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四:史记v3吴太伯世家~三王世家

《四:史记v3吴太伯世家~三王世家》[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是通过对对应底本影印本进行字符识别打造的初稿。若有错字,请协助纠正
1
《读书杂志》

史记弟三        读书杂志三》

1
             高𨞄王念孙

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世家·憾》

1
见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犹有憾。念孙案:憾本作感后人依今本《左传》攺之耳古无憾字,𠎥感为之《说文》无憾字昭十𭘾《左传》唯檠于威《释文》感户暗反卽今憾字也宣十二𭘾二城往矣,成二𭘾: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唐石经竝作感。宣二𭘾,以其私憾,襄十六𭘾:以齐人之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释文》竝作感。《逸周书·大戒篇》曰:内姓无感,外姓无讁。〈韩策〉曰:感忿睚眦之意。《盐铁论·僃胡篇》曰:士卒失职而老母妻子感恨《汉书》张安世《传》曰:何感而上时归衞将军富平矦印〈杜邺传〉曰:内无感恨之隙,字竝与憾同。又见下。《索隐》本出有感二字《注》曰:感读为憾字省耳,胡暗反,今旣改正文为憾又改注文曰:域或作感字省耳亦读为憾又音胡暗反其失甚矣襄二十九年《左传》美哉犹有憾《释文》正作感。

吴太伯世家·尔而》

1
尔而忘句践杀女父乎。念孙案:此当作而忘句践杀女父乎而卽尔也定十四年《左传》作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是其证今作尔而者后人依五子胥传殇记尔字因误入正文也堕份谓上尔字呼之下而字连下则从为之辞耳。

齐太公世家》

齐太公世家·崔杼归》

1
崔氏妇自杀崔杼归亦自杀。念孙案:归上本有母字母与无同凡《史记》有无字多作母《索隐》本出崔杼母归四宇《注》曰:母音无襄二十七年《左传》至则无归矣乃缢《吕氏春秋》愼行篇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皆其证宋本母作无而删去《索隐》母音无之注今本又脱无字。

鲁周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1
然我一沐三促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念孙案:此文当有二本一本作一饭三起一本作一饭三吐哺而后人误合之也。《太平御览·人事部》沐类、贤类、礼贤类、待士类,引此并作一饭三起以待士,而无吐哺二字,此一本作三起之证也《后汉书》陈元传注引作一饭三吐哺以待士而无起字此一本作三吐哺之证也考诸书所记言三起者则不言吐哺言吐哺者则不言三起今旣言吐哺而又言起则词意重沓且一本作三起者本以一饭三起为句而以待士三字则总承上二句言之今作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则当𣃔一饭三吐哺为句而以起宇下乃为句起以待士斯为不词矣。

鲁周公世家·所知》

1
不干所问不犯所知。念孙案:知当为咨声之误也所问所咨皆承上文而言〈周语〉正作所咨。

鲁周公世家·哀姜》

1
文公有二妃长妃齐女哀姜。念孙案:《索隐》本哀姜上有为字于义为长。

鲁周公世家·衢》

1
遇孟武伯于衢。念孙案:衢本作街此后人依《左传》改之也《索隐》本作街《注》曰:有本作卫者非也《左传》于孟氏之衢案街卫字形相近故街误为卫《索隐》引《左传》孟氏之衢者以明其当作街不当作卫非正文本作衢也若正文本作衢不𢔶误为衢矣又案《尔雅》四达谓之衢《说文》街四通道也则街卽是衢史公述《春秋传》多以诂训之字相代后人攺街为衢失史公之意矣。

燕召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恫恐》

1
国大乱百姓恫恐〈燕策〉作恫怨下文衆人恫恐〈燕策〉姚本作恫怨晚本元作恫恐攺为恫怨案作恫恐者是也作恫怨者后人不晓恫恐之义因据〈大雅〉思齐第改之耳《索隐》曰:恫痛也恐惧也。念孙案:小司马分恫恐为二义非也恫亦恐也与神罔时恫之恫异义〈苏秦传〉秦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小司马以恫为恐惧是也疑亦恐也或言恫恐或言恫疑其义一也说见后洞疑下。

燕召公世家·北迫 内𢵄》

1
燕北迎蛮貉内𢵄齐晋。念孙案:北当为外字之误也隶书外字或作●见汉司隶校尉〈鲁峻碑〉形与北相近因误为北外迫内𢵄相对为文蛮貉故言外齐晋为中国诸侯故言内若云北迫则与下句不对矣又《索隐》曰:𢵄交杂也又作错𭄘氏云:争陌反各本争陌反万作争翁也今据《索隐》单行本订正案:𭄘音是也𢵄者迫也,字本作笮《说文》笮迫也〈小雅·雨无正·笺〉曰:甚急笮且危。或作笮《周官》典同侈声。筰郑《注》曰声迫筰又作迮《文𨕖·叹逝赋·注》引《声类》曰迮迫也《释名》曰:笮㝎也编竹相连迫迮也《史记》《汉书》通作𢵄,《汉书·梁孝王传》李太后与争门𢵄指《史记》同晋灼曰𢵄置字僭以为笮耳师古曰:谓为门扇所笮〈王莽传〉迫𢵄青徐盗贼师古曰:揆读与笮同皆其证也外迫蛮貉内将齐晋𢵄亦迫也小司马读为交䥘之䥘失之《风俗通义》皇霸篇曰燕外迫蛮貊内笮齐晋卽用《史记》之文。

