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十四宋 章定。 撰
3
四百四十
4
《姓纂》,王姓出太原琅邪,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北海陈齐王田和之后。东海出姬姓毕公髙之后。髙平,京兆信陵君之后。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东、武。河东者,殷王子比干子孙,号王氏,唐玉宗隋末,改王氏。
5
《孟子》:滕文公下,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良曰:「不可,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
6
《荀子》,王良造父,善服驭者也。《史记》:王翦,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兵将六十万人,以破荆、翦为宿将。始皇师之子。王贲孙王离。
7
酷吏王温,舒阳陵人也。累迁广平都尉,择郡中豪敢任吏十馀人为爪牙,盗贼不敢近,广平声为道不拾遗。迁为河内太守,好杀伐行威,天子以为能,迁为中尉,奸猾穷治,糜烂狱中。
8
前汉王陵,沛人。为右丞相,少文任气。 议诸吕不当。王王褒,字子渊,蜀人作《中和乐职宣布诗》。刺史王襄奏其有轶材,诏为《圣主得贤臣颂》。 擢为諌大夫。 侍太子朝夕诵读竒文。
9
王欣,济南人。为被阳令,守右扶风宫馆,驰道修治,供帐办武。帝嘉之,驻车拜为真。 昭帝时,为丞相,封宜春侯。
10
王吉,字子阳,琅邪人。举孝亷为郎。宣帝徴为諌大夫,请除任子。 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建万世之长策,举明主于三代之隆。 子骏,以孝亷为郎左曹,有专对材,迁諌大夫。成帝欲大用之,出为京兆尹,试以政事。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后为御史大夫。 骏子崇,以父任为郎。歴刺史、郡守,治有能名。
11
王尊,字子赣,涿郡髙阳人。治《尚书论语》举直言,迁虢令。先是,王阳为益州刺史,行至卭、郲九折坂,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尊为刺史?」问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 守京兆尹刺讥不惮将相诛恶,不避豪强。 迁东郡太守。河水泛涨,身当水冲,以安衆心。
12
王章,字仲卿,泰山钜平人。以文学为官,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选为京兆尹。
13
王商,字子威,涿郡人。京师相惊,言大水至,商独曰:「此必讹言」。有顷稍定,问之,果讹言。 后为丞相,有威重,长八尺馀,单于来朝,仰视商貎,大畏之,迁延却退。天子叹曰:「此真汉相矣」。
14
王嘉,字公仲,平陵人。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察亷,为南陵丞。举直言,超迁大中大夫。出为九江、河南太守,治甚有声。后为丞相,为人刚直严毅,有威重,上甚敬之。儒林王式翁思,为昌邑王师,以诗三百五篇为谏,诏为博士,既至,诸大夫皆注意髙仰之。
15
循吏王成为胶东相,治甚有声。宣帝最先,褒之曰:「胶东王成劳来不怠,治有异等,赐爵关内侯。所居民富,所去见思。
16
王莽、班固賛昔秦燔《诗》、《书》,以立私议,莽诵六艺》,以文奸言,同归殊涂,俱用灭亡,皆圣王之驱除云尔。
17
后汉王常,字顔卿,颍川人。光武尝于㑹中指常谓羣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迁汉中将军。
18
王霸,字元伯,颍川人。言滹沱河氷合,赖以济军。善抚士卒,暁兵爱士,拜偏将军。 建武二年,封富平侯。五年,拜讨虏将军。六年,拜上谷太守。后定封淮陵侯。王梁,字君严,渔阳人,拜河南尹。
19
王丹,字仲囬,家累千金,好施周急,毎嵗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勤者而劳之,其堕孏者,耻不与邑聚相率,以致殷富。
20
王良,字仲子。为大司徒司直,在位恭俭,妻子不入官。舍王堂,字敬伯,拜巴郡太守,吏民生为立祠。
21
王充,字仲任,㑹稽人。家贫无书,常㳺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衆流百家之言。
22
王符节信。耿介不同于俗,以此不得升进。 著《潜夫论》,讥当时失得。 将军皇甫规觧官归,郷人雁门太守谒之,规卧不迎。又白王符在门,倒屣迎之,时语曰:「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 竟不仕。
23
王龚,字伯宗,迁汝南太守。政崇温和,好才爱士,后进知名之士,莫不归心。拜太尉。自非公事不通,州郡书记,其所辟命,皆海内长者。 子畅,字叔茂,无所交党,清方公正,有不可犯之色。为尚书,拜南阳太守。下车,奋厉威猛,紏发豪党,豪右大震。
24
王允,字子师,郭林宗见而竒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少好大节,有志立功。
25
王景,字仲通。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显宗诏修作,浚仪渠,拜河堤谒者。迁庐江太守,教民用犁耕,由是境内丰稔。
26
王涣,字稚子,除温令,县多奸猾,以方畧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迁洛阳令,寃嫌乆讼,歴政所不断者,莫不曲尽情诈,厌塞羣疑,又能以谲数发摘奸伏,京师以其有神算,民为立祠。
27
王逸,字叔师,为校书郎,著《楚辞章句》,行于世。王烈彦方,少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谢之,遗布一端。后有老父遗劒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其徳感人若此。
28
王乔有神术为叶令,毎月朔望,常自诣台朝,显宗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宻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鳬从东飞来,于是●鳬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或云此即仙人王子乔也。
29
王忳,字少林,营葬书生,致绣,被之,应除郿令,至斄亭,为鬼女子理寃。
30
王霸,字儒仲,王莽簒位,弃冠带絶交宦,隠居守志,茅屋蓬户,连徵不至。天子有所不臣,诸侯有所不友。
31
《魏志》:王修,字叔治,七嵗,母以社日亡来嵗社,修感念号恸,其邻里为之罢社。
32
王朗,字景兴,以通经拜郎中,迁大理务,在寛恕,罪疑从轻。王肃子雍,领秘书监,又为侍中。女为皇后,为《尚书、论语》、《三礼》、《左氏解》,皆列学官。又《周易》、《春秋例》、《毛诗》、《礼记》、《春秋三传》、《国语》、《尔雅》诸注,亮直多闻。刘寔以为「肃方于事上而好下佞已,此一反也。性嗜荣贵而不求茍合,此二反也。吝惜财物而治身不秽,此三反也。 子恂,字子良,歴河南尹、侍中。所居有称。 子恺,字君夫,与石崇俱以豪侈竞于世。王粲仲宣,蔡邕见而竒之,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读《道边碑》而能暗诵为人,覆碁而不误。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 依刘表。 曹植《与杨修书》曰:「仲宣独步于汉南」。
33
王观,字伟台,为涿郡太守,治身清洁,僚属承风,莫不自励。后为右仆射,清劲贞固,克致公辅。
34
王昶,字文舒,迁兖州刺史,虽在外任,心存朝廷。 书子孙之戒略曰:夫物速成则疾亡,晩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其施舎务周急,其进仕,尚忠节其处,势戒骄淫,其进退念合,宜后至司空。
35
王基,字伯舆。察孝亷。除郎中,累迁将军、都督。 学行坚白,掌统方任,垂称著绩。
36
王凌字彦云,举孝廉,为兖州刺史,赏善罚恶,甚有纲纪,百姓称之,不容于口。徙豫州刺史,得军民之欢心。《蜀志》王连,字文仪,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禆国用。
37
王平,字子均,累为镇北大将军。生长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使人读《史》、《汉》诸记传听之,备知其大义。
38
王祥休徵,事继母至孝。母欲生鱼,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解,双鲤跃出。后徐州刺史吕䖍檄为别驾,委以州事。时人歌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累迁太常,拜太保,进爵为公。 弟览,字●通。初,吕䖍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䖍谓祥曰:「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薨,以刀授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后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
