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山堂肆考卷一百八十  明。 彭大翼 撰器用
3
4
器物丛谈,舟船也。水行用之以周流,故曰舟。以其循水而行,故曰船。船上施屋曰庐,施重室曰飞庐。又于其上施重屋,曰雀室,取其于中候望,若鸟雀之惊视也。总名曰船、曰艘。《释名》:上下重版曰舰,外狭而长曰艨。艟二百斛曰舠,三百斛曰艇。
5
刳木为舟。
6
《易系辞》:「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盖取诸《涣》。《吕氏春秋》「虞姁作「舟」,《世本》共鼔。货狄,黄帝二臣也,始作舟。
7
观叶为舟。
8
白帖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淮南子》曰:「古人见窽木,浮而为舟」。
9
泛湖
10
见湖。
11
行海
12
秦始皇好神仙,有宛渠之民乗螺舟而至,盖舟形似螺也,沉行海底,水不浸入。
13
鷁首
14
《淮南子》曰:「龙舟鷁首」。《注》云:「鷁,水鸟也。画其象,著船首,以御水患」。
15
鸭头
16
《吴志》太傅诸葛恪制为鸭头船,解衣《释疑。
17
陈平间,行归汉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腰下当有寳器金玉,目之,欲杀平,平心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
18
割锦示侈。
19
吴甘寜轻侠,毎所过道路,以缯锦维舟,去则割弃之,以示奢侈。
20
操舟若神。
21
庄子顔囘,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曰:「操舟可学耶?」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
22
同舟若仙。
23
东汉郭林宗逰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竒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曲,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衆賔望之,以为神仙焉。
24
子猷访、戴。
25
见雪。
26
庾翼引郭
27
晋郭翻字长翔,乗小船归武昌。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躬往造翻,欲强起之。以其船狭小,欲引就大船。翻曰:「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此固野人之船也」。翼俯屈入其船中,终日不去。
28
刻舟求劒。
29
《吕氏春秋》,楚人有渉江者,其劒,自舟中坠于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劒所从坠也」。舟去,从所刻处入水求之,不亦惑乎!
30
廻船受箭。
31
魏略孙权乗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靣受箭箭,均船平,乃还乌江待羽。
32
《史记》:项羽败,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舟以待。注云:「整船向㟁曰舣」。
33
赤壁破曹。
34
见将帅。
35
立徳征辽。
36
唐阎立徳即洪州,造浮海大船五百艘,遂以征辽王浚伐吴。
37
晋王浚为益州刺史,谋伐吴,造战舰,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歩,受二千馀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驰马往来,又画鷁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初,晋将伐吴,有童謡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崖上虎,但畏水中龙」。既而王浚自益州造大船连舫,顺流而下,遂建平吴之功。阿童,浚小字也。
