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七百

《卷七百》[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牧守部 贪黩:
2
夫天子所与共治者,惟良二千石尔。嗟乎!风教陵迟,廉耻凋丧,见得思义,几何人哉!犬旬利之夫,厚颜斯甚,荷析圭剖符之宠,膺百城千里之寄,而乃割剥氓庶,雠敛货财。见金而不见人,知得而不知丧,识多积之可乐,ウ厚亡之难悔。贯盈恶稔,颠沛随之。故君子辞富以求安,知足以远辱者岂?犬旬名安节,至性之所存,抑失身殄祀,古人之攸戒也。繇汉以来,居长人之任,彰贪墨之迹者,悉条著于篇云。
3
汉居益昌,嗣湘城侯臣钦若等。按《南粤传》,桂林监居翁注姓居,名翁,益昌即其子也。而《功臣表》云监居翁,误也为九真太守,坐盗使人出买犀奴婢赃百万以上,不道诛。
4
陈咸为南阳太守,其治放严延年,其廉不如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玉食,美食如玉也
5
后汉欧阳歙自汝南太守徵为大司徒,坐在汝南,赃罪千馀万,发觉下狱。
6
羊元群罢北海郡赃罪,狼藉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溷轩厕室
7
侯参中,常侍览之。兄为益州刺史,民有丰富者,辄诬以大逆,皆诛灭之,没入财物,前后累亿计。太尉杨秉奏槛车徵于道自杀。京兆尹远逢于旅舍,阅参车三百馀两,皆金银锦帛珍玩,不可胜数。
8
韦毅,为陈留太守,桓帝延熹九年,坐赃自杀。
9
左昌为梁州刺史。灵帝中平初,北地羌、胡与边章等寇乱陇右,昌等因军兴断盗数十万。断,谓割截。汉阳长史盖勋固谏。昌怒,乃使勋别屯河阳以拒贼锋,河阳县,属天水郡。欲因军事罪之。而勋数有战功,昌坐断盗徵。
10
晋石崇为荆州刺史,崇[A13C]。悟有才气,而任侠无行简。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调徒均切。
11
孙盛为桓温从事中郎,出补长沙太守。以家贫,颇营资货,部从事至郡,察知之,服其高名而不劾之。盛与温笺,而辞旨放荡,称州遣从事观采风声,进无威凤来仪之美,退无鹰圆击之。用徘徊湘川,将为怪鸟。温得盛笺,复遣从事重按之,赃私狼藉,槛车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12
周仲孙为宁州刺史,在州贪暴,人不堪命。
13
后秦周班为姚兴、始平太守,以黩货诛,于是郡国肃然。
14
北凉隗仁为沮渠蒙逊高昌太守,为政有威惠之称,然颇以爱财为失。
15
宋刘式之为宣城、淮南二太守,在任赃货狼藉。杨州刺史王弘遣从事检校从事,呼摄吏民,欲加辨覆。式之召从事谓曰:「治所还白使君刘式之于国家粗有微介,偷数百万钱何有,况不偷耶?吏民及文书不可得从」。事还具白弘。弘曰:「刘式之便如此,亦可繇此得停」。
16
裴方明,为[A13C],川南平昌太守,皆坐赃私免官。
17
褚叔度为广州刺史,在任四年,广营资货,贿财丰积,坐免官,禁锢终身。
18
刘道锡为广州刺史,坐贪纵过度,自杖治中荀齐文垂死,乘舆出城,行与阿尼同载,为有司所纠,值赦徵。又以赦后馀赃,收下廷尉,被宥。
19
