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十

《卷十》[View] [Edit] [History]

1
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
2
聊以存其名目,记其怪异耳。爰及山泽草木任食,非人力所种者悉附于此。
3
五䅽
4
《山海经》曰:「广都之野,百䅽自生,冬夏播琴。」郭璞注曰:「播琴,犹言播种,方俗言也。」「爰有膏稷、膏黍、膏菽。」郭璞注曰:「言好味,滑如膏。」
5
《博物志》曰:「扶海洲上有草,名曰蒒。其实如大麦,从七月熟,人敛获至冬乃讫,名曰自然䅽,或曰禹馀粮。
6
又曰:「地三年种蜀黍,其后七年多虵。」
7
8
异物志曰:「稻,一岁夏冬再种,出交趾。」
9
俞益期《笺》曰:「交趾稻再熟也。」
10
11
《广志》曰:「梁禾,蔓生,实如葵子。米粉白如?,可为饘粥。牛食以肥。六月种,九月熟。」
12
「感禾,扶疏生,实似大麦。」
13
扬禾,似藋,粒细。左折右炊,停则牙生。此中国巴禾,木稷也。」
14
「大禾,高丈馀,子如小豆,出粟特国。」
15
《山海经》曰:「昆仑墟,……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郭璞曰:「木禾,䅽类也。」
16
《吕氏春秋》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
17
《魏书》曰:「乌丸地宜青穄。」
18
19
博物志》曰:「人啖麦橡,令人多力健行。」
20
《西域诸国志》曰:「天竺十一月六日为冬至,则麦秀。十二月十六日为腊,腊麦熟。」
21
《说文》曰:「麰,周所受来麰也。」
22
23
《博物志》曰:人食豆三年,则身重,行动难。恒食小豆,令人肌燥粗理。
24
东墙
25
《广志》曰:「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幽、凉、并、乌丸地。」
26
河西语曰:「贷我东墙,偿我田粱。」
27
《魏书》曰:「乌丸地宜东墙,能作白酒。」
28
果蓏
29
《山海经》曰:「平丘,……百果所在。」「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子如枣,叶如桃,黄花赤树,食之不饥。」
30
《吕氏春秋》曰:「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群帝,众帝先升过者。
31
《临海异物志》曰:「杨桃,似橄榄,其味甜,五月、十月熟。谚曰:「杨桃无蹙,一岁三熟。」其色青黄,核如枣核。」
32
《临海异物志》曰:「梅桃子,生晋安侯官县,一小树,得数十石。实大三寸,可蜜藏之。」
33
《临海异物志》曰:「杨摇,有七脊,子生树皮中。其体虽异,味则无奇。长四五寸,色青黄,味甘。」
34
《临海异物志》曰:「冬熟,如指大,正赤,其(九)味甘,胜梅。」
35
「猴闼子,如指头大,其味小苦,可食。」
36
「关桃子,其味酸。」
37
土翁子,如漆子大,熟时甜酸,其色青黑。」
38
「枸槽子,如指头大,正赤,其味甘。」
39
「鸡橘子,大如指,味甘。永宁界中有之。」
40
「猴总子,如小指头大,与柿相似,其味不减于柿。」
41
「多南子,如指大,其色紫,味甘,与梅子相似。出晋安。」
42
「王坛子,如枣大,其味甘。出侯官越王祭太一坛边有此果。无知其名,因见生处,遂名「王坛」。其形小于龙眼,有似木瓜。」
43
博物志》曰:「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胡桃、蒲桃。」
44
刘欣期《交州记》曰:「多感子,黄色,围一寸。」
45
「蔗子,如瓜大,亦似柚。」
46
「弥子,圆而细,其味初苦后甘,食皆甘果也。」
47
《杜兰香传》曰:「神女降张硕。常食粟饭,并有非时果。味亦不甘,但一食,可七八日不饥。」
48
49
《史记?封禅书》曰:「李少君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枣,大如瓜。」
50
东方朔传》曰:「武帝时,上林献枣。上以杖击未央殿槛,呼朔曰:「叱叱,先生来来,先生知此箧里何物?」朔曰:「上林献枣四十九枚。」上曰:「何以知之?」朔曰:「呼朔者,上也;以杖击槛,两木,林也;朔来来者,枣也;叱叱者,四十九也。」上大笑。帝赐帛十匹。」
51
《神异经》曰:「北方荒内,有枣林焉。其高五丈,敷张枝条一里馀。子长六七寸,围过其长。熟,赤如朱。乾之不缩。气味甘润,殊于常枣。食之可以安躯,益气力。」
52
神仙传》曰:「吴郡沈羲,为仙人所迎上天。云:「天上见老君,赐羲枣二枚,大如鸡子。」」
53
傅玄《赋》曰:「有枣若瓜,出自海滨;全生益气,服之如神。」
54
55
《汉旧仪》曰:「东海之内度朔山上,有桃,屈蟠三千里。其卑枝间,曰东北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荼」,二曰「郁𣠠」,主领万鬼:鬼之恶害人者,执以苇索以食虎。黄帝法而象之,因立桃梗于门户,上画荼、郁𣠠,持苇索以御凶鬼;画虎于门当食鬼也。」𣠠音垒。度朔《史记》注作度索山。
56
《风俗通》曰:「今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效前事也。」
57
《神农经》曰:「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日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
58
《神异经》曰:「东北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核,味和,食之令人短寿。」
59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以七月七日降,……令侍女更索桃。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子,形圆色青,以呈王母。王母以四颗与帝,三枚自食。」
60
《汉武故事》曰:「东郡献短人,帝呼东方朔。朔至,短人因指朔谓上曰:「西王母种桃,三千年一著子。此儿不良,以三过偷之矣。」」
61
《广州记》曰:「庐山有山桃,大如槟榔形,色黑而味甘酢。人时登采拾,只得于上饱啖,不得持下,——迷不得返。」
62
《玄中记》曰:「木子大者,积石山之桃实焉,大如十斛笼。」
63
甄异传曰:「谯郡夏侯规亡后,见形还家。经庭前桃树边过,曰:「此桃我所种,子乃美好。」其妇曰:「人言亡者畏桃,君不畏邪?」答曰:「桃东南枝长二尺八寸向日者,憎之;或亦不畏也。」」
64