38
刺船渡子胥。
39
史记》:伍子胥与楚太子建之子胜俱奔吴,到昭闗人欲执之,胥与胜独身歩走,追者在后江上有一渔父方刺船,知胥之急,乃渡之。
40
饰舟逆叔向。
41
说苑: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以逆之,左右各五百人,有绣衣豹裘者、锦衣狐裘者。叔向归以告。平公曰:「吴其亡乎?」
42
齐山《絶海
43
荆南成汭造巨舰一艘,三年而成,号曰和州,载有齐山、絶海之名。
44
浮家泛宅
45
唐顔真卿为湖州刺史,隠士张志和来谒,真卿以其舟敝陋,请更之,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孝亷船」。
46
晋张凭字长宗,举孝亷,同举者笑之。张诣丹阳尹刘惔,惔处之下坐。王蒙与惔言论有不通,凭于末坐判之,一坐皆惊。惔延之,上坐留宿。明旦还船,同旅者问凭何处,宿凭笑而不答,须更惔遣吏覔张孝亷船同载诣抚军门,即用为太常博士。
47
书画船。
48
宋米芾喜畜书画,尝发运江淮,掲牌行舸,曰米家书画船」。
49
鲁班木兰。
50
任昉述异记》:鲁班尝刻木兰为舟,诗家所云「木兰舟出于此」。
51
卢修芙蓉
52
萧方等三十国春秋》,卢修冨冠,京邑芙蓉舰千馀艘。晋舶。
53
李䖍《通俗文》:晋名舟曰舶吴●。
54
张揖,《埤苍●,吴船也。又《广雅》,吴名舟曰艑飞龙」。
55
《晋宫阁记》:天泉池有紫宫舟、升进舟、曜阳舟》、《飞龙舟》、《射猎舟、灵芝池,有鸣鹤舟指。南舟。舍利。池有云母舟、无极舟。都亭池有华泉舟、常安舟。
56
翔鳯
57
西巡记:宋孝武度六合,自翔鳯舟以下三千四十五艘,舟航之盛,三代、二京无比。
58
驰马
59
崔豹《古今注》,孙权名小船,为驰马飞虎。
60
中兴系年録》:宋绍兴二年,王彦恢制飞虎战舰,傍设四轮,毎轮八楫,日行千里。
61
青雀
62
《晋书》:陶侃击蜀贼王真真,鈎得侃青雀船,侃入小舫得脱。
63
苍隼。
64
晋水战,有小儿、先登船、飞鸟船、飞云船、苍隼船、鸜鹆。
65
舆服杂事,逺国朝贡。越海则有大船,一名鸜鹆鹦鹉。
66
《蜀王本记》:「蜀王有鹦鹉舟、昆明水战」。
67
汉武帝作昆明池,以习水战,中有戈船,楼船百艘,上建楼橹戈矛,四角垂幡髦。旌葆麾葢,照灼涯涘。
68
鱼藻水嬉
69
唐顺宗为太子时,侍徳宗宴鱼藻宫,张水嬉,彩舰宫人为棹歌,衆乐间发,徳宗欢甚,顾太子曰:「今日何如?」太子诵诗好乐,无荒以对。
70
艨艟拒敌。
71
孙权讨黄祖祖,横两艨艟夹守沔口,以栟榈大绁系为矴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董袭凌统将敢死士百人,人被两铠,乗大舸突入●冲,以刀断两绁,艨艟乃横流,大兵遂进,追斩之。
72
●●伏兵
73
吕●袭闗公,昼伏精兵●●中,使白衣人揺橹以进,乌榜红舷。
74
东坡诗:「城头月落尚啼乌,乌榜红舷早满湖。按乌榜红舷湖船名。
75
琼舟瑶楫。
76
抱朴子曰:琼舟瑶楫,无渉川之用。金弧玉●,无激矢之能。是以介洁而无政事者,非拨乱之器。儒雅而乏治略者,非翼亮之才。
77
78
谯周《古史考》:「黄帝作车,少昊时畧加牛禹时,奚仲驾马。《淮南子》曰:圣人观,转蓬而为车噐物,发挥辂,大车轺,小车輶、轻车辇,挽车輼輬卧车,辎重载衣物车,兵车一也。有軘车、䡴车、轈车之别裘车,一也。有輀车、䡭车、輴车之辨。
79
象日月。
80
《周礼》,「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圆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
81
法隂阳
82
