘零。永安州里民首出未入全书,及恭城县生俊垦田捐纳垦熟税一十顷零八十二亩零七厘,附徵奉文归民。废藩田四十顷零五十五亩五分零四项,共田六千九百七十四顷七十六亩零九厘零,编徵不等。应徵实徵及首报附徵秋粮熟米三万一千八百九十二石二斗六升零内,折色米二万一千五百二十八石五斗七升,本色米一万零三百六十三石六斗八升六合半,徵折色银四千一百四十五两四钱六分八厘零半,徵本色米五千一百八十一石八斗四升三合零。
63
平乐、恭城、昭平起运本府庆丰仓共米二千七百七十二石七斗二升三合,内半徵折色银一千一百零九两零八分八厘零半徵本色米一千三百八十六石三斗六升一合零。
64
应徴实徵及首报附徵地粮银共三万一千三百五十九两六钱三分七厘零。
65
应徵原额并审増人丁银共三千七百九十五两五钱六分零。
66
以上银共三万五千一百五十五两二钱九分零。内存留并驿站银一万零四百七十两零二分八厘零起运银二万四千六百八十五两二钱七分零,遇闰加徵银一千六百四十四两一钱五分零。平乐县原额官民田地塘共九百七十四顷五十九亩一分五厘,零内除荒三顷八十三亩四分五厘零实徵九百六十一顷零四亩八分一厘零。雍正八年,首报九顷七十亩零八分八厘零附徵奉文归民。废藩田二十六顷八十四亩一分六厘零三项,共田九百九十七顷五十九亩八分五厘零,编徵不等。
67
应徵实徵及首报秋粮熟米四千七百一十八石一斗零七合零,内折色米二千四百三十五石零八升六合零,本色米二千二百八十三石零二升零。
68
实徵米九十二石零一升三合零半徵折色银三十六两八钱零五厘零半,徵本色米四十六石零六合零起运:本府庆丰仓米二千一百九十一石零七合零半徵,折色银八百七十六两四钱零二厘零半,徵本色米一千零九十五石五斗零三合零。
69
应徵实徵并首报附徵折粮铺垫水脚及膳租等银共三千九百八十六两一钱七分一厘零,应徵原额及审増人丁银五百三十一两零七分二厘。
70
以上银共四千五百一十七两二钱四分三厘。零内存留并驿站银二千一百五十九两四钱六分八厘。零起运银二千三百五十七两七钱七分六厘零,遇闰加徵银二百一十五两七钱八分八厘零。
71
富川县原额官民田地塘馀田并清出兵田,共一千零八十一顷一十六亩六分零内,除荒五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零,实徵一千零七十五顷三十三亩四分八厘零。雍正八年,首报三十亩零三分七厘零二项,共一千零七十五顷六十三亩八分六厘零,编徵不等。
72
应徵实徴及首报秋粮熟米四千六百一十三石零六升八合零,内折色米二千三百五十四石四斗四升二合零,本色米二千二百五十八石六斗二升五合零半,徵折色银九百零三两四钱五分零半,徵本色米一千一百二十九石三斗一升二合零。
73
应徵实徵及首报地粮银共四千九百六十四两零八分九厘零。
74
应徵原额及审増人丁银共五百七十八两零四分七厘零。
75
以上银共五千五百四十二两一钱三分六厘,零内存留银一千三百八十二两三钱七分五厘零起运银四千一百五十九两七钱六分一厘零,遇闰加徵银一百七十五两八钱四分二厘零。恭城县原额:官民、猺、獞田地塘共三百四十六顷五十亩零九分五厘零全熟。又雍正九年生俊垦田捐纳垦税一十顷零六十五亩,又附徵归民田四顷五十二亩四分九厘零三项,共田三百六十一顷六十八亩四分四厘,编徵不等。
76
应徵实徵及捐纳并附徵秋粮米一千九百四十石零四斗一升八合零,内折色米九百七十五石五斗二升九合,本色米九百六十四石八斗八升八合零实徴米五百五十三石八斗八升八合零半徴,折色银二百二十一两五钱五分零半徵本色米二百七十六石九斗四升四合零。起运本府庆丰仓米四百一十一石内,半徵折色银一百六十四两四钱,半徵本色米二百零五石五斗,应徵实徵及捐纳附徵地粮银共二千零一两二钱五分三厘零。
77
应徴原额并审増人丁银一百八十三两二钱八分九厘。
