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第二十六

《卷第二十六》[View] [Edit] [History]

1 疳热第一汉东王先生论小儿发热,形瘦,多渴,吃食不长肌肉者,谓之疳热。
2 《颅囟经》治孩子诸疳,或热攻冲心,肺气急,昼夜有汗,日渐羸瘦,不吃乳食。
3 调中丸方柴胡 茯苓 人参 木香 桂心 大黄湿纸裹煨 枳壳麸炒,去穣 甘草 鳖甲醋炙。各等分上件蜜丸如桐子大。每岁两丸,至五岁三丸,热熟水下,忌如常。
4 《博济方》治小儿疳热杀虫青黛散青黛 芜荑仁 夜明砂各别研 川大黄细锉,蒸三度,焙乾为末。各半两 黄连一钱半,为末 苦楝根三两,细切,焙乾为末 麝香一钱匕,别研 雄黄透明者 朱砂好者,各别研,一分上件九味为细末。每服看小儿大小,服一钱或半钱。如要解苦,用蜜水调下、日再服。米饮调下亦可。此宜常服。
5 《谭氏殊圣》治小儿疳热,身多壮热,黄瘦,久服令肥。
6 金瓜丸方黄连 黄柏 甘草微炮 青皮去白上各等分为末,入麝香少许,用 猪胆一个,入药在胆内,用线系定,入石器内,用浆水煮五七沸取出,风吊一宿取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饮下。加减《玉诀》方同,外以朱砂为衣,仍治脾疳。《博济方》同,《刘氏家传方》亦同,云:或添胡黄连,若早晨服使君子丸,方见疳痢门中。晚服金瓜丸,永无疾,消食长肌肉。《庄氏家传方》同,仍加夜明砂一味,等分。《赵氏方》亦同,名凉疳药。长沙朱司理以为有神效。
7 茅先生:小儿疳热,四肢如柴,不能起止。
8 柴胡散方柴胡 知母 贝母去心 茯苓 茯神 乾葛 甘草炙。各等分上为末。每服用小麦一匙头,药一匙头,水一盏,同煎六分,去滓服。
9 《婴童宝鉴》治小儿疳热。
10 大金粟丸方草龙胆 宣连各一两 芦荟末,半两 芜荑 巴豆霜 大黄各一分 木香二分上件为末,用猪胆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丸,甘草汤下。
11 《玉诀》:《手集》地骨皮散 治小儿热疳,进食方地骨皮拣择令净,乾,用粗葛皮包洗过后,乾秤锉,焙 柴胡去芦头,洗,锉、焙。三味各一两人参锉,焙 白茯苓去黑皮、锉,焙 甘草炙,焙。三味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或半钱,白汤点服。
12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疳热方:疳热频传疳在心,有时膨胀气相侵;毛干直上时多渴,药效还知惜似金。
13 惜金丸莲心 宣连各半钱 芦荟 木香 柿蒂各半钱 巴豆霜七粒上件为末,猪胆为丸粟米大。五丸,用熟水吞下。
14 《殊圣》治热黄疳。
15 虾蟆内蛆,焙,末,半钱,酒下,效。
16 伤寒六物黄芩汤 治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不化。
17 黄芩 大青 甘草 麦门冬 人参 白茯苓 甘草炙。各半两末,服一钱,白汤点服。
18 疳渴第二《圣惠》论:夫小儿疳渴者,由脏腑夙有疳热,心肺壅热之所致也。此皆乳母恣食五辛,或饮热酒,多味酸咸,夜餐炙爆,心胸气滞,便即乳儿,致脏腑生热,热则烦躁,故令儿渴不止也。
19 《圣惠》治小儿疳多渴,体热烦躁,少得睡卧。宜服天竺黄散方天竺黄细研 黄连 马牙硝 栀子仁 葛根锉。各半两 甘草炙微赤,锉 牛黄细研 款冬花 紫菀洗去苗土 犀角 土瓜根各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不计时候,以蜜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
20 《圣惠》治小儿疳渴,口乾烦躁,体热羸瘦,不欲乳食,宜服此方。
21 蜗牛壳微炒 蟾头涂酥,炙令焦黄 胡黄连各半两 朱砂 青黛各细研,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以蜜水调下半钱,不计时候。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22 《圣惠》治小儿疳,大渴不止。
23 铅丹丸方铅丹 铅霜各一分 黄连 石膏末。各半两上件药,都研为末,以糯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用新汲水淘米泔研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24 《圣惠》治小儿疳渴,壮热惊悸,宜服此方。
25 地骨皮细研 龙胆去芦头 乌梅肉微炒 地龙粪 黄连去须。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以 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新汲水化破五丸服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26 《圣惠》治小儿疳热烦渴,乾瘦。
