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八

《卷八》[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桂枝芍药知母汤 治诸肢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晕气短, 欲吐。
2
附子 芍药 甘草 麻黄(各三钱}} 桂枝 白术 知母 防风各四钱 生姜五钱上九味,以水二杯半,煎八分服,日夜三服。
3
用桂枝汤去枣加麻黄,以助其通阳;加白术、防风以伸其脾气;加附子、知母,以调其阴阳;多用生姜以平其呕逆。
4
资寿解语汤 治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半身不遂,与地黄饮子同意,但彼重在肾,此重在脾。
5
羌活(五分 防风 附子 羚羊角 天麻 酸枣仁各一钱 肉桂八分 炙甘草五分水二杯,煎八分,入竹沥五钱,生姜汁二钱调服。
6
喻嘉言治肾气不萦于舌本,加枸杞、首乌、天冬、菊花、石蒲、元参。
7
清暑益气汤(暑,热也。肺主气,热甚则气泄,如暑盛,则金藏也。故清暑必益气,内伤劳倦夏秋当伏黄 (汗少减半 苍术泔浸 升麻各一钱 人参去芦 泽泻 橘皮 神曲 白术土炒,各五分 麦冬去心 当归身 甘草炙,各三分 葛根 黄柏酒浸去皮,各二分 五味子九粒 青皮去瓤,一分半水二杯,煎八分,食远服。
8
近效白术汤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气精。
9
白术(四钱 附子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加生姜二片,红枣二枚,水煎。
10
喻嘉言曰:「此方治肾气空虚之人,外风入肾,恰似乌洞之中,阴风惨惨,昼夜不息。
11
风挟肾中浊阴之气,厥逆上攻,其头间重眩之苦,至极难耐,兼以胃气亦虚,不知食味,故方中全不用风门药,但用附子暖其水脏,白术、甘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则浊阴之气尽趋于下,而头苦重眩及不知食味之证除矣。其云益精气者,以既知食味,自能多食,精生于谷也。」温脾汤 治锢冷在肠胃间,泄泻腹痛,宜先取去,然后调治,不可畏虚以养病也。
12
附子 乾姜 甘草 桂心 浓朴(各二钱 大黄四分水二杯,煎六分服。
13
喻嘉言曰:「许叔微制此方,深合仲景以温药下之之法。方中大黄一味,不用则温药必不能下,而久留之邪,非攻不去。多用恐温药不能制,而洞泄或至转剧,裁酌用之,真足法矣。
14
鸡矢醴 治鼓胀。
15
鸡矢(干者五合,山间者良上为细末,每服五钱,食后酒调下。
16
百合汤 治解 之神剂也。
17
百合上用水二杯,煎八分,不拘时服。
18
保生无忧散 妇人临产,先服一、二剂,自然易生,或遇横生倒产,连日不生,服二、三剂神效。
19
丝子(一钱五分 当归酒洗,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三分 白芍药一钱二分,冬月只用一钱 甘草五分 荆芥穗八分 生黄 八分 浓朴姜汁浸,七分 枳壳六分 艾叶五分 真贝母一钱五分,去心 羌活五分
20
上十二味根据方修合,另将川贝研细末,候药煎好,冲入同服,引用生姜三片,空心服。
21
此方全用撑法,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者也,浓朴去瘀血者也,用之撑开血脉,俾恶露不致填塞;羌活、荆芥疏通太阳,将背后一撑,太阳经脉最长,太阳治,则诸经皆治;枳壳疏理结气,将面前一撑,俾胎气敛抑,而无阻滞之虞;艾叶温暖子宫,撑动子宫,则胞胎灵动;贝母、菟丝最能滑胎顺气,将胎气全体一撑,大具天然活泼之趣矣;加黄 者,所以撑扶元气,元气旺,则转动有力矣;生姜通神明,去秽恶,散寒止呕,所以撑扶正气,而安胃气;甘草协和诸药,俾其左宜右有,而全其撑法之神也。此方人多不得其解,程山龄注独超,故全录之。
22
失笑散 治产后心腹绞痛欲死;或血迷心窍,不省人事;或胞衣不下。并治心痛,血滞作痛。
23
蒲黄 五灵脂各等分生研,每服三钱,酒煎服。
24
六一汤 治气虚口渴不止。黄 (灸六钱 炙草一钱水煎服。
25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炮姜(八分) 桃仁(二十四粒) 炙草(一钱水煎服。瘀血不行,加红花一钱;伤风口痉,加荆芥穗三、四钱,益母草三钱。
26
七味白术散 治小儿吐泻及一切口渴不止。