《神仙传》曰:「樊夫人与夫刘纲,俱学道术,各自言胜。中庭有两大桃树,夫妻各?其一:夫人?者,两枝相斗击;良久,纲所?者,桃走出篱。」
65
66
列异传》曰:「袁本初时,有神出河东,号「度索君」。人共立庙。兖州苏氏母病,祷。见一人著白单衣,高冠,冠似鱼头,谓度索君曰:「昔临庐山下,共食白李;未久,已三千年。日月易得,使人怅然!」去后,度索君曰:「此南海君也。」」
67
68
《汉武内传》曰:「太上之药,有玄光梨。」
69
《神异经》曰:「东方有树,高百丈,叶长一丈,广六七尺,名曰「梨」。其子径三尺,割之,瓤白如素。食之为地仙,辟谷,可入水火也。」
70
《神仙传》曰:「介象,吴王所徵,在武昌。速求去,不许。象言病,帝以美梨一?赐象。须臾,象死。帝殡而埋之。以日中时死,其日晡时,到建业,以所赐梨付守苑吏种之。后吏以状闻,即发象棺,棺中有一奏符。」
71
72
《汉武内传》曰:「仙药之次者,有圆丘紫柰,出永昌。」
73
74
异苑》曰:「南康有?石山,有甘、橘、橙、柚。就食其实,任意取足;持归家人啖,辄病,或颠仆失径。」
75
郭璞曰:「蜀中有「给客橙」,似橘而非,若柚而芳香。夏秋华实相继,或如弹丸,或如手指。通岁食之。亦名「卢橘」。」
76
77
《周官·考工记》曰:「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
78
《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江浦之橘。」
79
《吴录·地理志》曰:「朱光禄为建安郡,中庭有橘,冬月于树上覆裹之,至明年春夏,色变青黑,味尤绝美。《上林赋》曰:「卢橘夏熟」,盖近于是也。」
80
裴渊《广州记》曰:「罗浮山有橘,夏熟,实大如李;剥皮啖则酢,合食极甘。又有「壶橘」,形色都是甘,但皮厚气臭,味亦不劣。」
81
《异物志》曰:「橘树,白花而赤实,皮馨香,又有善味。江南有之,不生他所。」
82
《南中八郡志》曰:「交趾特出好橘,大且甘;而不可多啖,令人下痢。」
83
广州记》曰:「卢橘,皮厚,气、色、大如甘,酢多。九月正月色,至二月,渐变为青,至夏熟。味亦不异冬时。土人呼为「壶橘」。其类有七八种,不如吴、会橘。」
84
85
《广志》曰:「甘有二十一核。有成都平蒂甘,大如升,色苍黄。犍为南安县,出好黄甘。」
86
《荆州记》曰:「枝江有名甘。宜都郡旧江北有甘园,名「宜都甘」。」
87
《湘州记》曰:「州故大城内有陶侃庙,地是贾谊故宅。谊时种甘,犹有存者。」
88
《风土记》曰:「甘,橘之属,滋味甜美特异者也。有黄者,有赬者,谓之「壶甘」。」
89
90
《说文》曰:「柚,条也,似橙,实酢。」
91
《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云梦之柚。」
92
《列子》曰:「吴楚之国,有大木焉,其名为櫾音柚,碧树而冬青,生实丹而味酸。食皮汁,已愤厥之疾。齐州珍之。渡淮而北,化为枳焉。」
93
裴渊《记》曰:「广州别有柚,号曰「雷柚」,实如升大。」
94
《风土记》曰:「柚,大橘也,色黄而味酢。」
95
96
《尔雅》曰:「櫠,椵也。」郭璞注曰:「柚属也。子大如盂,皮厚二三寸,中似枳,供食之,少味。」
97
98
《神异经》曰:「东北荒中,有木高四十丈,叶长五尺,广三寸,名「栗」。其实径三尺,其壳赤,而肉黄白,味甜。食之多,令人短气而渴。」
99
枇杷
100
《广志》曰:「枇杷,冬花。实黄,大如鸡子,小者如杏,味甜酢。四月熟。出南安、犍为、宜都。」
101
《风土记》曰:「枇杷,叶似栗,子似蒳,十十而丛生。」
102
《荆州土地记》曰:「宜都出大枇杷。」
103
104
《西京杂记》曰:「乌椑,青椑,赤棠椑。」「宜都出大椑。」
105
甘蔗
106
《说文》曰:「藷蔗也。」按书传曰,或为「芋蔗」,或「干蔗」,或「邯𤯈」,或「甘蔗」,或「都蔗」,所在不同。
107
雩都县土壤肥沃,偏宜甘蔗,味及采色,馀县所无,一节数寸长。郡以献御。
108
《异物志》曰:「甘蔗,远近皆有。交趾所产甘蔗特醇好,本末无薄厚,其味至均。围数寸,长丈馀,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迮取汁为饴饧,名之曰「糖」,益复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如冰,破如博棋,食之,入口消释,时人谓之「石蜜」者也。」
109
《家政法》曰:「三月可种甘蔗。」
110
111
《说文》曰:「䔖,芡也。」《广志》曰:「钜野大䔖也大于常䔖。淮汉之南,凶年以芰为蔬,犹以预为资也。钜野,鲁薮也。」  
112
113
《尔雅》曰:「棪木速其刘,刘杙。」郭注曰:「棪,实似柰,赤可食。刘子,生山中。实如梨,甜酢,核坚。出交趾。」
114
《南方草物状》曰:「刘树子大如李实。三月花色仍连著实。七八月熟,其色黄,其味酢。煮蜜藏之,仍甘好。」
115
116
《豳诗义疏》曰:「其树高五六尺。实大如李,正赤色,食之甜。」
117
《广雅》曰:「一名雀李,又名车下李,又名郁李,亦名棣,亦名薁李。」《毛诗》:「六月食郁及薁。」」
118
119
《说文》曰:「芡,鸡头也。」
120
《方言》曰:「北燕谓之䓈音役,青、徐、淮、泗谓之芡,南楚江、淅之间谓之鸡头、雁头。」
121
本草经》曰:「鸡头一名雁喙。」
122
123
《南方草物状》曰:「甘藷,二月种,至十月乃成卵。大如鹅卵,小者如鸭卵。掘食,蒸食,其味甘甜。经久得风,乃淡泊。」出交趾、武平、九真、兴古也。
124
《异物志》曰:「甘藷似芋,亦有巨魁。剥去皮,肌肉正白如脂肪。南人专食,以当米谷。」蒸、炙皆香美。宾客酒食亦施设,有如果实也。
125
126
《说文》曰:「薁,樱也。」
127
《广雅》曰:「燕薁,樱薁也。」
128
《诗义疏》曰:「樱薁,实大如龙眼,黑色,今「车鞅藤实」是。《豳诗》曰:「六月食薁。」」
129
杨梅
130
《临海异物志》曰:「其子大如弹子,正赤,五月熟,似梅,味甜酸。」
131
《食经》藏杨梅法:「择佳完者一石,以盐一升淹之。盐入肉中,仍出,曝令乾熇。取杬皮二斤,煮取汁渍之,不加蜜渍。梅色如初,美好,可堪数岁。」
132
沙棠
133
《山海经》曰:「昆仑之山,……有木焉,状如棠,黄华赤实,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时使不溺。」
134
《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沙棠之实。」
135
136
《山海经》曰:「盖犹之山,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黄,白花黑实也。」
137
《礼内则》曰:「柤、梨、姜、桂。」郑注曰:「柤,梨之不臧者,……皆人君羞。」