27 黄连丸方黄连去须 天竺黄 牛黄各细研 甘草炙微赤,锉 栀子仁 款冬花 葛根 紫菀去苗土 犀角屑。各一分 川朴硝半两 竹沥二合上件药捣,罗为末,先用竹沥拌和,更入熟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新汲水研破五丸服之,日四五服。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28 《圣惠》治小儿热疳渴方。
29 黄连末,半两 定粉一两,微炒上件药,同细研令匀,不计时候,以熟水调下半钱,更看儿大小以意增减。
30 《谭氏殊圣》治小儿疳瘦羸弱,脏腑虚怯,滑泄不止,饮食减少,引饮无度。
31 六神丸方丁香 木香 肉豆蔻面裹煨 芦荟一分 使君子仁 诃子皮煨。各半两上为末,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米饮下。
32 钱乙龙粉丸 治疳渴方。
33 草龙胆 定粉微炒 乌梅肉焙,秤 黄连各二分上为细末,炼蜜丸麻子大。米饮下一二十丸,无时。
34 张涣《遗方》青香丸 治小儿疳渴,引饮不休,肌体羸劣。
35 胡黄连 青黛 朱砂 鹤虱各等分上为末, 猪胆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米饮下。
36 《吉氏家传》又方干葛 胡黄连 甘草 黑参 麦门冬去心,等分上件为末。每服一钱,水半盏,姜一片,煎四分。
37 庄氏治疳热青黛丸青黛一两 胡黄连 天竺黄 宣连各半两 朱砂飞,一分一钱 肉豆蔻二个 牛黄半钱一个,端午酥炙,酒浸,去肠肚末,绿豆粉煮糊丸如芥子,空心夜汤下三丸。
38 《玉诀》地骨皮散 治热疳,进食。
39 地骨皮拣净,粗葛包洗 柴胡焙。各一两 紫菀 犀角 土瓜根各一分散,不时,蜜水调半钱,量加减服。
40 胡黄连散 治疳渴,黄瘦,壮热不乳。
41 胡黄连 旱莲子 龙胆 青黛 乌梅肉微炒 知母各半两 牛黄一分捣,罗,枣瓤丸如绿豆。甘草汤下五丸,日三,意裁。
42 五胆丸 治渴疳。
43 猪胆 狗胆 牛胆 鲫鱼胆 胆各一枚四胆汁入牛胆内,灶北后悬,候干,丸如黍。新汲水下二丸,空心、午后各一服。更量。
44 胡黄连丸 治疳热渴,乾瘦。
45 胡黄连 犀角各一分 生地黄汁二合半钱 羊子肝一具,研取汁半合末、和汁、蜜等,竹叶汤调药汁一匙,加减。
46 黄连丸 治疳热烦渴,乾瘦。
47 黄连 天竺黄 牛黄 甘草炙赤 栀子仁 款冬花 葛根 紫菀 犀角各一分 川朴硝半两罗,竹沥二合和,更入熟蜜,丸如绿豆,新汲水研五丸服。更量,日四五。
48 又蜗牛子三五十枚,合净盘内,令行,有似银泥处,腻粉和揩,丸如黍。不时,汤下二丸。
49 治疳渴饮水不休麝香丸麝 人中白各一分 研,药饼丸如麻子。一二岁皂荚汤下二丸,更裁。早、午各一服。
50 刘氏:大猪胞一个,甘草一两寸,劈,入胞内,水一斗煮三升,去甘草,胞焙末。服三钱,汤调下。
51 庄氏:活大 鱼一个,蛤粉涂顶上,刮下涎,入粉同研,丸鸡头大,服一丸;小 鱼一个,水半盏浸,涎水化一丸止,和气散一、二服,补。
52 又:井泉石一名石甘遂 太阴元精石 马牙硝等分,末,入生硫黄少许,服半钱,生米泔水调。
53 疳劳第三《婴童宝鉴》:小儿胎中受毒热,流于骨髓之间,生下百日后仍有惊疾,便服冷药,过剂则利,利而腹冷,骨中热,谓疳劳也。
54 《惠济》小儿疳劳候歌:好餐时果好餐甜,此疾成疳不在占。腹有青筋时胀起,满皮黄色病厌厌。口疮眼肿盘为面,渴饮无时泻作泔。那更全身虽瘦弱,试将手触火炎炎。此患只须先取转,虚中疳积是名谈。
55 《颅囟经》治孩子疳劳,肺气热咳嗽,四肢渐瘦,心肺干。
56 地黄煎方生地黄汁五两 蟾酥 鹿角胶半两 生三汁 蜜各一两上先将地黄汁安铛内慢火煎,手不住搅,约五六沸下蜜,次下胶,又下姜汁,慢火煎后如稀饧,即住火。
57 每食后两度共与一匙头。忌毒物。
58 《张氏家传》治三焦膈寒,五脏涩滞,气逆痰涎。米食后恶涎,太阳昏痛;及治山岚瘴气,吐逆,不美饮食,面色浮黄,指甲青黑。小儿疳劳吐乳;及大人小儿久病乍安,神气未复,寒热往来,并皆救疗。
59 三和饮子惠海长老方紫团人参三两半,洗,锉 甘草一两半,炙,锉 绵黄 五两,酒浸一宿,洗净,锉上件三味同入木臼内,用木杵捣碎为散。每服三大钱,生姜三片,水二盏,枣三个,同煎去滓,取八分,不拘时候。
60 《吉氏家传》金瓜散 治小儿疳劳,黄瘦骨热,盗汗方。
61 宣连 黄柏炙,去皮 甘草 青皮去白,炒上等分为末, 猪胆汁调成膏,盛入胆袋内,麻绵紧缚,汤内煮数沸取出。当风悬一宿,去胆袋,入麝香少许,研,为丸如此○大。每服五丸,麦门冬水吞下。
62 《吉氏家传》芦荟丸 治小儿疳劳羸瘦,骨热盗汗方。
63 芦荟 丁香 使君子肉 胡黄连 朱砂 肉豆蔻 安息香 熊胆以上各一分 轻粉半钱 麝香少许上研为末,猪胆汁煮糊为丸,如此○大。每服五丸或七丸,熟水下。
64 汉东王先生治十岁上疳劳壮热,形瘦。
65 鸡肉煎丸宣连二两 银柴胡一两 芜荑 鹤虱川。各半两 秦艽 知母 使君子 子芩各一两末,黄雌鸡一只,重一斤,专以大麻子饲五日,开臀后去肠肚,洗,拭干入药,线缝。黑豆铺甑底,浓三寸,安鸡四旁及上,又以豆裹,日出时蒸,至晚取药。用鸡净肉和研,如乾,入酒糊丸如麻子大,如绿豆。
66 空心麦门冬汤一二十丸。意裁。十五外,温酒下。忌猪肉。
67 疳嗽第四《惠眼观证》防己丸 治疳嗽不止方。
68 汉防己 牵牛子 马兜铃 甜葶苈别研上各等分为末,枣肉为丸,如此○大。每服十丸,煎糯米饮下。与温肺散相间服。
69 《惠眼观证》又方温肺散栝蒌根半两 甘草炙,一分上为末。每服一钱,蜂糖熟水调下。