39
王沈,字处道。典著作,号为文籍先生。 在魏参席上之珍,居晋为幄中之士,实有翼亮佐世之勲。 拜御史大夫。 守尚书令,加给事中。 子浚,字彭祖。
40
王浚,字士治,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曰:「吾欲使容长㦸幡旗,夜梦悬三刀于梁,须㬰,又益一刀」。李毅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其临益州乎?」果迁益州刺史,有平吴之功,官至大将军。
41
王戎,字浚冲,生而頴悟,眼烁烁如岩下。电父浑卒,故吏赙赠数百万,辞不受。为竹林游,迁吏部尚书。
42
王衍,字夷甫,戎之从弟。山涛曰:「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补元城令,终日清谈,县务亦理。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 口中雌黄 口未尝言钱见钱,曰「阿堵物」。 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 王戎谓衍神姿髙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当世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耳。王敦曰:「夷甫处衆中,如珠玉在瓦石闲。顾恺之亦称衍岩岩清峙,壁立千仭,其为人所尚如此。 弟澄,字平子,为荆州刺史。王衍尝为天下人,士目曰:「阿平第一子,嵩第二,处仲第三」。澄尝谓衍曰:「兄形似道而神锋太儁」。衍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衍子●,字眉子,亦有俊才,与卫玠齐名。为陈留太守。
43
王导字茂宏,览孙晋渡江,以为丞相桓彝见导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毎暇日出新亭」,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耶!」 朝野倾心,号为仲父。六子悦恬,洽恊邵荟。 恱字长豫,弱冠有髙名吴王友。中书侍郎。 恬字敬豫,善奕碁,为中兴第一,官至散骑常侍。 洽字敬和,诸子中最知名,为中书郎。二子:珣、珉。珣字元琳,为桓、温掾。温曰:「王掾当作黒头公」。转主簿。后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以才学文章见重。
44
于武帝梦神与大笔如椽。 珉字季琰,善行书。后厯侍中兼中书令。初,导渡淮,郭璞筮之曰:「淮水絶王氏灭」。其后子孙繁衍如璞言。 协字敬祖,为抚军㕘军。劭字敬伦,迁吏部尚书、尚书仆射。 荟字敬文,少歴清官,除吏部郎,侍中,年饥,多饿死,以私米作饘粥以饷饿者,济活甚衆。
45
王谧,字稚逺,少有美誉。初拜秘书郎,迁中书监。王羲之字逸,少●书,为古今之冠。 郗鍳求婿门生归,曰:「诸子并佳,惟一人东牀坦腹,食乃逸少也」。 起家秘书郎,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后为㑹稽内史。 常为兰亭之宴。 子凝之,亦工草●。 子徽之,字子猷,卓荦不羇,为桓冲参军。冲曰:「卿在府日乆,比当相料理,初不酬答直髙,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 雪夜访戴逵。 桢之字公干,歴位侍中。操之字子重,豫章太守。 献之字子敬,风流为一时之冠。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尝夜卧斋中,有偷人入室,盗物都尽,徐曰:「偷儿青氊,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羣偷惊走。 工草●,善丹青。 为吴兴太守,拜中书令。
46
王恭,字孝伯,起家为著作郎,叹曰:「仕宦不为宰相,才志何足以骋」。 美姿仪,濯濯如春月栁,尝被鹤氅裘,涉雪而行,孟昶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
47
王裒,字伟元。父死庐墓攀栢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隠。居教授,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48
王延,字延元。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王育伯春,为武阳令,为政清约,宿盗逃奔他乡。儒林王欢,字君厚,安贫乐道,常丐食诵诗,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妻欲焚毁其书,求改嫁,欢笑而谓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后为国子祭酒。
49
文苑王忱,字彦伯,有俊才,仕郡文学掾,不得志,乃作《释时论》。有冰氏之子言于东野丈人,云「欲适煌煌之堂」。丈人曰:「融融者,皆趋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挟炭之子。茍非其人,不如其已」。
50
王蒙,字仲祖皇后。父美姿容,尝览镜自照,称其父字曰:「王文开生如此儿邪?」凡称风流者,举蒙为宗焉。 子藴,字叔仁,孝武皇后。父迁,尚书吏部郎。性平和,不抑寒素。 修字敬仁。明秀有美称,为著作郎。
51
王浑,字●冲,迁徐州刺史,嵗饥,开仓赈赡,百姓赖之。平吴之后,虚懐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江东之士,莫不悦附。拜司徒,加侍中。 子济,字武子,风姿英爽,气盖一时。文词俊茂,有名当世。累迁侍中。及卒,孙楚曰:「诸君不死,而令王济死乎?」
52
王鉴,字茂髙,少以文笔著称,拜驸马都尉,出补永兴令。弟涛,字茂畧,歴著作郎、无锡令。 子戭,字庭坚,亦为著作,并有名。
53
王湛,字处冲,器量隤然,有公辅之望。初有隠徳,兄弟宗族皆以为痴。武帝见王济,辄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曰:「臣叔殊不痴」。因称其美。 子承,字安期,迁东海太守,政尚清静,不为苛细,小吏盗池鱼及有犯夜者,皆寛恕之。少有重誉,为中兴第一,朝野挹其风流,人伦推其表独。 子述,字懐祖,为扬州刺史。初至,主簿请讳,报曰:「亡祖先君,名播海内,逺近所知,馀无所讳,每受职,不为虚让」。 子坦之,字文度。弱冠有重名,语曰:「江东独步王」。文度」。迁中书令,临终,与谢安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坦之四子:恺、愉、国、宝、忱。恺字茂仁,愉字茂和,并少践清阶。 忱字元达,弱冠知名,流誉一时。其舅范甯谓曰:「卿风流隽望,真后来之秀」。忱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及镇荆州,威风肃然。 绥字彦猷,愉之子。 自王昶父汉雁门太守泽已有名称,忱又秀出,绥亦著称,八叶继轨,轩冕莫与为比。王峤,字开山,拜庐陵太守。
54
王舒,字处明。都督荆州,为湘州刺史。 子允之,字深猷,为江州刺史,莅政甚有威恵。
55
王廙,字世将,工书画,善音乐。为荆州刺史。 弟彬,字世儒,为江州刺史,累迁至尚书右仆射。从兄敦谋图不轨,彬勃然数之,情辞慷慨,声泪俱下。
56
王彪之,字叔武,迁尚书令,掌朝政。谢安每曰:「朝之大事,衆不能决者,咨王公无不得判」。
57
王棱,字文子。王导以其有政事,宜守大郡,出为豫章太守。王逊邵伯,为宁州刺史,専仗威刑,鞭挞殊俗,威行宁土。王长文,字徳睿,少以才学知名,著书四卷,拟《易》名通《●经》。王隠字处叔,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文,为著作郎。王雅茂达。举秀才,除郎中,补永兴令,以干理著称。累迁尚书左右丞,歴丹阳令,虽在外职,侍见甚数。
58
王谈年十歳,父为邻人所杀,十八乃复雠太守,义其孝勇,列上宥之。
59
王豹少而抗直,为豫州别驾王谅字㓜成,少有干畧,为交州刺史。良吏王宏正宗,为汲郡太守,抚百姓如家,耕桑阡陌。自教示督劝,开荒五千馀顷,年饥,郡界独无匮乏。王恂,字良夫,文明皇后弟。在朝忠正,迁河南尹。建立二学,《崇明五经》。 弟䖍,字恭祖,以功干见称,转尚书。恺字君夫,歴位清显,有在公之称。
60
艺术王嘉,字子年,隠于东阳谷。《载记:王堕,字安生。及为宰相,著匪躬之节,苻健曰:「天下官皆如王令君者,隂阳曷不和!」
61
王猛,字景畧,北海人,隠于华山山。少好学,倜傥有大志。闻桓温入关,猛被褐谒之,扪虱而谈当世之务。
62
旁若无人。 仕于苻坚,嵗中五迁。 权倾内外,事无巨细,莫不归之。 宰政公平,兵强国富,猛寝疾,坚亲祈南北郊、宗庙、社稷自临,问之曰:「臣殁之后,愿不以晋为图」。及卒,坚曰:「天不欲使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畧之速也!」 猛为相,刚明清肃,善恶著白,放出尸素,显拔幽滞,劝课农桑,练习军旅,官必当才,刑必当罪。由是国富兵强,战无不克。 子皮因事求官,苻坚语之曰:「丞相临终托卿,以十具牛为治田之资,未尝为卿求官,知子莫若父,何其明也!」南史,王镇恶猛之孙镇恶以五月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踈宗。猛曰:「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为镇恶。 武帝与语异之,谓诸佐曰:「镇恶王猛孙,所谓将门有将」。 后为龙骧将军,攻䧟长安,武帝劳之曰:「成吾霸业者,真卿也」。