27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草 藿香 木香各一钱五分 乾葛三钱共为末,每服三、五钱,白汤调下,或水煎服。
28
加味芎归汤 治妇人难产,交骨不开。
29
川芎(三钱 当归身五钱 龟板三钱,生研 妇人生过男女顶门发烧如鸡子大水三杯,煎八分服,如人行五里路即生。此方去龟板、头发,名佛手散,安生胎。去死胎。
30
香薷丸 治水肿。
31
干香薷(一斤 白术七两先将白术为末,后浓煎香薷汁为膏,和丸,如桐子大,饮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良。
32
又外台香薷丸 以香薷五十斤,水熬膏,令可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日三,加之,以小便利为度,无所忌。
33
金匮防己茯苓汤 治皮水,此症因肺闭则木不逆下而泛溢皮肤,状与风水相似,但不恶寒为度。
34
防己 黄 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
35
崔氏疗大腹水肿上气,小便赤涩,颈脉动,不卧方。
36
苦葶苈(五两,炒 杏仁二两,炒黄 大枣四十枚,饭上蒸,去皮核分捣合治为丸,如枣核大,空心服八丸,日晚食消,再服五丸,米饮下。三日后,平旦服五丸,晚服三丸。
37
时法治气喘咳嗽不已,可代十枣汤。
38
《金匮翼》云:「吐血不止,将本人血,瓷锅焙乾为末,每一钱二分,以参麦汤调下即止。」《金匮翼》云:「凡吐粉红色痰涎,是肺络损伤而血渗也。治以鲜藕、白糯米、红枣三物煎汤,频频服之,久自愈。此方系正白旗迟维新所授,用之最良。
39
肠痔下血方木耳(五钱,浸一宿,洗净空心生食,禁茶汤半日,三服必愈,但不能除根耳。
40
磁石丸 治膏淋,膏淋者小便浊。
41
磁石 肉苁蓉(酒浸,切焙 泽泻 滑石各一两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不拘时服。如脐下妨闷,加沉香一钱以行滞气。
42
鹿茸散 治下元虚惫,小便溺血,日夜不止。
43
鹿茸(酒洗去毛,酥炙令黄,生地黄焙 当归焙、各三两 蒲黄一合 冬葵子炒,四两半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匕,空心温酒调服。日一服。一方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炒盐汤下。
44
柴胡梅连散 治骨蒸劳热,久而不愈,三服除根。
45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黄连 当归 白芍(各五钱上为末,每服三钱,童便一盏,乌梅一个,猪胆五匙,猪脊髓一条,韭根半钱,水一钟,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原方有前胡,无人参、黄芩、甘草、当归、芍药,馀盖从柴胡饮子增入,以备补虚泻热之用,去前胡者,不欲重散也。
46
凉膈散 治上焦积热,烦躁、面赤、头昏、咽痛、喉痹、口疮、颊肿、便溺闷赤、谵妄、睡卧不安(一切风壅。
47
薄荷 连翘 黄芩 栀子 甘草(各一两半 大黄 芒硝各半两上末,每服二、三钱,加竹叶七片,蜜三匙煎,食后服。与四物各半服,能益血泄热,各双和散。《本事》加赤芍、乾葛,治诸热病,屡效。
48
《玉机》云:轻者宜桔梗汤,本方去硝、黄加桔梗,舟楫之品,浮而上之,去胸中无形之热,且不犯中、下二焦也。
49
大枣汤 治水饮作痛,峻剂不可轻用。
50
大戟 芫花(炒 甘遂各等分,研用大枣十枚,水二杯,煎七分,去滓,入药方寸匕约有七分服。次早当下,未下,再一服。服后体虚,以稀粥调养。
51
栝蒌薤白白酒汤 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寸沉迟,关上小紧。
52
栝蒌(连皮子捣,五钱 薤白如乾者,用三钱,生者,用六钱白酒三杯,煎八分服。加半夏二钱,名栝蒌薤白半夏汤,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
53
薯蓣丸 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54
薯蓣(三十分 茯苓 柴胡 桔梗各五分 白术 芍药 防风 芎 麦冬 杏仁各六分
55
阿胶 人参各七分 乾姜 甘草各二分 白蔹 干地黄 当归 桂枝 神曲 豆黄卷大枣百枚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56