70 疳积第五茅先生:有小儿中疳积候。面带青黄色,身瘦肚膨胀,头发立,浑身或热,肚中微痛。此因疳盛而传此候。
71 所治者先用匀气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醒脾散方见慢脾风门中调理一日,后下青金丹取下疳积方见积聚门中,再下匀气醒脾散补,常服保童丸方见一切门中即愈。
72 《玉诀》疳气腹胀潮热候:先与调胃气,后与取虚积药,次服疳药也。
73 《玉诀》五积疳候歌:小儿五积病,还因乳母生。生因伤腹肚,以渐面虚盈。多睡须舍地,小便带油清。发黄多滑泻,吐逆乱交横。
74 《灵苑独圣》青金丸 治小儿疳积方。
75 川巴豆三两,净肉 硫黄二两,不研。二味同用生绢袋盛,悬于瓷罐中,不得著底,以水煮三日三夜,如水竭即旋添,熟汤取出,弃硫黄,只用巴豆,去皮、心 独活 柴胡 桔梗 乾姜 防风五味各一两,生 青黛三两上件为末及细者,以水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食伤虚肿用橘皮汤下;霍乱吐泻及赤痢用甘草汤下;白痢用乾姜汤下;赤白痢用乾姜甘草汤下;水泻用冷水下;小便不通用灯心汤下;大便不通米饮下;妇人血气当归酒下;元气炒茴香酒下;腰痛茱萸汤下;小儿疳积用米饮下;气疾橘皮汤下;气块症癖用热酒下;伤寒头痛甘草汤下,并用临卧时服。如脏腑实热,临时更加减丸数。
76 钱乙牛黄丸 治小儿疳积方。
77 雄黄研,水飞 天竺黄各二钱半 牵牛末,一钱上同再研,面糊为丸粟米大。每服三丸至五丸,食后薄荷水下。兼治疳消积,常服尤佳。大者加丸数。
78 张涣遗方褐丸子 治小儿疳气,腹胀如鼓,及奶癖、食癖。
79 萝卜子一两半,炒 黑牵牛一两,炒 胡椒一分半 木香一两 蓬莪术湿纸裹煨,切作片子,半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粟米大。每服二十丸,煎仙人骨汤下。
80 《张氏家传》金砂丸 壮元气,治脾胃虚弱,经年积滞冷气,蛊毒诸疾;去久虚积气,消食壮气,理诸般风气,脱肛下血,左瘫右痪;治一切风,筋骨中风气等疾;妇人血风攻赖刺,月候不调,四肢倦怠,头面浮虚,气冲喘急;小儿疳气,头渐无发,腹大,脚小无力,履地不得者,并皆治之。山长老方。针砂四两,用水淘洗五十馀次,用好米醋八盏入熟铁铫内,煮乾,以铁匙抄烟尽,水星出,即倾下 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粗,秤、切 木香面裹煨熟,去面不用 白术切。各半两 附子炮,去皮尖 蓬莪术洗,切 甘草切 。各一两 陈橘皮米泔浸一宿,去瓤,净取二两上件为末,醋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四十丸,常服,米饮下。治脾生姜汤下;治风气酒下;被饮食所伤,用所伤物下;若饮食罢,用所羹汁下三二十丸。解积进食,大有所益,不拘时服。
81 《庄氏家传》参苓散 治小儿因积成疳,久致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方。
82 人参 茯苓 川芎各一两 甘草 芍药 黄 各半两 青皮一分,不用白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三五分,去滓,温服。
83 《庄氏家传》香甲丸 治小儿积疳,潮热盗汗,羸瘦烦渴,手足心热,服之皆效,轻骨长肌方。蔡梦翁、家翁苦黄瘦,不食,多汗,喜叫哭,服之效。
84 木香一分 鳖甲去裙 ,醋炙 槟榔 使君子用肉 柴胡去芦 黄连去须。各半两上为末, 猪胆和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日中临卧米饮下。久发潮热,多汗无力者,服之即效。
85 《孔氏家传》胡黄连丸 治肌瘦,肥肠,消积气方。
86 黄连半两 木香一分 麝香半钱 槟榔一个上为细末。后入麝香,酒糊为丸如绿豆大。熟水下。
87 《赵氏家传》治小儿青蒿丸 大疳药,偏疗小儿久积疳气,日渐羸瘦,面黄,头发作穗,好食土,咬指甲,捻鼻;兼治骨蒸劳热及取疳虫,退诸脏积热。小儿常服遍身香为效方。
88 白槟榔一个 白芜荑四十九个 黄连去须,十四茎 夜明砂一分,以上为末 太阴玄精石 麝香 小葱子 朱砂各半钱 芦荟 天竺黄 青黛各一钱上将后七味同研细,与前四味一处再研匀,令极细,取青蒿自然汁半升,慢火熬汁,仍用 猪胆一个,取汁,同搜药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丸至七丸,并用米饮下,酽醋汤亦得。取疳虫,煎酸石榴汤下,二十服取尽虫。
89 换骨丹陈粟米一合 陈皮 青皮 黑牵牛各半两 巴豆一分一处炒焦黄,去巴豆,入木香半两,为末,糊丸黍大,橘皮汤下十丸。
90 刘氏:疳积瘦瘁,项小肚大,脚胫大,行不得。
91 青黛 芜荑 青礞石 雷丸 芦荟 使君子 黄连等分,末,雄猪胆盛挂当风处,乾焙研,猪胆丸小豆大或粟米大,量服。惊风,薄荷金银汤下十丸。
92 王氏芦荟丸 治疳积,长肌。
93 芦荟 胡黄连各一分 黄柏二两 黄连 青皮各一两 青黛半钱 巴豆四十九粒同炒赤,去巴豆,末,蒸猪胆汁丸绿豆大,饮量与。吴氏治疳积有虫,常服:芦荟钱半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一钱 芜荑仁去膜 使君子各半两除芦荟、麝,入巴豆二七粒炒焦黄,去巴豆。罗,猪胆糊丸如麻子。饭饮下一、二十丸,食后临卧服。
