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周易集解卷十五

《周易集解卷十五》[View] [Edit] [History]

1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2
虞翻曰:象謂三才成八卦之象。乾坤列東,艮兌列南,震巽列西,坎離在中,故「八卦成列」,則「象在其中」。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是也。
3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4
虞翻曰:謂參重三才為六爻,發揮剛柔,則「爻在其中」。六畫稱爻。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5
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
6
虞翻曰:謂十二消息。九六相變,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故「變在其中矣」。
7
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8
虞翻曰:謂繫彖象九六之辭,故「動在其中」。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者也。
9
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
10
虞翻曰:動,謂爻也。爻者,效天下之動者也。爻象動內,吉凶見外。吉凶生而悔吝著,故「生乎動」也。
11
剛柔者,立本者也。
12
虞翻曰:乾剛坤柔,為六子父母。乾天稱父,坤地稱母;本天親上,本地親下,故「立本者也」。
13
變通者,趣時者也。
14
虞翻曰:變通配四時,故趣時者也。
15
吉凶者,貞勝者也。
16
虞翻曰:變通配四時,故趣時者也。
17
吉凶者,貞勝者也。
18
虞翻曰:貞,正也。勝,滅也。陽生則吉,陰消則凶者也。
19
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20
陸績曰:言天地正,可以觀瞻為道也。
21
日月之道,貞明者也。
22
荀爽曰:離為日。日中之時,正當離位,然後明也。月者,坎也。坎正位衝離,衝為十五日,月當日衝,正值坎位。亦大圓明。故曰「日月之道,貞明者也。」言日月正當其位,乃大明也。
23
陸績曰:言日月正,以明照為道矣。
24
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25
虞翻曰:一謂乾元。萬物之動,各資天一陽氣以生,故「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26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27
虞翻曰:陽在初弗用,確然無為,潛龍時也。不易世,不成名,故「示人易」者也。
28
夫坤,隤然示人簡矣。
29
虞翻曰:隤,安。簡,閱也。坤以簡能閱內萬物,故「示人簡」者也。
30
爻也者,效此者也。
31
虞翻曰:效法之謂坤,謂效三才以為六畫。
32
象也者,象此者也。
33
虞翻曰:成象之謂乾,謂聖人則天之象,分為三才也。
34
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
35
虞翻曰:內初。外,上也。陽象動內,則吉內外,陰爻動內,則凶見外也。
36
功業見乎變,
37
荀爽曰:陰陽相變,功業乃成者也。
38
聖人之情見乎辭。
39
崔覲曰:言文王作卦爻之辭,所以明聖人之情陳於易象。
40
天地之大德曰生,
41
孔穎達曰:自此以下,欲明聖人同天地之德,廣生萬物之意也。言天地之盛德,常生萬物,而不有生,是其大德也。
42
聖人之大寶曰位。
43
崔覲曰:言聖人行易之道,當須法天地之大德,寶萬乘之天位。謂以道濟天下為寶,而不有位,是其大寶也。
44
何以守位曰仁,
45
宋衷曰:守位當得士大夫公侯,有其仁賢,兼濟天下。
46
何以聚人曰財。
47
陸績曰:人非財不聚,故聖人觀象制器,備物盡利,以業萬民而聚之也。蓋取聚人之本矣。
48
理財正辭,禁人為非曰義。
49
荀爽曰:尊卑貴賤,衣食有差,謂之「理財」。名實相應,萬事得正,謂之「正辭」。咸得其宜,故謂之「義」也。
50
崔覲曰:夫財貨人所貪愛,不以義理之,則必有敗也。言辭人之樞要,不以義正之,則必有辱也。百姓有非,不以義禁之,則必不改也。此三者皆資於義,以此行之,得其宜也。故知仁義與財,聖人寶位之所要也。
