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四十六

《卷四十六》[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山堂肆考卷四十六   明。 彭大翼 撰臣职。
3
枢宻院。
4
歴代沿革,唐代宗永泰中,置内枢宻使,始以宦官董廷秀为之,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元和中,刘光琦等为枢宻使。长庆中,王守澄知枢宻事,旧左右军容多入为枢宻,亦无视事之㕔后。僖、昭时,杨复恭西门,季●欲夺宰相权,乃于堂状后贴黄指挥公事,后梁革唐世宦官之弊,开元中,改枢宻院为崇政院,命敬翔为使,始更士人,然未始专行事于外也。唐庄宗同光元年,复以崇政院为枢宻院,命宰相郭崇韬兼枢宻使,又置院使一人,然权侔宰相矣。晋天福中,以桑维翰知枢宻院事,四年,废枢宻院,开运中复置。周显徳中,范质、王溥并㕘知枢宻事,宋朝枢宻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太平兴国四年,以石熈载为枢宻直学士,以签书院事,签书之名始此。淳化三年,以张逊知院事,温仲舒㓂、准同知院事,同知之名始此。治平中,以郭逵同签书院事,同签书之名始此。庆歴二年,西方用兵,富弼言边事系国安危,不当专委枢宻,宜使宰相兼领,于是以宰相吕夷简判院事,或又言二府体均,判名则太重,改夷简兼枢宻使。
5
东院行印。
6
后唐枢宻使,凡东西院二员,宋朝亦有东、西院,但行东院印。
7
西府争事。
8
宋韩魏公别録》:庆歴中,公与范希文、富彦国同在西府,争事上前,议论各别下殿,各不失和气,如未尝争也,当时相善三人,正如推车子,盖其心主于车,可行而已,不为己也。按宋初循唐制,即中书省之北,置枢宻院,元丰中改制,遂于中书省西置院,故曰西府。
9
分领政事。
10
吕源明《家塾广记》:郭崇韬、安重诲为枢宻使,始分领政事,不由中书直行下者,谓之宣,如中书之勅,小事则发头子,拟堂帖也。至今枢宻院用宣及头子」。
11
专掌兵权。
12
宋李纲除知枢宻院,奏「祖宗之法,枢宻院专掌兵籍、虎符、三衙、管军、诸路帅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也。
13
降麻阁门。
14
唐僖宗乾符六年,以李顺融为枢宻副使,降白麻于阁门出案,与将相同。
15
宣麻公朝。
16
《续翰林志》:旧例,枢宻使未带使相者不宣麻,至周太祖初,在潜邸歴试是任,乃宣制于公朝,今之宣麻,自周太祖始。
17
令读章奏。
18
后唐明宗不知书,毎四方章奏,令枢宻使安重诲读之,而重诲于文义多不能晓。
19
命读军诫。
20
宋太平兴国八年,王显充枢宻使,上召谓曰:「卿代非儒门,必寡学问,今在朕左右典掌万几,固无暇博览羣书」。因命左右取《军诫》三篇赐之,曰:「读之可免面墙矣」,案前受事。
21
唐大中故事,入对延英,两中尉先降,枢宻使候㫖殿西,宰相奏事毕,然后案前受事。
22
帐中问计。
23
后唐庄宗即位,郭崇韬为枢宻院使,时李绍宏请弃郓州与汴人盟,以河为界。庄宗不恱,独卧帐中,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亲御六军,直指大梁,汴城兵必望风自溃。若伪主授首,贼将自然倒戈,半月之间,天下必定」。庄宗蹶然而兴曰:「正合吾意」。庄宗入汴,皆崇韬之谋也,财助赏给。
24
后唐郭崇韬为监修国史兼枢宻使。初,崇韬收汴洛,稍通赂遗,亲友或规之,崇韬曰:「余备将相,禄赐巨万,何爱于此?但伪梁之季,贿赂成风,今西方侯藩多梁之旧将,皆吾射鈎斩袪之人也,一旦革面,化为吾人,坚拒其请,得无惧乎?吾特为国家藏之私室耳」。及将祀南郊,崇韬悉献家财,以助赏给。
25
笔识将佐。
26
宋刘忠肃公珙,字共父,乾道三年,擢同知枢宻院。公自以本兵柄,则诸将之能否,不可不周知,乃自诸管军统领,下至禆将佐,日召三四人与语,得其材用,所宜輙笔识之,以待选用。
27
戒军剽掠。
28
郭崇韬为枢宻使,从魏王平蜀,大军入西川城,戒诸军剽掠,法令严峻,取民一钱者,必论之以法,市不改肆,冀军禀畏。
29
五代史》:初,周太祖之将镇邺也,苏逢吉请落枢宻使,曰:「枢宻之任,方镇带之非便」。史洪肇曰:「方镇兼带枢宻,所冀诸军禀畏耳」。逢吉曰:「以内制外则顺,以外制内岂得便耶?」事虽不从,物议多之。