王僧达为吴郡太守,吴郭西台寺多富沙门,僧达求须不称意,乃遣主簿顾旷率门义劫寺内沙门竺法瑶,得数百万。
20
桓闳为交州刺史,闳罢州还,资财钜万。孝武末,年贪欲,刺史二千石罢任还都,必限使献奉,又以υ戏取之,要令罄尽,乃止。闳还至南州,值明帝即位,拥南资为富人。后为益州刺史。蜀还之货亦数千金,先送献物,倾西州之半,明帝犹嫌其少。及闳至都,诣廷尉自薄,先诏狱官留闳,于是悉送资财,然后被遣。凡蛮夷不受鞭罚,输财卖罪,谓之赕,时人谓闳被赕刺史。
21
南齐崔慧景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在州蓄聚,多获珍货。
22
王洪范为鲁郡太守,多取赃贿,为州所按,大惧,弃郡奔建邺。
23
梁王筠为临海太守,在郡侵刻,还资有芒ハ两舫,他物称是。为有司奏,不调累年。
24
江禄为武宁郡守,颇育资产,积钱于壁,壁为之倒,迮铜物皆鸣。人戏之曰:「所谓铜山西倾,雒钟东应」者也」。湘东王恨之既深,以其名禄,改字曰荣财,以志其忿。萧恭为雍州刺史,武帝以雍为边镇,运数州粟以实储。恭乃多取官米,还赡私宅。又恭典签陈保印侵刻百姓,为荆州刺史庐陵王所启,被诏徵还。在都朝谒,白服随例。帝曰:「白衣者为谁?「对曰:「前衡山侯恭」。帝厉色曰:「不还我陈保印,吾当白汝」。未巳而保印实投湘东王,改其姓名袁逢恭,竟不叙用。
25
为湘州刺史,颇好积聚,多写图书数万卷,有油二百斛,米四千石,他物称是。
26
曹景宗为郢州刺史,在州鬻货聚敛,于城南起宅长。是以东夏口以北开街列门东西数里,而部曲残横,民颇缺厌之。
27
蔡樽为临海太守,百姓杨元孙以婢采兰,时与同里黄权约,生子笫厝椴钢,比ㄋ泪。嵩孙就权妻吴赎婢母子五人,吴背约不还。元孙诉樽判还本主,吴能为卒赂樽妾,遂改判与吴。元孙挝登闻鼓讼之,为有司所劾。时樽已去郡,虽不坐,而常以为耻。
28
陈庾持监临海郡,以贪纵失民,和为山盗所劫,幽执十旬。文帝遣刘澄讨平之,乃获免。
29
后魏元志为杨州刺史,耽好声妓。后为雍州刺史,逾尚华侈,聚敛无极,声名遂损。
30
元仲景为凉州刺史,贪暴无极,欲窥府人及商胡富人财物,诈作一台符,诬诸豪等,云欲加赏,一时屠戮,所有资财生口,悉没自入。
31
元遄制瞻参营州刺史。性贪残,人不堪命,相率逐之,遄咂街荨。
32
元诞为齐州刺史,在州贪暴,大为人患,牛马骡驴,无不逼夺。家之奴隶,悉迫取良人为妇。有沙门为诞采药,还见诞,问外消息。对曰:「惟闻王贪,愿王早代」。诞曰:「齐州七万家,吾到来一家未得三斗钱,何得言贪耶?」为御史中尉元纂所纠,会赦免。
33
武昌王鉴为齐州刺史,兄和罢沙门归俗,弃其妻子,纳一寡妇曹氏为妻。曹氏年齿已长,携男女五人随鉴至历城,干乱政事。和与曹及五子七处受纳,鉴皆顺其意,言无不从。于是狱以贿成,取受狼藉,齐人苦之。鉴治名大损。
34
邓羡为东魏郡太守,兼齐州长史。在治十年,经三刺史,以清勤著称。齐人怀其恩德,号曰良二千石。及代还,大受民吏送遗,颇以此为损。后为郢州刺史,镇义阳。在州锐于聚敛。又纳贿于于忠,徵为给事黄门侍郎。
35
王阄兖州刺史,坐受所部荆山戍主桂受财货,又取官绢,因染割易,御史纠劾,付廷尉,遇赦免。
36
寇臻为弘农太守,坐受赂,为御史所弹,遂废,卒于家。寇治,臻之子也,为河州刺史。在任数年,城民诣都列其贪状十六条,会赦免。
37