51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
52
虞翻曰:庖犧,太昊氏,以木德王天下。位乎乾五,五動見離,離生木,故知火化。炮啖犧牲,號庖犧氏也。
53
仰則觀象於天,
54
荀爽曰:震巽為雷風,離坎為日月也。
55
俯則觀象於地,
56
九家易》曰:艮兌為山澤也。地有水火五行八卦之形者也。
57
觀鳥獸之文,
58
荀爽曰: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之屬是也。
59
陸績曰:謂朱鳥、白虎、蒼龍、玄武四方二十八宿經緯之文。
60
與地之宜,
61
《九家易》曰:謂四方四維八卦之位,山澤高卑五土之宜也。
62
近取諸身,
63
荀爽曰: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也。
64
遠取諸物,
65
荀爽曰:乾為金玉,坤為布釜之類是也。
66
於是始作八卦,
67
虞翻曰:謂庖犧觀鳥獸之文,則天八卦效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乃四象所生,非庖犧之所造也。故曰:象者,像此者也。則大人造爻象以象天卦可知也。而讀易者,咸以為庖犧之時,天未有八卦,恐失之矣。天垂象,示吉凶,聖人象之,則天已有八卦之象。
68
以通神明之德,
69
荀爽曰:乾坤為天地,離坎為日月,震巽為雷風,艮兌為山澤,此皆神明之德也。
70
以類萬物之情。
71
九家易》曰:六十四卦,凡有萬一千五百二十策,策類一物,故曰「類萬物之情」。以此知庖犧重為六十四卦明矣。
72
作結繩而為罟,以田以魚,蓋取諸離。
73
虞翻曰:離為目,巽為繩。目之重者唯罟,故結繩為罟。坤二五之乾成離。巽為魚。坤二稱田,以罟取獸曰田。故「取諸離」也。
74
庖犧氏沒,神農氏作。
75
虞翻曰:沒,終。作,起也。神農以火德繼庖犧王。火生土,故知土則利民播種,號神農氏也。
76
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77
虞翻曰:否四之初也。巽為木,為入;艮為手;乾為金。手持金以入木,故「斲木為耜」。耜止所踰,因名曰耜。艮為小木,手以橈之,故「揉木為耒」。耒耜,耔器也。巽為號令,乾為天,故「以教天下」。坤為田,巽為股,進退。震足動耜,艮手持耒,進退田中,耕之象也。益萬物者莫若雷風,故法風雷而作耒耜。
78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79
翟元曰:否五之初也。離象正上,故稱「日中」也。艮為徑路。震為足,又為大塗。否乾為天。故致天下之民象也。坎水艮山,群珍所出,聚天下貨之象也。震升坎降,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噬嗑食也。市井交易,飲食之道,故取諸此也。
80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
81
虞翻曰。變而通之以盡利,謂作舟楫服牛乘馬之類,故「使民不倦」也。
82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83
虞翻曰:神謂乾。乾動之坤,化成萬物,以利天下。坤為民也。象其物宜。故「使民宜之」也。
84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右之,吉無不利」也。
85
陸績曰:陰窮則變為陽,陽窮則變為陰,天之道也。庖犧作網罟,教民取禽獸,以充民食。民眾獸少,其道窮,則神農教播殖以變之。此窮變之大要也。窮則變,變則通,與天終始,故可久。民得其用,故無所不利也。
86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87
《九家易》曰:黃帝以上,羽皮革木,以御寒暑。至乎黃帝,始制衣裳,垂示天下。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虞翻曰:乾為治,在上為衣。坤下為裳。乾坤萬物之縕,故以象衣裳。乾為明君,坤為順臣,百官以治,萬民以察,故「天下治」。蓋取諸此也。
88
挎木為舟,掞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
89
《九家易》曰:木在水上,流行若風,舟楫之象也。此本否卦九四之二。挎,除也。巽為長,為木,艮為手;乾為金;艮手持金,故「挎木為舟,掞木為楫」也。乾為遠天,故「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矣。法渙而作舟楫,蓋取斯義也。
90
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