曹叔世家》

曹叔世家·如公孙强不修厥政叔铎之祀忽诸》

1
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厘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知唯德之不建乃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孙强不修厥政叔铎之祀忽诸《正义》解末二句曰至如公孙强不修霸道之政而伯阳之子立叔铎犹尚邋祭祀岂合忽绝之哉。念孙案:张说甚谬如读为而言叔铎非不欲引曹之祀而无若公孙强之不修国政以致绝祀何也文五𭘾《左传》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此云知唯德之不建又云:叔铎之祀忽诸皆用臧文仲语。

宋微子世家》

宋微子世家·为𣦸》

1
今诚𢔶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𢔶治不如去念孙案为犹如也言如身死而国终不治不如去也古者或谓如曰为说见〈韩策〉纵韩为不能听我下。

宋微子世家·为桮》

1
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念孙案:为松亦当作为玉桮此承上文言之不当省玉字《羣书治要》引此正作为玉桮。

晋世家》

晋世家·唐叔虞》

1
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念孙案:唐上本有晋宗后人以晋慝不当竝称故删去晋字也今案昭元年左博迁实沈于大夏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卢叔虞杜《注》曰君人之季世其君曰:叔虞下文当武王巳亥方震大叔梦帝谓已余命而子曰:虞《注》曰:取唐君之名是唐人之季世与周武王子封于唐者皆谓之唐叔虞而武王子封于唐者寔为晋之始祖故言晋唐叔虞以别之《索隐》本出晋唐叔虞四字《注》曰:晋初封于唐故称晋唐叔虞则有晋字明矣。

晋世家·文在其手》

1
及生子文在其手门侯。念孙案:文上脱有字当依《左传》及〈郑世家〉补《初学记》《太平御览·天部》引〈晋世家〉皆有有字。

晋世家·有》

1
尤而效之罪有甚焉。念孙案:有读为又僖二十四年《左传》作又又〈楚世家〉处旣形便势有地利有亦读为又又与旣文义相承又乐毅传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有亦读为又〈燕策〉作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廉颇齿〈相如传〉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有何怨之有亦读为又淮阴侯传项王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有亦读为又《汉书》作又〈吴王濞传〉大王诚幸而许之一言则吴王率楚王略函谷关守荥阳敖仓之粟距汉兵治次舍须大王大王有幸而临之则天下可幷有亦读为又凡经传又字多作有说见《释词》。

晋世家·此受次赏》

1
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受次赏。念孙案:上旣云此复受次赏则此亦当然若无复宇则文义不明《太平御览》治道部引此正作此复受次赏。

楚世家》

楚世家·此受次赏·坼剖》

1
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劳。念孙案:剖本作副〈大雅〉生民篇不坼不副《释文》副孚逼反《正义》曰:坼副皆制也引〈曲礼〉为天子削瓜者副之是也后人误读副为去声遂不𢔶其解又见《集解》有简狄胷剖生契之语因改副为剖耳《说文》副判也籀文作临《太平御览·人事部》引《史记》作坼临而生是其明证矣。

楚世家·越章王》

1
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念孙案:《大戴礼·帝系篇》越章作灭章《索隐》引《世本》作就章或字古声与蹵相近说见《唐韵正》蹵从就声,蹵然或为蹙然,蹵刍或为蹙刍见〈曲礼〉及《汉书·贾𧧼传》则作戚者是也。戚譌为钺卽今斧钺字。故又譌为越,犹甯戚之譌为甯越矣见《淮南·道应篇》

楚世家·使弃疾杀之》

1
于是灵王使弃疾杀之。念孙案:此当作使疾杀之疾速也昭四年《左传》作王使速杀之是其证也今本疾上有弃字者因下文公子弃疾而误。

楚世家·卑梁》

1
初吴之邉邑卑梁与楚边邑锺离小童争桑。念孙案:《太平御览》州郡部引此卑梁下有女字是也〈吴世家〉曰楚邉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邉邑之女争桑伍子胥传亦曰两女子争桑《吕氏春秋》察微篇亦曰楚邉邑卑梁处女。

楚世家·僞谓楚王》

1
楚威王令齐必逐田婴田婴恐张丑僞谓楚王曰:。念孙案:僞读曰为人谋而不忠之为言张丑为田婴谓楚王也古作为之为通作僞故为人谋之为亦通作僞说见〈秦策〉苏代僞为齐王曰:下僞为卽为谓

楚世家·搏其士卒》

1
盼子复搏其士卒以与王遇必不便于王矣《索隐》曰:搏音膊亦有作附读。念孙案:膊附二音皆非也搏当为搏字之误也搏与专同〈田完世家〉韩冯搏三国之兵《集解》徐广曰:搏音专专犹并合制领之谓也吴王濞传燕王搏胡衆入萧关《索隐》曰:搏音专专谓专统领胡兵此言搏其士卒以与王遇意亦同也〈齐策〉作整其士卒整与搏意亦相近作搏则非其指矣。

楚世家·二十𭘾》

1
二十𭘾齐泯王欲为从长。念孙案:《索隐》本出二十六𭘾四字《注》曰:案下文始言二十四𭘾又更有二十六云则此云二十六𭘾衍字也当是二十𭘾事据此则正文本作二十六𭘾而小司马以为当作二十𭘾今本依小司马改为二十𭘾则与注内此云二十六𭘾之语不合故又于注首加八字云俗本或作二十六𭘾然后接以案下文云:云甚矣其谬也。