94 吉氏蟾酥丸 治疳,消积思食。
95 蟾蜍 青黛 龙胆草各一两 腻粉半钱 茴香一钱 板青 陈皮 木香 使君子 夜明砂 川黄连各半两末,粟米粥同猪胆丸如粟,饭饮下五七丸。
96 豆蔻散 治疳积或冷利,腹大脚小,身热面黄,或惊积。
97 肉豆蔻二个 胡黄连一钱 使君子四个 青黛 楝根 芜荑各半两 夜明砂钱半少许末,一钱、半钱,蜜、水或粥饮调。一浓朴、甘草各半两。
98 疳泻第六茅先生:小儿有中疳泻候,浑身瘦弱,肚膨多渴,通下 粪,凡十处种粪即移三五处,粪内有虫。此因疳积盛,而食得物不成腹肚至此。所治者先用青金丹、方见积聚门中。香连散、方见一切泄泻门中乳香散调理方见一切泄泻门中即愈。常服保童丸。方见一切疳门中
99 《石壁经》三十六种疳泻、 泻候歌:唇白毛干额上青,定因有积又多惊。肚高 瘕同鸡子,泻得如糟黄色形。莫将热药令先止,泻住肠中便作声。渴发忽看身又热,虚风肿起更惊人。
100 其候因不慎饮食,或食交乳,致使然也。腹中有片子,或如鸡子,又如三二子大。所以作泻,粪出如糟,毛发硬,面无光,或青黄色,目多反视。当分水谷,乃须温和药和气即愈。若药热则作肿而死。
101 《凤髓经》此候歌括一同。有注云:宜与惺惺丸方见本门、银白散方见霍乱门。《玉诀》同
102 《小儿形证论》四十八候疳、泻、 泻歌一同。后云:此候因吃食饱、惊著,唇白为候。不得止,赤不可与热药,又不可和气,却只将惊积药与服,后服疳伤药辰砂丸方见本门。《仙人水鉴》粉霜丸 治小儿疳,一切泻方。
103 粉霜 白丁香各一钱 巴豆二个,不出油上为末,烂饭为丸如许○大。每服井华水下二丸。
104 钱乙没石子丸 治泄泻、白浊及疳痢滑肠,腹痛方。
105 木香 黄连各一分 没石子一个 豆蔻仁二个 诃子肉三个上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米饮下。量儿大小加减,食前服。
106 《博济》胡黄连丸 治疳疾泻痢。
107 胡黄连 丁香 密陀僧各半两 肉豆蔻一个 槟榔一枚 红雪一两 诃子生一枚,煨一枚细研,入麝一分,绿豆末少许,水丸如麻子。三岁下一丸,上五丸。脑疳鼻痒及赤烂,黄连汤;脾虚羸瘦、泻痢、四肢虚肿,青州枣汤;肝疳、眼涩生疮,甘草汤;骨疳冷地卧,爱食土,紫苏茶调,常服米饮;肺疳上气喘急,橘皮汤;筋疳泻血,盐汤;疳虫及泻无定,生姜汤。
108 钱乙如圣丸 治冷热疳泻。
109 胡黄连 白芜荑 川黄连各二两 使君子一两半钱 乾虾蟆五枚,酒熬膏末,膏丸麻子大,人参汤下。二三岁五七丸。无时。
110 《宝鉴》赤虎丸 治诸般疳泻。
111 朱砂 胡黄连 宣连 芦荟 腻粉各一钱 肉豆蔻炮,一个 巴豆二十一粒,麸炒黑 硫黄二钱少许研,粟米糊丸如萝卜子,甘草汤化,一岁一丸。朱氏无粉黄。
112 《良方》治疳泻不止,日夜无度,渐羸。
113 吴婆散桃根白皮 黄柏蜜炙 黄连各一分 浓朴姜炙 木香 槟榔 丁香各一钱 没石子钱半 楝根白皮半分 芜荑一分末,服一字,三岁上半钱,六岁一钱,紫苏、木瓜、米饮调下,乳食前,日三。疳泻无不验。药性小温,暴热泻或非宜。
114 《聚宝》治疳泻及夏末秋初泻痢。
115 香连丸木香一分 川黄连半两 没石子一个 肉豆蔻二个 诃皮三个 胡椒四十粒吴茱萸一合,慢火炒紫色,去茱萸,为末,酒糊丸如麻子。秆草汤下十丸,空心食前,日三四。
116 刘氏治疳腹胀,多渴,频泻腥白脓血,或痢。四肢疼痛,黄瘦,疳虫咬心,常吐青水,不食。百日至十岁皆宜,夏月疳泻,下恶物立止。
117 麝香丸大活蟾一个,巴豆十粒勿损,入蟾口,养罐中,候自死破取巴豆,洗灌蟾里外,去肠胃,切数段,研巴豆如面,同水二升,蟾入银锅,文武火煎烂,去骨,入无灰酒煎。
118 夜明砂一两 宣连 大芜荑各二两。上药同膏煎如饧,入后药 朱砂一分 鹤虱纸上炒青 芦荟 麝各半两末,入前膏,丸绿豆大,日乾。一岁儿初服一丸,五七渐加至两丸,更量。
119 胡黄连饮 治疳热泻无时,饮食进退,面黄髓黑,日渐瘦瘁。
120 胡黄连 黄药子 人参 甘草 白术 秦艽 柴胡等分, 咀服二钱,水一盏,嫩桃、柳枝各七寸,乌梅少许,煎八分,澄清作两分,食后、卧时各一服。小便赤,验。便清止药。便成肌,进食,大抵十五岁儿宜此。
121 王氏治疳肚大并泻。
122 无比丸青橘皮一个,巴豆七粒,麻皮缚,麸炒烟出,去巴豆,罗橘皮末,醋糊丸如绿豆,朱砂衣。陈米饮下五七丸,数日效。
123 吉氏治疳泻,不食腹胀。
124 芦荟丸丁香 肉豆蔻去皮 木香各半两面裹,慢火煨熟,入芦荟一两,使君子半两,末,稀糊丸如黍。米饮下一二十丸。
125 疳痢第七《圣惠》论:夫小儿疳痢者,由乳哺不节,生冷过度,伤于脾胃,致脏腑不调,冷热相搏,大肠虚弱,水谷不聚,变为下痢也。其候面色痿黄,肌体羸瘦,盗汗壮热,皮毛乾枯,嗜食酸咸,心腹虚胀,泄痢恶物,日夜无常,故名曰疳痢也。
126 《宫气方》疳痢羸瘦。毛焦歌:孩子杂病变成疳,不问强羸女与男,恰似脊傍多变动,还如瘦疾困耽耽。
127 项热毛焦鼻口疳,皮肤枯槁四肢瘫;青黄赤白时时痢,泔淀稠脓涕一般;眼涩面黄鼻孔赤,谷道开张不欲看;唇焦呕逆不哺乳,壮热僧寒卧不安。用药必须青黛散,孩儿百病服来看。
128 日华子 治小儿疳痢方:上用鸡卵醋煮,治久痢,和光粉炒干,止小儿疳痢。
129 《圣惠》治小儿疳痢,腹大口乾,四肢羸弱,下痢不止。