91
虞翻曰:否上之初也。否乾為馬,為遠;坤為牛,為重。坤初之上,為引重。乾上之初,為「致遠」。艮為背,巽為股,在馬上,故「乘馬」。巽為繩,繩束縛物,在牛背上,故「服牛」。出否之隨,引重致遠,以利天下,故「取諸隨」。
92
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93
干寶曰:卒虣之客,為奸寇也。
94
蓋取諸豫。
95
《九家易》曰:下有艮象。從外示之,震復為艮。兩艮對合,重門之象也。柝者,兩木相擊以行夜也。艮為手,為小木,為止持;震為足,又是木,為行;坤為夜。即手持柝木夜行,擊門之象也。坎為盜,虣水虣長無常,故「以待虣客」。既有不虞之備,故「取諸豫」矣。斷木為杵,闕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
96
虞翻曰:晉上之三也。艮為小木。上來之三,斷艮,故「斷木為杵」。坤為地,艮手持木,以闕坤三,故「闕地為臼」。艮止於下,臼之象也。震動而上,杵之象也。震出巽入,艮手持杵,出入臼中,舂之象也,故「取諸小過」。本無乾象,故不言以利天下也。
97
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
98
虞翻曰:無妄五之二也。巽為繩,為木;坎為弧;離為矢,故「弦木為弧」。乾為金,艮為小木。五之二,以金剡艮,故「剡木為矢」。乾為威,五之二,故「以威天下」。弓發矢應,而坎雨集,故「取諸睽」也。
99
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
100
虞翻曰:無妄,兩象易也。無妄乾在上,故稱「上古」。艮為穴居,乾為野,巽為處,無妄乾人在路,故「穴居野處」。震為後世,乾為聖人,後世聖人,謂黃帝也。艮為宮室,變成大壯,乾人入宮,故「易以宮室」。艮為待,巽為風,兌為雨,乾為高,巽為長木,反在上,為棟。震陽動起,故「上棟」。下宇,謂屋邊也。兌澤動下,為下宇。無妄之大壯,巽風不見。兌雨隔震,與乾絕體。故「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者也。
101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
102
虞翻曰:中孚,上下易象也。本無乾象,故不言上古。大過乾在中,故但言古者。巽為薪,艮為厚,乾為衣,為野,乾象在中,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穿土稱封。封,古窆字也。聚土為樹,中孚無坤坎象,故「不封不樹」。坤為喪期,謂從斬衰至緦麻。日月之期數,無坎離日月坤象,故「喪期無數」。巽為木,為入處;兌為口;乾為人;木而有口,乾人入處,棺斂之象。中孚艮為山丘,巽木在裏,棺藏山陵,槨之象也,故「取諸大過」。
103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
104
《九家易》曰: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夬本坤世,下有伏坤,書之象也。上又見乾,契之象也。以乾照坤,察之象也。夬者,決也。取百官以書治職萬民,以契明其事。契,刻也。大壯進而成夬,金決竹木,為書契象,故法夬而作書契矣。
105
虞翻曰:履上下象易也。乾象在上,故復言上古。巽為繩,離為罔罟,乾為治,故「結繩以治」。後世聖人,謂黃帝、堯、舜也。夬旁通剝,剝坤為書,兌為契,故「易之以書契」。乾為百。剝艮為官,坤為眾臣,為萬民,為迷暗。乾為治。夬反剝,以乾照坤。故「百官以治,萬民以察」。故「取諸夬」。大壯、大過、夬,此三蓋取直兩象,上下相易,故俱言易之。大壯本無妄。夬本履卦。乾角俱在上,故言上古。中孚本無乾象,大過乾不在上,故但言古者。大過亦言後世聖人易之,明上古時也。
106
是故易者,象也。
107
干寶曰:言是故,又總結上義也。
108
虞翻曰:易謂日月,在天成八卦象,縣象著明,莫大日月是也。
109
象也者,象也。
110
崔覲曰:上明取象以制器之義,故以此重釋於象。言易者象於萬物。象者,形象之象也。
111
彖者,材也。
112
虞翻曰:彖說三才,則三分天象。以為三才,謂天地人之道也。
113
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
114
虞翻曰:動,發也。謂兩三才為六畫,則發揮剛柔而生爻也。
115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116
虞翻曰:爻象動內,則吉凶見外;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故曰「著」。
117
陽卦多陰,陰卦多是,其故何也?
