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二百七十一

《卷二百七十一》[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御定渊鉴𩔖函卷二百七十一人部三十孝禄养
3
孝一
4
原《尔雅》曰:「善父母为孝」。 増释名》曰:孝,好也。爱好父母,如所恱好也。 书曰「奉先思孝」。 又曰:「恪愼克孝」。 原诗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徳,昊天罔极」。 増又曰:「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原《礼记》曽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又曰:「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 増又曰:「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亲癠,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节也。父殁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耳。母殁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耳」。 又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然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 又曰:「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 《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又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又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毛诗序》曰:「《凯风》,美孝子也。 又曰:《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 又曰:「白华,孝子之洁白也。 《孝经》鈎命》曰:「国多孝则风雨时」。 又曰:「孝子如醴泉。 《孝经左契》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则凤凰巢」。 《汉书贾谊传》曰:「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延笃」。𫝊曰:「仁人之有孝,犹四体之有心腹,枝叶之有根本」。 北史孝行论曰:「塞天地,横四海者,惟孝而已矣。然则孝始爱敬之方,终极哀思之道,厥亦多绪,其心一焉。若上智秉自然之质,中庸有企及之义,及其成功,其美一也。 庄子曰:「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孔丛子》曰:「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于四月见孝子之思祭也」。《小学绀珠》曰:「孝则生福」。 又曰:「治身莫先于孝」。
5
孝二
6
増《拾遗记》曰:冀州之西二万里,有孝养之国,昔黄帝伐蚩尤,除诸凶害,独表此处为孝养之乡,万国莫不钦仰。舜受尧禅,其国执玉帛来朝,特加賔礼。 《淮南子》曰:「周公之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文王,洞洞属属,如将不胜,如恐失之,可谓能子矣」。 《孝经》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 尚书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徳,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 《诗》曰:「张仲孝友。 《原孝子传》曰:「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作婴儿自娱。著五色斒斓衣,常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雏鸟于亲侧。 《说苑》曰:闵子骞早丧母,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其所生二子则衣之以绵。父令闵子御车,体寒失靷,父责之,闵子不自理。父察知之,归,谓妇曰:我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黙然,故曰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 増韩诗外传曰: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臯鱼也,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避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者,何哭之悲也?」臯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好学,周流天下,而吾亲死,一失也。髙尚其志,不事庸君而晚无成,二失也。少失交游,寡于亲友,三失也。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徃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哭而死。孔子曰:「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原尸子》曰:曽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常以一夕五起,视衣之厚薄,枕之髙卑。 増《家语》曰:子路问于孔子曰: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乗,积粟万锺,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㡬何不蠧?二亲之寿,忽若过隙,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也。 《礼记》曰:「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故君子顷音跬歩而不敢忘孝也。今余忘孝之道,是以有忧色也。 原《说苑》曰:韩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未尝泣,今何泣?」对曰:「他日得笞,未尝不痛。今母之力不能痛,是以忧也」。 《汉书刑法志》曰: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少女缇萦涕泣,随父到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㢘平。