78
以上共银二千一百八十四两六钱五分二厘。零内存留银六百三十五两一钱七分四厘零,起运银一千五百四十九两四钱七分八厘,遇闰加徵银一百二十四两九钱五分三厘零。
79
贺县原额,官民獞学馀夏,田地、山塘共二千一百九十二顷一十七亩零五厘零内,除荒一十二顷六十七亩五分二厘零,实徴二千一百七十九顷四十九亩五分二厘零,附徴归民。废藩田三顷二十亩,二项共田二千一百八十二顷六十九亩五分二厘零,编徵不等。
80
额编实徵及附徵秋粮熟折色米一万零三百二十五石四斗七升零。
81
应徵实徵及附徵地粮银共一万零六百五十八两四钱八分二厘零。
82
应徵原额及审増人丁银共一千一百二十四两九钱五分二厘零。
83
以上银共一万一千七百八十三两四钱三分四厘零。内存留并驿站银一千八百六十九两七钱九分一厘。零起运银九千九百一十三两六钱四分三厘零,遇闰加徵银四百二十三两九钱九分八厘零。
84
茘浦县原额官民田地塘共四百六十六顷三十七亩四分六厘零内,除荒一十三顷六十七亩七分四厘零,实徵四百五十二顷二十三亩零六厘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并里民首报,垦熟共田四十六亩六分六厘零二项,共田四百五十二顷六十九亩七分二厘零,编徵不等。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秋粮熟米二千一百零七石七斗四升二合零,内折色米五百零三石七斗二升八合零,本色米一千六百零四石零一升四合零半徵,折色银六百四十一两六钱零五厘零半,徵本色米八百零二石零七合零。
85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地粮银共一千二百七十五两一钱一分九厘零。
86
应徵原额及审増人丁银,共二百五十一两零一厘零。
87
以上银共一千五百二十六两一钱二分零,内存留银四百八十七两六钱二分二厘零起运银一千零三十八两四钱九分八厘零,遇闰加徵银一百二十九两三钱八分八厘零。
88
修仁县原额官民兵田地塘共一百六十七顷五十五亩四分八厘零全熟,附徵归民。废藩田五顷九十八亩八分三厘零二项,共田一百七十三顷五十四亩三分一厘零,编徵不等。
89
应徵实徵及附徵秋粮熟米九百三十四石五斗四升七合零内折色米三十六石三斗五升四合零本色米八百九十八石一斗九升三合零半,徵折色银三百五十九两二钱七分六厘零半徴,本色米四百四十九石零九升六合零。
90
应徵实徵及附徵地粮银共六百一十一两六钱九分四厘零。
91
应徵原额及审増人丁银共二百一十七两三钱三分五厘零。
92
以上银共八百二十九两零三分零内,存留银二百两零九钱九分,起运银六百二十八两零四分零,遇闰加徵银一百一十一两四钱八分七厘零。昭平县原额,官民兵獞田地塘共一千四百六十二顷零九亩八分三厘零全熟,编徵不等。
93
应徵:秋粮米五千六百一十六石五斗三升二合,内折色米四千一百六十三石九斗八升四合零,本色米一千四百五十二石五斗四升七合零实徵米一千二百八十一石八斗三升零半徵,折色银五百一十二两七钱三分二厘零半,徵本色米六百四十石零九斗一升五合零。起运:本府庆丰仓米一百七十石零七斗一升六合零半徵,折色银六十八两二钱八分六厘零半,徵本色米八十五石三斗五升八合零。
94
应徵地粮银六千九百八十七两八钱三分二厘零。
95
应徵原额及审増人丁银五百五十五两七钱二分二厘零。
96
以上银共七千五百四十三两五钱五分四厘。零内存留银三千二百二十六两三钱八分三厘。零起运银四千三百一十七两一钱七分一厘零,遇闰加徵银三百三十九两五钱零。
97
永安州原额官民田地塘并清出榕峝等堡田,共二百六十八顷六十三亩四分八厘零全熟。里民首出一十七亩零七厘二项,共田二百六十八顷八十亩零五分五厘零,编徵不等。
98