118
崔心曰:此明卦象陰陽與德行也。陰卦多陰,謂震、坎、艮,一陽而二陰。陰卦多陽,謂巽、離、兌,一陰而二陽也。
119
陽卦奇,陰卦耦,其德行何也?
120
虞翻曰:陽卦一陽,故「奇」。陰卦二陽,故「耦」。謂德行何可者也。
121
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122
韓康伯曰:陽,君道也。陰,臣道也。君以無為統眾無為,則一也。臣以有事代終有事,則二也。故陽爻畫一,以明君道必一。陰爻畫兩,以明臣體必二。斯陰陽之數,君臣之辯也。以一為君,君之德也。二居君位,非其道也。故陽卦曰:君子之道也;陰卦曰:小人之道也。
123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124
翟元曰:此咸之九四辭也。咸之為卦,三君三民,四獨遠陰,思慮之爻也。韓康伯曰:天下之動,必歸於一,思以求朋未能,寂寂以感物,不思而至也。
125
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126
韓康伯曰:夫少則得,多則惑。塗雖殊,其歸則同。慮雖百,其致不二。苟識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貫之,不慮而盡矣。
127
天下何思何慮?
128
虞翻曰:易無思也。既濟定,六位得正,故「何思何慮」。
129
日往則月來,
130
虞翻曰:謂咸初往之四,與五成離,故「日往」。與二成坎,故「月來」。之外「日往」,在內「月來」,此就爻之正者也。
131
月往則日來,
132
虞翻曰:初變之四,與上成坎,故「月往」。四變之初,與三成離。故「日來」者也。
133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134
虞翻曰:既濟體兩離坎象,故明生焉。
135
寒往則暑來,
136
虞翻曰:乾為寒,坤為暑,謂陰息陽消,從姤至否,故寒往暑生為也。
137
暑往則寒來,
138
虞翻曰:陰詘陽信,從復至泰,故暑往寒來也。
139
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140
崔覲曰:言日月寒暑。往來雖多,而明生歲成,相推則一,何思何慮於其間哉!
141
往者詘也,
142
荀爽曰:陰氣往,則萬物詘者也。
143
來者信也,
144
荀爽曰:陽氣來,則萬物信者也。
145
詘信相感則利生焉。
146
虞翻曰:感,咸象,故「相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故「利生」。利生謂陽出震,陰伏藏。
147
尺蠖之詘,以求信也。
148
荀爽曰:以喻陰陽氣屈以求信也。
149
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150
虞翻曰:蟄,潛藏也,龍潛而蛇藏。陰息初,巽為蛇。陽息初,震為龍。十月坤成,十一月復生。姤巽在下,龍蛇俱蟄。初坤為身。故「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151
侯果曰:不詘則不信,不蟄則無存,則屈蟄相感而後利生矣。以況無思得一,則萬物歸思矣。莊子曰:古之畜天下者,其治一也。《記》曰:通於一,萬事畢。無心得,鬼神服。此之謂矣。蠖,詘行蟲。郭璞云:蝍就也。
152
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153
姚信曰:陽稱精,陰為義。入在初也。陰陽在初,深不可測,故謂之「神」。變為姤復,故曰「致用也」。
154
韓康全曰:精義,物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者也。理入寂一,則精義斯得,乃用無極也。
155
干寶曰:能精義理之微,以得未然之事,是以涉於神道,而逆禍福也。
156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157
《九家易》曰:利用,陰道用也。謂姤時也。陰升上究,則乾伏坤中,詘以求信,陽當復升。安身,嘿處也。時既潛藏。故利用安身,以崇其德。崇德,體卑而德高也。
158
韓康伯曰:利用之道,皆安其身而後動也。精義由於入神以致其用,利用由於安以崇基德。理必由乎其宗,歸根則寧,天下之理得之。若役其思慮,以求動用,忘其安身,以殉功美,則偽彌多理愈失,名彌美而累愈彰矣。
159
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160
荀爽曰:出乾之外,無有知之。
161
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162
虞翻曰:以坤變乾,謂之「窮神」。以乾通坤,謂之「知化」。乾為盛德,故「德之盛」。
163
侯果曰:夫精義入神,利用崇德,亦一致之道極矣。過斯以往,則未之能知也。若窮於神理,通於變化,則德之盛者能矣。
164
《易》曰: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
165
孔穎達曰:上章先言利用安身,可以崇德。若身危辱,何崇之有?此章引困之六三。履非基位,欲上于四,四自應初,不納于已,是困於九四之石也。三又乘二,二是剛物,非已所乘,是據於九二之蒺藜也。又有人于其宮,不見其妻,凶之象也。