30
居翰改诏。
31
《五代史》:后唐张居翰,同光中为枢宻使。伪蜀王衍既降,诏迁其族于洛阳,时关东已乱,庄宗虑衍为变,遣中官赍诏杀之,诏曰:「王衍一行,并宜杀戮」。其诏已经印书,时居翰在宻地,覆视其诏,乃将「行」字,改为家字,及衍就戮,止族其家近属而已,其伪官及从行者,尚有千馀人,皆免枉滥,居翰之力也。
32
邦彦献议:
33
宋高宗绍兴中,权邦彦献图中兴十议》,因以邦彦为签书枢宻院事。
34
翊赞本兵。
35
宋熈寜三年,诏:「国家以西枢内辅翊赞本兵,任为重矣,沙汰部吏。
36
宋富弼除枢副,上河北守边十三策,大畧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欲渐易诸路监司之不才者,使沙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恱矣。
37
攀縁亲属。
38
宋张说妻吴氏,太上皇后女弟也,说因攀縁亲属,擢拜枢府,命下,朝论哗然,未有敢诵言攻之者。左司员外郎兼侍讲张栻独上疏切谏,且诣朝堂责宰相虞允文,复奏曰:「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遂寝,后复用之。
39
厚结家婢。
40
宋仁宗天圣七年,以赵稹为枢宻副使,时政出宫掖,稹厚结刘羙人家婢以干进用,命未下,有驰告者,稹问东头西头,盖意在中书也,闻者以为笑谈。
41
程松献妾
42
宋程松謟事韩侂胄,自知钱塘县不二年,为谏议大夫,满岁未迁,殊怏怏,乃市一妾献之,名曰松寿。侂胄曰:「奈何与大谏同名?」答曰:「欲使贱名常逹钧听耳」。侂胄怜之,遂除同知枢宻院事。
43
龎籍汰兵。
44
宋龎、颍公籍为枢宻使,以近世养兵之弊多,而国用困竭,于是大加简閲,拣汰为民者六万馀人,减其衣粮之半者二万馀人,边储由是稍苏焉。
45
不名小吏。
46
宋曹武惠王彬为枢宻使,帝前宻论天下事,无不合上意,而公堂㑹议如不能言,太祖益器重之,在宥,宻常公服危坐,如对君父,接小吏亦以礼,未尝以名呼归私第,唯闭阁宴居,不妄接賔客,五鼓方罢,已待漏于禁门矣,虽霜雪不易其操,如此者凡八年。
47
爱信㓜子。
48
宋仁宗时,宋庠为枢宻使,以镇静为治,然爱信㓜子,纵其与小人游。侍御史吕诲论庠昏惰,罢判郑州。
49
务守成法。
50
宋仁宗嘉佑六年,以张昪为枢宻使,胡宿为副使。宿为人清慎忠实,顾惜大体,羣臣多务更张革弊。宿曰:变法古人所难,不务守祖宗成法而徒纷纷,无益于治也,不按匿名。
51
长兴三年,邢州、汝州戍兵还见,上讫,于殿庭遗下匿名书,论本指挥元、覇率敛人钱物,帝令张从实按问,枢宻使范延光奏曰:「匿名文字准格,不治禁讼,端也,不宜按问」。乃止。
52
士卒相夸。
53
宋狄青为枢宻使,每出入,士卒辄指目以相矜夸,至壅马足不得行,又其家有光怪,㑹大水,青避于相国寺,行止殿上,人情颇疑,学士欧阳修言青掌国机,宻而得军情,非国家之利。知制诰刘敞出知扬州,陛辞,亦言:陛下幸爱青,不如出之,全其终始」。帝然之,乃以使相判陈州,士民相庆。
54
宋吕正献公,公著拜枢宻副使,初自河阳入朝,都人环观,相谓曰:「此公还朝,百姓之幸也!」至是,士民相庆,既受命出殿门,武夫卫卒皆欢忭咨叹。又庆歴初,元昊纳欵,遂召韩琦、范仲淹为枢宻副使,天下闻之,士夫皆酌酒相贺曰:「上用韩、范,非惟社稷之幸,乃天下生民之幸,裁损冗兵」。
55
宋曾鲁国宣靖公公亮,字明仲,拜枢宻使。公在政府,修纪纲,除弊政,数裁损冗兵,又更制图籍,以周知四方兵数登耗,及三路屯戌衆寡,地理逺近。
56
蒐补阙戌
57
宋欧阳公修为枢宻副使,公在兵府,与曾鲁公取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戌多少,更为图籍,凡边防久阙屯戌者,必加蒐补。
58
不差毫厘。
59
宋王文定公淮,拜枢宻使,公在右府,忧边思职,动中机㑹,号令赏罚,明审平当,上亦称其毫厘不差。
60
勿分彼此。
61
宋韩世忠除枢宻使,上谓世忠曰:「朕付卿等以枢府本兵之权甚大,宜合为一心,勿分彼此,则兵力全而莫之能御,顾如乌珠者,又何足扫除乎?」
62
房暠避事。
63
房暠与赵延寿同为枢宻使,时薛文遇、刘延助居中用事,每朝廷议事,暠与学士环坐,㑹议多于衆中,俯首而睡,其避事如此。
64
若水敢言!