楚世家·邹》

1
邹费郯邳者罗鹫也。念孙案:邹本作骤古多以骤为邹字〈封禅书〉祠翳曝山〈吴世家〉为辩伐鲁〈陈杞世家〉膝薛驺夏殷周之闲封也。〈田完世家〉驺忌驺衍〈孟子传〉齐有三驺子〈韩长孺传〉尝受《韩子》杂家说于嬲田生所《汉书·地理志》鲁国驺,故邾国。〈王吉传〉能为驺氏《春秋》,又汉有驺氏。二镜铭造孔庙礼器碑隂有驺韦仲卿荡阴令,〈张迁碑〉阴有驺叔义《索隐》本出驺费二字《注》曰:邹秘二音今本攺骤为邹则小司马无●作音矣下文寒邹鲁之心〈孟子传〉孟轲邹人也《索隐》本竝作驺班马字类及毛晃增修礼部韵略引〈孟子传〉竝作驺,宋本同。

楚世家·必万之于⻁》

1
若使泽中之麋蒙虎之皮人之攻之必万之于虎。念孙案:必万之于虎《索隐》本作必万于虎矣于义为长。

越王句践世家》

越王句践世家·怨伐》

1
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念孙案:怨伐二字义不相属诸书亦无以怨伐连文者伐字盖因下文而误衍也文选鹏鸟赋注引此无伐字。

越王句践世家·鎭》

1
鎭抚国家。念孙案:鎭本作塡,古多以塡为鎭抚字〈小雅·采菽篇〉:天子之邦《毛传》𣪏鎭也《释文》鎭本作塡《史记·高祖纪》鎭国家抚百姓,《汉书》作塡,〈孝文纪〉塡抚诸矦,〈天官书〉塡星岁塡一宿〈齐悼惠王世家〉赞大封同姓以鎭万民之心。〈萧相国世家〉塡抚谕告,使给军𠊊。〈平津矦传〉宐佐明主塡抚国家,〈太史公自序〉萧何塡抚山覀,字竝与鎭同。《索隐》本出塡抚二字《注》曰:鎭音今攺塡为鎭而删去其音妄矣。

越王句践世家·导谀》

1
吴巳杀子胥导谀者衆。念孙案:导谀卽谄谀也或作道谀《庄子·天地篇》道谀之人是也又曰:谓已道人谓已谀人道人卽谄人也渔父篇曰希意道言谓之谄是道与谄同义故《荀子·不苟篇》非谄䛕也《贾子·先醒篇》君好谄䛕而恶至言《韩诗外传》并作道䛕谄与导声之转诏䛕之为导䛕留及之为导及〈礼书〉臽及士大夫《索隐》本作啗及,《大戴礼·礼三本篇》作导及《荀子·礼论篇》作道及。案:臽字当读为覃及鬼方之覃,《集解》本臽譌作函,辩见〈礼书〉。禫服之为导服〈士虞礼〉记:中月而禅郑《注》古文禅或为婆惑大记福而丙无巽者注聋或作道《说文》因琰二字竝读若三𭘾导服之导《玉篇》酉他食也感二切,掞,馀冄切,禫之或为导,𠀬棪之读□导其理一也皆声转而字异也。

越王句践世家·请成越》

1
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念孙案:《文𨕖·荅苏武书·注》引此作请成于越今脱于字。

越王句践世家·不贵 不见》

1
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念孙案:此文本作吾患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自见其睫也祇因患譌作贵后人不𢔶其解遂于贵上加不字耳《太平御览》引此已误《大戴礼·曾子立事篇》旣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今本作贵其能以让也此亦是患譌作贵后人因删去不字也或增不字或删不字皆由不知贵为患之论耳不自见其睫今本脱自字《太平御览·人事部七》引此有自字下文曰: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则有自字明矣《韩子·喻老篇》杜子谏楚庄王曰:臣患王之智如目也今本出上有愚字卽患字之误而衍者又脱王字。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语意正与此同。

越王句践世家·职》

1
杀人而𣦸职也。念孙案:《尔雅》职常也言杀人而𣦸固其常也五子胥《传》曰:事成为卿不成而亨固其职也季布《传》曰:季布为项𥷸用职耳定元年《左传》曰:为宋役亦其职也上文曰:故我常从宋义并与此同。

郑世家》

郑世家·是率诸矦》

1
齐强而厉公居栎卽不往是率诸侯伐我内厉公𫝹孙深是当为且字之误也卽若也古谓若为卽说见〈匈奴传〉。言我若不往则齐且率诸侯伐我而纳厉公也。

郑世家·甫瑕》

1
使人诱劫郑大夫甫瑕。念孙案:瑕本作假《索隐》本出甫假二字《注》曰:《左传》作传瑕此本多假僭亦依字读是《史记》本作假不𢔶以《左传》改之也瑕假声相近故字亦相通《淮南·精神篇》审乎无瑕《庄子·德充符篇》瑕作假〈檀弓〉公肩假《汉书·古今人表》作公肩瑕是其证。