130 神圣散方乾虾蟆一枚,五月五日取者,去足、肚肠 独头蒜一颗,捶碎 川椒半两,去目以上二味入虾蟆腹中,用大麦面饼子,裹烧令焦黄色,捣、罗为末。
131 麝香一钱 龙脑半钱 芦荟一分 朱砂二钱 雄黄二钱上件药,与前药同细研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132 《圣惠》治小儿疳痢不止。
133 肉豆蔻丸方肉豆蔻一枚,去壳 胡黄连一分 砒霜半分,细研 巴豆十枚,去皮心,油煮色黑,纸裹压去油上件药捣,罗为末,用糯米饮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冷水下一丸。切忌热物。
134 《圣惠》治小儿疳痢,四肢乾瘦,腹胁胀满,食不能消。
135 朱砂丸方朱砂 硫黄各一分 蟾头灰,三钱 巴豆七粒,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件药都研如粉,以面糊和丸如黄米大。每服以甘豆汤下三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136 杨大邺歌:疳痢形容瘦似柴,或然如乳吐虫蛔;沉沉无力多饶睡,叫哭连声目不开。丁香碎与生犀末,调治三焦恐可回。
137 《宫气》解疳热、疳痢、杀虫,水研青黛服。
138 《外台》疗疳痢晓夜无度。
139 樗根浓汁、粟米泔各一鸡子壳许,灌下部。亦可作丸。
140 《图经》地榆煮汁如饴服。
141 孟诜樗白皮一握,仓米五十粒,葱白一握,炙甘草二寸,豉二合,水一升煮半升,顿服,意快。叶亦可。
142 又常胆水服。
143 《经验》治疳痢肚胀。
144 鸡子破眼,纳巴豆一粒去皮,腻粉一钱,五十重纸裹,饭甑上蒸三度,研入少麝,添面糊丸如米。食后,临卧温汤下二三丸。
145 刘氏:三岁儿口疮壮热,及手足心烦,大便极臭,即疳痢。
146 黄连 黄柏 地榆 白头翁 高良姜 酸石榴皮 姜 当归各二分 白术一分 龙骨四分切,水二升,煮八合,量服。口疮,芦荟末、赤地麦捣末涂;下部,蚺蛇胆、黄连、麝捣敷,兼以竹筒吹。
147 亦主疥疮。
148 龙骨丸 治疳痢日夜无度,羸瘦。
149 龙骨 橡实各半两 雄黄 麝 牛黄 白土各一钱 朱砂 诃皮 青黛各一分 蜗牛炒微黄,二十枚罗,面糊丸如绿豆。粥饮下五丸,日三。
150 黄连散 治疳痢不止。
151 黄连 白茯苓 阿胶炒黄 黄柏 人参 诃皮微煨 桃白皮炙。各半两 丁香一分 没食子煨、二枚罗,米饮调半钱,量服。
152 治疳痢,不食,瘦弱。
153 肉豆蔻丸肉豆蔻一枚 木香半两 人参 诃皮 朱砂 麝各一分罗,软饭和丸如麻子。粥饮化三丸,日三四,量服。
154 丁香丸 治疳痢不止,渐困。
155 丁香 黄连 橡子 白矾灰。各一分 巴豆七枚,醋浆水碗半,煮净,霜罗,面糊和丸如黍。冷粥饮下三丸,量加,日三。
156 治疳痢羸瘦麝香丸麝一分 虾蟆灰,一枚 铁粉 黄连 鳖甲醋炙,净。各半两罗,软饭丸如麻子。温水下五丸,日三,更量。
157 治疳痢渐瘦抵圣丸巴豆霜五枚 硫黄一钱 粉霜半钱 朱砂 没石子各一分研,糯米饭丸如黄米,冷水下二丸,量服。一无霜、石子,有蟾头灰,名朱砂丸《养生》治脾受湿,泄痢不止,米谷不化,亦治疳气下痢。若散,一名戊己丸吴茱萸 黄连 白芍药俱锉如豆。各五两,同炒赤末,煮糊丸如梧子。空腹浓米饮下二十丸,日三,未知加。或散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和滓温服。忌生冷、油腻。
158 王氏使君子丸 治疳痢。
159 没石子去壳 使君子面裹煨。各五个 木香 红芍药 宣连 芦荟 麒麟竭 麝各一分 干蟾炙赤 长槟榔各一个 肉豆蔻二个散,研一、二百,粟米烂饭丸如麻子。不时米饮下二十丸,夏、秋常服。
160 丁时发水银丸 疳痢赤白,腹撮痛,时虚汗。
161 水银皂子大 墨 乳香各少许 百草霜一分 巴豆十一粒,醋一盏,煮乾,霜 青黛钱半 黄明胶 五灵脂 轻粉各半钱 巴豆十一粒,醋一盏,煮乾霜末,滴水丸如黍,乾柿汤吞三丸。
162 治五疳泻痢蚵 丸蚵 一个,酒半升,炙尽 芜荑 鹤虱 川楝子 使君子 黄连各一两 夜明砂 朱砂 槟榔 青黛各半两
163 猪胆汁丸,汤吞五丸。
164 《圣惠》:黄帝疗疳痢脱肛,体瘦,渴饮,灸尾翠骨上二寸骨陷中,三壮,炷如麦。岐伯云:兼三伏内有桃柳水,浴孩子,午正时,当日灸,用青帛子拭,见疳虫随汗出,此法神效。
165 疳痢久不瘥第八《圣惠》论:夫小儿疳痢久不瘥者,由脏腑宿挟疳气,或乳食不节,冷热相乖,肠胃既虚,逐令下痢而不瘥,连滞日月,故名久疳痢也。
166 《圣惠》治小儿疳痢久不瘥,龙骨散方龙骨 赤石脂各半两 诃梨勒煨,用皮 密陀僧 醋石榴皮锉,微炒 麝香研入。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细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167 《圣惠》治小儿疳痢久不瘥,体瘦羸弱,皮毛乾燥,发无润泽。