138
神异经》曰:「南方大荒中有树,名曰「柤」。二千岁作花,九千岁作实。其花色紫。高百丈,敷张自辅。叶长七尺,广四五尺,色如绿青。皮如桂,味如蜜;理如甘草,味饴。实长九围,无瓤、核,割之如凝酥。食者,寿以万二千岁。」
139
《风土记》曰:「柤,梨属,内坚而香。」
140
《西京杂记》曰:「蛮柤。」
141
142
《异物志》曰:「椰树,高六七丈,无枝条。叶如束蒲,在其上。实如瓠,系在于巅,若挂物焉。实外有皮如胡卢。核里有肤,白如雪,厚半寸,如猪肤,食之美于胡桃味也。肤里有汁升馀,其清如水,其味美于蜜。食其肤,可以不饥;食其汁,则愈渴。又有如两眼处,俗人谓之「越王头」。」
143
《南方草物状》曰:「椰,二月花色,仍连著实,房相连累,房三十或二十七、八子。十一月、十二月熟,其树黄实,俗名之为「丹」也。横破之,可作?;或微长如栝蒌子,从破之,可为爵。」
144
南州异物志》曰:「椰树,大三四围,长十丈,通身无枝。至百馀年。有叶,状如蕨菜,长丈四五尺,皆直竦指天。其实生叶间,大如升,外皮苞之如莲状。皮中核坚。过于核,里肉正白如鸡子,著皮,而腹内空:含汁,大者含升馀。实形团团然,或如瓜蒌,横破之,可作爵形,并应器用,故人珍贵之。」
145
《广志》曰:「椰出交趾,家家种之。」
146
《交州记》曰:「椰子有浆。截花,以竹筒承其汁,作酒饮之,亦醉也。」
147
神异经》曰:「东方荒中,有「椰木」,高三二丈,围丈馀,其枝不桥。二百岁,叶尽落而生华,华如甘瓜。华尽落而生萼,萼下生子,三岁而熟。熟后不长不减,形如寒瓜,长七八寸,径四五寸,萼覆其顶。此实不取,万世如故。取者掐取,其留下生如初。其子形如甘瓜。瓤,甘美如蜜,食之令人有泽;不可过三升,令人醉,半日乃醒。木高,凡人不能得;唯木下有多罗树,人能缘得之。一名曰「无叶」,一名「倚骄」。」张茂先注曰:「骄,直上不可那也。」
148
槟榔
149
俞益期《与韩康伯笺》曰:「槟榔,信南游之可观:子既非常,木亦特奇,大者三围,高者九丈。叶聚树端,房构叶下,华秀房中,子结房外。其擢穗似黍,其缀实似谷。其皮似桐而厚,其节似竹而穊。其内空,其外劲,其屈如覆虹,其申如缒绳。本不大,末不小;上不倾,下不斜:调直亭亭,千百若一。步其林则寥朗,庇其荫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性不耐霜,不得北植,必当遐树海南;辽然万里,弗遇长者之目,自令人恨深。」
150
《南方草物状》曰:「槟榔,三月花色,仍连著实,实大如卵。十二月熟,其色黄;剥其子,肥强可不食,唯种作子。青其子,并壳取实曝乾之,以扶留藤、古贲灰合食之,食之即滑美。亦可生食,最快好。交址、武平、兴古、九真有之也。」
151
《异物志》曰:「槟榔,若笋竹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不生枝叶,其状若柱。其颠近上未五六尺间,洪洪肿起,若瘣黄圭切。又音回。木焉;因坼裂,出若黍穗,无花而为实,大如桃李。又生棘针,重累其下,所以卫其实也。剖其上皮,煮其肤,熟而贯之,硬如乾枣。以扶留、古贲灰并食,下气及宿食、白虫,消谷。饮啖设为口实。」
152
《林邑国记》曰:「槟榔树,高丈馀,皮似青桐,节如桂竹,下森秀无柯,顶端有叶。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子。家有数百树。」
153
《南州八郡志》曰:「槟榔,大如枣,色青,似莲子。彼人以为贵异,婚族好客,辄先逞此物;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
154
《广州记》曰:「岭外槟榔,小于交址者,而大于蒳子,土人亦呼为「槟榔」。」
155
廉姜
156
《广雅》曰:「蔟葰相遗反,廉姜也。」《吴录》曰:「始安多廉姜。」
157
《食经》曰(三):「藏姜法:蜜煮乌梅,去滓,以渍廉姜,再三宿,色黄赤如琥珀。多年不坏。」
158
枸橼
159
裴渊《广州记》曰:「枸橼,树似橘,实如柚大而倍长,味奇酢。皮以蜜煮为糁。」
160
《异物志》曰:「枸橼,似橘,大如饭筥。皮有香。味不美。可以浣治葛、苎,若酸浆。」
161
鬼目
162
《广志》曰:「鬼目似梅,南人以饮酒。」
163
《南方草物状》曰:「鬼目树,大者如李,小者如鸭子。二月花色,仍连著实。七八月熟。其色黄,味酸;以蜜煮之,滋味柔嘉。交址、武平、兴古、九真有之也。」
164
裴渊《广州记》曰:「鬼目、益知,直尔不可啖;可为浆也。」
165
《吴志》曰:「孙皓时有鬼目菜,生工人黄耇家。依缘枣树,长丈馀,叶广四寸,厚三分。」
166
顾微《广州记》曰:「鬼目,树似棠梨,叶如楮,皮白,树高。大如木瓜,而小邪倾,不周正,味酢。九月熟。」
167
「又有「草昧子」,亦如之。亦可为糁用。其草似鬼目。」
168
橄榄
169
《广志》曰:「橄榄,大如鸡子,交州以饮酒。」
170
《南方草物状》曰:「橄榄子,大如枣,大如鸡子。二月华色,仍连著实。八月、九月熟。生食味酢,蜜藏仍甜。」
171
《临海异物志》曰:「馀甘子,如梭且全反形。初入口,舌涩;后饮水,更甘。大于梅实核,两头锐。东岳呼「馀甘」、「柯榄」,同一果耳。」
172
《南越志》曰:「博罗县有合成树,十围,去地二丈,分为三衢:东向一衢,木威,叶似楝,子如橄榄而硬,削去皮,南人以为糁。南向一衢,橄榄。西向一衢,「三丈」。三丈树,岭北之候也。」
173
龙眼
174
《广雅》曰:「益智,龙眼也。」
175
《广志》曰:「龙眼树,叶似荔支,蔓延,缘木生。子如酸枣,色黑,纯甜无酸。七月熟。」
176
《吴氏本草》曰:「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177
《太平御览》卷九七三引《吴氏本草》只是:「龙眼,一名比目」,无「一名益智」句,但《神农本草经》有「一名益智」。
178
179
《汉武内传》:「西王母曰:「上仙之药,有扶桑丹椹。」」
180
荔支
181
《广志》曰:「荔支,树高五六丈,如桂树,绿叶蓬蓬,冬夏郁茂。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子,实白如肪,甘而多汁,似安石榴,有甜酢者。夏至日将巳时,翕然俱赤,则可食也。一树下子百斛。」
182
「犍为僰道、南广荔支熟时,百鸟肥。其名之曰「焦核」,小次曰「春花」,次曰「胡偈」:此三种为美。似「鳖卵」,大而酸,以为醢和。率生稻田间。」
183
《异物志》曰:「荔支为异:多汁,味甘绝口,又小酸,所以成其味。可饱食,不可使厌。生时,大如鸡子,其肤光泽。皮中食,乾则焦小,则肌核不如生时奇。四月始熟也。」
184
益智
185
《广志》曰:「益智,叶似蘘荷,长丈馀。其根上有小枝,高八九寸,无华萼,其子丛生著之,大如枣,肉瓣黑,皮白。核小者,曰「益智」,含之隔涎濊。出万寿,亦生交址。」 ~ 《南方草物状》曰:「益智,子如笔毫,长七八分。二月花色,仍连著实。五六月熟。味辛,杂五味中,芬芳。亦可盐曝。」