今坐法当刑妾,乞没为官婢,以赎父罪」。文帝诏免意罪,并除肉刑。 《増万石君传》曰:万石君归老于家,长子建为即中令,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厠牏音投,身自浣洗,师古曰:中帬,若今言中衣。厠牏者,近身之小衫,若今汗衫也。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 原《金日磾传》曰:日磾母敎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母病死,诏圗画于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日磾每见画,常拜之涕泣。 《东观汉记》曰:「光武时,长沙义士古初父丧未葬,邻人火起,及初,舍棺不可移。初冒火伏棺上,俄而火灭」。 《増孔奋传》曰:「奋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江革传》曰:「革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辞气愿款贼,是以不忍犯之。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揺动,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乡里称之曰江巨孝」。 原《东观汉记》曰:「黄香举孝㢘为郡五官,贫无奴仆香,躬执勤苦,尽心供养,冬无被袴而亲极滋,味暑即扇枕寒,即以身温席。 汝南先贤传曰:「薛苞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闻,父娶后妻而憎苞,分之令出,苞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殴杖,不得已,庐于舍外,旦入而洒埽,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晨昏不废。积歳馀,父母慙而还之。 《续汉书》曰:「申屠蟠九歳丧父,哀毁过礼,服除不进酒肉十馀年,每忌日,辄三日不食。 郭林宗别传曰:「茅容耕于野,避雨树下,衆皆夷踞,相对独容,危坐愈恭。林宗见而竒之,与言,因请寓宿。旣而日夕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已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菜蔬共客同饭。林宗起拜曰:卿贤乎哉! 《东观汉记》曰:「赵咨性至孝,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常夜徃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馀物,一无所惜。诸盗皆慙叹跪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 増苏氏家语》曰:汉蔡邕性笃孝,母滞病三年,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十旬。 《捜神记》曰:董永,东汉末,家贫,佣耕以养其父,父殁,贷钱于里之冨人裴氏,许身为奴,以偿所贷,得钱五千营葬。葬毕,忽道遇一妇人,求为永妻,永与俱诣钱主,遂织绢于裴氏织三百缣以偿,一月而毕,辞永去,乃曰:「我,天之织女,縁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言讫,凌空而去。 原萧广济孝子传》曰:「东汉末,妫皓父昆被劾入台,皓年十六,髠头诣阙,通章不省,号不饮食,怀石腰中诣公,卿辄出石置地,叩头,流血覆面,莫不伤怀,遂奏理昆罪」。 増魏志髙柔传曰:「时制,吏遭大丧,百日后皆给役,有司徒吏解𢎞遭父丧后,有军事,受勅当行,以疾病为辞。诏怒曰:汝非曽闵何言毁邪!促收考竟。柔见𢎞信甚羸劣,奏陈其事,宜加寛贷,帝乃诏曰:孝哉𢎞也!其原之」。 《晋夏方传》曰:「方家遭疫疠,父母、伯叔、羣从死者十三人,方年十四夜则号哭,昼则负土十有七载,葬送得毕」。 《许孜传》曰:「孜立宅墓次,烝烝朝夕奉亡如存鹰雉栖其梁檐,鹿与猛兽扰其庭圃,交颈同游,不相搏噬」。 原桑虞传》曰:「虞年十四,丧父毁瘠,日以米百粒糁藜藿,其姊谕自抑割」。虞曰:「藜藿杂米,足以胜哀」。 《増王裒传》曰:「裒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为废《蓼莪》之篇」。 王延传曰:「延事亲夏,扇枕席冬,以身温被,隆冬盛寒,体无全衣,而亲极滋味。昼则佣赁,夜则诵书。 原《荀氏家传》曰:「晋荀顗作瑜年逾耳顺,而母年九十,色养烝烝以孝闻。在丧憔悴,貌不可识,若婴孺之号,哀动傍人。 増晋书曰:「王戎母丧,饮酒食肉,而容貌毁悴。和峤父丧,礼法自持,而哀毁不逾于戎。峤生孝戎,死孝。 原宗躬孝子传》曰:吴坦之,隠之兄也,母𦵏之夕,设九饭祭,坦之每临一祭,辄号恸断絶,至七祭,呕血而死。 《续捜神记》曰:吴猛性至孝,小儿时随父母卧,夏月多蚊䖟,而终不揺扇,云惧蚊䖟去我及父母也」。 《晋中兴书》曰:「吴隐之遭母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隐之每哭康伯母,辍事流涕,悲不自胜。 増殷仲堪传曰:「仲堪父病积年,衣不解带,躬学医术,䆒其精妙,遂眇一目,居丧哀毁以孝闻。又父常患耳,聦闻牀下蚁动,谓之牛鬭。孝武闻其事而不知其人,偶以问仲堪,仲堪流涕而对曰:臣进退维谷。 原师觉《授孝子传》曰:晋程曽年七歳丧母,哀号哭泣,不异成人,祖母怜之,嚼肉以食,觉有味,便吐去。 何子平传曰:「子平事母至孝,为扬州从事,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之,荅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米,何容独食」。白粲母丧,年将六十,有孺子之慕,昼夜号叫,暑避清凉,冬不衣絮。 増《南史裴子野传》曰:「子野居丧,每至墓所,草为之枯,白兔、白鸠驯扰其间。 《丘杰传曰:「杰十四遭丧,以熟菜有味,不尝于口。歳馀,忽梦见母曰:汝啖生菜,遇虾蟇毒,灵牀前有三丸,药可取服之。杰惊起,果得药,服之,下蝌斗子数升。 《谢贞传》曰:贞七嵗时,祖母阮氏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见祖母不食,亦不食,亲族莫不竒之。十四,丁父艰,号哀顿地,絶而复苏。 《司马暠传》曰:「暠字文升,年十二,丁内艰,哀慕过礼,毁瘠骨立。服阕,以姻戚子弟预入问讯。梁武帝见其羸疾,叹息久之。字其小字,谓其父子産曰:昨见罗儿面顔憔悴,使人恻然,便是不坠家风,为有子矣。 《魏书赵琰传》曰:「琰以不得葬二亲,时节不受子孙庆贺,年逾耳顺,而孝思弥笃,断诸滋味,食麦而已」。 《萧祗传》曰:「祗子放,随父至邺,祗卒,放居丧以孝闻。所居庐舍前有二慈乌来集,各据一树为巢,自午以前,驯庭饮啄,午后更不下树,每临时,舒翅悲鸣,全似哀泣,时以为至孝之感。 北周陆通传》曰:「通父政,性至孝。其母吴人,好食鱼,北土鱼少,政求之,常苦难。后宅侧忽有泉出而有鱼,遂得以供膳,时人以孝感所致,因谓其泉为孝鱼泉。 隋《李显达传曰:「显达父丧,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鬓髪堕落,形体枯憔,遂至灭性」。