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二

《二》[View] [Edit] [History]

浓情快史卷四》

第十六回唐高宗溺情废后褚遂良直谏输忠》

1
永徽二年,则天二十八岁,入昭仪正宫。王皇后与萧淑妃,二人整酒,与则天庆贺。上边摆着一棹,下边摆著两棹,圣上坐在上面。王娘娘道:「武昭仪今日初来,请在中间上坐。」则天再三谦让。高宗意欲武后坐,便道:「序了齿罢。」王娘娘知昭仪年长,便再三让他,又兼萧淑妃相劝,则天便僭了正宫坐。
2
四人饮酒多会,王后肖妃二人辞去。高宗遂留昭仪,问道:「别后可念朕否?」武氏道:「蒙陛下宠爱,妾终日依依不忘。今日再覩天颜,寔为万幸。」
3
高宗大悦,命去衣就寝。武氏仰卧龙床,见高宗幸他,便靠了高宗脸儿亲嘴,底下用手摸着那话道:「爷爷玉茎,如一件无价之宝,入我牝中,万般酸痒,妙不可言。」高宗聴说,兴发如狂,把武氏肏得阴水津津,呼叫急急,即时泄了。高宗自得了武氏,再不入王后肖妃之宫,遂致两宫怀恨。
4
其时狄仁杰为谏议,见高宗溺爱武氏,致两官生怨,即上本苦谏。因向年在苏州理刑(时,知张玉江采淫过,本内多讥讽之语。武氏看见大怒,奏与高宗,)乞即斩仁杰,以箝众口。高宗道:「不可,仁杰乃盛德之臣,吾当外调。」即以仁杰为宁州刺史。后仁杰赴任一年,歌声满道。御史郭翰巡察宁州,上表荐之,高宗即擢为冬官侍郎,此是后事。
5
且说永徽五年,武氏生了一子,六年又生一女。武氏已三十二岁,常奏帝道:「光阴易过,望陛下思向日之言,寔妾万幸。」高宗欲立武氏为后,恐众臣不肯,乃与武氏议曰:「此事必须长孙无忌做主,朕与汝往他衙中私议方妥。」武氏领旨,同驾龙凤车,至长孙无忌衙中。无忌率姬妾子侄拜迎,高宗赐以金宝玉帛。又赐无忌之子三人,皆为朝散大夫。无忌拜谢,即排盛宴。
6
高宗武氏酣饮,高宗从容言曰:「朕欲立武氏为后,卿意如何?」无忌欲言不可,恐武氏见怪。欲言可立,又不是道理。佯作不知,反以他事相对。高宗武氏不悦,闷闷回宫。
7
武氏见事不谐,乃令心腹宫娥,将亲生女子,抱至幽密之処,闷扼而死。竟抱至高宗前泣曰:「皇后恨妾,欲害妾不能,将妾女杀了,使妾碎心,不能侍陛下矣。」高宗大怒,即召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于内殿密议。独李绩有欲立武氏以媚帝之意,恐群臣有阻,推病不往。
8
高宗曰:「王后杀武氏之女,何乱德至此?朕欲廃之,故特召卿等商议。」褚遂良曰:「只恐昭仪自杀女儿,诬陷皇后。」高宗笑道:「那有自杀亲女,以诬他人之理?即不论此,今昭仪有子,皇后无子,朕欲廃后而立武氏,卿意如何?」遂良谏曰:「皇后六礼所聘,非有大故,不可廃也。且武氏経事先帝,人所共知。」高宗不听,往后便走。
9
武氏在屏后,见帝不悦而进,即附耳道:「陛下位居九五,不念玉带之记乎?」高宗又出殿曰:「他无故杀我爱女,朕甚恨之,决意要廃。」褚遂良曰:「请陛下无忘李淳风之言。」高宗道:「朕一妻子,欲出即出,欲立即立,毋烦再言。」褚遂良把笏连叩道:「君必欲昭仪为后,乞罢聀归乡。」
10
李绩着人探听,知高宗意决,遂入内奏曰:「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许敬宗从傍议曰:「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何况天子?」帝主意逐(遂)决,廃皇后肖淑妃为庶人,立武氏为皇后,贬褚遂良为潭州都督。武氏便内乱朝权,出入无忌。每与高宗同御朝听政。
11
武氏一日想起,向与三思干事时,曾说欲畅我心,须为后。今日果然遂志,即令行人,迎请父母并三思来京,初封父为周囯公,加封太原王。又诈称六郎为中表亲,俱令面君,亲赐官爵。将王皇后萧淑妃,断去手足,投于酒瓮中。
12
高宗见武氏行事太过,心中大惧。武后怀着那点初心,要高宗早故,便百般献媚,弄的高宗二目枯眩,不能标本。百官奏章,即令武后裁决。武后博通今古,涉猎経史,务弄些小聪明、鬼见识,処事皆称圣意,因遂加徽号曰天后。高宗便放心,日夜取乐,不期渐渐病入膏肓。
13
遂使天后挕政,郝処俊谏曰:「天子理外,皇后理内,天之道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传之天后乎?」李文琰曰:「处俊之言至忠,陛下宜听。」仁杰又执奏累累。高宗大怒,天后亦欲罢仁杰之聀,见合朝俱称他盛德,仍擢为侍御史。
14
高宗渐渐不起,于弘道元年驾崩。各官治丧料理,立太子李显为帝,改元嗣圣。立妃韦氏为皇后,封后父韦玄贞为刺史。这武则天的父母与三思、六郎,名赐私第一区,以为居宅。武氏常私召三思、六郎进宫,任意取乐。六郎又荐兄张易之进宫私会,张易之昌宗为奉宸令,武三思为武太子,出入宫帏,毫无禁忌。天后自知众心不服,内行不正,大肆诛戮。逆己者即杀。命法官索元礼、周兴、来俊臣,并撰罗织经一卷。罗织经者,罗织无辜也。内淫外酷,天下大乱。
15
天后召武太子入宫,私与言曰:「当日我欲为畅心之事,你道欲啚一梦,亦不可得。今我欲张则张,欲尔则尔,畅心极矣。真耶?梦耶?」三思笑曰:「真可谓有志者事竟成。」遂令三思去衣,自己仰卧龙床。三思把后两脚阁(搁)在肩上,挺身直肏,肏得天后叫曰:「我儿肏得好,快些,抽送不要住了。」三思便急急乱抽不已,天后搂紧三思,将舌抵舌递送,曰:「我儿快活死我了。」三思停住,天后他不能尽兴,令他出宫。
16
又召进六郎道:「三思不能尽我之兴,汝当接完其事。」六郎再肏一番,又不能终事。后又召张易之为之,终不畅意,遂想起怀义和尚王才。当初合他作乐,未终其事。今日不免将他唤来。想罢,遂着人到白马寺,召怀义入宫。怀义至宫,行君臣之礼毕,天后命坐,赐之以酒,道:「当日我合你作戏水鸳鸯,忽被惊散,遂尔削发,孤栖萧寺。今日特召子来,愿僧则僧,愿俗则俗。」怀义想道:「白马寺田土甚广,我不如再做几年寺主,积些金帛?」遂奏道:「得一白马寺住持足矣,何敢他望?」武后笑而未答。
17
不知如何,下回分觧。

第十七回六郎醋打王和尚孝逸大破李囯公》

1
武后心下想道:「若蓄发为官,便于出入。若仍为僧,恐被人訉����。向日不曾完事,未知本事如何。不如今日试之,再作理会。」遂令宫娥取大杯来,连进数杯。武后情思勃勃,令官娥尽出,自闭龙凤门。怀义去衣,用那物往牝中便刺,斍乾涩不能急进。武后问曰:「向日滑透,今何雄壮至此?」怀义道:「两年前得一异人传一秘方,能通宵不倦。且入牝中,粗大热硬,妙不可言。」武后大悦道:「你且试试。」怀义渐渐而进,至二十馀提,淫水滑润,直至花心。武后抱定怀义叫曰:「快活死我,自今不放汝出宫也。」怀义大肆采战,直㒲的武后四肢软弱,洋洋晕去。怀义以口接气。徐徐苏醒,曰:「㒲死我也。」怀义笑曰:「倘㒲死了,怎生是好?」武后笑曰:「㒲死了,到做个风流之鬼。」怀义见天色将晚,欲要出宫,武后道:「何欲去之急也?」怀义曰:「宫中夜深恐出入不便。」武后道:「住在宫中,何必出入?」怀义道:「恐圣上知道不好。」武后曰:「不妨。」遂开门,放宫娥进来,重排夜宴,二人并肩对酌。武后曰:「我欲叫你蓄发,封官以掌内庭,你意如何?」怀义道:「使的。」心中大悦,便吃得大醉,不顾宫娥眼目,把武后抱在龙床,去了小衣,往内便肏。武后兴动,任他抽送。两个无所不至,到天明方住。怀义道:「我回寺中,料理一日,至晚再来。」
2
说了出宫,行至后殿。恰好遇见张六郎。六郎一见,便站起来,忙问道:「这和尚,何処来的?」怀义低着头,叫官娥应对:「是天后召来议事的。」六郎喝道:「贼秃,这等可恶。」照(照)怀义头上打了一拳。怀义往内急退。六郎赶到后殿,骂曰:「看这贼秃那里去?我在此等你出来。」
3
怀义着忙急赴后宫,见了武后,忙道:「不好,被一官长好打。」武后忙问是谁?宫娥道:「是奉宸令张爷。」武后遂对怀义曰:「我倒忘了,你是僧人,原不当穿朝的。况他是执法该管的官员,毋怪其然。你自今以后,当从后宰门出入。」急令官娥送怀义从后宰门出去。即分付后宰门太监,怀义僧人出入,不得禁止。怀义去了。
4
六郎在后殿,等了许久,不见怀义出来,便气忿忿走进宫去,见了武后,便道:「天后,为何放此无法(发)秃子进来?甚是不雅。」武后曰:「此乃白马寺主怀义也,因他奇巧,故着他进来,督工起造。」六郎道:「天下奇巧人甚多,此秃奴,有甚巧思?」武后词穷,便道:「男人为天子,有宫娥八百,粉黛三千,随其行幸。今我是女主,岂消受不得一二个男人也?卿若再言,我当出三宫六院之女流,精选九州雄男子,唤入内庭,早晚应承,汝亦无奈我何。」六郎大笑道:「若此诏一颁,天下人皆拍掌大笑矣。」武后道:「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5
六郎道:「闲话休提。我今有一奇事,特来奏闻。」武后问:「什么奇事?」六郎道:「今早圣上临朝,欲以丈人韦玄贞为侍中,谏议裴炎奏曰,不可,恐人心不服。圣上怒道,我便将天下付与玄贞,谁云不可,况侍中乎。」武后大怒:「有这奇事。我今欲废他为王,立第二子李旦为主,我自挕朝政。」六郎道:「此事当召三思共议。」武后遂召三思,述其前事,三思以为可行。传旨,廃中宗为庐陵王,于房州安置。立次子李旦为帝,自挕朝政。
6
武后自此淫心倍常,终日合三思等取乐。不题。
7
再说扬州英囯公李敬业听说中宗被廃,心中不平,遂令敬猷为先锋,自领兵三万前来争讨。其讨武后檄文云:
8
伪临朝武氏者,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官。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试覌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9
那塘报抄了檄文,报于武后。武后看罢,问是谁人所作。三思奏曰:「乃骆宾王作的。」武后道:「宰相才也。有才如此,而使之沦落不偶乎?」遂传旨,快覔宾王。宾王只道拿他,遂更了姓名,逃走他方。不题。
10
武后遣大将李孝逸,副将魏元忠発兵三万,一同迎敌。孝逸甚得兵法,行了几日,两阵对圆,孝逸出马,与敬猷大战五十馀合,未分胜败。孝逸精于六壬,遂于马上默占一课道:「非火不能胜也。」遂鸣金收兵,与副将魏元忠附耳议道:「如此如此。」元忠密授其计。至三更时,一齐杀到李囯公营中。其时敬业,人不及甲,马不及鞍,被孝逸、元忠放起火弓火箭之类,又兼伏兵四起,把李囯公三万兵,皆为灰烬。李孝逸纵马加鞭,追着李敬业,大喝一声,斩于马下。大杀一阵,鸣金收军,飞报天后。三军凯歌回朝。武后大喜,即封李孝逸为邺侯,魏元忠为亚相,百官俱加升三级,张易之张昌宗皆封至宋璟之上。武后宗枝俱封王位,惟安平王武攸绪不愿为王,隐于嵩山,太后许之。
11
太后自战胜以后,心胆更大。一日,令光禄寺排筵于上苑。次日,聚宴群臣,玩赏名花。内臣奏曰:「此时阴冬天气,木叶尽脱,那有名花以供圣玩。」武后道:「朕自有主意。」
12
不知如何,下回分觧。