63
王●谟,字彦徳,㓜而不羣,领汝隂太守,毎陈北侵之规,文帝曰:「闻王●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性严,未曽妄笑,时人言其眉头未曽申。
64
王●,字休元。曽祖导,少好学,以清恬知名。父珣,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及薨,●悉燔劵书,一不收责。 后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 子锡字宠光。锡子僧亮僧衍僧逹 僧逹后为宣城太守。
65
王微,字景●,●弟孺之子。为中书侍郎。 微兄逺,字景舒,位光禄勲,时人谓逺如屏风,屈曲从俗,能蔽风露,言不乖物理也。 逺子僧佑,字嗣宗,亭然独立,不交当世,自天子至于侯伯,未尝与一人游。卒于黄门郎。子籍,字文海,仕齐为馀杭令,政化如神,善于掷伏,其下莫能欺。又为钱塘县,下车布政,咸谓数十年来未之有。
66
王瞻,字思范,●从孙。为晋陵太守,洁己为政,妻子不免饥寒,时号亷平。 梁武称其三术射碁酒。
67
王冲,字长深,●●孙。迁侍中、南郡太守,习于法令,政号平理,虽无赫赫之誉,乆而见思。有子三十人,并致位通显。 子瑒,字子璵,累迁太子中庶子。父冲,尝为瑒辞文,帝顾冲曰:「所以乆,留瑒于承华政,欲使太子微有瑒风范耳」。瑒弟瑜,字子圭。年二十,官至侍中。 休元弟兄,并举栋梁之任,下逮世嗣,无亏文雅之风。王昙首,●之弟。宋武帝曰:「昙首辅相才也」。后为侍中、太子詹事,固乞吴郡。文帝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及卒,年三十七。文帝临恸,叹曰:「王詹事疾不救,国之衰也」。子僧绰㓜有大成之度,衆便以国器许之。练悉朝典,选尚文帝长女。累迁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任举咸尽其分。迁侍中,时年二十九。子俭,字仲寳,袁粲见之,曰:「宰相之门也。栝栢豫」。
68
章虽小,已有栋梁气,终当任人家国事。 尚宋明帝公主。 齐台建,迁右仆射,领吏部,时年二十八。多所引进,当朝理事,断决如流。尝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盖自况也。武帝深委仗之,士流选用,奏无不可。 寡嗜欲,以经国为务自少,便有宰臣之志。赋诗云:「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骞字思寂,俭之子,未尝言人之短。梁武帝时,自侍中出为吴兴太守。邑邑不乐,卧不视事。 子规,字威明,八嵗丁所生。母忧,居丧有至性,称曰孝童。尝献太极殿赋,为新安太守、侍中、太子中庶子。及卒,太子临哭曰:「风韵遒上,神锋标暎,千里絶迹,百尺无枝,实俊人也」。一时过隙,永归长夜,金刀掩芒,长淮絶涸。 暕字思晦,骞弟也。数嵗有成人之度。父俭作宰相,賔客盈门,见暕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歴吏部尚书。 子承,字安期,转国子祭酒。承祖俭,父暕皆为此职,三世为国师,出为东阳太守,政存寛惠,吏人恱之。 承弟训,字懐范。十六召见文德殿,应对爽彻。梁武帝目送之曰:「可谓相门有相」。后拜侍中。 僧䖍,昙首之子,弱冠,雅善●书,为太子舍人,退黙少交接。后领侍中,转右仆射。 子慈,字伯寳,歴吴郡、东海太守。 慈子泰,字仲通,后掌吏部,不为贵贱,请属易意,天下称平。 志,字次道,慈之弟,迁宣城内史。郡人张倪、吴庆争田,经年不决,志到官,因相携请罪,所讼地遂成闲田。为吏部尚书,在选以和理称。 志弟揖,揖子均,字元礼。十六为芍药赋》,其辞甚美。 诗为后进模范,文章之美,可谓后来独步。后为太子詹事。 沈约云: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聨,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 揖弟彬,字思文。好文章,习篆●,时语曰:「三真六草,为天下寳」。仕梁为秘书监。 彬弟寂,字子●,位秘书郎。王诞茂世,●从祖兄。为宋武帝太尉长史。 兄虾,字伟世。嘏子偃,字子游,位光禄大夫。偃子藻,位东阳太守。藻弟懋,字昌业,光禄大夫。懋子莹,字奉光,歴东阳、吴兴二郡,皆有能名。 莹从父弟亮,字奉叔,迁晋陵太守,在职清公,有美政。迁吏部尚书,凡所除拜,悉由内宠。
69
王华,字子陵,诞从祖弟。宋武帝以为侍中,不为饰让,得官即拜,常谓己力用不尽。 华从父弟琨,歴宣城、义熈太守,皆以亷约称,为吏部郎吏,曹选局贵要,多所请属。琨自公卿下至士大夫,例为用两门生。
70
王惠,字令明,诞从弟。为吏部尚书,未尝接客,人有与书求官,得辄聚阁上,及去职,印封如初。
71
王球,字旧玉,惠从父弟。为吏部尚书,不与权贵交游,门无异客。昙首尝云:「旧玉亦是玉巵,无当耳」。不视求官书疏,而铨衡有序,后除仆射,要是时望所归。王彧字景文,球从子美风姿,为一时推许。袁粲曰:「景文不但风流可恱,乃哺歠亦复可观」。 累迁左仆射、●州刺史。 子绚,字长素,位秘书丞。 绚弟缋,字叔素。选为长史,齐髙帝笑曰:「此可谓素望」。 缋子隽,位止建安太守。
72
王藴,字彦深,彧兄子。明帝时,四方叛逆,欲以将领自奋,抚刀曰:「龙泉、太阿,汝知我者」。
73
王奂,字道明,彧兄子。累转左仆射,为雍州刺史。 弟份,字季文,累迁左仆射。份子琳,字孝璋。琳子铨,字公衡,学问不及弟锡,而孝行齐焉。时人以为铨、锡二王,可谓玉昆金友。 ●弟佥,字公㑹,为太子中庶子。佥弟通,字公达,仕陈,迁右仆射。通弟劢,字公齐,累迁左仆射。弟质,字子贞,为都官尚书。弟固,字子坚,为太常卿。王裕之字敬●,授侍中。所居林涧环周,备登临之美,时人谓之王东山。 子瓉之为五兵尚书,未尝诣亲贵。瓒之子秀之,字伯奋,为尚书,又不与王俭欵接,三世不事权贵,时人称之。 秀之子峻,字茂逺,累迁吏部尚书,处选甚得名誉。
74
王延之,字希季。为江州刺史,禄俸外一无所纳。 子纶之,字元章,为豫章太守,为政寛简称良。二千石王镇之伯重,为剡、上虞令,并有能名。为御史中丞,执正不挠,百寮惮之。为广州刺史,不受俸禄,萧然无营。去官之日,不异初至。 弟●之,字方平。辟召一无所就,拂衣归耕。 子昙生,歴太常卿。 昙生弟普曜,位秘书监。
75
王韶之,字休泰。博学有文辞,领著作。西省王恱之字少明,宋明帝时,为御史中丞。以其亷介,赐良田五顷。
76
王准之,字元鲁。曽祖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谓之王氏青箱学准之究识旧仪,问无不对。
77
王猛,字世雄,陈安邉拓境之䇿,甚见嘉纳,为晋陵太守,奸盗屏迹,富商野次,云以付王府君,郡人歌之。
78
王逡之,字宣约。齐建元中,上表立国学,转国子博士。弟圭之,撰《齐职仪》,诏付秘阁。
79
王素,字休业,家贫母老,隠居不仕,尝作《蚿赋》以自况。王懿字仲德,从武帝与卢循战,功冠诸将,进征虏将军。长安平,以为太尉。三临徐州,威德著于彭城。
80
王广之,字士林。以征伐功,位冠军将军。 子珍国,字徳重,仕齐为南谯太守。时郡境苦饥,乃发米散财以赈穷乏,髙帝敕云:「卿爱人活国,甚副吾意」。迁桂阳内史,讨平贼盗,境内肃清,罢任还●,轻素栁世隆,叹曰:「此真良二千石也」。 武帝雅相知赏,谓其父曰:「珍国应堪大用,卿可谓老蜯也」。帝毎叹曰:「晩代将家子弟如珍国者少矣」。仕梁为都官尚书。
81
王谌,字仲和,仕齐歴黄门郎。贞正和谨,朝廷称为善人,多与之厚。 从叔摛以博学见知,王俭使賔客●事多者赏之,唯何宪为胜赏,以五花簟、白团扇。摛后至,操笔便成,辞亦华美。乃命抽宪簟,自掣取扇,登车而去。 为秣陵令,清直,请谒不行。
82
王茂,字休连。齐武帝布衣时,见之叹曰:「王休连年少,堂堂如此,必为公辅」。 为襄阳太守,梁武便以王佐许之为江州刺史。在州不取俸,狱无滞囚。 位至司空。王僧孺仕齐为太学博士,梁时为南海太守,曰:「吾欲遗子孙,不在越●,并无所取」。歴尚书吏部郎,请谒不行。王神念为青、兾二州刺史。性刚正,更歴州郡,必禁止淫祀。王僧辩君才,学涉该博,尤明《左氏春秋》。平侯景之逆王琳,字子珩,平侯景勲为第一,拜湘州刺史。 轻财爱士,得将卒之心,少为将帅,雅有忠义之节。
83
王洪轨,上谷人。为青、冀二州刺史,更励清节。洪轨旣北人而有清正,州人称为「虏父使君」,言之咸落泪。
84
儒林王元规正范,通《春秋左氏》、《孝经》、《论语》。 仕陈,领国子助教。
85
文学王智深,字云才,属又好饮酒,仕齐为㕘军兼记室、文学。王子云为闾里才子,尝为自吊,文甚美。见何思澄传。孝义王彭营●父母作甎,须水而天旱,彭号天自诉,一旦甎竈前忽生泉水,改其里为通灵里。
86
孝义王虚之,字文静,父母䘮二十五年,盐酢不入口,诏榜门,蠲其三世。
87
孝义王文殊,字令章。父没终,身蔬食不衣帛。 诏榜门,改所居里为孝行。
88
孝义王知●丁忧,哀毁而卒,诏改所居青苦里为孝家里。见张昭传。
89
《北史》:王宪,字显则,在魏为上谷太守,清身率下,风化大行。为并州刺史,境内清肃。 子嶷,字道长。孝文时,为南郡尚书,讼者填门。嶷性濡缓不断,终日昏睡。语曰:「实痴实昏,终得保荐」。
90
王昕,字元景,为东莱太守,于时年㓙。昕勤恤人隐,多所全济。 杨愔重其徳素,以为人之师表。 母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皆风流藴籍,世号「王氏九龙」。 昕弟晞,字叔朗。仕齐始为并州长史,未尝以世务为累。良辰美,景登临山水,以谈燕为事,人士谓之「方外司马」。尝诣晋祠,赋诗曰:「日落应归去,鱼鸟见留连」。王皓字季髙,少立名行,为交友所称。遭母忧,居䘮有志尚。
91
王洛儿明元在东宫,以善骑射,给事帐下。谨愿未尝有过,拜散骑常侍。
92