186
异物志》曰:「益智,类薏苡。实长寸许,如枳椇子。味辛辣,饮酒食之佳。」
187
《广州记》曰:「益智,叶如蘘荷,茎如竹箭。子从心中出,一枚有十子。子内白滑,四破去之,取外皮,蜜煮为糁,味辛。」
188
189
《广志》曰:「桶子,似木瓜,生树木。」
190
《南方草物状》曰:「桶子,大如鸡卵。三月花色,仍连著实。八九月熟。采取,盐酸沤之,其味酸酢;以蜜藏,滋味甜美。出交址。」
191
刘欣期《交州记》曰:「桶子如桃。」
192
蒳子
193
竺法真《登罗浮山疏》曰:「山槟榔,一名「蒳子」。干似蔗,叶类柞。一丛十馀干,干生十房,房底数百子。四月采。」
194
豆蔻
195
《南方草物状》曰:「豆蔻树,大如李。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子相连累。其核根芬芳,成壳。七月八月熟。曝乾,剥食,核味辛,香五味。出兴古。」
196
刘欣期《交州记》曰:「豆蔻似杬树。」
197
环氏《吴记》曰:「黄初二年,魏来求豆蔻。」
198
199
《广志》曰:「椬查子甚酢。出西方。」
200
馀甘
201
《异物志》曰:「馀甘,大小如弹丸,视之理如定陶瓜。初入口,苦涩;咽之,口中乃更甜美足味。盐蒸之,尤美,可多食。」
202
蒟子
203
《广志》曰:「蒟子,蔓生,依树。子似桑椹,长数寸,色黑,辛如姜。以盐淹之,下气、消谷。生南安。」
204
芭蕉
205
《广志》曰:「芭蕉,一曰「芭菹」,或曰「甘蕉」。茎如荷、芋,重皮相裹,大如盂升。叶广二尺,长一丈。子有角,子长六七寸,有蒂三四寸,角著蒂生,为行列,两两共对,若相抱形。剥其上皮,色黄白,味似蒲萄,甜而脆,亦饱人。其根大如芋魁,大一石,青色。其茎解散如丝,织以为葛,谓之「蕉葛」。虽脆而好,色黄白,不如葛色。出交址、建安。」
206
《南方异物志》曰:「甘蕉,草类,望之如树。株大者,一围馀。叶长一丈,或七八尺,广尺馀。华大如酒杯,形色如芙蓉。茎末百馀子,大名为房。根似芋魁,大者如车毂。实随华,每华一阖,各有六子,先后相次,子不俱生,华不俱落。
207
「此蕉有三种:一种,子大如拇指,长而锐,有似羊角,名「羊角蕉」,味最甘好。一种,子大如鸡卵,有似牛乳,味微减羊角蕉。一种,蕉大如藕,长六七寸,形正方,名「方蕉」,少甘,味最弱。
208
「其茎如芋,取,濩而煮之,则如丝,可纺绩也。」
209
《异物志》曰:「芭蕉,叶大如筵席。其茎如芋,取,濩而煮之,则如丝,可纺绩,女工以为絺綌,则今「交址葛」也。其内心如蒜鹄头生,大如合柈。因为实房,著其心齐;一房有数十枚。其实皮赤如火,剖之中黑。剥其皮,食其肉,如饴蜜,甚美。食之四五枚,可饱,而馀滋味,犹在齿牙间。一名「甘蕉」。」
210
顾微《广州记》曰:「甘蕉,与吴花、实、根、叶不异,直是南土暖,不经霜冻,四时花叶展。其熟,甘;未熟时,亦苦涩。」
211
扶留
212
《吴录·地理志》曰:「始兴有扶留藤,缘木而生。味辛,可以食槟榔。」
213
《蜀记》曰:「扶留木,根大如箸,视之似柳根。又有蛤,名「古贲」,生水中,下,烧以为灰,曰「牡砺粉」。先以槟榔著口中,又取扶留藤长一寸,古贲灰少许,同嚼之,除胸中恶气。」
214
异物志》曰:「古贲灰,牡砺灰也。与扶留、槟榔三物合食,然后善也。扶留藤,似木防己。扶留、槟榔,所生相去远,为物甚异而相成。俗曰:「槟榔扶留,可以忘忧。」」
215
《交州记》曰:「扶留有三种:一名「获扶留」,其根香美;一名「南扶留」,叶青,味辛;一名「扶留藤」,味亦辛。」
216
顾微《广州记》曰:「扶留藤,缘树生。其花实,即蒟也,可以为酱。」
217
菜茹
218
《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寿木之华;括姑之东,中容之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括姑,山名。赤木、玄木,其叶皆可食。;馀瞀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名曰「嘉树」,其色若碧。馀瞀,南方山名。有嘉美之菜,故曰「嘉」,食之而灵。若碧,青色。
219
《汉武内传》:「西王母曰:「上仙之药,有碧海琅菜。」」
220
西王母曰:「仙次药,有八紘赤韭。」
221
西王母曰:「上药,玄都绮葱。」
222
《列仙传》曰:「务光服蒲䪥根。」
223
《说文》曰:「菜之美者,云梦之蔒菜。」
224
《吕氏春秋》曰:「和之美者,蜀郡杨朴之姜。」杨朴,地名。
225
《管子》曰:「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葵……,布之天下。」《列仙传》曰:「丁次卿为辽东丁家作人。丁氏尝使买葵,冬得生葵。问:「冬何得此葵?」云:「从日南买来。」」《吕氏春秋》:「菜之美者,具区之菁」者也。
226
鹿角《南越志》曰:「猴葵,色赤,生石上。南越谓之「鹿角」。」
227
罗勒《游名山志》曰:「步廊山有一树,如椒,而气是罗勒,土人谓为「山罗勒」也。」
228
《广志》曰:「葙,根以为菹,香辛。」
229
紫菜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又《吴都赋》云:「纶组紫菜」也。《尔雅》注云:「纶,今有秩啬夫所带纠青丝纶。组,绶也。海中草,生彩理有象之者,因以名焉。」
230
《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云梦之芹。」
231
优殿《南方草木状》曰:「合浦有菜名「优殿」,以豆酱汁茹食之,甚香美可食。」
232
《广州记》云:「雍菜,生水中,可以为菹也。」
233
冬风《广州记》云:「冬风菜,陆生,宜配肉作羹也。」
234
《字林》曰:「谷菜生水中。」[1][2]
235
蔊菜音䍐,味辛。
236
胡对反。《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有云梦之䔇。」
237
似蒜,生水中。
238
芹菜音谨,似蒿也。
239
菹菜紫色,有藤。
240
𧅋菜:「叶似竹,生水旁。」
241
藄菜似蕨。
242
䔾菜似蕨,生水中。
243
蕨菜虌也。《诗疏》曰:「秦国谓之蕨,齐鲁谓之鼈。」
244
似蒜,生水边。
245
䕭菜徐盐反。似䓠荃菜也。一曰:「染草。」
246
蓶菜音唯。似乌韭而黄。
247
䓠菜他合反。生水中,大叶。
248
藷菜根似芋,可食。又云:「薯蓣」别名。
249
《尔雅》云:「荷,芙渠也。……其实,莲。其根,藕。
250
251
