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U+98B6

简体字

部首:+ 8笔 = 共17笔.
字典出处:康熙字典: 页1413第20 辞海: 卷1页4866第08 汉语大字典: 卷7页4486第20
表面结构:左下:,右上:
国语发音: ㄐㄩˋ
粤语发音:geoi6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风部·》飓:《集韵》《韵会》衢遇切《正韵》忌遇切,𠀤音惧。《韵会》海中大风。《投荒杂录》岭南诸郡,皆有飓风,以四面风俱至也。《南越志》飓风者,具四方之风也,常以五六月发,永嘉人谓之风痴。陆游曰:岭表有瘴母,初起圜黑,久渐广,谓之飓母。《韩愈·赴江陵诗》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注》岭表录异云:岭峤夏秋雄风曰飓。○按韵笺引杨愼说,飓作𩗗,音贝,佛经云,风虹如贝。柳宗元诗,𩗗母偏惊估客船,补入七队逸字中。又《六书故》𩗗,补妹切,海之灾风也,俗书误作飓。又艺林伐山云:𩗗风之作,多在初秋。《南越志》亦云:飓母卽孟婆,春夏闲有晕如虹是也。又李西涯讥许氏从具,谓具四方之风,乃北人不知南人之𠋫,误以贝爲具耳。西涯博学,必有所据,且闽粤诸儒,皆云𩗗风。今韵书多作具,姑志以备考。
英文翻譯:cyclone, typhoon, gale

原典出处

太平御览·》:《南越志》曰:熙安间多风,者,具四方之风也。
太平广记》:风欻起。
郁离子·子馀知人》:他日,王孙率与之观于江,作,江中之舟扰,则收指以示王孙率曰:“某且覆,某不覆。”
全唐诗·天威行》:风忽起云颠狂,波涛摆掣鱼龙僵。
康熙字典·》:《注》䬓䬔,风也。
海国图志·卷一》:又何以屡被挫于闽粤,被碎于浙江乎?殊不知安南胜英夷者,在纵其深入内河,而非驰逐于外洋,拒守于海口也。
宋史》:州城濒海,每蕃舶至岸,常苦风,晔凿内濠通舟,不能害。
警富新书》:其名日「」者,四方之风,东西两粤常有。
广东新语·卷一 天语》:俯瞰牂牁之洋,大小虎门之浸,惊涛怒,倐忽阴晴,洲岛萦𢌞,远山灭没,万里无际,极于尾闾,诚炎溟之巨观也。
闽川闺秀诗话·卷二》:射工迎落日,母类奔云。
清史稿·列传十一》:至崇明,作,舟覆,煌言被执。
明史·列传第一百十一》:江海间风鼓浪,舟舰战卒,悉入波流,海防可虑四也。
锦香亭》:...闪在旗后,拔出箭来,拽满雕弓,的一声射去,正中安庆绪的战马,...
岭南逸史》:其夜二更,风大作,吹得飞砂走石。
诸蕃志·诸蕃志卷下》:濒海少山,秋霖春旱,夏不极热、冬不甚寒;多风,常以五、六月发。
以上的例子来自维基区中的文献,未必经过仔细校对。若发现错字,请使用维基自行纠正

您可以参考该字词在本站先秦两汉汉代之后原典中之出处。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