王慧龙,太原人,仕魏,拜荥阳太守,边逺归附万馀家,号为善政。曽孙遵业,涉歴经史,崔光为孝明讲《孝经》,遵业预讲,延明録义,并应诏作《释奠侍宴诗》,时语曰:「英英济济,王家兄弟」。 尝著穿角履,好事者多毁新履以学之,与袁翻、王诵并领黄门郎,号曰三哲。 子松年,孝昭擢拜黄门侍郎,毎赐坐,与论政事。 子劭,字君懋,时人称其博物。仕隋为散骑侍郎,修起居注。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
93
王肃,字敬懿,自齐奔孝,文语为国之道。帝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也。 后持节、豫州刺史,善抚接,甚有声称。寻徴入朝,诏曰:「不见君子,中心如醉,一日三嵗,我劳如何!」后为尚书令。 又为扬州刺史,悉心抚接,附者如市,终始亷约,家无馀财。
94
王世弼归魏,除秦州刺史,后为河北太守,有清称。王懐字懐周,齐神武时,除车骑大将军。 以武艺勲诚,为神武所知。
95
王则元轨,归齐为荆州刺史,有威武,边人畏伏之。王峻峦嵩,卒于侍中。
96
王紘,字师罗,拜骠骑大将军。王雄字雄胡,位柱国大将军。 子谦,字敕万,授益州总管。
97
王盟,字仵明,位至太傅,未尝以势位骄人,魏文甚尊重之。 子劢,字丑兴,为千牛备身直长,领左右,出入卧内,小心谨慎。魏文帝曰:「王劢可谓不二心臣也」。 弟懋,字小兴,累迁领军将军,宿卫宫禁十有馀年,勤恪当官,未尝有过。 子谊,字君宜,丁父艰,毁瘁,过礼庐墓,负土成坟,武帝曰:「王谊社禝臣,宜处以机宻,不须逺仕」。
98
王罴,字熊罴。仕魏迁雍州别驾,清亷疾恶,厉精公事。后除华州刺史。齐遣韩轨夜袭之,罴持一白棒,大呼而出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
99
王述,字长述。累迁广州刺史,甚有威惠。朝议嘉之,就拜大将军。
100
王思政在魏,拜大将军。
101
王徳,字天恩,除平凉郡守,虽不知书,至决断处分,良无以过也。
102
王杰,本名文达。周文竒其才,曰:「王文逹,万人敌也。王勇拜别将,气盖衆军,所当必破。 周文叹其勇敢,赏赐极隆。
103
王雅,字度容,从周文战于芒山,诸将皆退,雅独拒敌。周文叹曰:「王雅举身,悉是胆也!」 子世积,有人杰之表,仕隋,拜凉州总管。
104
王仁恭,字元实,仕隋为汲郡太守,有能名,徴入朝,吏民栏马号哭于道,数日不得出境。
105
王辩,字警畧,在隋,以军功迁武贲郎将。击贼,所向皆捷。儒林王孝籍遍习《五经》,颇有文翰。隋初,召入秘书,助修史。 后归郷里,以教授为业。
106
王褒,字子深,弱冠举秀才,除秘书郎。 周孝闵以其才最髙,特加亲待。 侍宴赋诗,谈论恒在左右。
107
王贞孝逸,诸史百家无不毕覧。 隋举秀才,授县尉,齐王暕以客礼待之,索其文集贞上三十三卷。王胄,字承基,为著作佐郎,以文词为炀帝所重,帝尝称之曰:「气髙致逺,后进之士」。咸以为凖的。
108
孝行王续生遭继母忧,杖而后起。宣帝诏标旌门闾,复其徭役。
109
孝行王崇,字乾邕。兄弟并以孝称。母亡,杖而后起。父忧,哀毁过礼。 夏,风雹为灾,崇至田畔,风雹便止,州以闻奏,标其门闾。
110
节义王荣,世为三城戍主。梁师攻围,以不屈被害,明帝下诏褒美忠节。
111
节义王闾,数世同居,有百口,并共财産。家门雍睦,郷里敬异。有司奏标门闾。
112
艺术王早明隂阳九宫及兵法,善风角。王通龙门人,隋仁夀三年,诣阙献太平十二䇿,上不能用,罢归,遂教授于河、汾之间,弟子自逺至者甚衆,累徴不起,杨素甚重之,劝之仕,通曰:「通有先人之弊,庐足以庇风雨,薄田足以具餐粥,读书谈道,足以自乐,愿明公正身以治天下,使时和年丰,通也。受赐多矣,不愿仕也」。弟子贾琼问息谤,通曰:无辨。问止怨」,通曰:「不争」。大业末,卒于家,门人諡曰文中子。刘禹锡为墓碑云:子晋之后,去姬为氏,孙因家为太原。祁人六代孙,即文中子。
113
王圭叔玠,居郿志量。隠正仕隋为太常。 髙祖入关,李刚荐之,署世子府参军,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圭推诚纳善,毎存规益。 帝以圭善论人物,且知言,因谓曰:「卿标鍳通悟,为朕言●龄等材。自谓与诸子孰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龄。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理繁治●,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臣不如徴。至激浊扬清疾恶扬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曰:「善」。●龄亦谓之确论。 圭少贫,人或馈遗至贵,皆厚报之。宗族匮乏,周恤之。始隠居与●龄如晦善,母曰:「儿必贵,然未知与游者何人?」试与偕来,㑹●龄、如晦过其家,母闚大惊,具酒食,欢尽日,喜曰:「二客公辅才,汝贵不疑」。 子敬直。 孙焘数从髙医游,遂穷其术,因以所学书号《外台秘要》世寳之。
114
王无竞下笔成章,迁御史,㑹朝,宰相宗楚客、杨再思离立偶语,无竞●笏,曰:「朝礼尚敬,公等大臣,不宜慢常典」。
115
王璵,方庆六世孙,少为学礼家。王方翼,字仲翔,并州人。少孤,哀毁如成人,时号孝童。髙宗迁肃州刺史。 仪鳯间,河西蝗不至方翼境,他方民苦馁,皆重茧走其治下,乃出私钱作水磑,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衆,芝産其地。 平西域,迁夏州都督,因属州民废田,作为耦耕法,张机布种力省,而见功多,百姓頼之。 召方翼议西域事,引见奉天宫赐食,帝见其衣有浣濯处,问其故,具对热海苦战状,视其疮,咨嗟乆之,赐赉良厚。子珣与兄璵、弟瑨以文学称,时号「三王」。 珣子鋗。瑨子鉷
116
王晙,沧州人。少孤,好学。祖有方,竒之曰:「是子当兴吾宗」。擢明经第,授桂州都督,开屯田数千顷,以息转漕,百姓便之,刻石颂德。开元中,进并州都督长史,条三䇿料突厥,敕将并州兵以讨之。间行卷甲,疾趋山谷,夜遇雪恐失期,誓于神明曰:「晙事君不忠,不讨有罪,天所殛者,当自●罚,士衆无罪心,诚忠而天监之,则止雪反风,以奬成功」。俄而和霁追及之,获级三于晙。气貎伟特,时谓之「熊虎相」。感慕节义,有古人风操,辨肃一吏,人畏爱。二张诬魏元忠,晙上疏申理。
117
王义方,泗州人,淹究经术声誉,特著髙自标,树举明经,不肯造请贵势。 魏徴欲妻以夫人之侄,辞不取,徴薨,乃娶人,问之,曰:「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已故也」。 素善张亮,亮抵罪贬安吉丞,道南海,舟子持酒请福,义方酌水誓曰:「有如忠获戾,孝见尤,四维廓氛,千里安流,神之聴之,无作神羞」。时盛夏,涛雾蒸涌,既祭,天云开露,人壮其诚。安吉介蛮夷,梗悍不驯,义方为陈经书,人人恱顺,擢侍御史,㑹李义府纳大理囚妇淳于廹,其丞毕正义缢死,义方疾之,上言请下有司杂治正义死状,即具法冠,御史,冠也对仗叱义府下,跪读所言,其为御史时买第,后数日,爱庭中树,复召主人曰:「此嘉树,得无欠偿乎?又予之钱,其亷不贪类此。
118
王求礼,许州人。武后时,方营明堂,雕饰谲怪,侈而不法。求礼以为铁鸑金龙,丹艧珠玉,乃商琼台、夏瑶室之比,非古所谓茅茨采椽者。 三年三月,大雨雪,蘓味,道以为瑞,入贺求礼曰:「季春●雪,乃灾也。果以为瑞,则冬月雷,渠为瑞雷耶?今阳气偾升,而隂冰激射,此乃天灾也」。羣臣震恐,后罢朝。
119
王綝,字方庆,以字显。武后时,迁广州都督。境内清畏,议者谓治广未有如綝者,号第一,下诏赐瑞锦,以著善政。 后尝求羲之书,方庆奏累世羲之、献之等凢二十八人共十篇。后徧示羣臣,诏崔融序阀阅,号《寳章集》。 又后欲讲武,有司奏用孟春,方庆曰:「按《月令》,孟冬,天子命将帅,此乃三时务农,一时讲武,安不㤀危之道。愿陛下不违时令」。手制褒允。 方庆博学,著书三百馀篇,尤精《三礼》,学者有所咨质。
120
王及善,洺州人。清正自持,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拜内史。
121
王琚,懐州人,敏悟有才畧,明天文象纬,方补诸暨县主簿,过谢东宫,太子遽召见,琚曰:「今天下已定,太平公主専思立功,左右大臣多为其用,臣切为殿下寒心」。太子泣曰:「计将安出?」琚曰:「太子诚召张说等计之,忧可纾也」。太子喜,恨相知晩,帝于琚眷委特异,与大政事,时号「内宰相」。歴九州刺史。
122
王志愔,博州人。擢进士第,为左台侍御史,以刚鸷为治。所居,人吏畏讋,呼为「皂雕」。上所著《应正论》以见志规帝失,又言刑赏二柄,惟人主操之,凡数千言。帝嘉之,擢扬州长史,令行禁止,境内肃然。
123
王丘,字仲山。擢童子科而善属文。及冠,举制科,气象清夐,于词赋尤髙。 迁考功郎,务核实材,议者谓自武徳以来数十年,采録精明无丘比,迁吏部典选,复号平允。㑹山东旱饥,议以中朝臣为刺史,丘守懐州,尤清严,羣下畏慕。 丘履华剧,而所守清约,帝叹之,以谓有古人节,下制旌洁吏。
124
王忠嗣,华州人,海賔之子。年九嵗,入见,帝与论兵,应对如成人,帝器之,曰:「后日尔为良将」。 守代州别驾,大猾闭门敛迹,不敢干法。 后杜希望言忠嗣可取吐蕃新罗城,忠嗣单马进破之,天寳间,北讨奚奴,皆战桑乾河,三遇三克,突厥新有难,忠嗣进军碛石,经畧之上平戎十八䇿,自是虏不犯塞,本负勇敢,然安邉不生事。 俄为河西、陇右节度使,权朔方、河东节度,佩四将印,劲兵重地,控制万里,当世号为名将。 賛曰:「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䇿,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髙马直以空敌国,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䜛,卒死放地,自古忠贤,工于谋国,则拙于谋身多矣,可胜叹哉!
