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5117

說文小篆

部首:+ 14筆 = 共16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54第11 頁358第39 頁390第32 頁391第13 康熙字典: 頁120第05 辭海: 卷1頁2940第4 GSR: 第956.b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231第09
表面結構:左:,右:。 Component of: 𭌜
國語發音: ㄋㄧˇ
粵語發音:hoi3 ji5
說文解字:人部》儗:僭也。一曰相疑。从人从疑。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儗:僭也。
廣韻·去聲··》儗:佁儗不前。
廣韻·去聲··》儗:儓儗。
廣韻·去聲··》儗:儓儗癡也,海愛切。又音礙。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人部·十四》儗:《廣韻》《集韻》魚紀切《韻會》隅起切《正韻》養里切,𠀤疑上聲。《說文》僭也。一曰相疑。又比也。通擬。《禮·曲禮》儗人必于其倫。又通作疑。《前漢·食貨志》遠方之能疑者,竝舉而爭起。《註》疑讀曰擬。《史記·蘇秦傳》疑於王者。《荀子·儒效篇》無所儗㤰。《註》儗讀爲疑。又通薿。《·小雅》黍稷薿薿。《前漢·食貨志》引《》作儗儗。又《正韻》以智切,音異。佁儗,固滯貌。又《廣韻》海愛切《集韻》許代切,𠀤海去聲。儓儗,癡貌。
反切:魚紀 (《廣韻·上聲··》) 魚記 (《廣韻·去聲··》) 五漑 (《廣韻·去聲··》) 海愛 (《廣韻·去聲··》)
英文翻譯:compare with, draw analogy with

原典出處

禮記·曲禮下》:人必於其倫。
In comparing (different) men, we can only do so when their (circumstances and conditions) are of the same class.
荀子·儒效》:倚物怪變,所未嘗聞也,所未嘗見也,卒然起一方,則舉統類而應之,無所作。
大戴禮記·公符》:天子焉。
管子·法法》:故善用民者,軒冕不下,而斧鉞不上因。
史記》:沛艾赳螑仡以佁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顏。
漢書·佞幸傳》:上即位,欲事伐胡,而嫣先習兵,以故益尊貴,官至上大夫,賞賜鄧通。
說文解字·人部》::僭也。
釋名·釋喪制》:疑,也,於吉也。
人物志·效難》:故各自立度,以相觀采:或相其形容,或候其動作,或揆其終始,或揆其象,或推其細微,或恐其過誤,或循其所言,或稽其行事。
三國志·法正傳》: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通典·田制上》:故其詩曰:「或芸或籽,黍稷。」
廣韻·》::僭也。
孝經注疏》:此注減「憂」「能」二字者,以此章通於貴賤,雖人非其倫,亦舉重以明輕之義也。
太平御覽》:《玉燭寶典》云:此節備甚多,其尚矣。
墨子閒詁·經上》:此皆比推極之語。
全唐詩》:鐵心自山中賦,
康熙字典·》:《史記·司馬相如傳》沛艾赳螑,仡以佁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