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部首 | 异体字 | 读音 | 今译 | 汉语词典 | 康熙字典 | 辞海 |
掩 | 手+8 | 揜 揞 | yǎn ㄧㄢˇ | to cover (with the hand); shut, conceal; ambush | 卷3页1893第05 | 页439第09 | 卷5页8250第1 |
泪 | 水+8 | 淚 泪 㴃 | lèi lì ㄌㄟˋ ㄌㄧˋ | tears; weep, cry | 卷3页1662第07 | 页630第02 | 卷8页0330第2 |
辞 | 辛+12 | 辞 辤 𤔧 | cí ㄘˊ | 颂词,口供。 / 言辞,文辞。 / 藉口,理由。 / 告诉,解説。 / 推辞,不接受。 / 遣去。 / 告别。 / 古代的一种文体。 | 卷6页4043第13 | 页1252第08 | 卷1页3103第02 |
丹 | 丶+3 | 丹 𠁿 㣋 𠕑 | dān ㄉㄢ | cinnabar (native HgS); vermilion (artificial HgS used as pigment) | 卷1页0044第01 | 页80第16 | 卷4页4201第 |
凤 | 鸟+3 | 鳯 𠤈 𧱶 𪆍 鴌 凤 | fèng ㄈㄥˋ | male phoenix; symbol of joy | 卷7页4616第05 | 页1482第13 | 卷1页5342第01 |
衔 | 金+6 | 㘅 衘 衔 | xián ㄒㄧㄢˊ | bit; hold in mouth, bite; gag | 卷2页0840第15 | 页1305第12 | 卷1页3802第01 |
悲 | 心+8 | | bēi ㄅㄟ | sorrow, grief; sorry, sad | 卷4页2310第04 | 页388第37 | 卷5页3310第3 |
向 | 口+3 | 向 向 | xiàng ㄒㄧㄤˋ | toward, direction, trend | 卷1页0579第08 | 页176第04 | 卷2页5630第1 |
白 | 白+0 | 𦣺 𤼽 | bái bó ㄅㄞˊ ㄅㄛˊ | white; pure, unblemished; bright | 卷4页2642第01 | 页785第01 | 卷9页2710第1 |
龙 | 龙+0 | 竜 𦱉 𢅛 𠊋 㰍 𥫈 龒 䰱 龙 | lóng ㄌㄨㄥˊ | 传説中神异的蛇形动物,能兴云作雨。 / 皇帝。 / 卓异的人。 / 高大的马。 / 星宿名:东方苍龙宿的总称。 / 星宿名:岁星。 / 通“宠”,荣宠。 / 地名: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 | 卷7页4803第01 | 页1536第33 | 卷1页5726第01 |
| | | lǒng ㄌㄨㄥˇ | 通“垄”。见“龙断”。 | | | |
| | | máng ㄇㄤˊ | 通“尨”,杂色。 | | | |
单 | 口+9 | 単 单 | dān shàn chán ㄉㄢ ㄕㄢˋ ㄔㄢˊ | single, individual, only; lone | 卷1页0654第06 | 页200第25 | 卷2页8460第2 |
于 | 二+1 | 扵 于 | yú ㄩˊ | 往,去。 / 取。 / 钟唇,即钟口两角之间。 / 草名。 / 象声词。 / 通“” yú ㄩˊ: 介词,相当于“在”。 / 通“” yú ㄩˊ: 介词,相当于“从”、“到”。 / 通“” yú ㄩˊ: 介词,相当于“比”。 / 通“” yú ㄩˊ: 介词,相当于“给”、“对”、“向”。 / 通“” yú ㄩˊ: 介词,相当于“被”。 / 通“” yú ㄩˊ: 介词,相当于“以”、“用”。 / 通“” yú ㄩˊ: 介词,相当于“由于”、“在于”。 / 通“” yú ㄩˊ: 介词,相当于“依据”、“按照”。 / 介词,相当于“为”、“替”。 / 连词,相当于“与”、“和”。 / 语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以凑足音节。 / 语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乎”,表示疑问。 | 卷1页0004第05 | 页86第06 | 卷6页3302第 |
浪 | 水+7 | 浪 | làng láng ㄌㄤˋ ㄌㄤˊ | wave; wasteful, reckless | 卷3页1634第06 | 页624第18 | 卷7页9360第1 |
惊 | 马+13 | 惊 | jīng ㄐㄧㄥ | frighten, surprise, startle | 卷7页4576第06 | 页1446第04 | 卷1页5105第05 |
喜 | 口+9 | 憙 憘 𢐭 歖 | xǐ ㄒㄧˇ | like, love, enjoy; joyful thing | 卷1页0649第02 | 页199第05 | 卷2页8360第3 |
无 | 火+8 | 𣟒 𣚨 𠘩 无 无 | wú ㄨˊ | 没有。 / 古代哲学范畴,指虚无、空虚等。 / 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未”。 / 副词:表示疑问,相当于“否”。 / 连词:表示条件关系,相当于“无论”、“不论”。 / 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即使”。 / 助词:用于句首,无实义。 / 通“勿”、“毋”:表示禁止,相当于“不要”、“别”。 / 通“芜”:荒芜。 | 卷3页2211第15 | 页673第26 | 卷8页4820第4 |
复 | 彳+9 | 覆 𢕛 𠣸 复 | fù fòu ㄈㄨˋ ㄈㄡˋ | return; repeat; repeatedly | 卷2页0834第02 | 页369第22 | 卷5页1620第4 |
旧 | 臼+12 | 旧 | jiù ㄐㄧㄡˋ | old, ancient; former, past | 卷5页3043第18 | 页1006第01 | 卷1页1146第01 |
时 | 日+6 | 旹 时 | shí ㄕˊ | 季节。 / 时辰。中国古代一昼夜分成十二时辰,一时辰等于二小时。 / 光阴、岁月。 / 时间、时候。 / 时代、时期。 / 时机、时势。 / 按时,合于时宜。 / 当时、那时。 / 时常,时时。 / 通“” sì ㄙˋ: 窥探,探望。 | 卷2页1505第05 | 页494第22 | 卷6页3930第4 |
容 | 宀+7 | 𠕺 | róng ㄖㄨㄥˊ | looks, appearance; figure, form | 卷2页0933第17 | 页287第03 | 卷4页2160第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