125
王缙,字夏卿,太原人。少好学,与兄维以名闻。举草泽、文辞清丽科,上第佐李光弼,以功迁兵部侍郎。
126
王䖍休,字君佐,汝州人。少涉学,有材武,以信义为郷党推慕李抱真,以币招之,授兵马使,擢领留后,号令抚循,军中大治。 迁昭义节度使,属城守宰,不亲政䖍,休増俸禀,遣就部人以妥安。 造《继天诞圣乐》,因帝诞日以献,后《中和乐》本此。
127
王承元,承宗弟也。昆弟拜刺史者四人,位于朝者四十人。
128
王仲舒,字洪中,并州人。贤良方正髙第,德宗欲相裴延龄,与阳城交,章言不可。后入閤,帝曰:「岂王仲舒耶?」穆宗言仲舒之文不浮,最宜为诰,有古风。 除江西观察使,罢酤钱九十万。吏坐失官息钱,曰:「我当减燕乐,他用可乎?」为出钱二十万代之。有为佛老兴祠屋者,皆驱出境。
129
王彦威举明经甲科,淹识古今典礼,次《元和礼》上之。诏定十二州赋法,人不为烦。
130
王播,字明●。与弟炎、起皆有名,并举进士。播举贤良方正异等,为三原令,邑中豪强犯法,未尝辄贷,嵗终课最。进刑部侍郎。大理议谳,科条丛繁,播悉置格律坐隅,商处重轻,吏不能窜其私。 播少孤贫,至成立,居官以强。 称天性,勤吏职,毎视簿领,纷积于前,人不能堪者,播反用为乐。
131
王起,字举之,释褐校书郎,迁中书令,諌穆宗游猎,事嵗,中考第一。 方蝗旱,粟价贵起,下令得储三十斛,斥其馀以市,否者死,神䇿士怙势不从,置于法,由是廥积咸出,民頼以生。 起以敦博显帝,数访逮时政,兼太常卿。帝题诗「太子笏」以赐,号「当世仲尼」,其宠遇如此。 武宗立,患选士不得才,特命典贡举,凢四举,士皆知名,人服其鍳。 嗜学非寝食不辍,废天下书无不读一经,目弗忘也。帝尝以疑事令使者口质起,具榜子,附使者上,凢成十篇,号曰「《冩宣」。
132
王龟,字大年,博知书,传无贵胄气。住永逹里,林木穷僻,筑半隠亭以自适。
133
王锷,字昆吾,太原人。曹王臯之节度江西也,李希烈南侵,臯与锷兵三千,使屯浔阳,而全军临九江,袭蕲州,遂以衆济表。锷江州刺史朝京师,奏锷文用虽不足而他可试。 为河东节度使,㑹回鹘并摩尼师入朝,锷欲示威,武乃悉军迎之,列五十里,旗帜光鲜,戈铠犀宻,回鹘恐不敢仰视,锷偃然受其礼,帝闻嘉之,除平章。
134
王徽,字昭文,第进士,上言无所回忌,公议浩然。归重,进考功员外郎。 黄巢入闗,僖宗西狩,冒夜出,徽追帝不及,为贼所执,将汚以官,不答,以刃环胁,卒不动,守者懈,乃奔河中。 授吏部。时铨选失序,吏肆为奸,徽为手籍一验实之,遂无奸滞。 曽祖择从昆弟四人,曰易从、朋从、言从,皆擢进士第,至鳯阁舍人者三人,故号「鳯阁王氏,自是讫大中时,登进士十八人,位台省牧守者三十馀人,徽有雅望,拜相一日而京师乱,故其施设无可道者。
135
王处存,京兆人。黄巢陷京师处,存号哭不俟诏,分麾下兵二千至山南卫乗舆。 每痛国难未夷语,辄流涕军中。
136
多处存义,愈为之用。 与李克用平京师,王铎差兴复功,以勤王举义处存为第一,收城破贼,克用为第一。
137
王潮,光州人。僖宗入蜀,时王绪、刘行全合羣盗据夀州,光州,刼潮为军正,潮与审邽、审知奉母行,绪责曰:「吾军行有法,无不法之军」。对曰:「人皆有母,不闻有无母人」。绪怒,欲斩其母,三子同辞曰:「事母犹事将军也,杀母焉!」用其子赦之。 昭宗立,为福建观察使,乃作四义学,还流亡,定赋敛,遣吏劝农,人皆安之。
138
王少●父死乱,兵遗腹生少●,十嵗问父所在,母以告,即哀泣求尸。时野中白骨覆压,或曰:「以子血渍而渗者,父胔也」。少●鑱肤,阅旬而获,遂以葬。
139
王绩,字无功,绛州人。性简放,不屑拜揖。举孝悌亷洁,授尚书省正字。 游北山东臯著书,自号东臯子。 待诏门下省,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耶?」荅曰:「良醖可乐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㪷,时称㪷酒学士。 著五㪷先生传。
140
王希夷家贫,父母䘮,为人牧羊,取佣以葬。隠嵩山,事黄頥学,养生喜,读《周易》、《老子》,刺史卢齐卿就谒问政,答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言足矣」。
141
王元感,濮州人。擢明经髙第。所撰《书纠谬》、《春秋振滞》、《礼绳愆》等凡数十百篇,上之。魏知古见其书,叹曰:「《五经》指南也」。
142
王绍宗,字承烈。嗜学,工草●,雅自修饬,当时公卿莫不慕其风。 吴中陆大夫常以如此,虞君以不临冩故也。闻虞被中画腹,与余正同。 兄元宗,隠嵩山,号太和先生。
143
王勃,字子安,绛州人。六歳善文辞,九嵗得顔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摘其失。 对䇿髙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 客劒南尝登葛公山旷望,慨然思孔明之功,赋诗见情。 初,道出锺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徧请客,莫敢当,至勃毅然不辞,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竒,乃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稿」。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録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止。 作唐家千嵗,厯勃与杨炯、卢照隣、骆賔王,皆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144
王勮,勃之兄,第进士,长夀中,为鳯阁舎人。夀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忘载册文,宰相失色勮,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始。裴行俭见之,谓曰:「皆铨衡才」。至是语验。初,勔、勮、勃皆著才名,杜易简称「三珠树」。
145
王维,字摩诘,九嵗知属辞,擢进士。工草●,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寳间,寜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逺,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客有《按乐图》示者无题识,维徐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客引工按曲乃信。别墅在辋川地竒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栁浪、茱萸沜、辛夷坞,与裴廸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东坡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秦太虚云:余为汝南学官,得疾卧直舍。髙符仲携辋川图示余曰:「阅此可以愈疾」。余本江海人,得图喜甚。即使二儿从旁引之,阅于枕上,恍然若与摩诘。入辋川,度华子冈,经孟城㘭,憩辋口庄泊、文杏馆上斤竹岭,并木兰柴,絶茱萸沜,蹑槐陌,窥鹿柴,旋返南北垞航欹湖,戏栁浪濯奕家,瀬酌金屑泉,过白石滩,息竹里馆,转辛夷坞,抵漆园,幅巾杖屦,棊奕茗饮,或赋诗自娱,忘其身之匏,系于汝南也。数日,疾良愈,王建宫词旧䟦云:建太和中,为陕州司马,与韩愈、张籍同时,而籍相友善,后以宫词名家凢百有四篇,又逸词二篇,如「树头树尾覔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丛丛洗手绕金盆,旋拭红巾入殿门,衆里遥抛新橘子,在前收得便承恩,㫮脍炙人口。或云建与王守澄有宗人之分,故得宫中之事为详。王洪义号「白兎御史」。
146
王旭与李嵩、李全交,号「三豹」,五代王景仁,庐州人也,初名茂章,少从杨行宻起淮南,梁太祖素识景仁,乃遣人召之,景仁间道归梁,为节度使,加平章事,尝军过,行宻祠,景仁再拜,号泣而去。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北部郎中,献平边䇿,迁左諌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嵗中,迁散骑常侍,充端明殿学士。世宗雅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竒,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迁拜户侍枢宻。四年,再征淮,以朴留守。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隂阳律厯之法,莫不通焉,又使朴考正雅乐,乐成而和,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法。 宋兴,平定四方,惟并最后服,皆如朴言。卒,世宗临其䘮,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147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夀昌人也。事梁太祖,后迁濮州刺史。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歩,持一铁枪而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王铁枪」。 龙徳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末帝问破敌之期,彦章对曰:「三日」。左右皆失笑,彦章受命而出,驰两日至滑州,置酒大㑹,隂遣人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彦章引精兵㳂河以趋徳,胜舟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断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遂破之,盖三日云。 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于忠义盖天性也。