168 朱砂丸方朱砂细研,水飞过 青黛 田父 牛黄各半两 麝香 粉霜 芦荟 雄黄各一分蛇蜕皮三尺,烧灰 胡黄连末,三分 虎睛一对,酒浸一宿,炙微黄 蟾酥一钱上件药都研为末,用软饭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169 《圣惠》治小儿疳痢久不瘥,四肢羸瘦,宜服砒霜丸方砒霜 雄黄 朱砂 麝香 干蟾灰各一分上件药,同研为末,汤浸蒸饼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以冷粥饮下一丸,日再服。忌热物。
170 《圣惠》治小儿疳痢久不瘥,肚大青脉,四肢渐瘦。
171 芦荟丸方芦荟一两 粉霜一分上件药,同研为末,以日煎黄连汁至浓,和丸如绿豆大。每服食前以米粥饮下五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172 《水鉴》圣丸子:治疳痢经年不定时,似白胶。
173 寒水石 白矾 水蓼 雄黄 光明砂 黄丹 砒霜 鸡子皮灰各二分 大黄生,四分。《圣惠》炒,半两末,蟾酥丸如麻子。一月儿二丸,更量。石榴皮汤、姜汤任下。《圣惠》蟾酥半分,面糊丸如粟。新汲水下三丸。
174 《千金》治疳痢崔氏:晋代地多五疳,蚀人五脏,见脊骨,下脓血,手足烦疼,无力,夜卧烦躁,面失血色,肩髀疼,面及手脚有浮气,或下血死。雄黄 青葙子各二两 苦参三两 矾 雌黄 铁衣 藜芦各一两二分筛,以酸枣许竹管内,吹大孔中,日一、三服,效。儿大豆许。
175 《圣惠》青黛散 治疳痢久不瘥,日羸。
176 青黛一两 麝 雄黄 朱砂 蚺蛇胆 黄柏蜜炙 苦参 桂心 白矾 杏仁麸炒黄炮裂,净 莨菪子淘,煮芽出,炒黄。各半两 乾姜炮裂 细辛 藜芦各一分散,井华水调半钱,日三。一岁一字,三岁半钱,意裁。口疮,鼻痒,酥如绿豆大,安鼻中。头疳,下部赤烂,散敷。
177 黄连散 治疳痢久不瘥,肌瘦面黄,发焦,啼叫。
178 胡黄连 白矾 白龙骨各半两 胡粉炒,一分研,一岁儿米饮调一字,二岁半钱。量儿量病服。
179 龙胆丸 治疳痢久不瘥,体热心烦,不食。
180 龙胆 麝各一分 苦楝根皮 臭樗根皮并炙黄 使君子 胡黄连各半两 蟾酥半钱罗,面糊丸如绿豆。一岁一丸,粥饮下,意加。
181 治久疳痢不瘥,腹胁胀满。
182 麝香丸麝一分 巴豆半两,油煎黑净,霜研,烧饭丸如黍米,粥饮下一丸,空心,午后服。
183 芜荑丸羊子肝一枚,切片,芜荑末半两掺肝内,线缠,米泔煮熟,糯米饭丸如麻子。粥饮下五丸,早晚各一服,量与。
184 疳痢腹痛第九《圣惠》论:夫小儿疳痢腹痛者,由痢多而肠胃虚弱,冷气在内,与脏腑气相搏,真邪交击,故令腹中 痛也。
185 《圣惠》治小儿疳痢,腹胀 痛,日夜三、二十行。宜服白术散方白术一两,微炒 当归五两 地榆锉,微炒 木香 赤芍药 甘草炒,各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186 《圣惠》治小儿疳痢腹痛,不下乳食。
187 草豆蔻散方草豆蔻去皮 醋石榴皮锉,炒微黄 子芩各三分 龙骨一两 高良姜 乾姜炮裂,锉。
188 各一分 当归半两,锉,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薤白一茎,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189 《圣惠》治小儿疳痢,脾胃虚冷,乳食不化,脐腹疼痛。
190 熊胆丸方熊胆 硫黄细研 乾姜炮,制,锉 诃梨勒煨,用皮。各一两 定粉一两,炒微黄 附子一枚,炮,炙,去皮脐 砒霜一钱,细研 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黄丹一两,点醋炒,令紫色上件药捣,罗为末,汤浸蒸饼和丸如黄米大。每服以冷水下二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切忌热物。
191 治疳痢腹痛不止胡黄连丸胡黄连半两 没药 木香各一分罗末,糯米饭丸如绿豆。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意裁。
192 治疳痢腹胀 痛木香丸木香 肉豆蔻去壳生,净 青橘皮去白,焙。各半两 朱砂 人参各一分 巴豆净,霜 蟾酥各半分末,醋糊丸如粟,粥饮下二丸,日二,意加。
193 疳湿第十疳痢湿 附《圣惠》论:夫小儿乳食不节,冷热相乖,伤于脏腑,致疳气也。若脾胃虚弱,则哺乳不消,大肠虚寒,遂变泄痢。因其久痢不止,肠胃俱虚,为水湿所乘,腹内虫动,侵蚀下部,故名疳痢湿 也。
194 《葛氏肘后》小儿谷道湿方。
195 上用杏仁熬令黄,捣,以稀涂道之。
196 《千金》除热结肠丸 断小儿热,下黄赤汁沫及鱼脑杂血,肛中疮烂,坐 生虫方。
197 黄连 柏皮 苦参 鬼臼 独活 橘皮 芍药 阿胶各半两上八味末之,以蓝汁及蜜丸如小豆大,日服五丸至十丸。冬无蓝汁,可用蓝子,合春蜜和丸
198 有 虫在下部方。
199 麝香 矾石 巴豆去皮膜 附子 真珠 雄黄上六味等分治合,取桑条如箭 长三寸,以绵缠头二寸,唾濡绵,展取药著绵上,纳谷道中。半日复易之,日再,神效。
200 《千金》治湿姜蜜汤方。
201 生姜汁五合 白蜜三合 黄连三两上三味,以水二升,别煮黄连,取一升,去滓,纳姜蜜更煎取一升二合,五岁儿平日空腹服四合,日二。
202 巢氏疳湿病,多因久痢脾胃虚弱,肠胃间虫动,浸蚀五脏,使人心烦懊闷,上蚀者口鼻齿龈生疮;下蚀者肛门伤烂,皆难治。或因久痢,或因脏热嗜眠,或好食甘美,并令虫动生病。
203 《千金》艾叶五升,水一斗煮升半,分三服。
204 又煮地榆汁浴,日三。