《山海经》曰:「嶓冢之山,……多桃枝、钩端竹。」「云山……有桂竹,甚毒,伤人必死。」今始兴郡出筀竹,大者围二尺,长四丈。交址有篥竹,寔中,劲强,有毒,锐似刺,虎中之则死,亦此类。「龟山……多扶竹。」扶竹,笻竹也。《汉书》:「竹大者,一节受一斛,小者数斗,以为柙音匣榼。」「邛都高节竹,可为杖,所谓「邛竹」。」
252
《尚书》曰:「杨州,厥贡筱簜。荆州,厥贡箘簵。」注云:「筱,竹箭;簜,大竹。箘、簵,皆美竹,出云梦之泽。
253
礼斗威仪》曰:「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蔓竹、紫脱常生。」其注曰:紫脱,北方物。
254
《南方草物状》曰:「由梧竹,吏民家种之,长三四丈,围一尺八九寸,作屋柱。出交址。」
255
《魏志》云:「倭国,竹有条、干。」
256
《神异经》曰:「南山荒中有沛竹,长百丈,围三丈五六尺,厚八九寸,可为大船。其子美,食之可以已疮疠。张茂先注曰:「子,笋也。
257
《外国图》曰:「高阳氏有同产而为夫妇者,帝怒放之,于是相抱而死。有神鸟以不死竹覆之。七年,男女皆活。同颈异头,共身四足。是为蒙双民。」
258
《广州记》曰:「石麻之竹,劲而利,削以为刀,切象皮如切芋。」
259
《博物志》云:「洞庭之山,尧帝之二女常泣,以其涕挥竹,竹尽成斑。」下隽县有竹,皮不斑,即刮去皮,乃见。
260
《华阳国志》云:「有竹王者,兴于豚水。有一女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儿声,持归,破竹,得男。长养,有武才,遂雄夷狄,氏竹为姓。所破竹,于野成林,今王祠竹林是也。」
261
《风土记》曰:「阳羡县有袁君家坛边,有数林大竹,并高二三丈。枝皆两披,下扫坛上,常洁净也。」
262
盛弘之《荆州记》曰:「临贺谢休县东山有大竹数十围,长数丈。有小竹生旁,皆四五尺围。下有盘石,径四五丈,极高,方正青滑,如弹棋局。「两竹屈垂,拂扫其上,初无尘秽。未至数十里,闻风吹此竹,如箫管之音。」
263
《异物志》曰:「有竹曰䈏,其大数围,节间相去局促,中实满坚强,以为柱榱。」
264
《南方异物志》曰:「棘竹「,有刺,长七八丈,大如瓮。」
265
曹毗《湘中赋》曰:「竹则篔簹、白、乌「一九」,实中、绀族。滨荣幽渚,繁宗隈曲;萋蒨陵丘,薆逮重谷。」
266
王彪之《闽中赋》曰:「竹则苞甜、赤若缥箭斑弓。度世推节,征合实中。篔簹函人,桃枝育虫。缃箬、素笋,彤竿、绿筒。」篔簹竹节中有物,长数寸,正似世人形,俗说相传云「竹人」,时有得者。育虫,谓竹䶉、竹中皆有耳,因说桃枝可得寄言。
267
《神仙传》曰:「壶公欲与费长房俱去,长房畏家人觉。公乃书一青竹,戒曰:「卿可归家称病,以此竹置卿卧处,默然便来还。」房如言。家人见此竹,是房尸,哭泣行丧。」
268
《南越志》云:「罗浮山生竹,皆七八寸围,节长一二丈,谓之「龙锺竹」。」
269
《孝经河图》曰:「少室之山,有爨器竹,堪为釜甑。」
270
「安思县多苦竹,竹之丑有四:有青苦者,白苦者,紫苦者,黄苦者。」
271
竺法真《登罗浮山疏》曰:「又有筋竹,色如黄金。」
272
晋起居注》曰:「惠帝二年,巴西郡竹生紫色花,结实如麦,皮青,中米白,味甘。」
273
《吴录》曰:「日南有篥竹,劲利,削为矛。」
274
《临海异物志》曰:「狗竹,毛在节间。」
275
《字林》曰:「茸竹,头有父文。」
276
「䉑音模,竹,黑皮,竹浮有文。」
277
「𥸡音感,竹,有毛。」
278
「𥳞力印切,竹,实中。」
279
280
吕氏春秋》曰:「和之美者,越簵之箘。」高诱注曰:「箘,竹笋也。」
281
《吴录》曰:「鄱阳有笋竹,冬月生。」
282
《笋谱》曰:「鸡胫竹,笋肥美。」
283
《东观汉记》曰:「马援至荔浦,见冬笋名『苞』。上言:『《禹贡》厥苞橘柚,疑谓是也。其味美于春夏。』」
284
285
《尔雅》曰:「荼,苦菜。」「可食。」
286
《诗义疏》曰:「山田苦菜甜,所谓「菫、荼如饴」。」
287
288
《尔雅》曰:「蒿,菣也。」「蘩,皤蒿也。」注云:「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蘩,白蒿。」
289
《礼外篇》曰:「周时德泽洽和,蒿茂大,以为宫柱,名曰「蒿宫」。」
290
《神仙服食经》曰:「「七禽方」,十一月采旁音彭勃。旁勃,白蒿也。白兔食之,寿八百年。」
291
菖蒲
292
293
294
召南·诗》曰:「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诗义疏》云:「薇,山菜也,茎叶皆如小豆。藿,可羹,亦可生食之。今官园种之,以供宗庙祭祀也。」
295
296
《尔雅》曰:「蓱,苹也。其大者苹。」
297
《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昆仑之苹。」
298
石藫丈之切
299
《尔雅》曰:「藫,石衣。」郭璞曰:「水菭也,一名「石发」。江东食之。或曰:「藫叶似䪥而大,生水底,亦可食。」」
300
胡荾
301
尔雅》云:「菤耳,苓耳。」《广雅》云:「枲耳也,亦云胡枲。」郭璞曰:「胡荾也,江东呼为「常枲」。」
302
《周南》曰:「采采卷耳。」毛云:「苓耳也。」注云:「胡荾也。」《诗义疏》曰:「苓,似胡荽,白花,细茎,蔓而生。可鬻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妇人耳璫,或云「耳璫草」。幽州人谓之「爵耳」。」
303
《博物志》:「洛中有驱羊入蜀,胡葸子著羊毛,蜀人取种,因名「羊负来」。」
304
承露
305
《尔雅》曰:「蔠葵,蘩露。」注曰:「承露也,大茎小叶,花紫黄色。实可食。」
306
307
樊光曰:「泽草,可食也。」
308
309
《尔雅》曰:「啮,苦菫也。」注曰:「今菫葵也,叶似柳,子如米,汋食之,滑。」
310
《广志》曰:「瀹为羹。语曰:「夏荁秋菫滑如粉。」」
311
312
《礼记》云:「仲冬之月,……芸始生。」郑玄注云:「香草。」
313
《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阳华之芸。」
314
《仓颉解诂》曰:「芸蒿,叶似斜蒿,可食。春秋有白蒻,可食之。」
315
莪蒿
316
《诗》曰:「菁菁者莪。」「莪,萝蒿也。」《义疏》云:「莪蒿,生泽田渐洳处,叶似斜蒿,细科。二月中生。茎叶可食,又可蒸,香美,味颇似蒌蒿。」
317
318
《尔雅》云:「葍,藑茅也。」郭璞曰:「葍,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葍,华有赤者为藑;藑、葍一种耳。亦如陵苕,华黄、白异名。」
319
《诗》曰:「言采其葍。」毛云:「恶菜也。」《义疏》曰:「河东、关内谓之「葍」,幽、兖谓之「燕葍」,一名「爵弁」,一名「藑」。根正白,著热灰中,温啖之。饥荒可蒸以御饥。汉祭甘泉或用之。其华有两种:一种茎叶细而香,一种茎赤有臭气。」