166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
167
虞翻曰:困本咸。咸三入宮,以陽之陰,則二制坤,故以次咸。為四所困,四失位惡人,故「非所困而困焉」。陽稱名,陰為辱,以陽之陰下,故「名必辱」也。
168
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
169
虞翻曰:謂據二,二失位,故「非所據面據焉」。二變時,坤為身,二折坤體,故「身必危」。
170
既辱且危,死其將至,妻其可得見邪。
171
陸績曰:六三從困辱之家,變之大過,為棺槨死喪之象,故曰「死其將至」,妻不可得見。
172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庸之上,獲之無不利。
173
孔穎達曰:前章先須安身,可以崇德。胡此明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是有利也。故引解之上六以證之矣。
174
子曰:隼者,禽也。
175
虞翻曰:離為隼,故稱「禽」。言其行野容如禽獸焉。
176
弓矢者,器也。
177
虞翻曰:離為矢,坎為弓,坤為器。
178
射之者,人也。
179
虞翻曰:人,賢人也。謂乾三。伏陽出而成乾,故曰「射之者人」。人則人,三應上,故上令三出而射隼也。
180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181
虞翻曰:三伏陽,為君子。二變時,坤為身,為藏器,為藏弓矢,以待射隼。艮為待,為時。三待五來之二,弓張矢發,動出成乾,貫隼入大過死,兩坎象壞,故「何不利之有」。《象》曰:以解悖,三陰小人,乘君子器,故上觀三出,射出隼也。
182
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後動者也。
183
虞翻曰:括,作也。震為語,乾五之坤二成坎弓,離矢動以貫隼,故「語成器而後動者也」。
184
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
185
虞翻曰:謂否也。以坤滅乾,為不仁不義。坤為恥,為義。乾為仁,為畏者也。
186
不見利不動,不威不徵。
187
虞翻曰:否乾為威,為利。巽為近利。謂否五之初,成噬嗑市。離日見乾,為見利;震為動,故「不見利不動」。五之初,以乾威坤,故「不威不徵」。震為徵也。
188
小徵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189
虞翻曰:艮為小。乾為大。五下威初,坤殺不行,震懼虩虩,故「小懲大誡」。坤為小人,乾為福。以陽下陰,民說無疆,故「小人福也」。
190
易》曰:「屨校滅趾,無咎」。此之謂也。
191
《九家易》曰:噬嗑六五,本先在初,處非其位,小人者也。故歷說小人所以為罪,終以致害,雖欲為惡,能止不行,則「無咎」。侯果曰:噬嗑初九爻辭也。校者,以木夾足止行也。此明小人因小刑而大誡。乃福也。
192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193
虞翻曰:乾為積善,陽稱名。
194
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195
虞翻曰:坤為積惡,為身。以乾滅坤,故「滅身」者也。
196
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
197
虞翻曰:小善謂復初。
198
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
199
虞翻曰:小惡謂姤初。
200
故惡積而不弇,
201
虞翻曰:謂陰息姤至遁,子弒其父,故「惡積而不可弇」。
202
罪大而不可解。
203
虞翻曰:陰息遁成否,以臣弒君,故「罪大而不可解」也。
204
《易》曰:何校滅耳,凶。
205
《九家易》曰:噬嗑上九爻辭也。陰息初升五,所在失正,積惡而罪大,故為上所滅。善不積,斥五陰爻也。聰不明者,聞善不聽,聞戒不改,故「凶」也。
206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
207
崔覲曰:言有危之慮,則能安其位不失也。
208
亡者,保其存者也。
209
崔覲曰:言有亡之慮,則能保其存者也。
210
亂者,有其治者也。
211
崔覲曰:言有防亂之慮,則能有其治者也。
212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213
虞翻曰:君子,大人。謂否五也。否坤為安。危,謂上也。
214
翟元曰:在安慮危。
215
存而不忘亡,
216
荀爽曰:謂除戎器,戒不虞也。
217
翟元曰:在存而不忘亡。
218
治而不忘亂,
219
荀爽曰:謂思患而逆防之。
220
翟元曰:在治而慮亂。
221
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222
虞翻曰:坤為身。謂否反成泰,君位定於內,而臣忠於外,故「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223
《易》曰:其亡!其亡!