148
王熔,其先回鹘阿布思之遗种,曰没诺干,为镇州王武俊骑将,武俊録以为子,遂冐姓王氏。设诺干子曰末垣活,末垣活子曰升,升子曰廷凑。廷凑子曰元逵、元逵子曰绍鼎、绍懿,绍鼎子曰景崇,自升以上三世常为镇州骑将,自景崇以上四世五人,皆为成徳军节度使。景崇官至守太尉,封常山郡王。唐中和二年卒,子熔立,年十歳。是时,晋新有太原,四面豪杰并起而交争熔介于其间,一日承祖父百年之业,士马强而蓄积,富为唐累世藩臣。
149
王敬荛,颍州汝隂人也,事州为牙将,唐末,王仙芝等攻刼汝、颍间,刺史不能拒,敬荛遂代之,即拜刺史。敬荛为人,状貎魁杰,而沈勇有力,善用铁枪,重三十斤。颍州与淮西为邻境,数为秦宗权所攻,力战拒之,宗权西陷河南诸州,独敬荛不可下,由是颍旁诸州民皆保敬荛避逃,是时所在残破,独颍州户二万。 梁太祖攻淮南,道过颍州,敬荛供馈梁兵甚厚,太祖大喜,表敬荛㳂淮指挥使,其后梁兵攻吴,龎师古死清口,败兵亡归,过颍大雪,士卒饥冻,敬荛乃㳂淮,积薪为燎,作糜粥餔之,亡卒多,頼以全活,太祖表敬荛节度使。
150
王晏球,字莹之,洛阳人也。少遇乱,为盗所掠,汴州富人杜氏得之,养以为子,冐姓杜氏。梁太祖镇宣武,选富家子之材武者置之帐下,号「㕔子都」。晏球为人,倜傥有大节,为㕔子都指挥使,后事明宗,累官至中书令。王周,魏人也,事唐庄宗、明宗有功,拜刺史,歴真州、泾州节度使。泾州张彦泽为政苛虐,民多流亡,周乃更为寛恕,问民疾苦,去其苛弊二十馀事,民皆复归。歴迁武胜、保义、义武、成徳四镇,皆有善政。
151
王进,幽州良乡人也,为人勇悍,走及奔马,符彦超镇安逺军,军中有变,遣进驰奏京师,明宗怪其来速,嘉其足力,以●寜卫指挥汉髙祖镇河东,因以之从,毎有急,遣进驰至京师,往返不过五六日,由是愈亲爱之。从周太祖起魏,为彰徳军节度使。
152
王权,字秀山,太原人也。唐左仆射起曽孙。父荛,官至右司,权举进士,为右补阙,晋髙祖时,为兵部尚书。是时髙祖以父事契丹,权当奉使,叹曰:「我虽不才,安能稽颡于穹庐乎!」因辞不行,坐是停任。逾年,以太子少傅致仕。
153
王仁裕,字徳辇,天水人也。少不知书,以狗马弹射为乐,年三十五始学,而为人隽秀,以文辞知名,秦帅辟为秦州节度判官。唐废帝起事,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学士,晋髙祖时,复为翰林学士承㫖,累迁户部尚书,卒。仁裕性暁音律,晋髙祖初定雅乐,宴羣臣于承福殿,奏黄锺,仁裕闻之曰:「音不纯肃而无和声,当有争者起于禁中」。已而两军校鬬升龙门外,声闻于内,人以为神喜为诗。其少也,尝梦剖其肠胃,以西江水涤之,顾见江中沙石皆为篆籀之文,由是文思益进,乃集其平生所作诗,号《西江集》。五代时,以文章知名,又尝知贡举,仁裕门生王溥、和凝、范质,皆至宰相,时称其得人。
154
宋朝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也。汉乾佑初,举进士甲科。周太祖将兵讨三万,以溥为从事。太祖将大渐,促召学士院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已宣制,太祖曰:「吾无恨矣」。国初,进位司空。乾徳二年,罢为太子太保。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卒,諡文康。在相日,父祚以宿州防御使家居,毎公卿至,必谒祚,引觞为夀,溥侍侧坐,客不敢安席,祚曰:「此豚犬尔,不烦诸君起!」人称其孝敬。子贻孙贻正。 贻孙字象贤。显徳中,溥在相位,以贻孙为著作郎。国初,迁金部员外郎。溥藏书至万卷,贻孙徧览之。太祖尝问赵普,拜礼何以男子跪,而妇人不跪,普访礼官无知者。贻孙曰:「古诗云:长跪问故,夫即妇人,古亦跪也。唐武后时,妇人始拜而不跪。普问所出,对曰:「唐幽州从事张建章著《渤海记》,备言之」。普叹服。贻孙。累迁右司郎中。 贻正官至国子博士。贻正之子克明,尚太宗女郑国长公主,赐名贻永,令与父同行。 贻永,字季长,真宗以其故相家也,选尚公主,除右卫将军、驸马都尉。仁宗即位,知郓州,自咸平中徙城,而故治为通衢,宻迩梁山泊,春夏多病,渉贻永相地,筑东西道三十馀里,至今人获以济。庆厯六年,加同平章事,明年,授原国公,以疾去位,卒,諡康靖。
155
王审琦,字仲寳,河南人也。汉乾佑初,得●周太祖帐下,审琦沈毅善谋,所至有政绩。世宗征淮,舒州坚璧不审,琦攻城,一夕㧞之,仕周,累迁睦州防御使。宋兴,讨李重进出镇,忠正,在镇八年,寛简便民,从征太原,改镇许州,加同平章事,卒。 审琦素不善饮,太祖宴之于后苑,祝之曰:「审琦布衣之旧,方共享富贵,酒者,天之美禄也,何惜不令饮之?」祝已,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为饮之,审琦受诏连十数爵,无他苦,自此侍宴必引满,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也。王景,莱州人也。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麾下,庄宗入汴,景挺身来降,契丹入㓂,与髙行周破之于戚,累迁至横海节度使。国初封太原郡王,复以为鳯翔节度使,卒,追封岐王,諡元靖。景性谦退,折节下士,毎朝廷使至,虽卑位皆送迎,周旋尽礼,左右曰:「王位崇,不宜过自损抑」。景曰:「人臣重君命也」。初封王,朝廷以吏部尚书张昭为使,景尤加礼重,左右又以为言,景曰:「我在行伍间,已闻张尚书名,今使于我,是国家厚我也」。
156
王晏,徐州滕人也,家世力田,应募●禁军,汉髙祖授以节度使,仕周,改镇武寜,封滕国公,因其郷里以荣之也。至太祖受命,改封韩国公。
157
王彦超,字徳升,大名临清人也。周太祖拜彦超武寜军节度使。宰相李榖征淮南,以彦超将前军,败淮人于夀州城下,师旋,徙镇永兴,移鳯翔。国初加中书令,太祖与彦超宴射于作坊,酒酣,谓彦超曰:「卿昔在复州,朕往依卿,何不纳我?」彦超顿首曰:「蹄涔之水,岂足以安神龙,陛下当日不留滞于小郡者,天也」。太祖大笑,未几,复镇永兴,又为鳯翔节度使,入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太平兴国中,封邠国公。
158
王全斌,太原人也。父为岢岚军使,私蓄武士,唐庄宗疑而召之,惧不敢行。全斌时年十二,谓其父曰:「上疑父有异志,若以全斌为质,则释矣」。父如其言,全斌因得●,庄宗帐下。歴晋、汉、周,以军功积官至相州留后。宋兴,除安国军节度使,徙镇忠武。太祖伐蜀,以全斌将西川行营前军,率禁兵出鳯州,孟昶退守劒门,全斌遂克利州。全斌谓诸将曰:「劒门天险,古称一夫荷戈,万夫莫当,宜各陈进取之策」。命偏将史延徳分兵趋来蘓,造浮梁于江上,蜀人见梁成弃砦而遁,遂克劒州。初,全斌之至蜀也,适属冬杪,京师大雪,太祖设氊帷于讲武殿,衣紫貂裘帽以视事,忽谓左右曰:「我被服如此,体尚觉寒,况征蜀将士乎?」即解裘帽,遣使赐全斌,全斌受赐感泣。于是蜀民讼其掊克,乃责崇义军留后。太祖郊祀洛阳,召全斌侍祠,复武寜节度使,谓之曰:「朕以江右未平,虑征南诸将不遵纪律,故抑卿数年,为朕立法,今已克金陵,还卿旄钺」。仍赐以银器万两、帛万匹、钱数万。全斌至镇数月卒。
159
王仁赡,字子丰,唐州方城人也。少倜傥,不事生业,刘词以为牙校。词卒,遗奏荐仁赡材可用。太祖素知其名,请于世宗●帐下。宋兴,拜枢宻。王师伐蜀,仁赡为行营前军都监。
160
王彦升,字光烈,蜀人也。后唐平蜀,徙家洛阳,从太祖北伐,至陈桥,以军中推戴而还,徙原州防御使。彦升残忍在原州,戎人有犯汉法者,㑹賔客则引而前,以捽其耳大嚼,沃以巵酒,前后所㗖数百人,镇塞数年,戎人畏之,无犬吠之警。
161
王佑,字景叔,大名莘人也。父彻,左拾遗。少笃志嗜学,性倜傥,以书见桑维翰,维翰竒之。太祖即位,擢迁翰林学士,㑹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佑代之,俾令察彦卿动静。又谓佑曰:「此卿故乡,所谓昼锦者也」。佑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间,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得免,故世称佑有隂徳。太宗即位,知河中府,拜中书舍人。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拜兵部侍郎,卒。 子旦。
162