崔康为广平内史,大纳财货,为清论所鄙。
38
郑羲为安东将军、西兖州刺史,多有受纳,政以贿成。性又啬[A092]民,有礼饷者,皆不与杯酒脔肉。西门受羊酒,东门酤卖之。以李冲之亲法官不知纠。羲子懿为齐州刺史,好劝课,善断决,虽不洁清义然后取,百姓犹思之。羲兄洞林为濮阳太守,坐贪秽除名。洞林兄子平城,为东平太守,性清狂使酒,为政贪残。平城子伯猷为南青州刺史,在州贪心,林妻安丰王元延明女,专为聚敛,货贿公行,润及亲戚,户口逃散,邑落空虚。乃诬陷良民,云欲反叛,籍其资财,尽以入已,诛其丈夫,妻女配没,百姓怨苦,声闻四方。为御史纠劾,死罪数十条,遇赦免,因以顿废。齐文襄王作相,每诫厉朝士,尝以伯猷及崔叔仁为喻。
39
郑阕,值篮豪雁门、濮阳二郡,贪秽狼藉,以纳贿为事。
40
刘腾为安州刺史,坐选举受财,为御史所纠,因暴病卒。
41
赵超宗为汝南太守,多所受纳,徙河东太守,卒官。超宗长子叔隆,为中山内史,在郡无德政,专以货贿为事。
42
薛道次为秦州刺史,带陇西太守。后为荣阳太守,迁肆州刺史。所在贪秽,在州弥甚。纳贿于司空刘腾,以求美官,未得而腾死。
43
高双为清河太守,黩货将刑,在市遇赦免。后为太尉史,俄出为凉州刺史,专肆贪暴,以罪免。既纳货,高肇复起为幽州刺史。又以贪秽被劾,罪未判,遇赦复仕,未几而卒。
44
李迁哲,崇之子也。崇性好财货,家资巨万,营求不息。迁哲为相州刺史,亦无清名。邺、雒市廛,收擅其利,时论所鄙。迁哲初至州,斥逐细人,迁徙佛寺,逼买其地,广兴第宅,百姓患之。崇北征之后,徵兼太常卿,御史高道穆毁发其罪过。
45
张纂为乐陵太守,在郡多所受纳,闻御史至,弃郡逃走,于是除名乃卒。
46
傅敬和,竖眼之子。竖眼前为益州刺史,朝廷以其父有遗惠,复以敬和为益州。聚敛无已,好酒嗜色,远近失望。
47
崔延治为安北将军、并州刺史。在州贪挝。澎对督李子贞为兖州刺史,坐贪未退馈。
48
贾智为沧州刺史,贪纵,甚为民害。
49
李洪之为秦、益二州刺史,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孝文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孝文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孝文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
50
高遵为齐州刺史,选召寮吏,多所取纳。又其妻胡氏,家在齐州,母弟舅甥共相凭属,争求货利,严暴非理,杀害甚多。贪酷之响,孝文颇闻之。及车驾幸邺,遵自州来朝。会有赦宥,遵临还州,请辞。帝于行宫引见诮让之。遵自陈无负。帝厉声曰:「若无迁都赦,必无高遵矣!又卿非惟贪心,林又虐于刑法,自谓何如齐阴王,犹不免于法。卿何人,而为此行!自今宜自谨约」。还州,仍不悛革。齐州人孟僧振至雒讼遵,诏廷尉少卿刘述穷鞫,皆如所诉。先沙门道登过州,遵以道登荷宠于帝,多奉以货深。⒄讨道登,屡因言次申咨救遵,帝不省纳,遂诏述赐遵死。时遵子元荣诣雒讼冤,犹恃道登,不时还赴。道登知事决,方乃遣之。
51
安乐王长乐为定州刺史,多不奉法,以贪暴徵诣京师。子铨,宣武初为凉州刺史,在州贪秽,政以贿成。
52