《薛浚传》曰:「浚母亡归𦵏时,值隆冬衰绖,徒跣冒犯霜雪,行五百里,足冻堕指,疮血流离」。 《田翼传》曰:「母卧疾,翼亲易燥湿,母食则食,母不食,亦不食」。 《李徳饶传》曰:徳饶性至孝,父母寝疾,辄终日不食,十旬不解衣,及居,忧水浆不入口五日,哀恸,呕血数升,及送𦵏,㑹仲冬积雪,行四十馀里,单衰徒跣号踊几絶,㑹𦵏者千馀人,莫不为之流涕,后甘露降于庭树,有鸠巢其庐,纳言杨达巡省河北,诣庐吊慰之,因改所居村为孝敬村,里为和顺里。 《刘徳威传》曰:徳威子审理,少丧母,为祖母元所养,元辄疾病,必亲煮药,尝而后进,元曰:「儿孝通神明,吾一顾念,病辄间」。 《唐窦抗传曰:「抗侍父病,束带五旬不弛,居丧,哀癯过常,母䘚数号絶」。 《郑善果传》曰:「善果父诚,周大将军、开封县公,讨尉迟迥,战死。善果方九歳,以死事,子袭爵,家人为其幼,弗告也。及受诏,号恸不自胜」。《李迥秀传》曰:「迥秀母少贱,妻常詈媵,婢母闻不乐,迥秀即出其妻或问之,荅曰:娶妇要欲事姑,茍违顔色,何可留? 《唐书段秀实传》曰:「秀实六歳母疾病,不勺饮,至七日病间,乃肯食,时号孝童」。 《崔璵传曰:「诸崔自咸通后有名,歴台阁藩鎭者数十人,天下推士族之冠,始其曽王母长孙夫人,春秋髙无齿,祖母唐事姑孝,每旦乳姑,一日病,召长幼言:吾无以报妇,愿后子孙皆若尔孝」。世谓崔氏昌大有所本云。 宋王仁镐传曰:「镐拜节度使,省其父祖之墓,周视松檟,涕泗呜咽,谓所亲曰:仲由以为不如负米之乐,信矣。 张齐贤传曰:「太宗命齐贤知定州,以母老不愿徃,寻丁内艰,水浆不入口者七日,自是日啖粥一器,终丧不食酒肉、蔬果」。 《顾忻传》曰:「忻以母病荤腥不入口者十载。鸡初鸣,具冠带,率妻子诣母之室,问所欲。五十年,未尝离母左右」。 成象传曰:「象事父母以孝闻」。号泣营𦵏,闻者凄怆,未尝食肉衣帛,或赠之亦不受,虎豹环庐而卧,象无怖色。燕百馀集,庐中禾生,墓侧吐九穗,逺近目为成孝子。 《杜谊传》曰:谊父母丧,卜𦵏,徒跣负土为坟,徃来十馀里,日渡塘间,泥水没骭,虽大雨雪未尝少止,手足皲裂流血,以漆涂之,每覆一畚,必三绕坟而号,然后去。 《支渐传曰:「渐年七十,持母丧,蓬首垢面,三时号泣,白蛇狸兔扰其傍,白雀白乌,日集于垄木,五色雀万馀,回翔悲鸣若助哀者」。 《辽史耶律安图传》曰:耶律安图幼若成人,居父丧,哀毁过礼,见者伤之。太祖屡加慰谕,尝曰:此儿必为令器」。及长,事母至孝,以父死非罪,未𦵏,不预宴乐。 《金史》《陈顔传》曰:顔父光仕宋,调寿阳尉,未赴,值金兵取汴,光病围城中,顔间关渡河,往省其父,因扶疾北归,光家奴诬告光杀人光繋狱搒掠不能胜,因自诬服,顔请代死,太守哀之,未敢决,㑹帅至郡,以其状白帅曰:「此真孝子也!」两释之。 《元史萧道寿传》曰:「道寿母年八十馀,事养尽礼,夫妇亲侍栉沐,必俟母食而后退食,母寝而后就寝,出必告,许乃敢出。母或怒,欲罚之,道寿自进杖,伏地而受母,命起,乃起起。后再拜谢,色喜乃退」。 布延苏逹勒黙哷氏,传曰:「父丧,昼夜悲号,有飞鸟翔集,坟土涌起。 《刘通传》曰:「母目失明,通誓断酒肉,祷之三十年不懈,年八十五,目忽复明」。 《汤霖传》曰:「霖母病热,思氷,时天大暑,求之不得,号呼累日。池中忽闻戛戛有声,拭泪视之,乃氷澌也。奉母疾愈。 辍耕録曰:陶明元母病心痛痛,则拍张跳躅,啮牀箦衾褥,医莫能愈。明元搯心嚼舌以代母痛,一日祷于神,将割一脔为汤剂,引刀欲下,忽有邻童自外跃入,叱曰:「毋自损我天医也」。明元伏地乞哀,童子取案上笔书十数字于几面,掷笔仆地,视其书药方也,邻儿醒,叩之无所知,遂如其方治之,母终,身痛不再举。明一统志曰:「洪武时,顾仲礼事母至孝,遇嵗凶,负母就养他郡,七年始归,见蝗起,食其田苖,仲礼泣曰:吾将何以为养乎?俄疾风蝗尽去,苗得不伤。 《明蔡迁传略》曰:「合肥陈文者,早丧父,奉母至孝,元季挈家归太祖,积官都督佥事,卒封东海侯,諡孝勇。明臣得諡孝者,文一人而已。 《洪武实録》曰:河南舞阳县民周炳事母焦氏至孝,常病笃,炳呼天祷神,求以身代,遂愈。后复病痢思食獐肉,炳求之不得,忽一獐入其家,即以供母,母病复差。人以为孝感所致,请表其门曰「孝行」。 宋濂《危孝子传》曰:「危贞昉父孝先坐法谪役,贞昉以身愿代,上从之,贞昉乃解。儒衣易短制,欣然就役。然质体尫弱,不胜负任之苦,越七月病䘚。 《陈继传略曰:继奉母至孝,有司上其事,使御史㢘之。继方随母行灌母,饮以壶浆,拜而后饮。帝闻嗟异,府县交荐,以母老,辞不就。永乐中,举孝行,仍旌其母曰贞节。 储福传略曰:「福殉靖难,妻范与其母韩营地𦵏之。范时年二十,居贫,奉姑甚谨,每哭其夫,则走山谷中大号,不欲闻之姑也。一日,范浣衣涧边,见草可织席,因取之鬻以养姑姑。年七十馀卒,营𦵏庐墓傍,年八十馀卒。卒后,席草不复生。 《刘文焕传略》曰:文焕早䘮,父奉母至孝,躬自筑坟,哀毁骨立。尝凿墓傍不数尺,泉涌出,味且甘洌,人呼为孝子泉。
7
孝三
8
原《循》《陔》 倚门束广㣲补亡」。诗:「南陔:孝子相戒以飬也。循彼南陔,言采其兰。 师觉,授《孝子传》:赵狥幼,有孝性,年五六,歳时得甘美之物,未尝敢独食,必先以哺,父出輙待,还而后食,过时不还,则倚门啼以俟父。 嗣服 继志》《诗》:「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礼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驴鸣 鹤呌后汉戴良传:良,字叔鸾,母憙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憙,音虚计,反至晋吴隠之,传隠之。执䘮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 哭临之时,常有双鹤警叫。 先意 察色!礼记曾子曰: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能东观。汉记:汝郁字叔异,年五歳,母患病,不饭食,郁常抱持啼,不肯饮食,母怜之,强为餐饭,欺言已愈,郁察母顔色不平,輙复不食,宗亲共异之。因字曰叔异。 锡𩔖 《奉先》《诗》孝子不匮」,永锡尔𩔖》 书奉先思孝 心动 目开,《后汉书》:蔡顺,字君仲,少孤,飬母常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啮指顺心动,弃薪走归, 白帖盛彦母王氏,因疾失明,彦不应辟,召母病久,婢使数见捶挞,婢忿恨,俟彦行取蛴螬炙饴之,母食以为美,然疑是异物,藏以示彦,彦见之抱母恸哭,絶而复苏,目豁然即开。 增分椹 抱柰合璧事𩔖》:汉蔡顺事母至孝,王莽末歳,荒拾椹,以异器盛之,赤睂见而问之焉,曰:「黑者味甘奉母,赤者味酸自食。贼义其孝,乃以米肉遗之」。《守晋书》:「王祥性至孝,有丹柰,结实母命」。 之每风雨祥,輙抱树而泣。 禅窟 咸乡《北史》:皇甫遐遭后母䘮,负土为坟,复于墓南作一禅窟,隂雨则穿窟,晴霁则营墓。 《拾遗记》:郅奇居䘮尽礼,以泪浸地即醎,俗谓之醎乡。 原德无加。 《行莫大》《孝经》:圣人之徳,无以加于孝乎 又人之行,莫大于孝。 赤乌巢门 白兔逰墓华阳国志:呉顺飬母赤乌巢门 白帖后,汉方储幼,䘮父事母,母终,负土成坟,白兔游其下。 増罗威进果。 殷恽持𤓰,陆彻《广州先贤传》:罗威字德仁,八歳䘮父,事母至孝,耕耘为业,勤身苦体,以奉供飬,令召署门下吏不就,将母遁避,隠居増城县界,令还复旧居,朝暮供侍,异果珍味,随时进前也。 萧广济孝子传:殷恽七歳䘮父,哀号毁憔,不为戏,㺯得𤓰果可啖之物,怀持进母,未尝先食。 陈纪画像 丁兰圗形》,海内先贤传:陈纪,字元方,实之子也。至徳絶俗,才达过人,烝烝色飬,不离左右,豫州刺史嘉其至行,表上尚书,画像百城,以励风俗焉。