224
荀爽曰:存不忘亡也。
225
系于包桑。
226
荀爽曰:桑者,上玄下黃。乾坤相包以正,故「不可忘也」。
227
陸績曰:自此以上,皆謂否陰滅陽之卦。五在否家,雖得中正,常自懼以危亡之事者也。
228
子曰:德薄而位尊,
229
虞翻曰:鼎四也。則離九四,凶惡小人,故「德薄」。四在乾位,故「位尊」。
230
知少而謀大,
231
虞翻曰:兌為小知,乾為大謀,四在乾體,故「謀大」矣。
232
力少而任重,
233
虞翻曰:五至初,體大過,本末弱,故「力少」也。乾為仁,故「任重」。以為已任,不亦重乎。
234
鮮不及矣。
235
虞翻曰:鮮,少也。及,及于刑矣。
236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刑渥,凶。言不勝其任也。
237
孔穎達曰:言不能安身,智小謀大,而遇禍也。故引鼎九四以證之矣。
238
子曰:知幾其神乎。
239
虞翻曰:幾,謂陽也。陽在復初稱幾,此謂豫四也。惡鼎四折足,故以此次言豫四知幾,而反復初也。
240
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241
虞翻曰:豫上,謂四也。四失位諂瀆。上謂交五,五貴;震為笑言,笑言且諂也,故「上交不諂」。下謂交三,坎為瀆,故「下交不瀆」。欲其復初得正元吉,故「其知幾乎」。其知幾乎?
242
果曰:上謂五侯,下謂凡庶。君子上交不至諂媚,下交不至瀆慢,悔吝無從而生,豈非知微者乎。
243
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244
虞翻曰:陽見初成震,故「動之微」。復初元吉,吉之先見者也。
245
韓康伯曰:幾者,去無入有。理而未形者,不可以名尋,不可以形睹也。唯神也。不疾而速,感而遂通,故能玄照鑒於未形也,合抱之木,起於毫末,吉凶之彰,始乎微兆,故言「吉之先見」。
246
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矣。
247
孔穎達曰:前章言精義入神,此明知幾入神之事,故引豫之六二以證之。
248
崔覲曰:此爻得位居中,於豫之時,能順以動而防於豫。如石之耿介,守志不移,雖暫豫樂,以其見微,而不終日,則能「貞吉」,斷可知矣。
249
君子知微知章,知柔知剛,
250
姚信曰:此謂豫卦也。二下交初,故曰「知微」。上交於三,故曰「知章」。體坤處和,故曰「知柔」。與四同功,故曰「知剛」。
251
萬夫之望。
252
荀爽曰:聖人作萬物睹。
253
干寶曰:言君子苟達於此,則萬夫之望矣。周公聞齊魯之政,知後世彊弱之勢;辛有見被髮而祭,則知為戎狄之居。凡若此類,可謂知幾也。皆稱君子。君子則以得幾,不必聖者也。
254
子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
255
虞翻曰:幾者,神妙也。顏子知微,故「殆庶幾」。孔子曰:回也其庶幾乎。
256
有不善未嘗不知,
257
虞翻曰:復以自知。老子曰:自知者明。
258
知之未嘗復行也。
259
虞翻曰:謂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克已復理,天下歸仁。
URN: ctp:ws862441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