第十八回武则天上苑覌花庐陵王房州促驾》

1
且说天后闻奏,微笑道:「人以十月为小阳春,我即借此为名,出一诏旨,付于花王。」诏曰:
2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3
花须连夜発,莫待晓风吹。
4
武后诏旨一出,次早万花俱开,惟水槿花不発。武后查出,贬之。故此花开时色艳,至今无人玩赏。是日大宴群臣。
5
内史杨再思,专以谄媚取容。司礼少卿张同休戏之曰:「杨内史面似高丽。」再思便欣然作高丽舞,又折莲花一枝,置六郎耳边。三思戏曰:「六郎面似莲花。」再思屈躬,连声说:「看将起来,莲花似六郎耳。」武后是日呼张易之为五郎。
6
此时武后年虽已高,淫情更炽,使四人更番取乐,出入宫帏,肆无忌惮。庐陵王与韦氏议曰:「母淫至此,奈何?」韦后曰:「谏之何妨?」王即入宫,令宫娥尽出,悄悄奏曰:「母后恣情,不过一时之乐。奈万代后青史,不能为母隐耳。望母后早察。」武后怒曰:「你今为何无故谤母?」遂令迁于房州,毋使早晚令我耳畔烦絮。中宗无计相留,只得与韦后别而泣曰:「今朝一别,未知何日重逢?」正在悲号,武后令三思押赴房州。中宗只得出了龙城,取路前去。三思想:「武后称我武太子,尝许我即位。中宗若在,恐众臣不服。今押至房州,相机而行可也。」行了几日,到一馹中。初更时分,三思听的高墙有一妇人,对月长叹,歌曰:
7
一更里敲,风送钟声出晚谯。卸残妆,斜把红灯靠。想起初交,两意相投漆与胶。戏钓鱼,把我肝肠儿吊。
二更里敲,花影横窓月转高。泪珠儿,不觉腮边吊。独坐无聊,步出香闺把眼瞧。望将穿,不见我才郎到。
三更里敲,你在谁家醉舞腰。趂风流,别恋人年少。负我良宵,梦破檐前铁马摇。睡朦胧,频把我心肝叫。
四更里敲,一下下捶心苦苦熬。影陪形,止有孤灯照。蜜口如刀,赚我河边折了桥。全不顾,却被傍人笑。
五更里敲,迹似桃花撒更飘。设山盟,瞒不过神灵道。和你开交,狠情丢人人始抛。再不信,你这虚圈套。
8
三思听罢,魂飞天外,急欲要见,未知他人物如何。忙把门开了,只见明月之下,一个绝美的妇人,倚拦而立。三思假意叱道:「我一路劳顿,被你搅我一夜。」那妇人跪下道:「妾为萡情所抛,对月长叹,不知老爷在内。」三思原是色鬼,今旅况寂寞,正没兴头。见此妇人,遂起淫心,挑他道:「萡情既抛了你,何不再抱琵琶过别(船)?」妇人曰:「一时间不得其人。」三思道:「你肯从我否?」妇人抬头一看,道:「愿随老爷。」三思扶起他来,到自己房中,问道:「你叫什庅名字?」妇人道:「妾名素娥。」三思道:「好个素娥。」去了他裤儿,他便卧倒,三思把阳物放进去,抽送起来。素娥抱住三思,不住的叫。三思喜极,初时只说合他干一次。不想被他迷弄,欲带载素娥回家,忙写个字儿,放在棹上,写道:
9
朝中有事,故连夜発人。着三军不必往房州去。他自回来便了,付馹丞知。
10
三思忙喂了马,先扶素娥上了马,自己在后把着素娥。一马双人,急急而回,一路也不避风雨。到了私第,下马进内,与玉妹见了,说知其事,姐妹称呼。三思有了两个人,与武后稀踈。武后来召,推以他故,竟不进宫。
11
一日,张六郎知三思得了美人,特来贺他。三思道:「你不知势强取来的,到身边,却没滋味。倒还是偷香窃玉,方妙。」六郎道:「当初单身独自,由的你我。如今出门,前呼后拥,吆吆喝喝。那些妇人,早已不知躲在那里(里)去了?」他两个人正在那里闲话,只见有一个人进来报道:「太后相请。」
12
不知请去为何,且听下回分觧。

第十九回牛晋卿力荐雄豪薛敖曹初沾雨露》

1
且说三思、六郎闻诏,你推我阻,俱不欲去。复着内臣道:「你为我善言复之,道我二人俱不在第。」内臣只得假言回复太后。太后因累召不来,虽含怒要害他,却想昔年情分,又不忍的。即着太监牛晋卿召怀义。
2
怀义为白马寺主,倚武后之势,积有万金,娶了极美姬妾七八人,日夜取乐。那日正吃的大醉,与美妾恣淫。牛太监至寺,催他前去。怀义怒曰:「我今娇花嫩蕊,尚不及攀折,况老树枯藤乎?」遂决于不去。晋卿回宫,以怀义之言寔告。太后正在怒头上,听了这话,骂道:「贼秃这般无礼。」恰好公主走来,见太后怒,忙问其故。太后将怀义之言说明,公主道:「母后息怒,待女儿明日処置他便了。」公主还宫。次日仍着牛太监,去召怀义。先令壮健宫娥三十馀人,各执短棍伺候。
3
怀义因酒酣失言,后悔无及。要粉饰前言,闻诏,忙同牛太监往后宰门进宫。公主先令官娥见怀义道:「太后在花园里等着。」怀义并不疑心,来至园中,三十宫娥一齐动手。不消半刻,打得怀义犹如熟泥。
4
又令牛太监同人到了寺中,将寺烧了。太后怒气才消,欲心更炽,独坐融春园,看那些禽鸟相敌,蜂蝶往来,不觉伤情。牛太监叩道:「臣欲有所陈,但畏罪不敢耳。」太后道:「试言,我不罪汝。」太监道:「奴看易之昌宗辈,非劳召不能入宫。虽来,亦勉强承命,那肯尽心力于陛下。闻洛阳城中有一少年,姓薛名敖曹。年近三十,才貌双全,肉具雄健,里中有好事者俱知之。每与敖曹饮醉,求覌其势,以为戏笑。强敖曹强出肉具覌之,其首有坑窝四五処。及怒発,坑肉隐起,如蜗牛涌出。自顶至根,硬如丘(蚯)蚓,有二十馀条。见者试以斗粟加其茎首,昂而不垂,起有馀力。众皆大笑。娼家见其美貌,无不爱之。至于取乐,一见肉具,无不呼号避去。因此名彰民间,无与婚者。陛下発一尺之诏,召来必能畅情,永侍枕席矣。」
5
太后倚屏叹曰:「不必言,吾意已决。」乃出黄金百锭,白璧一双,文锦四端,安车四马,特使人来诏敖曹。诏曰:
6
朕万几之暇,久旷幽思。欲得贤士,以接谈笑。闻卿抱负不凡,标姿伟异。急欲一见,慰朕饥渴。其诸委曲,来使能悉。毋致尔身,有辜倚望。
7
牛太监奉诏,直至洛阳。寻见敖曹,敖曹曰:「臣以猥贱之姿,不敢奉命。」太监道:「足下不奋志青云否?」敖曹道:「青云自有路耳,岂可以肉具为进身之阶?」太监附曹耳曰:「汝至今尚未知人道,非圣上,谁可容者?」敖曹被牛太监再三催促,不得已而行。在路叹曰:「贤者当以才德进身,今日之举,是何科目?」牛太监取笑道:「是戊辰科进士。」二人大笑。
8
早已至京,飞报太后。太后速差公(宫)娥,驰骑相促。牛太监引了敖曹入了后殿,拜毕,命坐赐茶。太后见英姿少壮,心中大悦,令官娥赐汤沐浴。浴毕,衣鹤氅衣,代(戴)九华冠,翩翩若仙。太后大悦,促光禄司排宴。用红玉大莲花杯,酌西凉州葡萄酒。敖曹方饮大杯,而后意已动,面色微红道:「朕意不在酒。」令左右于华清阁铺设软衾细褥。牛太监退出。
9
后自携敖曹手,至于阁中。并肩而坐,自闭金凤门,谓敖曹道:「牛太监言卿尚是童子,未知人道,此事真否?」敖曹曰:「臣不幸遗体过大,蹉跎至今,孤守鳏居。但臣粗猥之貭,不足以任圣体。乞先令宫娥试之,以便进御。」武后令去巾衣,细视良久曰:「大至此耶,朕当亲试。」乃自觧衣,出其牝口,肉起无毛。遂引曹手,令其抚摩。敖曹肉具渐壮,蜗牛肉具张起坚硬。
10
后以手捧定,如得至宝。抚弄之际,情思已动,乃卧倒仙游枕上。敖曹以手提后双足,把物置于牝口。后以两手引导,初甚艰澁,不能即进。敖曹情兴大作,急欲肏进。后勉强承受,既而淫水滑溜。又进少许,后目闭颊红,淫水溢出,渐以身就。曹遂稍用抽送,至二百后。
11
天后不斍两手攀敖曹腰,娇声细语,道:「你甚如我意,当加卿号为如意君,明日为卿改元如意矣。」敖曹曰:「臣以猥形冒犯玉体,倘蒙不弃,使得常侍衾枕,足矣。」后曰:「自今以后勿称臣,亦勿称陛下。我与汝夫妇情深矣。」敖曹道:「臣安敢抑尊就贱。惟陛下恕臣无罪,幸甚。」
12
曹与后交接已久,阳物稍缓。后曰:「倦乎?」曹曰:「未知足,焉知倦。」曹又提起后足,急急而进。后曰:「真饥饿士也。」后意欲止,见曹淫心正盛,纵身任其抽提。
13
良久,后曰:「可休矣。」敖曹曰:「有心请客,畏大腹也?」后曰:「君吃得多少茶饭?」曹曰:「食若填巨壑,饮若灌大川。」后曰:「如意君,大费主人物料。」曹曰:「臣兴已发,望陛下容纳。」后道:「容忍固好,但苦乐不均耳。」敖曹不听,又进二寸许。后不能禁,任其抽送。至精欲泄,曹亦不知精来,把阳物直抵阴屋之上,后曰:「我倦矣。」拭牝而起。
14
后开窓视之,日已脯矣,与曹宴于前轩。后情大悦,拜牛晋卿为左监门卫将军,知内视省事。赐美珠十、金瓮一、彩帛千疋、钱三万缗。劳之曰:「汝贤于位,千金不足比也。」
15
明日,改元如意元年,大赦天下狱囚。右仆射杨执柔奏曰:「百官奉诏改元,多有不欲者,速请改之。」后曰:「我出之旨,谁敢他议。」遂削执柔官为民。自此群臣不敢议论。
16
后爱敖曹之极,欲夺二张官爵与之,又欲治大第。敖曹辞曰:「臣孑然一身,治第为何?」后愈怜之。中宗之妃刘氏吴氏,知如意君之物大,因相与言曰:
17
敖曹肉具如馿,武后容受有馀。
18
吴氏笑曰:「馿物能容受,太后亦是馿也。」刘氏曰:「我曾闻馿至心肝马至肺,人若至心必死矣。」二人说完大笑。不想被宫人听去,述于武后。武后闻知,把武后脸涨得通红骂道:「鼠辈敢如此无状。」俱赐自尽。
19
太后一日临朝,天下举人会试。太后想道三百进土之内,或有美少年,愿得一覌。命诸士俱进洛阳殿,面试三策。后殿试自此始。诸士策完,太后无问贤愚,悉加擢用。时人为之语曰:
20
补阙连车载,拾遗用斗量。
21
擢捶侍御史,盌脱校书郎。
22
有举人沈全交续二句云:
23
糊心存抚使,眯目圣神皇。
24
醴泉县一人侯思正,面奏太后,求为御史。太后曰:「卿不识字。」侯思正道:「獬豸何尝识字,但能触邪耳。」太后笑而从之。自此半朝邪佞,狄梁公几欲挂冠,只为中宗,故尔屈存。
25
后来毕竟如何,下回分觧。