形孙盛逸士传:丁兰少䘮,考妣,不及供飬,乃刻木为亲, ,事之若生,朝夕定省,邻人张叔妻从兰妻,有所借,兰妻跪拜,木人,木人不恱,不以借之,叔醉,疾来谇骂,木人以杖敲其头,兰还,即奋剑杀张叔吏,捕兰兰辞木人去,木人见兰,为之垂泪,郡县嘉其至孝,通于神明,遂上之,圗其形于云台。 春气夏木 地义天经《孝经》:「左契,孝子之弥身也,犹春气之澹澹也。又《汉荀爽传》:汉为火德,火生于木,木盛于火,故其徳为孝。《注》曰:「火木之子,夏火之位。木至夏而盛,故为孝。 《 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乌栖冠上。 泉涌舍傍家语:曽子至孝,三足乌栖,其冠 ,汉书姜诗母好江水诗,子因逺汲溺死诗,妻恐姑哀伤不敢言,舍侧忽有泉涌味如江水,并双鲤同出。 身先针灸,食不盐酥。梁庾沙弥传:「母刘病笃,晨夕侍侧,衣不觧带,或应针灸,以身先试」。 唐元徳秀传:「徳秀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既擢用母亡,食不盐酥,藉无茵褥。 发皆秃落,绵定竒温。梁荀匠传:匠居䘮三年,足不出户,自括发不复栉,沐髪皆秃,落哭无时,声尽则继之以血絮。世说晋朱百年母以冬月亡,衣无絮,百年自此不衣 帛,时就孔思逺宿,思逺以卧具覆之,觉即引去,谓思逺曰:「绵定竒」。温因流涕悲恸,思逺亦为感泣。 蒲萄不举。 雕胡自生。唐陈叔达传:达为纳言,常赐食,得蒲萄不举,唐髙祖问之,对曰:臣母病渴,常求不能致,臣愿奉之。帝曰:卿有母遗乎?」因赐之子。西京杂记:「顾翔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嗜雕胡饭,常率 女,躬自采撷,家近太湖,湖中忽自生雕,胡遂得以飬」。 二灯照墓。 一石依舟。録异记:隂元之父葬后墓前,常有二灯来照,至明乃息饮。《一统志》:汉隗相母恶江邉水不洁,必得江心,水乃就 相以舟汲之,患流急,后江心忽涌,出一石舟乃可依,人以为孝感。 有若成人。 必为佳器」。《北齐书》:袁聿修七歳遭䘮,居处礼度,有若成人,匍《晋书》「韦忠䘮」父,哀慕毁悴,杖而后起。司空裴秀吊之, 匐号诉,哀恸感人。秀出而告人曰:「此子长大,必为佳器」。 病,从指入。 酒向足,流《稗史》。唐崔浑性至孝,母尝有疾,浑跪请病,授已。有顷,觉病,从指入,俄而遍身母所苦,遂愈。直孝苑。唐贾直言父道冲,代宗时以泄禁中事,赐鸩死。 言白中使,请自执器以饮父,中使然之。直言既持杯自饮,立尽酒,忽从左足出,具奏父得流南海。 忧无此弟。 愿得为兄」。唐岑文本传:文本弟文昭任校书,即多交轻薄。帝谓文本曰:「卿弟多过,朕将出之。文本泣曰:臣少孤,母所锺念者弟也,不欲离左右。今若出外,母必忧。无此弟,是无老母也。 孝苑李密䀻,呉呉主与羣臣论宁为人弟,密曰:愿为人兄」。呉主曰:「何为?」宻曰:「为兄供奉之日长」。 帷车袖剑,乗马逐鹿,《三国志》:魏龎,淯外祖,父赵安,为同县人李夀所杀。淯母娥亲自伤父雠,不报,乃帷车袖剑,白日刺夀都亭,前讫,徐诣县,顔色不变,曰:父雠已报,请就戮」,㑹赦得免,州郡賛叹勒石表闾 陈书:呉明彻幼,孤性至孝,感父树坟茔未修,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时亢旱,苗枯明彻,每至田中号泣,居数日,有自田还者,云苗已更生,及徃如言秋,而大获足充𦵏用。时有伊氏者,善占墓,谓其兄曰:「君𦵏日,必有乗白马逐鹿者经坟,此是最小孝子大贵之徴」。至时果騐明,彻即树之最小子也。 特遗二婢。 加赐一鸡。晋书》:祖纳性至孝,少孤贫,常自炊㸑以飬母,王敦闻之,遗其二婢。 元史特克甫四歳,与叔父奈曼入见,帝方食鸡,以赐特克特,克捧而不食,帝问之,对曰:「将以遗母」。帝竒之,加赐一鸡。 晨午分膳,朝暮送粥。《孝苑》:宋陆时雍补郡学生,念母兄时不给,诏掌膳曰:「吾日饭不尽餐,愿撤一膳」。遗母自以一膳分为晨午不?后汉《樊儵传》:儵事后母至孝,及母卒,哀思过礼,毁病 自支。世祖常遣中黄门朝墓送饘粥,庐栖小鸟。 门带长蛇,《魏书》:王崇母亡,昼夜哭泣,有一小鸟,素质黒眸,形大如雀,栖于崇庐,朝夕不去门。陶《潜孝传》:殷陶年十二,以孝称邅父䘮,有长蛇带其 ,举家奔走。陶以柩在,独居庐不动。 操瓶涌泉。 种𤓰办𦵏」。拾遗记:曹曽慕曾参之行,时亢旱,井池皆竭,母思甘清之水,曾跪而操瓶,则井泉自涌清,美于常兄。南史韩灵敏传》:灵敏早孤,与兄灵珍家贫,无以营𦵏, 弟共种𤓰半畆,朝采𤓰子,暮便复生,以此遂办𦵏事。 约不敢违。 啼非为痛《晋陶侃传》:「侃每饮酒有定限,常欢有馀,而限已竭殷。洪源劝更少进,侃凄怀良久,曰:「少年曾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逾问」。《世说新语》:「范宣年八歳,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 。 ,痛也。荅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鸟常衔火。 马暂辍刍,拾遗记:郅竒居䘮所居,去墓百里,每夜行,常有飞鸟衔火夹之,登山济水,虽夜如昼之明也。哭蘓氏家语。魏程坚母䘮,哀号枥下有马,每闻坚 ,辄泪出,暂辍刍草。 必先母老 不逮亲存。宋史:贾黄中出知襄州,自言母老乞留京,因改知澶州。辞之日,太宗谓侍臣曰:「黄中母有贤德,年七十馀,未觉老,朕每与语,甚明辨,而黄中终日忧惧,必先其母老矣」。 韩诗外传:曾子事详,后禄飬二。 相戒勿犯。 令视为法。隋华秋传》:秋,家贫,佣赁为飬其母,母终,负土成坟。大业初,调狐皮郡县大猎,有兔奔入秋庐中,匿秋膝下,郡县嘉其孝感以闻,诏表其门闾。后羣盗起,常徃来庐之,左右咸相戒曰:「勿犯孝子乡」。必《宋史赵君锡登进士第,以亲故不愿仕,父良规每出, 扶植上下杂立仆御中,常从谒文彦博,彦博异其容止,问而知之,语诸子,令视以为法。 树为之枯斧不可拔。《晋纪》:王褒父殁后,于墓侧旦夕攀柏,悲号涕泣,著树树为之枯 。 《元史》:石明三母为虎所害,乃砺巨斧,尽砍杀虎,明三亦死,立不仆,张目如生,斧在手,牢不可㧞。 不知是女。 何用生男《独异志》:「古有女木兰者,代其父从征,身备戎装,凡十二年,无知之者」。又《古乐府木兰行》云不知木兰是女,即 下详孝二 讃谛为首。 考叔称纯。《孝苑》:唐王讃谛少䘮亲,培土成坟,二十年不脱衰麻。黜陟使韦稹奏剑南孝子十六人讃谛为首。 《左传》:颍考,叔纯孝也。 橘怀三个。 梅放一枝人物志:陆绩年六歳,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懐遗母唐诗,橘懐三个,去 稗史龙广寒,事母至孝,六月一日,其母夀诞,初啓北牖举夀觞,忽梅花一枝入牖,香色絶佳人,以孝梅称之,士大夫各赠以诗。 风吹即倒。 笼负为安,北齐书崔悛传》:崔仲文弟子约,五歳䘮父不肯食肉,后䘮母哀毁骨立,人曰:「崔九作孝,风吹即倒」。 《三国鲍出传》:兴平中,三辅乱,出兄弟五人与母客南阳,建安五年,闗中始开,出北归而其母不能行,兄弟欲共舆之,出以乗车,歴山危险,不如负之为安,乃以笼盛其母,独自负之到乡里。 践地避石 叩氷召鳞《山堂肆考》:宋徐积以父讳石平生不用石器,遇石避而不践。冬《晋史孝友传》:「王延叩氷而召鳞」。又本传:「母卜氏尝盛 , 思生鱼延循。汾叩凌而哭,忽有鱼涌出水上」。 惟啖麦粥。 不食羊肝。《北齐书》:徐孝克所生母,欲粳米为粥,不能常办。母亡之后,孝克遂常啖麦,有遗粳米者,孝克对而悲泣,终身不复食之。 《北史》:辛少雍有孝行,为祖绍先所爱。绍先性嗜羊肝,尝呼少雍共食。及绍先卒,少雍终身不食肝。 树下拜果。 山中问藤稗史:宋淳熈时,江州民谢生母老病,以夏月思生柑,不啻饥渴,谢家有小园种此果,乃夜拜树下膝,为之穿裂,诘旦,已累累结丹,实数颗食之,病遂瘳。 