65
宋李继隆与转运使卢之翰有隙,遂奏转运乏军兴,太宗怒,召中使付三凾,令取之翰及某人首,丞相吕端不敢言,枢宻副使钱若水争之,请先验有状,然后行法,上大怒,拂衣起入禁中,二府皆罢,若水独留廷中,上既食久之,使人侦视廷中有何人,报云有细瘦而长者尚立焉。上出诘之曰:朕所以擢任,以尔为贤耳,乃不才如是耶?尚留此安俟。对曰:「陛下不知臣无状,使得待罪二府,臣当不避死亡,以报厚恩。李继隆外戚,贵重莫比,今陛下据其一幅,奏书诛三转运使,虽有罪,天下何由知之?鞫验事状明白加诛何晩焉?」上意解,乃召吕端等、吕端等奏请如若水议,先令责状三人,皆黜为行军副使,亲赐「●」字。
66
宋夏竦为平章事,台谏交言其非,改枢宻使,上亲●乗险」二字赐之。初,竦得二字忧惧,既又赐文行「忠信」四字以勉之,竦方释然。
67
请定常例」。
68
宋大中祥符中,诏枢宻使带检校平章事者,不告引,止于本㕔赞喝。时王钦若、陈尧叟上言,请定常例。先是,曹彬以枢宻使兼宰相,不告引,故用彬例。
69
备殚忠劳。
70
宋周文忠必大除枢宻使,上曰:「卿在西府备殚忠劳,若有边事,宣抚使惟卿可,他人不能也」。
71
周知世务。
72
东都事畧李谘,字仲询,諡宪成,知枢宻院事。资性明逹,周知世务处剧,若闲暇在枢府,每仰侥幸,号为称职,愿竭股肱。
73
宋施大资㸃与枢宻周公呈本院事,上曰:「适来一二事,卿等各陈所见,甚关朝廷大体」。公复奏曰:「臣●陛下擢用,自愧素飱,叠䝉圣训,敢不竭股肱之力。
74
可托腹心。
75
宋吕公著复同知枢宻院事,神宗手诏曰:「顾在廷之臣,有可以托中外腹心之寄,均皇家休戚之重,无逾卿者,可亟起视事」。
76
阶下谢衣
77
宋制,大宴,枢宻副使不坐,侍立殿上,既而退,就御厨赐食,与阁门引进、四方舘使列坐庑下,亲王一人伴食,每春秋赐衣,门谢,则与内诸司使副班于庭中,故朝中语曰:「厨中赐食,阶下谢衣」。盖枢宻使唐时以内臣为之,故常与内使副为伍,盖沿革因循,不能厘正也。
78
道中夺印。
79
宋曹利用,天禧三年为枢宻使,后拜为郓国公,退朝归私第,道中有狂人夺其印,以为不祥,未几,以侄讷所累而贬死,天下寃之。
80
义伦清㢘
81
宋沈义伦为随军转运使,入成都,独居僧寺蔬食,伪蜀有以珍寳为献者,皆却之东归,才图书数卷,上闻其清㢘,擢为枢宻副使。
82
韩绛忠直
83
《言行録》:宋韩琦初罢相,上问谁可为执政者,公力荐韩绛忠直有公辅器,上遂用为枢宻副使。既而有排毁绛者,上曰:「韩琦之去,惟荐此人,朕岂可违?」
84
文资充使。
85
宋太平兴国六年,以枢宻副使石熈载为戸部尚书、充枢宻使,以文资正官充使,自此始也。
86
儒臣为使。
87
宋大中祥符五年,以知枢宻院王钦若、陈尧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枢宻使,以儒臣为枢使。枢使兼宰相,自此始也。
88
持法守正。
89
宋王文忠公尧臣为枢宻副使,持法守正,以身任天下之事,凡滥恩幸者,请各随其事,可损损之,可絶絶之,至其大者,皆著为定令。在位六年,废坠修举,皆有条理,阿意希㫖。
90
宋王沔临事明察,有通时之用,然颇事苛碎,深刻不以至诚待人,又能阿意希㫖以自固,禄位与张齐贤同任枢府副使,颇不协。
91
独削题名。
92
宋钱惟演见丁谓当国,因附之,与为婚婣,冦准之贬,惟演有力焉,及序枢宻题名,独削去准姓氏,云逆准不书。御史中丞蔡齐言于真宗曰:「冦准忠义闻天下,岂可为奸党所诬哉?」帝遽令磨去之。
93
力辞读册。
94
宋仁宗至和元年,张贵妃卒,追册为温成皇后,使枢宻副使孙沔读册,宰相护葬,沔曰:「陛下若以臣沔读册则可,以枢宻副使读册则不可」。遂求罢,乃知杭州。
95
能逺权势。
96
宋王贻永尚真宗女郑国公主,自以祖宗来,无外婣辅政者,惧宠禄过盛故也。贻永在枢府十五年,能逺权势,仁宗由是益加尊礼。
97
悉通兵法。
98