205 治虫蚀下部。
206 胡粉、雄黄等分,末,著谷道中。
207 《外台》下部虫蚀,大肠赤烂:水银一两,浆水煮,唾研,安竹筒中,吹下部。
208 《梅师》治虫 。
209 虾蟆灰醋和,敷,日三、五。
210 《圣惠》方乾虾蟆酥,炙,一枚 木香 硫黄各半两一分罗,散。三岁温水调一字,日再,意裁。
211 又:楝株根皮、石榴株皮,锉,水大盏,煎六分。量儿温服,日三、四。
212 又:青黛研,麻油涂,次贴,日三、四。
213 治疳痢羸瘦,下部湿 。
214 丁香散丁香 胡粉炒。各一分 桃白皮 黄柏 黄连 白茯苓各半两罗,粥饮调半钱,早晚各一服,量儿。
215 治疳痢久不断,体羸,昏昏不睡,下部湿 ,食饮不下。
216 蚺蛇胆大豆许,煮木通汁,研,粥饮调,早晚各一服。并涂五心、下部。
217 钱乙金华散 治一切湿疮,癣疳。
218 黄柏 黄连各半两 黄丹火飞,一两 轻粉一钱一字研,温水洗、贴。
219 蛔疳第十一《圣惠》治小儿蛔疳,虫毒腹胀,青筋急满,日渐枯瘦,食物不著肌肉,或时下蛔虫,或时腹内多痛。
220 蟾酥丸方蟾酥 麝香 五灵脂 巴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各一分上件药,同研令极细,用酒半盏,同入铫子内,以慢火熬,不住手搅,候堪丸,即丸如黄米大。每服以陈橘皮汤下三丸,空心及晚后服之。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221 《谭氏殊圣》治疳蛔。
222 却蛔散方苦楝皮有子者良,荫干,内赤色者杀人不用 鹤虱 密陀僧各二分 白槟榔一个,炮,乘热杵上为细末,米饮下一钱,连吃三服,虫自出。
223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小儿蛔虫,搅刺腹肚疼痛,常服内化,其虫永去根本。
224 化虫丸方芜荑 川鹤虱各一分 槟榔二钱上为末,用 猪胆为丸,如大麻子大。每服三岁五丸;五七岁十丸,陈米吞下,一日三服。
225 丁在藏杀虫散 治小儿疳蛔咬腹方。
226 乾漆 五灵脂 定粉以上各等分上为末。每服半字,葱白汤下。
227 丁在藏乾漆散 治小儿疳蛔咬心痛方。
228 狗脊 乾漆 大麻仁 鹤虱以上各等分上为细末,炒香。每服一钱,精羊肉汤调下。
229 《圣惠》蛔疳者,儿多食甜物、油腻、生冷,在肠胃不消化成虫。其候合面卧觉,气急,颜色痿黄,肌体羸瘦,啼哭声高,又似心痛,发歇无时,每月初二、三、四日,其虫甚,人不识,呼为鬼祟,不早治虫蚀脏腑,必致危笃。
230 《玉诀》歌:哭恶痰青蛔咬心,涎生积冷痛难任。每餐甜物并时果,致得虫生病转深。
231 先下积取蛔疳,次温脾胃。
232 《圣惠》野狼牙草散 治蛔疳乾瘦,发立或痢。
233 野狼于草 射干 鼠尾草各一分 使君子 醋石榴皮 贯众根 槲皮 钩藤 龙胆 栗刺 棠梨根各半两 故绵 发灰各一两罗,五、六岁儿服一钱,水小盏,煎五分,早晚各一,温服。意裁。
234 蚺蛇胆丸 治蛔疳壮热,眼赤或涩常揉;及发黄秃,视物不明,手足心热。时出蛔虫,下痢或青、黄、赤、白。
235 身体口鼻下部生疮,虫蚀齿落,项生无辜,肌体羸瘦,兄弟姐妹,相传至死。
236 蚺蛇胆 丁香 黄连 苦参 青葙子 犀角 木香 米砂 雄黄 青黛 硫黄 麝 牛黄 胭脂 龙胆白矾 发灰 绯绢灰 乾虾蟆灰。各一分罗末,蜜丸如麻子,粥饮下三丸量服。水化二丸,吹鼻中,敷疮处。
237 青黛丸 治蛔疳兼诸疾。
238 青黛 朱砂 芦荟 胡黄连 鹤虱各一分末,猪胆汁丸如绿豆。空心,汤下三丸,有虫下。
239 治蛔疳虫出熊胆丸熊胆一分 狗脊去毛 白芜荑 干蟾头炙焦 黄丹炒紫 蛇蜕灰。各半两罗,枣肉丸如绿豆,粥饮化三丸。更以藿香汤浴儿,青热衣盖,虫出。意减。
240 使君子丸 治疳蛔出虫。
241 使君子 雄黄 熊胆各一分 牛黄 蟾酥 麝各一钱研,软饭丸如麻子。疳极者,桃柳汤浴,粥饮调三丸。
242 又:鹤虱 胡黄连 槟榔 熊胆 干蟾酥,炙黄。各半两散,空心,汤调一字。服后杀虫如马尾,瘥。三岁上半钱。
243 吴氏蛔疳七宝丹青皮去瓤 乾姜麸炒 木香面裹,炮赤 巴豆净肉,米醋一碗,煮乾,水洗去油 肉豆蔻 槟榔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各一两半两,汤澄慢火熬如煎盐,纸盖收飞者细末,面糊丸如梧子,朱砂衣。空心服一、二、三粒。欲消食,食后服。酒食伤,诸般积,胸膈不快或腹痛,姜汤;中酒,葱姜汤;心痛,炒姜汤;妇人血气,当归酒;泻肚,陈米饮;赤痢,甘草汤;白痢,乾姜汤;脾泄泻,煨姜一块,细嚼汤咽;心腹胀满,浑身倦怠,温酒;转筋霍乱,紫苏藿香汤;中毒药,五倍子雄黄汤;大小便不通,桐木根汤;吐逆,檀香汤;膈上食毒、虚痰,姜蜜酒;头风,腊茶清:儿急慢惊风,金银薄荷汤;疳蛔,石榴汤。
244 疳疮第十二钱乙论:疳在外鼻下赤烂,自揉。鼻头上有疮不著痂,渐绕耳生疮。治鼻疮烂,兰香散。方见鼻疳门中。诸疮,白粉散主之。方见本门。《千金》治小儿疳疮方。
245 上以猪脂和胡粉敷之,五六度。
246 《千金》又方上嚼麻子敷之,日六七度。《圣惠》用大麻仁一字,入少水研,取汁与饮之,候虫出即住服。
247 《千金》又方亦治疳 上用羊胆二枚,和酱汁于下部灌之。猪脂亦佳。
248 《圣惠》治小儿面鼻,身上生疮,及近口生湿疮,并赤白疮等。及疳气入腹,渐渐羸瘦方。
