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数据维基
简体字版
-> 八旗通志初集

八旗通志初集[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ctext:546810

关系对象文献依据
typework
name八旗通志初集
authority-wikidataQ10892207
link-wikipedia_zh八旗通志初集
ctext-workctp:work:wb429011
indexed-inwork: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八旗通志初集》二百五十卷雍正五年世宗宪皇帝敕撰。
    juan-size 250
    stated-category 政书
    stated-subcategory 军政
indexed-inwork:清史稿清史稿·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 史部》:八旗通志初集二百五十卷。
    juan-size 250清史稿·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 史部》:八旗通志初集二百五十卷。
八旗通志初集,是中国清朝官方编纂的满族史书,是代关于八旗制度的重要志书。编辑时有汉文、满文两个版本,最初命名为《八旗通志》。

八旗制度是清代满族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对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明朝以来各省均有方志,唯清初八旗未纂修成书。雍正五年(1727年),鄂尔泰等人奉雍正帝之命,开始编写一本记述从努尔哈赤时开始的八旗制度开端、组织沿革以及人物传略等的通志。

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档·文教类》的一份乾隆初年的奏摺显示,八旗志馆于雍正六年(1728年)四月十一日开馆编辑《八旗通志》。时八旗志馆由鄂尔泰、张廷玉福敏任总裁官,副总裁官任兰枝、索柱。历经近十年的编修,于乾隆三年(1738年)底,汉文本进呈乾隆帝御览。乾隆五年(1740年)七月,满文本进呈乾隆帝御览,奉旨加「初集」二字。故此后书名称《八旗通志初集》。汉文本在乾隆七年(1742年)十二月内,缮写校对,送武英殿刊刻完。满文本在乾隆九年时接近完成校对。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乾隆帝下旨再次编写八旗通志,由福隆安等负责,至嘉庆元年(1796年)书成,赐名为《钦定八旗通志》。《八旗通志初集》与《钦定八旗通志》两部,共606卷,计40万字,均为研究清代八旗制度的重要史籍。

显示更多...: 注释   注释  

以上介绍摘自维基百科;若有错漏,敬请在维基百科上修改来源条目

文献资料引用次数
清史稿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546810 [RDF]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