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序目

《序目》[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廿二史札记》

廿二史札记序》

1
瓯北先生早登馆阁,出入承明,硕学淹贯,通达古今,当时咸以公辅期之。旣而出守粤徼,分臬黔南,从军瘴疠之乡,布化苗猺之域,盘根错节,游刃有馀。中年以后,循陔归养,引疾辞荣,优游山水间,以著书自乐。所𢰅《瓯北诗集》、《陔馀丛考》久已传播士林,纸贵都市矣。今春访予吴门,复出近刻《廿二史札记》三十有六卷见示。读之窃叹其记诵之博,义例之精,论议之和平,识见之宏远,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乃读其自序,有「质钝不能研经,唯诸史事显而义浅,爰取为日课」之语,其撝谦自下如此。虽然,经与史,岂有二学哉?昔宣尼赞修六经,而《尚书》、《春秋》实为史家之权舆。汉世刘向父子校理秘文为《六略》,而《世本》、《楚汉春秋》、《太史公书》、《汉著纪》列于《春秋》家,《高祖传》、《孝文传》列于儒家,初无经史之别。厥后兰台、东观作者益繁,李充、荀勖等剏立四部,而经史始分,然不闻陋史而荣经也。自王安石以猖狂诡诞之学要君窃位,自造《三经新义》,驱海内而诵习之,甚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章、蔡用事,祖述荆舒,屏弃《通鉴》,为元佑学术,而十七史皆束之高阁矣。嗣是道学诸儒,讲求心性,愳门弟子之泛滥无所归也,则有诃读史为玩物丧志者,又有谓读史令人心粗者。此特有为言之,而空疏浅薄者托以藉口,由是说经者日多,治史者日少。彼之言曰:「经精而史粗也,经正而史杂也。」予谓经以明伦,虚灵元妙之论,似精实非精也。经以致用,迂阔刻㴱之谈,似正实非正也。太史公尊孔子为世家,谓:「载籍极博,必考信于六蓻。」班氏《古今人表》尊孔、孟而降老、庄,皆卓然有功于圣学,故其文与六经竝传而不愧。若元、明言经者,非剿袭稗贩,则师心妄作,卽幸而厠名甲部,亦徒供后人覆瓿而已,奚足尚哉!先生上下数千年,安危治忽之几,烛照数计,而持论斟酌时势,不蹈袭前人,亦不有心立异。于诸史审订曲直,不揜其失,而亦乐道其长,视郑渔仲、胡明仲专以诟骂炫世者,心地且远过之。又谓稗乘脞说,间与正史岐互者,本史官弃而不采,今或据以驳正史,恐为有识所讥。此论古特识,颜师古以后未有能见及此者矣。予生平嗜好与先生同,又少于先生二岁,而衰病久辍铅椠,索然意尽,读先生书,或冀涊然汗出而霍然病已也乎!
嘉庆五年岁次庚申六月十日,嘉定钱大昕序

序》

1
经者,治之理;史者,治之迹。三代以上明于理、而经立,三代以下详于迹、而史兴。世愈积,事愈多,其于天下之情变、古今之得失,葢有不可枚举者矣。立乎今日以溯古人,辽濶数千年世,尽狃于目前之近,沿流旣远,前后逈判,不特封建井田之制为夐乎其不可返也。昔三代忠、质、文之运,递相救也、亦递相因,往往有此一代之所趋,而前代已啓其端;有彼一代之所开,而后代遂衍其绪。世第纷然,交眩于成败废兴之迹;囘惶变易,则卒不得其所以致之者。后之读史者排比事类,商榷伦物,不过取一人一事而予夺之、毁誉之,葢皆未离乎经生之见也。
2
阳湖赵瓯北先生以经世之才,具冠古之识,自太史出守,擢观察,甫中岁卽乞养归,优游林下者将三十年,无日不以著书为事,辑《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方先生属稿时,每得与闻绪论,及今始溃于成,孙守真按:溃成?不解,疑有误。俟考。窃获从编校之役,反覆卒读之。嗟夫!自士大夫沉湎于举业,孙守真按:湎,原作●缺字:⿰氵⿱丆囘,馀同不赘。局促于簿书,依违于格令,遇国家有大措置,民生有大兴建,茫然不识其沿革之由、利病之故、与夫维持补救之方。虽使能辨黄初之僞年,收兰台之坠简,于以称博雅,僃故实足矣,乌足以当经世之大业哉?然则使先生翺翔木天,径簉靑云,以僃经筵之啓沃,必能援古证今,指陈贯串,否则敭厯外台,建牙仗节,斟酌时宜,折𠂻往昔,其所裨于斯世者不少,而惜乎其仅托之此书以传也。昔赵中令自谓以《论语》一部理天下,夫中令则何能然;读是书而有会焉,洵乎其得史学之大且重者,举而措之天下无难也。世尝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岂不谅哉!爰承先生之督,序而谨述之如此。
嘉庆五年五月,宝山后学李保泰拜书

廿二史札记小引》

1
闲居无事,翻书度日;而资性粗钝,不能研究经学,惟历代史书,事显而义浅,便于流览,爰取为日课。有所得,輙札记别纸,积久遂多。惟是家少藏书,不能繁徵博采,以资叅订。间有裨乘脞说,孙守真按:「裨」当作「稗」。与正史岐互者,又不敢遽诧为得间之奇。葢一代修史时,此等记载,无不蒐入史局,其所弃而不取者,必有难以徵信之处。今或反据以驳正史之讹,不免贻讥有识。是以此编多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叅互勘校,其有抵牾处自见,輙摘出以俟博雅君子订正焉。至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附著之。自惟中岁归田,遭时承平,得优游林下,寝馈于文史以送老,书生之幸多矣!或以比顾亭林日知录》,谓身虽不仕,而其言有可用者,则吾岂敢。阳湖赵翼谨识
乾隆六十年三月

廿二史札记目录》

1
●●●●
2
●●● 三十六明史
●●●
URN: ctp:ws232592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