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裴植是裴叔业二哥裴叔宝的儿子,从小好学博览经史,尤其擅长佛教经典,善于谈论义理。裴植在南齐为官,以军功官至长水校尉。萧宝卷即位后大肆诛杀大臣,裴叔业当时任豫州刺史,内心不安,朝廷也猜疑裴叔业有叛离之心。当时裴植和弟弟裴扬、裴瑜、裴粲都在皇宫担任直阁,害怕大祸临头,于永元二年(500年)抛弃母亲逃到豫州寿阳,告诉裴叔业南齐朝廷必定要出其不意的袭击豫州,应该早日谋划。徐世檦等人劝萧宝卷派裴叔业的族人中书舍人裴长穆宣布旨意,准许裴叔业继续留任豫州刺史,裴植兄弟还是对裴叔业劝说不已。
裴叔业谋划归附北魏时,军队还未渡过淮河,裴叔业因病去世,他的同僚同谋大多推举司马李元护监理州事,谋划一两天仍然定不下来,只有席法友、柳玄达、杨令宝等几人考虑李元护不是自己的同乡,恐有异心,就一致推举裴植监理州事。也不公开裴叔业的丧事,一切号令决定都由裴植发出。奚康生到了之后,裴植于是打开城门迎接北魏军队,城内府库的钥匙全部交奚康生。魏宣武帝元恪诏令裴植出任征虏将军、兖州刺史,封崇义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
裴植不久进军号平东将军,入朝出任大鸿胪卿。之后裴植的长子裴昕叛变南逃,有关部门判处裴植死刑,魏宣武帝诏令说曰:「裴植全家归款投诚,他儿子裴昕愚昧,被人诱惑陷害,虽然刑法必须维护,但裴植的具体情节理应原谅体恤,现特别宽恕裴植的罪行,以表彰功勋和诚节。」裴植不久出任扬州大中正,外任安东将军、瀛州刺史。刺史被罢免后,裴植又再度出任大鸿胪卿,升任度支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
裴植大伯裴令宝的女婿韦伯昕自认为才智裴植高,常常轻视裴植,裴植如同仇人一样仇恨他。延昌四年,韦伯昕告发裴植阴谋废立皇帝,于忠伪造魏孝明帝的诏书,将裴植定罪。八月乙亥(515年8月29日),裴植被处死。裴植临死前神情自若,遗嘱命令子侄在自己死后剪掉自己的头发和胡须,穿上僧衣,以佛家的葬礼把自己安葬在嵩山北面,裴植当年虚岁五十。之后一百多天,韦伯昕也因病而亡,临去世时,韦伯昕看见裴植的鬼魂作祟,口中说道:「裴尚书之死,不单是我的责任,怎么对我发怒呢?」
裴植与仆射郭祚、都水使者韦俊等人同时被杀,到后来郭祚和韦俊的案子平反昭雪,两人得到加赠官职,裴植只是追认恢复了爵位而已。裴植的故吏勃海刁冲上疏诉讼,朝廷于是才赠予裴植征南将军、尚书仆射、扬州刺史,因此为裴植改葬。
裴植的母亲是夏侯道迁的姐姐,性情非常刚正严峻,对待儿子们都如同严格的父亲教训儿子一样。儿子们长大成人后,一旦衣冠不整,夏侯氏就不见,谁犯了小过错,必须穿戴整齐拜伏在暖阁中,经过三五天之后才可以出来见夏侯氏,夏侯氏对之严加训责。只有夏侯氏的小儿子裴衍可以穿常服见母亲,早晚得到夏侯氏的温情照顾。裴植在瀛州时,夏侯氏年过七十,把自己舍身为婢女进入佛门,身著布衣麻衫,手执箕帚,在佛寺洒扫。裴植的弟弟裴瑜、裴粲、裴衍也身著奴仆的服装,哭泣著跟随夏侯氏,出家人和世俗人都为之感动。裴植和兄弟们各出布帛数百匹赎免母亲,但夏侯氏最终还是出家为比丘尼,入嵩高,过了一年多才回家。裴植虽然把州刺史的俸禄送给母亲并接济各个弟弟,但他们还是析分家产,共同居住但不同炊,一家中分几个灶吃饭,大概是染上江南的风俗。裴植的母亲年事已高,裴植又是嫡长子,外任州刺史时只带上妻子儿女一起去,和母亲分别数年,舆论对此指责裴植。
家庭
父母
• 裴叔宝
• 谯郡夏侯氏,北魏散骑常侍、安东将军、瀛州刺史、濮阳明侯夏侯道迁姐姐
兄弟
• 裴扬,北魏辅国将军、南司州刺史、义阳县侯
• 裴瑜,北魏勃海郡太守、灌津定子
• 裴粲,北魏骠骑大将军、胶州刺史、舒县子
• 裴衍,北魏署理镇北将军、相州刺史、北道大都督、临汝县公
子女
• 裴昕,长子
• 裴惔,北魏崇义县侯
• 裴氏,嫁北魏镇远将军、南兖州大中正夏侯夬
通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