又齐雁门觧叔谦母疾,夜于庭中祈福,闻空中云得丁公藤为酒,便差访医,无识者,乃﨑岖求访,至宜都境,遥见山中老翁伐木,问其所用,荅曰:此丁公藤治风尤騐并示其渍酒之法」。 一月,卧氷。 三年,泣血。《元史》:田噶珠父病,祷于天,袒卧氷上,一月年,《礼记》髙子臯执亲之䘮,泣血三 ,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 不书官纸。 常立屏风。晋阮孝绪传:孝绪十馀歳,随父为湘州从事,不书官纸,以成父之清白。 苏氏家语:杜陵萧彪为巴郡太守,以父老归供飬,父有客,常立屏风,后自应使命。 执经陇畔 举手舆中后汉孙期传期:家贫,事母至孝,牧豕奉飬,从学者皆执经陇畔以随之, 汉韩延夀传:延夀常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勅功曹议罚,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曰: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夀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受脯不食。 纳屦以行,《吕氏春秋》:赵宣孟将之绛,见骩桑之下有卧饿人,宣孟与脯二朐拜,受之,不敢食,问其故,曰:「臣有母持以遗之。宣孟更赐之,二脯遂去」。注:「骩古委字也」。 《宋书》:谢㬭生母郭氏病,晨昏温凊,勤容戚顔,未尝暂改,母疾畏惊,一家尊卑,感㬭至性,咸纳屦行,屏气语,如此者十馀年。归非所愿。 眠亦不安。元史》:陈韶孙父冽,以罪流肇州。韶孙年十歳,号泣,随父道过辽阳,平章托尔楚见而阌之语曰:「天子寛仁,罚弗及嗣,我返汝故乡,汝愿乎?」对曰:「既不能以身代父,当死生以之归,非所愿劝」。《南史》:宋袁君正数歳父疾,昼夜专侍,人 暂休,曰:「官既未差,眠亦不安」。 山分复合,指堕更生。元李忠传:忠事母至孝,大德七年地大震,郇保山移,所遇居民庐舍,皆摧压倾圯,将近忠家,其山分而为二,行五十馀歩,复合忠家独免脚。《大唐新语:孟景休丁母忧,哀毁灭性,及𦵏,跣而履,霜指皆堕,既而复生如初。 画扇留箧 滴泪裂甎。《南史》:张敷生而母亡,数歳便有感慕之色,求母遗物,惟有一画扇,每至感思,辄开箧流涕。 。明纪:虞欢父殁,泪滴浸甎甎为碎裂。 羣乌助泣。 一犬随号张氏家乗明成化时华亭张溥,字两山,以孝义闻,父母暨祖母三䘮相继,溥昼夜哀泣,有羣乌喧集庭,树以血和,泪赋三挽哀𠂻诗,一时名公,题咏成帙,传于世溥,遂终身不服红紫家。《隋书》:翟普林父母俱终哀毁灭,性 有一犬,若普林哀临犬,亦悲号。 国名扶老。 县号乌伤。王嘉拾遗记》:燕昭王八年,扶卢国来朝,渡玉河,万里方至,云其国中山川无恶禽兽,水不扬波,风不折木,人皆夀三百,歳咸知孝让,死𦵏于野,外以香木灵芝瘗,掩其尸,闾里吊送,号哭之声动于林谷,河源为之流止,春木为之改色,居䘮水浆不入于口,至死者骨为尘埃,然后乃食,大禹随山导川,乃旌其地,为扶老纯孝之国所,宋刘敬叔异苑顔乌以纯孝著,后有羣乌衔鼓集顔 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顔,至孝,遂名县为乌伤王,莽改为孝乌,以彰其行。 私置木主。 阳举水浆,《明杨士竒传》:士竒母改适,每祭,先不令。士竒与士竒怪而问母,母告以故,士竒年六歳,悲怆不已,乃私置三木,主祀于别室,早必焚香拜跪劝。又《虞欢传》:欢父殁,水浆不入口,母 之阳为一举母,入即引去。 跪受丹书字,持归紫石英《稗史》:齐萧睿明母患病积年,睿明昼夜祈祷,忽有一人以石函授之曰:「此能治太夫人病」。睿明跪而受之,忽然不见,以函奉母中,惟三寸绢丹书为「日月」字,母病即愈。 《北史》:梁彦先七歳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先忧悴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一夕,发尽白。 三年,味不甘。《元郭道卿传》:郭庭炜为建宁路平准行用库使,辞归侍飬。父道卿尝病疝,危甚,庭炜忧悴,一夕发尽白沐。《北史》:辛绍先有至性,丁父忧,三年,口不甘味,头不栉 , 髪遂落尽。 弄雏老,莱子。 鎭石枯桑君。《孝子传》:老莱子事详孝二 。孝苑羊淑伟,母常有疾,淑伟中夜祈祷,忽有人在树下,自称枯桑君,曰:「若母无患」。时令泄气在亥,可西南求白石镇之」。言讫不见,明日,如言而愈。 哀罢邻人社。 荣逥,宰相班。《三国志》:魏王修年七歳,䘮母母于社日亡,来歳邻人举社修感念母哀甚,邻人闻之,为之罢社, 合璧,事类唐懿宗。诞日,宴慈仁寺,宰相赵隠侍母,以安舆临观,他相率百官拜恩于廷,廻班候夫人,搢绅荣之。 未尝易衣栉发。 仍然拥笏垂鱼,《一统志》:明王中性至孝,母殁,旦夕哭奠,未尝栉发易衣。洪武间,表其门,而孝苑唐曹成王臯遭诬在治,念其母太妃老,将惊, 戚,出则囚服就辨,入则拥笏垂鱼,坦施自若。孟宗哭而冬笋出。 刘殷泣而霜堇生,白帖:孟宗后母好笋,令宗冬月求之,宗入竹林恸哭,笋为之出哭。《晋书》:刘殷祖母盛冬思堇殷年九歳,乃于泽中恸 祝地,便有堇生焉。刘茂飬亲,竭兹筋力。 孔嵩佣卒变,乃姓名。《后汉书》:刘茂少孤,独与母居,家贫,以筋力致飬孝行,著于乡里街。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姓名,佣为新野县,阿里 卒 明年,对芋呜咽难胜。 今日闻筝,悲哀顿絶」。说郛》:鲜于文宗七歳䘮父父以种芋时亡,明年对芋呜咽,如此终身顿南史:张稷所生母少执筝伎,母殁,闻兄弹筝声,悲痛, 絶,遂终身不复聼筝。 孔门,髙弟,见益母而思。 王氏诸生废《蓼莪》之咏,《毛诗》注疏《王风》中谷有蓷。陆玑云:《韩诗》及《三苍》皆云益,母也。曽子见益母而感 」。《晋书》:王裒事详孝二」。。成沟渠而注地惨矣。娥金。 縁旛竿以上天,冤哉青血!」孝苑李娥父,吴大帝时为鐡官冶,以铸军噐,一夕,炼金竭炉而金不出,呉令耗折官物,即坐斩,娥年十五,遂自投炉中,于是金液沸溢,塞炉而下,遂成沟渠,注二十里,所收金亿万计。 王绍孝子传:周青许同郡周少君,少君病,未获成礼而终青徃为妇十馀年,公姑劝令改嫁,青誓以匪石,后公姑自杀,姑女告青杀害,被诬,刑于市。青谓监刑者曰:愿树长竿白旛,不杀公姑者,血上天血。乃縁旛竿上天」。 溪、虎、山、龙之异𩔖,亦助号声。 黄衣红帕之神人,恍闻告语,録异记:资州人,隂元之父,殁于墓,六时临哭,常有溪龙山,虎助其号,声《絶。元史》王荐传,荐父疾甚,祷于天,愿减已年,益父夀,父 而复苏,告人曰:「适恍惚见神人,黄衣红帕首语我曰:汝子孝,上帝命锡汝。十二龄疾遂愈,后果十二年而卒。大人未见,岂容冬李之先尝? 童子何悲,为有桑林之可𦵏。《南史》:梁王僧孺年五歳,有馈其父冬,李先以一与之,僧孺不受,曰:「大人未见,不容先尝。 《周书》:裴侠年十三,遭父䘮,哀毁若成人,将择𦵏地,空中有人曰:「童子何悲𦵏于桑东,封公侯。侠宅侧有大桑林,因𦵏焉」。薛舍人泪流磐石,祖徳难忘。 陶黄门哭抱染衣,慈容莫覩。《新唐书》:薛收子元超为中书舍人,省中有磐石,乃祖道衡,为侍即时常据以草制。元超每见,辄泫然流涕。染《五代新说》:梁陶黄门季直,五歳䘮母母在时, 衣于外赎归,抱之号泣,闻者酸感。 上帝赐七年之粟,窃幸非虚。 太尉惊,五歳之儿乃能如是」。晋书》:刘殷至孝,梦西篱下有粟,寤而掘之,得粟十五。锺名曰:七年,粟百石,以赐孝子。刘殷 元史郭格根传:格根父宁守大良平,宋将史太尉来攻,陷大良,平全家被俘,太尉将杀寕格,根请曰:「勿杀我父,当杀我!」太尉惊问曰:「是儿㡬歳耶?寕曰:「五歳」。曰:「五歳,儿能如是,吾当全汝家命」。由是寕家得还。
