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淇水》

電子圖書館
1 淇水:
淇水出河內隆慮縣西大號山,

2 淇水:
《山海經》曰:淇水出沮洳山。水出山側,頹波漰注,衝激橫山。山上合下開,可減六七十步,巨石磥砢,交積隍澗,傾瀾漭蕩,勢同雷轉,激水散氛,曖若霧合。又東北,沾水注之,水出壺關縣東沾臺下,石壁崇高,昂藏隱天,泉流發于西北隅,與金谷水合,金谷即沾臺之西溪也。東北會沾水,又東流注淇水,淇水又逕南羅川,又歷三羅城北,東北與女臺水合,水發西北三女臺下,東北流注于淇。淇水又東北歷淇陽川,逕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帶澗枕淇。淇水又東北,西流水注之,水出東大嶺下,西流逕石樓南,在北陵,石上練垂桀立,亭亭極峻。其水,西流水也。又東逕馮都壘南,世謂之淇陽城,在西北三十里。淇水又東出山,分為二水,水會立石堰,遏水以沃白溝。左為菀水,右則淇水,自元甫城東南逕朝歌縣北。《竹書紀年》:晉定公十八年,淇絶于舊衛,即此也。淇水又東,右合泉源水,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東南流。老人晨將渡水而沈吟難濟,紂問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實,故晨寒也。紂乃于此斮脛而視髓也。其水南流東屈,逕朝歌城南。

3 淇水:
《晉書地道記》曰:本沫邑地。《詩》云:爰采唐矣,沫之鄉矣。殷王武丁始遷居之,為殷都也。紂都在《禹貢》冀州大陸之野。即此矣。有糟丘、酒池之事焉,有新聲靡樂,號邑朝歌。晉灼曰:《史記·樂書》,紂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時也。故墨子聞之,惡而迴車,不逕其邑。

4 淇水:
《論語比考讖》曰:邑名朝歌,顏淵不舍,七十弟子揜目,宰予獨顧,由蹙墮車。宋均曰:子路患宰予顧視凶地,故以足蹙之使墮車也。今城內有殷鹿臺,紂昔自投于火處也。

5 淇水:
《竹書紀年》曰:武王親禽帝受辛于南單之臺,遂分天之明。南單之臺,蓋鹿臺之異名也。武王以殷之遺民,封紂子武庚于茲邑,分其地為三:曰邶、鄘、衛。使管叔、蔡叔、霍叔輔之,為三監。叛,周討平以封康叔為衛。箕子佯狂自悲,故《琴操》有《箕子操》。逕其墟,父母之邦也,不勝悲,作《麥秀歌》。後乃屬晉。地居河、淇之間,戰國時皆屬于趙,男女淫縱,有紂之餘風。土險多寇,漢以虞詡為令,朋友以難治致弔,詡曰: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又東與左水合,謂之馬溝水,水出朝歌城北,東流南屈,逕其城東。又東流與美溝合,水出朝歌西北大嶺下,東流逕駱駝谷,于中逶迆九十曲,故俗有美溝之目矣。歷十二崿,崿流相承,泉響不斷,返水捍注,捲復深隍,隍間積石千通,水穴萬變,觀者若思不周,賞情乏圖狀矣。其水東逕朝歌城北,又東南流注馬溝水,又東南注淇水,為肥泉也。

6 淇水:
故《衛詩》曰:我思肥泉,茲之永歎。毛《注》云:同出異歸為肥泉。

7 淇水:
《爾雅》曰:歸異出同曰肥。

8 淇水:
《釋名》曰:本同出時,所浸潤水少,所歸枝散而多,似肥者也。犍為舍人曰:水異出流行,合同曰肥。今是水異出同歸矣。《博物志》謂之澳水。《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毛云:菉,王芻也;竹,編竹也。漢武帝塞決河,斬淇園之竹木以為用。寇恂為河內,伐竹淇川,治矢百餘萬,以輸軍資。今通望淇川,無復此物。惟王芻編草不異。毛興又言:澳,隈也。鄭亦不以為津源,而張司空專以為水流入于淇,非所究也。然斯水即《詩》所謂泉源之水也。故《衛詩》云:泉源在左,淇水在右,衛女思歸。指以為喻淇水左右,蓋舉水所入為左右也。淇水又南歷枋堰,舊淇水口,東流逕黎陽縣界,南入河。

9 淇水:
《地理志》曰:淇水出共,東至黎陽入河。

10 淇水:
《溝洫志》曰:遮害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是也。漢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漕運,故時人號其處為枋頭。