初,范仲淹授狄青以《左氏春秋,且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青由是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至仁宗皇佑四年,自知延州召拜枢宻副使。又宋张浚㓜有大志,及为熈河幕官,徧行边垒,览观山川形势,时与旧戌,将握手饮酒,问祖宗以来守边旧法及军阵方畧之宜,故一旦起自疏逺,当枢管之任,悉能通知边事本末,故在京城中,亲见二帝北行,皇族系虏,生民涂炭,誓不与虏俱存,故终身不主和议。
99
二府对持。
100
见《沿革》。
101
二省同议:
102
吕源明《家塾广记》:宋神宗改官制,凡大事,三省与宻院同议,进呈画㫖,称三省枢宻院同奉圣㫖,三省官皆同签,付枢宻院行之,小事宻院独取㫖行讫,关三省每朝,三省枢宻院先同对枢宻,退待于殿庐,三省始留,进呈三省事,退,枢宻院再上进呈,独取㫖,遂为定制,又曰:「常事宻院,自行至渉边事,则三省聚议,谓之开南㕔升之三至」。
103
宋熈寜元年,文彦博、吕公弼为枢宻使,韩绛、邵亢为副使,时陈升之三至枢府,神宗欲稍异其礼,乃以为知院,于是知院与使副并置矣。元丰改官制,议者欲废宻院归兵部,神宗曰:「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官统之,互相维制」。不从,然以枢宻聨职辅弼,非出使之名,乃定置知院、同知院二人,馀悉置职事,亦多所厘正、细务、分●六曹,专以边机军政为职,而契丹、国信、民兵牧马犹总领焉。
104
徳用再入
105
长编王徳,用武臣也。宋仁宗朝,再入枢府为使,是时富弼偕契丹使来,徳用伴射,使者曰:「天子以公典枢宻,而用富公为相,可谓得人矣!」
106
总尚书附令、仆
107
六部之名,始于隋。开皇三年,改度支尚书为民部,都官尚书为刑部,命左仆射判吏、礼、兵三部事,右仆射判民、刑、工三部事。
108
纳言。
109
《虞书》:「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110
主计。
111
周礼》注司㑹,主天下之大计,六官之长,若今之尚书。又《南史》,陈后主授江总尚书令册文文昌政,本司㑹要经,韦彪谓为枢机,李固方之斗极。
112
发书
113
《通典》: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初有尚冠、裳衣等六尚书是也。
114
典制
115
袁崧《汉书》,伏湛拜尚书,典定旧制仙台。
116
《续汉官志》:尚书省在神仙门内,故王均和赠刘尚书诗,客馆动秋,光仙台起寒雾。
117
天府:
118
《隋百官志》:尚书出纳王命,敷奏万几,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唐光宅元年,改尚书省曰文昌台,俄改曰文昌都省。
119
画省
120
汉官典职,尚书省以胡粉涂壁画古贤臣烈士,重行书赞,故曰「画省」。
121
禁闱
122
李充《懐秋赋》,在中秋之遥夜兮,直建礼之禁闱四曹。
123
汉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宦者,又置尚书四人,一人为仆射,而四人分为四曹,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各有其任。一曰常侍曹,二曰二千石曹,三曰民曹,四曰主客曹。又置三公曹,是为五曹。光武又置三公曹,改常侍曹为吏部曹,又置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合为六曹。是时尚书虽有曹名,不以为号。灵帝以侍御梁鹄为选部尚书,始以曹为号。至魏改选部为吏部,又有吏部、左民客五兵、度支曹,凡五曹。晋置吏部、三公、客曹、马部、屯田、度支为六曹,而无五兵。及渡江后,有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尚书。宋、齐、梁、陈各有六尚书。又有起部尚书,起部不常置,兴立宫庙则权置毕则省之。唐龙朔二年,改尚书为太常伯。
124
八座
125
东汉光武分为六曹,并一令一仆射,谓之八座。魏有五曹与二仆射、一令谓之八座。
126
左辖。
127