9
孝四
10
原尽欢》礼记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飬,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増《舜草》,梁任昉《述异记》:《舜草,今之孝草也。 白鸠即《捜神记》:郑𢎞迁临淮太守,郡民徐宪在䘮致哀,有白鸠巢门侧,𢎞举为孝㢘,朝廷称为「白鸠即」 越烧他舍《后汉书》:蔡顺母终,未𦵏,里中灾火,逼其舍,顺伏棺号哭火,遂越烧他舍 执骸而殁。《陶潜孝传》:㢘范者,京兆人也,少孤,十五入蜀迎父䘮,遇石船覆范,执骸而殁。船人救之,仅免于死,遂以䘮归。《注》:「执骸」一作「抱棺」。 桑枝得药《人物志》:汉夏侯欣侍母疾,衣不觧带者数年。一日,忽梦其父告之曰:「天帝怜汝至孝」。赐以仙药,在室后桑枝上。欣惊,起徃视,果得药进之,母病立愈」。 惟在诸君,《三国志》:魏司马芝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刄临芝芝叩头曰:「母老惟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 乌为衔壤。《徐广孝子传》:巴郡文壤母死,兄弟二人营𦵏,不用僮仆之力。𦵏之日,羣乌数千,衔土壤,助以成坟。 《金鎞疗目》《北史张元传》:元祖䘮,明元恒忧泣,后读《药师经》,见「盲者得视」之言,遂请七僧燃七灯,七日七夜,转药师经。愿祖目见明经七日,其夜,梦一老翁以金鎞疗其祖目。越三日,祖目果明。 游先白母,《五代史》:王殷事母以孝闻,欲与人游,必先白母,母所不可者,未尝先徃。车不能升。《孝苑》:梁,萧钧所生,母贵人卒,居䘮尽礼。服阕,讯问,武帝,尫羸骨立,登车三上,不能升而止。典签以闻,武帝即幸钧邸,见之,怆然还。 何谓不多?」《南史》:庾子舆五歳读《孝经》,手不释卷。或曰:此书文句不多,何用自苦?」荅曰:「孝者徳之本,何谓不多?」 水退瞿塘,《世说》:庾子舆父卒官巴西,奉䘮归,至巴东,秋水犹壮,子舆抚心长叫,其夜,水忽减退,既渡水,壮如旧,时人为之语曰:「灔滪如幞本不通,瞿塘水退为庾公」。 白鹤双下,南史:庾域有孝行,母好鹤唳域,孜孜营求,一日双鹤来下。盗共举舆。唐书》:牛徽父蔚避地于梁,徽与子扶篮舆,歴阁路,盗撃其首,持舆不息,拜曰:亲老而疾,幸母骇惊。及前谷,又逢盗,辄相语曰:「此孝子也,共举舆舍之家」。 乌来候哭,《后周书》:宗懔遭母䘮,哭辄呕血,两旬之内,絶而复苏者三。有羣乌数千,来集庐舍,候哭而来,哭止而去。 药似竹根,《南史》:刘灵哲母病,祈祷惋,挚梦黄衣老人与药,曰:取疗母及觉药,在枕间食之,果差药,似竹根种于斋前,叶似茑茈」。 祝鸠有性《左传》:郯子曰:「吾髙祖少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以鸟名官。祝鸠氏,司徒也」。注:「祝鸠,雎鸠也,其性孝,故以名。司徒,主教民之官」。。 须待姨差。《齐书》:髙帝第十一子,钧年五歳所生,区贵人病,便加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䬳饴之,不肯食,曰:「须待姨差」。 自饮其清。《金史刘焕传》:宋末起兵,城中乏食,焕尚幼,煑糠□而食之,自饮其清者,以醲厚供母。 卿过季伟,《南史》乐颐之传,庾杲之常往候乐颐之,颐之为设食,惟枯鱼菜葅杲之曰:「我不能食此」。母闻之,自出常膳鱼羮数种。杲之曰:「卿过于茅季伟,顾我非郭林宗」。 跪读父书吴书》:顾恺每得父书,洒埽几席,跪而读之 樝不比棃。南史》:张敷小名樝,父卲,小名梨,宋文帝戏之曰:「樝何如梨?」敷曰:「梨是百果之宗,樝何敢比所居名孝张里」。 鸠雀巢树》《唐书》:张九龄迁中书侍,即以母䘮觧,毁不胜哀,有紫芝産座侧,白鸠白雀,巢于家树。 杨梅三实》《南史》王虚之母䘮尽哀庭中杨梅、隆冬三实 屋夜有光《徐广孝子传》:「王灵之䘮,父母二十年,盐酢不入其口,所住屋夜有光」。。 花有根䰅梁吴均《齐春秋》:晋安王萧子懋七歳时母阮淑媛常病笃,请僧行道。有献莲花供佛者,衆僧以铜瓶盛水花更鲜,子懋流涕礼佛誓曰:「若使阿姨获佑,愿斋竟花如故」。七日,斋毕,花更鲜红,视罂中稍有根䰅」。阮病寻差,世称其孝感。火留神许字。《辍耕録》:唐郑潜曜母寝疾,潜曜不靧面,刺血为书请诸神,丐以身代火书而「神许」二字独不化,翼曰母愈」。 雷雨不沾卧地。《元王庸传》:庸母卒,哀毁㡬絶露处,墓前一夕,雷雨暴至,邻人持寝具徃欲蔽之,见庸所坐卧之地,独不沾湿。 事母如事将军,宋周晖《清波杂志》:大将王绪令军中无得以老弱自随,违者斩王潮兄弟,独扶其母。绪命斩其母三子,曰:「潮等事母如事将军,既杀其母,请先母死」。将士共为之请」。乃舍之。
11
孝五
12
原诗魏王粲思亲诗》曰:「穆穆显妣,德音徽止。思齐先姑,志侔姜姒。躬此劳瘁,鞠予小子。小子之生,遭世罔宁。烈考勤时,从之于征。奄遘不造,隠忧是婴,咨子靡及,退守祧祊。 《增嵇康思亲》诗曰:「奈何愁兮愁无聊,恒恻恻兮心若抽。愁奈何兮悲思多,情郁结兮不可化。奄失恃兮孤㷀㷀,内自悼兮啼失声。思报德兮邈已絶,感鞠育兮情剥裂。嗟母兄兮永潜藏,想形容兮内摧伤。感阳春兮思慈亲,欲一见兮路无因。望南山兮发哀叹,感几杖兮涕汍澜。念畴昔兮母兄在,心逸豫兮夀四海。忽已逝兮不可追,心穷约兮但有悲。上空堂兮廓无依,覩遗物兮心崩摧。中夜号兮当告谁?独抆泪兮抱哀戚。日逺迈兮思予心,恋所生兮泪不禁。慈母没兮谁与骄?愿自怜兮心忉忉。诉苍天兮天不闻,泪如雨兮叹青云。欲弃忧兮寻复来,痛隠隠兮不可裁。 原晋束晳《补亡诗》曰:「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帏,心不遑安。彼其之子,罔或游盘。循彼南陔,厥草油油。彼其之子,色思其柔。眷恋庭帏,心不遑留。馨尔夕膳,洁尔晨羞。有獭有獭,在河之涘。淩波赴汨,噬鲂捕鲤。嗷嗷林乌,受哺于子。飬优敬薄,惟禽之似。勖增尔䖍,以介丕祉」。其二章曰:「白华朱萼,被于幽薄。粲粲门子,如磨如错。终晨三省,匪惰其恪。白华绛趺,在陵之陬。蒨蒨士子,涅而不渝。竭诚尽敬,亹亹忘劬。白华元足,在丘之曲。堂堂处子,无营无欲。鲜侔晨葩,莫之㸃辱。 孙绰表哀诗曰:「天地之德,曰生生之所恃者亲,亲存则欢泰。情尽亲亡,则哀悴理极。故老莱婆娑于膝下,曾闵泣血于终年,哀悼之思至矣!自然之性,笃矣!余以薄祜,夙遭闵凶,越在九龄,严考即世,未及志学,过庭无闻,天覆既沦,俯凭坤厚,殖根外氏,赖以成训。然以不才不能负荷仁妣,𢎞母仪之徳,迈荣寒之操,雕琢固顽,勉以道义,庻㡬砥砺犬马之报,岂悟一朝,复见孤弃?上天极祸,怨痛莫诉,皆由恶积咎深,不能通感,自丁荼毒,载离寒暑,茵帷尘寂,栋宇寥恍,仰悲轨迹,长自矜悼,不胜哀号,作诗一首,敢冒谅暗之讥,以申罔极之痛。诗曰:茫茫太极,赋授理殊。咨生不辰,仁考夙徂,微微冲弱,眇眇偏孤,叩心昊苍,痛贯黄墟。肃我以义,鞠我以仁。严迈商风,恩洽阳春。昔闻邹母,勤教善分,懿矣慈妣,旷世齐运。嗟余小子,譬彼土粪,俯愧陋质,仰忝髙训,悠悠元运,四气错序,自我酷痛,载离寒暑,寥寥空堂,寂寂响戸,尘蒙几筵,风生栋宇,感昔有恃,望晨迟顔,婉恋懐袖,极愿尽欢,奈何慈妣,归体幽埏。酷矣痛深,剖髓摧肝。 增晋傅咸孝经诗曰:「立身行道,始于事亲。上下无怨,不恶于人。孝无终始,不离其身。三者备矣,以临其民。 明太祖思亲歌》曰:「苑中髙树枝叶,云上有慈乌乳雏勤雏翎少乾呼教,飞腾翔哑哑。朝与昏有时,力及随飞去,有时不及枝内存呼来呼去翎羽硬万里长风两翼振,父母双飞紧相随。雏知反哺天性真,吾思昔日微。庶民苦哉憔悴堂上,亲歔歔欷欷梦寐心不泯,人而不如鸟乎将何伸?