11 淇水:
是以盧諶《征艱賦》曰:後背洪枋巨堰,深渠高隄者也。自後遂廢。魏熙平中復通之。故渠歷枋城北,東出今瀆,破故堨。其堰,悉鐵柱木石參用,其故瀆南逕枋城西,又南分為二水,一水南注清水,水流上下更相通注,河清水盛,北入故渠自此始矣。一水東流,逕枋城南,東與菀口合。菀水上承淇水于元甫城西北,自石堰東、菀城西,屈逕其城南,又東南流歷土軍東北,得舊石逗,故五水分流,世號五穴口。今惟通并為二水,一水西注淇水,謂之天井溝;一水逕土軍東分為蓼溝,東入白祀陂。又南分東入同山陂,溉田七十餘頃。二陂所結,即臺陰野矣。菀水東南入淇水。淇水右合宿胥故瀆,瀆受河于頓丘縣遮害亭東、黎山西,北會淇水處立石堰,遏水令更東北注。魏武開白溝,因宿胥故瀆而加其功也。故蘇代曰:決宿胥之口,魏無虛、頓丘。即指是瀆也。淇水又東北流,謂之白溝,逕雍榆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孫豹救晉,次于雍榆者也。淇水又北逕其城東,東北逕同山東,又東北逕帝嚳冢西,世謂之頓丘臺,非也。

12 淇水:
《皇覽》曰:帝嚳冢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臺陰野中者也。又北逕白祀山東,歷廣陽里,逕顓頊冢西,俗謂之殷王陵,非也。

13 淇水:
《帝王世紀》曰:顓頊葬東郡頓丘城南,廣陽里大冢者是也。淇水又東屈而西轉,逕頓丘北,故闞駰云:頓丘在淇水南。

14 淇水:
《爾雅》曰:山一成謂之頓丘。《釋名》謂一頓而成丘,無高下小大之殺也。《詩》所謂送子涉淇,至于頓丘者也。魏徙九原、西河、土軍諸胡,置土軍于丘側,故其名亦曰土軍也。又屈逕頓丘縣故城西,《古文尚書》以為觀地矣,蓋太康弟五君之號曰五觀者也。《竹書紀年》:晉定公三十一年城頓丘。

15 淇水:
《皇覽》曰:頓丘者,城門名頓丘道,世謂之殷。皆非也。蓋因丘而為名,故曰頓丘矣。淇水東北逕枉人山東、牽城西。《春秋·定公十四年》,公會齊侯、衛侯于牽者也。杜預曰:黎陽東北有牽城。即此城矣。淇水又東北逕石柱岡,東北注矣。

16 淇水:
東過內黃縣南,為白溝,

17 淇水:
淇水又東北逕并陽城西,世謂之辟陽城,非也。即《郡國志》所謂內黃縣有并陽聚者也。白溝又北,左合蕩水。又東北流逕內黃縣故城南,縣右對黃澤。

18 淇水:
《郡國志》曰:縣有黃澤者也。

19 淇水:
《地理風俗記》曰:陳留有外黃,故加內。

20 淇水:
《史記》曰:趙廉頗伐魏,取黃,即此縣。

21 淇水:
屈從縣東北,與洹水合,

22 淇水:
白溝自縣北逕戲陽城東,世謂之羛陽聚。《春秋·昭公十年》,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卒戲陽是也。白溝又北逕高城亭東,洹水從西南來注之。又北逕問亭東,即魏界也,魏縣故城。應劭曰:魏武侯之別都也。城內有武侯臺,王莽之魏城亭也。左與新河合,洹水枝流也。白溝又東北逕銅馬城西,蓋光武征銅馬所築也,故城得其名矣。白溝又東北逕羅勒城東,又東北,漳水注之,謂之利漕口。自下清漳、白溝、淇河,咸得通稱也。

23 淇水:
又東北過館陶縣北,又東北過清淵縣西,

24 淇水:
白溝水又東北逕趙城西,又北,阿難河出焉。蓋魏將阿難所導,以利衡瀆,遂有阿難之稱矣。白溝又東北逕空陵城西,又北逕喬亭城西,東去館陶縣故城十五里,縣,即《春秋》所謂冠氏也,魏陽平郡治也。其水又屈逕其縣北,又東北逕平恩縣故城東,《地理風俗記》曰:縣,故館陶之別鄉也。漢宣帝地節三年置,以封后父許伯為侯國。《地理志》:王莽之延平縣矣。其水又東過清淵縣故城西,又歷縣之西北為清淵,故縣有清淵之名矣。世謂之魚池城,非也。其水又東北逕榆陽城北,漢武帝封太常江德為侯國。文穎曰:邑在魏郡清淵,世謂之清淵城,非也。