王旦,字子明,少好学,父佑器之,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必有为三公者」。举进士,为大理评事,再迁殿中丞,通判郑、濠二州,王禹偁荐其才,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钱若水名知人,尝见旦曰:「真宰相器也。若水枢宻副使罢。召对苑中,问谁可大用者,若水言旦可大用,景徳三年拜相,真宗乆益信之,宰相大臣有所请,帝曰:王旦以为如何?事无大小,非旦所言不决。旦在相位乆,外无夷狄之虞,兵革不用,海内富强,羣工有司各得其职,故天下称为贤相。㓂凖为枢宻使,当罢,使人告旦,求为使相,旦大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邪?且吾不受私请,凖深恨之」。已而制出,除凖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凖入见,泣涕曰:「非陛下知臣,何以至此?」真宗具道旦所荐,凖始愧叹,以为不可。及旦在政府十八年,以病求罢,入见滋福殿,真宗曰:「朕方以大事托卿,而卿疾如此」。因命皇子拜旦,旦言皇子盛徳,足任陛下事,因荐可为大臣者十馀人,其后不至两府者二人而已,屡以疾请,真宗不得已,令五日一朝,遇军国大事,不以时参决,以疾恳辞罢政,仍领玉清昭应宫使、宫观专置使。始于旦病亟,真宗手自和药赐之,薨,諡文正,配飨真宗庙庭。子素、雍。冲素,字仪仲,早即贵逹官,至八座没,諡懿敏。其子巩,字定国,与东坡先生游最厚。
163
王化基,字永图,真定人也。举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常州、知岚州。宰相赵普以为骤用人,非有益于治也,改淮南节度使判官,以为著作郎,迁左拾遗,抗疏自荐,太宗曰:「化基自结人主,慷慨之士也」。召试知制诰,除御史中丞。太宗问以邉事,对曰:「治天下犹植木也,所患根本不固,根本固则枝干不足忧。今朝廷治则邉鄙何患乎不安?」乃献澄清略,太宗嘉之。至道三年,召拜参知政事,卒,諡惠献。
164
王禹偁,字元之,齐州钜野人也。九嵗能为歌诗,长善属文。举进士,知长洲县。端拱初,太宗闻其名,召试,擢右拾遗,献《端拱箴》,上御戎十䇿,太宗嘉之,尤为赵普所重。太宗幸琼林苑,召至御榻前,顾问语宰相曰:「禹偁文章,独歩当世」。其宠奬如此。真宗即位,诏羣臣论事,禹偁上疏陈五事,复知制诰。咸平中,忤时相,出知黄州,移蕲州,至郡未逾月而卒。禹偁辞章敏,瞻喜谈世事,臧否人物,以正自持,所与游必儒雅,荐宠后进,皆名重一时。黄州谢上表云:「诸县丰登,絶少公事,全家饱暖,尽荷君恩」。士夫尤称之。
165
王超,赵州人也。弱冠长七尺馀。太宗为开封府尹,召●麾下,后累立战功。真宗大阅禁兵二十万于东郊,超执五方旗以节进退。真宗御戎幄观之,顾谓超曰:「士衆严整,戎行训练,惟汝之功」。超御下有恩,与髙琼典禁旅,尝因休沐过营垒,军校不将迎,琼命捶之。超曰:「若按习,可惩其不肃」。人称其恕。
166
王继忠,开封人也。真宗在东宫,得给事左右。契丹入㓂,继忠帅定武出战,陷于契丹。景徳初,契丹令继忠请修和好,朝廷允其请,戢兵息民,继忠有力焉。
167
王显,字德明,开封人也。少给事太宗于潜邸,后为枢宻副使。太宗以其寡学问也,取《军戒》三篇赐之,曰:「读此可以免于面墙矣」。
168
王嗣宗,字希阮,汾州人也。擢进士甲科,补秦州司㓂参军,累官枢密副使、检校太保。嗣宗尤睦宗族,抚诸侄如己子,著遗戒以训子孙,勿得析居,又令以《孝经》弓剑置圹中。嗣宗好为文,所著有《中陵子》三十卷。子尧臣、唐臣、舜臣、禹臣,并致宦达。
169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祖郁,尝官鄂州,家黄州,浔阳人望楼上若有仙景。一夕,钦若生,钦若少孤,祖爱之,尝曰:「吾之后必有兴者,其在吾孙乎?」钦若举进士甲科,为亳州防御推官,迁太常丞,理欠凭由司,奏蠲乾徳至咸平逋负千馀万,释系囚三千馀人,以广惠泽。真宗旣与契丹和,契丹受盟而归,钦若一日,从容言于真宗曰:「澶渊之役,凖以陛下为投琼与敌博耳,钱输将尽尽出之,谓之孤注,陛下㓂凖之孤注也,且城下之盟,古人羞之,而陛下以为功乎?真宗愀然曰:「为之奈何?」钦若曰:「惟有封禅太山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裔,然自古封禅,当得天瑞希世絶伦之事,然后可为也。既而又曰:天瑞安可得?前代盖有人力为之者也」。真宗意犹未决,他日晩幸秘阁,惟杜镐方直宿,真宗问之曰:古所谓河出图洛出书,果何事也?」镐曰:此圣人以神道设教耳!其言适与真宗意合,真宗意遂决,于是降天书于左承天阙之上。大中祥符初,泰山父老请封禅,天圣元年,复拜司空、同平章事,进冀国公,薨于位,諡文穆。钦若尝言少时过圃田,夜视天文有紫微字,又尝于蜀褒城道中有通刺字,未暇视而内之相见告,钦若曰:异日位宰相,既去视刺字,乃唐相裴度也,自此遂喜神异事,且撰《文纪》之王曽,字孝先,青州益都人也。㓜孤,鞠于仲父宗元里人,张震有道之士也,曽从之学,谓有将相之器,甫冠,举进士第一。大中祥符六年,为翰林学士,一日,真宗晩坐承明殿,召对,命谒者谕之曰:思卿甚,故不及御朝服,毋谓朕慢卿也。以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时王钦若挟祥瑞迎合人主意,隂排异己,一日,真宗怒责大臣曰:当时曽于国事,何遽自异耶?曽言君从谏,谓明,臣尽忠谓义,陛下不知臣不肖,使待罪政府,臣知义而己不知异也。景佑间拜相,封沂国公,是时吕夷简为昭文相专决事,曽与夷简议论多不恊,力求去,出知青州,既入谢,改判郓州,加资政、大学士。由宰相罢政,而带职自曽始。尝云:大臣执政,不当收恩避怨,故其言曰:恩若己出,怨将谁归?闻者叹服,薨諡文正。王曙晦叔,河南人也,隋文中子弟绩之后,名同英宗御讳,故以字称。举进士,又举贤良方正入等,后为右谏议大夫、河北转运使、知益州,为政严不可犯,人以比张咏为之謡,曰:蜀守之房,前张后王,惠我赤子而无流亡」。召为给事中,再召为御史中丞。属玉清昭应宫灾晦,叔上疏,谓玉清之兴,不合经义,先帝信方士邪巧之说,财用无纪,今天焚之,乃戒其侈而不经也。七年,参知政事,加平章事,薨,諡文康。晦叔方严简重,有大臣体,以时尚奢侈,躬自节俭,食无兼味,坐惟痩马,人推其贤。
170
王鬷,字总之,赵州临城人也。状貎竒伟,馆于王化基之门。宋湜见而妻之,以女举进士,为●州观察推官。代还,真宗见而异之。后知益州,戍卒有夜焚营胁军校为乱者,鬷潜遣兵环其营,下令曰:「不乱者敛手出门,无所问」。于是衆皆出命,军校指乱者得十馀人,戮之,及明,人皆不知也。后为参知政事,卒,諡忠穆」。
171
王博文,字仲明,曹州济隂人也。善属文,应举开封府,以回文诗百篇投试场屋中,谓之《王回文》。召试舍人院,除安丰簿,迁殿中侍御史,后拜同知枢宻,卒。
172
王随,字子正,河阳人也。举进士,尝为京西转运使时,随父母在洛中,京西乃其所部也。真宗赐诗宠其行,复以羊酒束帛使过家,时人荣之。景佑中,拜相,卒,諡章惠。
173
王徳用,字元辅,超之子也。超率兵伐李继迁,出绥夏,徳用时年十七,为先锋,破贼于鐡门关,进师乌白池,他将失道,超不进,徳用以精兵五千,转战三日,贼遂郤,乃领衆,要其归路,下令曰:「敢乱行者斩!」一军肃然,超亦为之按辔,继迁引避之,以功授内殿宗班。仁宗即位,积功至步军副都指挥使。翰林学士蘓绅,尝疏徳用宅,枕乾冈,貎类艺祖,既而御史中丞孔道辅又以绅之言劾之,徳用䟽言宅枕乾冈,陛下所赐貎,类艺祖父母所生,既贬黜,士皆为之,惧德用言色如平时,惟不接賔客而已乆之,徙知曹州,而孔道辅卒,客有谓徳用此害公者,今死矣!德用曰:「中丞言官,岂害吾朝廷!亡一忠臣,可惜也」。拜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祁国公。德用素善射,侍射瑞国园,持二矢未发,帝顾之,使必中一发中的,再发又中,帝笑曰:「德用欲中即中尔」。加检校太师,封冀国公。德用将家子,知军中情伪,善以恩抚下,虽属临边境,未尝亲矢石督攻战,而名闻四夷闾阎妇女小儿,皆呼曰黒王相公」,至和中为枢密使。明年,富弼相,契丹使耶律防曰:「天子以公典枢密,而富公为相,将相皆得人矣」。
174
王尧臣,字伯庸,虞城人,举进士第一,入翰林为学士,西邉用兵,以为㳂邉安抚使上言关中之民不胜凋敝,宜有以劳来之」。后为三司使、入内都知张永和建议,欲收民房钱什之三以助军费,尧臣言于仁宗曰:「此唐徳宗所以致朱泚之乱也」。时䕫州路漕臣请盐井嵗课十馀万缗,事下三司,尧臣以为上恩未尝及逺人,而反浚取厚利,适所以敛怨也,皆罢之,求觧计事。嘉佑间,拜参知政事,卒,諡文安,与其弟纯臣,友爱最笃,世称之。
175
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也。初名拱夀,年十九,举进士第一,仁宗改赐今名,除将作监丞、通判懐州,迁直集贤院、同知太常礼院。元丰初,为宣徽南院使,再守北京,拱辰曰:「臣老矣,不足任事」。神宗曰:「北门重地,卿旧治也,勉为朕行」。卒諡懿恪。
176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也。早有盛名,博闻强记,为文动笔如飞,观者服其精妙。举进士髙第,佥书淮南节度判官,召试馆职,固辞,乃知鄞县。好读书,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榖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不次进用,再召试,又固辞,乃以为郡牧判官,出知常州,由是名重天下,以母忧去,服除,英宗朝,累召不起,神宗即位,除知江寜府,召为翰林学士,初入对,神宗曰:「方今治当何先?」安石曰:「以择术为先」。神宗曰:「唐太宗何如主?」安石曰:「陛下当以尧、舜为法」。一日讲席,因言:「唐太宗必得魏郑公,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安石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臯、䕫、稷、卨。陛下诚能为髙宗,则必有傅说、魏郑公、诸葛亮皆有道者所羞,何足道哉?」神宗曰:「卿所施设,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所急也」。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而青苗、免役、市易、保甲等法相继兴矣。熈寜三年拜相,王韶取熈河、洮、岷、叠、石等州,安石率羣臣入贺,神宗觧玉,●赐之,以旌其功,后拜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寜府。明年,复拜相,丐奉祠,封舒国公。元丰三年,改封荆国公,薨,諡曰文。