栁子厚为樊左丞,逊官,表天上,尊北斗中枢,陛下有文昌左辖。
128
中台
129
东汉蔡邕亡命江海。十二年,董卓辟之,署祭酒,甚敬重。三日之间,周歴三台,迁为侍中。注云:「汉以尚书为中台,谒者为外台,御史为宪台」。邕初署祭酒,补侍御史,又转侍书御史,后迁尚书,故曰「三台」。
130
簮笔
131
袁子正书:尚书佩挈刀,囊执板笏簮笔。又周舍问刘杳:「尚书挈囊,竟何所出?」答云:「张安世传挈囊簮笔事武帝数十年。注云:「囊槖也。近臣簮笔,以待顾问」。
132
属杯:
133
《北史》:后魏肃宗举觞谓羣臣曰:「袁尚书朕之杜预,故以杯属元凯」,侍坐者莫不仰羡。
134
委珠
135
见赏赐。
136
赐劔。
137
《东观汉记》:章帝赐尚书劒各一手,自署姓名韩棱。楚龙泉、郅寿,蜀汉文劒,陈宠济南,锻成一室两刄,其时论者以为韩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泉。郅寿明逹有文章,故得文劔陈宠。敦素有善于内,不见于外,故得锻成劔,皆因名而表意。
138
呵虎贲置弓。
139
张璠《汉纪》:「朱穆拜尚书正月,百官朝贺毕,有虎贲当陛下置弓于地,曰:此天子弓,谁敢干越!」穆乃呵之曰:「天子弓当载之,盾首之上,乃敢置地,大不敬」。即收虎贲付狱治罪莫不肃然。
140
勑虎贲夺劔。
141
东汉张陵为尚书,岁朝,梁冀带劒入省,陵叱冀出勑,虎贲夺其劒,百僚肃然。冀弟不疑,曽举陵孝㢘谓曰:「昔之举君,所以自罚也」。陵曰:「今申公宪以报私恩」。
142
闲练旧典
143
益部耆旧传:李固荐左雄闲练旧典,且有干用,宜在机宻,特拜尚书。
144
明习故事。
145
东汉侯覇,字君房。光武时,拜尚书。时无典政,朝廷又少近臣覇明习故事,收録遗文,每春下寛大之书,奉四时之令,皆覇所建也。
146
黄琬㢘贞
147
《续汉书》:「黄琬为尚书方毅㢘贞,魏朗謇谔。
148
谢承《后汉书》魏朗少英,入为尚书,謇谔禁省,不屈豪右。
149
辞老
150
晋山涛转尚书,表辞年老,诏曰:「方今多事,嘉谋良图,委以老成」。
151
谏寛
152
晋胡威为尚书,尝谏时政之寛,晋武帝曰:「尚书郎以下,吾无所假借」。威曰:「臣之所陈,岂在丞郎令史,正谓如臣等辈,始可以肃化明法耳」。
153
宜择修洁」。
154
唐高凭,字季辅。贞观初,上五事,曰:「如尚书八座,人主之所责成者也。宜择温厚修洁者任之。尚朴素,革浮伪,使家识孝慈,人知㢘耻,自然礼节兴矣」。
155
妙选徳望。
156
唐●宗欲用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谏曰:「尚书,古之纳言,有唐以来,多用旧相居之。不然,则歴践内外清贵之地,妙选有徳望者充之。仙客本河湟一使,典耳,抜升清流,齿班常伯,此官邪也」。
157
赐禄终身
158
东汉郑均为尚书,澹泊无欲,以病乞骸骨,终不肯起。章帝车驾幸均舍,勅赐尚书禄,终其身,时人号曰「白衣尚书」。
159
试政补阙
160
东汉翟酺时,尚书有阙,诏将大夫已上试对政事第一及天文道术第一者补之。由是酺对第一,拜尚书,统宪分忧。
161
唐栁子厚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啓:「伏惟尚书鹄立朝端,风行天下,入统邦宪,出分主忧,控此上游,式是南服,海内奔走之士,思欲修容于辕门之外,蹑履于油幢之间,譬之渉蓬瀛,登昆阆,不可得而进也。
162
赐服佩鱼。
163
㑹要元丰五年四月,诏六曹尚书依翰林学士例,六曹侍郎、给事中依直学士例,朝谢日不以行、守、试并赐服佩鱼,罢职除他官,日不带行。
164
六卿之任
165
《魏志》: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万事之本。
166
晋康帝诏尚书:「万事之本,朕所责成也。喉舌。
167
见星
168
机衡
169
东汉《郎顗传》:「尚书职在机衡,宫禁严宻,并用士人已下尚书令
170
应劭汉官仪》:「尚书令,秦官也。汉初并用士人铜印,墨绶,秩二千石」。
171
不接宾客。
172