郑世家·娠大叔》

1
当武王邑姜方娠大叔。念孙案:上文成王封叔虞于唐《索隐》引此娠大叔作动大叔是《史记》旧本本作动而今作娠者后人不解动字之义又以《左传》作震震与娠通故攺为娠也今案娠震皆动也《尔雅》娠震动也郭《注》曰娠犹震也说父娠女妊身动也《春秋传》曰后缗方娠哀元年《汉书·高祖纪》已而有娠应劭曰:娠动怀任之意《左传》百邑姜方娠昭元年今《左传》作震〈大雅·生民篇〉载震载夙《毛传》曰震动也《正义》曰:动谓怀任而身动也是娠震皆动也〈周本纪〉曰身动如孕者是也凡史公述《尚书》《春秋传》多以诂训之字相代此言方动大叔亦是以动代震也。至小司马述本书之文例不以诂训之字相代若本书作娠小司马无缘改为动也后人不知古训而辄改为娠失史公之意矣。

赵世家》

赵世家·五世而生赵夙》

1
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而生赵夙。念孙案:生当为至言自叔带以至赵夙凡五世也上文云:自造父已下六世至奄父卽其证至与生草书相似又涉上文奄父生叔带而误《太平御览·封建部三》引此正作至。

赵世家·诸大夫朝》

1
诸大夫朝徒问唯唯不问周舍之鄠郓。念孙案:文选辩亾论注引此朝上有在字于义为长。

赵世家·城不浸》

1
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念孙案:浸当为𣳚字之误也《文选·辩亾论·注》《太平御览·治道部》引此竝作𣳚。〈魏世家〉作湛与沈同湛亦没也〈秦策〉及《韩子·难篇》竝作沈,《说苑·权谋篇》作𣳚〈赵策〉作沈,又作𣳚。

赵世家·异曰》

1
异曰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念孙案:异曰之文与上他曰相复异曰本作旦曰字之误也旦曰谓梦见美女之明日也《汉书·高祖纪·注》旦日,明日也。夜梦美女鼓琴而歌故明曰数言所梦而想见其状不待异曰也旧本《北堂书钞·乐部二》引此正作旦日陈禹谟依俗本改为异日。《太平御览·乐部八》同。

赵世家·序往古之勋》

1
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母尽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正义》曰厚重也。念孙案:张所见本作厚往古之勋故训厚为重今案厚与序文义皆有未安当依〈赵策〉作享往古之勋字之误也〈汉荆州刺史度尚碑〉厚字作𢈲,〈三公山碑〉作●,竝与享相似享受也见僖二十三年《左传注》〈晋语·注〉言不劳百姓而坐受往古之功也。

赵世家·礼也 不必古》

1
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念孙案:此当依〈赵策〉作理世不必一道今本〈赵策〉理字亦窃作礼姚本云一作理而便国不必法古理世治世也不必法古卽承上文何古之法而言商君传亦云: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今本理世譌作礼也隷书世也相似〈太史公自序〉强弱之原云以世徐广曰:一作云已也古上又脱法字则文不成义。

赵世家·奇行》

1
且服奇者志淫则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者民易则是呉越无秀士也《索隐》解上二句曰邹鲁好长缨是奇服也。服非其志皆淫僻也而有孔门颜冄之属,岂是无奇行哉。念孙案:服奇奇行两奇字皆读为奇哀之奇《周官》宫正奇哀之民郑《注》奇哀话觚非常闻人奇服怪民注奇服衣非常此言服正者志未必正服奇者志未必淫若谓服奇者志必淫则是邹鲁之士儒冠儒服必无奇衰之行也中国未必无莠民蛮夷未必无俊民若谓俗辟者民必易则是吴越风俗邪辟必无秀异之士也小司马误以奇行为菩行故所说皆非。

赵世家·鸱之塞》

1
攻取丹邱华阳鸱之业《正义》曰:徐广曰:鸱一作鸿鸿上故关今名鸿城在定州唐县东北六十里本晋鸿上关城也又有鸿上水源出唐县北葛洪山接北岳恒山与鸿上笨皆在定州。念孙案:如《正义》则鸱之二字乃是鸿上之譌,鸿与鸱草书相近之本作出与上字亦相近故鸿说作鸱𭄘昼《新论·通塞篇》快若轻鸿之泛长风,今本鸿譌作鸱上譌作之耳《水经·𣻎水注》曰:𣻎水又东流歴鸿山,世谓是处为鸿头,疑卽《晋书地道记》所谓鸿上𨶚者也。𨶚尉治北平而画塞于望都东北去北平不远兼县土所极也𣻎水于是左纳鸿上水水出覀北近溪东南流注于𣻎水也以上《水经注》鸿上𨶚卽鸿上塞故水亦有鸿上之名今保定府唐县覀北七十里有鸿城社卽《正义》所云鸿上故𨶚今名鸿城者也。

赵世家·主父開之》

1
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父開之《索隐》曰:開谓開门而纳之俗本亦作闻字者非也谯周及孔衍皆作闭之闭谓藏之也《正义》本作開之云:谓容其入宫闭藏也。念孙案:此闭误为開開又误为闻也不言開门纳之而但言開之则文义不明当从《正义》本作闭之为是《列女传》骘踪传亦作闭之。

赵世家·上佼》

1
齐之事王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索隐》曰:俊犹行也念孙案:小司马说非也佼与交同《说文》佼交也《管子·形势篇》乌集之佼甞苦不亲〈形势解篇〉曰与人佼多诈僞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佼〈七臣七主篇〉曰好交友而行私请又〈明法篇〉民务交而不求用〈明法解篇〉交作佼上交上等之交也言齐之事王如此当为王之上交而今反触罪也〈赵策〉作宜为上交又曰:秦与韩为上交秦与梁为上交皆其证。