177
王圭,字禹玉,成都华阳人也,徙家开封。少好学,日诵数千言。及长,博通羣书。举进士,廷试第二,为大理评事、通判扬州,召试学士院,其文典丽,有西汉风。元佑初,为翰林学士。元丰二年,拜相。圭尝荐张璪不用,圭曰:「臣为宰相,二荐璪矣,而不见用,是臣失职也」。请罢。神宗喜曰:「宰相当如是」。哲宗即位,进金紫光禄大夫,封岐国公。季父罕,字师言,以荫知宜兴县,为广东转运使、知潭州,徙明州。至光禄,圭少孤,育于罕圭贵,每以盛满为戒。圭从弟琪,字君玉,起进士,至礼部侍郎。
178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登进士。神宗察其忠实,以为编修官、修起居注。乞复《唐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神宗韪其言。知开封府并河居人,凿河堤以自广,或请令培筑复故,又按民庐侵官道者使撤之。存曰:「此吾职也」。入言之,即日弛其役,都人欢呼相庆。进枢密直学士,改兵部尚书,转户部。哲宗立,求裕陵费财,不逾时告备,复徙兵部。太仆寺请内外马事得专达,毋●驾部存建言:「果如此,则官制坏矣。先帝正省、台、寺、监之职,使之互相临制,岂可徇一时有司自便,而隳已成之法」。元佑初,还户部,不受拜中大夫、尚书右丞,未几,复迁左丞。时执政有议罢畿内教保甲者,存曰:「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长乆之节。召为吏部尚书,时在廷朋党之论寝,炽存入对,首言:「人臣朋党诚不可长,然不察则滥及善人矣」。绍圣初,请提举崇禧观,卒。存性寛厚,仪状伟然,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谓存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时人以为知言。
179
王岩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也。举明经,调栾城簿。韩琦留守北京,辟岩叟为属,韩绛代琦,复欲留岩叟,岩叟谢曰:「岩叟,魏公之客,不愿出他门也」。士君子称之。元丰末,召为监察御史,上疏两宫,极陈时事之弊,以为「不絶害源,百姓无由乐生,不屏羣邪,太平终是难致」。迁侍御史,时左右正言乆阙,岩叟上疏曰:「国朝仿近古之制,諌官才至六人,方之先王已为少,今复缺而不补,臣所未谕,岂以为治道已清,而无事于言邪?人材难称,不若虚其位邪?二者皆非臣所望于今日,愿诏补谏臣,无令乆,虚其职」。元佑六年,拜枢宻直学士、佥书枢宻院事,宣仁后谕曰:「知卿材故,不次进用」。岩叟逊谢而进曰:「陛下聴政以来,纳谏从善,务合人心,所以朝廷清明,天下安静,愿信之勿疑,守之勿失,则宗社千万世之福也」。七年,知郑州,移河阳,卒。
180
王昭素,开封酸枣人也。少笃学,有志行。郷人有讼,不之官府而诣昭素,昭素为之辨析,无不敬服。昭素博通《九经》,及著《易论》三十三篇。太祖召命讲《易》,因访以民事,所言无隠。太祖益嘉之。又问治世养身之术,昭素曰:「治世莫若爱民,养身莫若寡欲」。太祖重其言,书于屏风间。拜国子博士。
181
王回,字深父,福州●官人也。敦行孝友,质直平恕,造次必稽孔、孟所为,而不为小亷曲谨,以求名誉于世。举进士中第,乆之不肯仕。
182
王竒,字汉谋,赣人也。㓜有声,塲屋间,为李文定客。文定薨于位,章圣临奠,见屏间有诗云:「雁声不到歌楼上」,秋色偏欺客路中」。爱之即召见,占对称㫖,特许赴殿试。既登科,有谢诗云:「不拜春官为座主,亲逄天子作门生」。后入馆,擢御史见《百家诗》
183
王令,字逄原,广陵人,负不世之才,以书上王荆公,且以南山之诗求学,荆公深许之,尝作《论语义》,荆公答云:「言词㫖奥,直造孔庭,非极髙明,孰能为之?」嘉佑中卒,荆公作诗哭之云:「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
184
此乃知梵志长大修行人也。昔茅容季伟田家子,尔鸡饭其母,而以草具饭郭林宗,林宗起拜之,因劝使学,遂为四海名士,此翻。著袜,法也。
185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以文学知名馀宗。
186
郎逾月,蔡京召。
187
金碧晃。
188
云太师。
189
西液三。
190
毕,寂无人声,良乆,有自牖窃窥者,视之则黄门也,乃以受之。阅三日,内批除中书舍人,京奏陈故事及近例著佐无除侍从者,遂改秘书少监,未几,竟申前命。时寺监长官有特㫖视制者,履道因缴词头极论之,上悦,除御史中丞,迁翰林学士,俄拜左丞,以节度使镇燕山府。靖康初,凡宣和主平燕议者,尽置典宪,履道坐贬象州。 子辟章,字●文。建炎南渡,卜居温陵。 辟章子秬,字嘉叟,孝宗朝尝为刑部侍郎。唐王逢,武宗尝语李徳裕曰:「闻逢将兵,用法太严,有诸?」对曰:「臣亦尝以此诘之,逢言:「前有白刃法不严,其谁肯进?」上曰:「言亦有理」。
191
王皡奏郭太后冝合葬景陵神主,配宪宗室。宰相白敏中诘之,不能屈。周墀叹皡孤直。
192
王先成、王建围彭州乆不下,王先成说宗侃以军中事宜条状白王建,建大喜,即行之。
193
五代蜀王宗弁为蜀州刺史,称疾罢归成都,蜀主疑其矜功怨望,加检校太保,固辞不受,谓人曰:「亷者足而不忧,贪者忧而不足吾,小人致位至此足矣,岂可求进不已乎!」蜀主嘉其志而许之,赐予有加。
194
王栖霞,南唐为道士,唐主问:「栖霞何道可致太平?对曰:「王者治心治身,乃治家国。今陛下尚未能去饥嗔饱喜,何论太平!」宋后自●中称叹,以为至言。以上五事并见通鉴。王友直,字 开封人,宣和间尝为太原总管,以忠义追封安化王。曽丞相怀,即其婿也。
195
王尚卿,字大卿,居相州长孙,名约,字公详,仕至太守。次孙綯,字敏功,綯之子炎,以公详䕃入仕,尝为枢宻王。丝,字敦素,越之萧山人,景佑初,为县令,㑹嵗歉,丝毎家支钱一千以济之,期以明年夏输绢一疋,邑人大受其惠,称为徳政,繇此当路荐之,范文正公为作墓志,具载其事,王荆公当国,仿其法施之,号为和买乆之本钱,既不复还,且有折帛之害以上三事见《明清挥麈録》。王伦,字正道,三槐王氏之裔。祖端,父毅,俱以材显,家贫不能治生,为商贾,好椎牛酤酒,往来京洛,放意自恣,浮沉世俗间,亦以侠自任,賙人之急,数犯法幸免,少与孙仲益有布衣旧仲,益官中都,毎周旋之。靖康时,李士美罢相,就第正道忽直造拜于堂下,士美问其所以,自言愿随相公一至禁中,有欲白于上,士美曰:「方退闲荐引,非所预也」。正道自此日扫其门,㑹有㫖令前,宰执赴殿廷议事,正道又拜恳曰:「此正伦効命之时也」。士美不得已,因携之而入,伦自陈于殿下曰:「臣真宗故相王旦之孙也,有致君泽民之术,无因不得进。宣和中,尝上书言北辽不可灭,女真不可盟,果如臣言,今城既急,他无计䇿,臣谨当募死士数万,愿陛下侍上皇,挟诸王夺万胜门,决围,南幸。钦宗忠之,慰劳甚厚,觧所佩夏国寳劒以赐,且以片纸批曰:「王伦事成日,可为兵部侍郎」。伦既拜赐,翌日再对,自言已得豪侠义勇,悉愿效死,幸陛下任臣以北讨,而何文缜方力主和议,正道怒髪,上冲冠文缜,斥曰:「若何人敢至此耶?」正道曰:「尔何人,乃至此耶?」又曰:「万一天子䝉尘,虽诛相公数百辈何益?」文缜怒,以为狂生言既不用,恐为乱,请上诛之,且乞就令卫士执之,上意未决,正道惧,无以自脱,时仲益在禁中,因求计仲益,仲益曰:「昨日所拜小戎文字在否?正道腰间,取御批以示之,仲益曰:得此足矣!子旦立于从班中,谁敢呵?子岂有无,故就殿上擒一侍郎之理乎?」伦从其言,入厠侍臣之列,人果不敢前。翌日,文缜始书㫖送御史府,伦已得间出都矣。二圣北去,髙宗即位于南,伦走行在所,上书自伸前志,乞使沙漠,问二圣起居,自布衣拜五品,借侍从以往,制词畧云:「胄出公侯,资兼智勇,朕方俯同晋国,命魏绛以和戎,汝其逺慕侯生御太公而归汉,经年始还,不用乆之。徽宗凶问至,起拜龙图阁学士,为梓宫奉迎使,浸登二府,凢三四往返,竟留于金伦既贵之后,凢往日故旧与夫屠贩之友,悉以自随,而任以官,既被拘,金人欲用为留守,不从而杀之,褒䘏甚厚,李平仲、孙长文言如此见王明清挥麈录》。《中兴姓氏録》曰:绍兴十四年月,金人乃以伦为何北转运使,伦曰:「伦奉使而来,非降也」。坚辞不受,遣使迫之,又不受,金人杖其使人,复令逼之,伦厚赠使人金以谢,乃自缢而死,世称其忠,今朝请大夫、直秘阁、知庐州,绍闻乃正道,枢宻之子也。
196
《中兴纪事》曰:王伦为金人所留,居河间府者六年,金欲用之,为平,峦三路转运,伦不从,缢而死。未几,其子述使北访父骨,得之以归。其后髙宗尝语宰执曰:「伦虽不矜细行,乃能死节,此为难也」。
197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十四
URN: ctp:ws294277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