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诹之(? - 6世纪),字
士正,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西眷裴,
北魏及
西魏官员。
裴诹之的父亲裴佗曾任北魏的中军将军。他年少喜欢儒学,释褐试中考授太学博士,曾经在常景处借书百卷,十多天以后就归还。常景怀疑他不懂得内容,就著每卷设问,但裴诹之都能一一应答。常景慨叹:「应奉能一次看五行文字,祢衡一看就能记住书本内容,今天都能在裴诹之身上看到啊。」杨愔全家改葬,拜托他一次过写作十多篇墓志,文辞都优美。裴诹之和兄长裴让之、皇甫和及其弟弟皇甫亮在洛下知名,当时的人说:「诹胜于让,和不如亮。」司空高乾写信给他:「想要委屈你出任户曹参军。」裴诹之答覆不担任。元欣开大司马府,徵召为裴诹之记室。东魏迁都邺城,裴诹之留在河南。西魏将领独孤信进入金墉城,当时洛阳已经荒废,没有什么人物,只有柳虬在阳城,裴诹之在颍川,独孤信把他们徵召来,任命柳虬担任行台郎中,裴诹之担任都督府属,都掌管文书,当时的人说:「北府裴诹,南省柳虬。」独孤信兵败,他在南山居住,东魏洛州刺史王元轨授与他中从事官职,但西魏军队忽然到达,随即退后,于是裴诹之西魏。宇文泰任命他为大行台仓曹郎中,去世后赠徐州刺史。
显示更多...: 引用
以上介绍摘自维基百科;若有错漏,敬请在维基百科上修改
来源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