赵世家·入之秦》

1
入之秦不听主合。念孙案:入之秦当作主入之秦谓韩主入上党于秦而冯亭不听也脱去主字则文义不明〈赵策〉作主内之秦不顺主命是其证。

赵世家·赵氏》

1
赵氏壮者皆𣦸长平。念孙案:氏当为民字之误也燕世家及〈燕策〉皆作民。

魏世家》

魏世家·无忌》

1
无忌谓魏王曰:杨倞注《荀子·强国篇》引此无忌作朱忌。念孙案:作朱忌者是也作无忌者后人以意改之耳《史记》他篇中或称信陵君或称魏公子无忌或称魏将无忌其但称无忌者则承上文而言今无忌之名不见于上文上文范痤上书信陵君但称信陵君,不称无忌而忽云无忌谓魏王曰:则文义不少假如平原君名胜胜字米见于上文而忽云胜谓赵王曰:其可乎且下文称信陵君无忌矫夺晋鄙兵而此但称无忌则是详于后而略于前于理尤不可通〈魏策〉作朱已谓魏王曰:已忌古同声〈郑风·大叔于田·笺〉忌读如彼已之子之己。则《史记》之本作朱忌甚明杨倞引作朱忌则唐时本尚未误。鲍彪注〈魏策〉云:朱己,史作无忌,大事记谓信陵之言,㴱切综练,皆为俗本所惑。

魏世家·交强秦魏之兵》

1
今韩氏以一女子奉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亾乎。念孙案:交当为支字之误也隷书交字或作友形,与支相近言韩不能支秦魏之兵也〈魏策〉作外安能支强秦魏之兵是其证。

魏世家·与强秦邻之祸 天时》

1
王速受楚赵之约赵挟韩之质以存韩而求故地韩必效之此士民不劳而故地𢔶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而又与强秦邻之祸也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念孙案:与强秦邻之祸当从〈魏策〉作无与强秦邻之祸此言魏与秦伐韩以求故地韩亡则魏与秦邻而受其祸今魏存韩而求故地则故地不劳而𢔶且韩存则魏无与秦邻之祸故曰: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而又无与强秦邻之祸也天时当从〈魏策〉作大时言存韩安魏而利天下王之时莫大于此也〈秦策〉曰今攻齐此君之大时也是其证。

韩世家》

韩世家·不如出兵以到之 公待秦而到 施三川而归》

1
楚围雍氏韩求救于秦秦未为发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秦为且救韩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出兵于楚以待公殆不合矣公仲曰:子以为果乎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楚威王攻梁也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魏魏折而入于楚韩固其与国也是秦孤也今本秦孤误作孤秦兹据宋本游本及〈韩策〉攺下文曰是齐孤也〈楚世家〉曰是楚孤也文义竝与此同不如出兵以到之魏楚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今其状阳言与韩其实隂善楚公待秦而到必轻与楚战楚阴𢔶秦之不用也必易与公相支也公战而胜楚遂与公乘楚施三川而归公战不胜楚楚塞三川守之下楚字疑衍此谓秦塞三川而守之非谓楚也〈韩策〉无下楚字。公不能救也《索隐》解不如出兵以到之曰到欺也犹俗云张到然《战国策》作劲劲强也。念孙案:小司马训到为欺而引俗语张到为证甚属无稽且与下文公待秦而到之语不合其引〈韩策〉作劲而训为强是也出兵以劲之者阳为助魏而实以虗声劲之也。魏恃秦而劲必与楚战楚魏相搏秦因取西河之外以归故〈韩策〉曰魏氏劲威王怒楚与魏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也〈秦策〉记此事曰楚攻魏张仪谓秦王曰:不如与魏以劲之则作劲者是也高《注》曰:劲强也东周策曰秦知赵之难与齐战也将恐齐赵之合也必阴劲之〈楚策〉曰三国恶楚之强也恐秦之缓而带楚也必深攻楚以劲秦〈韩策〉曰故王不如令韩中立以攻齐王言救魏以劲之故与此劲字同义下文公待秦而到亦当依〈韩策〉作公恃秦而劲谓韩恃秦而劲必与楚战〈楚策〉曰:赵恃楚而劲必与魏战胜则秦与韩乘楚施三川而归不胜则秦塞三川而守之韩不能救也凡隶书从力之字或譌从刀,故功论作㓛〈汉衞尉衡方碑〉克亮天㓛。勮譌作剧,劫譌作刦,从巠之宇或书作𡉊,𠀬譌而为至,故痉譌作痓〈大𮎰南经〉大𮎰之中有山名曰:去痉,郭音●痉之痉,今本譌作痓。凡医书内痉字多如此作轻譌作轾《楚辞·九辩》前轻輬之锵锵兮今本轻譌作轾。力与刀、𡉊与至,形竝相似,故劲譌作到,〈覀周策〉:楚宋不利秦之听三国也,彼且攻王之聚以劲秦鲍彪本劲譌作烈正与此同也说见〈覀周策〉到秦下又《正义》解施三川而归曰施犹设也三川周天子都也言韩战胜楚则秦与韩驾御于楚卽于天子之都张设救韩之功行霸王之迹加威诸侯乃归咸阳也。念孙案:张说甚谬施读为移移易也言与韩乘楚而因易三川以归也〈韩策〉作易三川而归是其明证矣旧完世家曰请与韩地而王以施三川蔡泽《传》曰:利施三川以实空阳〈秦策〉同,张训施为展亦非义竝与此同施与移古同声而通用《管子·国蓄篇》今君铸钱立币民庶之通施也〈轻重甲篇〉施作移《荀子·儒效篇》充卢之相施易也《汉书·衞绾传》剑人之所施易施字竝读为移施文皆以豉反亦与移通《大传》绝族无移服丧服传作施《释文》竝以豉反《庄子·人间世篇》哀乐不易施乎前崔𧩿云:施,移也,音以豉反