第二十回狄梁公望云思亲武三思计偷韦后》

1
且说狄梁公因帝在房州,未得复位,遂请假旬日,往房州候帝。太后与敖曹淫乱,恐梁公在朝进谏,便准告假。梁公取路,竟(径)往房州进発,来到前边一座高山。梁公行至顶上,东指白云而言曰:「此云之下,即我亲舍也。」徘徊之间,有一人从后叫曰:「狄梁公于此望云思亲乎?」狄梁公急回首一望,乃袁天罡也。二人施礼。
2
梁公道:「一向不见,今先生从何而来?」天罡曰:「吾窥太后淫极,合朝尽是狐媚。我不屑与交接,故隐此山回龙寺中。你今何往?」梁公道:「往房州候帝耳。」天罡道:「且在回龙寺中少住几日,不妨。」天罡引梁公进了寺中。
3
梁公在神前礼拜,暗暗祷祝,祈求太后回心,迎接圣驾,扫尽邪臣。祝毕,天罡引入后殿书房中,坐下。茶罢,梁公问曰:「吾闻先生与淳风皆知未来,淳风不幸仙游。今求先生谕我将来。」天罡道:「梁公欲问者何?」梁公曰:「囯祚耳。」天罡笑曰:「快了。今年仗公一语,便能召还。再等七年,帝位复矣。」梁公喜曰:「以何语能返后心,便可召还?」天罡道:「此乃天机,未可预泄。事到其间,自有应验。」梁公道:「武党你能除否?」天罡道:「须张柬之方能。」梁公道:「柬之老矣,奈何?」天罡道:「必须梁公力荐,方能用之。」又道:「因梁公天下盛德,天亦敬之,故敢奉闻。若他人一知,上帝震怒,我罪难逃也。」狄公点首道说:「领尊教。」次日去问候庐陵王。这也不在话下。
4
再说武三思因淫欲过度,在馹中遇一花妖,便思立为正室,欲生子接后,下妆文往壁缝里去了。太后有了敖曹,再也不去召他。玉妹年已老了,心甚悪之。思想要寻一位取(娶)了做妻子。一面想着,步进后宫。见一宫娥,拿着把扇儿,在花间扑蝶。三思见他生的娇柔,便道:「我特来花间覔友。」那宫娥笑着便走。三思顺手扯住道:「你去了,叫我那里去寻?」
5
把他抱在香露亭中椅上,便要求欢。宫娥也不敢辞,任他扯了裤子。三思把物送去,只见水出津流。三思笑曰:「原是着过手的。」往内便肏,提进提出。问曰:「你是那一宫人,叫甚名字?」宫娥道:「我是韦娘娘的,名叫云从。」三思便知他的身子是中宗破的。又问道:「韦娘娘守了这七八年寡,毕竟也想着此道庅?」宫娥道:「他时常说太后,自己吃剩有馀,倒把我来熬清受淡。」三思把官娥紧紧抱定,道:「云从心肝,你有什庅计策,使我合韦娘娘干了此事,我把金银谢你。」云从道:「这事到好,只是我未必能用力。」三思道:「只用你领我到宫中藏了,待夜间再把我领至床边,我便有计。」云从道:「这也不难,须傍黑进来方妥。」二人说完,掇起两腿,着寔一顿抽送。把云从肏的乱呼乱叫。事完将别,又叮嘱一番。
6
三思回到家中睡了一会,醒了天色将晚。他吃了几杯酒,又拿了几个包儿,竟(径)走至韦氏宫前。只见云从引了三思往回廊,至后宫,着他在此,待后睡了,我来领你。你今大造化,恰好是我在此伴宿。三思听了大喜。约有更阑人静,云从道:「快来。」遂引了三思进了卧房。云从息了灯,领三思坐在椅上,云从自去睡了。
7
三思听的帐中鼻息微微,知韦后睡着。便去袖中取出些药来,轻轻放入他阴户中。不多一时,只听见韦后梦中,以手自挠其阴户,自言自语曰:「今日里边为何这般痒?待我把角先生拿来杀杀火才好。」便叫云从掌灯。
8
三思知他的淫火已盛,遂妆云从的声音说道:「娘娘不用掌灯,待奴婢与娘娘觧觧火罢。」韦后道:「你快些上来。」于是三思脱衣上床,将韦后两腿架起,就把阳物插入阴中,一来一往,肏的韦后淫兴大发,遂说道:「你这角先生真像活的一般,寔在有趣。」
9
三思知他淫极,又恃着太后的威势,遂应道:「我不是云从,我是三思。」韦后惊道问:「你怎庅来的?」三思道:「而今不久就召回庐陵王,我奉太后旨意,特来送个喜信,不想蒙娘娘的盛情,得以厚扰。」韦后道:「太后若果回心,召他回来,便感激你了。」三思道:「感激固然,怎肯舍妻伴人?且他回来即位,你是正宫,那时不変脸才好。」韦后道:「管什庅正宫偏宫,只肏的好便了。」三思听了,又大展气力,肏了上千。
10
韦后目闭魂飞,四肢不举,三思搂抱不动。须臾,韦后醒来,叫道:「我的乖乖,肏的我几乎不能还魂,只怕太后知道,吃醋召了你去,反把我弄的不上不下的。」三思道:「你分付宫人不可泄漏。」说完,三思馀兴尚存,于是复整残兵入阵,忽听的床后大叫一声。
11
不知何人,下回分觧。

