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707

說文小篆
𩆉
同義字

部首:+ 7筆 = 共15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391第52 康熙字典: 頁1374第21 辭海: 卷1頁4545第02 GSR: 第455.s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064第01
表面結構:上:,下:。 Component of: 𢤟 𢸍 𤂪 𭩒 𨯂
國語發音:zhèn shēn ㄓㄣˋ ㄕㄣ
粵語發音:zan3
唐代發音:jìn
說文解字:雨部》震:劈歴,振物者。从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震:雷震也,又動也,懼也,起也,威也。章刃切,十一。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雨部·》震:〔古文〕𩆉《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𠀤音振。《說文》劈歷振物者。从雨辰聲。《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說卦》震爲雷。《·小雅》㷸㷸震電。《傳》震,雷也。《春秋·僖十五年》震夷伯之廟。《疏》雷之甚者爲震。《釋名》震,戰也。所擊輒破,若攻戰也。又卦名。《·說卦》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又《·說卦》震,動也。《·舜典》震驚朕師。《盤庚》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周頌》薄言震之。莫不震𤴁。《春秋·文九年》地震。《疏》公羊傳曰:震者何,動地也。《周語》伯陽父曰陽伏而不能出,隂迫而不能𤇏,於是有地震。又《爾雅·釋詁》震,懼也。《易·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又《廣韻》威也。《·未濟》震用伐鬼方。《·大雅》王奮厥武,如震如怒。又《廣韻》起也。《易·雜卦傳》震,起也。又《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驚之,叛者九國。震之者何,猶曰振振然。又《爾雅·釋詁》娠,震動也。《註》娠,猶震也。《疏》大雅生民云:載震載夙。昭元年左傳曰:邑姜方震大叔。哀元年左傳曰:后緡方震。皆謂有身爲震,故云娠猶震也。又《·禹貢》震澤底定。《傳》震澤,吳南太湖名。又《集韻》升人切,音申。與娠同。女姙身動也。《左傳·震動釋文》震又音申,懷姙也。《集韻》通作㑗。又《集韻》一曰官婢女隷謂之娠。又《韻會》《正韻》𠀤之人切,音眞。怒也。《班固·東都賦》赫然發憤,應者雲興。霆擊昆陽,憑怒雷震。《前漢·敘傳》票騎冠軍,猋勇紛紜。長驅六舉,電擊雷震。《註》師古曰:震音之人反。又《字彙補》震旦,中國也。《梁書》盤盤國稱梁主爲震旦天子。从之人切。
反切:章刃 (《廣韻·去聲··》)
英文翻譯:shake, quake, tremor; excite

原典出處

揚子法言》:風陵雨,然後知夏屋之為帡幪也。
After thunderous winds and heavy rains, one knows that a big house is a shelter.
墨子·尚賢中》:其說將必挾威彊。
Their way must be by overpowering and overawing.
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不正。」
Hu-zi said, 'I showed myself to him with the forms of (vegetation beneath) the earth. There were the sprouts indeed, but without (any appearance of) growth or regularity:'
史記·夏本紀》:三江既入,澤致定。
The three large rivers entered the sea, and the shaking marsh became quite still.
荀子·正論》:道德純備,智惠甚明,南面而聽天下,生民之屬莫不動從服以化順之。
說苑·辨物》: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伯陽父曰:「周將亡矣。」
春秋繁露·王道》:,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
韓詩外傳·卷一》:入則撞蕤賓,以治容貌,容貌得則顏色齊,顏色齊則肌膚安,蕤賓有聲,鵠馬鳴,及倮介之蟲,無不延頸以聽,在內者皆玉色,在外者皆金聲,然後少師奏升堂之樂,即席告入也。
大戴禮記·夏小正》:呴。
白虎通德論·》:春秋傳》曰:「王者之後稱公,其餘人皆千乘,像雷百里所潤同。」
新書·過秦下》: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
新序·善謀》:虞之謀行而趙霸,此存亡之樞機,樞機之發,間不及旋踵,是故虞卿一言,而秦之懼趁風馳指而請備,故善謀之臣,其於國豈不重哉?
中論·審大臣》:至於游說之士,謂其邪術,率其徒黨,而名乎諸侯,所如之國,靡不盡禮郊迎,擁篲先驅,受爵賞為上客者,不可勝數也。
孔子家語·致思》:子路進曰:「由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
潛夫論·三式》:昔先王撫世,選練明德,以統理民,建正封不過百,取法於,以為賢人聰明不是過也。
論衡·雷虛》:《易》曰:「驚百里。」
太玄經·》:測曰,「其亡其亡」、自衛也。
風俗通義·六國》:秦因愚弱之極運,電之蕭條,混壹海內,為漢驅除。
孔叢子·連叢子下》:其甚者,必有山崩地,白氣相因。
申鑒·雜言上》:喜如春陽,怒如秋霜,威如雷霆之,惠若雨露之降,沛然孰能禦也。
新語·無為》:秦始皇帝設,為車裂之誅,以斂姦邪,築長城於戎境,以備胡、越,征大吞小,威天下,將帥橫行,以服外國,蒙恬討亂於外,李斯治法於內,事逾煩,天下逾亂,法逾滋而姦逾熾,兵馬益設而敵人逾多,秦非不欲為治,然失之者,乃舉措暴眾,而用刑太極故也。
獨斷·卷下》:《易》曰:「帝出乎。」
蔡中郎集·獨斷》:《易》曰:「帝出乎。」
列子·黃帝》:今昉知子黨之誕我,我內藏猜慮,外矜觀聽,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怛然內熱,惕然悸矣。
鶡冠子·世兵》:夫死人之事者,不能續人之壽,故退與魯君計,桓公合諸侯,曹子以一劍之任劫桓公墠位之上,顏色不變,辭氣不悖三戰之所亡,一旦而反,天下動,四鄰驚駭,名傳後世。
列仙傳·木羽》:司命挺靈,產母驚。
韓非子·八姦》:甚者舉兵以聚邊境而制歛於內,薄者數內大使以其君,使之恐懼,此之謂四方。
吳子·論將》:進退多疑,其眾無依,可而走。
六韜·王翼》:羽翼四人:主揚名譽,遠方,搖動四境,以弱敵心。
尉繚子·武議》:凡誅者所以明武也,殺一人而三軍者,殺之。
三略·上略》:軍讖曰:強宗聚姦,無位而尊,威而不,葛藟相連,種德立恩,奪在位權,侵侮下民,國內諠譁,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淮南子·本經訓》:之聲,可以鼓鍾寫也。
呂氏春秋·大樂》:萌芽始,凝寒以形。
鄧析子·無厚》:掩目塞耳,萬民恐
春秋左傳》:三月,癸酉,大雨電,庚辰,大雨雪,挾卒。
逸周書·時訓解》:玄鳥不至,婦人不娠,雷不發聲,諸侯失民,不始電,君無威
國語·晉語七》:戎、狄事晉,四鄰莫不動,其利三也。
吳越春秋》:外有侵境之敵,內有爭臣之,其可攻也。
越絕書》:見後房鍛者扶挾鼓小
戰國策》:三戰之所喪,一朝而反之,天下動驚駭,威信吳、楚,傳名後世。
鹽鐵論·非鞅》:天下,非不強也。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