田敬仲完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粟予民》

1
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粟予民以大斗。念孙案:粟予民以大斗文不成义粟当为禀音彼锦力锦二反禀予,犹给予也,谓以小斗收之而以大斗给之也《说文》禀赐谷也《广雅》曰:禀予也《汉书·文帝纪》吏禀当受鬻者颜师古曰:禀给也中庸既糜称事《释文》廪作禀彼锦反一本又力锦反《管子·五行篇》大常察于地利故使为廪者尹知章曰廪给也廪与禀古同声而通用今本禀作栗者禀栗隶书相似〈汉楚相孙叔敖碑〉葬栝禀乏禀作●。〈合阳令曹全碑〉:以家钱籴米粟,粟作●,二形相似又涉下文请粟而误耳。《太平御览·器物部》引《史记》作廪,是其证。

田敬仲完世家·毁言 举言》

1
自子之所卽照也毁言曰至又下文自子之守阿誉言日开。念孙案:两言字皆后人所加,毁誉皆言也,无庸更加言笇旧本《北堂书钞》〈封爵部下〉〈刑法部下〉陈禹谟本竝作俗本加言字《艺文类聚·治政部上》《太平御览》〈封建部一〉〈职官部六十四〉〈治道部四〉〈刑部十一〉引此皆无两「言」字。《通典·职官十五》同,唯《通鉴·周纪一》作毁言日至,誉言日至,则所见《史记》本已有两「言」字矣。

田敬仲完世家·春温》

1
天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念孙案:浊以春温文不成义《索隐》本出大弦浊以温者君也八字《注》云:案《春秋后语》温字作春春气温义亦相近也据此则小司马本无春字。今本作春温者一本作温一本作春而后人误合之耳《太平御覧·人事部》引此作春从别本也陈祥道《礼书》引作春温则所见本已误。

醳之愉》

1
攫之㴱醳之愉者,政令也。《集解》徐广曰:一作舒《索隐》曰:译音释《史记》释字多作醳。与下文舍字并同愉,音舒。念孙案:徐云一作舒者谓醳一作舒,非谓愉一作舒也。醳之愉下文作舍之愉,而舍字古读若舒《说文》舒从于舍声〈小雅·何人斯篇〉亦不遑舍与车旴为韵,《左氏春秋》哀六年齐陈乞弑其君荼《释文》音舒《公羊》茶作舍《史记·律书》舍者日月所舍舍者舒气也〈聘礼〉记:发气男盈睿郑《注》发气舍气也舍气卽舒气醳通作舍,故又通作舒,若愉字古音在矦部,舒字古音在鱼部两字绝不相通故书传中愉字无通作舒者而字书韵书愉字亦无舒音索隐之愉音舒当作愉音兪《淮南·本经篇·注》曰:馀和也恼之㴱醳之愉喩政令之宽猛相济今作音舒者,卽因《集解》内舒字而误。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三人行》

1
三人行必𢔶我师。念孙案:三人行本作我三人行今本无我字者后人依俗本《论语》删之也何晏注皇侃《义疏》《经典释文》《唐石经》邢昺《疏》皆有我字,说见《石经考文提要》《集解》引何《注》言我三人行则《史记》原文亦有我字当补入。

孔子世家·景行行止》

1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念孙案:宋本行止作行之王应麟诗考引此亦作行之今本仍作行止者后人依诗文改之也案〈小雅〉车韬《释文》曰仰止本或作仰之又表记引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释文》曰仰止本或作仰之行止诗作行之是隆本《毛诗》上句作止下句作之也诗《正义》曰:仰之行之则上下句皆作之未可辄据今本《毛诗》以改《史记》也〈三王世家〉载武帝制曰髙山仰之景行向之朕甚慕隐虽向与行异文而上下句亦皆作之。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次近所旁》

1
又闲令吴广之次近所旁丛祠中《索隐》本无近字。念孙案:近卽所字之误而衍者也次所谓戍卒止次之所也其旁有丛祠故曰:次所旁丛祠加一近字则文不成义矣《汉书》亦无近字。

陈涉世家·伍徐》

1
銍人伍徐徐广《音义》曰徐一作逢《汉书·陈胜传》作五逢引之曰:徐与逢声不相近徐当为徐字之误也《说文》有读若蠡徐与逢声相近故字相通赵氏云崧廿二史剖记谓《汉书》受徐为逢非也。