25 淇水:
又東北過廣宗縣東,為清河,

26 淇水:
清河東北逕廣宗縣故城南,和帝永元五年,封皇太子萬年為王國。田融言,趙立建興郡于城內,置臨清縣于水東,自趙石始也。清河之右,有李雲墓,雲字行祖,甘陵人,好學,善陰陽,舉李廉,遷白馬令。中常侍單超等,立掖庭民女亳氏為后,后家封者四人,賞賜巨萬。雲上書移副三府曰:孔子云,帝者,諦也,今尺一拜用,不經御省,是帝欲不諦乎?帝怒,下獄殺之。後冀州刺史賈琮使行部,過祠雲墓,刻石表之,今石柱尚存,俗猶謂之李氏石柱。清河又東北逕界城亭東,水上有大梁,謂之界城橋。

27 淇水:
《英雄記》曰:公孫瓚擊青州黃巾賊,大破之,還屯廣宗。袁本初自往征瓚,合戰于界橋南二十里,紹將曲義破瓚于界城橋,斬瓚。冀州刺史嚴綱又破瓚殿兵于橋上,即此梁也。世謂之鬲城橋,蓋傳呼失實矣。清河又東北逕信鄉西,《地理風俗記》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鄉,故縣也。清河又北逕信成縣故城西,應劭曰: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成亭,故縣也。趙置水東縣于此城,故亦曰水東城。清河又東北逕清陽縣故城西,漢高祖置清河郡,治此。景帝中三年,封皇子乘為王國,王莽之平河也。漢光武建武二年,西河鮮于冀為清河太守,作公廨未就而亡,後守趙高計功用二百萬。五官黃秉、功曹劉適言:四百萬錢。于是冀乃鬼見白日,道從入府,與高及秉等對共計校定,為適、秉所割匿。冀乃書表自理,其略言:高貴不尚節,畮壟之夫,而箕踞遺類,研密失機,婢妾其性,媚世求顯,偷竊很鄙,有辱天官,《易》譏負乘,誠高之謂。臣不勝鬼言。謹因千里驛聞,付高上之。便西北去三十里,車馬皆滅不復見。秉等皆伏地物故。高以狀聞,詔下,還冀西河田宅妻子焉。兼為差代,以弭幽中之訟。漢桓帝建和三年,改清河為甘陵王國,以王妖言,徙,其年立甘陵郡,治此焉。

28 淇水:
又東北過東武城縣西,

29 淇水:
清河又東北逕陵鄉西,應劭曰:東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鄉,故縣也。後漢封太僕梁松為侯國,故世謂之梁侯城,遂立侯城縣治也。清河又東北逕東武城縣故城西,《史記》:趙公子勝,號平原君,以解邯鄲之功,受封于此。定襄有武城,故加東矣。清河又東北逕復陽縣故城西,漢高祖七年,封右司馬陳胥為侯國,王莽更名之曰樂歲。

30 淇水:
《地理風俗記》曰:東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復陽亭,故縣也。世名之曰檻城,非也。清河又東北流逕棗彊縣故城西,《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云:漢武帝元朔二年,封廣川惠王子晏為侯國也。

31 淇水:
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東武城縣西北五十里,有棗彊城,故縣也。

32 淇水:
又北過廣川縣東,

33 淇水:
清河北逕廣川縣故城南,闞駰曰:縣中有長河為流,故曰廣川也。水側有羌壘,姚氏之故居也。今廣川縣治。清河又東北逕歷縣故城南,《地理志》:信都之屬縣也,王莽更名曰歷寧也。應劭曰:廣川縣西北三十里,有歷城亭,故縣也。今亭在縣東如北,水濟尚謂之為歷口渡也。

34 淇水:
又東過脩縣南,又東北過東光縣西,

35 淇水:
清河又東北,左與張甲屯、絳故瀆合,阻深堤高鄣,無復有水矣。又逕脩縣故城南,屈逕其城東,脩音條,王莽更名之曰脩治。

36 淇水:
《郡國志》曰:故屬信都。清河又東北,左與橫漳枝津故瀆合,又東北逕脩國故城東,漢文帝封周亞夫為侯國,故世謂之北脩城也。清河又東北逕邸閣城東,城臨側清河,晉脩縣治。城內有《縣長魯國孔明碑》。清河又東至東光縣西,南逕胡蘇亭。《地理志》:東光有胡蘇亭者也。世謂之羌城,非也。又東北,右會大河故瀆,又逕東光縣故城西,後漢封耿純為侯國。初平二年,黃巾三十萬人入渤海,公孫瓚破之于東光界,追奔是水,斬首三萬,流血丹水,即是水也。