浓情快史卷五》

第二十一回 武三思全交赠妾 淳于氏错认情郎》

1
话说二人听得床后叫道:「天明了。」二人吃了一惊,却原来是云从。韦后道:「你昨晚何処去了?连宫门也不闭,被贼盗件东西去了。」云从道:「那东西是盗不去的。」二人大笑。韦后道:「武爷在此,勿令太后宫人知之。」云从道:「若要不漏消息,莫若日间上御龙楼居之,至晚下来。」韦后然其言,遂与三思同上御龙楼作乐。至晚仍回卧室,大纵淫欲。
2
一日,太后临朝,新丰县知县上一本道:「平地生出一山,方员(圆)里馀。」太后览本大喜,勅将新丰县改为庆山县。江陵俞文俊上疏谏曰:「天气不和而寒暑并,地气不和而丘阜出。今陛下以女処阳位,反刚易柔。故地气隔塞,変而为灾。陛下谓之庆山,臣以为非庆也。」太后大怒,付法司勘问,流之岭南。狄梁公复奏曰:「庐陵王终日思想陛下,臣临别时,涕泣再四,臣亦为之下泪。」太后道:「朕昨梦鹦鹉折两翼,卿试详之。」梁公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道:「卿言似亦有理。」遂令召还庐陵王。
3
旨意一出,欢呼载道。不数日,将庐陵王召至殿前,参拜已定。太后问道:「汝去后念我否?」中宗道:「子母一体,分为两処,能不痛乎?」太后听了,命他回宫。中宗入内,韦后接着,悲喜交集。中宗道:「今日之还,寔赖狄梁公之力。」韦后道:「狄公乃外面之力,寔亏三思枕边之语。」中宗大惊道:「我闻狄梁公言,三思顶冠披衮,太后欲立为太子,此事有否?」韦后再三回护,每在中宗面前言三思好処,中宗深信,遂称为武大哥,与三思终日在东宫欢饮,三人同席,并无疑怀。太后知之,因有了敖曹,也不去管他。
4
且说六郎一日有事,要找三思商议。直至后堂见玉妹,玉妹道:「三日不回来,知其所。」六郎暗想道:「此妇淫奔,非正妻也。况与我原有旧交在三思之先,今即交合,想也不妨。」遂道:「三思不在家中,旧情还可续乎?」玉妹不语,即往内走。六郎亦入,至书房内,二人并肩坐下。
5
玉妹道:「我常想你,欲见不能。今日何幸,又得相会。」六郎听了,遂合玉妹亲嘴,道:「我亦如此。但今既归武,为之奈何。若宿缘未尽,偶然相逢,亦不可错过。」玉妹便觧下小衣,卧于榻上。六郎提起二足,急急抽送。玉妹原是风流人,不及三十提,则水出汪汪矣。六郎遂大其出入。正在情浓,因问道:「武兄终日何往?」玉妹道:「日在宫中。」六郎也不疑在韦后身上,遂与玉妹道:「我府中置妾五人,夫妻六位。交欢之际,并无一毫亲热。像你这般多情,我久矣。不曾见你,所以适才问武兄何処去。倘今夜不回,我当伴你一宵,意下何如?」玉妹喜道:「若肯在此,何敢推阻。」六郎道:「武兄回来,何以処之?」玉妹道:「此内书房也,今晚我你即在此処安歇。他若回来,则于卧房安置,必不到此。况他必不回来,但请放心。」六郎道:「何以知其不来?」玉妹把韦后之情就说了。六郎因想玉妹常于情热之时,便说寔话,今日想是真情了。二人说话良久,阳物微软,六郎道:「留此兴夜间为之。」
6
玉妹入内,令婢捧出花露酒,并山禽野味,至房中列着。二人对饮,极其欢畅。又吩咐奴婢道:「老爷回来,速报我知。」婢应声出去。玉妹闭上房门,合六郎去衣,令彼先卧,脱了下衣上床。六郎抱玉妹道:「你今年已老成,何风致不减?」玉妹道:「昔日普済庵一老尼,每晚有人抱他交合,二小尼各有一人。我常往他门首窃听,二小尼淫声不住,老尼狂呼大叫,比小尼过于十倍。只小时犹存体面,越老越增态度耳。」六郎肏至良久,水声积积(啧啧)。即忙起来,狠肏一番。正在欲罢不能之时,一婢叫门道:「老爷回来了。」二人大惊,玉妹披衣起来,不想黑暗中错穿了六郎的衣服开门。
7
武三思进内,见玉妹穿着男衣,三思遂退出中庭,停了一会,知他二人换过衣服,遂进来笑道:「张兄仝玉妹原是旧相识,而今旧人见旧人,怎不相亲?」遂叫使女整酒来,偺们同吃。玉妹六郎见三思如此,遂惭谢道:「蒙厚情海含,何以报之。」于是三人同坐饮酒。中间三思将送还玉妹的话,说了一遍。六郎起先逊谢,后见三思出于诚心,又谢了。天明,告辞而去。三思遂令人将玉妹用轿抬到张六郎府中,不提。
8
且说洛州有一冯时,生子名年,娶妻淳于氏,姿色过人。这冯年因经商在外,淳于氏常在门首站立,邻家有个褚大官,常见淳于氏色美声娇,便觉动情。又想他丈夫常不在家,公婆又且年老。故此早晚以目送情,眉来眼去,两下有心,只是不能近身。淳于氏起了这个念头,便不能禁。褚文明又十分动火,无计可施。
9
一日,恰好褚文明一个小厮,走到淳于氏门首。淳于氏忙留着他,写一个帖儿道:「今夜二更,开门相候,以舒往日幽怀,万万不可失约。」写完,付于小厮道:「你将此书付于你家官人。」小厮接过走了。不想把一封书失落,恰好褚文明一个家人名叫褚才拾了,见他在淳于氏家拿过来的,便到避(僻)净処拆开,见上面写的缘故,知是淳于氏约他主人。便暗暗欢喜道:「姻缘不可错过,等我今夜充作主人,快活一夜。」这褚文明一些也不知道。
10
淳于氏见书已去,自知今夜夙愿可酧。遂沐浴更衣,坐于槛内相候。只听门儿推响,淳于氏只当是褚文明来了,便悄悄开门,褚才挨身进去。天色昏暗,又无灯火,被褚才一把搂住,忙去亲嘴进房。去了上下衣服,褚才遂肏将进去。淳于氏任其抽送,便搂住道:「积想至今,方能如意。你可夜夜进来,不可失信。」褚才道:「使的。」于是把淳于氏弄的快活,至五鼓方起身出门。自此夜夜必来。日里见了褚文明,两下只是笑著,并不知褚才的圈套。
11
一夜褚才有事他去,至夜未回。褚文明吃得有些醉了,便往街上闲步,步到淳于氏门口。见门儿半掩,信手軽推,门已开了。淳于氏即走过来,带了褚文明就上床去睡。文明喜出望外道:「承小娘子错爱,不期而遇,寔乃天缘。」淳于氏听了这几句话,吃了一惊。
12
不知如何,下回分觧。

第二十二回褚文明半宵恩爱王义方三叱京堂》

1
且说淳于氏吃惊道:「你是何人?」褚文明道:「呀!小生蒙小娘子早晚间笑眼相召,何今日反问起姓名来了?」淳于氏道:「这样你是褚官人了,我合你半生的恩爱,无夜相间,为何说不期而遇?」文明听了此言,便知被人误奸,想道:「我若此说明,便弄脱了。」只得含糊笑道:「今日我因酒醉,言语颠倒,望娘子勿责。」说完觧衣。淳于氏心下也不疑了。两下上床,枕席之间,温存软媚,褚文明与庸奴大不相同。淳于氏遂疑心起来,把文明身上一摸,滑腻丰润,比褚才一毫也不像。褚文明早已心照,便放出后生手段,着力弄了千馀,弄的淳于氏叫道:「亲亲心肝,向来并不见有此手段,你今夜犹如换了一个的一般。」褚文明轻轻笑道:「多感娘子垂盼,今夜方得领爱,半载之情,想必被人悞偷了。」淳于氏惊道:「半年前我写一字与你,你夜夜并不失信。」褚文明道:「并没见尊示相召,你使何人寄书与我?」淳于氏道:「就是你家小厮。」文明道:「他毕竟遗下,被人拾去,便冒认我的名头,把你奸了。我且问你,那人言语如何?」淳于氏道:「粗踈带俗,大不似你。」褚文明道:「此必是无赖之人,恐后来利害相関,如之奈何?」正无计処置,只见三更时分,月明天清。二人便往外庭月下认识。两下定睛一看,重新加爱,更斍情浓,只恨从前被人淫污。
2
正后悔间,那褚才半夜里回来,又往淳于氏家推门。门未上栓,挨身行至中庭。早被二人看见,悄悄闪在屏后。定睛一看,文明认的是褚才,悄问淳于氏道:「夜来约的是此人么?」淳于氏道:「正是此人。」褚文明怒从心起,拿了一橙(凳)儿,赶出中庭,劈面打去。褚才急避,想道:「必是主人知道,势不两立。不是他死,便是我亡。」主意已定,便往地下取一块石头。文明看见骂道:「这奴才敢打我不成?」遂取小橙(凳)又是一下。不想褚才手中石头,也照头上打来。两下中伤,一时双死。
3
淳于氏慌了,口中只是叫苦。褚公婆知斍,俱各起来。四邻八舍,一齐哄然进来。那褚文明父亲褚德,听见儿子家人都死在淳于氏家内,便大哭骂道:「这是淳于氏淫妇,终日眉来眼去,把我儿子勾引,今又把他治死。我夫妻年老,只此一子。而今弄的断根绝命,我往州去告里(理)。」
4
冯时也骂道:「老杀才,休得胡言。你家主仆二人,半夜三更到我家何干?岂不闻夜深无故入人家,非奸即盗,当时打死无论。你上州里告我甚的?」隣人七嘴八舌,亦纷纷不一。不斍天明,褚德竟(径)往州中进状。
5
告状人褚德,年六十二岁,系本州中籍,告为骗财杀命事。痛德年老,止生一子文明,幼习举业,欲啚上进。不意隣妇淳于氏,巧笑美盼,勾引至家,媚色骗财。日往月来,锱铢已尽。淫妇见身子业已囊空,于今月日,即起忿怒,将石乱打。家人褚才闻之,即往救护,亦遭淫妇打死。人命関天,叩台惩法抵偿。上告。
6
知州准了,着县尉收尸,即日差人提淳于氏赴审。冯时即忙往州呈诉。知州接状,看道:
7
诉状人冯时,年六十五岁。生子冯年,出外为商。幼媳淳于氏,姿色过人。恶邻褚文明,不顾王法,于本年月夜,三更时分,带领家人褚才,突入中堂强奸是寔。切思夜深无故入人家,登时打死勿论。律有明条,何言抵命,恳台怜豁。上诉。
8
知州看完,即时出牌,拘齐一班人犯,当堂一审,将褚文明以夜深无故入人家之律坐定。褚德气忿不过,直至都中大理正堂投状。大理正堂李义府,见状上淳于氏美色过人,遂准了状子,批去寺丞毕正义。密令出淳于氏之罪,强纳为妾。遂赐冯褚二家白金五十两,着另宁家。后恐毕正义败露其事,将毕正义诱至花园赴宴,酒中暗加毒药害死。
9
此时侍御王义方,欲奏武后,先与其母说道:「李义府为色害人,儿为御史,视奸臣不纠则不忠,纠之则身危。忧及其亲为不孝,奈何?」母曰:「昔日王陵之母,杀身以成子名。汝能尽忠,吾何恨焉?」王义方辞母,竟(径)入内殿奏曰:「李义府身为大臣,使寮(僚)属毕正义枉法。出囚妇之罪,竟纳为妾。又恐毕正义败事,诱至花园,下药毒死。如此之人,何以立人臣之上。」李义府被他弹劾了,犹顾望不退。王义方怒叱三声,道:「还不快走。」李义府方才趋出。武后以王义方毁讪大臣,贬为莱州司户,将淳于氏出卖与良人为妇。
10
武三思闻知淳于氏色美,即令人将银买回为妾。三思一见淳于氏,娇美夺目,忙排花烛之筵,便喜姿姿捧一杯酒说道:「小娘子,宽饮几杯,助些情兴。」淳于氏接来,哈了半杯。三思又强他吃了几杯,淳于氏无量,竟自醉了,衣服也不脱,便倒在椅上睡了。三思笑道:「原来是不会吃酒的。」便令家人收拾,自己抱他上床,与他去了衣服,盖了被儿。三思自去脱衣就枕,用手推他又推不醒。三思火动,便将那物插入阴中,軽抽浅送。淳于氏梦中呻吟作笑,醒来抱住三思道:「好本事,肏得妙极。」三思听说,便放出本事,弄个不休。淳于氏口中乱叫,身子乱摆,淫水迸流,紧紧搂住三思,三思不斍泄了。自此二人情投鱼水不题。
11
且说狄梁公见武后贬王义方为莱州司户,即面奏道:「王义方乃鉄面御史,真有肝胆,望陛下赦罪,复彼旧聀。」武后点首道:「斯言是也。」
12
太后见梁公,每称囯老而不名。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巾坠马。太后命太子执鞚系巾,其见重如此。又荐张柬之五人,张六郎贺仁杰曰:「天下桃李,尽在公门。」梁公曰:「荐贤所以为囯,非为私也。」
13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觧。