东汉陈蕃字仲举,为豫章太守。性方峻,不接宾客。徴为尚书令,送迎不出廓门。
173
能识亡书。
174
汉张安世以父任为郎,天子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后购求得书以相较,一无所遗失。上竒其才,擢尚书令。
175
焚毁故案
176
荀彧,字文若,为尚书令,尝以书陈事,临薨皆焚毁,故案竒策,宻谋不得与闻。
177
止帝出游。
178
东汉申屠刚,字巨卿,迁尚书令。光武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逸豫,谏不听,遂以头轫,乗舆轮使马不得前,遂止。
179
谏帝案行
180
魏文帝尝卒至尚书门,尚书令陈矫跪问:「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文书耳」。矫曰:「此臣之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帝即回车。
181
专席
182
东汉尚书令与司●、校尉、御史中丞皆专席坐京师,号曰「三独坐」,言其尊重也。
183
抚牀
184
晋衞瓘为尚书令。是时朝野咸知太子昏愚,瓘欲陈啓而未敢发。㑹侍宴凌云台,瓘阳醉,跪晋主牀前,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晋主意悟,因谬曰:「公真大醉耶?」课式令吏。
185
魏荀彧为尚书令,课式令吏,核其才能有暗于文法,不能决疑处事者,即时遣出。帝尝谓曰:「魏武帝有言,荀文若进善,不进不止。荀公逹退恶,不退不休」。
186
侵毁公卿。
187
晋刁协为尚书令。协性刚悍,与物多忤,与侍中刘隗俱为元帝所宠任,欲矫时弊,每崇上抑下,排沮豪强,故为王氏所疾。而协又使酒侵毁公卿,见者侧目。
188
古弼逺虑。
189
纲目魏主诏以肥马给猎骑,尚书令古弼留守,悉以弱马给之,魏主大怒,欲还台斩之,弼官属恐并坐诛,弼曰:「吾为人臣,不使人主盘于游田,其罪小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其罪大。今蠕蠕方强,南冦未灭,吾为国逺虑,虽死何伤?且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魏主闻之,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寳也!」赐衣一袭。
190
尚之令誉。
191
纲目宋文帝以何尚之并子偃素有令誉,自居劭朝用智将,迎时有全脱,故特免之。后复以尚之为尚书令,偃为大司马长史。
192
受职不让
193
晋王述每受职,不为虚让。及为尚书令,子坦之白述:「故事当让」。述曰:「汝谓我不堪耶?」对曰:「非也。但克让自羙事耳」。述曰:「既谓之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及也」。治身无嫌。
194
唐约字仲谦,拜尚书令。处官任职,不言货利之事,当公法不阿所私。京师号曰「治身无嫌唐仲谦。
195
省读文书。
196
汉后主延熈中国,务烦猥费,禕为尚书令,省读文书,举目究意,终亦不忘,常以朝晡听事,其间接纳宾客饮食博戱尽人之欢,而事无废阙,及董允代,禕始欲斆之,旬日之中,已多愆滞,乃叹曰:「人才相逺如此,非吾所及也!」乃听事终日,而犹有不暇焉。
197
独勤簿领。
198
梁武帝大同四年,以何敬容为尚书令。自晋、宋以来,宰相皆以文义自逸,敬容独勤簿领,日旰不休,为俗所嗤。常用皂襜已下尚书仆射
199
东观汉记》:「鲍永君长,拜尚书仆射、行将军事,将兵安集河东,永好文徳,虽行将军事,然常用皂襜,路人称鲍尚书兵」。按永宣之子。
200
每曵革履。
201
汉郑崇字子㳺,为尚书仆射,数谏诤上。纳用之,每见曵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东坡诗,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202