13
原赋魏曹植《懐亲赋》曰:济阳南泽,有先帝故营,遂停马住驾,造斯赋焉,猎平原而南骛,覩先帝之旧营,歩壁垒之常制,识旌旄之所停,在官曹之典列,心仿髴于平生,回骥首而永逝,赴修涂以寻逺,情眷眷而顾懐,魂须㬰而九反。 晋陆机《祖德赋》曰:「咨时文之懿祖,膺降神之灵曜。栖九德以𢎞道,振风烈以增劭。彼刘公之矫矫,固云网之逸禽。既凭形以傲物,谅傅翼而栖林。伊我公之秀武,思无幽而弗昶。形鲜烈于怀霜,泽温惠乎挟纩。收希世之洪㨗,固山谷而为量。西夏坦其无尘,帝命赫而大壮。登具瞻于太阶,濯长缨乎天汉。觧戎衣以髙揖,正端冕而大观。戢灵武于既曜,恢时文于未焕,腾絶风以逸骛,庶遐踪于公旦。 増宋谢灵运孝感赋》曰:「举髙樯于杨潭,眇投迹于炎州,贯庐江之长路,出彭蠡而南浮。于时月孟节季,歳亦告暨离乡眷壤,改时怀气,恋丘坟而萦心,忆桑梓而零泪。孟积雪而抽笋,王斫氷以脍鲜,荑柔叶于枯木,起春波于寒川。顾微心之庸褊,谢精灵于昭晰,拥永慕而莫从,曾遐感而靡彻。 原梁武帝《孝思赋》曰:「念过隙之倏忽,悲逝川之不停,践霜露而凄怆,怀燧谷而涕零,仲由念枯鱼而永慕,虞丘感风树而长悲,虽一志一作至而舍生,奉二亲而何期,至如献歳发挥,春日载阳,木散百花,草列衆芳,对乐时而无欢,乃触目而感伤,朱眀啓节,白日朝临,木低甘果,树接青隂,不娱恱于怀抱,惟罔极而纒心,寒氷已结,寒条已折,旅雁鸣而哀哀,朔风鼓而烈烈,无一息而缓念,与四时而长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凉气入衣,凄风动裳,心无迫而自切,情不触而独伤,灵蛇衔珠以酬徳,慈乌返哺以报亲在虫鸟其犹尔,况三才之令人。
14
增诏汉宣帝诏曰:道民以孝,则天下顺。今百姓或遭衰绖凶灾而吏繇事,顔师古注曰:繇,读曰徭。事,谓役使之。使不得𦵏,伤孝子之心,朕甚怜之。自今诸有大父母、父母䘮者,勿繇事,使得收殓,送终,尽其子道」。 北周田德懋丁父艰,哀毁骨立,上闻而嘉之,赐玺书曰:「皇帝谕德:懋知在穷疚,哀毁过礼,倚闾墓所,负土成坟。朕孝理天下,思𢎞名教,复与汝通家,情义素重,有闻孝感,嘉叹兼深。春日暄和,气力何似!宜自抑割,以礼自存也」。并诏表其门闾。
15
增表晋李密陈情表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歳,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飬,臣少多疾病,九歳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朞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㷀㷀孑立,形影相吊,而刘早婴疾病,常在牀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自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㢘,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飬无主,辞不赴命,明诏特下,拜臣,即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茍狥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恤,况臣孤苦尫羸之极,且臣少事伪朝,歴职即署,本圗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猥䝉㧞擢,宠命殊私,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私情区区,不敢弃逺,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飬,臣之辛苦,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伏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增序《晋书孝友传》。前序曰:大矣哉!孝之为德也!分浑元而立体,道贯三灵,资品彚以顺名,功苞万象,用之于国,动天地而降休徴,行之于家,感鬼神而昭景福。若乃博施备物,尊仁安义,柔色顺顔,怡怡尽乐,撃鲜就飬,亹亹忘劬,集苞思艺黍之勤,循陔有采兰之咏,事亲之道也!属属如在,哀哀罔极,弃薪流恸,衔索兴嗟,洒风树以隤心,俯寒泉而沫泣追逺之情也!审徳筮仕,正务移官,居髙匪危,在丑无争,协修身以匡化怀,履氷而砥节,立身之行也。是以闵曾翼翼,遵六教而缉贞规蔡,董烝烝𢎞,七体而垂令迹,亦有至诚上感,明祗下賛,郭巨致锡金之庆,阳雍摽莳玉之祉,乌驯丹羽,巢叔和之室,鹿呈白毳,扰功文之庐。然则因彼孝慈,而生友悌,理在兼综,义归一揆。 原梁元帝《孝德传序》曰:「夫天经地义,圣人不加,原始要终,莫逾孝道。能使甘泉自涌,邻火不焚,地出黄金,天降神女,感通之至,良有可称。
16
原颂汉蔡邕祖德颂》曰:「昔我烈祖,暨于予考,世载孝友,重以明徳,率礼莫违,是以灵祗降之休瑞。兔驯扰以昭其仁,木连理以象其义,斯乃祖祢之遗灵,盛德之所贶也,岂是童蒙孤稚,所克任哉!穆穆我祖,世笃其仁,其德克明,惟懿惟醇,宣慈惠和,无竞伊人,岩岩我考,莅之以庄,增崇丕显,克构其堂,是用祚之休徴,惟光厥徴,伊何于昭?于今园有甘棠,别干同心,坟有驯兔,宅我柏林。神不可诬,伪不可加。析薪之业,畏不克荷,矧贪灵贶,以为已华,惟余小子,岂不是欲?于有先功,匪荣伊辱。
17
原赞晋夏侯湛闵子骞赞曰:圣既拟天,贤亦希圣。烝烝子骞,立体中正。干禄辞亲,事亲尽敬。勉心景迹,擢辞流咏。 梁元帝孝德传天性篇赞曰:「生之育之,长之畜之。顾我复我,荅施何时。欲报之德,不可方思。㳙尘之孝,河海之慈。废书叹息,泣下涟洏」。
18
增铭明西蜀刘瑞孝娥井铭曰:「天柱臲日为月祸,忠烈奸桧孽。娥痛父冤冤,莫泄赴井,抱瓶泉化,血血如霓。音涅。愤如鐡曹江之娥符,尔节噫嘻!井可竭,名不可竭!」娥岳,飞女也。
19
禄养一
20
增《韩诗外传》:曾子曰:「吾初为吏,禄不及釜,尚忺忺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髙九仭,车常百乗,然犹北面而涕泣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故任重道逺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 前汉《翟方进传》曰:「方进为丞相,封髙陵侯,食邑千戸,而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饰,供养甚笃」。 后汉贾逵传》曰:「逵与班固并校秘书,母常有疾,帝欲加赐以校书例,多特以钱二十万,使颍阳侯马防与之,谓防曰:贾逵母病,此子无人事于外,谓不广交通也。屡空则从孤竹之子于首阳矣」。 谢承《后汉书》曰:「周盘字坚伯,家贫,养母俭薄,不充诵诗。至汝坟之章,慨然而叹,乃觧韦带,就孝㢘之举。 《吴鲁肃传》曰:「孙权贵重肃,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晋何琦传曰:「琦事母常患甘鲜不赡,乃为郡主簿,察孝㢘除即中,以𨕖补宣城泾县令,及丁母忧,服阕,慨然叹曰:所以出身仕者,非谓有尺寸之能以効智力,实利微禄,私展供飬,一旦㷀然,无复怙恃,岂可复以朽钝之质尘黩清朝哉!于是飬志衡门,不交人事。 《南史薛浚传》曰:帝闻浚事母孝,以其母老,赐舆服几杖,四时珍味,当时荣之。 《梁书谢朏传》曰:「明帝徴朏为侍中、中书令,不应遣诸子还都,独与母寄居郡西郭。明帝诏加优礼,赐牀帐褥席,给以卿禄。 《刘之遴传》曰:「之遴除南郡太守,武帝谓之曰:「卿母年髙,故令卿锦衣还乡,尽荣飬之适」。 徐孝克传曰:「孝克为国子祭酒,每侍宴,无所食啖,至席散,当其前,膳羞损减,帝宻记以问中书舍人管斌,斌伺之,见孝克取珍果,纳绅带中,知其以遗母也。啓闻,宣帝嗟叹良久,勅自今有宴孝克前馔,并许将还饷母。 陈何子平传曰:子平除海虞令,禄惟供母不及妻子,人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以飬亲,不在为已」。问者惭而退。 《孝苑》曰:隋费冠卿登第,后母殁,遂庐墓,终身叹曰:「得禄而亲不在,何以禄为!」再诏不起。 《说苑》曰:唐岑文本起自孤生,致位宰相,故其居处卑陋,无茵褥帷帟而事母,独以尽飬闻。 《人物志》曰:唐丘为事继母孝,尝有灵芝生堂,歴官至太子右庶子,及致仕,年八十馀而母无恙,给以俸禄之半。 《宋史王万传》曰:「帝以万母老,家贫,赐新㑹五十贯、田五百亩,以膳其家。 《张巨源传》曰:「源弟偘,事母至孝,帝赐其母粟帛」。 《元史博罗哈雅传曰:「博罗哈雅性至孝,友造大宅于燕京,自辉和尔国迎母来,居事之,得禄不入私室。 《语林》曰:明太祖行《后苑》,见巢、鹊哺雏,曰:「禽兽且尔,况人乎!」令羣臣亲老者归飬。