320
《风土记》曰:「葍,蔓生,被树而升,紫黄色。子大如牛角,形如蟦,二三同蒂,长七八寸,味甜如蜜。其大者名「枺」。」
321
《夏统别传》注:「获,葍也,一名「甘获」。正圆,赤,粗似橘。」
322
323
《尔雅》云:「苹,藾萧。」注曰:「藾蒿也,初生亦可食。」
324
《诗》曰:「食野之苹。」《诗疏》云:「藾萧,青白色,茎似蓍而轻脆。始生可食,又可蒸也。」
325
土瓜
326
《尔雅》云:「菲,芴。」注曰:「即土瓜也。」
327
《本草》云:「王瓜,一名土瓜。」
328
《卫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毛云:「菲,芴也」《义疏》云:「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三月中,蒸为茹,滑美,亦可作羹。《尔雅》谓之「蒠菜」。郭璞注云:「菲草,生下湿地,似芜菁,华紫赤色,可食。」今河南谓之「宿菜」。」
329
330
《尔雅》云:「苕,陵苕。黄华,蔈;白华,茇。」孙炎云:「苕华色异名者。」
331
《广志》云:「苕草,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叶可食。」
332
《陈诗》曰:「邛有旨苕。」《诗疏》云:「苕,饶也,幽州谓之「翘饶」。蔓生,茎如䝁鲁刀切豆而细叶,似蒺蔾而青,其茎叶绿色,可生啖,味如小豆藿。」
333
334
《尔雅》曰:「菥蓂,大荠也。」犍为舍人注曰:「荠有小,故言大荠。」郭璞注云:「似荠,叶细,俗呼「老荠」。」
335
336
《诗》曰:「于以采藻。」注曰:「聚藻也。」《诗义疏》曰:「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似箸,可长四五尺;一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蓬,谓之「聚藻」。此二藻皆可食。煮熟,挼去腥气,米面糁蒸为茹,佳美。荆扬人饥荒以当谷食。」
337
338
《广雅》云:「蒋,菰也。其米谓之「雕胡」。」
339
《广志》曰:「菰可食。以作席,温于蒲。生南方。」
340
《食经》云:「藏菰法:好择之,以蟹眼汤煮之,盐薄洒,抑著燥器中,密涂稍用。」
341
羊蹄
342
《诗》云:「言采其蓫。」毛云:「恶菜也。」《诗义疏》曰:「今羊蹄。似芦菔,茎赤。煮为茹,滑而不美。多啖令人下痢。幽、扬谓之「蓫」,一名「蓨」,亦食之。」
343
菟葵
344
《尔雅》曰:「莃,菟葵也。」郭璞注云:「颇似葵而叶小,状如藜,有毛。汋啖之,滑。」
345
鹿豆
346
《尔雅》曰:「蔨,鹿捏。其实,莥。」郭璞云:「今鹿豆也,叶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
347
348
《尔雅》曰:「诸虑,山櫐、摄虎櫐。」郭璞云:「今江东呼櫐为藤,似葛而粗大。」
349
「摄虎櫐,今虎豆也。缠蔓林树而生,荚有毛刺。江东呼为㯿欇欇音涉。」
350
《诗义疏》曰:「櫐,苣荒也,似燕薁,连蔓生,叶白色,子赤可食,酢而不美。幽州谓之「椎櫐」。」
351
《山海经》曰:「毕山,其上……多櫐。」郭璞注曰:「今虎豆、狸豆之属。」
352
南方草物状》曰:「沈藤,生子大如齐瓯。正月华色,仍连著实。十月、腊月熟,色赤。生食之,甜酢。生交址。」
353
「毦藤,生山中,大小如苹蒿,蔓衍生。人采取,剥之以作毦;然不多。出合浦、兴古。」
354
「蕳子藤,生缘树木。正月、二月华色,四月、五月熟。实如梨,赤如雄鸡冠,核如鱼鳞。取,生食之,淡泊无甘苦。出交址、合浦。」
355
「野聚藤,缘树木。二月华色,仍连著实。五六月熟。子大如羹瓯。里民煮食。其味甜酢。出苍梧。」
356
椒藤,生金封山。乌浒人往往卖之。其色赤。——又云,以草染之。——出兴古。」
357
《异物志》曰:「葭蒲,藤类,蔓延他树,以自长养。子如莲菆徂九反,著枝葛间,一日作扶相连。实外有壳,里又无核。剥而食之,煮而曝之,甜美。食之不饥。」
358
《交州记》曰:「含水藤,破之得水。行者资以止渴。」
359
《临海异物志》曰:「锺藤,附树作根,软弱,须缘树而作上下条。此藤缠裹树,树死,且有恶汁,尤令速朽也。藤咸成树,若木自然,大者或至十五围。」
360
异物志》曰:「葭藤,围数寸,重于竹,可为杖。篾以缚船,及以为席,胜竹也。」
361
顾微《广州记》曰:「莉,如栟榈,叶疏;外皮青,多棘刺。高五六丈者,如五六寸竹;小者如笔管竹。破其外青皮,得白心,即萪藤。
362
「藤类有十许种:续断草,藤也,一曰「诺藤」,一曰「水藤」。山行渴,则断取汁饮之。治人体有损绝。沐则长发。去地一丈断之,辄更生根至地,永不死。
363
「刀陈岭有膏藤,津汁软滑,无物能比。
364
柔萪藤,有子。子极酢,为菜滑,无物能比。」
365
366
《诗》云:「北山有莱。」《义疏》云:「莱,蔾也,茎叶皆似「菉,王刍」。今兖州人蒸以为茹,谓之「莱蒸」。谯、沛人谓鸡苏为莱,故《三仓》云:「莱、茱萸」,此二草异而名同。」
367
𦺖
368
《广志》云:「𦺖子,生可食。」
369
370
《广志》云:「三薕,似翦羽,长三四寸;皮肥细,缃色。以蜜藏之,味甜酸,可以为酒啖。出交州。正月中熟。」
371
《异物志》曰:「薕实虽名「三薕」,或有五六,长短四五寸,薕头之间正岩。以正月中熟,正黄,多汁。其味少酢,藏之益美。」
372
《广州记》曰:「三薕快酢,新说蜜为糁,乃美。」
373
蘧蔬
374
音氍𣮯。 《尔雅》曰:「出隧,蘧蔬。」郭璞注云:「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今江东啖之,甜滑。」
375
376
尔雅》曰:「钩,芺。」郭璞云:「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似蓟。初生可食。」
377
378
《尔雅》曰:「筑,萹蓄。」郭璞云:「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
379
蕵芜
380
《尔雅》曰:「须,蕵芜。」郭璞注云:「蕵芜,似羊蹄,叶细,味酢,可食。」
381
隐荵
382
尔雅》云:「蒡,隐荵。」郭璞云:「似苏,有毛,今江东呼为隐荵。藏以为菹,亦可瀹食。」
383
守气
384
385
地榆
386
《神仙服食经》云:「地榆,一名「玉札」。北方难得,故尹公度曰:「宁得一斤地榆,不用明月珠。」其实黑如豉,北方呼「豉」为「札」,当言「玉豉」。与五茄煮,服之可神仙。是以西域真人曰:「何以支长久?食石畜金盐;何以得长寿?食石用玉豉。」此草雾而不濡,太阳气盛也,铄玉烂石。炙其根作饮,如茗气。其汁酿酒,治风痹,补脑。」
387