东汉李尤小车铭圆盖象天,方舆法地,轮法隂阳,动不相离。
83
以车记里。
84
内●,黄帝游幸天下,以车记里,又《晋舆服志》记里鼔车过江,亡失制度,而谢安率意造焉。及获京师,旧辇形制无差,唐元和中,金忠义尝作此车,宋仁宗天圣五年,内侍卢道隆又造之,其制:独辕双轮,厢上有两层,各安木,人平执木槌,车行一里,下一层,木人击鼔,上平轮转一周,车行十里,上一层木人击镯,一名大章车。又元江西儒学提学杨铁崖记里鼔车赋,虚轮晕轸,横辕倚輗平厢,层构低髙,间施木镌,象以正立手,潜奋,以有携列,鼔镯于上下,各扣击以司时。
85
以车为营。
86
《汉书》,卫青伐匈奴,以武刚车自环为营中,规中矩。
87
《周礼》:「舆人为车轮,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县,衡者中水,直者如生焉,继者如附焉」。注云:「如生如木,从地生也。如附,如木之附也」。
88
有巾有盖。
89
《孙吴兵法》: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武刚者为先驱,又为属车,后为殿焉。
90
倚龙伏虎。
91
董巴《舆服志》:「诸车之文,乗舆倚龙伏虎,灵文画輈,皇太子、皇子、诸侯,倚虎伏鹿,灵文画轓,公侯倚虎,伏熊黒轓,朱班轮」。又《宋书》汉制:乗舆、金根、安车、立车,皆文兽伏轼,龙首衘轭,鸾雀立衡。
92
䝿辎贱轺。
93
《舆服志》:「轺车,古将军车也,一马曰轺车,二马曰轺●车。汉䝿辎軿而贱轺车,晋重轺车而贱辎軿。
94
挟輈以走。
95
左隠十一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注云:「輈,车辕也」。
96
凭轼而观。
97
左僖二十八年,楚子玉使鬪,勃请战于晋,曰:「请与君之士戯,君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注云:「得臣子玉名」。轼,车前横木也。
98
遗孔子
99
《孔丛子》曰:「孔子使宰予于楚,昭王以安车象饰遗孔子,宰子曰:夫子无以为也。夫子言不离道,动不违仁,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故臣知夫子之不用此车也」。
100
迎申公:
101
见求贤》。
102
叔敖化俗
103
史记: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髙之,叔敖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髙车,臣请教闾里使髙其捆,乗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嵗,民悉自髙其车。注云:庳,下也。捆门,限也。又齐人好击毂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晏子为新车良马出,与其人相犯,曰:撃毂者不祥。下车去之,然后国人不为。
104
子産,济人。
105
《孟子》曰:「子産听郑国之政,以其乗舆济人于《溱》、《洧》,伯玉过阙」。
106
卫灵公尝与夫人南子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夫人曰:「此必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君子不为昭昭伸节,不为冥㝠堕行。吾闻蘧伯玉,君子也,以是知之」。公问之,果伯玉也。
107
袁忠到官。
108
东汉袁忠为沛相,乗苇车到官,以清节闻,千秋入殿。
109
汉车千秋年老,上优之朝见,得乗小车入殿,因号车千秋,魏锺繇有膝疾,拜起不便,华歆亦以年髙有疾,朝见皆使载舆。晋太始中,上临轩,诏安平王孚载舆升殿,司徒傅祗以足疾逊位,不许,令板舆上殿,王导有羸疾不堪朝㑹,令乗舆入殿,不得施拜。又唐房●龄病稍间,诏许肩舆入殿。
110
敦复入朝。
111