许彦自散骑常侍出为相州刺史,在州受纳,多违法度,诏书切让之。然以彦腹心近臣,弗之罪也。
53
崔暹为南兖州刺史,盗官瓦赃卫墙,逦御史中尉李平所纠,免官。后行豫州事,寻即真。坐遣子析户,分隶三县,广占田宅,藏匿官奴,障[A092]陂苇,侵盗公私,为御史中尉王显所弹,免官。
54
胡泥为定州刺史,以刑罚酷滥,受纳货贿,徵还戮之。张赦,提为幽州刺史。颇纵妻段氏,多有受纳,令僧尼因事通请,贪虐流闻。中散李真香出使幽州,访牧守政绩,真香验按其罪,赦提,惧死欲逃。其妻姑为太尉、东阳王丕妻,恃丕亲贵,自许诣丕申诉求助。谓赦提曰:「当为诉理,幸得申雪,愿且宽忧,不为异计」。赦提以此差自解慰。段乃陈「列:真香昔尝因假而过幽州,知赦提有好牛,从索不果。今为台使,心胁前事,故威逼部下,考楚过极,横以无辜,证成诬罪,执事恐有不尽,使驾部令赵秦州重往究讯,事状如前,处赦提大辟。孝文诏赐死于第。
55
北齐元垣为冀州刺史,专务聚敛,每百姓纳赋,除正税外,别先青绢五疋,然后为受。
56
王则为雒州刺史,性贪心。林在州取受非法,旧京诸像,毁以铸钱,兹时世号「阿阳钱」,皆出其家。后为徐州刺史,取受狼藉,锁送晋阳。文襄恕其罪。
57
常山王演孙彦道为徐州刺史,坐夺商人财物,免官。段孝言为齐州刺史,以赃贿为御史所劾,遇赦免。尔朱浑元为并州刺史,以贪污捞⼂原。
58
斛律武都为梁、兖二州刺史,所在并无政绩,惟事聚敛,侵渔百姓。
59
司马消难为北豫州刺史,镇武牢。消难博涉史传,有风神,然不能廉洁,在州为御史所劾。
60
张保雒为沧州刺史,封敷城郡王。在州聚敛,免官,削夺王爵。
61
任胄为东郡太守,家本丰财,又多聚敛,动极豪华,宾客往来,将迎至厚。寻以赃挝有司所劾。
62
库狄伏连为郑州刺史,鄙[A092]愚狠,无治民政术,及居州任,专事聚敛。
63
薛修义为齐州刺史,以黩货除名。
64
尧杰为南兖州刺史,多所取受,然性果决,吏民畏之。封延之为青州刺史,好财利,在州多所受纳。
65
卢勇为齐州刺史,好财利,多所受纳。后行梁州事,除散骑常侍。为夏阳太守段业告其在州聚敛,被禁止,送梁州穷治,未竟,遇疾,卒于禁所。
66
王段,北豫州刺史。所历皆好聚敛,然性和直,吏民不甚患之。
67
韩轨为瀛州刺史,在州聚敛,为御史纠劾,削除官爵。广阳王深为镇州刺史,在州多所受纳,政以贿成,私家有马千匹者,必取百匹,以此为常。深子湛,孝静初,为冀州刺史,所在聚敛,风政不立。
68
崔叔仁为[A13C]州刺史,以贪黩为御史所劾。兴和中,赐死于宅。
69
崔季叔为齐州刺史,坐遣人渡淮平市,亦有赃贿事,为御史所劾,会赦不问。
70
隋灵贲为齐州刺史,民饥,厦子还蟊杖速,岫自粜之,坐是除名。
71
张威为青州总管,在州颇治产业,遣家奴于民间鬻芦荻根,其奴缘此侵扰百姓,帝深加遣责,坐废于家。王仁恭为马邑太守,时天下大乱,百姓饥馁,道路隔绝,仁恭颇改旧节,受纳货贿,又不敢辄开仓廪,赈恤百姓。
72
唐席辨,贞观中为沧州刺史。辨虽有宦远,性贪鄙。时所部长芦令李太辨恣行侵夺,贿赂盈门。按察既知,屡加诮让。太辨惧,求媚于辨,送缣二百疋、罗三十疋以遗之。辨遂纳之,反加顾遇。事发,诏朝集便临观而戮之,太辨亦伏法。
73
李敬业为眉州刺史,中宗嗣圣元年,坐赃贬授柳州司马。
74
左感意为廓州刺史。开元二年,坐赃杖杀。
75