魏念庭曰:人之元气在肺,人之阳气在肾,既剥削,则难于遽复矣,全赖后天之谷气资益其生。是荣卫非脾胃不能通宣,而气血非饮食无由平复也。仲景故为虚劳诸不足而兼风气百疾,立此薯蓣丸之法,方中以薯蓣为主,专理脾胃,上损下损,至此可以撑持,以人参、白术、茯苓、乾姜、豆黄卷、大枣、神曲、甘草助之,除湿益气,而中土之令得行矣,以当归、芎 、芍药、地黄、麦冬、阿胶养血滋阴,以柴胡、桂枝、防风去邪散热,以杏仁、桔梗、白蔹下气开郁。惟恐虚而有热之人,滋补之药,上拒不受,故为散其邪热,开其逆郁,而气血平顺,补益得纳,为至当不易之道也。
57
大黄 虫丸 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伤,内有乾血,肌肉甲错,目黯黑。缓中补虚。
58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 杏仁 虻虫各一升 芍药四两 乾漆一两 干地黄十两 水蛭 蛴螬各一百枚半升
59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丸,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60
尤氏曰:风气不去,则足以贼正气,而长生不荣,故薯蓣丸为要方,乾血不去,则足以留新血,而渗灌不周,此丸为上剂。
61
愚按:此丸从《内经》四乌 一芦茹丸悟出,但不如四乌 一芦茹丸之平易近人也。防己黄 汤 治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62
防己 黄 各三钱 炙草三钱五分 白术二钱 生姜四片 大枣一枚
63
水二杯,煎八分服。服后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喘者加麻黄,胃中不和者加芍药,气上冲者加桂枝。
64
附子粳米汤 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65
附子二钱,制 半夏四钱 炙草一钱 粳米五钱,布包 大枣二枚水三杯,煎八分温服,日夜作三服。
66
大黄附子汤 胁下偏痛,发热脉紧弦者。
67
大黄(三钱 附子三钱 细辛二钱水二杯,煎八分服。
68
桂枝新加汤 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
69
桂枝 人参(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生姜 芍药各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一升,馀如桂枝汤法。
70
大柴胡汤 治太阳病未解便传入阳明,大便不通,热实心烦,或寒热往来,其脉沉实者,以此方下之。
71
芍药 黄芩 枳实(各三钱 柴胡八钱 半夏 生姜各五钱 大枣四枚上七味,以水三杯,煮取杯半,去滓,再煎八分,温服,日三服。一方用大黄二钱,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也。
72
桃仁承气汤 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
73
桃仁(十七个 大黄四钱 甘草二钱 桂枝二钱 芒硝二钱上五味,以水二杯半,煮取一杯,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至八分温服,日三服,当微利。
74
小承气汤 治阳明病潮热,大便难,脉沉而滑,乃内实腹痛者。
75
大黄(四钱 浓朴二钱,炙去皮 枳实三钱,炙
76
上三味,以水二杯,煎八分,温服,日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再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77
大承气汤 治阳明病大实大满,大便不通,腹痛大热,其脉沉实者,此方主之。
78
芒硝三合,《内台》方三两 大黄四两,酒洗 枳实五枚,炙 浓朴半斤,去皮,炙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馀勿服。
79
调胃承气汤 治汗后,恶热谵语,心烦、中满,脉浮者主之。
80
大黄(四两,去皮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斤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81