应徵实徵及首出秋粮米共一千六百三十六石三斗八升三合零,内折色米七百三十三石九斗七升七合零,本色米九百零二石四斗零五合零内半徴,折色银三百六十两零九钱六分二厘零半,徵本色米四百五十一石二斗零二合零。应徵实徵及首出地粮银共八百七十四两九钱九分七厘零。
99
应徵原额及审増人丁银,共三百五十四两一钱三分二厘。
100
以上银共一千二百二十九两一钱二分九厘零内,存留银五百零八两二钱二分五厘。零起运银七百二十两零九钱零三厘零,遇闰加徵银一百二十三两一钱九分七厘零。
101
梧州府属苍梧、藤县、容县岑溪懐集五县原额,官学僧猺獞田地塘,共一万零九百七十八顷五十九亩六分零内,除荒八十七顷三十八亩零,实徵九千八百二十顷零一十一亩二分三厘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并里民首报捐纳垦熟,共一千零七十一顷一十亩零三分七厘零。又康熙十九年,雍正七、八九三年,里民首报及生俊捐纳垦熟未入全书。老荒官民獞田塘共二十八顷一十二亩九分四厘零三项,共田一万零九百一十九顷三十四亩五分四厘零。苍、梧、藤、容、懐、集四县附徴原额民、猺、佃獞馀田共三百二十一顷二十二亩三分七厘零内除荒四十二顷二十二亩一分九厘零,实徵二百五十五顷八十二亩五分二厘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起科,并里民首报垦熟,共二十三顷一十七亩六分五厘零。又雍正七、八两年里,民首报垦,熟未入全书。老荒民猺馀田共二十九顷三十四亩一分七厘零三项,共田三百零八顷三十四亩三分四厘零。以上实熟田,共一万一千二百二十七顷六十八亩八分八厘零,编徵不等。
102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垦熟秋粮折色米共五万零二百六十八石四斗四升零内本色米一千六百五十四石五斗七升四合零折色米四万八千六百一十三石八斗六升六合零。
103
应徵实徵及编徵新垦首报捐纳附徵地粮折粮鱼课共银四万五千零五十二两九钱八分五厘零。
104
应徵旧熟编徵新垦首报及审増人丁银共五千八百七十九两三钱零五厘零。
105
以上银共五万零九百三十二两二钱九分二厘。零内存留并驿站共银一万零二百七十两零五分二厘零,起运银四万零六百六十二两二钱三分六厘零,遇闰加徵银一千四百一十六两八钱四分九厘。
106
本府徵收蛋户鱼课,归入起运银二十八两七钱八分五厘。
107
苍梧县原额官民田地塘共三千五百七十八顷六十一亩五分七厘零全熟,又附徵馀田一百三十二顷三十一亩六分三厘零全熟。雍正七年,分里民首报垦熟未入全书民田一十亩零一分九厘零,又首出附徵馀田三顷五十二亩一分六厘零四项,共田三千七百一十四顷五十五亩五分五厘零。
108
应徵额编及首报秋粮折色米共一万七千一百六十九石二斗二升四合零。
109
应徵额编及首报地粮银一万六千三百八十两零二分九厘零。
110
应徵原额及审増人丁银共一千一百七十五两七钱九分三厘零。
111
以上银共一万七千五百五十五两八钱二分二厘。零内存留并驿站银三千六百八十两零六钱二分零。起运银一万三千八百七十五两二钱零,遇闰加徵银五百一十四两三钱七分零。
112
藤县原额,官民学僧、猺田、地塘共三千六百五十四顷二十四亩四分五厘零内,除荒七十四顷三十二亩二分二厘零,实徵三千一百顷零六十七亩五分三厘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并里民首报及捐纳垦熟,共四百七十九顷二十四亩七分零。雍正九年,分生俊垦田捐纳不入全书,老荒民塘共四顷八十亩,三项共田三千五百八十四顷七十二亩二分三厘零,又附徵五屯五里丈出溢税四十一顷零七亩六分一厘五毫全荒。