第二十三回中宗点筹媚武后冯年忿怒杀妻房》

1
且说三思自偷韦氏之后,太后召回中宗,仍立为帝。韦后心厌中宗不如三思行事,日夜想着三思,时常偷摸取乐,止瞒中宗一人。武后心中也有些晓的,只因有了敖曹,正要侄儿去淫韦氏,好大家混帐,免得指摘之事。不思三思一有了淳于氏,终日在府中快活,不进宫去。韦后知他取(娶)了美妾,心中不免醋起来。
2
一日中宗打猎去了,韦后着太监请三思进宫。三思进的宫来。韦后红着脸道:「人情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想当日初交时,巧言美语,好不温存。我在天后面前,怎样说你好。今日一旦丢弃。」云从亦笑道:「武爷做人是好的,只是情意上,还欠几分。」
3
三思听完,心内歉然,道:「连日事忙,不能脱身。今日要进宫,不想蒙召,寔是有罪,望娘娘恕之。」韦后见他如此光景,又道:「那人得意,自然有事了。」三思问云从道:「千岁那里去了?」云从道:「出猎未回。」恰好摆下午饭,韦后合三思同坐酌酒,兴浓情生。三思扯了韦后,竟(径)上御龙楼。二人觧衣,就将那话儿肏去。韦后搂住三思道:「如今再不放你回家去了。」三思听说,带笑抽出那物便走。韦后急扯住道:「那里去?不可如此逗人。」三思笑道:「你这般要紧时候,还来冲撞我。」把韦后两脚掇起,行九浅一深之法。那韦氏叫道:「亲亲乖肉,肏的好受用。」二人正在极妙田地,云从跑上楼来报道:「千岁回来了。」二人连忙整衣下楼,中宗还在五凤楼前散着兵卒。
4
三思与韦后道:「我要出去,两下撞着,反要涉疑。且喜有双陆在此,与你打一帖,如何?」韦后忙唤人取来,即合三思对局。未及数掷,中宗已到。三思立起身子,过来相见。中宗道:「不可乱了局面,待我从傍覌之。」三思依先合韦后对掷,中宗点筹。掷下多时,三思大输,中宗与韦后鼓掌称胜。将晚,三思告别而去。
5
且说洛州冯年,为客出外,二年方才回家。见了父母,不见妻子,问起原由。冯时把始终说了一遍,又说:「李义府与我两家五十两银子,强纳为妾。后来又听得被御史王义方为他这事面奏朝廷,把李义府罢官,将你妻官卖。」冯年听说,恨著妻子。又想念妻子,不觉泪下。冯时道:「孩儿不须烦恼。今有五十两银子在此,任你拣择,另取(娶)好的。」冯年道:「非是孩儿痴想,只是不知怎样为着这事,孩儿必须面剖,方得释然。」冯时见儿子这般说,只道是公婆屈害了他,忙说道:「你意欲去寻覔,这也不难,何必烦恼。」冯年收了眼泪。过十馀日,即对父母说:「孩儿要找媳妇消息。」遂将五十两银子带着,收拾行李,腰中佩一把小刀,别了父母出门,竟(径)投都下而去。
6
这冯年到了都下,在一饭店住下。拿了一两五钱碎银子,到大理寺前寻问。恰遇着门上一位老人,上前问道:「老丈,在下有事求问。眷上李老爷有位如夫人,是洛州的,唤淳于氏,如今在府上庅?」那人道:「莫要提起。我老爷为这妇人,把官都没了。」冯年道:「而今那去了?」那人道:「不知去向。」冯年见他不说,取五钱银子与他,道:「些须茶资,休得见责,烦乞指示。」那人接了银子,便笑道:「怎好要钱,因家主老爷分付过的,故不敢说。今蒙盛情,只得说明。」遂扯冯年上前来道:「圣上下旨官卖。被武三思老爷取(娶)了为妾。」冯年听了,谢别而去。
7
回至店中坐下,忽见外面走进个长须的人来,头带九华巾,身穿紫花道袍,脚穿方舄套鞋。见了冯年,彼此施礼坐下。那人问道:「高姓贵名?何方人氏?」冯年道:「在下冯年,洛州人氏,敢问老丈尊姓何名?贵処?」那人道:「在下姓陈名魁,河南彰德府人,来卖紬缎货物。」又问:「冯兄何干?」冯年因假说道:「小弟要买货物,往宁州去卖。」陈魁道:「咱俱是客人。」分付店家整酒,与兄接风。冯年道:「小弟作东罢了。」酒家摆上酒淆(肴),二人遂坐下同饮。陈魁量大,冯年量小,不多时,把冯年哄醉了,和衣而睡。陈魁给他脱下道袍,留下小衣。分付店家收拾家伙,带上房门,至自己房内睡了。至半夜后,店家睡熟,他暗地开了店门,到冯年房里,把行李道袍一卷拿去,并无人斍。
8
天明,店家起来,见店门大开,便问:「里面不曾少庅?」冯年醒来,一看道:「不好了!衣服行李并银子,都没有了。」忙去叫陈魁,那里还有,及问店家,店家道:「昨夜合你吃酒,只当是你的亲友,我知上那里去了?」冯年道:「是遇着骗子了。」店家道:「三钱东道,银子亦被他诓去。」冯年心下气恼,欲将所佩之刀自刎。又想道:「我身边还有五钱银子,不如到武府去见妻小,虽不能完聚,他念旧日夫妇恩爱之情,也可周全我还家。」想罢,遂买了个道袍穿上。
9
走到武家门首,见门上人道:「我是淳于娘娘的亲,替我传一声。」门上见是新娘娘的亲戚,遂传子侍婢,侍婢禀知淳于氏。淳于氏只道真是亲戚,便叫请进堂相见。冯年走到中堂等候。忽听屏门声响,走出一位女子,凤冠霞被,后跟八个女使,冯年见此光景到不敢认。淳于氏眼尖,一见是冯年,早已不悦,便道:「我合你思断义绝,找我做甚?」冯年听是旧妻声音,答道:「我経商回来,打听你在此,故找来见一面。」淳于氏道:「见也枉然,速出去罢,倘千歳回来,你便难活。」冯年道:「不幸路途失盗,身无半文,求给些盘费罢。」淳于氏道:「我那有钱财与你。」叫人速赶出去。冯年不斍大怒道:「你这贱人好无恩义。」说完腰中取出短刀,照淳于氏就刺。
10
不知如何,下回分解

第二十四回张柬之大骂六郎魏元忠惭怀十罪》

1
冯年把淳于氏一刀刺去,正中咽喉,即时死了。合府嚷起,把冯年拿下,索到堂前,去报三思。恰好三思朝罢回来,见淳于氏已死,哭了一塲,令左右把冯年重打五十,然后発送锦衣卫镇抚司监候,待自与法司细审。众人押着冯年,行至大街,见十几位朝官,乘马而来。
2
冯年见头一位朝官,想道:「好似宁州刺史狄老爷,我前在宁州卖货,知他正直。」便大叫:「冤枉,望狄老爷作主。」狄梁公马上听说,把冯年一看,蓬头垢面,两腿鲜红,后有二三十人押着。狄爷问那一干人为什庅事。那些人回道:「小人俱武府中人。因这人白日抢入院内,把新娘娘杀死。家老爷叫俺送到镇抚司监候,待家老爷自问。」狄梁公想道:「其中必有缘故。」忙说道:「待我先问明,定罪便了。」那班人不敢违抅。狄公着自己长班带了,狄梁公在马上道:「请众位同到私第会审。」后面朝官是张柬之、魏元忠、桓彦范、敬晖、姚元崇、袁恕己、崔立晖、张易之、张昌宗,这九位齐欠身道:「当得如命。」
3
及至到了私第,众官一齐下马,狄公让进堂上,依次坐下。狄公唤冯年问道:「你系何方人?姓甚名谁?因何杀他姬妾?实实供来。」冯年跪着把姓名里居,并杀妻情由,细述一遍。
4
狄公道:「淳于氏身入侯门,怎肯念你。但几两盘费有限,就是陌路,也该怜念,况系结发乎?杀得痛快。」张昌宗道:「老相公差矣,他杀死王侯姬妾,罪莫大焉?」张柬之道:「不然。若冯年无故而杀,自然有罪。但淳于氏原是他的妻子。」张昌宗道:「他的妻子,已是李大人将五十两银买的,与他恩断义绝。况且又到武府中,这个死罪难逃。」冯年哭道:「小人家有老年父母,无人侍奉,求老爷超生。」狄公问长班道:「这妇人是多少身价?」长班道:「那时虽说官卖,元(原)无定价。武爷着人领回,也没受身价。」张柬之一听此言,分付左右取过俸银五两,打発冯年即日回家。张昌宗红着脸道:「他是犯人,赠银回家,要律法何用?」张柬之道:「情有可原。况他有年老父母,无人侍奉。」着冯年快去。冯年得银,连忙叩头去了。
5
张昌宗忙叫长班拿住,魏元忠以为不可。狄公笑曰:「张先生合武先生是亲上加亲,应该着紧。」桓彦范等向狄公道:「这是怎说?」狄公道:「我初任荆州理刑,有白公子失盗。这盗名唤张玉,把白公子杀了。究其所以,张玉之妻唤玉妹,被白公子监于尼庵,故张玉忿气杀死。后来追究玉妹何由在尼庵,说是武先生送去的。此时屈武先生公堂询问,武先生以粉饰之言对我。将张玉打死,烧了尼庵,并不知玉妹下落。后来张先生到武家访取。武先生把玉妹送至张先生家,岂非亲上加亲。」
6
张柬之因大骂六郎:「一些狐朋狗友,日后叫你见我手段。」张六郎念寡不敌众,只得忍了,一閧而散不题。
7
这狄公与张柬之等同心辅政,诸事与三思、昌宗相反。魏元忠依违两可,有人以十失规之,道:
8
「主上新服厥命,惟新厥德。当进君子退小人,以兴大化。岂可安其宠荣,循默而已?今不早建太子,择师傅而辅之,一失也。
9
公主开府置竂(僚)属,二失也。崇长缁衣,借势纳赂,三失也。
10
俳优小人,盗窃品秩,四失也。有司选贤,皆以货取势求,五失也。
11
--下接第53页
12
--上接第56页--
13
敖曹屋前叫门。敖曹点灯开门,见一美妇,直进屋来。柏香哄他道:「我乃武千岁宫娥,恐你冷落,特奉主人之命,来荐枕席。」敖曹认以为真道:「承武千岁盛情,何以图报。」
14
及细看柏香,果是绝色,不斍淫心大発,寛衣觧带。令柏香仰卧,架起两腿,将阳物送至牝中。刚进半头,柏香已斍甚痛。敖曹又用力一顶,柯(柏)香大叫:「呵呀!我死也。」鲜血流了一席。敖曹连忙抽出,柏香哭道:「慕君青年,不意如此大物,寔当不起。」说完,起身穿衣而去。
15
敖曹如有所失,忽想道:「我本欲避祸,今又遇此人。倘走漏风声,为祸不小。不如乘夜无人,逃走了罢。」遂将金珠行装,收拾妥当,从后门走了。
16
次日,三思知之,报于太后。太后原许他変名隐居,故此不究。后有人见敖曹在江南,削发为僧,此是后话,且听下回分觧。