37 淇水:
又東北過南皮縣西,

38 淇水:
清河又東北,無棣溝出焉。東逕南皮縣故城南,又東逕樂亭北,《地理志》之臨樂縣故城也,王莽更名樂亭。《晉書·地道志》、《太康地記》:樂陵國有新樂縣。即此城矣。又東逕新鄉城北,即《地理志》高樂故城也,王莽更之曰為鄉矣。無棣溝又東分為二瀆,無棣溝又東逕樂陵郡北,又東屈而北出,又東轉逕苑鄉故城南,又東南逕高成縣故城南,與枝瀆合。枝瀆上承無棣溝,南逕樂陵郡西,又東南逕千童縣故城東,《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曰:故重也,一作千鍾。漢武帝元朔四年,封河間獻王子劉陰為侯國。應劭曰:漢靈帝改曰饒安也,滄州治。枝瀆又南東屈,東北注無棣溝。無棣溝又東北逕一故城北,世謂之功城也。又東北逕鹽山東北入海。《春秋·僖公四年》,齊、楚之盟于召陵也,管仲曰:昔召康公錫命先君太公履,北至于無棣,蓋四履之所也。京相璠曰:舊說無棣在遼西孤竹縣。二說參差,未知所定。然管仲以責楚,無棣在此,方之為近,既世傳以久,且以聞見書之。清河又東北逕南皮縣故城西,《十三州志》曰: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也,王莽之迎河亭。《史記·惠景侯者年表》云:漢景帝後七年,封孝文后兄子彭祖為侯國。建安中,魏武擒袁譚于此城也。清河又北逕北皮城東,左會滹沱別河故瀆,謂之合口,城謂之合城也。

39 淇水:
《地理風俗記》曰: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即是城矣。

40 淇水:
又東北過浮陽縣西,

41 淇水:
清河東北流,浮水故瀆焉。按《史記》:趙之南界有浮水出焉。浮水在南,而此有浮陽之稱者。蓋浮水出入,津流同逆混并,清、漳二瀆,河之舊道,浮水故迹,又自斯別,是縣有浮陽之名也。首受清河于縣界,東北逕高成縣之苑鄉城北,又東逕章武縣之故城北,漢景帝後七年,封孝文后弟竇廣國為侯國。王莽更名桓章,晉太始中立章武郡,治此。浮水故瀆又東逕篋山北,《魏土地記》曰:高成東北五十里有篋山,長七里,浮瀆又東北逕柳縣故城南,漢武帝元朔四年,封齊孝王子劉陽為侯國。

42 淇水:
《地理風俗記》曰:高成縣東北五十里有柳亭,故縣也,世謂之辟亭,非也。浮瀆又東北逕漢武帝望海臺,又東注于海。應劭曰:浮陽縣,浮水所出,入海,朝夕往來,日再。今溝無復有水也。清河又北分為二瀆,枝分東出,又謂之浮瀆。清河又北逕浮陽縣故城西,王莽之浮城也。建武十五年,更封驍騎將軍平鄉侯劉歆為侯國,浮陽郡治。又東北,滹沱別瀆注焉,謂之合口也。

43 淇水:
又東北過濊邑北,

44 淇水:
濊水出焉。

45 淇水:
又東北過鄉邑南,

46 淇水:
清河又東,分為二水,枝津右出焉。東逕漢武帝故臺北,《魏土地記》曰:章武縣東百里有武帝臺,南北有二臺,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丈,俗云: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又東注于海。清河又東北逕紵姑邑南,俗謂之新城,非也。

47 淇水:
又東北過窮河邑南,

48 淇水:
清河又東北逕窮河邑南,俗謂之三女城,非也。東北至泉州縣,北入滹沱。

49 淇水:
《水經》曰:笥溝東南至泉州縣與清河合,自下為派河尾也。又東,泉州渠出焉。

50 淇水:
又東北過漂榆邑,入于海。

51 淇水:
清河又東逕漂榆邑故城南,俗謂之角飛城。《趙記》云:石勒使王述煮鹽于角飛。即城異名矣。

52 淇水:
《魏土地記》曰:高城縣東北百里,北盡漂榆,東臨巨海,民咸煮海水,藉鹽為業。即此城也。清河自是入于海。

URN: ctp:n56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