故地统于天,形以承气,故地以承天。胃、土也、坤之类也;气,阳也,乾之属也。胃为十二经之长,化糟粕,运精微,而成传化之府,岂专以块然之形,亦惟乘此乾行不息之气耳。
82
汤名承气,确有此义,非取顺气之义也。」宪公此解超出前人,惜其所著者《伤寒类疏》未刊行世。宪公讳孝铭,古吴人也。
83
半夏泻心汤 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俱在,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痞,柴胡不当与之,宜此方主之。
84
半夏(半升,洗 黄芩 乾姜 甘草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85
大黄黄连泻心汤 治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紧者,此方主之。若有恶寒者,表未解也,宜先解表,然后攻痞。
86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87
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温再服。
88
附子泻心汤 治心下痞而复恶寒。
89
大黄二两 黄芩 黄连各一两 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90
生姜泻心汤 治伤寒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91
生姜(四两 半夏半升 人参三两 乾姜一两 黄芩三两 甘草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连一两
92
甘草泻心汤 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乾噫,心烦不得安,医见人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也。
93
甘草四两 黄芩 乾姜各三两 半夏半升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94
吴茱萸(三钱 当归 芎 芍药 人参 桂枝 阿胶 甘草 丹皮各二钱 生姜三钱 半夏二钱半 麦冬五钱上十二味,以水三杯,煎至八分,温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方中当归、芎 、芍药、阿胶,肝药也;丹皮、桂枝,心药也;吴茱萸,肝药亦胃药也;半夏,胃药亦冲药也;麦门冬、甘草,胃药也;人参补五脏,生姜利诸气也;病在经血,以血生于心,藏于肝也;冲为血海也,胃属阳明,厥阴冲脉丽之也。然 绎方意,以阳明为主,吴茱萸用至三钱,驱阳明中土之寒,即以麦门冬用至五钱,滋阳明中土之燥,一寒一热,不使偏隅,所以谓之温也。半夏用至二钱半,生姜用至三钱者,以姜能去秽,而胃气安,夏能降逆,而胃气顺也。其馀皆相辅而成,其温之之用,绝无逐瘀之品,故过期不来者能通之,月来过多者能止之,少腹寒而不受胎者,并能治之,神妙不可言矣。
95
阴挺方 秘授此方,治妇人蚂蚁疮,又名鸡冠疮,俗名下 ,古名阴挺,今人呼为吃血痨是也。
96
飞矾(六两 铜绿四钱 五味 雄黄五钱 桃仁一两
97
共研末,炼蜜丸,每丸重四钱,以方内雄黄为衣。
98
按:妇人有得此症者,不肯声张,以致毒攻脏腑,经脉不调,经闭,永不生育,面黄肌瘦,四肢无力,腰腹疼痛,不思茶饭,咳嗽痰喘,乍寒乍热,自汗盗汗。如一月至一年之症,不知道者,或用刀割患处,命在旦夕。如遇此症,只用此丹一丸,重者二丸,坐入下部即愈。
99
驻车丸 治大冷洞痢,肠滑,下赤白如鱼脑,日夜无度,腹痛不可忍者方。
100
黄连六两 乾姜二两 当归 阿胶各三两上四味为末,以大酢八合烊胶和之,并手丸如大豆,候干,大人饮服三十丸,小儿以意量减,日三。
101
按:张路玉云:「人身有车,皆附脊而行,以司精气神之运度。羊车属肺分,当在上,以职司化气生精,故位反在下,鹿车属肾分,当在下,以职司化火益气,故位反在中,牛车属脾分,当属中,以职司化味归神,故位反在上,此皆平人之常度也。修真家恶其顺行之性,起灭无常,乃修逆行之道,以为内丹之基。《千金》又以平人失其常度,而患下利崩脱,良由鹿车过驶,趱动羊车过动,以致精血不藏,牛车过疲,不能随鹿车之驰骤,以致水谷不克。故用乾姜以助牛车之健运,黄连以挽鹿车之倾危,阿胶以救羊车之奔迫,当归以理血气之散乱,庶精、气、神各归其统,而无崩脱之虞,且冷痢得乾姜可瘳,热利得黄连可瘥,冷热交错,得姜连可解,阿胶可滋乾姜之燥,当归可和黄连之寒,不特为久痢神丹,尤为休息之专药。」附录刀枪跌打神方白附子(面粉裹为衣,置火上煨熟 天麻酒炒 防风 白芷 南星酒炒 羌活各等分上六味,各等分,研细末,敷伤处。伤重者,用童便并老酒服四、五钱,伤轻者,用酒服二、三钱可也。