张嘉贞,开元初为定州刺史。至州,于恒岳庙中立颂,嘉贞自为其文,乃书于治。其碑用白石为文,素质黑文,甚为奇丽。先是,岳祠为远近祈赛,有钱百万,嘉贞自以为颂文之功,纳其数万。
76
萧执治岚州刺史卢季牢、复州刺史崔憬为银州刺史。开元八年,并坐贬。诏曰:「先王制法度,立师长将以为理也。夫刺史者,受方岳之寄,为吏人之表,以宣法则以树风教,故得人则河润九里。京师蒙其福,非才则虐流百城黎庶受其害。所以汉宣云:与我共理者,其惟良二千石欤?中大夫前守岚州刺史萧执滞ㄒ榇蠓、蚯笆馗粗荽淌,仿季乐猩⒋蠓蚯笆匾。州刺史崔憬等,各藉阶资,谬居藩牧,不率法度,情匪在公。凭此尸素,黩其货贿。岂有奉条察之,委居道化之先!颛利无厌,贪以败类。固上行而下效,岂澄源以正本。有用婺渴悼,鞣缦芩渥,镂匏漏已。钸陶露情颇难容,宜从远谪,执忠顺名,配隶营府。即差使所在,驰驿领送,至彼,不得东西。季揽啥髦菟、韭磴、娇墒、┲菟、韭聿⒃、蓖庵猛正员,即发遣赴任。仍颁于郡国,以励在官。
77
崔较为河南尹,开元八年,贬代州都督,受贿故也。
78
李邕为陈州刺史。开元十三年,车驾东封,回邕于汴州谒见献,词赋甚称旨,颇自矜,中书令张说甚恶之。俄而陈州赃滥事发,下狱鞫讯,罪当死。许州人孔彰上书救之,请以身代邕罪。疏奏,会赦减死,贬为钦州遵化县尉,彰亦配岭南。
79
卢晖为魏州刺史,开元二十九年,坐赃诏云:「晖素为妄庸,幸承资地,早升清列,爰典大藩。不能励彼公心,少申答效。而咨其鄙识,莫顾廉隅,黩货无厌,蠹政斯甚。或增加赋敛,或减截官钱,入己之赃六百馀贯,自外所犯,数倍于兹。况又役使人工,殆三十万,复有何要,辄化为劳慢?法犬旬私,触类非一。朕志存抚育,情切好生,特宽斧恐诛,俾从流放之典,可长流富州百姓,与朕共理,伊迩列城。自顷以来,每加优异,凡在远近,固合周知,岂有受恩而不尽?节都若此,咸宜勉之,无或效尤,自投于网」。
80
王琚,为邺郡太守,天宝五载,坐赃诏云:「琚久经任使,历典藩条,恃朝廷之见宽,冒宪法而无惮。凡所莅职,罕著善声。自顷移官,益彰喧讼,志由贪败,政以贿成,所犯赃私,动盈千计。正名论罪,合盍餍体,豆推恩犹从贬任,可江华郡司马员外置」。
81
刘巨鳞为南海太守,充岭南五府经略采访处置等使,坐赃下狱死。
82
李宓为隳,咸守犯赃,贬为沣阳郡慈利县丞,员外置。
83
韦陟为河东太守,天宝十三年,贬为临贺郡桂岭县尉,员外置,仍驰驿发遣。陟,天宝初,自吏部侍郎出为襄阳、锺离、义阳三郡太守。杨国忠专政,徵为河东太守、本道采访使。陟以名位素著,怏怏久失职。及临关辅,冀有任用,而性颇侈豪,所莅不修清廉之操,遂恣其利,欲盛以河东土物入馈权要,为部人所发。诏下御史讯鞫。陟时朝谒在华清宫,惶怖不安,乃厚遗御史中丞吉温,求救于禄山,事泄,为国忠奏贬,温亦坐贬沣州长史。
84
李巨,肃宗乾元初为河南尹,于城市桥梁出入车牛,皆税钱以供国用,颇有乾没,士庶怨之。后与妻张氏不睦,张氏即皇后从父妹,宗正卿李遵构之,发其赃,贬为遂州刺史。
85
张万顷为广州刺史,上元二年,以赃贬巫州龙标县尉、员外置长任。
86
李鼎自凤翔入为卫尉卿,宝庆六年,贬为思州长史,员外置,坐赃也。鼎守凤翔以贿闻,虽去职,奸状皆露,既行,赐死于路。
87
李佚,为宣州刺史。代宗永泰二年,坐赃二十四万,集众杖杀,籍没其家。
88
黎淮罄八年,复拜京兆尹、兼御史大夫。蛔砸晕得志,无心内理,贪暴益甚,犬旬于财色。