请更弊法」。
203
魏陈羣以吏部不能审核天下之事,故令郡国及州各置中正,取徳充才盛者为之,使铨次等级以为九品,吏部凭以补授,行之浸久,中正或非其人,奸弊日滋。至晋武帝太康间,尚书左仆射刘毅上䟽言:「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实有八损,宜罢中正,更立一代之制,隐讳乱臣。
204
晋孝武太元中,博士范宏之论殷浩宜加赠諡,因叙桓温不臣之迹。时尚书仆射王珣,温故吏也,乃为隐讳言温废昏立明,有忠贞之节,遂黜宏之为馀杭令。
205
总侍郎
206
歴代沿革,秦初置郎中令,其属官有三署、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右中郎将是也。主执㦸侍宫殿,出充车骑。《汉官仪》,尚书郎初从三署郎选诣尚书台试,每一郎缺,则试五人。先试笺奏,初入台,称尚书郎。
207
徴入中台。
208
韩愈《赠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徴入中台作侍郎,同到温室。
209
《苏东坡诗:与君持槖侍帷幄,同到温室观。尧蓂总郎中、员外郎。
210
歴代沿革,秦有郎中,以其为郎,侍衞居中,故曰郎中、员外郎,谓本员之外复置郎也。西汉言郎者,多非尚书郎,唯田蚡少为诸曹郎也。至如冯唐为郎中,署长不疑,盗同舍郎金顔驷为郎,三世不遇●。雄为侍郎及诸言,以赀为郎,父任为郎者并三署郎。东汉有尚书及曹名冠首者,即尚书郎直言为郎者,亦三署郎也。魏、晋已后,无三署郎。隋开皇中,止置侍郎,以隋讳「忠」,不置郎中,●帝改曰郎。唐改郎为郎中,龙朔二年改为大夫。咸享、光宅、龙朔并随曹改复。宋元丰官制,六曹郎官理郡守以上资任者为郎中,通判以下资序者为员外郎。
211
握兰。
212
应劭汉官仪》:尚书郎俯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懐香握兰,趋走丹墀」是也」。《宋百官志》:汉尚书郎口含鷄舌香,以其奏事答对,欲使气息芬芳也,故杜诗馨香粉署妍。
213
起草
214
百官制: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更直于建礼门内,又春明退朝録。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百日内须知制诰。
215
赐笔墨。
216
通典》:汉尚书郎月赐赤管大笔一双,隃麋墨一丸,给帷帐。
217
《汉官仪》:尚书郎入直官,给青缣白绫被,或以锦被。又给帷帐裀褥、通中枕。太官供食物,汤官供饼饵及五熟果实之属,五日一羙食,下天子一等。又给女侍史二人,选端正者执香炉,护衣服,奏事明光殿。
218
题柱
219
《三辅决録》:田凤字季宗,为尚书郎。容仪端正,入奏事,汉灵帝目送之,因题柱曰「堂堂乎?京兆田郎」。
220
宿台
221
《类要》:黄香,字文强,为尚书郎,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而善之。
222
周宻畏慎。
223
类要徐防补尚书郎,职典枢机,周宻畏慎,在台阁供职,十年奏事,三世未尝有过。
224
寛博清白。
225
东汉纪》:「安帝元初六年,诏中郎将选孝㢘即寛博有谋、清白行高者,出补令、丞、尉。
226
冯唐孝㢘
227
荀恱《汉纪》:「冯唐以孝㢘著称,为郎中署长,白首屈于郎也。《续汉书》:「胡广伯始,举孝㢘,为天下第一旬月,拜尚书郎,恪勤职事,兼理两曹。
228
杜轸威容
229
《华阳国志》:杜轸为尚书郎,威容可观,覆被。
230
《三辅决録》:汉章帝时,冯豹为尚书郎,每奏事未报,尝伏省下,或自昏至明,天子闻而嘉之,使黄门持被覆之勅,令勿惊。按豹字仲文,衍子也。
231
坐帐
232
杜甫送湖南,亲知叨陪锦帐,坐注云:「郎官有锦帐也元士。
233
常衮,制郎官,古之元士,天下之务,多所关决,其于损益大矣。
234
佳吏。
235