外戚世家》

外戚世家·寒卧岸下》

1
为其主入山作炭寒卧岸下百馀人。念孙案:寒当从《汉书》作暮字之误也《太平御览》火部引《史记》亦作暮。

外戚世家·奇两女》

1
臧儿卜筮之曰:两女皆当贵,因欲奇两女。《索隐》曰:奇者,异之也。孙守真按:奇货可居、屯积居奇之奇。单字想复词。《汉书》作「倚」,倚者,依也。孙守真按:字形结构换部首耳。念孙案:「奇」卽「倚」字也。〈说卦传〉:参天两地而倚数,《释文》:倚,蜀才作「奇」。《周官》大祝:奇𢳎,杜子春云或云:奇,读曰倚。是「倚」与「奇」通也。颜师古曰:冀其贵而依倚之、𢔶尊宠,是也。小司马训「奇」为「异」,失之。

外戚世家·身貌》

1
视其身貌形状念孙业古书无以身貌二字连文者身当为体俗书作軆因脱其右牛耳《艺文类聚·人部》初学记中官部《太平御览》皇亲部人事部引此竝作体貌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曰体貌闲丽《汉书·五行志》曰体貌不恭

萧相国世家》

萧相国世家·乃令萧何》

1
于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超。念孙案:萧何下脱去第一二字当依《汉书》《汉纪》补上文是羣臣以为曹参位次当居第一而高祖及鄂千秋皆以为萧何当第一此处若不言萧何第一则上文全无收束矣萧何第一为一事赐带剑履云云又为一事《太平御览·治道部》引《史记》正作乃令萧何第一。

曹相国世家》

曹相国世家·东阿》

1
北救束阿。念孙案:阿上本无东字此后人依《汉书》加之也东阿故城在今阳谷县东北本战国时阿邑田完世家所谓齐威王烹阿大夫者也汉始置东阿县故《史记》中或谓之阿或谓之束阿《索隐》水出北救阿三字《注》云:阿卽束阿也《正义》曰:今济州东阿也则正文内无东字甚明今本既加东字又删去注内阿卽东阿也五字其失甚矣绛矦世家击秦军阿下亦不称东阿。

曹相国世家·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

1
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念孙案:如齐故俗诸作以百数本作如齐故诸儒以百数齐故诸儒四字连读如与而同言参问所以安集百姓而齐之故儒以百数言人人殊也《汉书》作而齐故诸儒以百数是其明证矣今本《史记》故下有俗字者后人不知如与而同而以如齐故三字连读遂于故下加俗字谓参之治齐欲如其故俗不事更张也不知参问政于诸儒而诸儒言人人殊未知所定及葢公敎以清静无为然后用黄老之术而齐国大治若参之治齐本欲行所无事则不待葢公敎之矣皆由不知如之读为而故文义失而句读亦舛也。

曹相国世家·顜若画一》

1
萧何为法顜若画一,《集解》徐广曰:顜音古项反一音较古岳反《索隐》本顜作观《注》曰:《汉书》作讲,文颖云:讲,一作较。案:训直又训明,言法明直若画一也。觏音讲、亦作讲,小颜云讲和也单行本如是今本《史记》艰譌作颟故注文亦有改窜。念孙案:《集韵·上声·三讲》顜,古项切,明也,和也,直也。《史记》顜若画一,或作觏通作讲,又〈入声·四觉〉:顜,讫岳切,明也,和也。《史记》顜若画一,或作觏,通作较,《集韵》两引《史记》竝云或作觏,与小司马本同,而《说文》《玉篇》《广韵》皆无顜字,则顜卽觏之譌也。《集解》同凡从见之字,隷书或譌从页《周官》大宗伯殷藏曰观今俗本譌作俯。}}故觏譌作顜,觏从冓声,而读若港,犹讲从冓声,而读若港也。觏从冓声而读若角,犹斠从冓声而读若角也见《说文》,或谓顜为斠之讹,非也,《说文》斠平斗斛也,卽〈月令〉角斗角之角,与此义不同。且斠字从斗,斗与页形不相近,若本是斠字无缘譌为顜也《汉书》一本作较,较与觏声亦相近。

畱矦世家》

畱矦世家·直堕其履汜下》

1
今本及汉书张良传汜字皆作圯,乃后人所攺。𭄘攽、宋祁巳辩其误。
2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汜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汜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索隐》曰:崔浩云直犹故也亦恐不然慎言正也谓至良所正堕履。念孙案:老父堕其履于桥下而使良取之欲以观其能忍与否耳如小司马说则是堕履出于无慈失其指矣,但崔浩训直为故望文生义于古亦无据柴直之言特也谓特堕其履于桥下而使良取之也《韩诗外传》客谓匮生曰:臣里母相善妇儿疑而肉其姑去之恨而告于里母里母曰安行今令姑呼女卽束縕请火去妇之家曰吾犬争肉相杀请火治之,姑乃直使人追去姑还之此直字与直堕其屦之直同义亦谓特使人追还之也《史记》梁孝王世家平王亵直使人开府取罍樽赐任王后亦谓特使人取罍樽赐之也直与特古同声而通用〈祭义〉曰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文十一年《谷梁传》曰:不言帅师而言败何也直败一人之辞也《孟子·梁惠王篇》曰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庄子·德充符篇》曰某也直后而未往耳齐策曰衍非有怨于仪也所以为国者不同耳义竝与特同《吕氏春秋》忠厌篇特王子庆忌为之赐而不杀耳髙诱《注》曰:特犹直也邬风〈柏舟篇〉实维我特《韩诗》特作直史叔孙通传正直戏耳《汉书》直作特