唐贾敦复入朝,常尽室行车,一乗●甚,人不知其为刺史也。
112
车美可鉴。
113
左襄二十八年,齐庆封来奔,献车于季武子美泽,可以鉴形也。展庄叔见之,曰:「车甚泽,人必瘁。宜其亡也,车新则安」。
114
说苑》:赵简子好乗弊车,癯马衣羖羊之裘,其宰諌曰:「车新则安,马肥则往来,疾衣狐豹之裘,则温且轻」。简子曰:「吾闻之,君子服善则益恭,细人服善则益倨,今我以自备,恐有细人之心也」。
115
不均茵凭。
116
汉汲黯与周阳由同列共车,未尝敢均茵凭常褰帷幔。
117
梁曹景宗为领军,性躁动,凡出行常欲褰车帷幔,左右諌以位望隆重,不宜然,景宗谓所亲曰:「吾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拓弓●作霹雳声,箭如鹅鸱,呌平泽中逐麞数肘,射之渇,饮其血,饥食其胃,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使人忘死,今来●州作䝿人,路行开车幔,小人輙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于邑,使人气尽三过不观。
118
《说苑》:晋平公为驰逐之车,挂之以犀,错之以羽,立于殿下,羣臣得观焉。田差三过而不观,平公大怒,差曰:「桀以奢亡,纣以侈败,是以不敢观也」。平公曰:「善!」乃去车三,反不受。
119
说苑:晏子朝乗弊车,驾驽马,景公遗之,辂车乗马,三反不受,曰:「夫辂车乗马,君乘之上,臣亦乗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食而不顾其行,何以禁之?」卒不受。
120
五色
121
应劭汉官仪》:「天子有五色车,皆驾四马」。沈约宋书》:立车五色安车,亦如之。皆天子之车也。
122
七香
123
魏武帝与杨彪书,今赠足下四望通●七、香车二乗,青牸牛二头。
124
引避亷颇
125
见同僚》。
126
不容荀朂
127
晋和峤为中书令,荀朂为监。旧制,监令同车,峤嫉朂謟,乃先登专坐不容。荀朂朂乃自备车令监异车,自此始青牛。
128
《见仙》
129
白鹿
130
葛洪神仙●沈义学道,于蜀中与其妻共载道逢白鹿车一乗。
131
靖室
132
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隂,备千乗万骑,太仆执辔,大将军陪乗,名为大驾,有司马车,驾四,中道,辟恶车,驾四,中道。记道车,驾四,中道。靖室车,驾四,中道。
133
充庭
134
汉安帝记:「永初四年正月,元㑹彻乐,不陈充庭车。注云:「毎大朝㑹,必陈乗舆、法物、车辇于庭,故曰充庭车也。以年饥,故不陈」。
135
赵谈《骖乘》。
136
汉文帝出,赵谈骖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以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奈何与刀锯之馀共载!」于是上笑。下赵谈谈,泣而下车。一说作赵同、赵温同舆。
137
东汉侍中赵温,字子柔,献帝自西都与温同舆辇至长安,封江南侯,为司空。
138
登车致命
139
左宣十五年,公孙归父㑹楚子于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景公欲救之,使解●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解●,献诸楚。楚子使反,其言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注云:「楼车车上,望橹登诸楼车」。言晋登,解●于楼车也。遂致其命。言解,●既见宋人,遂以晋人悉师将至之命致之也。
140
登车望军。
141
左成十六年,「晋厉公伐郑,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注云:「兵车髙如巢,可以望敌」。故楚共王登以望晋军之动息附蜂。