冯勤除为郎中,每引进,帝顾左右曰:「佳乎吏也!」通阶。
236
汉虞诩曰:「台郎显职,乃筮仕之通阶,妙选。
237
《唐㑹要》:永昌五年勅:六官分事,四方取则尚书郎皆是妙选,须称职,司马方可为之」。
238
水鉴
239
《晋书》:乐广为尚书郎,与何晏、邓扬等谈论,衞瓘见而竒之,曰:「常恐㣲言将絶,今复闻之」。命诸子造焉,谓曰:「人之水鉴也。每见此人,莹然如披云雾而见青天。
240
土山
241
谈宾録:唐时诸郎不自员外郎拜者,谓之土山头」。赵谦光自彭州司马入为大理正,遂迁戸部郎中、戸部员外贺,遂涉嘲赵郎中云:「员外由来羙郎中望不优,寜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谦光答诗锦帐,随情恱,金炉任意熏惟愁,员外置不应列星文」。
242
巨秀有量。
243
《晋书》索靖子綝字巨秀,少有逸羣之量。靖每曰:「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遂举秀才,除郎中。
244
哥奴非才。
245
《通典》:唐源乾曜执政,其子洁为李林甫求司门郎中,乾曜素薄林甫乃曰:「郎官应得才望,哥奴岂郎中才耶?」按哥奴,林甫小字。
246
仰星文
247
唐苏味道《闻崔马并拜台郎诗》曰:「逺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
248
分夜彩
249
唐韦庄南省伴直诗》:星分夜彩寒侵帐,兰惹春香緑映袍。
250
应宿
251
见星
252
积星
253
东汉杨秉上疏,太㣲积星,名为郎位」。《晋天文志》:南宫二十五星在帝位东北,一曰哀乌郎府、三省郎中,是其职也。汉官仪郎见尚书,对揖曰「明时郎」。
254
兄弟同省。
255
唐韦叔谐,贞观中为库部郎中,与弟吏部郎中叔谦、兄主爵郎中季武同省,时号「三列宿」。
256
父子践署。
257
《旧唐书》:韦虚心父子兄弟更践郎署,时称郎官家置水明意。
258
《通典》孔若思擢明经,歴库部郎中,尝曰:「仕宦至郎中足矣」。座右置水一石,明自足意。
259
抱被知高。
260
魏舒阳元,为尚书郎。时郎选或有非其人者,论者欲沙汰之,舒曰:「吾即其人也」。抱被迳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莫不咏其高。
261
四十不遂
262
唐元稹授罗让员外制:「昔陶宏,景一代之高人,始愿四十为尚书郎,而犹不遂。国朝选者,尤用其良。
263
三世不遇。
264
汉顔驷为郎,三世不遇。
265
掌籍
266
通典》:隋开皇三年,尚书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掌其曹之版籍,侍郎阙,则厘其曹事。又员外谓之散郎,亦谓副郎。故王鼎制陟中台之局,置副郎之聨雍明逺制,俾升文昌用副郎选。
267
判曹。
268
《通典》:晋、宋以还,尚书省置员外郎,分判曹局。唐朝弥重其选。
269
风流谁继田郎。
270
唐郑谷和王员外晴雪早朝诗》:紫㣲晴雪●恩光,绕仗偏随鸳鹭行。长信月留寜避晓,宜春花满不飞香,独看积素凝清禁,已觉轻寒让太阳」,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汉田郎」。
271
风流不减杜陵。
272
唐韩翃《送郑员外诗》,「风流不减杜陵时,五十为郎未是迟,孺子亦知名下士,乐人争唱卷中诗。身齐吏部还多醉,心顾尚书自有期,要路眼看知已在,不应穷巷久低眉」。
273
伯父为累。
274
武太后命宰相选郎吏,韦嗣立荐岑羲为天官员外郎,曰:「但恨其伯父长倩为累」。太后曰:「茍或有才,此何所累?」按长倩先因谏立武承嗣,为太子被诛,故云为累推官得除。
275
《续通典》:开成四年,盐铁推官姚朂鞫问河隂,诘吏得实,除职方员外郎。右丞韦温上疏曰:「郎官,朝廷之清选,不可以赏能吏。
276
山堂肆考卷四十六
URN: ctp:ws32070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