《广志》曰:「地榆可生食。」
388
人苋
389
《尔雅》曰:「蒉,赤苋。」郭璞云:「今人苋赤茎者。」
390
391
《尔雅》曰:「葥,山莓。」郭璞云:「今之木莓也,实似藨莓而大,可食。」
392
鹿葱
393
《风土记》曰:「宜男,草也,高六尺,花如莲。怀姙人带佩,必生男。」
394
陈思王《宜男花颂》云:「世人有女求男,取此草食之,尤良。」
395
嵇含《宜男花赋序》云:「宜男花者,荆楚之俗,号曰「鹿葱」。可以荐宗庙。称名则义过「马舄」焉。」
396
蒌蒿
397
《尔雅》曰:「购,蔏蒌。」郭璞注曰:「蔏蒌,蒌蒿也。生下田。初出可啖。江东用羹鱼。」
398
399
《尔雅》曰:「藨,麃。」郭璞注曰:「藨即莓也,江东呼「藨莓」。子似覆葐而大,赤,酢甜可啖。」
400
401
《尔雅》曰:「藄,月尔。」郭璞注云:「即紫藄也,似蕨,可食。」
402
《诗疏》曰:藄菜也。叶狭,长二尺,食之微苦,即今英菜也。《诗》曰:彼汾沮洳,言采其英一本作「莫」
403
覆葐
404
《尔雅》曰:「茥,蒛葐。」郭璞云:「覆葐也,实似莓而小,亦可食。」
405
翘摇
406
《尔雅》曰:「柱夫,摇车。」郭璞注曰:「蔓生,细叶,紫华。可食。俗呼「翘摇车」。」
407
乌蓲
408
音丘
409
《尔雅》曰:「菼,薍也。」郭璞云:「似苇而小,实中。江东呼为「乌蓲」。」
410
《诗》曰:「葭、菼揭揭。」毛云:「葭,芦;菼,薍。」《义疏》云:「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即刈,谓之「萑」。三月中生。初生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有黄黑勃,著之污人手。把取正白,啖之甜脆。一名「蓫薚」。扬州谓之「马尾」。故《尔雅》云:「蓫薚,马尾也。」幽州谓之「旨苹」。」
411
412
《尔雅》曰:「檟,苦荼。」郭璞曰:「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413
《荆州地记》曰:「浮陵「三」荼最好。」
414
《博物志》曰:「饮真荼,令人少眠。」
415
荆葵
416
《尔雅》曰:「荍,蚍衃。」郭璞曰:「似葵,紫色。」
417
《诗义疏》曰:「一名「芘芣」。华紫绿色,可食,似芜菁,微苦。《陈诗》曰:「视尔如荍。」」
418
窃衣
419
九七《尔雅》曰:「蘮蒘,窃衣。」孙炎云:「似芹,江河间食之。实如麦,两两相合,有毛,著人衣。其华著人衣,故曰「窃衣」。」
420
东风
421
《广州记》云:「东风,华叶似「落娠妇」,茎紫。宜肥肉作羹,味如酪,香气似马兰。」
422
423
丑六反 《字林》曰:「草似冬蓝。蒸食之,酢。」
424
425
而兖反 木耳也。案:木耳,煮而细切之,和以姜橘,可为菹,滑美。
426
427
亡代反 莓草实,亦可食。
428
429
音丸 「荁,乾菫也。」
430
431
《字林》曰:「草,生水中,其花可食。」
432
433
《庄子》曰:「楚之南,有冥灵一作泠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434
司马彪曰:「木,生江南,千岁为一年。」
435
《皇览·冢记》曰:「孔子冢茔中树数百,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名者。人传言:孔子弟子,异国人,持其国树来种之。故有柞、枌、雒离、女贞、五味、毚檀之树。」
436
《齐地记》曰:「东方有「不灰木」。」
437
438
《山海经》曰:「宣山,……有桑,大五十尺,其枝四衢。言枝交互四出。其叶大尺,赤理,黄花,青叶。名曰「帝女之桑」妇人生蚕,故以名桑。
439
十洲记》曰:「扶桑,在碧海中。上有大帝宫,东王所治。有椹桑树,长数千丈,三千馀围。两树同根,更相依倚,故曰「扶桑」。仙人食其椹,体作金色。其树虽大,椹如中夏桑椹也,但稀而赤色。九千岁一生实,味甘香。」 ? 《括地图》曰:「昔乌先生避世于《芒尚山》,其子居焉。化民食桑,三十七年,以丝自裹;九年生翼,九年而死,其桑长千仞,盖蚕类也。去琅邪二万六千里。」
440
玄中记》云:「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也。」
441
棠棣
442
《诗》曰:「棠棣之华,萼不韡韡。」《诗义疏》云:「承花者曰萼。其实似樱桃、薁;麦时熟,食美。北方呼之「相思」也。」
443
《说文》曰:「棠棣,如李而小,子如樱桃。」
444
445
《尔雅》云:「棫,白桵。」注曰:「桵,小木,丛生,有刺。实如耳璫,紫赤,可食。」
446
447
《尔雅》曰:「栎,其实梂。」郭璞注云:「有梂汇自裹。」孙炎云:「栎实,橡也。」
448
周处《风土记》云:「《史记》曰:「舜耕于历山。」而始宁、邳、郯二县界上,舜所耕田,在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栎,故曰「历山」。」
449
450
广志》曰:「桂,出合浦。其生必高山之岭,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林间无杂树。」
451
《吴氏本草》曰:「桂,一名「止唾」。」
452
《淮南万毕术》曰:「结桂用葱。」
453
木绵
454
《吴录·地理志》曰:「交址安定县有木绵,树高丈。实如酒杯,口有绵,如蚕之绵也。又可作布,名曰「白緤」,一名「毛布」。」
455
又云:「交址有欀木。其皮中有如白米屑者,乾擣之,以水淋之,似面,可作饼。」
456
仙树
457
《西河旧事》曰:「祁连山有仙树。人行山中,以疗饥渴者,辄得之。饱不得持去。平居时,亦不得见。」
458
莎木
459
《广志》曰:「莎树多枝叶,叶两边行列,若飞鸟之翼。其面色白。树收面不过一斛。」
460
《蜀志记》曰:「莎树出面,一树出一石。正白而味似桄榔。出兴古。」
461
盘多
462
裴渊《广州记》曰:「盘多树,不花而结实。实从皮中出。自根著子至杪,如橘大。食之。过熟,内许生蜜。一树者,皆有数十。」
463
《嵩山记》曰:「嵩寺中忽有思惟树,即贝多也。有人坐贝多树下思惟,因以名焉。汉道士从外国来,将子于山西脚下种,极高大。今有四树,一年三花。」
464
465
顾微《广州记》曰:「缃,叶、子并似椒;味如罗勒。岭北呼为「木罗勒」。」
466
娑罗
467
盛弘之《荆州记》曰:「巴陵县南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生旬日,势凌轩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有外国沙门见之:「名为娑罗也。彼僧所憩之荫,常著花,细白如雪。」元嘉十一年,忽生一花,状如芙蓉。」
468