89
薛邕为宣州刺史。德宗建中初,盗官货计钱万万,殿中侍御史员寓因私憾而奏举之,故贬官。无几,又配流象州。
90
崔穆为黔中观察使。贞元十一年,部人告穆赃二十七万贯及他犯,遣监察御史李直方往州覆按。
91
刘赞,贞元十二年为宣州刺史,天下殷赡处也。赞厚敛殖货,以务贡献,用求恩宠。又不训子弟童稚者,便以骄傲为事。
92
路Κ,为涪州刺史。贞元十四年,以赃追夺两官,仍勿齿三五年。
93
阳履为永州刺史。贞元十六年,观察使吕渭奏履犯赃,令三司使推鞫。履又表自言当州营备钱物上献,为观察使所鞫。按令中使王文凑就州取履至京师,三司使讯其所妄,破用履,云「市马进讫,及讯其马于何人处买及价直齿岁。履答状:马主,东西南北,贵公子也。今不知所在,言马齿岁按《礼经》,齿路马者当诛,今不敢言。其他状款多如此类。德宗悦其进奉之言不责也,但令免官而已。
94
郑式瞻为衢州刺史,贞元十七年,死于州狱。初,盐铁使李徐夺橹,菁瓷皆湟,式瞻诬银工杖杀十馀人,人怨之。观察使举奏,发御史就鞫之,坐赃二千贯,笞四十,流崖州。诏未至而死。
95
张登为漳州刺史,贞元十七年,死于州狱。登暴狼,贪冒擅赋,百姓没买州人为奴婢者三十人。奸乱示卑将家财非一,其不堪辱,有缢死者。部人蔡化诉于阙下,诏命就鞫,遂幽死。
96
陈审为明州刺史,贞元十九年,坐赃配流崖州。
97
臧涣为韶州刺史,元和四年,以贿闻,贬贺州司马。
98
王仲周,为明州刺史。元和四年,坐赃贬韶州司户。
99
刘文翼为泸州刺史,元和四年,坐赃贬为崖州登迈县尉。
100
陈当为荣州刺史,元和五年,贬为罗州吴川县尉,以坐赃故也。
101
张为将作少监,元和五年,贬为朗州长史。前为蕲州刺史,坐赃,为观察使郗士美所奏。
102
李少和前为江西观察使,元和七年敕曰:「李少和职奉察廉,迹乖周慎,除替已后,犹取公钱。或交换未填,或转移私费。今除已填纳赃数外,尚欠三千七百馀贯,身已沦没,不可徵收,宜放免」。
103
李宙,为丹王府长史。元和七年,以前任复州刺史,坐赃贬为贺州司户参军。
104
孟尝谦,为安州刺史,元和八年,坐在郡贪浊,弋猎扰人,贬柳州司马。
105
李将顺为袁州刺史,元和九年,坐以官钱贸易以求利,且擅兴工役,贬循州司户参军。
106
李彦辅为简州刺史。元和十年,坐赃贬韶州司马。
107
庞说为忠州刺史,元和十年,贬为端州司户。说尝改易其州,库门以内向用,便回货,故及贬。
108
马平阳,为□州刺史。元和十年,以贪虐贬为韶州司户。
109
夏侯至,为汴州刺史。元和十年,以贪虐贬潮州司户李逢为台州刺史。元和十二年,坐赃贬康州司户参军。
110
啖异为集州刺史。元和十二年,坐赃贬封州司户参军。
111
崔祝为郑州刺史。元和十二年,御史台奏:「祝坐赃三万馀贯,敕崔祝抵犯刑章,宜加贬逐。缘其身居忧服,未可授官,宜且于康州安置,待服满日处分。其赃充进助者,仍令度支收管。本道观察使觉察不早,特宜释放,祝于当州顾召行营车,除充佑给付」。又擅出州仓粟麦贵,货之以利入己。及观察使举闻,发御史按之,乃以助军进奉为名,昼夜促进。祝父老病,闻御史按祝,竟以忧死。祝既除名,所至迟留,又锢身配流康州。
112
第五申为资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坐赃贬连州司马崔励为邛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坐赃决杖,流戎荨。