142
《汉书》:豫章严丰字孟卿,为郡主簿。太守贾萌举兵,欲诛王莽,有飞蜂附萌,车衡丰谏,以为不祥,萌不从,果见害,拒马。
143
宋绍兴二年,王彦恢制神武战车,下安四轮,略同飞虎,顶帐布帷,以避矢石,傍斜冲击,其用如神。又有拒马车一人之力,可以转用,比之●冲偏厢鹿角,尤为至要碧玉辇。
144
王子年《拾遗记》:周穆王驭黄金碧玉之辇,从朝及暮,而穷宇宙之内徧焉。
145
黄金舆
146
唐黄巢乘黄金舆卫者,皆绣袍●帻,陷京师,入自春明门。
147
玳瑁厢。
148
周迁舆服杂事:「五辂,两厢之后,皆用玳瑁鵾翅」。注云:「鵾,大鸟名,其羽纎利。故车箱象也」。
149
茱茰辋。
150
晋石崇奴劵曰:「作车大良,白槐之幅,茱茰之辋」。《注》云:车●曰辋。
151
重牙。
152
董巴《舆服志》:乘舆,金根车五乘。轮皆朱斑重牙,贰毂两尾。
153
张揖坤苍轻,车辕两尾。
154
三寸辖:
155
《淮南子》曰:「夫车所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辖四寸键。
156
《尸子》曰:「文轩六驭,无四寸之键,则车不行,小忘则大不成也」。
157
金辂载归。
158
唐太宗命裴寂与长孙无忌升金辂,寂辞,帝曰:「公有佐命勲,无忌宣力王室,非二人谁可骖乘者?」遂同载归,寳舆迎入。
159
六帖:唐严武为汉州刺史,吐蕃引杂羌宼山西,武遣崔寜将而西,既薄贼城,城皆累石,不得攻,谍知惟东西不合者丈许,乃为地道,再宿而拔,拓地数百里,虏惊相谓曰:「寜神兵也!」及还,武大恱装七寳舆迎入成都,以夸于军。
160
为设腰舆。
161
唐褚无量复故官,以耆老随杖聴徐行,又为设腰舆,许乘入殿中。
162
特赐歩舆。
163
唐李纲以足疾赐歩舆,聴乘至阁,又崔佑甫被疾,诏肩舆至中书,卧而承㫖。
164
引车毁堞
165
唐侯君集讨髙昌,鼓而前,贼婴城自守,遣谕之,不下,乃刋木塞堑,引撞车毁其堞,飞石如雨,所向无敢当者,因拔其城。
166
以车缭营。
167
唐房管讨贼,用春秋时战法,以车二千乘缭营骑歩夹之,遂战败。
168
豹尾
169
卤簿令黄钺车左武卫队正一人在车,执弓箭、豹尾车。右武卫队正一人在车,执弓箭。
170
鹿角
171
晋马隆讨羌,依八阵图》作偏厢车,地广为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而倒,圆外方中。
172
唐栁宗元说:车杨诲之将行,栁子起而送之门,有车过焉,指而告之曰:「若知是之所以任重而行于世乎?材良而器攻,圆其外而方其中也,材而不良则速壊。工之为功也,不攻则速,败中不方则不能以载,外不圆则窒拒而滞。方之所谓者,箱也。圆之所谓者轮也,匪箱不居,匪轮不涂,吾子其务法焉者乎?
173
固狭擅髙
174
司马温公饭车说天雨,迃夫出见饭车息于髙蹊者,指谓其徒曰:是车也!将覆不乆矣!行未十歩,闻欢声,顾见其车已覆,其徒谓曰:子何用知之?迃夫曰:吾以人事知之。夫天雨道泞,而蹊独不濡,又狭而髙,是衆人之所趣也,而车不量其力,固狭擅髙,乆留不去,以妨衆人之欲进者,其能无覆乎?祸有钜于此者,奚饭车之足?云马不能上。
175
战国䇿污明见春申君曰:「骥之齿至矣。服盐车,上太行,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而幕之。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欣伯乐之知己也。
176
牛不能引。
177
《明皇杂録》:上将幸华清宫,䝿妃姊妹竞饰车服,各为一犊车,展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啻数十万,既载甚重,而牛不能引。
178
阮裕焚车。
179
晋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给之有人塟,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按光禄名裕,字思旷,以徳业知名,孟郊借车。