469
《南州异物志》曰:「榕木,初生少时,缘榑他树,如外方扶芳藤形,不能自立根本,缘绕他木,傍作连结,如罗网相络,然后皮理连合,郁茂扶疏,高六七丈。」
470
杜芳
471
《南州异物志》曰:「杜芳,藤形,不能自立根本,缘绕他木作房,藤连结如罗网相罥,然后皮理连合,郁茂成树。所托树既死,然后扶疏六七丈也。」
472
摩厨
473
《南州异物志》曰:「木有摩厨,生于斯调国。其汁肥润,其泽如脂膏,馨香馥郁,可以煎熬食物,香美如中国用油。」
474
都句
475
刘欣期《交州记》曰:「都句树,似栟榈。木中出屑如面,可啖。」
476
木豆
477
《交州记》曰:「木豆,出徐闻。子美,似乌豆。枝叶类柳。一年种,数年采。」
478
木堇
479
《庄子》曰:「上古有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司马彪曰:「木堇也,以万六千岁为一年,一名「蕣椿」。」
480
傅玄《朝华赋序》曰:「朝华,丽木也,或谓之「洽容」,或曰「爱老」。」
481
《东方朔传》曰:「朔书与公孙弘借车马曰:「木堇夕死朝荣,士亦不长贫。」」
482
《外国图》曰:「君子之国,多木堇之花,人民食之。」
483
潘尼《朝菌赋》云:「朝菌者,世谓之「木堇」,或谓之「日及」,诗人以为「蕣华」。」又一本云:「《庄子》以为「朝菌」。」
484
顾微《广州记》曰:「平兴县「三」有花树,似堇,又似桑。四时常有花,可食,甜滑,无子。此蕣木也。」
485
《诗》曰:「颜如蕣华。」《义疏》曰:「一名「木堇」,一名「王蒸」。」
486
木蜜
487
《广志》曰:「木蜜,树号千岁,根甚大。伐之四五岁,乃断取不腐者为香。生南方。」
488
「枳,木蜜,枝可食。」
489
《本草》曰:「木蜜,一名木香。」
490
枳柜
491
《广志》曰:「枳柜,叶似蒲柳;子似珊瑚,其味如蜜。十月熟,树乾者美。出南方。邳、郯枳柜大如指。」
492
诗》曰:「南山有枸。」毛云:「柜也。」《义疏》曰:「树高大似白杨,在山中。有子著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江南者特美。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本从江南来。其木令酒薄;若以为屋柱,则一屋酒皆薄。」
493
494
《尔雅》曰:「朹,檕梅。」郭璞云:「朹树,状似梅。子如指头,赤色,似小柰,可食。」
495
《山海经》曰:「单狐之山,其木多朹。」郭璞曰:「似榆,可烧粪田。出蜀地。」
496
《广志》曰:「机木生易长。居,种之为薪,又以肥田。」
497
夫栘
498
《尔雅》曰:「唐棣,栘。」注云:「白栘。似白杨。江东呼「夫栘」。」
499
《诗》云:「何彼秾矣,唐棣之华。」毛云:「唐棣,栘也。」《疏》云:「实大如小李,子正赤,有甜有酢;率多涩,少有美者。」
500
槠音诸
501
《山海经》曰:「前山,有木多槠。」郭璞曰:「似柞,子可食。冬夏青。作屋柱难腐。」
502
木威
503
《广州记》曰:「木威,树高大。子如橄榄而坚,削去皮,以为粽。」
504
榞木
505
《吴录·地理志》曰:「庐陵南县有榞树,其实如甘焦,而核味亦如之。」
506
507
《广州记》曰:「韶,似栗。赤色,子大如栗,散有棘刺。破其外皮,内白如脂肪,著核不离,味甜酢。核似荔支。」
508
君迁
509
《魏王花木志》曰:「君迁树细似甘焦,子如马乳。」
510
古度
511
《交州记》曰:「古度树,不花而实。实从皮中出,大如安石榴,正赤,可食。其实中如有「蒲梨」者,取之数日,不煮,皆化成虫,如蚁,有翼,穿皮飞出著屋正黑。」
512
顾微《广州记》曰:「古度树,叶如栗而大于枇杷。无花,枝柯皮中生子。子似杏而味酢。取煮以为粽。取之数日,不煮,化为飞蚁。」
513
熙安县有孤古度树生,其号曰「古度」。俗人无子,于祠炙其乳,则生男。以金帛报之。
514
系弥
515
《广志》曰:「系弥树,子赤,如㮕枣,可食。」
516
都咸
517
《南方草物状》曰:「都咸树,野生。如手指大,长三寸,其色正黑。三月生花色,仍连著实。七八月熟。里民啖子,及柯皮乾作饮,芳香。出日南。」
518
都桷
519
《南方草物状》曰:「都桷树,野生。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八九月熟。一如鸡卵。里民取食。」
520
夫编一本作「遍」
521
《南方草物状》云:「夫编树,野生。三月花色,仍连著实。五六月成子,及握。煮投下鱼、鸡、鸭羹中,好。亦中盐藏。出交址、武平。」
522
乙树
523
《南方记》曰:「乙树,生山中。取叶,擣之讫,和繻叶汁煮之,再沸,止。味辛。曝乾,投鱼肉羹中。出武平、兴古。」
524
州树
525
《南方记》曰:「州树,野生。三月花色,仍连著实,五六及握,煮如李子。五月熟。剥核,滋味甜。出武平。」
526
前树
527
《南方记》曰:「前树,野生。二月花色,连著实,如手指,长三寸。五六月熟。以汤滴之,削去核食。以糟、盐藏之,味辛可食。出交址。」
528
石南
529
《南方记》曰:「石南树,野生。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实如燕卵,七八月熟。人采之,取核,乾其皮,中作肥鱼羹,和之尤美。出九真。」
530
国树
531
《南方记》曰:「国树,子如雁卵,野生。三月花色,连著实。九月熟。曝乾讫,剥壳取食之,味似栗。出交址。」
532
533
《南方记》曰:「楮树,子似桃实。二月花色,连著实。七八月熟。盐藏之,味辛。出交址。」
534
535
《南方记》曰:「㯆树,子如桃实,长寸馀。二月花色,连著实。五月熟,色黄。盐藏,味酸似白梅。出九真。」
536
梓棪
537
《异物志》曰:「梓棪,大十围,材贞劲,非利刚截,不能克。堪作船。其实类枣,著枝叶重曝挠垂。刻镂其皮,藏,味美于诸树。」
538
䔅母
539
《异物志》云:「䔅母树,皮有盖,状似栟榈;但脆不中用。南人名其实为「䔅」。用之当裂作三四片。」
540
《广州记》曰:「䔅叶广六七尺,接之以覆屋。」
541
五子
542
裴渊《广州记》曰:「五子树,实如梨,里有五核,因名「五子」。治霍乱、金疮。」
543
白缘
544
《交州记》曰:「白缘树,高丈。实味甘,美于胡桃。」
545
乌臼
546
《玄中记》曰:「荆、扬有乌臼,其实如鸡头。迮之如胡麻子,其汁,味如猪脂。」
547
都昆
548
《南方草木状》曰:「都昆树野生,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八九月熟,如鸡卵。里民取食之,皮核滋味醋。出九真、交址。」
URN: ctp:ws44367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