浓情快史卷六》

第二十六回六郎重会挹香亭五王定计含芳院》

1
元统二年二月朔日,五更时,太后临朝,文武俱齐。上本官随班进呈,太后灯下览本。因房劳过度,二目少聪,令昌宗在傍朗诵。却好六郎接着一本,乃狄丞相文惠公之子狄平进的谢荫表。念道:
2
「伏以桂馥兰馨,継述愧箕裘之业。龙章凤诰,褒封惊纶綍之荣。恩光彻于九原,感激刻于五内。是因王明之盛典,不以远而或遗。遂使先臣之微忠,每于久而益着。表宅以树风声,世禄以优给养。山盟海誓,簪缨爰及于苗裔。鉄券金章,位号必殊乎编户。
3
伏念臣父仁杰,三代留遗之直臣,百世殊绝之人物。适先朝创业,功出于射鈎。值圣嗣还宫,心存于遇卷。正言谠论,刚方随飞鸟之依人。义胆忠肝,正直夺凤雏以向阙。良臣自作,囯老见称。功固成于当时,庆罔渝于后世。寉归华表,乘箕已越于百年。燕去堂前,肯构更恢于累世。冠裳凋谢,布衣惭兰玉之家。宫室荒芜,旧囯感黍离之咏。家人不兢,国乎何宠。凌烟且溺于风波,谁怜世胄。白马重盟于金石,孰问青缃。岂期没故之臣,再沐圣朝之宠。
4
兹盖伏遇顺圣皇帝陛下,健质天成,睿谋神授。物色求贤,励精啚治。阳春大造,施恩于不报之人。天地宏恩,动心于无情之地。人虽已逝,不忍遽忽其馀光。功有可褒,不必曾劳于当代。百年骏骨,忽增赏于千金。一介儒生,遽滥竽于庶聀。光生蓬荜,敢云拭玉树之风尘。恩出昭阳,自庆同寒乌之日影。顾凡庸之品,终难附骥以续貂。而感激之馀,尚当策驽而磨钝。仁义之道,守为许囯之资。忠孝之诚,誓作传家之范。内求不忝于先人,上希无负于朝廷。伏愿德以日亲,政由人举。圣福应南山之寿,君子万年。皇啚协东洛之雄,本支百代。臣无任瞻天仰圣之至。
5
谨奉表称谢以闻。」
6
太后听了道:「覌卿词气,深有乃父之风,朕甚嘉羡。」遂入囯子监,三月后赴吏部量才擢用,狄平谢恩去了。六郎又连诵数本,太后见六郎手如玉笋可爱,便道:「朕已倦极,将未折之本,进宫漫读。」百官退出,卷帘退朝。
7
六郎随太后入宫,太后命去朝衣坐下。六郎尚疑敖曹在内,便道:「请如意君一见。」太后道:「彼去矣。」六郎道:「为何?」太后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六郎道:「今番可人期不来,须知俗子推不去。太后记得当初在玉妹家,看娇红传乎?」后道:「安得顿忘。但不知张玉何存,玉妹安在?」六郎道:「张玉被狄文惠公打死于荆州府堂,玉妹现在我家。」太后京(惊)道:「既在你家,可召来一见。」即令宫人召玉妹进宫。行礼已毕,坐定。太后道:「别来许久,今日方知汝归六郎,故召来一见。」玉妹道:「臣妾常念陛下,但未蒙召,不敢軽入。今覩天颜,不胜之喜。」太后遂命宫娥设宴,三人共酌至晚,玉妹辞归,令二监执金莲宝炬,送玉妹回去。
8
然后挽六郎手道:「别来许久,宁不念我乎?」六郎道:「虽有微忱,未必如意。」太后情动,合六郎亲嘴。六郎揭裙,一面就之。此讶其小,彼讶其宽,终不欢畅。次日召张易之进宫,交媾大不如敖曹。然二张要逢迎太后,遂徧寻奇药养龟,以便进御。
9
且说桓彦范知二张进宫,必有谋害柬之的心,想道:「柬之着害,我四人岂能免哉?」遂发帖请四人,俱至自己府中议事。请到迎入后花园坐下,屏去左右,便道:「今请四位,商一要事。」张柬之等道:「愿闻。」桓彦范道:「我五人蒙狄公所荐,赤心报囯,以图中宗复位。今二张复进,宠幸倍常。不记得于狄公第中,放冯年骂六郎之事乎?六郎兄弟怀恨,又添三思谗谤,则张老先生之祸,不可测。再波及我四人,何计能免。」张柬之道:「此策狄公筹之久矣。他预先定武氏九罪,向欲你我斩张武二氏,使中宗归位,反周为唐。今我五人,俱是一心,可先把武后九罪宣之。其罪曰:
10
武后以太宗才人,蛊惑嗣帝,一罪也。戕杀主母皇后,二罪也。
11
黜中宗而夺之,三罪也。杀君之子三人,四罪也。
12
自立为帝,五罪也。廃唐宗庙,六罪也。
13
诛锄宗室,七罪也。秽德彰闻,八罪也。
14
专用醋吏,毒痡四海,九罪也。」
15
述完九罪,众人都道:「极好,速宜相机行之。」
16
不知如何,下回分觧。

第二十七回奋忠心二张被戮设假梦五王罢政》

1
--上接第46页
2
宠进宦官,殆满千人,六失也。
3
王公贵戚,赏赐无度,竞为侈靡,七失也。
4
广置员公宫,伤财害民,八失也。
5
先朝宫女,出入无禁,交通请谒,九失也。
6
左道之人,荧惑主听,窃盗禄位,十失也。
7
凡此十失,君侯不正,谁其正之。」魏元忠得书,愧谢而已。
8
且说武三思家人报道:「冯年遇狄爷九位,带去狄府审问。把冯年放了。张丞相合二位张爷,大争一场散去。」三思自忖道:「毕竟六郎为我,合张老相争。不知怎把此人放去,待明日问个明白。」
9
不知后事如何,下回分觧。

第二十五回狄梁公中风避世如意君别馆埋名》

1
且说张昌宗被柬之笑骂一塲,遂将此事到了三思府中说了。三思道:「这般老头,且自由他。」
2
再说武后自得了敖曹,大遂其心。一日朝罢,欲心忽动,叫宫娥去请敖曹。敖曹来到宫中,武后携曹手至床前,脱去衣服,分开两腿,大肆出入,只不能进根。后又跷两足于曹肩,叫道:「亲亲,内中美不可言,不知还有几许未进?」敖曹道:「还有二寸。」武后道:「快肏进根,看是如何?」曹便直肏进根,不容一发。武后便将身摇动,軽軽叫道:「快活杀我,且少住片时。」敖曹不听,愈抽急了。武后目闭齿紧,鼻息微微。敖曹大京(惊),连忙抽出。扶后起坐,久候方苏。向曹作娇泣曰:「若再不住,我真死矣。」
3
二人说话良久,进宫夜宴。月明如昼,天气暄热。武后月下觧露酥胸,敖曹见了淫发,遂推倒椅上,揭裙插入。后亦动火,任其抽送。良久,整衣罢事,宫娥奉觞上寿,献进以诗曰:
4
金风澄澄兮,万籁寂。
珠露湛湛兮,月如璧。
当此良宵兮,捧玉巵。
至尊拥仙郎兮,千载于飞。
犹复惆怅兮,不自愉。
彼月中仙子孤怨兮,当何如?
5
武后大悦,令宫娥再歌。进曰:
6
月皎皎兮,风生建章。
芬芳袭袭兮,良宵未央。
凤凰于飞兮,和鸣锵锵。
少年不再兮,冉冉流光。
愿子努力兮,奉我天皇。
7
敖曹吃亦(一)大觥,举杯奉后。歌曰:
8
瑶台九重兮,仙景茫茫。
泞泥有间兮,何敢相忘。
愿圣寿齐天兮,永无疆。
出入云汉兮,将翱翔。
9
歌完,曹抱后于怀中,以酒浸其乳,自饮一半,馀者使后饮之,遂回大安阁少息。后去衣与曹偎抱,命宫娥取桂枝、小天香饼,武后细嚼,以舌送曹口。㪯一足,傍着阳物。一时昂然,武后恻身就之,往来抽送。太后又令曹仰卧,以阴户就之。跨马而坐,一起一落,淫水淋漓。
10
曹复抱后在榻。俯身抽送,三百馀提,一泄如注。武后尚未休,用帕拭净,将头枕曹腿,以脸贴物上,以口吮之,其物又硬。敖曹再肏,武后此时万态千娇,无所不至。不斍东月西沉,金鸡三唱。
11
武后急走视朝,忽见苏安位上疏曰:「太子年德俱盛,陛下贪宝位,而忘母子至情。恐非所以安众心,而服天下也。」太后心虽不悦,亦不以为罪。
12
正览疏间,忽报狄梁公中风,不能入朝。太后大京(惊),急令内监往视。须臾又报:「不省人事,已长逝矣。」太后恻然,命礼部置祭坛,谥曰文惠。令其子入监读书,二世荫袭。
13
太后退朝想道:「狄公年纪与我一般,却早去世,想朕亦不久矣。」即向敖曹道:「适闻狄公之変,我亦大悟。倘有不讳,汝命奈何?」后沉吟良久,说道:「吾诸侄中,惟三思为良。将汝居彼第中,倘有凶変,即改姓于吴蜀间,作一富翁可也。」忙令牛晋卿召进三思,道:「吾令敖曹寄居你処,汝待他当如待我一般,忽(勿)使外人知之。」三思因恨张柬之,欲于太后前谗害,故答曰:「敢不如命。」三思遂先看韦后去了。
14
太后命宫娥置酒,与敖曹作别。饮酒叙杯,呜咽不已。敖曹痛饮至醉,泣曰:「臣自此不复事陛下矣,愿陛下强食自爱。」太后闻之,更加悲痛,因命敖曹尽力为之,一夜不倦,太后魂迷数番。
15
次日,厚赐黄金、衣服、宝玉,载至武家,痛哭而别。三思遂善待敖曹,宴饮亲陪,三飧极盛。曹在武府,连张易之兄弟,三思亦不与言。故无人知之。
16
三思前因家室无人,差一家人,往长安取(娶)一名妓,名唤柏香,俊美无比。一日,三思入朝,柏香原系娼流,私慕敖曹美貌。每欲淫奔,不得其便。今三思入宫,至韦氏処眷念,自己第中,便已稀踈。柏香淫心一炽,遂浓装以奔。
17
--上接第52页--
18
次日太后当殿,封三思为魏王,二张为邺侯。张柬之等心甚不平,敬晖道:「他死在旦夕,何必理论。」遂退朝各散。
19
太后回宫,想起敖曹,时时泪下,又想及张氏弟兄养龟盈月,必然可用,着小监去召。六郎从后宰门入,太后见了道:「封汝为侯,汝愿足乎?」六郎道:「志愿足,心愿尚未。」后道:「汝服南海奇药,可应验否?」六郎道:「果然灵妙。」太后大悦,于是二人对坐饮酒。后情思昏迷,共入罗帏。六郎将向日阴药,暗放进去。后纳新药于马口,其物可比如意君之粗。太后将手捻着,往牝中纳进,直至花心。太后斍阴中热痒,妙不可言。」便道:「能长久否?」六郎道:「能通宵不倦。」及至药物発作,火热鉄硬。弄得太后手足颠狂,不斍昏去。六郎搂住不动,须臾苏转。六郎道:「可封我为如意君乎?」太后道:「如此当让汝为君。」太后年虽高,淫情炽而色愈媚,直弄至五更后犹不舍。是日罢朝,天明方起。自此六郎又加宠幸,亦常召张易之入宫,通夜不倦。
20
张柬之闻知,想道:「事不宜迟。」与敬晖五人议道:「今小人得志之时,前谋不可再缓,须奏中宗,作速行之。」袁恕己道:「待我进东宫,假以田猎为名。待驾至山中,密与相议。」众人依计而行。
21
次日,中宗果西郊出猎,柬之五人相随而行,至中途迎下马,于山中僻処,柬之奏道:「臣等向欲面奏,因耳目甚众,不敢启齿。今事急,不能再隐。窃思陛下年德皆偹,太后宠幸二张,欲将宝位付六郎。万一失之,置陛下于何地。」中宗大京(惊)道:「如之奈何?」柬之道:「须杀了张武,陛下方复宝位。」中宗道:「二张可杀,武系中表之亲,望乞留之。」柬之道:「臣兵到阙,不遇便罢。若遇时,恐刀剑无情。」中宗道:「孤家若得复位,当封汝五人为王。」柬之等称谢,遂下山,草草一猎而回,各人散去。
22
次日,五人重会含芳院,柬之道:「闻二张日夜在宫淫污。今日午后,诸位各领兵三百,把守前后宫门。待我自领兵五百,亲到昭阳,遇时便杀。令五城兵围二张之宅,抄没家私进上。三思因中宗讲免,再为后图。料肌上肉,不足惜耳。」各依计而去。又着人假至二张第中寻访,门上人道:「朝中议事未回。」
23
其时桓彦范等四人,各披挂领兵,前后把守。张柬之执刀在手,领兵五百,入朝进内,无人敢挡。一见二张,大喝道:「吾奉天讨,吃吾一刀。」二张防偹不及,被柬之一刀一个,双双杀死。太后大惧,柬之将九罪录于纸上,道:「今欲杀汝,且看中宗分上。汝覌此九罪,速当让位与太子便罢。」太后看着九罪,说道:「果是不道,即当传位,我从上阳宫居之。」柬之立逼了玉玺,捧至东宫,请中宗复位。中宗即便登殿,各官朝贺,复囯号曰唐,立韦氏为皇后。张柬之五人,皆封为王。
24
柬之等谢了恩,又奏道:「武三思等一门,臣欲如二张之罪讨之。前蒙陛下分付,只得恕免。若仍居王位,臣等难与为僚,乞陛下削之。」中宗只得削三思的王位,拜为司空。洛州长史薛季昶谓五王道:「二凶虽诛,产禄犹存。斩草不除根,萌芽复生。」五王道:「大势已定,彼何能为。」薛季昶道:「吾不知死所矣。」
25
中宗改元神龙,尊武后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封李旦为湘王,大赦天下,万民欢喜。三思常撺掇武后,如武后待高宗临朝时事。又教韦后设假梦,告中宗道:「夜梦五支虎,将陛下赶咬,幸遇一个狮子,将五虎咬杀,救了陛下。我想五虎即五王也,狮子想是陛下亲臣。我想亲臣莫如武三思,有不向陛下的庅?五虎兵权在手,既敢廃太后,就敢廃陛下。我梦狮子咬五虎,就是三思能制五王之意。依我意见,不如罢归五王,任用三思,庶社禝得安。」中宗原来昏庸,听了韦后邪说,果然传旨,把五王削去聀位,任用三思。
26
不知如何,下回分觧。