113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捐纳熟秋粮折色米一万四千二百一十九石六斗九升零
114
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捐纳地粮银共一万二千四百四十六两五钱八分九厘零。
115
应徵原额并审増人丁银共一千五百六十四两七钱一分七厘零。
116
以上银共一万四千零一十一两三钱零六厘零,内存留并驿站共银一千九百零八两三钱二分二厘。零起运银一万二千一百零二两九钱八分四厘零,遇闰加徵银三百一十八两九钱三分九厘零。
117
容县原额官民田地塘共一千六百三十五顷二十三亩三分八厘零内,除荒一十三顷零五亩七分八厘零实,徵熟一千零三十顷零三十一亩九分三厘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起科,并里民首报垦熟共五百九十一顷八十五亩六分七厘零。又雍正八年分里民首报垦熟未入全书,老荒民田共八顷八十一亩六分五厘零三项,共田一千六百三十顷零九十九亩二分五厘零。附徵原额猺佃田共一百一十一顷九十五亩一分三厘零内,除荒一顷一十四亩五分八厘零实,徵熟八十七顷六十二亩九分零。自雍正四年至雍正九年编徵新垦起科,并里民首报垦熟,共二十三顷一十七亩六分五厘零。又雍正八年,里民首报未入全书额外,老荒民猺佃田共二十五顷八十二亩零一厘零三项,共田一百三十六顷六十二亩五分六厘零以上实熟田,共一千七百六十七顷六十一亩八分一厘零,编徵不等。应徵实徵及编徵首报熟秋粮折色米共八千三百七十四石四斗六升五合零。
118
应徵实徵及编徵新垦首报附徵地粮折粮银共六千六百三十三两八钱二分八厘零。
119
应徵旧熟并编徵新垦首报及审増人丁银共一千零二十八两七钱六分四厘零。
120
以上银共七千六百六十二两五钱九分三厘。零内存留驿站共银一千五百四十一两九钱九分零。起运银六千一百二十两零六钱零二厘零。遇闰加徵银二百零四两六钱二分零。
121
岑溪县原额官学民、獞田、地、塘共七百六十二顷二十亩零九分零全熟。康熙十九年,里民首出并雍正七年,首报未入全书官民獞田共一十二顷九十四亩六分八厘零二项,共田七百七十五顷一十五亩五分八厘零。
122
应徵额编并首报秋粮共米三千一百一十九石零九升八合零全熟,内本色米一百二十九石八斗一升五合,零折色米二千九百八十九石二斗八升三合零。
123
应徵额编及首报地粮折粮银共三千二百六十两零四钱八分一厘零。
124
应徵原额并审増人丁银共六百六十四两六钱三分一厘零。
125
以上银共三千九百二十五两一钱一分三厘零,内存留驿站共银一千一百四十三两二钱六分零,起运银二千七百八十一两八钱五分二厘零,遇闰加徵银一百三十七两二钱三分二厘。懐集县原额、官民田地山塘共一千三百四十八顷二十九亩,三分零全熟。雍正七八两年,分里民首报垦,熟未入全书,共税一顷四十六亩四分二厘。又附徵抚民耕种。猺田三十五顷八十七亩九分九厘零三项,共田一千三百八十五顷六十三亩七分一厘零,编徵不等。
126
应徵额徵及首报秋粮米七千三百八十五石九斗六升三合零,内本色米一千五百二十四石七斗五升九合零折色米五千八百六十一石二斗零四合零。
127
应徵额徵及首报地粮并馀米折粮地租银共六千三百零三两二钱七分三厘零。
128
应徵原额及审増人丁银一千四百四十五两四钱零。
129
以上银共七千七百四十八两六钱七分三厘。零内存留并驿站共银一千九百九十五两八钱六分零,起运银五千七百五十二两八钱一分三厘零,遇闰加徵银二百四十一两六钱八分八厘。
130
广西通志卷二十二
URN: ctp:ws427758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