畱矦世家·具以郦生语告于子房曰何如》

1
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于子房曰何如。念孙案:此当从宋本作具以郦生语告于子房何如于子房何如者,犹言子房以为何如也。〈齐策〉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言王以为当何如也〈赵策〉赵王谓虞卿曰今者平原君为魏请从寡人不听其于子何如言子以为何如也《史记》叔孙通传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汉书》作于公何如〈吴王濞传〉上问袁盎曰今吴楚反于公何如皆谓公以为何如也语意正与此同《汉书》张巨传作具以藏坐计告良曰于子房如何《新序·善谋篇》作具以𠊊其言告之曰其于子房意如何皆其明证矣后人不解于子房何如之语遂移于子房三字于告字之下而读具以郦生语告于子房为一句不知称子房者乃高祖之语若史公记事之词则当称张良不当称子房也弗思甚矣。

畱矦世家·释箕子之拘》

1
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门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念孙案:释箕子之拘本作式箕子之门今本式作释门作拘者后人据《礼记》《逸周书》《荀子》及东晋《古文尚书》攺之也不知他书作释箕子之囚此独作式箕子之门《吕氏春秋》慎大篇曰武王封比干之墓靖箕子之宫高《注》淸净其宫以异表商容之闾,士过者趋车过者下《淮南·道应篇》曰武王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柴箕子之门高《注》柴护之二书说武王礼箕子之事与此文相近也下文曰: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封圣人之墓卽封比干之墓表贤者之闾卽表商容之闾式智者之门卽式箕子之门若作释箕子之拘则与下文不合矣徐广《音义》曰释一作式拘一作囚案拘一作囚当为拘一作门葢徐氏所见有二本一作释箕子之拘一作式箕子之门也今本则又攺门为冈矣而释作式式字尚未攺则古本犹可考见也《汉书·张良传》《新序·善谋篇》竝作式箕子之门师古阳式亦表也一说至其门而燕车式所以敬之

畱矦世家·幷葬黄石冢》

1
畱矦𣦸,幷葬黄石冢。念孙案:幷葬黄石下不当有冢字,此涉下文上冢而误衍也。《汉书》作幷葬黄石,《艺文类聚·地部》《太平御览·时序部》腊类及地部引《史记》亦作幷葬黄石《初学记·岁时部》引作幷黄石葬御览时序部伏类引作幷黄石葬之皆无冢字。

陈丞相世家》

陈丞相世家·长美色》

1
平为人长美色。念孙案:当从《汉书》作长大美色下文人谓陈平何食而肥肥与大同义若无大字则与下文义不相属《太平御览·饮𠊊部》引《史记》正作长大美色。

陈丞相世家·攻下殷王》

1
汉王攻下殷王。念孙案:殷下王字涉上文殷王而误衍也攻下殷者谓攻下殷国〈项羽纪〉立司马卬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殷下不当有王字下文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亦但言殷不言殷王也《太平御览》珍宝部引此无王字《汉书》亦无。

陈丞相世家·监护军长者》

1
诸将尽说曰大王一曰𢔶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卽异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念孙案:长者诸将自训犹言使之监护我等也监护下不当有军字此因上文典护军而衍《汉书》《汉纪》皆无军字。

陈丞相世家·顾大王用之》

1
诚臣计画有可采者顾大王用之。念孙案:顾当依《汉书》作愿草书之误也。

绛矦世家》

绛矦世家·吏事》

1
文帝旣见绛矦狱辞乃谢曰吏事方验而出之。念孙案:此当作吏方验而出之不当有事字葢古文事字作史与吏相似故史误为事今本作吏事者一本作吏一本作事而后人误合之耳《汉书·周勃传》无事字。

绛矦世家·恨》

1
自窦长君在时竟不𢔶侯外吾甚恨之。念孙案:恨悔也商君《传》曰: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范雎《传》曰:使臣卒然填沟𫫽君虽恨于臣无可奈何〈鼂错传〉曰公言善吾亦恨之李将军《传》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汉书》同。师古曰:恨悔也义竝与此同。

三王世家》

三王世家·极临 覀凑》

1
极临北海覀凑月氏。念孙案:极逺也言遽临北海也《楚辞·九歌》望涔阳兮极浦王《注》曰极远也《广雅》同凑当为溱,故《正义》音臻而训为至《汉书·王𮖥传》万祥毕臻谷永传具风三凑〈王莽传〉圣瑞毕漆师古竝云凑与臻同,作凑者,字之误耳。《班马字类·十九臻韵》有凑字引《史记》覀凑月氏,音臻,则所见本己误。

三王世家·俷》

1
孙守真按:俷,原作●缺字:⿰亻⿰月己,馀同不赘。
2
母俷德,《集解》徐广曰:俷一作菲。念孙案:俷德,本作非德,徐广《音义》本作菲,一作俷,今本菲作俷、俷作菲者,皆后人依下文褚先生语改之也。《索隐》本出无菲德三字注曰苏林云:菲废也,本亦作俷,俷败也,孔文祥云菲薄也《汉书》作棐,今改正文作俷,则与《索隐》本亦作俷之语不合且正文本作菲,故孔文祥训为薄若作俷,则当训为败、训为背,不𢔶训为薄矣。又下文褚先生曰:诫燕王以无俷德,《索隐》曰:案上策云作菲德,下云勿使王背德也,则俷当音扶味反,据此,则下文自作俷,此文自作菲,不𢔶据彼以改此,明矣。
3

《史记》弟三
URN: ctp:ws118029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