第二十八回上阳宫太后崩殂御龙楼韦娘快目》

1
且说员外郎崔湜,当五王用事时,五王倚为腹心,浼他去赚三思。他先结识了宗楚客等四人,为契友,四人反与崔湜说道:「武爷为人忠厚,皇上宠爱。若肯倾心结契,此生富贵不浅。」崔湜点首。又过旬日,宗楚客引崔湜见三思,道:「崔湜是好人,与我辈相契。」三思多将金帛结之。于是崔湜见中宗果与三思亲爱,又见把五王削去聀位,一时转了念头,想道:「不如合三思说破。」乃密见三思道:「腹中有言,乞于密処告之。」三思听此言,悄领至万花楼上,问道:「有何见谕?」崔湜道:「张柬之五人,使不佞为耳目,诱司空出去,于路杀之。今司空,待我为心腹,吾甚不忍。」三思大惧,问道:「有何计策可保无事?」崔湜道:「须在中宗面前谮杀之。」
2
三思遂引见中宗,道其始末。崔湜反说,若不将五王早除,早晚祸来不小。中宗惧道:「朕晓得了。」即擢崔湜为中书舍人。于是宗楚客等交结内外百官,令各官上本,言五王有叛意。中宗视朝,百官交章劾着五王。中宗阅罢,传旨道:「五王恨朕罢其政事,将有不平之意,速令武士斩讫奏来。」旨意一下,可怜五位忠良,死于崔湜之口。世人皆叹惜之。
3
中宗杀了五王,把崔湜为司空,依先还了三思魏王之聀。其时三思放心出入,向被五王所逐者,一概复聀,权柄尽归三思。
4
且说太子李重俊,知母亲与三思私通,每欲与五王议杀之。今见五王被诛,心中想道:「欲诛此贼,非武士不能。」每留宫,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议道:「某恨三思,不共戴天。每欲诛之,无力可使。今五王既死,谁与共谋?使将军能斩此贼,此恩没世不忘。」李多祚道:「殿下勿忧,吾当斩此贼,以报陛下。若待太后殡天,当尽除武氏之族,以洗宫闱之秽。」太子喜道:「果能除恶,后日若登宝位,当封王爵,以谢将军。」多祚笑道:「若封王,又被诛杀。只愿居此宿卫足矣。」二人说完散去。不题。
5
且说韦后生二女,长曰安乐公主,次曰长宁公主,并婕妤等,各立府第,强占民宅。其时左拾遗遣辛替否上疏曰:「臣闻古之建官,员不必偹。故士有完行,家有廉节,朝廷有馀俸,百姓有馀食。今陛下以爱女之故,竭人之力,费人之财,夺人之产,爱一子而取三怨。使战士不尽力,朝士不尽忠。人既散矣,而陛下之夫妇母子安相保乎?」中宗正欲准奏,只见监察御史崔琬奏曰:「宗楚客潜通戎狄,致生边患。」三思觧曰:「岂有此理,楚客乃忠厚直臣,勿得生疑。」中宗见三思说这话,反令崔宗二人当殿结为兄弟以和觧之。民知此事,称中宗曰和事天子。此时滥官充溢,人以为三无坐処。那三无坐処?
6
宰相无坐処,御史无坐処,员外官无坐処。
7
单道无坐処者,正官不屑与小人同列也。中宗朝事,悉听韦后三思処之,合朝无敢言者。
8
一日,太后病重,召中宗与三思等,至上阳宫。谓中宗曰:「我病已危,若我死后,我之父母,即汝之祖考。当如待我一般。」又谓三思曰:「凡一应主持在汝,料汝必不负我。」即令将小犊金车,载武彟夫妇进宫。父母相见,泪如雨下。后曰:「儿久为不孝之人,致爹娘不面。今喜相逢,又将永诀。」说完,遂驾崩于上阳宫。中宗痛哭,令礼部治丧,颁行天下,举哭服素。不题。
9
且说太子李重俊,寻着李多祚道:「太后已崩,事可为矣。」多祚道:「恐一时无故杀戮,圣上着怒。」太子道:「不妨。你都推在我身上。」多祚道:「殿下且进宫,我再思之。」
10
且说武三思权倾天下,五狗逢迎。一日,中宗出猎,三思推病不去,捱进宫中,与韦后淫媾,互相嘲笑。韦后对三思道:「我听的人有咏●缺字:「毛吊」诗曰:好似舡上将军柱,又似门前系马桩。虽然不是龙泉劔,曾与嫦娥战几塲。」三思道:「我亦记得咏●缺字:「毛皮」诗二句,曰:千古涧边泉滴滴,四时岩畔草萋萋。」
11
二人大笑,正在快乐処。那云从下楼,未及闭门。太子是日因三思推病,早已疑心,遂至府第访问。门上人道:「不在。」更又疑心,来到宫中看母。云从推以他故,太子各処寻覔,并无踪迹,竟(径)至御龙楼下,竟(径)欲上楼。云从再三苦留不住。太子走上楼来,见三思合母亲搂在一処。太子大怒道:「狂奴,这等无礼。」三思急避侧楼,韦后赤身到榻上穿衣。
12
太子骂道:「狂奴,辱我之母。我诉于父皇,剁汝为肉酱。」且骂且走。韦后急上前止道:「儿若诉之父皇,我命难保。」言罢痛哭。太子亦下泪道:「母后,绝了狂奴,儿自当为母存命。若不改前非,儿断不能如父皇之待太后。」说罢,下楼去了。
13
不知中宗回来,太子说不说,下回分觧。