102
妇人科
103
妇人之病与男子俱同,惟经之前后,与胎产前后,当另立治法。室女闭经,久必成劳,以天癸正旺,不应愆期也。其症发热咳嗽,及寒热往来,恶疮渐盛。如脉洪、口渴,便秘者,为实热,宜以四物汤加红花、桃仁、大黄(醋炒、乌药、茜草主之;脉虚、口淡、多寒、腰腹痛、大便滑者为虚寒,宜以四物汤加肉桂、人参、大黄、桃仁、乾姜主之,二症脉涩,肌肉甲错,将成乾血痨者如虻虫,水蛭攻之,但经闭即为血崩之兆,不可任意攻击,此切症类多忧郁思虑,七情过用所致,属虚者十之六、七。《内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为女子不月。」宜以逍遥散解肝经之郁,而诸郁俱解以归脾汤补心脾之血,以治经血之源。景岳逍遥饮心、肝、脾同治,为标本两全之道,服之良久,然后通之。
104
妇人经闭,照前法。师尼寡妇,寒热往来,脉上鱼际,将成痨瘵,以小柴胡汤加生地主之,或八味逍遥散主之。
105
妇人经渐迟,是血海虚寒,宜以四物汤加桂、附、吴萸、人参、白术、炙草主之。经渐早是血海挟热,宜四物汤加黄连、黄芩、阿胶、地榆、甘草主之。
106
愚按二症,经迟者,用归脾汤加附子、乾姜,经早者加丹皮、栀子是也。
107
薛立斋之快捷方式妇人赤白带下,与男子赤白浊同,俱主湿热,宜二陈汤加苍术、白术各二钱,黄柏一钱,牡蛎粉三钱,椿根皮醋炒二钱,乌梅二枚去核主之。亦有用补中益气汤及六、八味丸而愈者,宜察其脉症而消息之。
108
赤属血,宜加当归醋炒二钱。白属气,宜加黄 {{盐水炒三钱。
109
妇人经水不调,多不能成孕,宜先审其寒热虚实,及有无忧郁,以调其经,即是种子之法。又肥人恐子宫脂满,不能受胎,宜以四物汤去熟地,加半夏、贝母、香附各二钱,阿胶三钱,天麻一钱主之。瘦人恐子宫乾燥,不能受胎,宜四物汤加人参、麦冬、半夏、桂枝、阿胶各一钱五分,艾叶、吴萸各五分主之。景岳育麟珠为种子良方,不可不知。
110
堕胎症,丹溪主于脾虚挟火,以胎系于脾,犹钟悬于梁也,故以白术补脾为主,火盛则动其胎气,故黄芩泻火为辅。于是垂其训曰:黄芩、白术为安胎之圣药。《达生篇》遵其法,而立安胎方,服多效。然物虽系于梁,而力则藉于栋,巨栋屹然不动,而梁方安,故人之两肾,犹两栋也。如左尺弱,必以六味丸为主,右尺弱,必以八味丸为主,而阿胶、艾叶、续断、五味子之类,于二方随宜加减,应手取效,此赵养葵先生之心法也。大抵三月、五月,胎必应期而堕者,皆是肾虚,必以此法为上。若近时医,必谓丹皮动血,桂枝堕胎,戒而不用。不知庸劣误人,即此等不读书,假小心之辈也。
111
张石顽曰:举世皆以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半夏、桂附为陨胎峻剂,敦知反有安胎妙用哉,盖子气之安危,系乎母气之有偏胜与否。若母气多火,得芩连则安,得桂附则危,母气多痰,得芩半则安,得归地则危,母气多寒,得桂附则安,得芩连则危,务在调其偏胜,适其寒温。世未有母气逆而胎得安者,亦未有母气安而胎反堕者。所以《金匮》有怀孕六、七月,胎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用附子汤温其脏者,不可不知。
112
产前嗽喘肿胀及一切杂症,俱以杂症正法医之,不必谓某药动胎,某药堕胎,疑而不用也,《内经》云:「有故无陨。」即此谓也。或以四物汤为主,以护其胎,则所用之药,直入于病,绝无妨碍。观洁古六合、四物汤,凡硝黄之类无所不用,可以观古人之有识有胆也。其方备载于《医方集解》末卷,宜熟读之。
113
产妇临盆,以忍痛熟睡为主,分娩自有定时,不妨缓缓以待,切勿听稳婆惊悚之言,如交骨不开,是阴气大虚,宜加味归芎汤主之(方见《女科要旨》。
114
又方以桃仁一个,劈作两片,一片写「可」字,一片写「出」字,仍合之,以糊粘之,吞下多效。
115
又:胎,犹舟也,血,犹水也,水满则舟行,如血行太早,则胎乾涩而难出,必以十全大补大剂服之,如血未行,以保生无忧散主之。
116
又:产后腹中 痛,诸药不效,以手重按稍止者,虚之候,必用峻剂法,羊肉汤主之。
URN: ctp:ws304878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