180
唐孟郊借车诗》曰:「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百年徒校走,万事尽随花」。
181
属车十乘。
182
孔帖:天子属车十乘:一曰指南车,二曰记里鼔车,三曰白鹭车,四曰鸾旗车,五曰辟恶车,六曰皮轩车,七曰羊车,八曰耕根车,九曰四望车,十曰安车,为十乘。行幸陈于卤簿则分前后,大朝㑹则分左右。皇后之车六:重翟车、献翟车、安车、翟车、四望车、金根车也。皇太子之车三:金辂、轺车,四望车也。亲王及武职一品有象辂,二品、三品有革辂,四品有木辂,五品有轺车。
183
画车百乘。
184
孔帖帝问游幸之费。对曰:「闻懿宗以来,每行幸,无虑用钱十万,金帛五车,十部乐工五百,犊车红辋朱辋,画香车百乘,诸卫士三千。
185
186
《说文,鞍马鞁具也。
187
赐赵熹。
188
《汉书》:光武徴赵熹引见,赐鞍马待诏公车赐桓郁。
189
《东观汉记》:「永元元年,西谒园林,桓郁兼羽林中郎将,上赐马二疋并鞍勒、防汗」。
190
下马解鞍。
191
见将帅。
192
上马堕鞍
193
吴孙权欲使严畯镇京口,畯辞,因试畯畯,上马堕鞍,乃聴之,人嘉其实譲。
194
琉璃。
195
《西京杂记》:「武帝时,身毒国献白光琉璃,鞍在暗中,光照十丈。
196
玫,㻁
197
《杂记》:「汉武得贰师天马造玫,㻁石为鞍。又古诗,金覊玳瑁鞍」。
198
翠饰。
199
《盐铁论古者绳鞚草鞮,皮荐而已。其后代以革鞍铁镳而为饰。又其后有金银翠毛之饰,又有障泥障,汗鞙尾,亦从鞍以为饰。
200
紫茸
201
魏百官各有紫茸题头髙桥鞍一具,马援据鞍。
202
见将帅。
203
毛寳踢鞍。
204
晋毛寳以救桓宣帝中箭,贯髀彻鞍,使人踢鞍拔箭,血流满靴。
205
悬柱
206
《魏志》:太祖马鞍悬于库柱,为鼠所啮,吏惧死,邓哀王冲以刀故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愁色。太祖问之,冲曰:「俗以鼠啮衣者为不吉」。太祖曰:「此妄言耳」。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而啮,况鞍悬柱乎?」遂不罪之挂林。
207
《谢恵连诗:「挂鞍长林侧,饮马修竹湄」。又《刘昆扶风歌》:「系马长松下,登鞍髙岳头。
208
镂衢鞍。
209
《三辅决録》:平陵公孙奋富闻京师,梁冀知其俭恡,以镂衢鞍遗奋,从贷五千万。
210
金梁鞍
211
南宋刘义恭谢金梁鞍啓,赐臣供御金梁桥鞍,制作精巧,宜副龙驷。圣慈下逮,猥垂光锡。
212
宁王玉鞍。
213
天寳遗事寜王有暖玉鞍,毎至冬月则用之,虽天气严寒,而坐于鞍上,如温火之气。又明皇在蜀,以七寳鞍赐张后,李泌请分赐将士。
214
行俭珍鞍
215
唐裴行俭有赐及珍鞍,令史私驰马,马蹶鞍壊,不加罪辔。
216
《释文》:辔,拂也,言牵引拂戾以制马也。辔之为饰,有衘勒、镳覊、缰鞚之类,衘衘在口中之义。勒,络也,络其头而引之。镳,包也,在旁包敛其口也。覊,检也,所以持制之也。缰,疆也,系之使不得出疆限也。缰亦曰靮。鞚者,控制之义。
217
如丝
218
《诗小雅》,我马维骐,六辔如丝。如丝调,忍也如组。
219
诗:「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组,织丝为之也,挈辔令舍。
220
夏官「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挈辔以令,舍挈畚以令粮」。注云:「军之所聚,不可无井。穿井及水,则举壶以示人。乘车者必执辔,止则解焉。故舍止则举辔以示人。盛粮者必用畚,当廪给则举畚以示人。令舍,谓悬辔于所当止之处也。
221
受辔,犯軷。
222
夏官大驭,掌驭王路以祀及犯軷,王自左驭。驭下祀登,受辔犯軷,遂驱之。
223
太仆执辔。
224
百官春秋》
225
都尉执辔。
226
汉光武东京郊祀法驾则河南尹奉引,奉车都尉执辔,侍中骖乘。