第二十九回李多祚手刃三思唐中宗误斩太子》

1
话说韦后见太子恨声去了,忙至侧楼,见三思道:「我被这畜生,唬个半死。方才是云从下去,不曾闭得楼门。不知怎庅被这畜生知道。可惜我只生得此子。若再有一个,定当杀之。」三思道:「他如今何処去了?」韦后道:「他要诉与父王,我再三说道,父王一知,我的性命难保。他下泪道,可绝此人,保母存命。」三思道:「我且躲避家去,过几日再来。」韦后道:「且慢去。恐他在宫外,一时撞着。且待圣上驾回,晚上后宰门遁去可也。我合你到花园轩中去,何如?」
2
三思同韦后下了御龙楼,叫了云从,同到花园。令云从整酒,于轩中同饮。韦后道:「不可愁他。緃圣上见了,也无如何。」又分付云从道:「你在昭阳殿等著,圣驾回来,速来报我。谅此処没人知觉。」三思道:「方才他说与父亲知道,如何是好?」韦后道:「我自有主意。定然要似你姑娘,做得一日皇帝,也是快活的。」说完,便去抱住三思要干。三思被这一惊软了。韦后拨弄良久,势稍昂壮,终不强健,将就完事。便辞韦后出宫。不提。
3
且说中宗久困得志,溺于安乐,羣臣习为卑污。景新三年三月,上幸玄武门覌宫女拔河。拔河者,是往河中戏水也。中宗见这些宫女出头露面,都在水中游戏。看的高兴,便令光禄司安排酒席,与近臣晏饮,令各效技艺为乐。也有执板唱新水令的,也有出位旋舞,唱邦儿高的。有个祭酒祝钦,作八风舞。摇头转目,偹诸丑态。囯子监司业郭山晖独歌鹿鸣蟋蟀。谏议大夫李景伯道:「微臣聀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宜。」上不悦,回宫。明日中宗想道:「这些人在御前不敬。只有司业郭山晖,谏议大夫李景伯,意在规讽。」下诏褒嘉之。
4
三思闻圣驾已回,别了韦后,由后宰门归至府中。栢香迎着道:「老爷连日朝中辛苦,且喜今日得假回来。」三思道:「正是。」问柏香道:「太老爷并太夫人人还未睡庅?」柏香道:「今日太老爷来望咱家太老爷,留在后面吃酒,尚未散哩。」三思道:「可是崇训哥哥?」柏香道:「正是。」三思道:「我今日倦了,待明早见他罢。」柏香列下酒淆,与三思房中对酌。这柏香膈旷已久,馋火甚动,只管惹骚不住。三思又吃了几杯,道:「收去罢。」便去衣就枕。柏香忙入榻中,把三思搂着。三思之物自从受惊后,再也不大鼓锐。况柏香又吃敖曹弄过,宽溜异常。且亦长安名妓,无所不为的。便扒在三思身上,做许多故事。三思这物终久是软,将就草草完事。两人便一头睡了。不提。
5
且说太子李重俊见母亲被三思所辱,心中恨恨。下楼去寻李多祚,因天子郊祀,一路上摆开防卫,祚在宿卫之中。直至日没,方得相见。太子道:「今日几次来寻将军,偏值将军正务。」李多祚道:「为何寻我几次?」太子道:「自古家丑不可外扬,今将军合我一心,说也不妨。今日父王南郊祭祀,百官谁不陪侍。逆奴三思推病不往,我心怀疑,自到三思门上去问,回说不在家。及往宫中各処寻,连我母后也不见了。及寻到御龙楼,见狂奴合母后在一処。我本欲打死狂奴,又无一物在手,只得几次来寻将军出力。」多祚道:「若在宫中杀他,被外人物议起来,史官笔下,便不乾净。必须等他出朝,回他本第,诛之可也。明日我多点宿卫之兵,必杀此贼,以报殿下。」太子道:「将军若在他家杀时,凢(凡)武氏宗支,一概去尽方可,不然萌芽再発,自贻其祸。」多祚道:「我知三思无子,其兄崇训并武城俱杀。其武彟二老,存亦不妨。」二人计定散去。
6
至次日,中宗早朝视事,韦后同决政事。百官俱齐,独三思不至。太子看去,并不见三思踪影。又往宫中去问,官娥亦说不在。太子又至宿卫找着多祚道:「狂奴不至,如之奈何?」多祚道:「我当入他第中擒拿,殿下当同往之,恐圣上一时着恼,累及于我。殿下当即言,勿使害我方好。」太子道:「这话不用分付,当早行事便了。」多祚暗暗点下五百精兵,俱是锋刀利剑。各人吃了早饭,籹束停当。
7
不斍旭日将升,多祚领兵,同太子竟(径)奔三思府中而来,将武门围住。李多祚站在当门。只听呀的一声门开,出来五个守宿兵士。多祚问道:「武爷在否?」兵士道:「昨晚在府,今日不见入朝。」兵士说完去了。多祚走进头门,随身有十馀个骁将,并太子一同进去。门上人忙问道:「为什庅的?」多祚道:「请你武爷说话。」门上人道:「门俱开了。」多祚并太子十馀人,齐往内走。拿住一个女使,问明白了。
8
多祚把门登(蹬)开,抢至床前,见他与柏香一头而睡,喝道:「看刀。」把他两个一齐杀死。又往内厢,杀了武城并武崇训,单单留下武彟夫妻。但是武氏宗支,俱各杀了。其馀家人,俱各跑散。太子将府库封了,领出武老夫妇,令往寺院中安置。
9
一时间城中喧嚷起来,已报知中宗。视事未散,听说大京(惊)道:「是何人无故杀我皇亲?」又报道:「是羽林将军李多祚,领兵杀的。」中宗大怒道:「宿卫之士,擅杀皇亲,可恶之极。」忙令兵部领兵三千,即时尽斩,不容许留一个。兵部尚书领了三千鉄甲而去。当下斩了多祚,并太子尽皆杀死。
10
兵部一见太子被杀,唬得慌了,忙入奏道:「臣蒙圣旨,点兵三千,杀多祚反乱之卒。不料太子也在其中,无人认的,也被害死,臣该万死。」中宗大京(惊),细问:「此兵从何而起?」人说:「多祚之兵,是太子所使。」中宗问韦后:「这是怎庅说?」韦后道:「该他如此,自然有天意。料然不错,但是死的好苦。」中宗道:「其中必有原故。」韦后道:「虽有原故,死无对证。如今须早早葬他们便了。」中宗传旨,命礼部●缺字:歹兵(殡)葬。其武氏宗支,照品级皆以礼葬。武氏资财,尽入宝库。武老夫妇,载入养老宫安置。
11
宗楚客等闻得三思被害,四鬼五狗尽皆遁去。这中宗见太子已死,又没了三思,不觉精神灰颓。韦后见三思死了,心下只是悲哀。名为想太子而痛,心中却为三思已死,无人合他作乐。想道:「怎生得这昏君早死一日,我也得如太后那般快乐。多取(娶)几个人在宫中。」主意已定,便故意把中宗拨弄。日夜缠他,死也不妨。弄的个中宗昏天地黑,竟终日懒于朝政,韦后便自去挕政,百官也只凴他,无如之何。
12
但不知怎生结果,下回分觧。

第三十回神龙殿韦后弑帝唐睿宗帝道重光》

1
却说韦后自三思已死,中宗又欠精神,心中只是不乐。欲待另寻得意之人,藏在宫中取乐。又想道:「中宗衰败,不久于人世。且宁耐几时再処。」
2
其时乃景龙四年,中宗宴近臣于后殿,韦后亦在帝座共酌。是日君臣大醉而散,君后回宫。因中宗病倦,故韦后自睡。朦胧之间,被一人弄起来。韦后如渴得浆,便道:「你是何人?何能至此?」那人道:「我乃长安秀士,因见昭阳近侍,召我进宫,道皇后渴思,特来陪侍。」韦后大悦道:「不知是那一个知趣的太监,明日查出,当以千金赏他。」那人把韦后抽了数百。韦后喜极道:「你本事如何?」那人把韦后两腿分开,放出气力,又抽送了一番,韦后不住搂着问道:「你今年多少年纪?」那人道:「二十三岁。」韦后道:「你可在我宫中藏着,夜夜同你合欢,你意如何?」那人道:「只好今夜罢了,若皇上知道,岂不丧身。」韦后道:「我宫中幽密,尽可藏身。」那人道:「不可。毕竟不放心,除非暗地把皇上害了,我方好日夜在内。」韦后想道:「中宗既是来不得了,便把他弄死也罢,落得我如太后一般,登了宝位,陪此人在宫。再寻本事坚强的,几个日夜更番取乐,快活半世,也不枉作皇后一塲。」遂说道:「我便依你,把圣上弄死,只是你日夜在我宫中才好。」那人道:「这个自然。」韦后大悦。
3
那人道:「你这阴中水多,可拭净了。我把舌头放在阴中,餂弄一番,看你乐否?」韦后喜极,忙用汗巾拭净。那人把舌头伸至花心,餂将起来。韦后把双脚各(搁)在那人背上乱动,叫道:「乖乖心肝,内里痒的紧。我从不经这番妙処。」那人又反来复去,把阴户四面卷转。韦后把身子乱摇,叫道:「亲亲乖肉,多放在里面几时,我浑身都麻了。」那人又放进去,仰仰缩缩,如肏的一般。急得韦后起来,把那人抱住,将舌头送在那人口中,叫道:「心肝,我从今要合你天长地久,永不分开。」那人又把韦后放倒,着实抽送。韦后把腰间叠了一个枕头,那腰如仙桥一般。那人着实乱抽,韦后晕去良久,方才醒来,叫道:「心肝,如有水在此,我便吞你在肚里去。」那人笑道:「你若吞我到肚里,我便打里面肏将出来。」二人无所不至。
4
那人又把韦后复着身子,把两脚反搁在肩上。那物往韦后小肚子肏去,弄得韦后乱颠。正在快极之时,不想花猫往床上一跳。惊醒,却是一塲春梦。摸了摸席上,许多淫水,恼恨猫儿,躭搁了好事。又想道:「梦中那人叫我害了圣上,方得如愿。」韦后从此遂起了歹意。
5
到了早朝时分,中宗视朝去了。韦后起来,梳洗已毕,袖了一把倭刀,坐在神龙殿上。只见中宗退朝,到了殿内,见韦后坐着不动。中宗笑道:「为何坐在此间,好像着恼的。」遂自扯一张椅,坐在韦后之前。麾去众仪,问道:「梓童为谁着恼?」韦后见众仪散去,便道:「我恼你。」中宗笑道:「为何恼我?」韦后从袖中抽出倭刀,向中宗喉中一刺,即时跌倒。宫人喧嚷起来。恰好临淄王李隆基,听说韦后弑帝,大怒道:「我伯皇这样厚待你,为何去弑他。」竟(径)换了便衣,合刘幽求道:「我与你同去,杀此淫妇。」刘幽求道:「快报你父王知之。」隆基道:「父王一知,便缓了。」时天还不甚明,二人领兵百馀,行至后苑,见天上星辰散落。刘幽求道:「天意如此,时不可失。」急挥兵去,找着韦后,一刀斩了,并乱党尽皆伏诛。
6
隆基见事已定,忙报父亲相王知之。相王大惊,即时聚集,大臣便与姚元之道:「囯家不可一日无君。」遂请相王登位,改为景云元年,号睿宗。睿宗欲立长子李成器,成器辞曰:「不可。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功臣。今吾弟功居我上,岂有僭越。」
7
睿宗遂立隆基为太子。于是宋璟、姚元之同心辅政,有贞覌永徽之风。自此民安物阜,风调雨顺。君子进而小人退,帝室重光。民遂谣曰:「尧舜隆世。」后世史官单道唐世中衰复兴,有诗为证。
8
诗曰:
9
晋世启唐祚,王明昭巢封。
10
垂统尚如此,継体宜昏风。
URN: ctp:ws9747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