21
禄飬二
22
原牲飬 乌哺《孝经》日,用三牲之飬子白帖嗷嗷林乌受哺于 捧檄喜列鼎思。《后汉书》:庐江毛义家贫,以孝行称。张奉慕其名,往候之,而府檄适至,以义为守。令义捧檄入,喜动顔色,奉心贱之。及义母死,服终,举贤良公车徴,遂不至。奉乃叹曰:「贤者不可测昔日之喜为亲也」。 《家语》,子路事详孝二。 将吏拜迎。 公卿上夀,《魏志》:张辽屯合肥时,辽母至屯,辽出,迎所督诸军,将吏皆罗拜道侧,观者荣之。迁《后汉《张酺传》:酺为太尉,虽在公位,父尝归田里,酺每 职,辄一诣京师,适㑹歳节,公卿罢朝,俱诣酺府奉酒,上夀,极欢。 拜来王导 贺有孙权,白帖虞潭母孙氏训:潭忠义。后蘓峻反,潭有功,拜武昌侯太夫人加金章紫绶,立飬堂于家,王导以下皆拜 。吴志:顾雍为尚书令,迎母于吴。既至,权临贺之亲,拜其母于庭。 增求兼京兆。 不择南州,《唐书:姜公辅以母老无飬,求为京兆户曹叅军,亲唐岑参《送张子尉南海诗,不择南州尉髙堂有老。笑不对䇿。 泣以投书。《宋史》:尹和靖少孤,奉母陈氏以居,尝应举发䇿,有杀元佑党人,议笑曰:「是尚可以干禄乎?」不对而出,告于伊川曰:「焞不复应进士举矣」。伊川曰:「子有母在,归告其母,母曰:意汝以善飬,乃禄飬邪?先晋书缑氏令初到县,赵至年十三,与母同观,母曰:汝 世,本非㣲贱,世乱流离,遂为士伍耳!尔后能如此否?」至感母言,诣师受业,闻父耕叱牛声,投书而泣,师怪问之,至曰:「吾小未能荣飬,使老父不免勤苦」。 百口必均。 二亲无恙。《新唐书》:裴向能以学问持门户,内外亲戚百馀口,俸禄必均,世称其孝存。唐李邕撰郭元振行状,唐宰相二亲 者,惟元振一人。 三釡偏乐,一锺亦荣庄子寓言:「曾子曰:「吾及亲仕,三釡而心乐,后仕三千锺,不洎吾心悲」。注曰:洎谓不及亲也。一唐韦应物《送周少府诗》: 锺信荣禄,可以展欢忻」。。 乃为主簿。 遂改连州。晋书:何琦十歳䘮,父事母,朝夕色飬,尝患甘㫖不赡,乃为郡主簿。 因话録:唐宪宗以柳宗元为柳州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栁以刘须侍亲,播州最为恶处,请以栁州换,上不许,宰相对曰:「禹锡有老亲」。上曰:「但要与恶郡,岂繋母在?」裴度进曰:「陛下方侍太后,不合发此言」。上有愧色,既而语左右曰:「裴度终爱我切」。遂改授连州。手诏存问。 中使迎还,山堂肆考》:宋张齐贤拜中书门下平章事,母孙氏,年八十,封晋国太夫人,太宗叹其福夀有令子,赐手诏存问,使合璧事𩔖。陆贽为中书舍人,母韦氏在江东,帝遣中 迎还。留饮上馔。 对客侍立,语林明,张伦,官太原知府,归省,郡守过,候父留与饮,伦持榼上馔,鞠躬待命如童子,馔既具,即退立庑下,郡守固请,伦退守不敢当,父谢曰:「幸君侯过敝庐,老夫主之,吾儿特将酒耳!」第渑水燕谈,宋陈省华三子尧叟、尧佐、尧咨,皆进士,及 ,省华与燕国夫人冯氏俱康宁。尧叟知枢宻次子直史馆,少子知制诰,毎对客,命三子侍立,客不自安,省华曰:「学生侍立,常也,士大夫以为荣」。不脱朝服。 未尝君羮。《北齐书》:赵隐字彦深。三歳,母便孀居,家人欲改适之,傅氏自誓以死。至五歳,傅氏谓之曰:「家贫,汝小,何以能济?」彦深泣曰:「天若哀矜儿,大当报恩」。傅氏对之流涕。及彦深拜太常卿,还,不脱朝服入见,母子相泣,封宜阳国太妃食。《左传》:颍考叔为颍谷封人,有献于郑庄公,庄公赐之, 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羮,请以遗之」。 傍无几杖。 侍皆青紫。《后汉书胡广传》:「广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为太傅,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又《耿弇传》:弇父况疾,兄弟六人皆垂青紫省侍」。 忍令若曹乐! 将为父母荣,《事文𩔖聚》:宋范文正公为参政时,告诸子曰:「我贫时与汝母飬吾亲汝,母躬执㸑,而吾亲甘旨,未甞充也。今而得厚禄,欲以飬亲亲不在矣。汝母亦已早世,吾所恨者,忍令若曹享冨贵之乐?」于是俸赐常均于族人,并置义田宅云。以《唐韩愈文集》:欧阳詹,闽人也,父母老矣,舍朝夕之飬, 来京师,其心将必有得而归,为父母荣也。仲山改官南都。 巨源特给日契。明纪》:王问,字仲山,举进士,为户曹主政,念父年髙求便飬,改南兵曹日。《晋书山涛传》:帝以涛母老,辞职清俭,无以供飬,特给 契,加赐牀帐茵褥,礼秩崇重,时莫与比。
23
禄飬三
24
增求补外职:孝苑:宋何丽天宦㳺中都,久未得归,赋怀亲十三篇,如毛诗体,随表上进,以求补外,朝廷嘉其志,诏岭南逺官皆许迎飬。 与家人齿。《新唐书》:崔彦昭虽宰相,侍母膳,与家人齿,顺色柔声,在左右无违,士人多其孝。 矍然起就。宋欧阳修撰石曼卿墓表,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竒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曼卿矍然起就之。 特为作殿。《三国志张辽传》: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辽㑹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帝太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 及今为荣,合璧事𩔖:赵康靖公槩㑹郊祀当进阶封,且任一子京官,公乞以封母郡太君,宰相谓公曰:方为学士,拟封不当矣。公曰:「母年八十二,朝夕不可期,愿及今以为荣」。许之,遂以为例。 升堂庆母。又曰:赵隐辅政,他宰相及百官皆升堂庆母。 士艳其荣,唐《萧嵩传》:嵩请老,修莳园区,优㳺自怡,家饶财,而子华为工部郎,衡以尚主位三品,就养,年逾八十,士皆艳其荣。 求为知院官。彚苑许康佐,苦家贫,母老,求为知院官,人讥其不择禄。及母䘮已除,凡辟命皆不肯就,人皆知其为亲屈。 侍左右,如褐衣。《唐书》:萧俛母韦氏,俛虽宰相,侍左右,如褐衣时。
25
禄飬四
26
增诗唐杜甫贺阳城郡王衞伯玉太夫人恩加邓国太夫人》诗曰:衞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冨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紫诰鸾回纸清朝燕,贺人逺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义方兼有训词,翰两如神委曲承,顔体鶱飞报主身,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麒麟,岑参送李賔。客荆南迎亲诗曰:迎亲辞望苑,恩诏下储闱,昨见双鱼去,今㸔驷马归驿帆湘水阔,客舍楚山稀。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鹊随金印,喜乌傍板舆。飞胜作东征赋,还家满路辉」。 白居易《送崔使君侍亲赴任诗》曰:「连持使节歴专城,独贺崔侯最庆荣,乌府一抛霜简去,朱轮四从板舆行,发时正许沙鸥送,到日方乗竹马迎,惟虑郡斋賔友少,一杯春酒共谁倾?」
27
增书隋薛浚与弟书曰:「自释褐登朝,于兹二十三年矣,虽官非闻达,禄喜逮亲,庶保期頥,得终色飬」。
28
增序后汉孝友列传序曰:孔子曰:夫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飬,死无以𦵏。子曰:啜菽饮水,孝也。夫钟鼔非乐,云之本而器不可去三牲,非致孝之主而飬不可废,存器而亡本,乐之遁也。调器以和声,乐之成也。崇养以伤行,孝之累也。修已以致,禄养之大也。故言能大养则周公之祀,致四海之祭。言以义养,则仲由之。菽甘于东邻之牲,夫患水菽之薄。干禄以求养者,是以耻禄亲也。存诚以尽行,孝积而禄厚者,此能以义养也。
29
御定渊鉴𩔖函卷二百七十一
URN: ctp:ws982811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