249 白狗粪 虾蟆 地龙 蜗牛壳 兰香和根 人粪各烧灰,半两 熊胆 芦荟 麝香各一分上件药细研为散。若口中生疮,先以盐酱水净漱口,以绵裹药少许含之;若鼻内生疮,吹少许在鼻中。如鼻外生疮,去痂敷之。疳气入腹,以新汲水空心调服半钱。
250 《圣惠》疮生面、鼻,不痒不痛,汁流即成疮。亦生身上,儿多患之,亦是风湿搏血气,名疳疮。
251 鸽粪散 治口中及各处疳疮。
252 鸽粪 人粪 白矾 青黛 麝各一分研,日三敷。
253 麝香散 治面头生疳,口中臭气麝 蚺蛇胆 瓜州黄矾 芦荟各一分研,洗净敷,口内恶气,贴药,日三。
254 熊胆膏 治身、口、面疳疮,并诸疳疾。
255 熊胆 蚺蛇胆 芦荟 牛黄 龙脑各一分半两研,井华水三合瓷器盛,重汤煮,数添水,可半日,投糯米三五粒,煮烂,篦子数搅,勿令四畔干,取二豆许,渐吹鼻中,及涂口疮,频使药,两日即停一日,儿发青止。
256 又:狗粪中米,烧;马街虫曝乾并敷。
257 钱乙白粉散乌贼鱼骨三匕 白芨二匕 轻粉一分细末,先口含浆洗,不时敷。
258 张涣:诸疳羸瘦,毛发焦黄,口鼻生疮。四珍丹干大蟾一枚,去四足,纳胡黄连半两在腹内,线缝湿纸裹,泥固烧赤 芦荟半两一分研,白面糊丸黍米大。服五七粒,粥饮下。量加减。
259 治疳疮不瘥熊胆膏熊胆 蚺蛇胆 芦荟各半两 牛黄一分 龙脑一钱 瓜州黄矾一分研,井华水三合,银器盛,重汤煮膏,涂。
260 庄氏:烧饧灰敷。
261 赵氏治疳疮夺命散五灵脂 莴苣菜阴乾 地黄花 黄丹 白矾 染胭脂 麝少许末,看疮大小,浆水洗贴。
262 赵舍人治疳疮年深见骨,或干或湿。
263 至宝散白蚬壳泥中多年,色白丸小 密陀僧同蚬壳 。各一两 无名异半两细末,入麝半钱,研,盐汤温浆水洗,掺药,膏药盖,不五、七次即生肥肉,生六分止。不然疮瘢高硕。
264 如丈夫、妇人有年深不较疮,亦治。
265 郑愈治疳甜疮。
266 蚌粉 黄柏 黄丹各一钱 腻粉半钱 巴豆三粒,烧末,麻油调涂。
267 疳肿第十三茅先生小儿疳肿塌气丸气肿、水肿不用此药。
268 川巴豆壳用醋煮,黑色为度 青橘皮去白 萝卜子等分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此○大。每服五丸至七丸中庸,赤小豆煎汤下。
269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小儿上气喘促,头腹虚肿,时时作声,四肢无力,常有冷热疳气,虚肿。
270 大黄散方大黄半两,煨 川芎 甘草 黑牵牛 犀角 朴硝各一分上件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至三分,入生姜三片同煎,如虚肿入少许蜜,如不肿不用蜜。
271 吉氏治疳气肿满陈米半两,巴豆二十一粒,炒焦 木香二钱 陈橘皮 樟柳根焙。各一分 萝卜子轻炒,钱半末,半钱,赤小豆汤温调下。
272 疳后天柱倒第十四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小儿久患疳疾,体虚,久不进饮食,患来日久。诸候退,只是天柱骨倒,医者不识,谓之五软候。须进金灵散、生筋散方并见本门
273 汉东王先生《家宝》生筋散方木鳖子三个 蓖麻子三十个上各取肉,同研。每用一钱许,津唾调贴,急抱揩项上,令热贴之。
274 《吉氏家传》贴头起项膏 治小儿疳热胆冷,头项软倒方。
275 川乌 肉桂 芸苔子 天南星 蓖麻子各一钱 黄丹炒,一钱匕上大蒜一颗,煨熟去皮,乳钵内研和药细。每用一钱,入米醋和匀,贴项上一日许。
276 《吉氏家传》野狼毒丸 治小儿胆热肝风,天柱倒折,宜服此药。更用前起头贴项药。
277 野狼毒酒浸,焙 白附子 大附子 天麻 防风 羌活以上各一分 朱砂 地龙去土。各一钱 麝香一分上为细末,法酒煮糊为丸如此○大。每服七丸至十五丸。用黑豆薄荷汤,入酒一滴吞下。
278 《形证论》他病天柱骨倒歌:天柱才倒非心脾,吐泻失调至 羸。大患伤寒无汗脉《凤髓》:却被伤寒无浮脉,定因妙药疗他迟。无此卒然生此患,又兼不辩四肢肥。身软难堪头似石,面红唇赤脸如绯。此病多因伤肾热《凤髓》胆热,后来因作伏 热病作又相随。肝受热风天柱倒,但将凉药与维持。贴须性热筋方缓,立见温和请莫疑。吐泻项软唯调气,伤寒柱倒不须医。
279 《石壁经》云:或伤寒,或吐或泻,乘虚邪毒透入肝脉,热邪所浸,致筋软长,或手足软,或项颈软,须凉膈。若吐泻,先调胃气,贴项,并服凉肝胆药,勿太热,亦恐过冷。
280 汉东王先生金灵散直白僵蚕去丝炒,末,薄荷酒调服一钱,日三,更须生筋散贴。
281 《形证论》贴项药。
282 川乌头 白芷 地龙 五灵脂 赤小豆等分,末,姜汁,酒调贴项上,更服竹茹散竹茹散菊花三钱 黄芩 人参各一钱 大黄半两 甘草一钱末,竹叶汤下。
283 《玉诀》贴项药。
284 草乌头、赤小豆等分。末,姜汁调,摊帛上贴,经宿项立起。
285 疳气灌入阴第十五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小儿疳气灌入阴,黄亮色。
286 乌金膏方通草 黄皮 大黄各一分,烧上各烧存性为末。每用一钱, 猪胆调成膏,于阴上涂。如未退,煎蛇床子汤洗,后再调涂之。
287 卷第二十七吐哕霍乱 凡十二门
URN: ctp:ws93585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