113
宋君平为涪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坐赃削官一任。
114
杨朗为郑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坐赃削官一任,徵十斤铜。
115
唐庆前为寿州刺史。长庆四年,刺史杨归厚告论庆违赦敕,科配百姓税钱及破用官库钱物等事,庆犯正入己赃四千七百馀贯。敕:「唐庆入己赃仅五千贯,据罪定刑,实难全宥。但以惟新之日,政务从宽,要示含容,俾从流窜。宜除名长流崖州」。
116
李彤自邓州刺史入为司农少卿。长庆四年,贬吉州司马、员外同正。彤前在邓州,坐赃钱百馀万,仍自刻石纪功,号为善政碑,观察使柳公绰以事闻,故有是命。
117
元稹以穆宗长庆中为浙东观察使,既放意娱游,稍不修边幅,以黩货闻于时。
118
梁张思慎为蔡州刺史,以贪货大失民情。
119
后唐李存儒为卫州刺史,为梁将段凝所陷,存儒控御无术,诛敛州民,防城之卒,皆徵月课,纵其归去。段凝知其若此,夜渡舟师,诘旦登城,存儒不之觉。
120
李邺为亳州刺史。明宗天成二年,诏配崖州长流百姓,所在赐自尽。邺为政贪斡,信为人转金,冀回公道奴匿其金,邺知遂杀之。其家人上论诉其私事,遂伏法。
121
成景宏为曹州刺史,受仓吏百缗。天成三年七月,敕:成「景宏位列百城,秩膺八命,在旌旃而甚。至于委任,以非轻所,宜均我诏条,副馀优寄。而乃罔遵寻宪,辄恣贪求。差廪吏以非公取货财而润己,才行鞫勘,果伏罪尤。宜行窜逐之文,以示澄清之道。可贬绥州司户参军,续敕长流宥州」。
122
韩知章为汉州刺史。天成四年,以在任日恣诛,求达于圣聪,勒归私第。
123
卢质为沧州节度使,长兴四年,奏荐沧景观察判官靳诩雪得冤狱,乞行恩奖。诩父名儒,沧州市井之富民也,家财钜万,前后镇帅无不受其赂者。先是,应圣节靳儒来朝,帝见之于后楼下,儒因言其子诩为本道观察判官,月限已满,乞量留一年。帝即从之。又荐押牙郝寓,帝曰:「寓乃何人?朝廷事有大臣,朕不自由尔,无宜多言也」。诩,商贩之子,不数年至本州从事,质书生,备位廉察,而受赂荐许人士蠊碇。
124
晋李彦牢坊州刺史。高祖天福五年十二月,犯枉法赃,特敕免官。彦谰昧俚缘,揽帘┎环ń。嵩顾部宜君县民唐与李妇争田,彦滥苫呤十万,曲断其事,故李妇诣御史府上诉,按诘伏罪,法寺详断以上奏。敕曰:「李彦狼晡分符,不能求瘼,既受赃而枉法,合准律以定刑,特与含弘,聊示惩戒。宜夺一任官,送虢州收管」。
125
周安、审信历许、兖二镇,所至以聚敛为务,民甚苦之。叶仁鲁为莱州刺史,贪暴特甚,吏民不胜其苦。受代日,遁离本州,及为部民所讼,下狱鞫之。仁鲁伏罪,赃卫墙濉。
126
赵凤为单州刺史,以进奉南郊为名,率敛部民财货,为人所讼。
127
张顺为楚州刺史,显德五年十二月己丑,赐死于都城外。顺发身戎伍,累迁虎捷厢主,历登、汝、楚三州防御使。在楚州日,尝隐落下碇税钱五十馀万、官库丝绵二千馀两,及纵其部下侵民,民甚苦之。为转运判官冯瓒所奏,下御史府讯之得实,故铎斗ㄑ伞。
URN: ctp:ws50791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