227
千乘弭辔。
228
班固东巡颂,乘舆动色。羣后屏气,万骑齐镳。千乘弭辔,百马齐辔。
229
魏明帝善哉行,百马齐辔。御由造父,人君执辔。
230
《家语》:闵子骞为费宰,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䇿也。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矣。
231
人臣衔辔
232
《淮南子》曰:「权衡者,人主之车舆。爵禄者,人臣之衔辔鞭。
233
说文:鞭,所以驱驰者也,或谓之䇿赠䇿送士㑹。
234
见饯别
235
杖䇿追萧王。
236
邓禹杖䇿追萧王秀及于邺,请鞭获奴。
237
见卜筮。
238
示鞭留骑。
239
见亭
240
石庆数马。
241
汉石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䇿数之举,手曰:「六马」。
242
武后驭马
243
唐武后朝吉,顼获罪,后怒曰:「昔太宗有马肥逸,难驭朕时为宫」。女进言曰:「妾能制之,然湏三物:一铁鞭,二铁挝,三●首鞭之。不服则挝其首,挝之,不服,则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今顼岂足汚朕之●首耶?」贬为安固尉,执鞭启事。
244
吴孙䇿将吕范言于䇿曰:「今将军事业日大,士衆日盛,而纪纲犹有不整者,范愿暂领都督,佐将军部分之䇿曰:「子衡既为士大夫,岂宜复屈小职,知军中细事乎?」范曰:「不然。范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非为妻子也,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䇿」。笑范出,便释褠,著袴褶,执鞭诣阙下启事,自称领都督,自是军中肃睦,威令大行。
245
留鞭止行。
246
见太守。
247
著鞭度桥。
248
三国孙权攻合肥,曹操使张辽拒之,辽夜募敢死之士,明旦䧟阵,冲垒入至麾下,权大惊走,撤军还,至逍遥津,北辽将歩骑奄至甘寜,吕●力战捍敌,凌统率亲近扶权出围,乘骏马上津桥,桥南已撤丈馀,无版有亲近谷利,使权持鞍缓控于后著鞭遂得超度。
249
以鞭算数
250
唐刘宴总粮储,毎朝㑹马上,以鞭算数,宋兴拂睿。
251
晋恵帝时,成都王頴杀东安王繇、琅琊王睿,从帝在邺,恐祸及将迯归,頴先勅闗津,毋得出贵人,睿至河阳,为津吏所止,从者宋兴自后来,以鞭拂睿而笑曰:「舍长官禁䝿人,汝亦被拘耶?」吏乃聴过,至洛阳,迎大妃夏侯氏俱归国。
252
李穆抶泰
253
魏宇文泰与东魏战,马惊逸坠地,东魏兵追及之,左右皆散。李穆以䇿抶泰之背曰:「笼东军士,汝曹主何在,而尚留此!」追者不疑。穆因以马授泰,与俱逸。
254
鞭挥公主。
255
《见元宵》。
256
鞭授䝿妃。
257
唐杨贵妃方有宠,毎乘马,则髙力士执辔授鞭,祖逖著鞭。
258
晋刘琨与祖逖齐名,及逖被用,琨谓人曰:「吾枕戈待旦,常恐祖生先我著鞭」。
259
克用射鞭。
260
后唐李可举讨李克用,大破之。克用亡走达靼时,与其豪帅游猎,置马鞭,或木叶,或悬针,射之无不中,豪帅大服。
261
建封、赐鞭。
262
见节使。
263
桓●指鞭
264
桓●战败,将出奔胡,或谓之曰:「今羽林射手尚存八百,舍此而去,可复得乎!」●直以马鞭指天而已。
265
投鞭断流。
266
秦王苻坚谋伐晋,石越曰:「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坚曰:「以吾之衆,投鞭于江,可断其流,何险之足恃乎!」
267
视鞭渉水。
268
金主旻伐辽,次混同江,无舟以渡,金主使一人导前,乘赭白马径渉,曰:「视吾鞭所指而行」。诸军随之,水及马腹,既济,使舟人䇿其渡处不得其底。
269
山堂肆考卷一百八十
URN: ctp:ws103693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